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會讓人變壞?

風吹亂心事
朋友:

你有個剛從高職畢業又不愛讀書的小孩,一直吵著要去環島當背包客,但身為父母的你很擔心他的安危,因為覺得他會學壞,不希望他去,所以你們常吵架,你不知該如何是好?

愛旅行的小孩不會變壞,也不會變乖,但會變的更懂事。

我也是一位不愛讀書的高職畢業生,當時也想去環島,但我卻跑去打工把錢花在吃喝玩樂上,現在後悔也都回不了過去。看到你的小孩如此勇敢,可以為了要堅持旅行和你吵架,他肯定遺傳你頑固的個性,你要感到欣慰,雖然旅行不會使你的小孩比別人優秀,但至少不會待在家生銹。

我曾經在埃及旅行時,看到來自歐洲的家庭,父母親陪著小孩一起當背包客,他們一家四口拿著地圖在討論該如何規劃路線,當小孩主動表達意見時,父親會像個哲學家般似的問他們:你們怎麼會想去?怎麼去最省時省錢?我當下感動到流淚,如果在台灣,父母親可能老早就在半年前買好旅展的套裝優惠行程,甚至連出門前一天都會幫小孩打理好行李。這兩種旅行教育下的小孩,你覺得那種會讓他們勇於思考、獨立並且勇敢?

一群乖乖關在籠子裡的動物,只要有一隻想要逃跑,肯定會被主人活活教訓,我希望你不是那個主人。

你我都身處在達爾文進化論下的現實社會中,你比我還清楚這種適者生存的社會體制下有許多會令人膽却的事物,比如,剛到一個陌生環境不該如何是好?該要怎麼和同事相處?遇到危機該如何處理?這不就像旅行要到一個陌生環境、要和陌生人相處、遇到危險要隨機應變。他能在十八歲藉由旅行早點適應環境,也能稱的上是一場別具人生意義的成年禮。這有點像獅子會把自己的小孩丟在荒野中,讓他們靠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或許,身為萬物之靈的人類該回頭向大自然學習更多人生道理。小孩可以在年紀輕輕時就敢獨自一人跨出家門,未來他還有什麼好怕的。

其實,讓小孩出去旅行,除了讓他們成長之外,父母親也在學習不要溺愛小孩,我們不是活在童話故事裡,沒有人希望自己的小孩成為寶馬王子或白花公主。

曾經在某場講座上我遇到身為父母的聽眾問:小孩子就該好好讀書,為何要到處亂跑?但我告訴他:小時候不到處亂跑,總比長大不知該往哪跑!

但我想,你氣的不是小孩想要離家出走這件事,只是暫時無法處理離別的情緒,導致你手足無措。你千萬不能因為一時失控,否認小孩子想要認識世界的熱忱,當一個人失去對世界的好奇心時,你能想像這有多糟糕嗎?

有些過於偏激的父母會誤以為小孩離家是因為不愛家,但這是大錯特錯,沒有讓小孩適度離開愛的舒適圈,又怎麼會了解自己擁有多少愛?我認識太多長途旅行回國的朋友,他們從抽離之間發現緊密、從陌生之間發現熟悉、從灰心之間發現信心,離家是為了找到回家的路。

最後,可以的話,除了讓小孩去旅行,也讓自己學會旅行,因為旅行路上所有人都是平等的,這會讓你學會擺脫角色扮演,你才能開始當小孩的朋友,因為小孩心中的秘密都只會和朋友說,當他願意分享秘密時,你們就會是一輩子的知心朋友。

『旅行,是挑戰自己的極限,也在挑戰父母的極限。』
那季花落亂了流年
身為父母腳色的我,我希望孩子去旅行打開視野,目前也是朝這方向努力,身邊的朋友常覺得為什麼常常帶孩子去旅行,我只告訴他們我在訓練孩子膽識與獨立,這是個好方法,我的孩子目前正處於升學壓力最大的6年(中學),不過我依然要帶他去旅行
私奔到月球
寫的很好,讓我想起大學時的課程,要有勇於自己的想法。這樣才有辦法跳脫現在的舒適圈
傾一世等一人
的確,旅行 特別是長途旅行, 在挑戰自己的極限的同時,父母在家擔憂的極限,比我們在外獨自闖所需要突破的極限更多更高,所以我覺得能讓孩子獨自外遊的父母,真的很厲害也很能跟上時代步伐.
這是我環球一年回來後的其中一個體會...
懶癌晚期
『旅行,是挑戰自己的極限,也在挑戰父母的極限。』~ 很好的一段話值得台灣的父母醒思
我用三生煙火換你一世迷離
在台灣, 父母的格局決定了小孩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