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旅行的意義

我想陪你吹吹風
旅行,以旅為行;去脫離穩定,生活在變動中。以雙腳行走落下足跡,用雙眼見證旅途經歷,領受點滴感動柔軟我們的心,才算是那麼點接近了「旅行」。

旅行的過程有時也像一場學習生存的實戰,我們不知道自己有生以來的底限在哪裡?潛能有多麼無窮無盡?直到我們終於可以看到其實非常顯而易見,而我們總是視而不見的一些東西,旅行於是對我們有了不同的「意義」。

西班牙有句話說:「人生完成三件事:環遊世界、養育孩子、寫一本書,便圓滿了一個豐富的生命!」環遊世界被放在第一位,想必有它獨特的意義。

旅行的目的有許多,最底層的靈魂是「與自己的心對話」,這是圓滿豐富人生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步驟。一個人旅行能帶給自己完全的空間與自在,是與自己的心最接近的美好時刻。

一個人旅行,容易被理解為孤單、無伴、無靠、甚至無趣;因為以為沒有人說話、沒有人陪伴、沒有人商量。

「沉默有什麼不好嗎?」這是「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一書中,即將走到人生盡頭的莫瑞.史瓦茲教授對他的學生 — 此書作者米奇.艾爾邦說過的一句話。

是阿,人為什麼要害怕獨處,甚至沉默呢?人如果沒有單獨面對自己的勇氣,又如何能夠發掘內在、認識自我?

單獨旅行,讓我們有機會學習到,人生並不只有考卷裡的標準答案;最重要的是:「你心裡的答案是什麼?」

每天的日常生活中,我們不曾去擔心生命的安危、溝通不良、在哪兒過夜、天氣美不美,以及一天當中最值得紀錄的一刻為何?

面臨做下獨自旅行的決定時,我們會開始擔心生命安危的問題、語言溝通的問題、吃住的問題、交通的問題、預算的問題,以及老闆放不放人的問題,還有太多被擺在最重要的位置且看似無解的問題。

有時我們關注生活中的舒適與安全,似乎更甚實現夢想的美好?

是否安全舒適的生活就代表全然無風險的人生?壓抑心中渴望,日復一日地告訴自己有天會去實現地活著,就可以無憾無懼地繼續走下去?

我們總習慣把簡單的問題想得複雜,複雜的問題想得簡單。我在中國大陸火車上聽到一個令人莞爾的故事:

有人問趕羊兒的青年,「娃兒,娃兒,你這麼辛苦趕羊兒是為啥呢?」
「掙錢呢!」
「那掙了錢要幹啥呢?」
「娶媳婦兒呀!」
「娶了媳婦要幹啥呢?」
「娶媳婦兒生娃兒呀!」
「生了娃兒要幹啥呢?」
「生了娃兒趕羊兒呀!」

在火車臥鋪上聽到這個「發人深省」的笑話時,我思考著自己的答案會有什麼不同?

「不想一輩子趕羊兒!」「不當趕羊兒的當別的唄!」「讓娃兒自個兒決定趕羊趕牛或幹啥的唄!」「帶著羊兒與媳婦兒、娃兒去不同的草場生活…」躺在狹窄的上鋪,我為自己瞎作樂,以便於能很快入睡,留待夢中尋找我的答案去。

其實生活一直是存在選擇的,生命的本質就是一個不斷選擇的過程;牧羊青年擁有選擇,幸運的我們也有選擇。

牧羊青年可以選擇牧羊度過一生,或選擇有天可能成為草場上的成吉思汗;而我們可以選擇守著舒適安全的生活,或選擇有天走出去看世界。

旅人的靈魂總是樂觀的、熱愛生命的、不安分的、多愁善感的、充滿行動力的,有時甚或是憂慮安定的。卻總不寂寞!

旅行中「心」一直不停地在感受;透過旅行,我的雙眼看見許多細微感動,我的心變得更加柔軟與堅強,我找到「愛自己的力量」!

我變得更加珍視自我的獨特與擁有的幸運,我喜歡上這樣的我,完完全全地接受自己,更加擁抱我的人生。旅行的感動與成長,使我的身、心與靈魂,被滿滿的愛賜予無限祝福。

我學會不執著,懂得以珍惜的心去處世;我不再追求複雜,明白簡單中有其偉大與美的道理,我學會不帶自我眼光去評判,卻以更單純的心去感受背後的善美與質樸;我學得「從容」,明白世上沒有什麼事真正大不了,上帝永遠會為你留一扇窗。

旅行積累的能量能使人謙卑、感恩,人在舒適圈外時才能發現,世界充滿如此大的未知與不同!而我們何其有幸能參與其中,成為眾多不同中的一份子。我們對事物的看法或多或少不免投射了許多被教育出來的價值觀,存在過多的理所當然;以自我眼光去看待身旁截然不同的文化與世界,落差與衝突便自然不斷出現。

旅行的其中一個目的,便是去了解「生命中沒有所謂應當如此。」你以為安全的道路,不一定真正安全;你以為的風險,有時其實是無盡機遇。旅行,是去顛覆人生原有的框架,打破以後再重新塑造的一個美妙過程。

旅行的感動,烙在心底的影響,足以在往後的人生中不斷咀嚼,慢慢釋放出愈來愈多驚人的能量,甚至因此改變人生!

生活不免仍須背負現實生活的壓力與責任,然而經過旅行的洗禮,眼中所見的圖畫與心中感受已然不同。只有持續不倦地旅行,保有一顆簡單而充滿熱情的心,才能繼續去領受旅行教會更多關於人生美好的功課。

有時候,勇敢地為自己的人生下一個決定:愛自己,就一個人去旅行!

Facebook粉絲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travelwithmyse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