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東歐16國前共產國家探索-芬蘭赫爾辛基篇

純情小處男
上接2012年東歐16國前共產國家探索-愛沙尼亞篇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showthread.php?t=800840

芬蘭本不是東歐之一國,本也不在計畫之內,後因發現從塔林搭船過來,只需2.5小時,就決定一日遊,當天返回塔林,後來又發現其實從塔連往柏林之機票與從赫爾辛基往柏林之機票差不多,就決定從赫爾辛基出發。這樣在赫爾辛基之時間又多了些。
這也是此次唯一不是東歐之國家及首都。

芬蘭路線圖:
從塔林搭船到赫爾辛基約2.5H,只待首都一天,故沒路線圖可言。

芬蘭

歷史:(From wiki)
芬蘭又稱「千湖之國」,在瑞典國王埃里克九世1154年將基督教帶入芬蘭之後,兩國在700年間就一直保持著非常密切的關係。瑞典語一直是行政、教育機構的第一語言,而芬蘭語直到19世紀芬蘭民族主義高漲以及芬蘭的第一篇民族史詩《卡勒瓦拉》發表後才受到重視。

1808年在大北方戰爭中,瑞典與俄羅斯交戰落敗,芬蘭被俄羅斯沙皇亞歷山大一世的軍隊佔領,此後芬蘭脫離瑞典,成為俄羅斯帝國內的自治大公國,並由沙皇兼任大公直到1917年。1917年12月6日俄國布爾什維克革命(十月革命)後不久,芬蘭宣布獨立。1918年這個國家經歷了一次短暫但卻刻骨銘心的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芬蘭與蘇聯兩度交手:1939~1940年的冬季戰爭(這場戰爭中瑞典向芬蘭提供了部分協助)以及1941~1944年的繼續戰爭(納粹德國對芬蘭提供了重要幫助)。1944年~1945年間的拉布蘭之戰中,芬蘭又將德國人趕出了芬蘭北部地區。

1947年和1948年與蘇聯簽署的多份條約規定了芬蘭對蘇聯的義務與限制,芬蘭也在1940年和約的基礎上作出了更多的領土讓步。1991年蘇聯解體後芬蘭終於可以自己決定命運,並且在1995年加入歐盟。

2007年3月18日,議會選舉,中間黨獲得200個議席中的51席,聯合黨獲得50席,社會民主黨獲得45席,左翼聯盟獲得17個議席,綠色聯盟獲得15個議席,瑞典族人民黨和基督教聯盟分別獲得9個和7個議席。[2]4月19日,以馬蒂•萬哈寧為總理的政府宣誓就職,政府由中間黨、聯合黨、綠色聯盟和瑞典族人民黨組成

地理:

芬蘭總面積共 338,000 平方公里,是歐洲第七大國。南北最長距離達 1,157 公里,東西最寬為 542 公里。
芬蘭被譽為「千島之國」與「千湖之國」:精確來說全國共有187,888個湖泊(面積500平方米以上的)和179,584個島嶼。芬蘭地勢平坦,拉布蘭北部地區位於芬蘭、挪威邊界的哈爾蒂亞峰(Haltitunturi)海拔1,328米,為芬蘭最高點。芬蘭最長的河流是凱米河(Kemijoki),長 512 公里[5]。

除了湖泊之外,全國為大片森林覆蓋,佔國土面積的69%。可耕種面積較少,僅佔8%。島嶼大多在西南部以及芬蘭半島南岸地區,著名的有奧蘭群島。

芬蘭地處北溫帶,冬天寒冷,有時嚴寒,夏天則比較溫暖。芬蘭地處北緯 60 度到 70 度之間,有四分之一的地方處在北極圈內[5],最北的地區夏天有73天太陽不落於地平線下,冬天則有51天不出太陽。

芬蘭擁有世界上緯度第二高的首都赫爾辛基,僅次於冰島首都雷克雅維克。

位於北歐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的芬蘭,國土面積有三分之一位於北極圈內,蒼翠的樹林則占了2/3的面積。除了森林以外,芬蘭的湖泊之多亦是舉世聞名,確實數量眾說紛紜,一說約六萬餘個,一說則多達十八萬七千餘個,總量差距甚大,但不管數字多少,這些數目都足夠令人咋舌的了。

 由於湖泊與森林就覆蓋了芬蘭1/3的國土面積,其中又有部分面積位處極地,最北方一年當中約有70天的永晝,11月以後,則是一片白藹藹的銀色世界,純淨的北國風光,在芬蘭一覽無遺。

 雖然居住於寒冷的北歐極地,芬蘭人卻有著極為熱情的一面,個人主義的氣質,使得芬蘭人被部分人形容為「極地的拉丁民族」。一般人對於極地人民冷峻的印象,在芬蘭人身上幾乎完全不適用。

國土面積 :338,424平方公里(世界第63名)
總人口 :5,342,344人(世界第106名)
匯率 : Euro
旅遊中心 :
赫爾辛基旅遊指南中文版。網站:http://Visithelsinki.fi/
當然是簡體字版。

赫爾辛基的官方網站:
http://www.hel.fi/wps/portal/Helsinki_en/?WCM_GLOBAL_CONTEXT=/en/Helsinki/
赫爾辛基的都市規劃部門網站:
http://www.hel.fi/wps/portal/Kaupunkisuunnitteluvirasto_en?WCM_GLOBAL_CONTEXT=/en/City+Planning+Department/
赫爾辛基地圖:
http://kartta.hel.fi/opas/main/?lang=en
赫爾辛基城市相關資料:
http://www.hel2.fi/tietokeskus/eng/index.html
世間繁華不抵你眉心一朱砂
D64 06/11 Helsinki Omenahotelli Helsinki Eerikinkatu 4人 80E

出航後,所有乘客找到自己之位置,做自己喜歡做之事,船隻平穩著航行著,左看看、 右看看,都是波羅底海,正航向芬蘭灣,三小國再會了,或許此生不會再會了!!

2小時後,一陣騷動,應當是進入芬蘭灣了,

從芬蘭灣,可遠遠見到赫爾辛基三座主要之教堂。

赫爾辛基(Helsinki):

芬蘭首都,素有波羅的海女兒的美譽,面臨芬蘭灣位於北歐最深處的港口,人口約50 萬。赫爾辛基之美在於巧妙運用自然環境之都市建築,最引人注意的是它深受俄羅斯影響的古建築。

赫爾辛基是由瑞典王格斯達夫於十六世紀所建,十八世紀時,赫爾辛基已成為當時重要的海上交通要衝。1917年俄國革命爆發,芬蘭得以獨立,其後二次大戰中,芬蘭與蘇聯交戰失敗,赫爾辛基慘遭破壞。戰後赫爾辛基開始展開都市計劃,使得市內再度展現往日繁華,1952年芬蘭主辦赫爾辛基奧林匹克運動會。

赫爾辛基也是斯堪地那維亞半島上極為重要的海港,漁貨量極為豐富,主要的貨來自北 海和波羅的海,包括鱈魚、鮭魚、螃蟹等,還有極珍貴的烏魚子。

所謂「大赫爾辛基」是由赫爾辛基和埃斯波(Espoo)、萬塔(Vantaa)、考尼艾南(Kainiainen)四個城市一起組成的首都區,共有接近一百萬人口。距離愛沙尼亞首都僅80公里。

赫爾辛基的建立,與俄羅斯極欲建立「俄國化」的芬蘭有很大的關係。自從19世紀芬蘭成為俄羅斯公國後,為了取代瑞典統治時期的首都土庫,沙皇宣佈赫爾辛基為首都,於1812年委任Johan Albrecht Ehrenstr?m為城市重建的規畫人。1817年Ehrenstr?m的藍圖完成時,幸運地找到年輕又才華洋溢的恩格爾 (Carl Ludvig Engel) 來執行這項計畫,恩格爾設計興建了議會廣場附近的30座建築,其中包括幾乎成了古典芬蘭地標的白色大教堂 (Tuomiokirkko)。完工後的赫爾辛基呈現淡彩又型式統一的和諧之美,自此引導芬蘭命運的重要的政治主張,都在議會廣場產生。

芬蘭原本是瑞典的領土,芬蘭名稱瑞典文的意思是【新發現的地方】。赫爾辛基這個城市的起源是1550年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一世為了和漢莎同盟的城市塔林爭奪貿易而修建的。但隔十一年後1561年古斯塔夫一世攻佔了塔林,這樣一來赫爾辛基做為對抗城市的意義就消失了,自此赫爾辛基有很長一段時間無法擴張其城市發展的規模。

直到1748年瑞典人開始在赫爾辛基的六座小島上興建對抗俄國擴張的防禦工事「芬蘭堡」才稍微提升了赫爾辛基的地位,原來的名字是「斯韋堡」(Sveaborg),芬蘭人出於愛國將其重新命名為芬蘭堡。這做防禦工事目前已經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工程是由瑞典傑出的工程師奧古斯丁•厄倫斯瓦德(Augustin Ehrensvärd)負責。他還在芬蘭堡的國王門(Kuninkaanportti)上,用大理石板鐫刻著一句格言「後人們,憑你自己的實力站在這裏,不要依靠外國人的幫助。」(Eftervärld, stå här på egen botn och lita icke på främmande hielp)。

諷刺的是曾經統制過芬蘭七個世紀之久的瑞典,對現在的芬蘭人而言也是外國人,這做城堡曾被瑞典人建造用來防禦俄國,之後也在ㄧ次世界大戰中成為俄國防禦體系 的一部分。這做城堡與銘刻其上由外國人寫下的格言,都恆久提醒著芬蘭人過去那段被外人統治的漫長歷史歲月。(我們本來要搭船去芬蘭堡,但在操作購票機時遇 到一點障礙,船就在我們還在研究怎麼買票時就開走了,只好作罷!沒去成....)

事實上赫爾辛基正式開始發展成為一個主要的城市應該算是1809年俄國在北方戰爭中打敗瑞典,合併芬蘭並成立自治的芬蘭大公國之後。根據哈米那條約1809年芬蘭被割讓給俄國,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一世為了消除芬蘭境內瑞典的勢力以及管理上的便利,在1812年將芬蘭的首都從圖爾庫遷移到赫爾辛基,而芬蘭唯一一所大學圖爾庫皇家學院也在1827年遷移到赫爾辛基,成為現在的赫爾辛基大學。自此之後赫爾辛基才快速發展成為現代化的首都。

由此可以看出一個城市的發展歷程不只受到地理氣候因素的影響,還包括政治經濟力量的變遷,沒有俄國統治或許就沒有現在的赫爾辛基。但赫爾辛基並不等於芬蘭,從被俄國統治以來,芬蘭反俄聲浪一直存在,在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後不久,芬蘭就宣布獨立,隔年全國隨即陷入一場內戰。即使芬蘭宣稱獨立,但獨立之後並非一帆風順的康莊大道,芬蘭歷經了內戰、二次世界大戰、冬季戰爭、拉布蘭之戰等大小無數的戰事,在1948年也與蘇聯簽訂許多義務與限制的條約,深受周遭大國的牽制,一直到1991年蘇聯解體前,芬蘭的命運始終無法脫離蘇俄的影響。

2012年秋天,赫爾辛基作為”世界設計之都”。

前面提到過搭Vinking Line(維京號)的好處是停泊在市場廣場旁(E12),缺點是一天只有一班。
褲襠裡有條龍
約10:30到達赫爾辛基,下船後,第一件事便是到儲物櫃去寄包,還未到Check in 時間,又不能背大背包 整天,只能花點錢寄包,港口有大儲物櫃,可以同時放2個大包還有餘,之後輕裝芬蘭首都一日遊了。

從碼頭出來,遠遠及望見這座矗立於丘陵上之教堂,當然第一站就先到烏斯別斯基東正教大教堂(Uspenski Cathedral ),這是芬蘭赫爾辛基有三座有名的教堂之一。既然是丘陵,必然是要經過一段之上坡才能到達。

有趣之公用廁所。

接下來將以一天之時間探訪赫爾辛基必去之八個景點:

1. 烏斯別斯基東正教大教堂(Uspenski Cathedral ):

金色圓頂烏斯別斯基東正教大教堂,是西歐最大的東正教教堂(其實芬蘭應當不屬於西歐吧!!還有是西歐應當很少有東正教之教堂,東正教在蘇俄及東歐信徒較多),由俄羅斯建築師建於1868年,是俄式拜占庭建築風格,這是俄羅斯對芬蘭歷史影響之見證。大部分的芬蘭人信仰路德教派,約1.1%的芬蘭人信仰東正教。

此教堂的名字來自舊教會斯拉夫語Old Church Slavonic字uspenie,表示安息。由俄羅斯建築師Alexey Gornostaev(1808年至1862年)所設計,但該教堂在他去世後才完成,在1862年至1868年。

大教堂是設定在一個山坡上,俯瞰著城市的Katajanokka半島。 在大教堂的後面,有一塊牌匾,紀念俄皇亞歷山大二世的芬蘭大公國的主權。

烏斯別斯基教堂的外觀延續俄國拜占庭式風格,同時也融入了些許西方羅馬式建築的特色。一般俄國教堂的正面多為白或灰色,而烏斯本斯基教堂的正面是深磚紅色,因為所使用的 暗紅色的磚是從Aland島上的Bomarsund堡壘拆除而來,。
有13個金色洋蔥圓頂洋溢著濃濃的俄羅斯風味,代表耶穌和十二使徒。

在教堂內部中央穹頂上,由四個巨大花崗岩支柱支撐著。有豐富的圖像和其他典型的東正教的裝飾,包括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拱形天花板上的枝形吊燈。

轉過身來,得到了以下的城市景觀。

在這裡遇到一團大陸來之遊客,從三小國以來,還不曾遇到大陸團,曾在里加欲台灣團而已,顯然北歐之觀光客應該很多。
轉過身來,從半丘陵之位置,可以欣賞到市場廣場的城市景觀。

碼頭邊之潛水船。

738509
你棺材是翻蓋的還是滑蓋的
2. 市場廣場(Market Square) 或稱卡烏帕多利廣場( Kauppatori):
市場廣場是遊客的熱門旅遊目的地。 因為從塔林搭渡輪過來(如同我們)或是要搭渡輪去芬蘭堡以及赫爾辛基群島觀光遊船,都逃不出廣場手掌心。

該廣場最搶眼的當然是這做皇后之石紀念柱碑(Czarina's Stone),

皇后之石紀念柱碑(Czarina's Stone/The Stone of the Czarina/Keisarinnankivi):
是赫爾辛基最古老的公共紀念碑,建立於1835年,為了紀念俄皇尼古拉一世(Nikolai I)及其皇后(Aleksandra Fjodorovna (Charlotte) )於1933年5月第一次的到訪。
Czarina 是女沙皇或是沙皇后。

方尖碑頂部有一個青銅地球,上面站著一隻俄羅斯帝國的代碼:頭戴皇冠之雙頭鷹。(地球和雙頭鷹是當時俄羅斯帝國的象徵。)雙頭鷹的胸部刻有芬蘭大公國之獅子徽章,紀念碑底座兩面刻有英文及拉丁文之介紹。

738510海邊就一定會有海鳥,雙頭鷹赤膀上及各站著一隻海鳥。

在此廣場,可看到色彩繽紛林立的太陽傘、新鮮的魚類(沙丁魚居多)、蔬果、鮮花、小吃攤及各式各樣之紀念品等。

廣場西側另一邊則是有名的波羅的海女兒雕像哈維斯-阿曼達(Havis Amanda Statue)

波羅的海女兒雕像 哈維斯-阿曼達(Havis Amanda):
這一座5米高的雕像形象美人魚噴水池,中央為人魚( Havis Amanda)青銅雕像,在這座人魚像的四周圍繞著海狗銅像,設計頗為精巧,Havis Amanda是這座赫爾辛基最有名之一的雕像名稱,是一座裸體的女性雕像,稱它為「波羅的海的女兒」雕像。此雕像由一名芬蘭雕塑家維萊-瓦爾戈倫( Ville Vallgren)於1906年法國巴黎創作完成的,並於1908年豎立在市場廣場旁。維萊-瓦爾戈倫(Ville Vallgren)的原義是此雕像是美人魚,站在四隻噴水的魚上,四周圍還有四隻海獅圍繞著,以此雕像從海平面浮現之美人魚象徵著的赫爾辛基之誕生。但當時報紙給的綽號是Havis Amanda,自此之後成為此雕像的名字。

「波羅的 海的女兒」雕像在1908年赫爾辛基豎立時,遭到很多人的反對,許多婦女批評,此裸體及富有誘惑力的雕像不適宜豎立街頭。也有人認為,把女性高高豎立,是物化女性,那四隻伸著舌頭的海獅像是男人展現性慾一樣,但Ville Vallgren認為他崇敬女性,沒有惡意,後來經過一些人的努力擺平此批評聲浪,讓此雕像轉變為赫爾辛基的象徵。

在廣場之另一面,跨過馬路後有三座建築物,分別是
赫爾辛基市政廳(Helsinki City Hall)、瑞典大使館(Embassy of Sweden in Finland)、總統府(Presidential Palace):

這三幢芬蘭政府機關的建築就位在市場廣場前,顯得親民又和善。

芬蘭赫爾辛基市政廳(Helsinki City Hall):
門前有6根旗杆的建築即是市政廳,建立於1833年,當時是一家飯店,自1930年代開始做為政府機關使用,在1965至70年全面裝修。前面有Virka畫廊,開放給民眾參觀。市政廳建築占據Tori Quarter的四個建築體之一,位於議會廣場(Senate Square)和市場廣場(Market Square)之間。

總統官邸(Presidential Palace):
1816年至1820年由建築師佩赫-格蘭恩斯泰德(Pehr Granstedt)所設計,在1837年將其改造,使成沙皇俄羅斯/大公芬蘭赫爾辛基的官邸。1919年獨立之後, 一直成為共和國總統官邸。在欄杆裡面有衛兵站崗。

接著在碼頭邊之售票處,買一日票,結果小姐聽成我要買4 天票,說她那裡沒賣,去自動售票機買,並帶我到售票機幫我操作,我才知道會錯意了,我要1日票4張,其實她有賣的,生意一直很好,不斷有人來買票或詢問,2為小姐忙死了。

一日票,竟然只是感熱紙而已。 購買日期11.06.12 11:23 。 有效日期用大寫 12.06.12 11:43 ,票價 7E 其實不便宜,但是包含去芬蘭堡之渡輪就划算了,而且我們住的旅店也需要搭電車。

738522
夢裡夢外都是他
接著要去芬蘭城堡 (Suomenlinna),每25分鐘一艘HKL渡輪。

HKL渡輪在Kauppatori客運碼頭,赫爾辛基總統府對面,(來回票€5.0)。在碼頭購買票,有一日通票可以免費搭乘。

上船前要過卡,但我們一日票,不需過卡,直接就排隊上船,船開到一半,查票員就過來一一查票。

芬蘭城堡 或稱蘇奧曼斯納 (Suomenlinna/Sveaborg):

1747年,芬蘭仍是瑞典領土的一部分,國會決定建造一個堡壘作為軍隊駐紮在芬蘭的主要基地。在靠近赫爾辛基的這個被稱為Sveaborg的一組島嶼上,並於1748年開始建設。 其目的是連結和鞏固這幾個島嶼,用來控制城市的港口。

這項工作開始於1748年,由瑞典海軍上將奧古斯丁(Augustin Ehrensvärd)(1710年至1772年),這位具有貴族背景的砲兵軍官30年的監督下。 他選擇赫爾辛基沃邦的理論(Vauban's theories)在非常獨特的地域特點,建立一個在赫爾辛基附近的島嶼之間,鏈鏈接的防禦工事。但該計劃的第二部分一直沒有進行。當他在1772年死亡時,Augustin Ehrensvärd 生產鏈的堡壘,統稱Sveaborg(瑞典城堡),終於完成,用來保護赫爾辛基。

雖然建立了強固的堡壘,還是不敵俄國的入侵,後來隨著瑞典軍事力量的逐年衰退和俄羅斯帝國的逐日強盛,在1908年駐守芬蘭堡的瑞典軍隊向俄羅斯投降。在克裏米亞戰爭中,英國人率領的艦隊對其進行了大規模的炮擊,並最終奪取該城堡。

建築Sveaborg的主要用意之一是幫助瑞典對抗具有野心的俄羅斯,作為主要軍事基地,這是全世界最大的海上堡壘之一。在1991年,芬蘭堡(Suomenlinna)就已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受到了保護。

1918年芬蘭獨立後,芬蘭人重新收回了這座城堡並命名為芬蘭堡( 現在芬蘭堡的瑞典語名字仍是“瑞典堡”)(Sveaborg( 斯維要塞);芬蘭國內革命期間,激進黨派和保守黨派之間發生激烈的大規模衝突,許多激進黨派的成員在失敗後被捕,並被監禁在芬蘭堡裏。在1991年,芬蘭堡被聯合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保護區。

長久以來,芬蘭城堡內的居民遠比赫爾辛基還要多,在瑞典統治的19世紀初,約有4600人居住於此,卻只有4200人住在赫爾辛基,可說是當時芬蘭境內僅次於土庫的第二大城。在俄國統治時期,約有12000名士兵長住堡壘,加上軍官眷屬和商店、餐廳等,人口之眾達到頂峰。

目 前芬蘭防禦城堡已不再有任何軍事功能,但仍有少數居民。遊人除了可遊覽露天的各種堡壘和軍事設施外,還可參訪多座博物館。

今天的芬蘭堡已不再瀰漫戰爭的硝煙和血腥,取而代之成為人們嚮往的旅遊、療養和居住 的聖地。

空照圖。

平面圖。

約15分鐘到達芬蘭堡主碼頭後,

自然就跟著人群走,其實沿途嘟有指標及介紹,隨便走也不會迷路,徒步是觀光此城堡之唯一方式。不想亂走,就跟著藍色路線走, 藍色路線是從北到南貫穿芬蘭堡之路線,所有之景點都位於此路線之周圍,地圖上標示著藍色,同時沿路都有指示及介紹,可聊解景點之歷史故事。

第一眼即見到此粉紅色建築為芬蘭啤酒廠餐廳,

.穿過此中庭,

左邊印入眼簾是在一座小山丘上之教堂是芬蘭城堡教堂,教堂早就已經不吸引人了,根本是聯想看之慾望都沒有。

芬蘭堡教堂(Evangelical-Lutheran church):
在1854年作為希臘東正教駐防教堂建成,在芬蘭獨立之後成為新教會的路德教教堂。20世紀20年代,教堂的外觀從洋蔥狀的五個塔 頂改建成了現在的尖塔。教堂內可容納400人,也是舉行婚禮的好地方。

但是對於週邊之花園,倒是很好奇,因為嘟是那大砲來當支柱, 想必是當時這裡有大量之大砲吧!!!

接著就來到旅遊中心,雖說印有有中文手冊,不知是印太少還是都被拿光(被拿光不就是印太少嗎??),反正中文手冊就是沒有。悻悻然出來,過一橋就到另一島上了。

沿途中草地上浦公英盛開,

蒲公英,帶來了春的訊息…….而蒲公英的花語是:無法停留的愛。

很久以前,在花王國裡,國王有五個女兒,她們是:牡丹公主、玫瑰公主、水仙公主、百合公主、最小的便是蒲公英。與四個姐姐相比,她沒有牡丹的雍容華貴,少了玫瑰的鮮豔美麗,缺失水仙的清新淡雅,無法與百合的芬芳馥鬱媲美,她只是最不起眼的淡而又淡的小花。

後來,鄰 近的竹王國裡,國王派使者前來求婚,四個姐姐躍躍欲試,只有蒲公英躲在角落裡。雖然,她也很喜歡竹王子,可她卻不敢露面。結果,牡丹和百合兩位姐姐被選 中,隨使者而去,開始了她們的新生活。但是,不久之後,竹王子得了一種怪病,渾身上下長滿黃斑,如不及時治療就會枯萎致死。要想治病必須去遙遠的天山,採 那冰峰上的雪蓮才行。

這時蒲公英不顧父王及母后的堅決反對,毅然決然的踏上了艱難的征程。為了救回竹王子的生命,她不惜犧牲自己的一切。

當她來到天山腳下時,遇到了守候雪蓮的女巫,女巫告訴她:“你要拿走雪蓮必須答應我一個條件,從此浪跡天涯,不能再回到花王國去。”為了自己摯愛的竹王子,蒲公英答應了女巫的條件。竹王子因此得救了,蒲公英也因此開始了漂泊的生命歷程。她的種子在風的吹拂下四處飄散,花兒開遍了大江南北,成為最最普通的路邊野花………而裡面卻有深深無法停留的愛。

250年前瑞典人在島上建設的炮台、城堡、軍營到現在都完好地保存了下來。多數成為餐廳及咖啡廳了。
該名字無法顯示刷新也沒用
維斯科潛艇(Vesikko Submarine):
Vesikko是在芬蘭海軍的五艘潛艇之一,“vesikko”是芬蘭的名稱為歐洲水貂 ,小型食肉動物,現在瀕臨滅絕。

古斯塔夫之砲(The Guns of Kustaanmiekka ):
從這可飽覽這座城堡海岸防線之全貌,幾座超大之大砲坐鎮,想要越雷池應當有點難,不過歷史會說真話,還是被攻陷了。

Baastion Zandar

 國王門(The Kings Gate):
是芬蘭堡的象徵,1753-1754年間為閱兵而建造。據説國王門所在的位置,就是是瑞典國王AdolfFredrik1752年來視察工程情況時乘船停錨的地方。

奇特之鳥。

巫婆風向標兼煙囪蓋。

奥古斯丁•厄倫斯瓦德之墓(Augustin Ehrensvärd's Grave)。

前面介紹過的瑞典海軍上將。

乾船塢。

 防波堤軍營(The Jetty Barracks):是1868-1870年間建造的城堡大門,控制著島嶼北岸。這是芬蘭堡在沙皇統治時期的著名建築。軍營東翼有錄音工作室、島內的郵局和藥房;西翼有釀酒廠、餐廳和赫爾辛基藝術社團開辦的畫廊,展覽內容經常更新。

島上還有數十座博物館可供參觀,其中的洋娃娃和玩具博物館與城堡充滿硝煙的歷史形成有趣的對照。
  世界遺產標誌。

    返回碼頭,時間正好過一分鐘,渡輪也正要離開,見到我們,趕緊揮手,叫我們快一點,船會等一下,既然如此,上船吧!!
沒想到回程又遇到查票,看來查票蠻多的。
連孤獨都嘲笑我太懦弱
回到城市,先去I處,沒想到的是,每一號巴士,都有個別之手冊,我們將以3T為主,拿了一張3T之路線圖,這太有幫助了。

繼續去有名之第2座教堂,赫爾辛基大教堂(Helsinki Cathedral)。

3. 赫爾辛基大教堂(Helsinki Cathedral):
在芬蘭文中又稱 <Helsingin Tuomiokirkko> 或<Suurkirkko>,位於市中心,議會廣場旁之小山丘上。這座教堂以綠色及白色為主調,上面是一個綠色的大圓頂,並有四個綠色小圓頂環繞,又有濃濃的俄羅斯色彩。其實這座教堂原本就是為了尊崇俄國沙皇尼古拉一世所建造,直到芬蘭獨立之後才改名為聖尼古拉教堂。遠望,這棟白色教堂像一棵高貴之珍珠。

白色的外觀是赫爾辛基大教堂最顯著的特色,優雅地立在高地上,正面是白色希臘神殿式建築,高大的塔樓四周環繞柯林斯式圓柱(註),屋簷上有十二使徒像(這是世界上唯一以鋅做為材料之雕像)。其前是寬廣的議會廣場,是舉辦活動的好場所。赫爾辛基大教堂是是路德派的主教座堂,建立於1830-1852年,也是德國建築師 卡爾•路德維希•恩格爾(Carl-.Ludvig-.Engel)心血的結晶,是一幢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築物,其結構之精美,堪稱赫爾辛基之象徵,可說是全市第一地標。

註:有關於希臘式圓柱包括有:
多利克柱式﹝Doric Order﹞、愛奧尼亞柱式﹝Ionic Order﹞與科林斯柱式﹝Corinthian Order﹞三種基本柱式。在這之後,羅馬人又發展出托次坎柱式﹝Tuscan Order﹞與複合柱式﹝Composite Order﹞。

請參閱: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7%B7%E5%90%88%E6%9F%B1%E5%BC%8F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306032900259

從上空看整座教堂是一十字架形狀,內部也是。相對於外觀,內部則是十分樸素了。

赫爾辛基大教堂在這3大教堂中歷史最悠久,雖有美麗的外觀,內部裝潢卻不過度華麗。大門口內部上的管風琴有百歲之齡,至今仍能使用。假日有音樂會表演。

這裡之教堂,都喜歡建立在高高在上(台灣之廟宇好想也是),國會大廈、赫爾辛基大學及國家圖書館等。想登高望遠,就必須爬上這高高之數十層樓梯後,才可欣賞到希臘神殿式的柱廊,意思是說老年人就不用來朝聖了嗎??

坐在這高高之階梯上從教堂俯瞰議會廣場,視野頓時開闊起來,看看路邊那一排排數10輛之遊覽車,來了又走,就知道這裡是多有名了。

從教堂俯瞰赫爾辛基大學,成立於1640,是芬蘭最大且歷史最悠久的最高學府,也是一所在歐洲乃至全世界聞名遐邇的高等學府。

國家圖書館,入選為世界15座最美之圖書館之一。

議會廣場(Senate Square/Senaatintori):
在卡烏帕多利廣場北邊,是一處正方形的美麗廣場,廣場中央有俄帝時代統治芬蘭的亞歷山大二世銅像,廣場四周共有4座建築物與卡烏帕多利廣場附近的建築物同為十九世紀名建築師卡爾•路德維希•恩格爾(Carl-.Ludvig-.Engel)在1822-1855年所設計的。包含大教堂、國會大廈、赫爾辛基大學及國家圖書館等。

議會廣場象徵了政治、宗教、科學、商業權力聚集在此,可說是芬蘭赫爾辛基的中心。夏天時是戶外音樂會場地。

沙皇亞歷山大二世(Alexander II) 雄偉的雕像座落在廣場中央之一個大的長方形石基之上,有趣的是,亞歷山大並沒有坐在馬上,從眾多古蹟決然不同的效果。因為皇帝被描繪於1863年向議會發表演講之姿態。

該雕像高10.67公尺,揭幕於 1894年4月29日 皇帝之週年(由Walter Runeberg 所設計),以紀念他在俄羅斯統治芬蘭的時候,重新建立了芬蘭的國會,並給予多項自主權力,例如:發行芬蘭自己的錢幣,商業自由化促進國外投資與工業發展...等,其中承認芬蘭語與瑞典語的地位相當,芬蘭經過瑞典650年的統治,被大部份人使用的芬蘭語地位低落,此舉有助提升芬蘭語地位等同瑞典語的國家語言地位,也減弱了芬蘭與瑞典的連繫。

四周有幾個雕像站在周圍,分別代表法律,和平,光明和工作,只是無法知道誰是誰??
127 128 129
廣場周邊當然就一定有紀念品店,這家店門口之糜鹿,讓我想到芬蘭的另一個故事---聖誕老公公之故鄉。144

時間差不多了,碼頭邊之景點也逛完了,走回下船碼頭拿行李後,經詢問超商店園,才知不遠處有電車可到廣場,再轉搭3T號電車到旅店去。至少不用背著大包走到廣場去,否則會被罵到臭頭。
萬花叢中一朵菊
轉3T電車來到旅店,這間旅店從一下訂,就一直讓我驚奇連連。

首先在赫爾辛基很難找到便宜之旅店,(北歐真的貴),連青年旅館嘟一樣貴。多人間一人也要27E,2人就要54E,當我發現這間Omenahotelli Helsinki Eerikinkatu 只要80E,可住2-4人時,當下就決定就是你啦!!即刻下訂,也全付清住宿費用。第2天收到mail給我一組大門密碼,這就讓我第一次驚訝,

東歐旅行至今,住過各式之民宿及旅店,民宿很多時候要主動與主人聯繫,因主人並不住在民宿中,由時事日租型房間等,也嘟是聯繫到了現場之後才會給密碼,這使我產生聯想,到底是哪一種之旅店呢??看來我都已經有了進入房間之方式了。

今早才正式收到手機簡訊告之房號,但須14:00之後才能Check in明日11:00之前必須check out。所以到目前我有房間號碼及密碼,錢也付清了!!就等入住了!!!

懷著忐忑的心,到地會是什麼樣之旅店在等我呢??找到了住址,另我驚訝之第2件是竟然本日客滿。

大門是深鎖著,左邊有一密碼鎖,(沿路過來對於密碼鎖也已經不足為奇了),輸入旅店給我之密碼,大門應聲而開。哇!!還真猜對了。

搭電梯,到七樓,一出電梯,又是一有密碼鎖之門,再次輸入密碼,門再度開啟,

找到門間,也是有密碼鎖之門,這次是毫不猶豫的輸入密碼,

門開啟迎接我們的是,一間小小之房間,一進門,右邊一張雙人床、廁所及一雙人沙發椅,房間之裝備有電視、微波爐、烤箱及燒開水機等,說是Apartment也不算是, 但一樣可以做早餐。

到現在疑慮還為消除,因為只有張雙人床,我們可是有4人呢??

想也知道,這沙發一定可以拉出來,變成2 張單人床,一試下,果然是冰雪聰明不出所料,卻仍有一事不解,床鋪都齊全了,那被子呢??

翻便所有櫃子,包含浴室, 也只有2人份之浴巾。苦思不的其解,

電視一開,竟然第一句話就是歡迎我來到,

第3次驚訝,並要輸入些訊息等資料,說有任何問題可以線上與服務人員聯繫,正想跟他們現實,老婆發現沙發上有一大型圓形靠墊,就是照片中那2個紅色大圓柱行靠墊,有拉鍊,將其拉開,圖窮匕乃見,

第4個驚訝從靠墊中崩出,原來所有之解答都在此大型圓柱靠墊中,當時真是驚訝著喜出望外,竟忘記將此一靠墊照相,等想到時,已經鋪好床。這張照片是回台後網路上收尋得到。

3T電車是成8字形繞市區,前一段是3TA, 後一段是3TB,你可以不下車,一直繞,它經過相當多之景點。

時間還早故先去較遠的西貝流士公園(Sibeliukisen Puisto)然後再去岩石教堂。(後來此錯誤之決定,導致當到岩石教堂時正巧剛關門)

櫥窗內之紳士一直在其單車,等回來時因下班就沒繼續騎了(其實是因下班,馬達關了)。

依據3T電車圖上之景點(它上面有哪一個景點哪一站下車之資訊),下車後,其實還有店距離,沿路問了一下路人,芬蘭人民之英文能力,還是比東歐人民來的佳,至少我在這問了4位路人,每人都會英文。在東歐可能需問4個,才能找到1 位會英文的。

本以為到達公園了,結果還要走。一位裸女及一隻大鳥。

738680
按住時光不許動
4. 西貝流士公園(Sibeliukisen Puisto):

位於岩石教堂西北約1.5公里處,是為了紀念芬蘭的大音樂家西貝流士(Jean Sibelius)(1865年至1957年)而建,公園內碧草如茵,是市民休憩的好地方。西貝流士雕像。
162
西貝流士紀念碑(Sibelius Monument)是由芬蘭著名女雕塑家希爾圖寧(Eila Hiltunen)花了6年心血,於1967年9月7日西貝流士(Jean Sibelius) 逝世10周年之际完成的杰作。

它由一系列600多中空鋼管焊接在一起的一個波浪狀的圖案。 藝術家的目的,是代表西貝流士(Jean Sibelius)的音樂的精髓。 該碑重24噸)和8.5×10.5米×6.5米。其實看起來就像是一組管風琴,卻洋溢著濃厚的現代氣息。

164 168 169一賣場前之狗狗暫停處,顯然狗狗是不能進去的。台灣呢???170
猜猜是何用途??? 在大門口前面。 172 173
接著還是搭3T電車往回走,到岩石教堂,不幸的是剛過5點才剛關門,只能在外繞一圈。
從小立志炸清華
5. 坦佩利奧基奧岩石大教堂 (Temppeliaukio):

此教堂完成於1969年, 教堂是利用位於住宅街的岩石高地建造而成,為了不損及自然景觀,將岩石部份往下挖掘,而教堂就巧妙的設計在其中。因此來到廣場也不會注意到教堂的所在,屋頂採圓頂設計,有一百條放射狀的樑柱支撐,同時鑲上180道透明玻璃天窗,採光極佳,其餘的壁面仍保有原始的岩石風味,教堂入口走廊為隧道狀,入口處則塗以混凝土,俯瞰整座教堂,則如同著陸的飛碟一般,趣味獨具。是Timo and Tuomo Suomalainen兄弟的精新杰作。

這張空照圖,可以顯現出它是座落在一群大廈之中間。 (From website)
   
以後應當是先到室內的在倒是外去才是,留了各遺憾在赫爾辛基。

再搭乘3T電車前往下一站中央車站( Rautatiesema)
安與本命
6. 中央車站( Helsinki Central railway station /Rautatiesema):

這個車站是世界最長鐵路—西伯利亞鐵路的終點,1914年完工的火車站,則是芬蘭重生的象徵。這是沙利寧 (Eliel Saarinen) 的代表作,以垂直的高牆和大弧度的鑲銅拱門,以及簡練的細部線條,完美表現磚石建築的特性。入口幾何式的裝飾,與兩邊持火人像相互對稱,呈現一種理性之美,洋溢著中世紀教堂的風格。被視為火車站建築中的極品。

其顯著特點是它的鐘樓和在主要入口之一左一右的兩對雕像手拿著球形燈,在夜間將會點亮,可惜是夏天來,點亮之時間嘟超過晚上10點了,顯然不適合我們了。,

大門。

車站內部有19個站台。 好久沒見到新穎之火車了。

車站前的廣場,人潮洶湧車水馬龍,與四周的現代化建築,交織成一幅典型的都市景觀。 車站大樓與前方的大樓之間有一條地下商店街,而前方的大樓內則有餐廳,咖啡屋及商店等,車站前廣場的下方即為地下鐵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