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比意大師名作】法國里昂˙光˙影禮拜堂

你的長相影響市容
Copyright © Jas Chen

「這就是大師名作嗎?」

將隨身行李安置在小小單人房間中,小小房間據說是早些時候修道士的居住之所,共有百間,小歸小,該有的都有。打開房門,手邊安置一座小洗手台,洗手台正面對著拿來做隔間用的雙面衣櫃,衣櫃與洗手台間約莫剛好一人可容回身的空間,衣櫃另一面就是單人小床。至於床有多窄,如果睡在上面是位胖了點的人,翻身要小心些,差不多是這樣。

房間剩餘部份僅能放一桌一椅,就是這樣寬約兩步半、直走約六大步的空間。雖然不大,房間之外卻有一個總有房間面積四分之一以上的個人陽台,此時走出,看見的是一副冬末春初的森林景象。蕭瑟。

此時此刻,我正在建築大師柯比意 (Le Corbusier) 的名作拉托雷修道院 (Couvent Sainte-Marie de la Tourette)裡,修道院的本體,包含禮拜堂、餐廳、圖書館、工作大廳、研究大廳、娛樂室以及我將暫住一晚的小小房間,都原原本本包含在大師的設計中。然而一路走進,「這就是大師名作嗎?」的疑問老實不客氣地不停在腦中迴響,一點辦法也沒有。

安頓好行李,信步在建物內遊蕩。建築本身似乎正在修繕,偶有工人在修道院的U型中庭來回,修道院的內觀亦呈現急需裝修的面貌,粗看有點像是北京的毛胚屋──還沒完成等著裝潢的模樣。我想,如我一般的建築門外漢,還真要定下心,才能夠在荒廢空間中感覺一丁點什麼。

拉托雷的框架結構完全不假裝飾地將鋼筋混凝土粗胚顯露於外,有些像是安藤忠雄慣常使用的清水磚,但粗糙許多。建築物本體由於包含修道士及信徒所需使用食衣住行清修等諸多功能,空間上有所切割,但是拉托雷本身構築在山坡上,沒有辦法建構傳統迴廊 (坦白說如果看過柯比意的其他作品,應該會得出即使地形平整,大師也不會興建規規矩矩的修道院式迴廊的結論 ),所以建物間以一種循環連接的方式銜接,以彌補因為地形產生的高低差。整體來說分成兩個層面,上層主要是涼廊建設(也就是獨立寢室),研究大廳,工作大廳和娛樂室以及圖書館。以下是食堂和迴廊,並往外延伸出禮拜堂。

我走出中庭,站在空地中央,可以看見樁柱將四個主建築提升以符合斜坡地形,
大片玻璃窗除了是室內光影建構的要角,也成為主要建築亮點。沿著斜坡地形的大片玻璃引導而下,打算進入應該是此棟建築靈魂的禮拜堂。我試著推開鐵門,鐵門很沉,老實說我的心也有點。這裡並不是能讓人開心的建築,即便是柯式原意是希望簡潔樸素的建築能隱喻生命本質的真誠關懷,在久無人居、毫無聲息的當下,無論如何很是沉重

然而,禮拜堂卻出乎意外地空闊!

推開鐵門,從迴廊走入禮拜堂,這就是第一個感覺。禮拜堂挑高總有二十公尺吧?我不擅長分辨空間,但覺得至少有如此高。採光的小小窗口全聚集在靠近屋頂的地方,因之室內非常昏暗。信眾的座位安排在兩側,中間空曠、沒什麼隱蔽,前方斜斜放著細細的鐵十字,邊上有三個採光井,戶外光線反射到採光井側牆顏色後,漫漫灑在地上。

我猜想三個採光井各自面朝不同方向,應該會隨著陽光移動而有不同角度變化,而此刻已是下午三點,不管怎麼說,都不會是正常禮拜堂作用的時間,再說冬日陽光並不強烈,我背對十字架細看幽暗空間,怎麼看都擺脫不了陰森。柯比意是喜歡為「人」設計建築的建築師,曾經因為教堂沒有人居住這樣的理由推卻委託案,此處的所有設計必然都會依循「人」的行為模式思考,如同適才小雖小,但不感覺空間枯燥的窄小房間。禮拜堂的正確使用時間到底為何呢?應該是早上?我不是教徒,但大略這樣猜測。既然會在此處留宿,我當於早晨光景再來探訪才是。

走出禮拜堂,陽光溫暖金黃。原本空落的森林草地,出現了一組組猶如表演著行動劇的青年學子。原來除了我與趕來同赴建築之旅的朋友希波外,有一組大約十人的學生跟隨三位教授,也將在此留宿。所有人均遵守拉托雷修道院沉默的守則,在大約算是修道院內的範圍,都不說話。有人在落日中散步、有人如我一般攝影,也有人書寫著什麼,坐在乾草堆上安靜地忙碌不已,最靠近餐廳區的一位長髮女孩,則正以鉛筆素描後現代主義風格建築物代表的拉托雷修道院。

遠離修道院,走入深深森林後,我終於打破沉默。

「你說,禮拜堂的十字架並不是放在正中央,這不是很不合常理嗎?」
「明天早上你再去看看就會知道答案的。」

大老遠趕來參加接下來這一段建築之旅的友人希波如是說,嘴邊的微笑一如落日餘暉下的拉托雷一般神秘。

原文出自「一次」http://yuhsingchen.blogspot.com/
不願將就
谢谢分享...
間歇性精神病人
謝謝.住在這裡就不用再買下午的tour了是嗎??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