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唯一缅甸风格的寺庙——武汉古德寺

陪你裝逼陪你浪
武汉的古德寺,深藏而不露,拥有上百年的历史,但长久以来却鲜少人知。

此寺又名古德茅蓬,于清光绪三年即1877年所建。该寺风格独特,是依照缅甸的阿兰陀寺建造的,也是全国唯一一座具有此等风格特色的寺庙。

来武汉的人,常常会因为它的商业而忽略她的文化,也常常因为她最为有名的东湖而忽略,她所存在的历史。于是,这里成为了鲜少有人问津的瑰宝之地,也因为如此,这里还保留着别处已难以见到的清幽与平和,保留了她作为一座寺庙所具有的佛的灵性。

作为建筑了,她是一件珍品,作为信仰的朝圣之地,她亦是一块宝玉,宁静而温润。
http://zxqkl.bokee.com/inc/1.jpg

http://www.cnhubei.com/images/200510/whhb2005111106.gif
http://zxqkl.bokee.com/inc/6.jpg
下次建一个相册,好好的给大家看看,这个寺真的很值得一去喔~~~~
寂寞總是如影隨形
緬甸風格?很想知道你的緬甸風格是怎樣定義?也很抱歉必須糾正你一些說法,
建築學上,此建築有明顯歐洲哥德式尖拱窗與圓形玫瑰窗..等元素,說它是“緬甸風格”其實很難讓人信服,
也不能因為它和緬甸的某座寺院很像,就認為它可以算是“緬甸式”的建築,
使用“緬甸風格”時應該從緬甸傳統歷史文化內涵中尋找建築元素來對照才行,
如果有人在台灣蓋座哥德式風格的教堂,而你在大陸也看到長的很像的建築,
難道也能稱那座大陸建築為“台灣風格”嗎?當然,對它的意術價值我是沒有意見啦
人潮擁擠怎麼沒擠死你阿
既然楼上的这样说,那么您认为的缅甸风格又是如何的呢,仿照了某个地域的特殊样式所建的建筑,不具有这个地域文化的特征,那么又是具有哪里的特征呢,另外,按照您所说的,这座庙具有了哥特式建筑所特有的某些元素,那么它是不是就是哥特式建筑了呢?!
如果说,搂主有些话没有那么准确,到情有可缘,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是学建筑的,但也还是知道,这座庙的主要特色在哪里,不会什么都不知道就去乱说一气。
确切的说,古德寺是全国唯一仿缅甸阿难陀寺的建筑风格,且融大乘,小乘以及藏密三大佛教流派于一身,具有多元建筑风格的寺庙。
而这些多元建筑风格主要都体现在这座寺庙的主殿圆通宝殿上
首先,仿造阿难陀寺,它的顶部有9座佛塔,99个莲花墩、24诸天菩萨等,象征九龙拜圣。
人總在回憶中感動或後悔
既然楼上的这样说,那么您认为的缅甸风格又是如何的呢,仿照了某个地域的特殊样式所建的建筑,不具有这个地域文化的特征,那么又是具有哪里的特征呢,另外,按照您所说的,这座庙具有了哥特式建筑所特有的某些元素,那么它是不是就是哥特式建筑了呢?!
雖然說我認為就旅遊而言,應該放輕鬆點,不必為了是不是某種風格而去決定看或不看、玩或不玩,這世界上絕大多數的東西都冠不上什麼風格的名詞,你家電腦什麼風格?地板什麼風格?不會為了沒有風格名稱就不看不用吧!那為何執著於那個什麼風格的名詞而去欣賞建築?風格名稱是一種共識下的產物,並不是某個人單方面認為就是,但既然你都發問了,就還是舉個例子來說明元素(element)、樣式(style)、型態(type)以及最後組合而成的〔風格〕有什麼差異好了,不過這篇又是無關“旅遊”的文章,所以結果可能還是會被管理員刪掉吧!

有這麼個人戴著英國式紳士帽,上衣是中國式的馬褂,下身是夏威夷式草裙,而鞋子是荷蘭式的木鞋,請問這個穿著是什麼〔風格〕?帽子、上衣、裙子、鞋子只是個別的〔元素〕,而每個元素有它們外顯的個別〔樣式〕(日本式木屐和荷蘭式木屐雖然同為木鞋元素,但就有明顯的式樣差異),至於〔型態〕則是元素和樣式的組合方式(譬如帽子是戴在頭上的、鞋子則是穿在腳上的、柱礎柱身及柱頭的組合順序,同樣的元素和樣式如果以不同的型態組合,風格就可能會不一樣,譬如把木鞋當帽子戴在頭上、把帽子當鞋子穿在腳上‥),上述各項湊在一起所展現的整體印象就是〔風格〕了。在這個寺院的例子裡,牆、柱、拱梁、窗、尖頂、塔、門廊‥等都是元素,而圓拱式、尖拱式、玫瑰花式、山形牆式、攢尖式、裝飾紋樣‥等是樣式,山型牆放在入口正面、門廊接在出入口前、尖頂放在平面空間交叉處、圓頂在主空間正上方、祭壇放在主空間最後方‥則是型態

回到前面所舉的穿著例子,以這個人這個裝扮,我想不論是出現在中國、夏威夷、荷蘭、英國,應該都沒有人會認為這是那個國家或民族的〔風格〕吧!設計實務上多半只會統稱為〔混搭〕或〔混血〕,不會因為這個人這個裝扮出現在中國,就稱它為〔中國風格〕,也不會因為曾經在中國看過這種打扮,而在日本又看過另一個模仿的打扮,就順便說那也是〔中國風格〕。

風格的產生,如果不是出於特定設計師(或某群設計師、某團體)的特殊共同理念(建築上來說,譬如:包浩斯風格、國際式樣風格、芝加哥學派、新藝術、ART-DECO‥之類)而產生,而是要冠上某個國家、民族或某個文明的稱謂,當然要跟它長久的歷史及文化傳承過程有直接的聯繫,如果只是偶而出現的單一或少數個案,充其量只能稱為新的某種〔樣式〕組合而已,在這個案子上,既然是種多元性的樣式與元素的組合,就不應該用〔緬甸風格〕這個字眼,因為風格既然代表的是整體印象,那麼用了〔緬甸風格〕就意指緬甸當地建築物的整體印象就是那個樣子,這會誤導沒去過緬甸的人,以為當地隨處可見的建築都是那個樣子那個型態。至於〔緬甸風〕是怎樣,很難用單純的文字形容,就好像一個從未接觸日本文化的人,你要用文字去解釋什麼是和服、什麼是浮世繪、什麼是禪、什麼是日本武士道、什麼是日式木屐、日本公寓為什麼喜歡把廚房放入口旁邊‥‥他應該也是很難去體會吧,因為他沒有這種視覺體驗和生活經驗,實地去一趟當地或去圖書館找書或照片來看會比較實際吧!
許我筆墨三千繪你絕是傾城
上次因为有事,没有写完,这次将它补齐:
圆通宝殿为单层正方形,有1000多平方米,内空高16米,可容百人,其宏大宽绰也是其他汉传佛教的大雄宝殿所鲜见的。
其次,圆通宝殿的门殿呈三角形分两层朝后递收向上,烘托着顶部中心高耸的山花,具有古罗马建筑的表现手法,这种处理,强化了宗教的神秘感。
它的内外墙之间的回形布廊和许多方柱,又依
稀具有希腊神庙的风韵。
总体上看,整座建筑又充满了哥特式教堂的上升感。
最后,这座寺庙的大雄宝殿(即:圆通宝殿)最为不同的是它的顶部,上面有大小佛塔共九座,这又与中国道教的北斗九星、七显二隐的说法暗合。这一点,可以从站在地面上,从任何一个方向看塔顶,只能看到七座,有两座总是看不到相应证。
细看九座塔的流线形塔身,以及内外墙面装饰的花卉、狮头、象头以及大鹏金翅鸟等细部,这些又充分展示了印度和东南亚各国的帕那瓦建筑风格。
九座佛塔的塔刹,既像风向标又像十字架,在中国塔文化中独树一帜。而上面的96个莲花方墩,寓“国之四维,天圆地方”。

另外,从楼上的解释中,确实使在下对风格一词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在此在下深表感谢。由于近来得知古德寺并非完完全全模仿缅甸阿难陀寺所建,故不再赘言,以增管理员之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