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度假不是句點,而是另外一段旅程的起點

跳河自殺的魚

『回來的你適應嗎?』 這個問題總是被不停的問起!因為大部分經歷過壯遊的人們,通常都有想繼續流浪的衝動,一顆心似乎遺落每一寸走過的土地上,靈魂走失在未曾走過的壯闊山林或湛藍深海間。

歸來面對一成不變的工作型態,總覺得有『志不能伸』的悲壯感。我相信這種怨念會從你回來到死都一直保留,這是一種完全不想戒掉的旅遊癮,也深深明白這種『壯遊後遺症』根本無藥可醫。

但是,反觀同在路上的歐美青年夥伴們,似乎就沒有這種令人煩惱的後遺症。

到底是什麼樣的環境造成兩相的反差,站在一個第三者的角度,我並不想去評斷哪種生長環境比較好,但面對這個難解的旅遊癮,我想找出未來跟生活平衡的方式。

於是去思考這樣的問題後發現,旅途上的她們根本沒有停止過旅行阿!

從小她們就被放逐在外,去追求自己想過的生活,用自己的力量去追求旅行的極致。

反觀我(不是我們,因為不想造成筆戰),從小就被丟在嚴酷的教育體系中,被訓練成考試機器。或許我念過明代著名背包客徐霞客的遊記,欣賞他走遍中國記錄下種種經歷。但現行的教育制度一直以來只希望我考高分,拿第一名,然後背完所有教科書中可能會出的考題,而不是去欣賞他人的歷程,或者以別人的經歷為人生的精神指標。

對我來說,從小到大就被灌輸拿高分、考上知名大學才有未來,成長的路只有一條路可以走,就是不停的在我完全沒有興趣的教科書中裡翻滾,所有的成就跟失敗來自於無止境的大考跟小考,其他夢想都不重要。

直到一試定生死的大學聯考結束,才好似從永無止境的考試中解脫。

我深知自己不是讀書的料,三天曬網兩天捕魚的念書方式實在考不上知名國立大學,但經歷12年的國教的混戰,好歹混到了一個私立學校的名額,落在一個不算太差也好不到哪裡去的位置,總算給望女成鳳的父母有個交代,至少沒魚蝦也好。

但還是有人建議我重考大學,但我早已經受夠了這樣『考試代表一切』的教育制度,並不想再花費一年全都葬送在永無止盡的考卷上,於是之後我像剛逃脫鳥籠的野孩子,可以極力享受了自由奔放的美好時光。

這時候國外的青年

或許她們已經在前往間隔年的路上,而我才剛從萬年考試的牢籠中解脫。
或許她們已經在考慮怎麼去完成她們的壯遊,而我心想怎麼開心的玩樂大學四年。
或許她們開始認識來自世界的旅人,而我認真的在KTV跟24小時網咖來回穿梭。

等他們回到自己的國家後,繼續完成學業,並融合了間隔年所歷練的風景還有對於未來的想像,或許旅行的這份勇氣也帶給她們走向未來的路途,當然我知道這並非全部的外國青年。

但大部分的同學都跟我一樣,大學四年玩樂的時間太過匆匆!感覺腦袋還沒裝滿什麼就業技能就要被丟到社會打滾,正以為就要開始實現兒時夢想時,才發現回到比過去更複雜的鳥籠中。

沒有專才跟經驗的社會新鮮人,就等著被現實羞辱,還要硬是標籤上沒有抗壓的草莓族。

我好想說『我不是,請不要在我身上貼標籤!』但是我真的什麼都不會做,但我想要努力學習變好,但發現往往好像什麼都做不好,有太多潛規則需要遵守,有太多地雷需要閃避,有太多太多的東西學校裡面都沒有教。

於是天真的我一次又一次被騙,一次又一次的受挫,一次又一次的跌倒,在永無止境的金錢遊戲下,我開始變得不相信夢想,不相信未來,不相信我還可以擁有更好的生活。

我開始學習爾虞我詐,開始樹立高牆保護自己,開始學著閉著眼睛、遮住耳朵過生活,漸漸的我忘記了夢想的初衷,不知道自己人生到底要的是什麼,我終於在職場站穩住腳,卻看不見未來在哪裡。

國外的他們或許也會跟我們經歷同樣的挫折,畢竟全世界的金錢遊戲都一樣黑暗。

反觀他們更懂得爭取自己的利益,用罷工或是各種方法爭取自己想要的生活,而我確漠視自己各種權益,只為了守護那一點都不牢靠的飯碗,害怕當我放棄了現在的工作,就準備墬入無止盡的地獄裡面。

我的熱情隨著年紀漸漸消失殆盡,30歲的我像是沒了靈魂的軀殼,迷路在充滿詭譎的水泥叢林中,我在活在自己築起的高壘城堡中,舒適圈裡的我活的並不快樂。

內心總告訴自己『離開吧!那個陌生的地方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活在一個找不到快樂的地方!』

其實在離開之前,我完全不知道什麼叫做間隔年『Gap Year』,更不在乎外國人是怎麼過生活,也不清楚她們跟我的區別,我只知道接下來我可能要準備找一個男人結婚生子,然後過著另外一種人生。

長輩總期待著你趕快結婚生子,畢竟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乃天經地義之事,但現在的我們從小夢想就被指引考高分,出了社會就求穩定賺錢,到了一個年紀就求娶妻生子,剩下的呢?

或許我也羨慕著外國人沒有一定要結婚生子的壓力,但我並不知道原來我根本不需要羨慕別人的生活,我也可以走自己的人生。

於是在30歲,人生的中場才開啟第一次的間隔年,別說我沒害怕!但是當你的意志堅定去完成某件夢想,冥冥之中會有人牽引著你走完整個旅程,即使會跌倒、會生病、會經歷那些恐怖的事情,走過之後才真實體會『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不管旅程中好事壞事都會無形增加你人生的經驗以及面對未來的勇氣。

雖然我晚了那些外國年輕人好幾年才開啟一段長途旅行,但是每個時光人生閱歷的風景都不會一樣,從每個角度去看旅行,都有不同的獲得。即使我無法把這躺旅行的養分融入到學業或是事業身上,卻也重新為自己種下夢想的種子,懂得用更高更遠的角度去看未來的人生。

的確回來的我充滿了熱情,就像剛畢業的自己等著是實現旅程中的夢想,

但夢想跟現實的落差,就像冷掉的咖啡一樣沮喪

旅歸回來後的這一年,我經歷了勞保要倒,大埔事件,政治惡鬥,景氣低迷,食品衛生不安全,高官貪汙等等新聞,每個新聞標題都非常聳動,但每次新聞過去大家都選擇遺忘,大家好像看完一齣又一齣的政治社會大戲,當下抱怨著買不起房子過不起生活,但是確在風波後遺忘的比任何人都快。

以前我會笑笑而過繼續過我的生活,但是現在卻覺得人生不能這樣過下去,我回到了舒適圈,卻也質疑這樣的生活,身邊的人總是羨慕我能走一段這麼長的旅行,但回到現實卻再度融入不下我的夢想。

我回到了最初的位置,卻不想繼續走曾經的那條路,這個舒適圈並沒有未來,也害怕就此完結了我的一生,於是繼續旅行 (Keep Going)變成了義無反顧的事情。

30歲的這一年,我放下了一切去旅行,走了好長的一段路,歸來後的一年內我也不斷去旅行,一個人通常拿了背包、定了機票就往外飛翔,你一定覺得我熱愛旅行,但其實最質疑《旅行意義》的不是別人,而是我自己!

我不懂自己為什麼就想到處走,但我不想考慮太多,只想活在當下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且好怕如果停下來,我可能就又回到過去一成不變的生活。

我還想飛翔,我還要想看更多風景,如果現在就停住!我一定會不甘心。

是阿!走過那段長途旅程,看遍了大小風景,更加明白現在的自己有多幸福。但好怕又沉溺在走不出去的環境,最怕認為『這樣就好,不要在走下去了』!!

所以沒有假,還是要出去!
沒有錢,還是要出去!
語言一樣爛,還是要出去!

旅行變成了一種不走下去會死的意志。

不管外人怎麼看我瘋癲,不管世界變化的多麼詭譎,以前總在乎外人怎麼評價自己,但走過之後發現人生是自己的。其實不需要把外國生活、社會包袱跟年齡硬是加諸在自己身上去比較,雖然我還是個小資上班族,雖然我還有著應盡的孝道,雖然我可能晚年會沒太多錢吃飯,但對我來說現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做自己。

畢竟我回不去20多歲的青春年華,但是30歲經歷了一場《打工度假》的洗禮,我相信接下來人生是我的,旅程並不會這麼輕易結束。

打工度假不是句點,而是另外一段旅程的起點,而旅程不會有盡頭,因為永遠有想飛的理由。

原文連結:http://cherstravel.blogspot.tw/2013/11/blog-post.html
念你所念
可以有這樣的自覺是很好的。
在這個養不起自己老年的時代,
現實生活也要加油了,共勉。
手戴24k鈦合金手銬
長期留學後回國的人或許聽過這句話:「要準備接受第二次文化震撼(cultural shock)。」
而這第二次的文化震撼,卻是母國給的。
猶記得美國文化竟一度將我內化成要爭取、要表現、要掙扎(u gotta kick a little)的人,
然而回國多年,終究還是把這一切放下了,人閃躲、人被動、人沈默,又一次被內化與適應,作回溫馴的臺灣人,知道在社會上該怎麼樣明哲保身與屈從強權,敢怒不敢言。
文化震撼須靠長期養成習慣來適應,短暫的小旅遊是改變不了生物習性的。但也許使環境短期變化,可以變成一種舒壓,以增強人的適應性。
故事配酒你配狗
顶一下顶一下顶一下顶一下
伱若離去巴掌扇去
內心總告訴自己『離開吧!那個陌生的地方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活在一個找不到快樂的地方!』

這句話好棒,我內心也是有個聲音,不停地呼喊著!!
離線請留言
人最難的是有自覺,了解自己明白自己是痛苦但必須的
男人善騙女人善變
看著好有力量有種想哭的衝動 
只要還沒有死掉 總是還可以繼續行走的
不要給自己太多藉口
我還想飛翔,我還要想看更多風景,如果現在就停住!我一定會不甘心。
我賤故我在
真的是好文
不想坐以待斃
就遠走高飛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