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 ● 秋天的中歐初體驗 (I)

我要讓情敵當伴娘
2011年9月,趁著去英國探親的半個月,規劃了一趟中歐旅行。雖然「歐洲」一向是熱門旅遊景點的代號,但踏上歐洲大陸,若不算去年在阿姆斯特丹轉機的那幾個小時,還是此生第一回。短短的十天內,我們便走了四個城市;在初秋善變的天氣中,體會每個城市獨特的風景。

在還沒有自己的相機之前,曾經執拗地不願屈服於人手一台輕巧隨手可拍的數位相機的潮流,而又因為喜歡一個人旅行的自在感覺,因此那幾年的旅行紀錄,幾乎都是保留在不甚工整的手寫札記裡。三年前獨自前往蘭嶼待了一個星期,留下的紀錄只有腦海裡最美麗的風景,以及當時在部落意外遇見的也是獨行的一位男孩幫我拍的唯一一張照片。文字成為我唯一可以仰賴的媒介,但要坐在電腦前好好地把一篇遊記(或數篇)打完,卻往往因為生活裡大大小小的瑣事而不斷被擱置。

有了自己的數位相機之後,寫遊記變得更難持之以恆,人都是有惰性的。

但有開始總是好的,也算是半強迫自己替這次難得的經驗留下紀錄吧。

* * *
「寫在前面」

動筆開始寫的那天,這裡的天氣預報:27~30度,降雨機率零。

在將近一個禮拜的陰霾天氣之後,太陽彷彿像是忽然想起了什麼一樣,在這個週末的最後一天,慷慨地灑下溫暖而耀眼的陽光。即使迎面吹來的風稍涼,也很難把這樣的天氣和「秋」聯想在一起。距離從近萬里之遙的愛爾蘭飛回台灣,轉眼之間也快過了一個月;九月底,那兒已經是樹黃葉落滿地,濃濃的秋意,也反映在通常只在十度上下打轉的氣溫。相較之下,這個亞熱帶的小島上,夏天的尾巴依舊流連忘返。

此次的歐洲行,嚴格說起來,還是在追趕著夏天的尾巴。但那樣多變的秋之色調及氛圍,的確在這個亞熱帶的小島上是幾乎感受不到的(當然如果是在海拔三千的高山上,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光影之間,秋意常常不經意地就顯露了蹤跡。

半個月的時間,萬里之遙(或者沒那麼多),用所有的感官,貪婪地記憶著這秋天的歐洲初體驗。九月,勉強算的上是初秋吧?

* * *

此次中歐行,共停留了四個城市:布拉格、維也納、薩爾茲堡、慕尼黑。的確,都是熱門的觀光地,但既然布拉格是G念念不忘的城市、維也納和薩爾茲堡對我這(半個)古典樂迷是難以割捨的地點、而慕尼黑則是因為沒有從薩爾茲堡飛都柏林的班機而多加的(事後證明這是個很正確的決定),其實這次的旅行的行程對我而言也是音樂之旅。在香港往阿姆斯特丹的荷航機上,從阿格麗希彈的蕭邦鋼琴協奏曲開始,一路聽過普萊亞(最近才來過台灣)的貝多芬鋼琴奏鳴曲、波里尼的蕭邦前奏曲、到內田光子的莫札特鋼琴協奏曲,彷彿像是在事先預習一般。

「第一站」:布拉格──內斂的浪漫,喧鬧只是點綴

2011-09-05

布拉格做為此行的第一站,似乎再自然不過。

雖然早在去年就已經在G的iPad上看過布拉格的照片,也聽他說過關於布拉格的迷人之處,但那些照片中的色彩與人物,終究是尚未親身體驗過的成像;也記得C曾大力鼓吹我一定要找時間一訪布拉格,他從那兒帶回來的陶杯,上面印著布拉格城堡的輪廓以及"Praha"的字樣,一直都放在書櫃上,每天都會看上好幾回──但布拉格的魔力,在此次親身體驗之前,依舊來自於這城市的名字本身:鼎鼎大名的布拉格、浪漫的東歐城市。即使你不熟悉哈布斯堡王朝或是奧匈帝國的歷史、即使(甚至)對於捷克這個國家感到很陌生,但這座依傍著伏爾他瓦河(Vltava)的歷史名城的名字,你一定聽過。

彷彿名字本身就有種難以言喻的魅力。

太浪漫化了?

但在想像中將未知的神祕、心神嚮往的期待浪漫化,原本就是觀光客天生的權利。當然後果是得自己負責的。想像從何而來?期待何來?那才是旅行的目的,旅行的意義。觀光客永遠不夠的,是時間,所以才得目標明確,並做足必要的功課。雖然我自認為是個隨興的觀光客,並不喜愛事先做好太完善及緊湊的規劃,或是走馬看花式的到此一遊,但我亦不喜亂槍打鳥般的漫無目的;轉角的風景固然有可能是個驚喜,但來到像布拉格這樣充滿了歷史背景的地方,還帶著一片空白的認識,那也太可惜了。

雖然我這次很偷懶,讓G帶著我穿梭於布拉格的大街小巷,還賺到免費講解。

出發

早上10點45從都柏林往布拉格的班機,讓我們必須不到七點就得拖著超過20公斤的行李在微雨的都柏林街頭等候往機場的Air Coach;不過剛好有輛計程車經過,開出和我們搭Air Coach相同的價錢,既不用等,又比較舒適,當然是接受這皆大歡喜的提議。

雖然是平常日,往布拉格的班機還是幾乎全滿了,不禁慶幸有在七月中就先訂位。

捷克共和國於2004年加入歐盟,帶來百分之十六左右的遊客成長量;至2008年8月,每週共有15家航空公司提供共計89,970個前往布拉格的機位,與2004年相較,是高達百分之六十六的成長(!)。2010年,共計超過470萬名遊客遊訪布拉格,較前一年成長近百分之九。回想當初坐無虛席的機艙,以及在布拉格街頭眾多色彩鮮明的遊客,我想這數字今年又要繼續攀升了吧?

氣象預報是準的。下午兩點左右,Aer Lingus的飛機降落在大雨滂沱的布拉格機場。灰灰的天空,沉沉地往下壓,從機艙的窗戶內往外望,瞥見布拉格的第一印象,彷彿一切都染上了灰色。但心境決定意境,就算是下雨的布拉格,我依舊帶著滿滿的期待,等待它迎接我們的到來。

此次出遊,因為歐洲申根國家免簽90天,省去了很多麻煩,在海關處也很順利地就通關了。換了捷克克朗(Crown)之後,剛走到接待大廳,就看見了旅館的機場接送的司機,拿著寫有G的名字的紙在等著我們;望向機場外未歇的雨勢,不禁慶幸我們有賺到機場接送。

高大的司機,有著讓我覺得很典型當地人的體格與面容(但我這自認為「很典型」的印象是從何而來,恐怕就不可考了),那讓我想到剛毅的、有點頑固的巨石,而更進一步的讓我聯想起這個城市與這個國家曾經被共產主義定義的過去。距離1989年共產主義在這兒垮台也已經超過20年,但在布拉格的那幾天,卻常常被這兒所留下的歷史感所攫。

在寬敞舒適的轎車內坐定後,終於開始近乎貪婪地用雙眼記憶窗外所見的每一片布拉格印象。車行至半路,司機用著生硬的英文,帶著抱歉的語氣說著真不巧在下雨;G似乎是不介意,對我說:"Prague is misty"──而我看著在雨中或撐著傘或索性穿上雨衣等候過街的行人們,幾乎失了神。不是遊客。或近或遠有電車駛過,紅色的車身彷彿也染上一層天空的灰。車駛進市中心,開始出現車潮、變多的紅綠燈、還得與路上跑的電車爭道,我開始佩服在這裡開車的人們。

車子開過查爾斯橋(Charles Bridge),雖然外頭仍在下著雨,查爾斯橋依舊遊客如織。轉了個彎,經過布拉格國家劇院(Prague National Theatre),再拐個彎,開進了小巷──要非常好的技術才能把這麼大台的車子安然的開進這條小巷,並在轉彎處邊倒車邊會車──原來我們住的旅館就藏身在這條小巷裡。真是名副其實的鬧中取靜了。

此次在布拉格的三個晚上,住在 Hotel Élite,是一間四星級的旅館,整體而言我很喜歡。旅館所在的建築物,已經有超過6個世紀的歷史,這一點無論是從外觀、狹小的門廊、或是室內的氣氛,都可以立刻感覺到。除了那個光鮮亮麗(卻依舊稍嫌狹窄)的接待處以外,這間旅館都讓人感覺似乎走進了建築物本身的歷史:昏暗的酒吧、迴旋而上的狹窄樓梯、挑高而同樣昏暗的走廊、房間內文藝復興式的天花板壁畫、有時代感的傢俱。

是啊,連鑰匙都很有「份量」

Café Slavia

在簡單整理過行李後,便準備開始探索這個城市了。或許是因為下雨的關係,外頭冷,讓我把外套、圍巾、帽子都帶上了。當然還有雨傘。

因為還下著雨,同時也因為自都柏林機場吃過簡單的早餐之後,都尚未進食,因此G提議不遠處的 Café Slavia 做為我們的第一站,我自是樂得同意。

自1881開始營業的 Café Slavia,有著濃濃的文藝味。其實並不需要它的網站上列出曾經在這兒得到創作靈感、交流聚會的詩人、作家、作曲家、及眾多文人,只要走進 Café Slavia,牆上的照片便會說起它們自己的故事了。捷克的前任總統 Václav Havel,同時是劇作家及詩人,過去也是這裡的常客。曾經在1991年因為經營權的問題而歇業六年的 Café Slavia,今日,身為布拉格有名的文藝咖啡廳,已經不是當年狹小昏暗的那一角;雖然仍保有文藝咖啡店的味道,但明亮寬敞的內部空間和角落那台baby grand鋼琴,都無聲述說著這兒因名氣及(不可否認的)商業化帶來的改變。

G跟我說,或許是因為過去的共產主義下的緣故,這兒(布拉格)的侍者有時候是對客人愛理不理的,在 Café Slavia 似乎是有點這種感覺,不過也剛好讓我好好的研究了它那一整本的菜單。因為進店裡的時間恰好介於午餐與晚餐之間那有些尷尬的時段,因此我們決定簡單用餐就好,都點了菜單上的Salty Pancake,沒想到份量還挺驚人的。

另外當然點了咖啡。這兒的咖啡杯很特別:它沒有把手,而是在側邊有對稱的突起杯飾,因此可以用兩根指頭"捏"住杯子來喝。雖然氣氛很好有加分,但這兒的食物和咖啡真的都很不錯。

坐在靠窗的位置,看著街上的行人在灰濛濛的雨中快步經過;每隔五分鐘或更短,會有電車開過。雨中的布拉格,不是浪漫的布拉格,但在雨中,反而更看得到這個城市不一樣的風貌。放晴的好天氣固然是最適合出遊,但在那種彷彿一切都很美好和諧的亮麗下,卻容易會陷入單調的危險(當然啦,那是因為在這之後幾乎都是好天氣,否則我可能也寫不出這種得了便宜還賣乖的論調吧)。窗戶上貼著 Coca Cola 的商標和"Air Condition"的標示,又讓我再度想起這個地方的歷史──或許很多其它的地方也都有類似的風景,但在稍微知曉這個地方的過去的情況下,很難不感覺到這些標示有多麼的「資本主義式」。

幾個星期前重新溫習這段記憶的時候,其實一直在想我們所認識的"literary cafe"究竟是怎樣的存在。雖然所謂咖啡店在台灣是很泛濫了,而在我住的這一帶,所謂的「文青咖啡店」更是一個偶爾會被拿來開玩笑的詞彙,但你說要怎樣才算是一間「文藝咖啡廳」呢?是人去定義場所的嗎?至少在我的認知裡,氛圍絕對不是靠調暗燈光、擺上文藝活動的海報或文宣、或是一整櫃的書,所可以營造的。那個咖啡店裡的反動、文青年代,就算曾經存在過,也早已逝去;否則怎麼會有「假文青」這樣的詞彙出現?

即使是在 Café Slavia,那也大部分已成為過去。身為觀光客還囉嗦這麼多,感覺有點討人厭了。

角落的那台baby grand鋼琴,自然不只是裝飾。也許算是幸運吧,在我們還在店內的時候,店內固定有鋼琴演奏的時段開始了。穿的正式地與咖啡店格格不入的鋼琴手坐在鋼琴前開始彈奏,而店內為數不多的客人似乎早已習以為常(那或許是我大驚小怪了)。從拉赫曼尼諾夫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中最為抒情的旋律、到克萊德門的「夢中的婚禮」,從貝多芬月光奏鳴曲著名的第一樂章、到音樂劇「貓」裡最為耳熟能詳的"Memory",真可說是無所不包。是否這也可以視作商業化("資本主義式"?)的貫徹的表現之一呢?

Wenceslas Square(溫徹斯拉廣場)

琴聲悠揚中,我們離開 Café Slavia。雨勢停停歇歇,索性就不要帶著雨會停的期待,繼續往城市的另一個中心走去。

沿著熱鬧的大街走著,開始逐漸體會到什麼是G所說的那種現代與歷史感交錯的特殊氣氛。愈是靠近 Wenceslas Square,知名品牌的商店愈是密集,隨處可見大型平面廣告,鮮豔的顏色、刺激觀者購買欲望的訊息──這兒感覺就像是一般大都市的熱鬧商業區。但在那些五花八門的廣告背後,存在感同樣不容忽視的,是這個城市充滿歷史的建築,靜靜地,和市中心的喧鬧共存著,凝視著。途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幅 Zara 的廣告:懸掛於建築物二樓位置的巨幅廣告,其上身穿艷紅外套、芥末黃毛衣的模特兒,顏色之搶眼,讓人很難將目光調開;其後的建築,懸樑精雕細琢,即使是在對街,即使是在灰色的陰雨天中,也同樣的搶眼:不靠刻意的宣傳、沒有光鮮的顏色,那是一種內斂的魅力。這也就是布拉格這個城市最令我印象深刻的魅力所在。

Wenceslas Square 其實嚴格說起來,形狀比較接近一條筆直的大路,就位在布拉格新城區(Nové město)的中心。一端往 National Museum 的方向延伸,另一端則往新城區與舊城區交界延伸。往 National Museum 的方向走是上坡路,此時雨勢又變大了,因此只能匆促地照了一張 Wenceslas 雕像的照片,便繼續往 National Museum 走去。

提起 Wenceslas Square,很難不一併提起這個城市以及這個國家近代的歷史。這兒原本是1348年查爾斯四世為現今布拉格新城區域所規劃的其中一個露天廣場區域,到了十九世紀才被命名為今日大家所熟知的 Wenceslas Square。Saint Wenceslas 是波西米亞的守護聖人,而這個廣場,一向是遊行、公眾集會及慶祝活動舉行的地點,在近代的布拉格歷史中,扮演著意義非凡的角色。1918年一戰結束後,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獨立宣言,就是在 Wenceslas 雕像前宣讀的;二戰期間,這兒也是納粹德軍喜好舉行遊行的場所;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因當年8月蘇聯武裝入侵而告終,隔年在廣場不僅有學生抗議,當年冰上曲棍球捷克斯洛伐克隊擊敗蘇聯隊,亦是在此處舉行大型的慶祝。1989年推翻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政府的"Velvet Revolution",其中的大型遊行及抗議,也選擇在這裡舉行。

今日,捷克共和國已經是個民主的政體,而在布拉格街頭,成群的遊客似乎已成為市容的一部份。站在 National Museum 的階梯上,看著往下延伸的廣場以及在馬背上高舉旗幟的 Wenceslas,依然引領著這個國家的人們,繼續往未來前進。

舊城區

轉往舊城區(Staré Město),迎面而來的,是雖然還不到摩肩擦踵,卻隨處可見的成群結隊、不同國籍年齡組成的外來遊客,在他們身上那彷彿將周遭都染上一層歡樂氣氛的興奮與期待,與這個城市的內斂奇異地共存著。

來到了 Powder Gate(Powder Tower)和 Municipal House 的轉角,時間已經接近傍晚。這裡已經是布拉格的舊城區,視線所及,每一棟建築物都有自己的歷史。著名的 Powder Gate(Powder Tower)蓋於1475年,是典型的哥德式建築,也是布拉格原本的13座城門其中一座;原名為 Mountain Tower,在十七世紀開始用於儲藏火藥,因此逐漸被稱做 Powder Tower。可以花70CZK爬上塔觀景。不知景緻如何?

舊城區裡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小巷,和新城區筆直熱鬧的大街相比,有著完全不一樣的風貌。除了道路變窄、遊客變多以外,舊城區很明顯地因為觀光業的興盛,三步路就是一間紀念品店,五步路就是一間餐廳或小酒館;短短幾百公尺內,就已經經過兩間施華洛世奇,從那透亮的玻璃櫥窗外,瞥進滿室奢華。在這裡,完全不需要擔心會迷路,因為只要跟著人群走,八成可以到達某個觀光景點,雖然未必是計畫中的那一個就是了。

不知不覺就走到了舊城區廣場(Old Town Square),在這兒最有名的景點,大概非布拉格天文鐘(Prague Astronomical Clock)莫屬了;每到整點時分,總是會有大批的觀光客群聚其下,就只為了一睹這已有六百年歷史的天文鐘報時;同時,在 Old Town Hall Tower 的塔頂,會有一位穿著捷克傳統服裝的小號手在四個邊角依序吹奏同一曲調。我們這天剛好遇到整點,雖然沒有看到天文鐘的報時,不過稍微離開人群聽到悠揚的小號響起,也是頗有一番情調。Old Town Hall Tower 的塔頂一樣可以付費上去(放心,有電梯),每人收費是100CZK,聽說景觀是不錯的。

離開了喧鬧的舊城區廣場,我們開始尋找過兩天要去聽歌劇的 Estates Theatre。在這兒,拐了個彎,轉過一條小巷,彷彿就來到了一個完全不一樣的地方──安靜的布拉格的一角,沒有遊客的喧鬧、也沒有比比皆是的幾乎如出一轍的紀念品商店;走在安靜的巷子裡,身邊盡是比自己年邁上好幾倍的建築,兩百年前,誰也曾打這兒走過?

還沒找到 Estates Theatre,倒是先遇到了 Říše loutek,意思是"Puppet Kingdom"──這裡的傀儡布偶和傀儡戲,也是一大特色。這間戲院同時也是 Union International de la Marionnette 所在地,在這裡可以看到《唐喬凡尼》的傀儡戲版本!

繼續找尋 Estates Theatre,卻意外的遇見布拉格送上的第一個驚喜:雨後放晴的傍晚,往舊城區廣場延伸的小巷上方,夾著一片色彩瑰麗的天空,就在那短暫的瞬間,那片天空彷彿包含了所有最浪漫的顏色。

昔人有詩云「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此般美好而浪漫的景色,自是稍縱即逝。既知如此,自當把握。暫時把要找 Estates Theatre 的念頭擱在一旁,我們沿著巷子,又往舊城廣場的方向走去;於是,布拉格送上今天的第二份大禮:橫跨於古老建築之上的,一道美麗的彩虹。

在這傍晚時分,廣場旁的建築物及餐廳,都已陸續點亮了燈光;華燈初上之刻,日夜交界之刻,要有多好的運氣,才能在這樣的時刻,剛好遇到雨停之後的美麗顏色!我想,就是在這個當下,我體會到這個城市獨特的浪漫之處。就算在街頭,遊客喧鬧、擁擠,拐過個彎,就是安靜的小天地,而在你周遭,就是安靜的歷史。

收下了布拉格慷慨的大禮,我們繼續探尋 Estates Theatre 的位址。在迷失方向幾次之後,沉靜的 Estates Theatre 出現在我們眼前,看到不遠處就是熟悉的街道,不禁「啊」了一聲,原來是在這裡的!

Estates Theatre 於1783年開始正式啟用,至今已經有超過兩百年的歷史,目前屬於捷克國家劇院(National Theatre)的一部分。在入口處上方刻著"Patriae et Musis",即為"To the Native Land and the Muses",到今日依舊是不變的精神。Estates Theatre 的建築為古典建築的風格,是當今歐洲極少數仍然以當時的風貌保存完整的劇院(其實布拉格很多建築皆如此,因為沒有被轟炸過)。另一個讓這個劇院如此出名的原因,當然就是因為莫札特的《唐喬凡尼》(Don Giovanni)於1787年的10月29日在這裡首演,並且是由莫札特本人親自指揮的(!)。做為紀念,在劇院的門外,立有劇中角色 Il Commendatore 的雕像。

《唐喬凡尼》的名氣太大,因此或許沒有太多人知道還有另外一部莫札特的歌劇也是在這兒首演的:《狄托的仁慈》(La clemenza di Tito);該劇是莫札特在1791年的6月接受委託為了當時波西米亞國王利奧波德二世(Leopold II)的即位典禮所寫,於當年的9月6日首演,也是由莫札特本人指揮。這是莫札特所寫的倒數第二部歌劇作品,最後一部是鼎鼎有名的《魔笛》(The Magic Flute)。莫札特於當年的12月便病逝了。

既然和莫札特有如此深的淵源,來到布拉格,怎麼能錯過 Estates Theatre的《唐喬凡尼》呢?七月興沖沖的上網想訂票,可惜,還是擦身而過了──九月底才開始演出;不過,剛好遇上另一齣莫札特的歌劇《女人皆如此》(Cosi fan tutte),也是非常幸運的!

伏爾他瓦(Vltava)河畔

從舊城區走回新城區時,已經是晚上八點之後的事,部份的餐廳已經打烊。簡單在一間義大利餐廳用過餐後,眼看似乎是不會再下雨了,便決定往伏爾他瓦河畔及查爾斯橋(Charles Bridge)走去。

從河面吹來的夜風,帶著一些雨後的寒意,但正因為雨剛停沒多久,河邊沒有太多人,顯得閒適而怡人。穿過已經打烊的餐廳的室外空間,來到了史麥塔納(Bedřich Smetana)博物館前;坐在史麥塔納雕像前的長椅上,聽著伏爾他瓦在夜空下流過,不遠處是──童話故事般,美麗而閃耀著燦爛燈光的布拉格城堡。

走到查爾斯橋上的時候,都已經過了晚上十點半,橋上依舊有著來來往往的遊客,果然就像G所說,"It's a very busy bridge"。關於查爾斯橋和伏爾他瓦,就留待下篇再寫吧!

(待續‧‧‧希望很快會有下一集)
不再打擾願你安好
一篇好文章,谢谢分享。
期待下一篇
菊部地區有血
加油,小妹!
你一定要出下一集的
因為看完你的遊記
彷彿又把我拉回2008年的布拉格,當自己迷失在那古建築物中是多美的事
你一定要再出下一集的
因為不僅你的文筆很好
看完你的文章有好舒服的感覺
有些筆者會賣弄似的咬文嚼字
你的很平實又記實
是不可多得的文章寫者喔
加上歷史考據與你鐘愛的音樂描述
真的讀來不僅獲益良多
而且意猶未盡呢
這樣的寫作內容絕對可以出書了

期待喔
尤其是薩爾斯堡
上次造訪只在山下
還有騎士出任務的一景
它一定很漂亮吧

你千萬一定要出下一集喔
沒了物件省了流量
讓人不禁要期待下一集了~~
總有賤人想害哀家
我也好喜欢布拉格,慕尼黑和萨尔兹堡。。。真是太美了。。。
沒胸還很凶
好美的布拉格~~期待下集~~
姑娘你入了我的法眼
我也是個古典音樂迷。
期待你的維也納和薩爾茲堡旅行遊記^^
查無此人
非常有耐心的遊記,感謝您的精采分享
令人心生嚮往
舊時模樣
2011年9月,趁著去英國探親的半個月,規劃了一趟中歐旅行。雖然「歐洲」一向是熱門旅遊景點的代號,但踏上歐洲大陸,若不算去年在阿姆斯特丹轉機的那幾個小時,還是此生第一回。短短的十天內,我們便走了四個城市;在初秋善變的天氣中,體會每個城市獨特的風景。

在還沒有自己的相機之前,曾經執拗地不願屈服於人手一台輕巧隨手可拍的數位相機的潮流,而又因為喜歡一個人旅行的自在感覺,因此那幾年的旅行紀錄,幾乎都是保留在不甚工整的手寫札記里。三年前獨自前往蘭嶼待了一個星期,留下的紀錄只有腦海里最美麗的風景,以及當時在部落意外遇見的也是獨行的一位男孩幫我拍的唯一一張照片。文字成為我唯一可以仰賴的媒介,但要坐在電腦前好好地把一篇遊記(或數篇)打完,卻往往因為生活里大大小小的瑣事而不斷被擱置。

有了自己的數位相機之後,寫遊記變得更難持之以恒,人都是有惰性的。

但有開始總是好的,也算是半強迫自己替這次難得的經驗留下紀錄吧。

* * *
「寫在前面」

動筆開始寫的那天,這裡的天氣預報:27~30度,降雨機率零。

在將近一個禮拜的陰霾天氣之後,太陽彷彿像是忽然想起了什麼一樣,在這個週末的最後一天,慷慨地灑下溫暖而耀眼的陽光。即使迎面吹來的風稍涼,也很難把這樣的天氣和「秋」聯想在一起。距離從近萬里之遙的愛爾蘭飛回台灣,轉眼之間也快過了一個月;九月底,那兒已經是樹黃葉落滿地,濃濃的秋意,也反映在通常只在十度上下打轉的氣溫。相較之下,這個亞熱帶的小島上,夏天的尾巴依舊流連忘返。

此次的歐洲行,嚴格説起來,還是在追趕著夏天的尾巴。但那樣多變的秋之色調及氛圍,的確在這個亞熱帶的小島上是幾乎感受不到的(當然如果是在海拔三千的高山上,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光影之間,秋意常常不經意地就顯露了蹤跡。

半個月的時間,萬里之遙(或者沒那麼多),用所有的感官,貪婪地記憶著這秋天的歐洲初體驗。九月,勉強算的上是初秋吧?

* * *

此次中歐行,共停留了四個城市:布拉格、維也納、薩爾茲堡、慕尼黑。的確,都是熱門的觀光地,但既然布拉格是G唸唸不忘的城市、維也納和薩爾茲堡對我這(半個)古典樂迷是難以割捨的地點、而慕尼黑則是因為沒有從薩爾茲堡飛都柏林的班機而多加的(事後證明這是個很正確的決定),其實這次的旅行的行程對我而言也是音樂之旅。在香港往阿姆斯特丹的荷航機上,從阿格麗希彈的蕭邦鋼琴協奏曲開始,一路聽過普萊亞(最近才來過台灣)的貝多芬鋼琴奏鳴曲、波里尼的蕭邦前奏曲、到內田光子的莫札特鋼琴協奏曲,彷彿像是在事先預習一般。

「第一站」:布拉格──內斂的浪漫,喧鬧只是點綴

2011-09-05

布拉格做為此行的第一站,似乎再自然不過。

雖然早在去年就已經在G的iPad上看過布拉格的照片,也聽他説過關於布拉格的迷人之處,但那些照片中的色彩與人物,終究是尚未親身體驗過的成像;也記得C曾大力鼓吹我一定要找時間一訪布拉格,他從那兒帶回來的陶杯,上面印著布拉格城堡的輪廓以及"Praha"的字樣,一直都放在書櫃上,每天都會看上好幾回──但布拉格的魔力,在此次親身體驗之前,依舊來自於這城市的名字本身:鼎鼎大名的布拉格、浪漫的東歐城市。即使你不熟悉哈布斯堡王朝或是奧匈帝國的歷史、即使(甚至)對於捷克這個國家感到很陌生,但這座依傍著伏爾他瓦河(Vltava)的歷史名城的名字,你一定聽過。

彷彿名字本身就有種難以言喻的魅力。

太浪漫化了?

但在想像中將未知的神秘、心神嚮往的期待浪漫化,原本就是觀光客天生的權利。當然後果是得自己負責的。想像從何而來?期待何來?那才是旅行的目的,旅行的意義。觀光客永遠不夠的,是時間,所以才得目標明確,並做足必要的功課。雖然我自認為是個隨興的觀光客,並不喜愛事先做好太完善及緊湊的規劃,或是走馬看花式的到此一遊,但我亦不喜亂槍打鳥般的漫無目的;轉角的風景固然有可能是個驚喜,但來到像布拉格這樣充滿了歷史背景的地方,還帶著一片空白的認識,那也太可惜了。

雖然我這次很偷懶,讓G帶著我穿梭于布拉格的大街小巷,還賺到免費講解。

出發

早上10點45從都柏林往布拉格的班機,讓我們必須不到七點就得拖著超過20公斤的行李在微雨的都柏林街頭等候往機場的Air Coach;不過剛好有輛計程車經過,開出和我們搭Air Coach相同的價錢,既不用等,又比較舒適,當然是接受這皆大歡喜的提議。

雖然是平常日,往布拉格的班機還是幾乎全滿了,不禁慶倖有在七月中就先訂位。

捷克共和國于2004年加入歐盟,帶來百分之十六左右的遊客成長量;至2008年8月,每週共有15家航空公司提供共計89,970個前往布拉格的機位,與2004年相較,是高達百分之六十六的成長(!)。2010年,共計超過470萬名遊客遊訪布拉格,較前一年成長近百分之九。回想當初坐無虛席的機艙,以及在布拉格街頭眾多色彩鮮明的遊客,我想這數字今年又要繼續攀升了吧?

氣象預報是準的。下午兩點左右,Aer Lingus的飛機降落在大雨滂沱的布拉格機場。灰灰的天空,沉沉地往下壓,從機艙的窗戶內往外望,瞥見布拉格的第一印象,彷彿一切都染上了灰色。但心境決定意境,就算是下雨的布拉格,我依舊帶著滿滿的期待,等待它迎接我們的到來。

此次出遊,因為歐洲申根國家免簽90天,省去了很多麻煩,在海關處也很順利地就通關了。換了捷克克朗(Crown)之後,剛走到接待大廳,就看見了旅館的機場接送的司機,拿著寫有G的名字的紙在等著我們;望向機場外未歇的雨勢,不禁慶倖我們有賺到機場接送。

高大的司機,有著讓我覺得很典型當地人的體格與面容(但我這自認為「很典型」的印像是從何而來,恐怕就不可考了),那讓我想到剛毅的、有點頑固的巨石,而更進一步的讓我聯想起這個城市與這個國家曾經被共産主義定義的過去。距離1989年共産主義在這兒垮臺也已經超過20年,但在布拉格的那幾天,卻常常被這兒所留下的歷史感所攫。

在寬敞舒適的轎車內坐定後,終於開始近乎貪婪地用雙眼記憶窗外所見的每一片布拉格印象。車行至半路,司機用著生硬的英文,帶著抱歉的語氣説著真不巧在下雨;G似乎是不介意,對我説:"Prague is misty"──而我看著在雨中或撐著傘或索性穿上雨衣等候過街的行人們,幾乎失了神。不是遊客。或近或遠有電車駛過,紅色的車身彷彿也染上一層天空的灰。車駛進市中心,開始出現車潮、變多的紅綠燈、還得與路上跑的電車爭道,我開始佩服在這裡開車的人們。

車子開過查爾斯橋(Charles Bridge),雖然外頭仍在下著雨,查爾斯橋依舊遊客如織。轉了個彎,經過布拉格國家劇院(Prague National Theatre),再拐個彎,開進了小巷──要非常好的技術才能把這麼大臺的車子安然的開進這條小巷,並在轉彎處邊倒車邊會車──原來我們住的旅館就藏身在這條小巷里。真是名副其實的鬧中取靜了。

此次在布拉格的三個晚上,住在 Hotel lite,是一間四星級的旅館,整體而言我很喜歡。旅館所在的建築物,已經有超過6個世紀的歷史,這一點無論是從外觀、狹小的門廊、或是室內的氣氛,都可以立刻感覺到。除了那個光鮮亮麗(卻依舊稍嫌狹窄)的接待處以外,這間旅館都讓人感覺似乎走進了建築物本身的歷史:昏暗的酒吧、迴旋而上的狹窄樓梯、挑高而同樣昏暗的走廊、房間內文藝復興式的天花板壁畫、有時代感的傢俱。

是啊,連鑰匙都很有「份量」

Caf Slavia

在簡單整理過行李后,便準備開始探索這個城市了。或許是因為下雨的關係,外頭冷,讓我把外套、圍巾、帽子都帶上了。當然還有雨傘。

因為還下著雨,同時也因為自都柏林機場吃過簡單的早餐之後,都尚未進食,因此G提議不遠處的 Caf Slavia 做為我們的第一站,我自是樂得同意。

自1881開始營業的 Caf Slavia,有著濃濃的文藝味。其實並不需要它的網站上列出曾經在這兒得到創作靈感、交流聚會的詩人、作家、作曲家、及眾多文人,只要走進 Caf Slavia,墻上的照片便會説起它們自己的故事了。捷克的前任總統 Vclav Havel,同時是劇作家及詩人,過去也是這裡的常客。曾經在1991年因為經營權的問題而歇業六年的 Caf Slavia,今日,身為布拉格有名的文藝咖啡廳,已經不是當年狹小昏暗的那一角;雖然仍保有文藝咖啡店的味道,但明亮寬敞的內部空間和角落那臺baby grand鋼琴,都無聲述説著這兒因名氣及(不可否認的)商業化帶來的改變。

G跟我説,或許是因為過去的共産主義下的緣故,這兒(布拉格)的侍者有時候是對客人愛理不理的,在 Caf Slavia 似乎是有點這種感覺,不過也剛好讓我好好的研究了它那一整本的功能表。因為進店里的時間恰好介於午餐與晚餐之間那有些尷尬的時段,因此我們決定簡單用餐就好,都點了功能表上的Salty Pancake,沒想到份量還挺驚人的。

另外當然點了咖啡。這兒的咖啡杯很特別:它沒有把手,而是在側邊有對稱的突起杯飾,因此可以用兩根指頭"捏"住杯子來喝。雖然氣氛很好有加分,但這兒的食物和咖啡真的都很不錯。

坐在靠窗的位置,看著街上的行人在灰濛濛的雨中快步經過;每隔五分鐘或更短,會有電車開過。雨中的布拉格,不是浪漫的布拉格,但在雨中,反而更看得到這個城市不一樣的風貌。放晴的好天氣固然是最適合出遊,但在那種彷彿一切都很美好和諧的亮麗下,卻容易會陷入單調的危險(當然啦,那是因為在這之後幾乎都是好天氣,否則我可能也寫不出這種得了便宜還賣乖的論調吧)。窗戶上貼著 Coca Cola 的商標和"Air Condition"的標示,又讓我再度想起這個地方的歷史──或許很多其他的地方也都有類似的風景,但在稍微知曉這個地方的過去的情況下,很難不感覺到這些標示有多麼的「資本主義式」。

幾個星期前重新溫習這段記憶的時候,其實一直在想我們所認識的"literary cafe"究竟是怎樣的存在。雖然所謂咖啡店在台灣是很氾濫了,而在我住的這一帶,所謂的「文青咖啡店」更是一個偶爾會被拿來開玩笑的詞彙,但你説要怎樣才算是一間「文藝咖啡廳」呢?是人去定義場所的嗎?至少在我的認知里,氛圍絕對不是靠調暗燈光、擺上文藝活動的海報或文宣、或是一整櫃的書,所可以營造的。那個咖啡店里的反動、文青年代,就算曾經存在過,也早已逝去;否則怎麼會有「假文青」這樣的詞彙出現?

即使是在 Caf Slavia,那也大部分已成為過去。身為觀光客還囉嗦這麼多,感覺有點討人厭了。

角落的那臺baby grand鋼琴,自然不只是裝飾。也許算是幸運吧,在我們還在店內的時候,店內固定有鋼琴演奏的時段開始了。穿的正式地與咖啡店格格不入的鋼琴手坐在鋼琴前開始彈奏,而店內為數不多的客人似乎早已習以為常(那或許是我大驚小怪了)。從拉赫曼尼諾夫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中最為抒情的旋律、到克萊德門的「夢中的婚禮」,從貝多芬月光奏鳴曲著名的第一樂章、到音樂劇「貓」里最為耳熟能詳的"Memory",真可説是無所不包。是否這也可以視作商業化("資本主義式"?)的貫徹的表現之一呢?

Wenceslas Square(溫徹斯拉廣場)

琴聲悠揚中,我們離開 Caf Slavia。雨勢停停歇歇,索性就不要帶著雨會停的期待,繼續往城市的另一個中心走去。

沿著熱鬧的大街走著,開始逐漸體會到什麼是G所説的那種現代與歷史感交錯的特殊氣氛。愈是靠近 Wenceslas Square,知名品牌的商店愈是密集,隨處可見大型平面廣告,鮮艷的顏色、刺激觀者購買慾望的訊息──這兒感覺就像是一般大都市的熱鬧商業區。但在那些五花八門的廣告背後,存在感同樣不容忽視的,是這個城市充滿歷史的建築,靜靜地,和市中心的喧鬧共存著,凝視著。途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幅 Zara 的廣告:懸挂于建築物二樓位置的巨幅廣告,其上身穿艷紅外套、芥末黃毛衣的模特兒,顏色之搶眼,讓人很難將目光調開;其後的建築,懸梁精雕細琢,即使是在對街,即使是在灰色的陰雨天中,也同樣的搶眼:不靠刻意的宣傳、沒有光鮮的顏色,那是一種內斂的魅力。這也就是布拉格這個城市最令我印象深刻的魅力所在。

Wenceslas Square 其實嚴格説起來,形狀比較接近一條筆直的大路,就位在布拉格新城區(Nov město)的中心。一端往 National Museum 的方向延伸,另一端則往新城區與舊城區交界延伸。往 National Museum 的方向走是上坡路,此時雨勢又變大了,因此只能匆促地照了一張 Wenceslas 雕像的照片,便繼續往 National Museum 走去。

提起 Wenceslas Square,很難不一併提起這個城市以及這個國家近代的歷史。這兒原本是1348年查爾斯四世為現今布拉格新城區域所規劃的其中一個露天廣場區域,到了十九世紀才被命名為今日大家所熟知的 Wenceslas Square。Saint Wenceslas 是波西米亞的守護聖人,而這個廣場,一向是遊行、公眾集會及慶祝活動舉行的地點,在近代的布拉格歷史中,扮演著意義非凡的角色。1918年一戰結束後,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獨立宣言,就是在 Wenceslas 雕像前宣讀的;二戰期間,這兒也是納粹德軍喜好舉行遊行的場所;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因當年8月蘇聯武裝入侵而告終,隔年在廣場不僅有學生抗議,當年冰上曲棍球捷克斯洛伐克隊擊敗蘇聯隊,亦是在此處舉行大型的慶祝。1989年推翻捷克斯洛伐克共産黨政府的"Velvet Revolution",其中的大型遊行及抗議,也選擇在這裡舉行。

今日,捷克共和國已經是個民主的政體,而在布拉格街頭,成群的遊客似乎已成為市容的一部份。站在 National Museum 的階梯上,看著往下延伸的廣場以及在馬背上高舉旗幟的 Wenceslas,依然引領著這個國家的人們,繼續往未來前進。

舊城區

轉往舊城區(Star Město),迎面而來的,是雖然還不到摩肩擦踵,卻隨處可見的成群結隊、不同國籍年齡組成的外來遊客,在他們身上那彷彿將週遭都染上一層歡樂氣氛的興奮與期待,與這個城市的內斂奇異地共存著。

來到了 Powder Gate(Powder Tower)和 Municipal House 的轉角,時間已經接近傍晚。這裡已經是布拉格的舊城區,視線所及,每一棟建築物都有自己的歷史。著名的 Powder Gate(Powder Tower)蓋于1475年,是典型的哥德式建築,也是布拉格原本的13座城門其中一座;原名為 Mountain Tower,在十七世紀開始用於儲藏火藥,因此逐漸被稱做 Powder Tower。可以花70CZK爬上塔觀景。不知景致如何?

舊城區里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小巷,和新城區筆直熱鬧的大街相比,有著完全不一樣的風貌。除了道路變窄、遊客變多以外,舊城區很明顯地因為觀光業的興盛,三步路就是一間紀念品店,五步路就是一間餐廳或小酒館;短短幾百公尺內,就已經經過兩間施華洛世奇,從那透亮的玻璃櫥窗外,瞥進滿室奢華。在這裡,完全不需要擔心會迷路,因為只要跟著人群走,八成可以到達某個觀光景點,雖然未必是計畫中的那一個就是了。

不知不覺就走到了舊城區廣場(Old Town Square),在這兒最有名的景點,大概非布拉格天文鐘(Prague Astronomical Clock)莫屬了;每到整點時分,總是會有大批的觀光客群聚其下,就只為了一睹這已有六百年曆史的天文鐘報時;同時,在 Old Town Hall Tower 的塔頂,會有一位穿著捷克傳統服裝的小號手在四個邊角依序吹奏同一曲調。我們這天剛好遇到整點,雖然沒有看到天文鐘的報時,不過稍微離開人群聽到悠揚的小號響起,也是頗有一番情調。Old Town Hall Tower 的塔頂一樣可以付費上去(放心,有電梯),每人收費是100CZK,聽説景觀是不錯的。

離開了喧鬧的舊城區廣場,我們開始尋找過兩天要去聽歌劇的 Estates Theatre。在這兒,拐了個彎,轉過一條小巷,彷彿就來到了一個完全不一樣的地方──安靜的布拉格的一角,沒有遊客的喧鬧、也沒有比比皆是的幾乎如出一轍的紀念品商店;走在安靜的巷子里,身邊儘是比自己年邁上好幾倍的建築,兩百年前,誰也曾打這兒走過?

還沒找到 Estates Theatre,倒是先遇到了 e loutek,意思是"Puppet Kingdom"──這裡的傀儡布偶和傀儡戲,也是一大特色。這間戲院同時也是 Union International de la Marionnette 所在地,在這裡可以看到《唐喬凡尼》的傀儡戲版本!

繼續找尋 Estates Theatre,卻意外的遇見布拉格送上的第一個驚喜:雨後放晴的傍晚,往舊城區廣場延伸的小巷上方,夾著一片色彩瑰麗的天空,就在那短暫的瞬間,那片天空彷彿包含了所有最浪漫的顏色。

昔人有詩云「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此般美好而浪漫的景色,自是稍縱即逝。既知如此,自當把握。暫時把要找 Estates Theatre 的念頭擱在一旁,我們沿著巷子,又往舊城廣場的方向走去;於是,布拉格送上今天的第二份大禮:橫跨于古老建築之上的,一道美麗的彩虹。

在這傍晚時分,廣場旁的建築物及餐廳,都已陸續點亮了燈光;華燈初上之刻,日夜交界之刻,要有多好的運氣,才能在這樣的時刻,剛好遇到雨停之後的美麗顏色!我想,就是在這個當下,我體會到這個城市獨特的浪漫之處。就算在街頭,遊客喧鬧、擁擠,拐過個彎,就是安靜的小天地,而在你週遭,就是安靜的歷史。

收下了布拉格慷慨的大禮,我們繼續探尋 Estates Theatre 的位址。在迷失方向幾次之後,沉靜的 Estates Theatre 出現在我們眼前,看到不遠處就是熟悉的街道,不禁「啊」了一聲,原來是在這裡的!

Estates Theatre 于1783年開始正式啟用,至今已經有超過兩百年的歷史,目前屬於捷克國家劇院(National Theatre)的一部分。在入口處上方刻著"Patriae et Musis",即為"To the Native Land and the Muses",到今日依舊是不變的精神。Estates Theatre 的建築為古典建築的風格,是當今歐洲極少數仍然以當時的風貌保存完整的劇院(其實布拉格很多建築皆如此,因為沒有被轟炸過)。另一個讓這個劇院如此出名的原因,當然就是因為莫札特的《唐喬凡尼》(Don Giovanni)于1787年的10月29日在這裡首演,並且是由莫札特本人親自指揮的(!)。做為紀念,在劇院的門外,立有劇中角色 Il Commendatore 的雕像。

《唐喬凡尼》的名氣太大,因此或許沒有太多人知道還有另外一部莫札特的歌劇也是在這兒首演的:《狄托的仁慈》(La clemenza di Tito);該劇是莫札特在1791年的6月接受委託為了當時波西米亞國王利奧波德二世(Leopold II)的即位典禮所寫,于當年的9月6日首演,也是由莫札特本人指揮。這是莫札特所寫的倒數第二部歌劇作品,最後一部是鼎鼎有名的《魔笛》(The Magic Flute)。莫札特于當年的12月便病逝了。

既然和莫札特有如此深的淵源,來到布拉格,怎麼能錯過 Estates Theatre的《唐喬凡尼》呢?七月興衝衝的上網想訂票,可惜,還是擦身而過了──九月底才開始演出;不過,剛好遇上另一齣莫札特的歌劇《女人皆如此》(Cosi fan tutte),也是非常幸運的!

伏爾他瓦(Vltava)河畔

從舊城區走回新城區時,已經是晚上八點之後的事,部份的餐廳已經打烊。簡單在一間義大利餐廳用過餐後,眼看似乎是不會再下雨了,便決定往伏爾他瓦河畔及查爾斯橋(Charles Bridge)走去。

從河面吹來的夜風,帶著一些雨後的寒意,但正因為雨剛停沒多久,河邊沒有太多人,顯得閒適而怡人。穿過已經打烊的餐廳的室外空間,來到了史麥塔納(Bedich Smetana)博物館前;坐在史麥塔納雕像前的長椅上,聽著伏爾他瓦在夜空下流過,不遠處是──童話故事般,美麗而閃耀著燦爛燈光的布拉格城堡。

走到查爾斯橋上的時候,都已經過了晚上十點半,橋上依舊有著來來往往的遊客,果然就像G所説,"It's a very busy bridge"。關於查爾斯橋和伏爾他瓦,就留待下篇再寫吧!

(待續希望很快會有下一集)

什麼時候有下一部呀~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