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斂,我所感受到的丹麥‧哥本哈根

執子辶掱
在瑞典的時候發現,瑞典人雖不常有太多的表情,
致使人總有一種瑞典人不苟言笑或無所情緒的錯覺。
但不管如何,瑞典人在夏日的穿著來說,
即使秉持著Less is more的信念,不彰顯誇張,但總還是十分有色調風格。
私心認為瑞典人的此番衣著色彩,顯現了其表情所未能明顯表達之情緒。

時空相同,空間由瑞典轉來到了丹麥,
同樣屬於北歐,
但不難發現其之間有所同,更有所大大不同!

北歐生活向來給人的印象是為「簡約」,
北歐人特性則是「沉穩」。
但此行到哥本哈根,我認為哥本哈根人除了沉穩還更是「內斂」。

「內斂」,或許是指思想情緒的不外露,
無奈在哥本哈根,我畢竟只是個城市訪客。
不認識任何當地人,
但走在路上看到當地行人的言談之間總顯得含蓄深沉,
就連微笑也都那麼的清清淡淡。
丹麥哥本哈根,這幾天的哥本哈根與瑞典的氣候相當,
但行人穿著包緊緊
丹麥哥本哈根,這幾天的哥本哈根與瑞典的氣候相當,
行人包緊緊之外色彩似乎也較深沉
丹麥哥本哈根,三個穿一樣服飾的小姊妹們,好像童話故事裡走出來的小女孩

*丹麥皇家*
「內斂」,也或許是哥本哈根一種生活哲學的反映,
生活方式與各種設計皆是那麼樣的吸引人但不華奢。
此點就連皇室亦同。
看過商業週刊的一篇文章,
裡頭寫著:「丹麥人民喜歡說:『養我們的皇室好便宜喔!』」
儘管丹麥皇室有悠久歷史,但與人民皆平等,無需海派彰顯的華貴。
皇室、皇家和皇冠,
或許在這國家不再是一種強大權力,
而更重要的是一種歷史孕育的國民榮耀。
丹麥人敬重皇室,不高調,但即使在餐廳也總能看到皇家成員照片
喜愛悠久歷史的皇家,在丹麥也常可見各種以皇冠為出發概念的設計
到丹麥,眾所皆知要喝知名啤酒Carlsberg,Carlsberg的logo也有個皇冠。
在丹麥,當品牌logo上有皇冠,那表示該品牌曾經提供皇室使用達 10-15 年之久,
之後尚必須由皇室授意才能將代表丹麥皇室的皇冠至於品牌Logo上,實屬不易!

*丹麥環保*
「內斂」還突顯在環保,
富有的丹麥大可跟其他所謂先進國家一樣追求核能發電的快速能源。
但實際上,丹麥卻擁有全世界最普遍的風力發電廠。
內斂,在此表露無遺,
不求快速可得的能量、因不欲具有任何破壞力,是故使用風力發電,
這是這國家的自抑、謹慎更是永續。
瑞典前往丹麥的跨海大橋上,一整排的風力發電機
看到這設計了嗎?要勸導人民丟垃圾,不用斗大標語,而用貼紙,
是不是很有設計感呢?

環保展現,同時也在丹麥的街道上一覽無遺。
那麼樣許許多多的自行車,那麼樣的來來去去。
在哥本哈根,大部分個人使用之單車僅是純粹色調;
有其他更多單車則裝有各式實用裝備,
環保,為了近程的家庭購物以及孩童照顧,各出奇式。
基本款的女士腳踏車們
基本款的男士腳踏車們
設計簡潔還有城市地圖的哥本哈根的免費觀光腳踏車,
但是數量很少,務必要起個大清早去尋覓他們的蹤影
全瑞典丹麥我最喜歡的一台腳踏車,保證純手工編織
各式各樣的奇妙黃包車(載客觀光用的)
太摩登了,這爸爸
同樣,環保不能只是人民行動,
丹麥的街道有清楚的人車(腳踏車)分道

*丹麥幸福*
與快樂毫不衝突,「內斂」與毫無情感畢竟是兩回事,!
在還沒去到丹麥之前,私心對丹麥最大的印象是「快樂的童話王國」。
誰不知道安徒生童話?誰又不認識樂高?
這兩樣丹麥國寶,可不都是有著對生命滿滿的啟發性、想像力與創造力?
豈不是滿是娛樂效果,卻毫無聲色亦未有猖狂的內斂表現?
即使門口上鎖,這孩子還是用渴望的眼神看著樂高專賣店

畢竟身為自助旅行者,
在當地無認識之人,
但僅以過客的主觀眼光,
我也還是看見了丹麥‧哥本哈根所蘊藏的那份毫不吹噓的樸實光采。

這座歷史悠久的維京之城,內斂簡單,
在此停留時間僅短短兩天半,
搭著火車回瑞典的途中,
那些跨海的風力發電機,
打轉得我腦海滿滿的盡是自我價值省思。

本文原文全圖文出處(無音樂):http://passionp.pixnet.net/blog/post/91867236
*也歡迎到Gourmet Passion FB粉絲團參觀完整相簿,
點我看: 丹麥,我所感受到的哥本哈根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479494482069037.111124.396684443683375&type=1)
十年何止一首歌那麼短
有另個角度看異國城市,
很有趣,
謝謝分享。
靜侯輪徊
好想去看看 哥本哈根喔 ><

孩童時期讀了許多安徒生童話。
年紀稍長後...曾經看過一個電影叫"送信到哥本哈根" (但其實整個電影是跟根本哈根沒有太大關係)

但也因為這樣,
我對於丹麥有好多的幻想。

希望有機會也可以到哥本哈根旅遊:-D
我有多倔強就有多堅強
記得看過一本書″我不是觀光客,北歐農場…″
裡面就有提到丹麥人的生活觀,家庭觀念…
非常讓人印象深刻

到每個國家能夠認識當地人
或僅僅是聊上幾句
感受真的會大不相同~
一米陽光三寸暖
感謝分享(Y)
舊街舊巷等舊人
讚嘆北歐的先進概念,感概自己還停留在欣賞的階段!什麼時候我們才可以趕上她們的腳步?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