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教我的事

為了下一代我必須要談戀愛
  最近台灣「台勞」議題炒的沸沸揚揚,台灣新聞總是喜歡穿鑿附會,把標題下的很聳動,立場見仁見智,我倒不是很在乎。從字面上看來,我現在的確是在澳洲從事台灣人眼中所謂勞動階層的工作,但是我過的生活卻不是台灣人想像中的那種很辛苦的「外勞」生活。其它台灣背包客過的怎麼樣,我不知道,只能以自己為例來討論這件事。

  我現在在澳洲中心點:艾莉絲泉Alice Springs的旅館當房務人員(housekeeper),這是我來澳洲的第一份工作,大多數的旅客來此是為了離這裡五個小時車程遠的艾爾斯岩Ayers Rock/Uluru,旅館有淡旺季之分,但是差別不會太大。一個禮拜工作六天,大多時候都是九點上班,每天最少工作四個小時左右;時薪方面,對背包客來說算是不錯了,週六日又分別加薪,遇到國定假日更是躺著賺(尤其澳洲國定假日又特多),還有額外的退休津貼;做housekeeping另外的好處就是,省了很多買日常用品的錢,三不五時就會撿到,有時候客人留下來的食物都歸我們,甚至還會撿到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有時候我們都要為此開豐年祭咧。我每週固定的開銷就是房租和電費,雖然三餐自己解決,但是不用擔心會把自己吃垮(所以才會越來越胖阿)。澳洲的工作大環境很好,只要你有一份工作,生活開銷都不會是問題,存錢也很容易。

  澳洲的外來背包客很多,來自世界各國,或許是亞洲人從小被灌輸的思想觀念,對金錢方面也相對看的比較重,大多數的台灣背包客會希望離開澳洲後,還能帶一筆錢回家,其他歐洲國家的背包客多半是為了澳洲的太陽來的,賺了錢就到處玩。今天我和五個歐洲的背包客一起聊天,各自說了走過澳洲哪些地方,他們都很驚訝我哪也沒去過,就這樣在同一個地方工作了六個月,對他們來說有點難以理解為什麼賺了錢不去玩,他們對亞洲人的印象就是太嚴肅、太拼命了。

  我來澳洲的第一站是柏斯,那也是我接觸台灣背包客最多的時候,大家的第一個問題幾乎都是:你來澳洲的目的是什麼?答案大概也都分為:存錢和放鬆兩個。對我而言,我的當務之急是還清學貸,剩下的錢再拿來支助我下個旅程。我承認錢是我來澳洲的一大原因,但前提是我有學貸,不然我真的覺得我還年輕,沒什麼好忌憚的,要玩就該用力的玩。

  最近讀到其中一篇報導,呼籲來澳洲打工的年輕人不要被物質化了。其他人我不知道,但是在澳洲的生活,反而讓我不這麼物慾了(還是因為我在鳥不生蛋的地方沒得買?)我認真的在享受生活,下了班換個衣服便去外面曬太陽,雖然還是離不開電腦,但是「上網」這件事已經不再是我生活的重心了,一天之後剩的時間上網看看,follow一下台灣的資訊。反觀以前,在台灣總是坐在電腦前,剩的時間才拿去做其他的事情,三不五時就要網拍、逛街一下,從美國打工回來,買的也都是coach名牌包包(結果現在還不是姊姊坐收漁翁之利),現在想想,我真的用不到那些名牌包包呀!如果再讓我選擇一次,我寧願把那些錢拿去旅行。

  做學生的時候,社會課本上總是告訴我們:台灣是個島國,接受四面八方外來的影響,造就我們多元化的社會。但是走出台灣後,我才發現我從前接受的教育有多麼的封閉,封閉到讀書是唯一出人頭地的方法(讀書很好,但不該是唯一的選擇)。高中畢業後好像沒有其他的選擇,有問題的人才不上大學,現在回頭想想,就連大學的科系也不是我的興趣呀!我不會說我後悔讀大學,只是思考「為什麼」而已,以前總是被教導著要放眼未來,所以「現在」是拿來努力讀書的。出走後,我遇到了很多不同國家的人,他們大部分學歷只到高中,有些甚至沒畢業,但我真的不覺得他們懂得比我少,尤其是在生活方面,很多的「謀生技能」是我在課本上學不到的,如果今天流落荒島,我大概只能等死吧。

  台灣很好,但是台灣也很不好。那些改變不了的教育方式、政黨杯葛、社會亂象,讓我很不喜歡台灣的生活;但是我必須要說,不管我旅行到哪,看了多少美景,最讓我念念不忘的還是台灣,我想念臺灣人的熱情、台灣的美食、和三五好友一起瞎聊的日子,還有家的溫暖…。

  小時候曾企圖想要改變這世界,現在我卻很泰然的接受世界改變我。

一個女生的故事,前面以下幾篇:
<一個女生,2677公里:(1)前往世界中心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showthread.php?t=877509)>
<一個女生,2677公里:(2)夜路驚魂記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showthread.php?t=880301)>
<一個女生,2677公里:(3)征服峽谷的國王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showthread.php?t=881714)>
<一個女生,2677公里:關於勇敢這件事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showthread.php?t=883903)>
<一個女生,2677公里:(4)大雨磅礡的惡魔岩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showthread.php?t=892547)>
<一個女生,2677公里:(5)哭泣的凱薩琳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showthread.php?t=936507)>

待續...

如果你有興趣,這裡是其他我在流浪的故事
第一篇<澳洲教我的事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showthread.php?p=4922951#post4922951)>
第二篇<流放在荒野中的駱駝農場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showthread.php?t=847398)>
第三篇<那三個月,我在荒野的生活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showthread.php?t=866027)>
第四篇<沙漠中的小確幸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showthread.php?t=871791)>
第五篇<再見,愛麗絲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showthread.php?t=972966)>
第六篇<甘於流浪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showthread.php?t=985249)>
第七篇<和世界談戀愛的那個女生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showthread.php?t=987323)>

FACEBOOK粉絲專頁:「女漢子的流浪日記 (https://www.facebook.com/girlpower.traveltheworld/info)」
心軟是病不治要命
很喜歡你的文章,很認同你的觀點,也很感謝你將它說出來。
很多人覺得我們把賺來的錢拿去旅遊非常的不知上進,沒有未來。
我想我們不該以對是世界的好奇之心為恥,是吧?!

Keep exporing!(B)
活得像個女王才會吸引國王
很喜歡你的文章,很認同你的觀點,也很感謝你將它說出來。
很多人覺得我們把賺來的錢拿去旅遊非常的不知上進,沒有未來。
我想我們不該以對是世界的好奇之心為恥,是吧?!

Keep exporing!(B)

謝謝你的欣賞:)
其實最近有種感觸,我身邊有些家裡有錢的送出去讀書,大家都覺得沾洋墨水很厲害
那為什麼我們只是經濟不允許,靠自己的能力出國,卻要被說得那麼廉價?!

但是也總歸一句話:汝非魚,焉知魚之樂?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自己過得自在最重要啦!加油:)
蹲廁唱國歌
美國有開放臺灣打工度假嗎?

學生可以申請J1簽證去美國暑期打工
男人善騙女人善變
我發現我們的遊歷還蠻相似的,我也是在大三時申請J1簽證去美國打工(民風淳樸的那年代啊),
畢業後因工作去新加坡旅遊過,然後即將前往澳洲WH,可能只是排列順序不太一樣而以:)

大概,這是我們這般家境小康的孩子們的旅遊基本路徑吧~
嘟著小嘴耍任性
謝謝你的欣賞:)
其實最近有種感觸,我身邊有些家裡有錢的送出去讀書,大家都覺得沾洋墨水很厲害
那為什麼我們只是經濟不允許,靠自己的能力出國,卻要被說得那麼廉價?!

但是也總歸一句話:汝非魚,焉知魚之樂?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自己過得自在最重要啦!加油:)

真的……可能就是差在一張文憑吧
念你安穩
只能說大多數的思想都太封閉了,
世界這麼大,
我們只是想走出這個小島嶼,
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去體驗不同的生活罷了~
淺綠少年薄荷涼
樓主想法確實跟很多台灣背包客想法不一樣
但是仍無法避免很多台灣的背包客 確實是以賺錢為目的 而不是為了體驗澳洲生活 或是異國戀情等
這也是幾年來我在澳洲看到亞洲背包客 和歐洲背包客的差別

歐洲背包客也不諱言 就是來賺錢 賺旅費
但是他們也都有把錢花光光的勇氣 (我還是沒有這種勇氣)
這個也可能是跟 社會制度 和 傳統有關
畢竟華人都還是覺得存錢 是有備無患

不過如果 大家都出國旅遊了 仍認為出國唸書 只是沾沾洋墨水 換個英文的文憑
我只能說 可能這樣的心態出國玩 也是為了拍拍照片炫耀 和背包客棧上 收集國旗之類的想法
”增廣見聞“ 我覺得同時是發生在出國旅遊 跟出國念書上
身邊有多少西方人出國唸書 也是跟背包客一樣 下課完就去打工賺錢
為了是要接受澳洲教育洗禮
那種決心 也是很難想像的

非英語的背景在英語國家唸書 的辛苦 和 在果園裡 一天摘12小時的水果 的辛苦
都是很辛苦 但是我覺得沒有誰優誰劣
自己知道 這個對你人生是有價值的 就足夠了
身後各種品種的狗都有
非常認同你所說的"台灣的封閉式教育"
不單單只是封閉,感覺得出來是"保護主義"...
就像把未來的主人翁養在溫室22年(Y)
來一瓶92年的爽歪歪
樓主寫的好, 讚一個
很多人都覺得自己沒什麼選擇的餘地, 可是自己走出去了才發現, 有好多事很新奇, 以前根本不會想要去做, 很多生活其實可以自己選擇
在台灣大多數人歧視外勞, 覺得他們的工作沒出息, 錢也不多
在澳洲, 反而千方百計的要找果園/農場/工場/肉場/礦場的勞力活, 就因為錢多或是有二簽(所以將來還想要來做)

大部分都是台灣傳統的主流觀念在左右台灣人的思想, 以及大環境造成的, 台灣沒有像澳洲一樣地大物博又資源豐富, 所以在澳洲大部分的工作是勞力比較多, 而且澳洲人也不會歧視勞工, 反而大多數很尊敬他們, 所以工資他們給的大方
如果單單只說來澳洲做外勞就是有辱國格, 未免太井底之蛙了, 尤其還是從所謂的新聞媒體, 政客或是名嘴口中講出來更是有誤導之嫌, 難道他們事先有去研究澳洲的工作大環境, 生活型態及歷史嗎? 如果所有的資料都是背包客爆料說, 網路客棧上斷章取義或是加油添醋, 又有多少可信度可言
這類訊息一定騙不了那些有研究精神的或是有實際經驗的人

要說在襖洲學到什麼, 我學到了獨立思考, 獨立生活,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 明白了生活中主要位置不再是手機/電腦/網路上的虛擬世界, 旅行才能看得更廣, 想得更遠
如果出了國還在想跟做在台灣一樣的想法及事情, 為免浪費了這好機會可以看到不同的國度, 遇見不同的人, 體驗不同的文化
就算是採水果或是拔菜, 這種辛苦的經驗在台灣也沒啥機會可以體驗, 你會知道新鮮採的是超市裡面賣的怎麼也比不上的, 因為歷經辛苦, 所以會感恩那些提供的農夫,工人及勤勞的背包客們
早熟只因肥料太好
所以我們都在旅行,看一些課本上忘記提到的事物,聽一些老師忘記傳授的知識,品嘗一些家裡做不出來的味道。

所以,我們持續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