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齋戒月遇奧運 穆斯林選手暫延」有感

笑襯孤獨
看看下面這則報導

齋戒月遇奧運 穆斯林選手暫延 (摘自101.7.22聯合報)
一天長達約18小時不吃不喝,對激烈運動的選手來講是種煎熬,但有些穆斯林選手將在這種狀況下挑戰運動員最高殿堂:倫敦奧運。
伊斯蘭教已經進入齋戒月,這個月穆斯林每天從日出到日落期間停止飲食、性交等活動,日落後直到下次日出前才可以正常作息吃喝。
今年倫敦奧運有3500多位穆斯林選手參賽,有選手表示選擇延遲齋戒月,比賽結束再開始。但這種做法被傳統教派痛批,不過選手與支持的教派認為這種彈性可以打破世俗對伊斯蘭教僵化與教條式信仰的印象。
埃及輕艇選手薩伊德說,「我不能停止飲食與喝水,我需要補充能量,為了奧運,我一定要進食,等奧運結束後,我再開始齋戒月,相信阿拉會原諒我。」
埃及現代五項選手漢夫林認為齋戒月碰上4年一次的奧運,不可能同時進行,一定要選擇。「這絕對不可能,像我有5項運動要比,我每天都耗費大量的體能,不可能不吃東西。」
埃及伊斯蘭教委員會特別通融,他們表示允許參加奧運的選手,等奧運比賽結束再執行齋戒。
上次奧運與伊斯蘭教的齋戒月撞期是在1980年莫斯科奧運,坦尚尼亞田徑協會祕書長尼亞布伊當年在男子5000公尺贏得奧運銀牌。
他說,「只要下定決心做1件事情,阿拉會全力支持你。」
全土耳其旅程中最好吃的薄餅--往人頭山途中 (齋戒月就只在日落後才能吃了)Dolma中的一種-- 茄子鑲牛肉 (齋戒月就只在日落後才能吃了)Bursa的招牌菜 -- Izkender Kebab (齋戒月就只在日落後才能吃了)

去過回教國家的朋友,多少都會知道齋戒月(Ramazan)是在回曆的9月,所有穆斯林(除了懷孕、作戰等特殊例外)在日出之後,不吃飯,不喝水,有的甚至連口水也不容許吞進肚子裏去,直到日落,但在旅行期間卻不一定都能恭逢其盛(我去年去土耳其也沒遇上)。或許你會覺得其怪,這則報導中所述,上一次奧運遇到齋戒月已經是1980年的事,難道齋戒月對照西曆的日期並不固定嗎?是的,非但不固定,而且回曆雖然也屬太陰曆法,一年也是354天,但不像我們的陰曆有潤月的設計,所以回曆每年開年日都會向前推11天,並且在冬、秋、夏、春的季節中改變,大約33個太陽曆年會完成一個循環,再加上奧運4年才一次,這也是為什麼上一次奧運遇上齋戒月是32年前的1980年的原因了。
Istanbul書坊 -- 可蘭經(讀本/考試用) -- 一切生活的指導

自從去年去了土耳其旅遊後,就一直對中東、回教世界和文化有著更多的好奇與興趣,因為在台灣資訊相對稀少,中東總讓人覺得帶著謎樣般的神秘色彩;而西方主流媒體報導的角度:戰爭、衝突…,又與我身歷其地所感受到令人難忘的土人的友善、好客是那樣的格格不入。當然,土耳其並不能代表中東,你可以把她算做半個歐洲,是個經濟起飛中的世俗化國家…,但也正因為如此,會更讓人想去一窺中東的真實面貌,像是背包客口中比土耳其更加友善好客的「邪惡軸心」--伊朗,或是陷入內戰,不知何時才得以尋訪的敘利亞…
Istanbul地標 -- 6個拜喚塔的藍色清真寺

有趣嗎?是的!奇怪嗎?卻也未必!因為今年原本打算安排約旦—以色列—埃及的旅行,在找尋資料時發現,在同樣源於中東、信仰相同一個神的三大一神教中:回教的安息日是星期五、猶太教是星期六,基督教則是星期日,而猶太教對安息日的規定甚是嚴格,甚至不能按電梯、不能生火…,也讓我一度擔心在以色列安息日要如何安排行程(聽說巴勒斯坦的回教大叔開的巴士照常)。這不也是旅行有趣的地方嗎?讓我們體驗不同的文化,學習不同的角度,懂得尊重差異,不再用那麼主觀、以為凡事理所當然的態度面對這個世界和生活…

話說從頭,對回教世界產生興趣,源自於2010年的西班牙之旅,Granada阿爾罕布拉宮的廊柱雕飾雖美(可惜遇到獅子噴泉整修,唉…),但真正讓我的心產生震動的是Cordoba的大清真寺,13世紀時,西班牙從回教王朝手中收復Cordoba,隨即改建為天主教堂,但因為原來的建築太過華美而不捨得拆除,所以就成了回教拱門、廊柱中同時存在天主教禮拜堂的奇觀。你不禁要去想像,在那個回教、基督教文明相互傾軋、爭戰的時期,又有多少的教堂被夷為平地、被改建成清真寺?同樣的,又有多少的清真寺被拆毁,又改回成教堂呢?尋常百姓又要如何在大時代的動亂中安身立命?生命無法像建築物一樣拆除,或是扭曲靈魂般的改建,大時代洪流中只能算短的屈屈數十載,卻是一個人最寶貴而無可重來的一生!如果這個世界有更多的人願意成為背包客,願意用自己的腳去走更多的土地,願意用自己的眼睛去看更多的人事物,願意用自己的心去體會與感受不同的文化,也許有一天,這個世界可以不再被少數人為了掌控政治權力而操控戰爭、衝突、恐怖暴力…
Granada阿爾罕布拉宮Granada阿爾罕布拉宮 -- 廊柱浮雕藝術Cordoba大清真寺--在廊柱後方的天主教禮拜堂Cordoba大清真寺--精緻的回教風格浮雕與耶穌十字架Cordoba大清真寺--巴洛克建築與回教廊柱的無縫結合Cordoba大清真寺--天主堂側方可見原回教廊柱

所以,這樣一個全球13億人口信仰,在歷史上存在千年以上,又造成這麼多衝突、對立的文化的地區,難道不值得我們暫時拿下西方主流媒體強加於我們的有色眼鏡,冒一點點險,親自去體會一下嗎?於是我選擇了土耳其—中東世界的入門磚!

只是世界局勢多變,去年在土耳其Cappadocia遇到2個大陸女生,正準備轉往大馬士革,當時聊到茉莉花革命後敘利亞鎮壓大馬士革的街頭抗議,局勢相當混亂,不過他們現在大概會慶幸當時有去吧!否則就會像我一樣,只能在此興歎,期待內戰結束、局勢恢復穩定…。寫到這裡,不知推遲了2年(加上今年)的埃及,還有今年改變計畫取消了約旦—以色列—埃及的旅行,是否正確呢?誰知下一場戰事會發生在什麼國家或地區?(以色列和伊朗?2個我都想要去的國家!)更甚者,幾個月前訂好了機票,都還是有可能發生你難以抉擇的局勢變化呢…
Cappadocia的奇岩與熱氣球

曾經看過這樣一段文字:

有一天猶太敎徒、基督徒和回教徒在他們都同樣信仰的上帝面前問上帝:「主啊!我們3個宗教教徒間彼此的爭戰要何時才能結束啊?」只見上帝無奈的回答:「那大概要等到我已經不在了的時候吧。」
從聖天使堡遠眺梵蒂崗聖彼德教堂 -- 土耳其人眼中的Christian TurkIstanbul聖索菲亞博物館--從教堂->清真寺->博物館 可是上帝都還是同一個

願這個世界和平,人們有更多的了解、尊重、包容與互信…,也讓背包客可以更加便利無阻的到處旅行,多看看這個美麗的世界!
舊言虐心
相信許多背包客都「極度」喜歡歐洲,漫步在中古世紀氛圍的小鎮,彷如置身於另一個時空...。於是有些人會說他的靈魂是歐洲的,上輩子一定是歐洲人...
我也很喜歡歐洲,不過自從土耳其旅行回來,就對中東這塊歷史錯綜複雜、文化獨特的區域產生極大的好奇心,不禁要想,我的前世應該是在中東吧!
不過,也可能純粹是對文化差異的一種好奇心,也許明年我去了南美洲,又要開始覺得自己的那一世是南美洲人了...

Anyway!如果你相信前世今生,就會知道,一個人可以有很多前世,那麼一定是在不同的前世歷經了許多不同的國度、生活在不同的文化的人,才會按捺不住心中那種找尋與前世連結的潛意識衝動,成為一個想到處遊歷的背包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