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影怕被雷到,旅遊也是

南笙淺夢墨汐
有雷,不喜勿入
很多人不喜歡在還沒看電影之前就上批踢踢電影版看別人討論劇情,也禁止別人在他面前談論。這就是我喜歡去尚待探索、特殊旅遊點冒險的理由,因為我怕被雷到!我不喜歡一趟完完全全沒有任何新鮮感的旅行。

看電影前先上網看評價,先綜合評比幾顆星,再決定要不要看這部,我想這是很多人篩選電影的基本步驟。我初步篩旅遊點也是一樣,上Trip Advisor/背包客棧等網站看評價,看看去過的人的評語。但我不會非常努力的複製別人網誌文章的路線來走,即使是要這樣做,也要確保能有新的事物會在旅途中發生。

即使不是去新的點,而是去旅遊熱門景點,那我有時候也不事先決定好路線,到了當地後,再問路人或跟旅伴根據現有資料來決定下一個目的。就像去看院線片不事先決定好要看哪部,到電影院看了廣告看板,跟朋友簡單討論之後再說。簡單一兩個人的背包旅行有時候就是這麼隨性,至少你還保有一些未知的期待。
文藝?冒險?科幻?
有時候我只想要知道這部電影大概的類別和劇情大綱,不想要知道太多劇情的細節和伏筆。喜歡看文藝片、冒險片、科幻片?我都喜歡,所以我喜歡一次到位,可以探訪文藝,又可以冒險,但又不是無謂的冒險,而是帶有科學意義的冒險,例如到生態熱點,就是去那種要念教科書或是讀科學期刊才會知道的地點。我舉個例子:峇里島。峇里島其實已經被開發很久,大家都知道峇里島有很棒的Villa,也可看傳統舞蹈,但卻很少人知道可以到峇里島旁邊的Nusa Penida潛水看翻車魚,即使知道有翻車魚可以看,卻不一定知道看翻車魚的潛點難度較高,有很強勁、水溫很低的海流,這些動物和海洋學的知識,就不是特別容易取得的。像這樣同時結合文藝和科幻冒險的旅行我特愛。文藝的部份可能會被雷到,沒關係,至少科幻、冒險的部分就還是新鮮的、有挑戰性的、會持續刺激我的感官。
https://lh6.googleusercontent.com/-JQ6eDznhfCY/TOp5hcoKkFI/AAAAAAAAo3o/_5TAmBOI1Rk/s800/DSC00916.jpg

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為什麼某些有趣的地點不能成為熱門的旅遊景點,既然他在科學上的價值夠的話,怎會不受世人重視?其實叫好不一定叫座,叫座不一定叫好,電影若是宣傳的好,或者剛好上映的時候,沒有其他強檔同時上映的話,即使不叫好也可以叫座。
如果電影沒有廣告文宣,也沒有前人留下的影評,那就看指標吧。我會根據一些指標來判斷旅遊地點好不好,例如是否被聯合國列為世界遺產等等。有可能好的旅遊點,附近沒有其他好的旅遊景點,不具經濟規模。也可能因為政治、經濟等關係讓遊客卻步,就像某些好電影之所以鮮為人知,也有可能只是因為導演不有名,又沒找到好的公關公司導致。好的旅遊點,如果搭配強力的宣傳,那就會變成超級熱門點。像澳洲大堡礁之所以很有名,除了真的很漂亮,還有很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大堡礁屬於澳洲管轄。別忘了,澳洲是英語系國家,英語是世界通用的語言。英語系國家的人,就有本事在Facebook上寫出很漂亮的故事讓人按讚,吸引全球人的目光,翁山蘇姬和達賴喇嘛為什麼有名?全世界的民運人士那麼多,為什麼他們會成為領袖級的人物?因為他們有很好的英語表達能力,可以向全世界宣揚他們的理念。一部好的電影,如果沒有被奧斯卡提名最佳外語片,可能永遠就只有懂該國語言的人欣賞。我也很喜歡看外語片,喜歡到外國旅行,特別是到非英語系國家,因為這些地點的美只是缺少宣傳。或只說,只在特定的媒體宣傳,例如教科書。

再舉一個比大堡礁更明顯的例子,像很多人說長灘島是世界上最美麗的沙灘,你覺得呢?光菲律賓就超多島,印尼也超多,更不用說把馬爾地夫也放進去一起比較了!很多海島只要有個很詩情畫意很女性化的名字,聽起來就很夢幻。就像很多電影名字裡都有「神鬼」,因為聽起來的感覺就很酷。當你不知道想要看什麼的時候,就會被名字吸引進電影院。
https://lh6.googleusercontent.com/-6QQhZtJuB_k/TqFsWtB690I/AAAAAAAAeek/IvBXVoBnTR8/s800/IMG_0024.JPG

那就看不會被雷到的電影吧!
有沒有幾乎不會被雷到的電影?找找看冷門一點的,不是院線片,最好是影展得獎的小眾電影,藝術電影。影展就是我所謂的指標。

我發現最小眾但也很有趣的旅遊模式是到水下探險。畢竟水下是另一個世界,比較難以用語言描述在水下的感受,除非你很熟悉精神分析和意識流的寫法,也因為文化差異,比較難以取得關於這方面的中文資料。這種電影我看過以後,卻又想雷別人。因為你不想要這部電影從此就被鎖進資料庫打入冷宮。很奇妙的心態,卻又樂此不疲。

比較冷門的電影比較難以取得,可能得直接寫信跟導演要DVD或是要到學校圖書館找,即使上特定論壇也不一定能下載到。這也是我喜歡挑戰特殊水下旅遊點的地方。如果交通很方便,最好交通費和住宿費很貴。正因為不好取得,也比較會珍惜。會在大腦記憶深處潛藏很久。有些離大陸比較遠的島,像是Cocos / Malpelo / Malapascua等,只有潛水的人會去,這就是我很愛的類型。

有些導演就不刻意迎合市場的口味,一心只想拍出自己的風格。有時候我覺得大自然很妙,會故意拍一些非主流的片子放在地球的某個角落,等待懂得欣賞的人去寫影評,這些片子有時候是在水下連續播放。
https://lh6.googleusercontent.com/-XwL5YQd5cuU/UD99pNv6sQI/AAAAAAAAl2k/xLBJs_yHcHc/s800/_TIN7967.jpg

文青影評人
看外國小眾電影,我可以當第一個用中文寫影評的人,真的很酷。我如果可以用中文寫下我的觀點,而非西方人的觀點,那就更酷了。

我喜歡跟特殊的人討論電影,因為他會提到的電影可能原本不在你計畫的清單上。我很喜歡跟馬爾地夫的客人討論潛水旅遊,因為他們可能會提出一些你從未聽過的潛點。我在馬爾地夫當潛水教練的收穫,除了更認識水下的環境和生物以外,最大的收穫是可以認識很多「頂尖的水下文青影評人」。你可以從這些客人口中得知很多重要的潛水旅遊情報,例如一些比較冷門但是卻又很棒的潛水點,像是我剛提到的哥倫比亞的Malpelo島,在很淺的地方就有很多鎚頭鯊Hammerhead sharks可以看,或是葉門的龍血島,雖然龍血島離阿拉伯和非洲大陸很近,卻因為位在索馬利亞海盜常出沒的地方,加上葉門很反美,於是就讓很多遊客卻步。我常常在surface interval的時候聽客人分享這些潛點名稱,再默默記下來,期待有一天可以去。

好電影值得一看再看
如果真的無法避免看會被雷到的電影,那就看資訊量大的、有很多深層意義的,像是少年Pi。看這種電影的感受不會自我複製,只會讓你的感受不斷突變。

好的電影值得一看再看,好的點也值得探索好幾次,所以我喜歡去生態熱點,因為每次去都可能有新的發現。很多人一定很訝異,為什麼馬爾地夫的飯店那麼貴,而且裝潢可能沒更新,還是會有客人每年放假的時候重複造訪同一家飯店?馬爾地夫的海域,在某些時候相當具有生命力,可以同時發生很多事件,像是剛出生的海洋動物小寶寶很不怕生,敢很靠近潛水員,成為新的水下明星,或是可以看到章魚交配和許多不知名且異常漂亮的浮游動物,2013年2月初,海流將許多螃蟹帶到North Ari Atoll,我在浮潛的時候竟然被上百隻螃蟹包圍,無助的小螃蟹只能揮舞著不到五公分的「大螯」來自我防衛,我觀察隆頭魚怎麼一點一滴吃掉這些螃蟹:先把螃蟹的眼睛啄瞎,再圍毆瞎掉的螃蟹,胡亂揮舞的大螯也就無用武之地了。大自然很殘酷,但是殘酷到極點就叫淒美了。有這些事件,即使每年造訪同一個地點也都會有新的感動。如果讓腹黑的柳宗元也來馬爾地夫玩,看小動物活的爽爽的,然後被吃掉,應該又會寫下「三戒」的海洋版續集。

我喜歡看資訊量很大的電影也一樣,因為資訊量夠大,即使被雷到,可能也只是被雷到一部分,或別人的雷只是很表面的解讀。去生態熱點旅行也是一樣,可能已經很多人去過東南亞,但我發現東南亞水下的美,只有特定人士知道。所以這些地方一直有新的地點或是動物持續被發現。像是藍碧海峽一直持續發現新的物種,而且又都很上鏡頭,像是豆丁海馬、毛球娃娃魚、綠藻蝦等等,我去的時候都會期待自己成為發現新動物的第一人。

看資訊量大的電影,你可能會覺得不輕鬆,不適合單純想放空的時候看。我不這麼認為,我覺得想要放空的時候,如果看一部無聊的電影,也只是浪費時間,增加眼睛度數,不如去做其他事情。我比較常在看完資訊量大的電影後,再找其他事情來放鬆,例如打球或是吃喝,這樣我會更放鬆,單純吃喝反而因為沒有先前的運動或是用腦,吃起來就沒那麼過癮了。
https://lh3.googleusercontent.com/-NFcjC4qEP9I/TvFf0CVx44I/AAAAAAAAgOs/Fan1P6zx2l0/s800/IMG_1145.JPG

電影與原作
我也很喜歡看小說改編的電影,有時候喜歡先看小說再看電影,有時候喜歡先看電影再看小說,這算被雷到嘛?這是兩種不一樣的感受。我喜歡閱讀生態的科普書或是看動物星球頻道,可以讓你先對旅遊點有系統的概念和憧憬,你就比較知道要怎麼規劃,或者當你覺得光念書太抽象的話,去過一次就會比較容易再看懂。我覺得電影也是,有時候小說寫的很難懂,例如一直使用倒敘補敘插敘等錯綜複雜的懸疑推理結構,搞不好電影重新把敘事的動線改成直敘也說不定,也有可能電影把原作的觀點推翻了,強調的點不一樣。所以我說,這樣不算是被雷到。

我去馬拉威湖潛水之前,就先閱讀了動物行為學的教科書,就對慈鯛的生殖、攝食策略有比較多的理解。教科書會綜合比較很多現象,會比較抽象,比較理論。實際到馬拉威湖以後,就可以自己想像很多事,如果怎樣怎樣,當初這些科學家事怎麼設計實驗來驗證?該怎麼收數據?該怎麼處理數據?得到的結果能否證實假說?離開馬拉威湖以後,再重新看一次教科書,印象就更具體了,同時也讓我更想再次造訪非洲三大湖,下一站:坦干伊喀湖。去推敲電影和原著互相參照的過程很過癮,甚至會讓你想把魔戒三部曲看完。我也是,去了馬拉威湖,就想去坦干伊喀湖和維多利亞湖。
https://lh5.googleusercontent.com/-X_us3Jp3whE/UK8RXm771hI/AAAAAAAAo0c/3Yj-Y-sQQP0/s800/_TIN0303.jpg

來一場感官饗宴
避免被雷的方法,還有看特殊版本的電影,例如iMAX。即使你聽過很多關於阿凡達的討論,你還是會想要去看iMAX版。因為那是一種不同的感受。即使已經在網路上看過別人潛點拍水下的照片,我還是會想要潛水,因為水下的動物是立體的,是有行為的,而且行為還不一定會照劇本來演!即興創作就完全沒有被雷到的顧慮了。我喜歡在特定的地點潛水,那種感覺就像是在iMAX看動物即興舞台表演。第一次看iMAX的感受是在帛琉的藍角Blue Corner,那真的是超酷的,帛琉的水下有很多類似高原的地形,先在一片汪洋入水,然後游過黑鯛群,再到高原邊緣下流鉤,接著就有很多鯊魚從你面前游過。之後到了馬爾地夫,我發現馬爾地夫也有類似的地點,而且還更適合潛水初學者,那就是位在North Ari Atoll的Hafsa Thila和Fishhead。Hafsa Thila很妙,雖然該塊礁岩兩側的珊瑚生長的情況沒有特別好,但是魚類的密度卻相當高,即使流不強也都還能看到很多鯊魚、梭魚、燕魚、鷹魟,礁岩頂端也只有10m,鯊魚往往就在10-15m處徘徊獵食烏尾冬,不必像帛琉的Blue Corner那樣,得下到比較深的水,還得下流鉤,這對潛水初學者來說難度比較大,即使下流鉤或是中性浮力的技巧都沒問題,心理層面的壓力還是蠻大的。Fishhead則很有孤單星球的感覺,這塊礁岩的頂端沒有桌狀珊瑚,大部分是corallimorphs,可以看見很多海龜在啃食,Fishhead在流較強且水中能見度要夠好的時候才會有看iMAX的感覺,但是因為他的孤單星球景觀,也讓她列入我最喜歡的潛點之一。

說了這麼多,我也只是想要徵個旅伴罷了……!
你是我唯一的執著
我從來沒有想像過電影和旅遊(潛水)可以這樣地注解,看了你這麼說,雖然我不會潛水,游水其實也不太好,讓我也想去看一下水下世界這一輯電影。
名為旅程的電影在我來說總帶點驚慄,但我更愛享受那在驚慄之後那屬於文藝或是冒險或是科幻的劇情,不論旅程的故事最後類別為何,選擇買了機票進了場,那無論怎樣,一定是輯讓你難忘的戲吧。
ps.希望你找到旅伴~
這世界沒有童話只有謊話
我從來沒有想像過電影和旅遊(潛水)可以這樣地注解,看了你這麼說,雖然我不會潛水,游水其實也不太好,讓我也想去看一下水下世界這一輯電影。
名為旅程的電影在我來說總帶點驚慄,但我更愛享受那在驚慄之後那屬於文藝或是冒險或是科幻的劇情,不論旅程的故事最後類別為何,選擇買了機票進了場,那無論怎樣,一定是輯讓你難忘的戲吧。
ps.希望你找到旅伴~

因為我在潛水的時候
也會帶錄影機拍一些影片
就突然有了這一篇文章的靈感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