北海道 兩座雪山分別有登山者遇險

哥能毀你清白就能給你未來
日本 北海道 兩座雪山分別有登山者遇險,最少10人死亡,1人失蹤。

其中在托姆拉烏希山,當局派出直升機搜救,救出4人,又發現8名昏迷的男女,他們其後證實死亡。另外有5人自行走落山。這10多人都是來自同一個攀山旅遊團,有3人是導遊。另外1名獨自行山的男子亦證實遇難。

另一座雪山美瑛岳,亦有1名登山人士遇難。

日本氣象部門指,昨日當地天氣欠佳,加上登山路線中,用作休息的小屋不多,登山人士多數都是中年人,可能因為體力不支而遇難。
掐指一算姑娘你命裡缺我
日本 北海道 兩座雪山分別有登山者遇險,最少10人死亡,1人失蹤。

其中在托姆拉烏希山,當局派出直升機搜救,救出4人,又發現8名昏迷的男女,他們其後證實死亡。另外有5人自行走落山。這10多人都是來自同一個攀山旅遊團,有3人是導遊。另外1名獨自行山的男子亦證實遇難。

另一座雪山美瑛岳,亦有1名登山人士遇難。

日本氣象部門指,昨日當地天氣欠佳,加上登山路線中,用作休息的小屋不多,登山人士多數都是中年人,可能因為體力不支而遇難。

這則新聞我有看到,罹難者大約都六十幾歲,
天候不佳,體力不支,失溫等因素。
看到新聞的時候還滿震驚的。
來一瓶92年的爽歪歪
1.主要山難發生地為トムラウシ山(Tomuraushi) 標高2141m
雖然高度不高 但是氣候溫度與本州三千公尺的山相當
台灣森林界限約3500m 本州北阿爾卑斯山系約2500m 北海道約1000-1500m

所以你也可以把事件比擬在台灣的百岳之上

該山進出均不易 為北海道難度頗高的山頭

2.主要出事的隊伍隊員15名 嚮導3名
其實跟台灣比較嚮導比例算很高
該團為商業團 限制年齡在70歲以下才可參加
隊員年齡 55 59 61 61 62 62 64 64 64 65 66 68 68 69 69

主要負責嚮導年齡32 走過該路線5次
另兩個嚮導分別38歲/61歲是第一次走該路線 但登山經驗還算豐富

該隊伍預計14日出發 16日下山的三天縱走行程

3.該商業團死亡隊員7人 嚮導1人
死因均為失溫凍死 年齡都在59歲以上

4.搜救經過

7月16日

5時半 18人隊伍於山屋出發

11時 山頂附近有女性體溫失溫無法行動 嚮導一人陪同 其餘16人繼續前進

正午  山頂附近有其他女性失溫 開始意識不明 共兩男三女緊急搭營避難

下午3時55分 男性嚮導1人と隊員2人從五合目先下山求救

4時45分 緊急搭營的嚮導發出mail求援 說隊員已無法下山 要求援助

5時15分 該嚮導再次發出mail 說其他四人可能已經稱不過去

晚11時45分 北海道政府向自衛隊申請派出救難隊伍

晚11時50分 隊員一男一女共2人自行下山
(下山累計2人)

晚11時59分 上述兩人與救難隊相遇

17日

凌晨0時55分 另外隊員一男一女共2人自行下山
(下山累計4人)

3時55分  道警山岳救助隊與自衛隊鹿追駐屯地約40人開始進行搜索
也派出直升機搜索

4時35分  山腰發現死亡女性一名
(下山4人 死亡累計1人 共5人)

4時45分  男性一名自行下山
(下山累計5人 死亡1人 共6人)

5時     山腰發現另一名女性遺體
(下山5人 死亡累計2人 共7人)

5時10分  救難隊遇見下山中女性隊員一名 由直升機送醫
(下山5人 死亡2人 救出1人 共8人)

5時35分  山頂附近發現意識不明男性一名 後確認死亡
(下山5人 死亡累計3人 救出1人 共9人)

5時45分  直升機發現緊急搭營的帳棚 有人揮手示意

6時半ごろ  山頂附近救起女性1人 無意識 送醫
(下山5人 死亡3人 救出累計2人 共10人)

6時50分  山頂附近男性1人、女性3人確認死亡、男性2人、女性1人送醫
(下山5人 死亡累計7人 救出累計5人 共17人)

9時半ごろ  自衛隊於山頂附近發現一名男性獨攀者遺體
(該山區累計死亡九人)
10時45分  山腰發現男性嚮導遺體
(下山5人 死亡累計8人 救出累計5人 共18人)

正午     搜索活動を終了

5.經調查 裝備均無問題 糧食也充足
天候過於惡劣 根據氣象台資料
當時溫度為十度以下 風速為20-25公尺
(輕颱風速約為17公尺)

目前問題均指向嚮導是否判斷失誤 強行出發

至於該商業團為日本本州出發到北海道爬山
行程上未安排預備天 返回本州飛機為隔日出發
該主辦旅行社也遭檢警調查

不過今年北海道的七月氣候相當異常 雨量為往年的兩倍
亦有可能是造成嚮導誤判主因

6.過去日本判例有嚮導因判斷錯誤 造成客人迷路失溫死亡 或休息時遭遇雪崩死亡
均遭起訴 判決業務過失致死罪有罪

7.發生山難另一山為美瑛岳 距離上述山區不遠
亦有一登山團 經搜救隊協助後 一人失溫死亡 其餘安全救出
(該山區累計死亡十人)

8.該山區遮蔽物極少 讓我聯想到三叉向陽山區
該山區也是台灣近年來山難頻傳的區域(不過原因不盡然是失溫)

9.日本中高年發生山難的比例在2008年約佔了81%
畢竟年長了 身體能負荷的衝擊與天候變化比較低

大家有空也多留意一下身邊年齡較高的登山人士
我感覺台灣也開始有增加不少中高年齡的登山人士
(只是感覺 尚無數據證實)

10.大家比較熟悉的黑岳跟旭岳同樣也是大雪山山區 氣候亦變化極快
計畫上山者千萬請多留意 勿無謀行動
握不住的沙不如揚了它
不過今年北海道的七月氣候相當異常 雨量為往年的兩倍
亦有可能是造成嚮導誤判主因

在回台灣的飛機上看到這條新聞
真是一個遺憾的消息

在我們去的期間,北海道的天氣真的是變化無常
連我女兒都說
在北海道她看不清楚老天爺的脾氣
不知道老天爺在想什麼
回憶會告訴你什麼叫幼稚
希望死者安息...
去年非海道的氣溫也不穩定, 但仍算不錯, 現在世界氣候變化太大, 所以北海道也難估計吧!
你的長相影響市容
風速為20-25公尺……登山計劃時已經知道天氣變成這様的吧.
下雨天人在山頂,雨従下面飛上来下雨變成「上雨」的.
7月的爬山也需要雪爪 (http://www.kajitax.com/item_aizen_x/index.html).路上還有雪.風很大還是會冷的.

想知道他們的登山装備.
帳篷 (http://en.montbell.jp/products/goods/list.php?category=203000)或緊急避難帳棚 (http://en.montbell.jp/products/goods/list.php?category=207000)
羽絨睡袋 (http://en.montbell.jp/products/goods/list.php?category=222000)
最暖的内衣 (http://en.montbell.jp/products/goods/list.php?category=71200)
蠟燭
食物
緊急時起碼需要這些.
緊急搭營時需要添蠟燭.手手放在蠟燭上會覺得很暖的.
腳腳覺得冷的話,要穿登山背包.

我這個月到了北海道羅臼岳腳下也没上去山頂.因為天氣不好.
打雷,下雹,暴風雨等千萬不可以小看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