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美國公益旅行趨勢 邊旅行邊行善

惹你賤笑
轉載--美掀起公益旅遊熱邊旅行邊行善
http://www.cyol.net 2007-03-19

去海濱衝浪,去草原看野生動物……這些都是讓人嚮往的度假好去處。

但是,除了領略異國他鄉的風土人情之外,旅遊者能否為當地的人們做些什麼?

如今,美國正掀起一股名為“公益旅行”的潮流。 人們利用假期前往需要幫助的地方充當志願者。 海濱、草原、雨林,這些美景因為有了公益旅行者的身影而更添異彩。

去非洲和動物嬉戲

非洲是美國人最喜歡的海外公益旅遊目的地。 位於美國聖保羅市的全球志願者公司每年要接待2000名旅客,很多旅客都選擇前往哥斯達黎加、加納和坦桑尼亞度假。 有趣的是,這家公司的創始人伯德•費爾布魯克和米歇爾•格蘭就是公益旅行最早的參與者之一,他們兩人在危地馬拉以公益旅行的方式度了蜜月。

由於對中東地區的報導日漸增加,希望前往那兒的遊客也日漸增加。

在同樣提供公益旅行的“i-to-i”公司,最受歡迎的一個旅遊項目是去南非做幼獅的保護工作。 志願者繳納995美元(不包括機票、簽證費用)的食宿費用後,就能在南非的獅子公園裡給幼獅餵食,和它們嬉戲,同時,志願者還要為幼獅做一些清潔工作。 此外,“導遊”的責任也落在了志願者的肩上,他們要帶領遊客參觀公園,當遊客與幼獸嬉戲時,志願者要在一旁監督。

公園裡除了普通的非洲獅和罕見的白獅外,還有土狼、豹、豺等食肉動物,長頸鹿、斑馬、跳羚、黑斑羚和鴕鳥也是動物園裡的居民。

為了照顧好這些動物,旅行社規定,參加這一項目的志願者必須熱愛動物。 由於可能會被動物咬傷或抓傷,志願者要做好這一方面的心理準備。 同時,志願者還要有良好的體力以擔負起自己的職責。

去雨林保護樹木

前往厄瓜多爾雨林的公益旅行也是熱門線路之一。 花上845美元(不包括機票、簽證費用),志願者能在雨林裡生活兩個星期,和厄瓜多爾國內基金會的成員一起從事保護、研究等各項雨林保護工作。

伐木毀綠是目前厄瓜多爾雨林面臨的最大問題,當地公益組織的成員正在竭盡全力保護這片珍貴的雨林。 志願者將會和他們一起在佔地2000公頃的雨林裡栽培樹種,移植樹木,拔除野草,採集樹葉標本,為雨林中的動物建造棲息地。 除此之外,志願者還能體會到當地雨林研究人員的生活———聽取研究人員講課,跟隨他們徒步進入雨林,與警衛人員一起巡邏,乾一些力所能及的雜活。

由於種樹、移樹等活動需要充足的體力,雨林中的衛生環境也不盡如人意,所以志願者要做好心理準備面對各種困境。 為了保護雨林環境,旅行社還建議志願者攜帶可降解的肥皂和清潔劑。 另外,由於雨林氣候特殊,大號雨鞋和雨衣也是必備用品。

去印度當社區義工

到印度班加羅爾為當地社區工作兩週的旅行項目需要花費845美元(不包括機票、簽證費用)。 志願者將會被安排到班加羅爾城內最需要幫助的地方———聾啞學校、殘疾人家中、流浪者救助站、醫療健康中心、孤兒院……女性志願者可能會被派到殘疾婦女家中,幫助她們學習一些謀生技巧。

志願者的活動基本上是由班加羅爾的公益組織或政府操辦的,這些組織能提供的經費並不多。 由於志願者前往當地後可能會發現缺乏一些必要的資源,所以旅行社還特別建議參加這一項目的志願者:出行前先募集一些資金,準備好諸如書籍、筆、工藝材料之類的“禮物”送給當地人。

由於志願者要和各種各樣生活不便的人打交道,旅行社很歡迎擁有看護經歷或知識的志願者參加這個項目。 另外,志願者還會和對方進行一對一的交流,所以“建議志願者準備好和孩子們活動時要做的遊戲、要搞的活動”。

去海濱教孩子們衝浪

喜歡大海的遊客則可以選擇花上1595美元(不包括機票、簽證費用)前往南非的海濱,教那兒的孩子學習衝浪。 這個為期6週的項目包括學習衝浪、練習技巧以及將衝浪的本領教給其他人。 選擇這一項目的志願者無需擁有教學經驗,甚至連是否掌握衝浪技巧也不重要,只要你願意學習,你就可以報名參加。

志願者將會在南非歷史最悠久的一家衝浪學校展開自己的行程。 這家學校為一些來自南非貧困地區的孩子提供免費的衝浪學習機會,他們中的一部分將有機會代表自己的地區參加南非衝浪錦標賽。 志願者的任務就是教這群特殊的學生學習與大海搏擊。

去風災地區造房子

新奧爾良是美國國內最熱門的公益旅行目的地之一。 一名居住在佛羅裏達的婦女參加了一次前往風災地區建造房屋的公益旅行,那兒的人們讓她感受到了相互信任的重要性。 回到家中後,她在旅行社的網絡留言板上寫下了這樣一段話:“我要從其他志願者和當地居民身上學習很多東西。我們之間有著細微的差異,但我們都願意為改變這個世界做一些事情……經過了一個星期的旅行,我能看到別人的變化,也能感受到我自己身上發生的變化……”

此外,有益於為慈善事業做出貢獻的人還能在網站上捐款或報名參加志願服務。 服務內容從照顧老人到蒐集歷史資料,有些學生團體還會參與難民及監獄改造問題的研究。 作者:朱靜遠。來源《新聞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