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感

你送她回家卻忘記我也怕黑
旅行之所以是每個人的夢想,也許,和它所允許的消失感有關。

當我們身處在一個充滿壓力又無法避免的責任生活中,

在不放棄生命的原則下,最容易解脫和忘記一切的方式,就是遠走他鄉了。

在人口密度世界第二高的台灣、在人口大爆炸後的21世紀、在人性不喜歡孤單而群體聚集的環境裡,

不論是有形的工作、家庭或者無形的感情、責任牽絆,

每一個人之間都有說不完的環環相扣。有時候不是不放下,是不能放下。

在現在這個被認知為「小孩無法照顧自己」的社會裡,

我們從小就被迫要接受別人給予的環境,難有一刻可以是真的自己做選擇,直到成人。

於是人成為了一種需要將情緒宣洩、將心事抒發的壓抑型動物。

長大後,隨著科技發達、資訊交流、社群網站盛起,彼此互相依賴成習慣。

更成了不可避免之人際網絡產生。有時候就算自己想消失、別人也不會讓你消失。

於是我們旅行,去到異地、找一個隱私的環境,表像是開拓視野,

實質是讓真實的自己出現,偶爾讓自己不需擔心的為所欲為一下。

以為是不斷往外的拓張抵達領地,卻是無限往內心的糾扯延伸。

這成了一種藉口,一種能被大家接受你暫時消失的理由。

我們一直都可以是「一個人」的,我們也一直可以做自己的。

把電視關掉、手機關掉、電腦關掉,我們其實還是被允許可以消失的,

旅行既然可以在他鄉,理當也可以在此時此地。但為什麼我們不願意?

我常常在想這個問題。

原來的生活,擁有的太多,多到不知道該如何做選擇。

別人給予的太多,社會給予的太多,媒體給予的太多,大家希望你應感激接受所有的一切,

但你從無法拒絕到不好意思拒絕,然後默默相信不能拒絕,最後變成了不會拒絕。

這太讓人為難了。

於是從這頭消失去到那頭,去選擇那些真的想看的、想聽的、想要的,

至少是自己選擇的,就無從抱怨了。

生活像是泡泡,在哪裡都像真的又不像真的。

我們被愛習慣了,反而害怕被遺忘;

那如果也習慣了被遺忘,就只剩自己。

跟生命中最殘酷的事實一樣:總要一個人兩手空空的離去。

每當我離開,回來,又離開,又回來。

離開時為的是不願去想不想煩惱的事、不願去看不想看到的事;

回來時為的是再給自己和原本生活一次機會,

也許大家一直都是對的,我才是錯的,我應該再試一次。

人心反骨,就跟世界物極必反的定率相同。

一輩子汲汲營營、忙碌追求物質,有了外在的一切需求後,

就想掙脫並忘記名片上自己的稱謂,割棄那些不必要的社交面孔和關係,

不再看誰的臉色,渴望像飄在外太空那樣,無束縛的飄動。

旅行阿,圖得不過是種消失感。

到異地,一切從零開始,重新生活,再做一次自己,真的自己。

也許這是一種練習,從想要消失到學會消失,到最後真的消失了。

於是,我們又更害怕了。

文章截自新書《沒有學校的日子》Venus暖暖
部落格:http://tw.myblog.yahoo.com/venus791129/article?mid=10688&prev=10693&next=10674
心葬深海
寫的真好, 然後重點是...我有買妳的書.:-)
騎著羊兒去放狼
到異地,一切從零開始,重新生活

有這樣的感覺!!
不再奢望
在人口密度世界第二高的台灣、在人口大爆炸後的21世紀、在人性不喜歡孤單而群體聚集的環境裡,

不論是有形的工作、家庭或者無形的感情、責任牽...

坦白說,臺灣人囗密度真不昰世界第二高。
路還長別倡狂
句句入心, 寫得真的好!!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