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幌手稻山

安與本命
到過北海道的朋友應該對札幌、小樽、函館這幾個地名應該都耳熟能詳。從札幌搭火車往小樽的路途中,多數人對這段風景應該印象很深,尤其是過了錢函之後,幾乎都是貼著海岸線行駛,不管是冬天還是夏季,海的氣勢總是讓大家印象深刻。

那麼在錢函之前呢?除了都市景色之外,不知道你有沒有印象,離開札幌,往小樽方向前進的時候,左手邊有個山頭看起來有點高度,上頭插滿了天線,那座山,名叫手稻山,算是緊鄰著札幌市區裡很顯著的一個山頭。

我對手稻山的印象大概幾乎都是純白的。手稻山從山頂到山腰,在冬天的時候被整理成滑雪場,分成上下兩個區塊,1972年的冬季奧運會時,這裡也是滑降賽(就是要壓過很多藍色紅色旗門那種比賽)跟雪橇的比賽場地。每年冬天都會固定來拜訪個幾回,雖然它離市區很近,但老實說套票的價格有點高,這樣價錢反而會讓我們寧願買二世谷的滑雪套票,至少感覺划算多了。

不過這個雪場與市區的距離是個優勢,有個好處就是不用太早起床,而雪場裡也有幾條刺激好玩的滑道,像是有名的女子大迴轉與聖火台兩條滑道,最大的坡度都到34度,甚至38度上下,對於喜愛追求速度感的我來說,衝個幾回都不會嫌累。

在台灣是開車兜風,在這,就是用著此般最原始天然的地心引力當成動力,順便還能燃燒一些脂肪轉化成熱量,一邊滑雪一邊賞景,天氣好時,整個石狩平原的景色都盡收眼底,月弧般的石狩灣則帶著我們的視線一路往北延伸,直到遠方的暑寒別岳。當華燈初上,這裡的夜景一點也不輸給藻岩山,雖然視野不若藻岩山廣,但高度是個優勢,讓我們能看得更遠,加上夜晚漆黑的石狩灣當陪襯,視覺上反而會覺得札幌市區的燈火更為明亮動人。

回想起初次與手稻山的接觸還是源自於爬山,在初夏的季節從山的另一面登上手稻山,山徑明顯易行,走來輕鬆愜意,標準的郊山路線,倒是後來才知道登山口是有名的靈異場所;當初查資料時,由於日文也還不太行,憑著判讀地圖的能力與出現的漢字拼湊把路線挑選出來,什麼靈異場所大概是因為一概看不懂所以直接忽略跳過,所以有時候不知道也是一種福氣。

在山頭休息時,與朋友交談的中文或台語引來了一些關注,而那個時候年輕人登山人口感覺意外的少,所以山女孩並不現在普遍易見,會關注你的幾乎都是山阿嬤。

我們並不是什麼師奶殺手,通常山阿嬤知道你是老外後,就會很親切地跟你問候聊天,即使你比手畫腳地說你不會日文,他們還是很熱情地跟你有一句沒一句的聊著,看他們一會手指這,一下子手比那,我猜應該都是在介紹風景,當然這只是源於自身經驗推測。在台灣爬山時,在山頂最常想問的或是回答的問題幾乎都跟四周的景色有關,例如認山頭,或認城市。不過高山這麼多,山巒疊翠,雞同鴨講是常有的事,還好現在數位相機流行,有時後乾脆拍下來,再從小小的螢幕上說明,大家便會呈現恍然大悟;,才發現剛剛半小時大家可能都牛頭不對馬嘴的聊著。

山阿嬤通常最後一定會塞些水果,通常都會是飯團作為結尾。施永遠比受有福,以前爬山,常常遇到下山時喜歡把剩餘的完整糧食交給上山的人的山友,美齊名是不要浪費食物,或是相聊甚歡交個朋友,其實都是通常都是要下山了能減輕重量最好,這樣想倒是有點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好,我承認我還蠻常有這種念頭的,只是礙於登山道德與原則,永遠也沒有真的停下來把食物從背包裡掏出來送人。

但是會送人還好,以前還有更多都是直接留在山屋,或是直接丟棄在草叢裡;現在倒是因為觀念慢慢改了,這樣的狀況倒是少得多了。

不過我想山阿嬤的確只是想照顧我們,因為當時只是想說爬個郊山,帶山上吃的東西就隨便準備,不免看起來寒酸。後來自己學著捏飯團,對日本的食材也熟悉多了之後,帶出場上檯面的食物也就體面多了。

下山前坐在纜車站的平台上納涼,吹著北海道夏天特有的涼風,直望著下方沒有雪的滑道驚嘆,感覺在這種坡度滑雪根本就是玩命,對冬季奧運滑雪選手心理由衷感到敬佩,卻也沒想到一兩年後的我會迷戀上這白色極速的運動,土法煉鋼學習之後竟還能在這奧運滑道之上快速滑降。

更有趣的是,因緣際會還當了電視連續劇的臨時演員,果真重回1972的冬季奧運場景,陪著演了一齣白色戀人的故事。

手稻山還真是個充滿著樂趣與回憶的遊樂場,不管在綠意盎然的夏天還是白色寧靜的冬季。

【那些山裡的朋友們】
No.6:手稻山(ていねやま),標高1023.1公尺,北海道百名山之一,1972年冬季奧運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