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聖誕假期,布拉格的文化苦旅 1

輕舞飛揚
2009 的歲末,從德國萊比錫出發,嚴冬的聖誕與新年假期,該去哪裡玩好呢?當然不能去北歐,會冷死;去陽光普照的西班牙義大利與南法嘛,雖然溫暖,卻不是美麗的時節,有點可惜;去德國其他小城市嘛,根據我們去年在萊茵河流域的印象,聖誕節那幾天簡直像是死城一座。要熱鬧、不休息、美景又不會比夏天差太多的,應該就是人稱露天建築博物館的布拉格了。
我們怎麼認識捷克的呢?在台灣十幾年前的小時候,絕大多數能接觸到捷克的形象都是透過藝術,包括國民樂派《莫爾島河》的史麥塔那 (http://en.wikipedia.org/wiki/Bed%C5%99ich_Smetana)、朗朗上口《新世界交響曲》的德弗乍克 (http://en.wikipedia.org/wiki/Anton%C3%ADn_Dvo%C5%99%C3%A1k)、還有畫起美女栩栩如生令人怦然心動的新藝術大師慕夏 (http://en.wikipedia.org/wiki/Alphonse_Mucha)。難怪台灣這麼愛捷克,看看我們接觸的 19 世紀捷克藝術,又是波西米亞民族風、又是民謠朗朗上口的國民樂派、甚至還有音樂課本上的《念故鄉》,真令人不禁潸然淚下地想起台灣這母親的名呀。
而進入了 20 世紀,捷克的鮮明形象轉到了文學家身上。拜九把刀之賜台灣年輕人認識了世紀初《變形記》的卡夫卡 (http://en.wikipedia.org/wiki/Franz_Kafka)、中生代從國中開始就朗朗上口的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的米蘭昆德拉 (http://en.wikipedia.org/wiki/Milan_Kundera)、還有令老文青從《布拉格之春 (http://en.wikipedia.org/wiki/Prague_Spring)》起就為之熱血沸騰的文學家總統哈維爾 (http://en.wikipedia.org/wiki/V%C3%A1clav_Havel)。捷克文學家抵抗極權統治、爭取民主自由,令台灣抵抗白色恐怖爭取獨立自由的進步青年們感同身受。台灣的子弟們呀,誰能不去捷克這個民主聖地呢?
捷克文學遠遠不只昆德拉與哈維爾,近年連捷克電影都年年由金馬影展大舉登陸台灣。我們對捷克的美麗印象都是從這些遙遠的美術音樂文學電影來的,捷克的形象也彷彿和我們台灣子弟有不可分割的神聖命運... 捷克這個國家包裝旅遊的方式本來就已經充滿民族熱血與愁緒,對我們台灣遊子來說,更是還沒踏上捷克土地,就已註定了這將是一趟充滿深思的文化苦旅。
火車緩緩地穿越白色大地,離開德國薩克森邦小瑞士,進入了美麗而朦朧的波西米亞森林,我們真實接觸到的捷克會是什麼樣子呢?

Day 1 – 布拉格公寓

我們在德國語言班的第一個長假期(可能也是最後一個)就給了布拉格,整整十天,聽到我們這種旅遊計畫的人都非常驚訝:布拉格玩個兩三天就好了,待個十天會不會太無聊?其實我們三個月前在百忙之中就匆匆訂了布拉格的短租公寓,也懶得計畫如何周遊捷克一圈了,就慢悠悠地在布拉格漫步個十天吧,反正冬天嘛,就是在被窩裡多賴一會兒,就是要晚出早歸,覺得冷了就跑進博物館,覺得餓了就跑進咖啡館和小餐館,不用玩得太緊湊。要是真覺得布拉格玩膩了,附近也有好幾個搭火車一小時左右可以到達的地方。
1018958 1018959

想得很美,我們也很早就認真地訂了一間還算便宜的公寓包含廚房,可以每天回公寓快樂煮飯看電視。滿心地期待了好久,從萊比錫轉德勒斯登,坐著品質不太好又擁擠的 EuroCity 火車,在聖誕節前兩天來到布拉格車站。這裡並沒有什麼車站的氣派,反而有點混亂又不是很明亮。我們首先遇到的捷克人是一群計程車司機,漫不經心地向我們獅子大開口要 800 克朗開去公寓,小心翼翼的我們回頭找旅遊資訊中心叫車,才知道公定價只要 150 克朗!而叫來的司機也對我們不理不睬地,一點歐洲其他地方計程車司機的服務精神都沒有... 這就是捷克人給我們的第一印象。
接下來,到了這個公寓才發現它根本就沒有廚房,老闆娘也只能連聲抱歉,說是訂房的 agency 給了我們錯誤資訊,然後兩手一攤聳了聳肩,一副不然你要怎樣的擺爛態度… 唉,事已至此,難道要我們退訂去找別的地方住嗎?這不可能,此時正是布拉格旺季中的旺季,整個布拉格的旅館都在這時候房價上漲整整一倍並且依然大爆滿。不管是 agency 資訊錯誤還是老闆娘廣告不實,怎麼說都不是我們的責任,儘管我們理直氣壯,但旅人在異鄉也只有摸摸鼻子妥協的份。
沒有廚房就算了,且來瞧瞧在布拉格外食的可能吧。所幸,在這間公寓附近就有幾間很在地的小酒吧及餐廳,提供簡單的日常食物;看看菜單,該有的捷克料理都有,啤酒的選擇不太多,只有一家 Pilsner Urquell,但已經很有道地小餐館的水準了,價錢也非常宜人,一整道主菜加配菜大概 5 歐元左右、一杯 0.5L 的啤酒大概 1.5 歐元左右,氣氛不錯而且很好吃。
1018970 1018971

第一晚我們就點了 Goulash + Dumpling,這不是匈牙利料理嗎?原來在捷克也號稱捷克傳統料理,和匈牙利的比起來似乎稍遜一籌,不過已經很令我們滿足了。住在西歐來東歐玩,就是這樣覺得什麼東西都好便宜,就算每天來這裡吃晚餐也沒什麼不好呀!
忘掉失望的情緒,來看看我們這幾天要玩什麼。大家對布拉格的想像與期待不盡相同,布拉格一直是中歐的交通要衝、曾經是神聖羅馬帝國的中心、曾經是科學家藝術家薈萃的文化重鎮、是多次歐陸大衝突的發源地、也是 19-20 世紀民族主義風起雲湧的東歐大都會之一... 該看的很多,恐怕十天也看不完,先匆匆列個清單吧:

博物館:卡夫卡博物館、慕夏博物館、史麥塔納博物館、德弗乍克博物館、裝飾藝術博物館
景點:老城廣場、查理大橋、猶太區、布拉格城堡
音樂戲劇:木偶戲 Don Giovanni、捷克愛樂@Rudolfinum、國家劇院 National Theater、國家歌劇院 State Opera、市民會館 Municipal House
建築:新藝術建築、巴洛克修道院、哥德式教堂、波西米亞文藝復興式城堡、猶太教堂、Frank O’Gehry 的前衛跳舞大樓
周邊小鎮一日遊:銀礦城 Kutná Hora、國家寶藏城堡 Karlštejn
飲食:Pilsner 啤酒、1900s 老咖啡館
深擁孤獨
Day 2 – 老城區,神聖羅馬帝國風雲錄
舊城廣場、提恩聖母教堂、查理大學、市政廳天文鐘、聖誕市集、克卜勒博物館、查理大橋

布拉格很大,不知道怎麼走,就胡亂坐個電車再循著地圖找一找 Tourist Information 吧。不知不覺就走進了 Old Town Square 舊城廣場。布拉格舊城區果然是布拉格的中心,我們接下來這十天不管逛哪裡的景點吃哪裡的食物,總會莫名其妙地就經過了舊城廣場。
布拉格最早發展的區域是高堡區 Vyšehrad 與城堡區。11 世紀時,布拉格由城堡區漸漸發展到對岸,才形成了今天的舊城區;第一個市場於 1091 年首次被提起,也就是今天的舊城廣場。舊城區擴大到了 13 世紀終於獨自拿到了城市憲章,進一步於 1338 年建起了市政廳,今日成為布拉格最經典地標的提恩聖母教堂 / Kostel Matky Boží před Týnem 隨後建於 1365 年,不久這個教堂就成為了胡斯黨人運動的中心。
揚胡斯 / Jan Hus (http://en.wikipedia.org/wiki/Jan_Hus) - 宗教改革家?民族主義者?

胡斯黨是何許人也?在各種捷克歷史簡介中都會提到,還有許多捷克愛國主義藝術都有,包括史麥塔納《我的祖國》六首中就有兩首是在講胡斯黨人的故事。
揚胡斯 Jan Hus 是歐洲最早的宗教改革家,比我們熟知的宗教改革先鋒馬丁路德 Martin Luther (http://en.wikipedia.org/wiki/Martin_Luther) 還要早了一百多年!在 1410 年代他就以布拉格查理大學為基地,開始激進地反對天主教會的各種腐敗制度,而主張一切回歸聖經,並且鼓舞了廣大捷克貴族與農民,也透過神學書寫奠定了捷克語基礎... 這些事聽來似曾相識,與馬丁路德做的事情非常類似,卻比他還早了一百多年。然而 1415 年揚胡斯被亞維農教宗燒死後,他在捷克的追隨者們「胡斯黨人」 Hussites (http://en.wikipedia.org/wiki/Hussite) 非常激進地發起了胡斯戰爭 Hussite Wars (http://en.wikipedia.org/wiki/Hussite_Wars),攻佔下了捷克許多據點而隱然有要建立一個新教國家的姿態,然而最終還是在 1434 年被天主教軍隊鎮壓了,這是捷克史上第一次國家大災難,也是當今捷克追溯苦難的國族歷史時所能引用的第一個悲情故事。
Jan Hus 真是個有趣的人,他是宗教改革家,理當是天主教的敵人與新教的聖人,卻被今日大多信奉天主教的捷克人視為民族英雄。看來他站在基督宗教的哪一邊並不重要,他帶領捷克人抵禦外侮比較重要,宗教改革的精神已經完全被民族獨立取代了。也許他可以算是是我們所認識最老的「捷克民族主義者」吧,接下來幾天應該還會看到更多更誇張的當代捷克民族主義者。
查理四世 / Karel IV / Charles IV (http://en.wikipedia.org/wiki/Charles_IV,_Holy_Roman_Emperor) - 布拉格第一個黃金時代

布拉格查理大學 (http://en.wikipedia.org/wiki/Charles_University)本來創立於 1348 年,這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四世統治布拉格的黃金年代,他初次選擇了布拉格作為他的皇家居所,並試圖把布拉格建設為歐洲最偉大的城市。查理大學初創時就在 Karolinum (http://en.wikipedia.org/wiki/Karolinum) 卡洛琳學院(今日 Železná 街上、Estates Theatre 的隔壁),是神聖羅馬帝國內第一個大學,也開啟日後在 14-15 世紀間皇帝與教皇爭相創立新大學的浪潮。
查理大學擁有來自中歐各地非常國際化的學生與教授,包含 Bohemia, Poland, Bavaria, Saxony 四個外國 nations (http://en.wikipedia.org/wiki/Nation_(university)) 組織。不過在 15 世紀初揚胡斯當上校長、胡斯黨人勢力逐漸茁壯後,Bohemia nation 被給予絕對的特權,其他幾個 nations 不堪壓制,憤而出走,其中超過 5000 人出走到了萊比錫並於 1409 年創立了萊比錫大學 (http://en.wikipedia.org/wiki/University_of_Leipzig)!哈哈,半個月前我們才在萊比錫大學慶祝創校六百週年,原來布拉格和萊比錫還有這層淵源呀。
Jan Hus 除了把查理大學經營為宗教改革基地外,胡斯黨人也成功地把查理大學「淨化」為捷克人的大學。這成功地讓學校上下萬眾一心搞革命,但也讓查理大學從此由帝國學術中心降格為一個區域小大學。胡斯戰爭失敗後,查理大學一落千丈,到了 1556 年皇帝 Ferdinand I (http://en.wikipedia.org/wiki/Ferdinand_I,_Holy_Roman_Emperor) 更為了將宗教改革的意識斬草除根,而邀請了耶穌會來布拉格創立一間新學校 Klementinum (http://en.wikipedia.org/wiki/Clementinum) 克萊蒙學院。
於是從 16 世紀到 18 世紀末,查理大學變成了「查理-斐迪南」大學,由蘊藏著宗教改革勢力的 Karolinum 卡洛琳學院和耶穌會強力推廣天主教神學的 Klementinum 克萊蒙學院兩個組成,兩者既要合作重振大學聲威、又要彼此教義上較勁,就此度過了非常詭譎的兩百多年。
舊城廣場 / Old Town Square / Staroměstské náměstí / Altstädter Ring (http://en.wikipedia.org/wiki/Old_Town_Square_(Prague))

爬上老市政廳 (http://en.wikipedia.org/wiki/Old_Town_(Prague))的鐘塔,即可居高環視布拉格,俯瞰舊城廣場。舊城廣場一直是布拉格的核心,舊城廣場上街屋建築從幾棟歌德式的到巴洛克與新古典,都稱得上是市民建築的經典之作,它們應該都是古老商會或豪宅吧,有本事在黃金地段爭奇鬥艷。
1182640 1182641

市政廳鐘塔下方就是天文鐘,莫名其妙地每個小時會聚集一大堆觀光客,敲完鐘後又作鳥獸散。天文鐘在歐洲多國似乎都是個可以拿來爭奇鬥艷的工藝品,王宮貴族總是不惜重金禮聘鐘錶大師來替城市或皇宮打造轟動武林的天文鐘,不但展現精密科學技術、精美藝術造詣、還帶有一點駕馭宇宙永垂不朽的隱喻。
1182642 1182643

布拉格聖誕市集 / Vánoční trhy v Praze (http://www.pragueexperience.com/events/christmas_markets.asp)

12 月底的舊城廣場上很熱鬧,因為布拉格的聖誕市集獨樹一格地從 11 月底一直開張到 1 月 1 日,不像德國的聖誕市集儘管更熱鬧也更道地,卻在聖誕節前一兩天就休假解散回家過節了。看來選擇布拉格過聖誕節算是選對了,畢竟我們只想要一個歡欣熱鬧的聖誕節,不用和家人團聚、不用太溫馨、也不必很道地。
布拉格聖誕市集賣的東西和德國真的不太一樣,精緻的木雕舖子比較少,倒是很多賣觀光紀念品的;吃的東西似乎比德國多樣一些,德國香腸 Bratwurst 和熱紅酒 Glühwein 當然也有,當然沒那麼道地,譬如 Glühwein 竟然就只是用塑膠杯裝著,而沒有布拉格城市紀念杯。倒是有一個特色產品:捷克麵包卷 Trdelník (http://en.wikipedia.org/wiki/Trdeln%C3%ADk),現場至少有十幾家攤子在做,現場揉麵皮,捲在木棍上火烤,考完後趁熱沾糖衣,快速又好吃,而且看起來有一種傳統技藝的感覺!
1182646 1182645

莉布榭公主 / Libuše (http://en.wikipedia.org/wiki/Libu%C5%A1e) / Libussa

在老市政廳地面的門廳有非常精雕細琢的馬賽克壁畫拱頂,在這裡我們初識了捷克創世神話中的祖先,是個非常適合用新藝術畫風描繪的民族風美少女:Libuše 公主。
https://lh3.googleusercontent.com/-0XSs2q7kpqY/UnHo8BsksLI/AAAAAAAC_wE/JHcL5bFLTfM/w2048-h1377-no/IMG_9368-9375.JPG
傳說中,在 8-9 世紀左右,Libuše 公主繼承了酋長父親的位子,帶領斯拉夫部落一路遷徙來到伏塔瓦 / Vltava / Moldau 河畔,突然間如有神靈附身,預見到這塊土地上未來將有一座輝煌的城市:布拉格。於是 Libuše 公主帶著族人定居於此,帶領她的丈夫屯墾建設並開啟了 Přemyslid (http://en.wikipedia.org/wiki/P%C5%99emyslid_dynasty) 王朝,布拉格自此才由神話進入歷史時代。
這個「預見布拉格」的神話故事變成許多藝術的重要素材,甚至她預見的模樣真的就照城堡區與聖維塔大教堂的模樣如實畫出!走在街上或是參觀公共建築室內,也隨處可見到她的雕像。儘管沒有考古證據顯示 Libuše 公主曾真實存在,但在捷克人心中她早已是國母了。
1182648 1182649

「好國王」聖瓦茨拉夫 / St. Wenceslas / Svatý Václav (http://en.wikipedia.org/wiki/Wenceslaus_I,_Duke_of_Bohemia)

馬賽克壁畫拱頂上的另一個名人,是聖瓦茨拉夫,也就是英國著名的聖誕佳音歌曲 Good King Wenceslas (http://en.wikipedia.org/wiki/Good_King_Wenceslas) 的主角。他是 10世紀的波西米亞國王,而且是個秉行仁治的「好國王」,而使附近斯拉夫諸邦近悅遠來,專注內政與文化交流而不喜歡侵略;不過他的弟弟「殘忍的」 Boleslav (http://en.wikipedia.org/wiki/Boleslaus_I,_Duke_of_Bohemia) 則完全相反,很想以武力開疆拓土,於是在某次禮拜時謀殺了哥哥 Wenceslas,奪取王位,也的確以武力南征北討讓波西米亞成為一個強大王國。
今日,在好國王和豐功偉業國王兄弟中,捷克人顯然還是比較懷念「好國王」 Wenceslas,他死後不久也被封為捷克人的聖徒。的確,布拉格的文學藝術與公共空間都有他的影子,接下來幾天也隨處都會在廣場繪畫或雕像上遇到他。
克卜勒 / Johannes Kepler (http://en.wikipedia.org/wiki/Johannes_Kepler)

走向查理大橋之前,經過在市中心佔地廣大的 Klementinum,我們其實來這裡是想要找小雜貨店 Tabacco 買電車票,不過陰錯陽差地走進了一條拱頂小巷,赫然看見克卜勒博物館 Keplerovo muzeum (http://www.keplerovomuzeum.cz/)!克卜勒的鼎鼎大名,理組的高中生應該都知道:就是他提出「克卜勒行星三大定律 (http://en.wikipedia.org/wiki/Kepler%27s_laws_of_planetary_motion)」,後來啟發了牛頓提出「萬有引力定律 (http://en.wikipedia.org/wiki/Newton%27s_law_of_universal_gravitation)」,原來他和布拉格也有淵源耶!
1182652 1182653

魯道夫二世 / Rudolf II (http://en.wikipedia.org/wiki/Rudolf_II,_Holy_Roman_Emperor)

這要追溯到布拉格的第二個黃金時代: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魯道夫二世,繼查理四世後第二次,他身為皇帝選擇了布拉格作為皇室所在地。魯道夫二世喜歡文治不喜歡武功,所以當歷史是以豐功偉業擴張版圖來評判時,他在神聖羅馬帝國史上的評價非常差;不過他非常開放心胸接受各種藝術和科學事物,在別的地方受到排擠的前衛藝術家或是煉金術士與占星師等人,都被他奉為入幕之賓,當然在一大堆術士之中一定會請到一兩個天縱英才科學家;克卜勒就是在這時被請到布拉格成為皇帝的天文學老師,這是布拉格史上藝文最鼎盛的時代,就相當於當代的巴黎倫敦與紐約,什麼前衛瘋狂的藝術創作都敢!最為大家熟悉的,就是魯道夫二世皇帝本人不計形象演出的水果畫像 (http://en.wikipedia.org/wiki/Giuseppe_Arcimboldo)系列,換作歐洲史上的其他國王和皇帝,應該沒有畫家敢提出這種瘋狂點子吧。
查理大橋 / Karlův most / Charles Bridge (http://en.wikipedia.org/wiki/Charles_Bridge)

在 Klementinum 的正門前就是查理大橋,一個人人說「沒來查理大橋就沒來過布拉格」的超熱門景點。查理大橋也是查理四世的重要建設,在 14 世紀時第一次造了一條可以連結城堡區與舊城區兩岸的橋,將當時這附近的幾個小城市連結在一起,為日後諸小城合併為布拉格埋下了伏筆。查理大橋正在整修中,且正逢冬季,著名的街頭爵士樂藝人應該都回家休息了。我們來到查理大橋天都快黑了,且先遠遠欣賞一下霧濛濛的對岸城堡區吧。
這個布拉格第一天,算是輕鬆地認識一下環境,大概把布拉格的交通與城市結構搞清楚了,也在街上浮光掠影地得到一些布拉格歷史底蘊的片段印象。
穿越重重觀光客、觀光商店、還有沿街兜售音樂會票的觀光小販後,終於回到舊城區吃我們的布拉格第二餐。這是家義大利餐廳,有許多好酒,菜色食材很精緻,但料理得有點普通,居然一人要價 23 歐元!這算是我們在布拉格吃過最高檔且最不划算的一餐了... 這時候我們還不知道,其實義大利餐廳和義大利社群算是布拉格的一個重要組成份子。
1182657 1182658
若不愛一切解釋都是多餘
Day 3 – 新城區,中產階級的文藝布拉格
新城區、跳舞大樓、Café Imperial、市民會館、國家偶劇院

我對布拉格的刻板印象,畢竟不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與宗教革命這種嚴肅偉大敘事,反而是藏在街頭巷尾的新藝術,據說比布魯塞爾還要美輪美奐!街上的窗櫺與欄杆應該會有柔美的曲線,傳統建築的收邊與飾帶應該會鑲著栩栩如生的花葉,路旁雕像或羞澀、或惆悵、或若有所思地,靜靜凝視遠方或垂首不語... 昨天玩了舊城區一天,我對布拉格的刻板印象幾乎完全沒有被滿足:我想看到新藝術之城。
1182661 1182660

新城區 / New Town / Nové Město (http://en.wikipedia.org/wiki/New_Town,_Prague)

今天還是坐同一班 22 號電車,在市立劇院前下,只是方向一轉往南邊沿著河岸走,這裡是布拉格新城區。在歐洲,通常如果一個城市有分新城區與舊城區,往往大致是以 18/19 世紀來區分,因為 19 世紀是革新的年代,開始了工業化、都市化、人口成長、技術革新。中世紀城市一般來說在 19 世紀末終結,在破除 ancient regime 的過程中拆除了城牆,開闢大道,城牆外的郊區終於得到了新開發的青睞。
布拉格也是這樣,在這個未曾經過戰火嚴重摧毀的大城市裡,要看 19 世紀後的布拉格(包括新藝術的布拉格),只有兩個地方有機會:19 世紀被大規模都市更新的猶太區以及新城區。
事實上,布拉格新城區不用等到 19 世紀,早在 1348 年時查理四世在就在老城區南方開闢了大型的新城區,以有計劃的格子狀規劃,設立了稻草市場、牲口市場、馬匹市場,還規劃了大規模的住宅給商人、工人、鐵匠、輪子工人、釀酒師等。New Town 相對於 Old Town 是個邊緣地帶,是個社會底層居住的地方,也是布拉格勞動力基礎所在。因此 19 世紀大規模開發時,當然不會去動到充滿宗教與貴族足跡的老城區 Old Town 和城堡山 Castle Hill,而僅對新城區 New Town 和猶太區 Jewish Quarter 大刀闊斧做都市更新。
1182664 1182665

新城區的河岸住宅區,林立著華夏,大約每兩棟中就有一棟新藝術建築。新藝術建築在許多城市都有,包括巴塞隆納、巴黎、維也納、布魯塞爾、格拉斯哥、里加,我也在布魯塞爾多次走訪過新藝術建築了,不過新藝術建築在布拉格又有點不同。相較於布魯塞爾新藝術往往直接而大規模地運用花葉做欄杆、窗台等等鐵件雕飾,布拉格的新藝術卻有更多在壁畫、雕塑、馬賽克畫,以及建築柱頭、線腳等等石造和灰泥元素上,而且往往有故事性,花草通常不是主角,而是作為人的陪襯。
看著這窗台下的兩個樂手,低著頭,若有所思,舉著花圈撐起陽台。這樣優雅、充滿人味、帶有淡淡惆悵的情緒,比布魯塞爾的新藝術能說更多故事,這不只是外觀漂亮而已,也烘托出一種聯想,令人好奇地想像主題人物的姿態、故事,甚至可能隱喻著斯時斯地的布拉格思潮。
充滿自然主義的新藝術風潮,適逢捷克民族主義興起,一個貼近美麗大地、充滿純樸傳統、有點淒美、充滿愁緒的捷克民族姿態就這樣被創造出來了,今日全球時尚界把「民族風」與「波西米亞風」畫上等號不是沒有原因的。且不論我喜不喜歡民族主義,但不可否認地,這股民族主義下孕育出來的藝術形式,感性地給我一種美的共鳴。
橋頭是布拉格必遊的前衛地標:美國建築師 Frank O. Gehry (http://en.wikipedia.org/wiki/Frank_Gehry) 設計的荷蘭人壽保險公司大樓,暱稱就叫跳舞大樓 / Dancing House / Tančící dům (http://www.tancici-dum.cz/index.php?lg=en)。幾年來媽媽一直跟我提她 2000 年在跳舞大樓上吃到便宜又豐盛的法式大餐,可惜今日的跳舞大樓已變成超高價位但食物普通純吃氣氛的高檔餐廳了。這算是 Gehry 中期的作品,在傳統框架上的小張狂,整棟樓挑戰傳統結構的部份聚焦在玻璃帷幕的挑空大廳,這個透明量體像個跳舞的女士倚在男士身上;這位男士建築量體的結構當然要比較傳統一點、穩固一點,才摟得住女士。為什麼 19 世紀末時已經重新開發得富麗堂皇的新城區還有土地給 Gehry 蓋這種前衛大樓呢?原來還有一段悲慘的典故。
二次世界大戰前夕,布拉格就已和平地被德國給吞併了,而在大戰末期蘇聯攻打納粹時,德軍又兵敗如山倒,因此對布拉格從來沒有產生非常嚴重的地面戰爭傷害。反而是美軍於 1945 年的一次轟炸炸到了布拉格 (http://en.wikipedia.org/wiki/1945_Bombing_of_Prague),據說是本來要飛去炸德勒斯登 Dresden 的機隊導航失誤,飛到了德勒斯登東南方 100 公里處的布拉格 – 同樣有河、同樣充滿華麗的巴洛克建築、同樣是歷史大都會,就這麼被誤認為德勒斯登而炸了下去;最悲慘的是,領航機駕駛員還是個土生土長的布拉格人,雖然他發現飛錯地方到布拉格了,機隊長官還是將錯就錯冷血地下令轟炸,結果只炸毀了歷史建物和平民百姓住宅區,完全沒炸到任何德軍設施。而今這跳舞大樓,就是建在其中一塊當時被炸平的土地上。
聖誕節無休的老酒館 U Fleků (https://www.google.co.uk/search?q=u+flek%C5%AF+praha&oq=U+Flek%C5%AF+&sourceid=chrome&espv=210&es_sm=91&ie=UTF-8)

我們循著旅遊書找到了 DK 推薦的書店咖啡廳 Globe Bookstore and Café (http://www.globebookstore.cz/),不過今天聖誕節它沒開,卻讓我們在新城區充滿新藝術的 19 世紀末高樓大廈樹林中,找到了一間 1499 年的老酒館:U Fleků,居然誤打誤撞來到了布拉格觀光客最愛的一間傳統酒館!它外觀看來小,事實上自己有釀酒廠、八個大廳、可以坐 1200 人!我們的布拉格第三餐就在這兒解決罷。
1182673 1182674

這裡提供自釀的黑啤酒,和捷克其他出名的 Pils 品牌完全不同;捷克特色餐點再點了一次,有 Goulash、豬頸肉排、配上各式 dumplings,還有二人民俗小樂隊來唱歌助興... 今天又吃了好多肉,道地的捷克料理很好吃,但肉味還是真重呀,我們已經有點嚐夠了,接下來開始走清淡路線吧。
1182675 1182676

於是我們千里迢迢地,穿越整個新城區來到老城區的城門前,來參觀市民會館 / Municipal House / Obecní dům,它是布拉格新藝術集大成之作!從建築到室內裝修與壁畫,延請了 1900s 時包括慕夏在內的多位成名建築師與藝術家共襄盛舉。
在開始參觀前的一個小時,我們就來市民會館一樓的咖啡廳喝個下午茶吧!這間咖啡廳大有來頭,不單是寬廣的格局、兩面臨街的空間、挑高的大窗與吊燈、新藝術的華麗裝潢、家具、菜單等,它更是許多電影在布拉格取景的場地,包括馮迪索演的《限制級戰警 (http://www.imdb.com/title/tt0295701/)》xXx、還有《我曾侍候過英國國王 (http://www.imdb.com/title/tt0284363/)》的巴黎旅館餐廳也取景於此。
1182678 1182679

國王等級的華麗咖啡館 Café Imperial (http://www.cafeimperial.cz/en/)

可惜,《我曾侍候過英國國王》裡那種極專業、充滿品質的完美服務,在現實中的市民會館咖啡廳裡並沒有,反而相當粗糙甚至粗魯,於是我們坐了不到一分鐘便離開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反而給我們機會在附近不遠處,找到另一家真正令人驚豔的咖啡廳:Café Imperial。這是五星級旅館 Hotel Imperial 的一部分,為布拉格上流社會旅客最常下榻的旅館之一,以 Art Deco 式樣建於 1914 年,餐廳室內以彩釉磁磚配上埃及等異國圖案組砌而成。
根據DK所說,這家咖啡廳才真正以優質而彬彬有禮的專業服務聞名,果然名不虛傳,這才看到了《我曾侍候過英國國王》那種貼心周到專業姿態;不論是咖啡、冰淇淋、起司蛋糕或小餅乾,簡單東西都精緻得不得了... 這才是舒服的下午茶,比起我們在布達佩斯造訪過的咖啡館來說,品質相當,儘管沒有布達佩斯咖啡館那種結廬人境卻無車馬喧的悠哉,整體氣勢卻高了一個階層。我們的布拉格第一次下午茶,華麗專業精緻舒服又美味!可惜一小時左右就得走了,趕著參加 17:00 的市民會館導覽。
1182681 1182682

新藝術的民族榮光:市民會館 / Municipal House / Obecní dům (http://www.obecnidum.cz/)

市民會館無疑是布拉格新藝術建築的經典之作,更是捷克民族主義的重要建築之一(另一棟重要建築則是國家劇院 / Národní divadlo / National Theatre (http://www.narodni-divadlo.cz/en))。它建於 1900-1912 這個科技與藝術突飛猛進的世紀初美好年代,這時的捷克人在布拉格什麼都有,也充滿未來的希望,但就是沒有自己的國家。
1182683 1182684

在這個既悲情又樂觀的民族情緒下,這個布拉格市民的文化中心請了藝文美術界的一時俊彥,一起來進行建築設計,並分工完成室內室外所有藝術品,而且全部都有捷克民族傳說為主題!
1182685 1182686

包括大門口上方的馬賽克鑲嵌畫 Homage to Prague、室內音樂廳史麥塔納廳 / Smetana Hall / Smetanova Síň (http://www.pragueticketoffice.com/venue/obecni-dum-smetanova-sin/) 的圓頂與三角拱上眾多象徵波西米亞藝術的壁畫、由慕夏親自執筆畫完全廳的市長沙龍... 等等不可勝數。新藝術與捷克民族主義合而為一,讓有機的自然元素烘托出綺麗的民族傳說與神話。
1182687 1182688

史麥塔納廳算是布拉格兩大古典音樂會場地之一,另一個是捷克愛樂廳 Rudolfinum (http://www.ceskafilharmonie.cz/en/rudolfinum-p395.html) 裡面的德弗乍克廳。我們早已訂了除夕夜捷克愛樂在 Rudolfinum 的新年音樂會票,但是卻無緣進入史麥塔納廳參加音樂會,因為... 這裡的音樂品質相當堪慮!音樂會,似乎已經成為布拉格的觀光重點之一了,就猶如路上賣很多木偶一樣,也有很多人在兜售著音樂會的票,隨隨便便地,城裡至少有幾十個地方都有音樂會,而且票是可以殺價的!看看曲目,不外是些「韋瓦第四季」、「德弗乍克新世界」、「韓德爾皇家煙火水上音樂」等等古典音樂口水曲目;看看樂團吧,樂團名稱都有冠個「布拉格」或「捷克」之名,但也混了其他名字,一看就知道都是二三流樂團出來混口飯吃,賺賺觀光客的錢。同樣地,還有另外兩種表演也非常氾濫,一個是黑光劇、另一個是木偶劇。
1182689 1182690

國家偶劇院 / National Marionette Theater / Národní divadlo marionet (http://www.mozart.cz/)

今晚我們正是要去國家偶劇院看木偶劇《唐喬望尼》Don Giovanni (http://en.wikipedia.org/wiki/Don_Giovanni)。原來 Don Giovanni 和莫札特對布拉格來說有重大的意義:莫札特來到布拉格郊區創作這齣劍俠唐璜的歌劇,並且在這裡親眼見了情聖 Casanova 的風流倜儻而將他作為藍本,趕稿趕到演出前一刻才把譜全部寫完匆匆彩排上場,最後贏得莫札特許久未見的滿堂彩,從此莫札特心花怒放地愛上了布拉格,而布拉格民眾也回報以對他的音樂長年不變的忠心支持。
1182691 1182692

老實說,我從來沒有注意 Don Giovanni 在演什麼,原來是風流劍俠唐璜的故事,主角相當糟糕,不但是花心大蘿蔔一個,還害死了女主角的父親... 與其說唐璜是風流瀟灑的故事,不如說是個令人心驚膽跳的警世寓言。
1182693 1182694

至於用木偶戲來演的唐璜如何呢?看著一尊尊木偶跳出來,舞台背後的幾隻手巧妙地拉線操作它們,非常新鮮!木偶許多關節動得很巧妙,有的木偶甚至下巴也可以動,可操作的線頭很多,可是操作員非常厲害,雖然只有兩隻手,卻能隨時用手指拉張而細微地調整木偶肢體;更厲害的是,木偶操作員並不是一對一的演員,而是五個操作員一起操作那五隻木偶,當木偶走位變化時,要隨時能由不同位置的操作員接手!是個非常有組織的團隊合作。可惜,這個木偶劇並沒有把木偶最細微的藝術發揮出來,反而加入了很多逗笑的、取樂的、譁眾取寵的情節,有時把好好一齣歌劇給變得有點四不像;看來,這個偶劇已經不完全是捷克傳統藝術了,它已開始為了迎合觀光客而流俗。
1182695 1182696

莊園劇院 / Estates Theatre / Stavovské divadlo (http://www.narodni-divadlo.cz/en/estates-theatre)

回家路上,穿越老城區經過老劇院 Estates Theater,原來剛剛讀到的莫札特上演 Don Giovanni 獲得滿堂彩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這也是後來每次莫札特來布拉格一定要上台指揮的地方。在這條我們每天都走的路上,每天都可以看到這個莫札特最愛劇院兩次,遙想 18 世紀的捷克人,具有傑出品味能對莫札特慧眼識英雄,在 19 世紀與 20 世紀更是人文薈萃,有各種藝術家文學家,一起帶領著優雅而自信的民族獨立運動。不過現在呢?
相較於我們去過的其他所有歐洲都會包括巴黎、布魯塞爾、阿姆斯特丹、倫敦、都柏林、柏林、布達佩斯等等,就只有在布拉格,我們很難看到一個獨立的市民生活,而充斥著過度觀光的迷幻感,包括塞滿店家的木偶與水晶、小販沿路兜售票的黑光劇、數不盡的二三流音樂會、路上大聲招人的旅館、開天價的計程車... 真不知道,21 世紀的布拉格人怎麼了?
1182698 1182699

當年的布拉格顯然是個人文薈萃之城,今天的布拉格似乎仍在賣它的歷史,卻人事已非。窗台下仍然矗立的漂亮新藝術雕像,只是靜靜地垂著頭,看著這曾幾何時的滄桑,耐心等待下一個盛世的來臨。
1182700
帥的不敢出門
Day 4 – 猶太區、城堡區,天上地下
伏塔瓦河岸、Bohemia Bagel、猶太區、城堡區、黃金巷、小區

一早睡眼惺忪地醒來,第一件事總是打開窗戶看看天氣,今天竟然是捷克的第一天豔陽!清澈的藍天萬里無雲!趕快把旅伴挖起床來,快快盥洗穿衣吃早餐出門去。
才在等候電車時,已能遠遠望見大道底端的聖維塔大教堂 / St. Vitus Cathedral / Katedrála svatého Víta (http://www.katedralasvatehovita.cz/en)。我們所住的這個外圍住宅區,其規劃看來也是有軸線與地形考量的:我們這邊雄據一個山頭,越過低處的布拉格老市中心區,可以清楚地望過伏塔瓦河看見對岸的城堡山!今天大晴天,能見度幾乎是昨天前天的十倍以上。
1182707 1182708

豔陽天,漫步伏塔瓦河 / Vltava / Moldau (http://en.wikipedia.org/wiki/Vltava_River)

再次搭上電車 22 號,在國家劇院前下車,今天沿著 Vltava 河往北走。陽光普照的冬季布拉格,照起相來與夏天幾乎沒有兩樣,儘管對岸山頭的森林少了茂密的葉子,從南方斜斜地照過來的冬陽卻比日正當中的夏陽擁有更金黃的溫暖色澤、灑在皮膚上也比夏天烈日更溫柔而舒適。
沿 Vltava 河走向查理大橋,這是史麥塔納博物館 / Smetana Museum / Muzeum Bedřicha Smetany (http://www.nm.cz/Hlavni-strana/Visit-Us/Bedrich-Smetana-Museum.html),這時耳邊就要響起耳熟能詳的《我的祖國 (http://en.wikipedia.org/wiki/M%C3%A1_vlast)》第二樂章《莫爾島河 (http://en.wikipedia.org/wiki/File:Smetana,_M%C3%A1_vlast_-_Vltava_-_The_Moldau.ogg)》了!身在台灣,捷克的形象永遠和民族主義緊緊連在一起,我們最熟悉的捷克作曲家就是國民樂派的史麥塔納,最熟悉的曲子就是《莫爾島河》,而今我們心中低迴無數次的河流旋律,就在這裡跟著河流本身一起緩緩流去。
1182710 1182711

經過 Klementinum,向內陸走進舊城區中心,終於見到了陽光下的舊城廣場,聖誕市集仍在這裡生生不息地營運著,陽光下多了幾分暖意也鼓勵人們闔家出來散散步。原來這個舊城廣場如此多彩繽紛,和陰天時一片冷列沈重的白色完全不同。
1182712 1182713

聖誕節後第一天,街上行人真的比聖誕節前少很多,不過布拉格仍然是個聖誕節非常有人氣的城市,不像巴黎聖誕節大部分商店景點都關了、不像德國大城裡大家全部回家關起門來取暖、也不像英國城市甚至連公共交通都全部休息。今日的聖誕市集仍然照常營運,每個攤位仍然隨時引人駐足,卻清閒許多,各種美食躺在陽光下看起來更為可口!好像應該趁天氣好在這裡多逛逛市集,不過我們今天只是要經過舊城區而已,今日的重頭戲,是走訪歷史上就處於邊緣的、戴著一面神祕面紗的猶太區。
1182715 1182714

Bohemia Bagel,拎著猶太麵包前進猶太區

猶太區就在舊城區北邊,才一進入猶太區領域,迎面而來就是個共產風的大廣告:Bohemia Bagel (http://www.bohemiabagel.cz/home.php)。Bagel 作為猶太人的食物,我們當然要在猶太區嚐嚐囉!這家也有 DK 背書推薦,稱之為「布拉格充滿年輕活力的早餐店」,裡面相當美式,的確充滿活力,不拘小節。
1182717 1182718

Bagel 本是非常傳統的猶太麵包,不過近年在美國紐約紅起來後,很迅速地成為不分種族宗教都很愛的都會食品,當早餐當午餐或街上吃都好。這家也的確是美國人開的,特別選在布拉格猶太區,儼然成為漫遊猶太區的必吃景點,甚至成為美國背包客來布拉格的熱門聚會場所與資訊中心。
1182720 1182719

早餐有美式早餐的份量,飲料也可以無限續杯,旁邊還有網咖,來來去去一堆年輕背包客講著美式英文,重點是… Bagel 口味很多而且很優質!而且外面嚇死人地大排長龍!我想我們接下來幾天應該還會再來。
1182722 1182721

猶太區 / Jewish quarter / Josefstadt / Josefov (http://en.wikipedia.org/wiki/Josefov)

猶太區從中世紀(至少 13 世紀前)就存在於布拉格市中心北邊了,有東西兩個社群:來自西邊法國與神聖羅馬帝國的,以及來自東邊拜占庭帝國的,兩個社群壁壘分明,大約以今日的巴黎街 Pariska 購物大街為界。儘管就在布拉格北邊,長期以來猶太人一直受到基督/天主教徒的歧視,直到 1784 年,開明的奧地利皇帝約瑟夫二世時才頒佈了一連串的平等法案,而猶太區也在 1850 年終於正式被劃為布拉格的一部分。
1182723 1182724

然而,相較於正規的城市如舊城區,猶太區數百年來的發展非常窳陋,人口爆炸、亂葬、房屋擁擠、日照不足、衛生條件極差,猶太人雖然很多會賺錢的殷實商人,一般猶太人甚至小中產階級的生活環境仍有如貧民區一般。因此 1890 年代市政府大規模拆除了猶太社區進行現代化都市更新,僅留下了最重要的幾個猶太教堂、猶太市政廳、猶太墓園等,其餘都變成了 19 世紀的都市高樓大廈。
1182726 1182725

我們從猶太區西邊逛起,這邊是都市更新比較沒有完全剷除的地方,就在 Hastalska 大街上一整排六七層樓的大廈之間,還可以看到幾棟兩三層樓的老房子;穿梭過 St. Castulus 教堂 (http://www.1pragueguide.com/church-of-st-castulus)旁的蜿蜒小巷,這裡是堂皇的布拉格裡少數尺度親密的靜謐角落,石板路上沒幾個人走進來,冬日豔陽天卻也沒有什麼直射的陽光穿得進來... 聖誕節的布拉格很熱鬧,這很好,只是似乎處處都太熱鬧也太喧囂了點,我們可以像這樣兩人手牽手漫步小巷,在布拉格難得幾回呀。
1182727 1182728

漸漸走向猶太區西邊,靜謐角落很快就走完了,這裡是格子狀街道與 20 世紀初大廈建築的街廓,包含通往舊城廣場的 Parizska 購物大街 (http://www.columbia.edu/~beecher/prague/Parizska/)。遊客突然間暴增了起來,處處有數十人的旅行團走訪各個猶太景點之間,更別說購物大街上大包小包的購物男女們 - 好吧,至少布拉格市中心還有一般市民的日常生活,雖然擁擠但差堪告慰。
1182729 1182730

高樓之間有幾個小古蹟:猶太市政廳、老的新猶太教堂、猶太墓園、以及其他幾個次要的猶太教堂,可惜今天禮拜六,是猶太人的假期,因此全部不開放,改天再來挑幾個看吧;不過看了看售票規則才發現,我根本不能挑,因為這些景點不能個別參觀,一定要買聯票,每個人的聯票相當於 20 歐元不只!
1182731 1182732

其實大多數人都只想參觀其中兩三個最重要的點,可是卻迫不得已要花大錢買票。相較於我們在布拉格其他景點遇到的,只有折合歐元大約 €3-6 的便宜入場費用,這些今日仍由猶太人經營的景點真是吃人不吐骨頭呀... 想想猶太人歷史,他們經商能力過人、精打細算、擅長放高利貸,這樣優越的經濟地位多多少少惡化了他們的社會地位,再加上聖經故事的污名推波助瀾,就這樣被整個歐洲幾乎所有其他種族歧視了一千多年。
當然,我也認識很多相處愉快的猶太人好朋友,猶太人的集體人權當然也是普世的人權,但是如此傳統、團結、排外、功利的猶太人形象,就這麼大喇喇地在我們面前呈現,似乎開始能夠有一點點體會為什麼過去歐洲人如此討厭他們了。儘管「反猶」這種歧視的集體情緒是不對的,但它並不是空穴來風,而其來有自,沒有辦法強制禁絕,而值得更多傾聽、理解與思考。
布拉格城堡區 / Prague Castle / Pražský hrad (http://www.hrad.cz/)

今天只漫步了小巷,沒能參觀猶太教堂們,我們決定改天再來知性的猶太歷史之旅。冬天的豔陽只到下午四點左右就要下山,把握機會,穿出猶太區經過捷克愛樂廳 Rudolfinum,上橋走到對岸,從葡萄園旁邊走上城堡山去!
1182735 1182736

剛好四點鐘,從城堡山回頭看,夕陽正把舊城區沿岸照得金光燦爛,伏塔瓦河岸近處有金色的捷克愛樂廳、遠處更有人稱「伏塔瓦河畔的金色聖殿」的國家劇院 / National Theatre / Národní divadlo。城堡果然是一個城市最仰之彌高、最具戰略區位、最能一望無際俯視城裡每個子民的至高點。
1182737 1182738 1182739

城堡區景點們也賣聯票,不過這邊比猶太區賣得便宜多了,而且逛不完還可以分兩天逛。搶在天黑前,我們走進了著名的黃金小巷 / Golden Lane / Zlatá ulička (http://www.pragueexperience.com/places.asp?PlaceID=964),這是城堡區最平凡的一角,也是城堡山上唯一的狹窄小巷與狹小低層建築,從 1500s 魯道夫二世時代就興建起來了,專給城堡內的金匠以及其他工匠居住;他們並沒有能夠住在完整獨立的房子裡,而只能利用城牆拱下的狹小空間建出勉強足供生活的空間。
1182742 1182741

真的很狹小,每棟房子都有兩層樓,但事實上它們的兩層樓還抵不過一般建築的一層樓;每扇門都不夠高,教小的東方女生觀光客可以順利進去,我卻一定要低著頭才能進;一開門走進去,頂多走個兩公尺就到底了,這些兩公尺小房間現在都再利用為觀光紀念品商店,店面小到只要有四五個人同時進去就會打起結來!在猶太區已經被鏟平、今日布拉格市中心再也看不見的狹小窳陋生活地景,在城堡區居然還看得見!
1182743 1182745

黃金巷在 16-18 世紀都是皇家工匠的住所,但是到 19 世紀時開始衰落,變成都市裡窮人與罪犯棲居的邊緣土地之一。這兒有一棟超小的藍色小屋,也曾有一個著名的住戶,他是邊緣人的一員,不過不是罪犯也不是窮人而是中產階級,就是用德語寫作的捷克猶太人:卡夫卡 Franz Kafka (http://en.wikipedia.org/wiki/Franz_Kafka)。
這裡可以看到卡夫卡某一段日子的生活起居地景,不過這裡並沒有什麼關於卡夫卡的展覽或解說,還得改天去卡夫卡博物館才看得到。在城堡山上看卡夫卡,當然不是要看知性的歷史解說或名人故居,而是要來遙想一下卡夫卡如自傳般的大作《城堡 (http://en.wikipedia.org/wiki/The_Castle_(novel))》,還好我們比 K 幸運,這麼容易就登堂入堡,不用經驗那自中世紀以降就上了一層一層鎖,設下層層關卡將生命與希望阻絕開來的 Schloss。
1182754 1182755

四點出頭天色將暗,這種天色由藍變紫、而夜間照明已經開啟的時刻,是最絢麗的華燈初上,還是繼續逛一下城堡區吧。布拉格城堡號稱全世界最大的「城堡」,當然這就要看城堡的定義囉,像布拉格這樣在城堡山上面連續蓋了一堆四層樓的樓房辦公室,就算是最大「城堡」了,遠看是很壯觀,但近看就覺得很平凡,沒有防禦性城堡的防衛形式,也沒有貴族或皇家城堡的排場或精雕細琢。
1182756 1182757 1182758

小區 / Little Quarter / Malá Strana (http://en.wikipedia.org/wiki/Mal%C3%A1_Strana)

城堡山下的小區,在這十天的布拉格行程裡完全沒有排什麼行程,只聽說這裡是巴洛克建築大本營,還有一個教堂號稱蘊藏了滿滿的「莫札特之愛」,在莫札特於維也納過世時排了滿滿的樂迷來哀悼,擠得大街小巷水洩不通。不過小區令我驚訝地初次感覺布拉格沒那麼觀光的一面:這裡的廣場沒看到什麼拿相機拿地圖杯背包的觀光客,倒是不少約在這裡的學生、年輕人和中年夫妻們,許多人拿著手機在傳簡訊約人,會到面的開心地握手親吻,幾個人手挽手向路旁騎樓走去。
1182759 1182760

這裡有騎樓!這就和對岸的布拉格舊城區與新城區有截然不同的街道生活型態了,騎樓的四分拱頂更暗示著這可能是文藝復興時代的建築結構,是古色古香的老騎樓耶!而且騎樓下方一家一家地排滿了各類餐廳,紛紛使出渾身解數妝點門面廣告,吸引顧客上門。我們過慣了西歐的乾淨清爽生活,向來對餐廳門面的妝點只有明亮或典雅的期待,而位處東歐的布拉格在門面擺設上顯得大膽很多,什麼東西都可以擺出來,要張牙舞爪還是要神祕媚惑都可以,東西擺到稍微擋住一點點騎樓也沒關係,相較於我們熟悉的德法荷比,這裡充滿東歐的瘋狂活力!
1182764 1182765

這麼多餐廳,要吃哪一間好呢?小區看來是個很好吃的小區,也許算是布拉格市民晚上與朋友聚會的餐廳街之一?如果現在是夏天,可以想見這些騎樓下面甚至街道上一定擺滿了戶外座位,找餐廳等位子的人們川流不息,服務生端著一盤盤黃澄澄的啤酒,而捷克人們 - 這個號稱平均每人每年飲用啤酒量排名世界第一的民族,當然是充滿爽朗笑聲、任啤酒泡沫飛濺,享受夏日晚間夕陽西下的美好時光。
1182766 1182767

不過現在是冬天,而且幾天下來布拉格越來越冷了,今天豔陽天居然更冷!也許是今天空氣太清爽了濕度不夠吧... 我們決定還是不要在外面吃捷克傳統料理吃到深夜再冒著寒風回公寓,只好忍痛割捨小區餐廳們,不過也很驚喜地發現小區居然有肯德基,在德國與比利時都沒有看到過的肯德基,居然在布拉格看得到!就外帶個肯德基乖乖桶、超市買兩瓶捷克啤酒、配德語電視台上的奧地利老電影《茜茜公主》Sissi (http://www.imdb.com/title/tt0048624/),沒有廚房的公寓,其實也可以很愜意!
1182768
原諒我盛裝出席只為錯過你
Day 5 - 建築就是權力:愛國主義與宗教壓迫
國家劇院、佩特林山丘、史托拉霍夫修道院、聖維塔大教堂、老宮殿

每天我們坐電車 22 號,都是在國家劇院前面下車,匆匆經過。今天,我們終於要參加國家劇院的導覽團了,只有捷克文沒有英文,不過沒關係,這是我們唯一一次進入國家劇院的機會。布拉格的劇場與音樂廳建築很多,但姑且不論裡面駐團的表演品質如何,光以建築來說就屬國家劇院在捷克歷史上最為重要。
國家劇院 / National Theatre / Národní divadlo (http://www.narodni-divadlo.cz/en/national-theatre),捷克民族奮起了

像 1900s 的市民會館一樣,國家劇院是個時代的產物,而且其民族主義的源流比市民會館還要早!歐洲中產階級興起、歐洲各國民族主義包含捷克民族主義興起,兩者都發生在 19 世紀中期。自從 1789 年布拉格的木造劇院燒毀之後,有一段時間布拉格一直缺乏一個表演藝術中心,直到 1840 年代捷克的中產階級愛國主義者們才開始推動新劇院的建立。
這個劇院要建就要一舉成功,要成為新世紀裡捷克民族的榮耀!所以一直到 1862 年也才暫時建了個臨時劇院,還要等愛國主義者們不停奔走籌款,甚至開辦樂透彩 ”The People for Themselves”,直到 1868 年終於款項到位開辦競圖,由建築師 Josef Zítek (http://en.wikipedia.org/wiki/Josef_Z%C3%ADtek) 以這個新文藝復興式樣的設計奪得首獎,並迅速開始興建。
這是捷克人的第一個民族榮耀建築,是 1860s 的事,正踏在各類新古典主義藝術(包含新文藝復興)的浪潮上;我們前天去參觀的市民會館是第二個,已經是 1900s 的事了,則匯聚了布拉格新藝術運動的結晶。在工業革命與都市化的 1860s,都市的權力逐漸由君權與神權轉移到新興中產階級身上,因此建築品味也不同了,不見得要彰顯神聖、位序、權力,而更多要彰顯珍奇、品味、富裕,再加上捷克人想要有自己國家的念頭,這個建築還要發揚民族歷史與精神。因此新的建築品味,暫時就落在具有古典架構的嚴謹、同時混以多種裝飾的新文藝復興式樣上。
像市民會館一般,Zitek 建築師邀集了當時布拉格名震一時的菁英藝術家們一起來分工,包括雕刻家、畫家,還有金匠、石匠、玻璃匠等等;除了建築與室內設計工作者外,同時也請了最眾望所歸的劇作家和音樂家,一起摩拳擦掌等著建築落成開幕後要來個轟動的首演。一個偉大的建築物動員了一整代的藝術家,給他們磨練也給了他們舞台,這就是 Generation of The National Theatre (http://en.wikipedia.org/wiki/National_Theatre_(Prague)#Initial_design_and_construction.2C_1844_to_1881)。
建築工程到了 1881 年終於完工,很可惜,才剛完工不久就出了意外火災,把屋頂、舞台和觀眾席全部燒毀。Josef Zitek 的弟子 Josef Schulz (http://cs.wikipedia.org/wiki/Josef_Schulz) 接手師父的工作成為新建築師,兩年之內把損毀的部份重建完成,終於於 1883 年隆重開幕,第一檔戲由捷克最驕傲的國民樂派作曲家史麥塔納,推出他專為國家劇院開幕而作的民族神話歌劇 Libussa (http://en.wikipedia.org/wiki/Libu%C5%A1e_(opera)),也就是前幾天曾經在老市中心看過很多次的,傳說中的捷克祖先 Libuše 公主,民族榮耀的劇院首演,當然也是民族榮耀的神話歌劇!
第一代的 Libuše 公主定裝照,居然就展在某個次要的樓梯廳旁邊,在導覽的途中沒有多提,咻一下就經過了,還好我眼尖有發現。可惜在歌劇的領域裡,這個纖柔又堅強的美少女 Libuše,不免還是要被演得圓圓胖胖的,沒辦法,這就是歌劇界百餘年來的無奈傳統呀,如果今日聶翠珂 (http://www.annanetrebko.com/)可以來演 Libuše 就太棒了!
命途多舛的劇院,就像命途多舛的捷克歷史一樣,幾經掙扎幾經挫敗,最終榮耀地站了起來。今天捷克人稱國家劇院為「伏塔瓦河畔的金色聖殿」,它已成為捷克民族認同的象徵地標。國家劇院的室內,格局比起我們在布達佩斯參觀過的匈牙利國家歌劇院 / Hungarian State Opera / Magyar Állami Operaház (http://www.opera.hu/) 小很多,看來比起奧匈帝國第二大都,布拉格這個人口規模僅有布達佩斯一半的第三大城,所能匯集的資金所能使用的材料都相當有限,但是在有限的空間中,看得出捷克藝術家努力要塞很多象徵民族歷史的主題進去。
在迴廊下、觀眾席圓頂上、舞台布幕上的藝術作品如 Allegory of Arts 這種歌劇院典型的眾神主題,就不用說了;舞台框上刻出了象徵波西米亞和摩拉維亞 13 區域的英雄,中場休息交誼大廳中的天花更是繪滿了斯拉夫民族的歷史故事,還有一系列濕壁畫《我的祖國的神話》,除了神話人物更具像地描繪 13 區域的鄉土景觀。
1182781 1182782

「捷克真是個愛國的國家呀!」這是我們參觀過兩棟捷克建築物後的主要感想。在愛國主義與民族悲情這個基礎上,許多我們熟知的捷克藝術家都可以連結在一起了。我過去對這些藝術家的民族情懷當然也略知一二,只是這回到了布拉格,驀地裡愛國主義透過藝術撲天蓋地而來... 令我有一點點喘不過氣。
不論是建築的新文藝復興、繪畫設計的新藝術風格、還是古典音樂的國民樂派,愛國主義凝結出各種美的結晶,當然是好事;幾百年來一直受到外來力量統治的捷克,能夠有這麼一股團結愛國並為國家驕傲的思緒,也的確受到全球人們普遍的敬重。但看看在二次大戰前夕佔領捷克的納粹德國,何嘗不是一股瘋狂的愛國主義熱忱呢?何嘗沒有日耳曼民族受壓迫後要奮發圖強的民族情緒呢?15 世紀時 Jan Hus 帶起的宗教改革混合民族對抗活動,同時也排外、仇視、驅逐了許多異族人,最後這個對抗之火燒回捷克自己,導向自己整個民族的數百年苦難。
愛國主義是個兩面刃,它有美的結晶也暗藏毀滅的因子,得要小心地經營它。我們台灣人近年要倡言獨立時,總是動輒引用愛爾蘭、蘇格蘭或捷克這些國外的民族主義為範例。嗯,這樣引用也不能說不好,只是我想台灣在比這些東西的時候應該要在基本面上爭氣一點,我們這小國暫且不說國力好了,就來說藝術:有本事的話,台灣新一代藝術家與思想家,何不來做一個驚人的經典台灣建築、來動員本土菁英打造出一個新的藝術世代呢?何不寫首像《我的祖國》一般具有強烈民族渲染力的樂曲來感動全球呢?

中華民國的國家劇院 National Theatre 在哪裡呢?就是中正紀念堂右前方那棟紫禁城太和殿的複製品 (http://www.ntch.edu.tw/)... 愛國的台灣人們難道不能蓋一棟更有臺灣味、從台灣土地上開花結果的建築嗎?別說因為「台灣被外省權貴統治著」所以做不到,當年的布拉格還不是一樣被「奧地利德語權貴」統治著?
佩特林山丘 / Petrin Hill / Petřín (http://en.wikipedia.org/wiki/Pet%C5%99%C3%ADn),「從波西米亞森林到喀爾巴阡山」

今天從國家劇院直接過橋走向對岸,從另一個方向繞個遠路上城堡山。這裡是佩特林山丘 Petřín Hill,儘管它也在布拉格的外城牆內,從 12 世紀以來它就是城市對岸的郊區,用作葡萄園或其他類農地,並適度保留森林資源。因此在 1891 年舉辦的《布拉格百年工業博覽會》 Prague Jubilee Exhibition (http://en.wikipedia.org/wiki/General_Land_Centennial_Exhibition_(1891)) 就在此興建了許多設施,包括有「小巴黎鐵塔」之稱的觀景塔、哈哈鏡廳、天文台等,當然還有把參展遊客帶上山的登山纜車。
這個 1891 年的《百年工業博覽會》又是一個民族主義的大會場,在歐洲各個國家風起雲湧地辦世界博覽會宣揚國力的 19 世紀末,布拉格也想辦一個博覽會增加捷克民族的能見度;捷克的第一次工業博覽會辦在 1791,儘管只是單一建築物裡的小規模博覽會,也算是第一次的捷克民族主義發聲,而經過一整個世紀歐陸風起雲湧的民族獨立運動、捷克的民族藝術世代也開花結果後,1891 這個「百年」大盛事意義非凡,也引起布拉格的德語居民們強烈杯葛。
走在這片夏天綠草如茵、冬天遍地結霜的美麗公園,誰知背後曾有這個德語與捷克語的民族競爭歷史呢?從 Petřín Park 走向城堡的路程,可以看到城堡山最漂亮的一景,在《我曾侍候過英國國王 (http://www.imdb.com/title/tt0284363/)》電影中,德國女主角(曾演過白玫瑰 Sophie Scholl (http://en.wikipedia.org/wiki/Sophie_Scholl) 的 Julia Jentsch (http://www.imdb.com/name/nm0421799/),這回演忠心不二的納粹少女)就是在這裡望著美景興嘆「布拉格是美麗的第三帝國城市,從波西米亞森林到喀爾巴阡山」。
不同的民族,大家對森林之美、城市之美與布拉格之美的讚嘆都是一樣的,只是同一美景,每個民族都想要將它納進自己的創世神話,都想當它是屬於「我們」的。冬天走在海平面上300 公尺的小山丘森林中,是有點冷颼颼地,不過透過枯葉,布拉格美景很清楚地盡收眼底;在布拉格,我喜歡這種沒人的地方,因為美景似乎比人可愛一些 XD
1182789 1182790

史托拉霍夫修道院 / Strahov Monastery / Strahovský klášter (http://www.strahovskyklaster.cz/webmagazine/home.asp?idk=257),宗教武器巴洛克

在接近城堡山之前,第一個映入眼簾的是兩根巴洛克式尖塔與矗立在山頭上的潔白建築群:史托拉霍夫修道院。其實布拉格的巴洛克經典建築非常多,尤其是在佩特林山腳下的小區就有很多,我們為什麼對這間山上的白色修道院情有獨鍾呢?其實是想看它超華麗的巴洛克圖書館。
1182791 1182792

早在 1140 年,普雷蒙特雷修會 Premonstratensians (http://en.wikipedia.org/wiki/Premonstratensians) 就來這裡蓋了最早的老修道院,經過 1258 年一場大火後改建成哥德式,後來在 16 世紀左右改建為今日的巴洛克樣貌。兩間圖書館 Theological Hall (http://en.wikipedia.org/wiki/Strahov_Monastery#The_Theological_Hall) 和 Philosophical Hall (http://en.wikipedia.org/wiki/Strahov_Monastery#The_Philosophical_Hall) 都已經運作了八百年以上,算是波西米亞地區最精緻的圖書館了,今日全球各種「世界最美圖書館」的排名也常常把她們排在前幾名。在 1783 年皇帝約瑟夫二世下令解散各天主教修道院時,這間史托拉霍夫修道院聰明地巧立名目將修道院圖書館改為研究機構,因此逃過一劫,存留至今。
1182794 1182793

如果新藝術是 19-20 世紀之交的布拉格建築之美,巴洛克就是 17-19 世紀的布拉格的特色景觀,甚至比新藝術建築還要多很多!這也是有人為計畫過的,巴洛克建築以其華麗的語彙、樂觀地相信絢爛的天主之美,在 1618 年烽火遍及全歐的宗教大戰「三十年戰爭 (http://en.wikipedia.org/wiki/Thirty_Years%27_War)」開打後,巴洛克建築在布拉格,是天主教清洗捷克新教勢力的重要精神武器,尤其各種聖徒在建築屋頂與簷壁上組成的華麗雕塑,更是新教徒認為偏離了教義的聖像崇拜與繁文褥節。巴洛克建築在歐洲的分佈,就是一張天主教對決新教的勢力版圖,捷克奧地利巴伐利亞義大利比利時法國西班牙充滿華麗的巴洛克珍珠,英國荷蘭北德丹麥北歐的建築景觀則是一片純淨簡樸,就算是號稱也用「巴洛克」的新教英國也一樣。
1182796 1182797

瞧瞧 Theological Hall 的模樣,這與其說像個充滿虔敬的知識聖殿,不如說像個華麗的知識寶庫;據說 Philosophical Hall 更為華麗壯觀,只是現在正在籌款整修中,所有零件都已經拆下來變得光禿禿地。除了藏書之外,史特拉霍夫修道院更藏有許多早期機器、地球儀、動物標本與骨頭等等自然科學物件,的確扮演了 19 世紀前修道院作為知識中心的重要角色。
聖維塔大教堂 / St. Vitus Cathedral / Katedrála svatého Víta (http://www.katedralasvatehovita.cz/en),捷克的國家寶藏

再走著走著進入城堡區,現在我們已身處在布拉格地勢最高的平台上了。城堡周邊是許多重要貴族過去的宮殿,城堡本身則是四層樓連續的辦公建築,今日包含幾個博物館、部分政府機關與總統辦公室。
1182799 1182800

城堡區建築簇擁在中心的,就是布拉格主教座堂:聖維塔大教堂,我們終於到了布拉格的最高處!教堂由低地國 Arras 來的建築師 Matthias (http://en.wikipedia.org/wiki/Matthias_of_Arras) 所設計,整體和一般哥德式大教堂沒有兩樣,但最特別的就是南側的高塔,比西端立面雙塔還高很多,且蓋了個巴洛克式的塔頂。這個規格遠遠超出一般哥德式教堂的正中高塔,塔頂就是捷克今日的國家寶藏所在地,塔底一個畫滿了聖經故事壁畫的小祭壇則埋葬了捷克聖徒聖瓦茨拉夫 / St. Wenceslas / Svatý Václav (http://en.wikipedia.org/wiki/Wenceslaus_I,_Duke_of_Bohemia),就是那個捷克人民念念不忘的「好國王」Good King Wenceslas (http://en.wikipedia.org/wiki/Good_King_Wenceslas)。
1182801 1182802

在這個捷克的國家級聖殿裡,另外還埋了幾位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與皇后,還有一位有名的聖徒 St. John Nepomuk / Jan Nepomucký (http://en.wikipedia.org/wiki/John_of_Nepomuk),同樣是殉教者,他在捷克的地位剛好與 Jan Hus 呈現個對比。他身為天主教徒,於 1393 年對當時擁護新教的國王抗命,因而被逮捕、拷打、並被丟下查理大橋而殉教;而與他敵對的宗教改革家 Jan Hus 也沒高興多久,過了二十年也被天主教處死了,捷克也被天主教血腥鎮壓... 真是風水輪流轉呀。
1182803 1182804

他抗了國王什麼命呢?這是個今日我們都很熟悉的場景「神父,我有罪」。向神父的告解內容一直都是神父要誓死堅守的秘密,不管是對權力再大的王公貴族或今天的政府企業都不可以洩密,當國王想把黑手伸進告解室時,Jan Nepomucký 拼著一死也要堅守教友們的秘密。這個傳統於是被他以身殉教捍衛了下來,因此他被封聖後就成為「保護秘密」的聖徒;另外由於他被「丟下橋淹死」的典故,也同時封聖後就成為「保護人們免於洪災」的聖徒,在歐洲許多橋上都有它的雕像,最有名的一個當然就在查理大橋上,就是那個旅遊書上都說摸一摸會帶來好運的雕像,每天數以千計的觀光客都搶著要摸,也沒幾個人真的知道他的故事。Jan Nepomucký 死後兩百多年,終於等到耶穌會教士進入布拉格要淨化這裡的新教勢力,於是被耶穌會舉為樣板,與新教徒與民族主義者的精神導師 Jan Hus 對抗。
1182805 1182806 Ponte Milvio@Rome, Italy

教堂裡,也看到了我們這趟旅程的第二件慕夏作品:《聖維塔大教堂彩窗 (http://www.muchafoundation.org/gallery/browse-works/object/199)》(1931)。彩窗以兩位聖徒 St. Syril 和 St. Methodius 為中心,四周伴以許多聖經故事人物,農民們的塑像則以穿著民族服飾的捷克農民為藍本。看了這麼多布拉格新藝術作品後,愈發感覺捷克新藝術所訴求的生命力,不只是把自然元素當一個新風尚而已,而是要以自然元素烘托出一個傳統上流社會沒看到的社群、沒看到的底層故事、沒看到的小人物思緒。
老皇宮 / Old Royal Palace / Starý královský palác (http://www.hrad.cz/en/prague-castle/guidepost-for-visitors/old-royal-palace.shtml),快意恩仇、生靈塗炭

不知不覺今天也快天黑了,時間有限,我們只選擇了聯票上另一個重點參觀:老皇宮 / Old Royal Palace / Starý královský palác。這個老皇宮是城堡山上最早的建設,從 11 世紀起就設了防禦工事並立下第一座城堡,接下來幾個世紀中不少國王就以此為基礎持續增建城堡。這裡也一直是布拉格王權的指揮中心,哈布斯堡家族時代這裡是政府機關、皇家樞密院、還有波西米亞國會。
老皇宮在哪裡呢?就在聖維塔大教堂的南面,這排平平無奇的辦公室建築裡面!今日它的外觀已經和城堡山上其他一眾文藝復興式樣的四層樓房混在一起了,從外面看渾然不知裡面還是哥德式的城堡。裡面最雄偉的 Vladislav Hall,就是以前的皇家樞密院,以非常大尺度的哥德式拱筋撐出雄偉的大跨距拱頂,過去這裡皇家樞密們人來人往、人聲鼎沸像個市場一樣吵雜。
這個老皇宮也見證了 1618-1648年「三十年戰爭 (http://en.wikipedia.org/wiki/Thirty_Years%27_War)」的導火線:1618 年時一群新教的貴族來此示威抗議,一言不和把兩位主教特使丟出窗外,這就是第二次「布拉格扔出窗外事件」 (http://en.wikipedia.org/wiki/Defenestrations_of_Prague#Second_Defenestration_of_Prague),因而導致了在人口還算稀少的 17 世紀初都可以死八百萬人的三十年戰爭,逞一時意氣之快反而害布拉格自己被外敵入侵 (http://en.wikipedia.org/wiki/Battle_of_Prague_(1648))而城破人亡。事實上,1419 年時在新市政廳裡,胡斯黨人就搞過第一次「布拉格扔出窗外事件」 (http://en.wikipedia.org/wiki/Defenestrations_of_Prague#First_Defenestration_of_Prague),因而導致了胡斯戰爭摧殘布拉格與波西米亞... 看來布拉格在中歐歷史上一直都是個 trouble maker「麻煩製造者」,把自己波西米亞搞得烽火連年不說,整個中歐神聖羅馬帝國也為此民不聊生。
在下午 16:30 的晚霞下,我們經過皇家葡萄園漫步下山,今天的布拉格比起前幾天又冷了些,我也終於祭出新買的手套來。
1182811 1182812

坐電車回到史麥塔納博物館下車,拍了拍城堡夜景,我們立刻跑回舊城區尋找吃的。是有一堆 Pizzeria、捷克本土酒館、或是國際連鎖餐廳如 Friday’s 等等,但不是沒興趣、就是口味太重吃膩了、或是外觀看來就不迷人。
於是我們改走輕食路線,於晚餐時間享用在布拉格得第二次下午茶:Café Ebel (http://ebelcoffee.cz/cz)。這裡小巧、可愛、室內多彩而溫暖、Menu 和桌子擺設充滿一種個性手工的味道,看來很適合帶本書在這裡泡一個下午,也真的有不少年輕人來這裡拿手提電腦上網好一陣子。這兒當然以喝咖啡為主,但是一樣有填飽肚子的輕食,風格混合,從 Bagel 到 Goulash soup 都有!又一家咖啡店,被我們列入接下來幾天還要再次光顧的清單裡。
1182814 1182815

回家前,在市中心多晃了兩圈,終於找到提恩聖母教堂後面的菠丹妮 Botanicus (http://www.botanicus.cz/en) 店面了!Botanicus 是好地方,因為一次買很多顆肥皂就可以解決這趟布拉格之旅所有要送的禮物 XD 看準地址,明天再來。
1182816 1182817
日後再說
Day 6 - 國家廣場,斯拉夫史詩
雷特納公園、舊城廣場、Café Europa、瓦茨拉夫廣場、慕夏博物館

昨天上了佩特林公園,從波西米亞森林神遊到喀爾巴阡山,今天的布拉格儘管天氣稍嫌陰鬱,就再讓高地美景開啟布拉格新的一天吧!佩特林公園在城堡山的前方,城堡山後方則是更大的一片 Jubilee Exhibition 百年博覽會 (http://en.wikipedia.org/wiki/General_Land_Centennial_Exhibition_(1891))場地:雷特納公園。
1182833 1182835

雷特納公園 / Letná Park / Letenské sady (http://en.wikipedia.org/wiki/Letn%C3%A1_Park)

這是搭電車最久的一次,平常只要去舊城區的我們,搭到國家劇院前面下車即可,不過這回可讓電車跨越了伏塔瓦河來到對岸,小區與城堡山的邊緣,突然間幾條線電車都交會在這裡了,而且不只環繞舊城區的紅色老牌電車,還有像法國一樣具有流線造型與珍珠質感的超現代電車。這一帶觀光客也少了起來,路上滿是穿著長衣、拎著菜藍,綠燈一亮匆匆上路的布拉格居民。
1182832 1182834

來布拉格之前,在網路上作功課看見最令我們印象深刻的一景,就是俯瞰布拉格市中心、一座橋接著一座橋、看著伏塔瓦河緩緩在橋下流過的景觀。能夠照到這樣的照片一定要在河流轉彎處,那當然就是雷特納公園了!
1182831 1182830

這個至高點,是最適合畫城市全景畫 Panorama 的觀景點,左看伏塔瓦河的搭船碼頭 embankment,右看小區花團錦簇的巴洛克建築天際線,中間則是整個城市的生命源流:伏塔瓦河。
1182836 1182837

如果我的家鄉也有這樣戲劇化起伏的地形、也有一條可親近可遠觀的河流,站在這個山頭上看著自然恩賜的土地,一面閱讀錯落有致建築天際線下的市民小故事... 我一定也會愛上這個地方,無論走到哪裡都縈繞不去。這時,適合來一首史麥塔納《我的祖國 (http://en.wikipedia.org/wiki/M%C3%A1_vlast)》第二樂章《莫爾島河》,讓河水以各種姿態蜿蜒流過布拉格各種自然地形與人文聚落。
1182839 1182838

這個最佳觀景點,可以站在室外看,也可以在漂亮的餐廳 (http://www.hanavskypavilon.cz/index.php?jazyk=en)內一面吃大餐一面看窗外美景,這間餐廳就是 1891 百年博覽會的哈瑙王子館 / Hanau-Pavillon / Hanavský pavilon (http://de.wikipedia.org/wiki/Hanavsk%C3%BD-Pavillon),這個老博覽會建築擁有新巴洛克式的華麗外觀與內裝,進去吃飯一定非常有氣氛,但恐怕也非常昂貴... 不過,這裡還提供跨年夜晚餐,提供全布拉格看煙火的最佳地點,讓大家一起倒數、共舉香檳、互相祝賀新年新希望!可惜,跨年夜我們已經有捷克愛樂的跨年音樂會了,如果還有下次的布拉格跨年,一定要來。
走下雷特納山丘,蜿蜒的山頭小徑突然出現了一條堂皇的下山階梯,走向橋樑正中,由橋頭橋尾各兩位新藝術柱頭天使護衛我們走回對岸老城區,而且一條軸線直通遠方的舊城廣場!此情此景像極了 1900 巴黎世界博覽會的亞歷山大三世橋 (http://fr.wikipedia.org/wiki/Pont_Alexandre-III),也像極了 1905 比利時列日世界博覽會的 Pont de Fragnée (http://fr.wikipedia.org/wiki/Pont_de_Fragn%C3%A9e),這個似曾相識的布拉格新藝術大橋,很顯然追隨了這兩個西歐國家的博覽會足跡!
這是布拉格的 Most Svatopluka Čecha (http://en.wikipedia.org/wiki/Svatopluk_%C4%8Cech_Bridge),是為了 1908 另一場 Jubilee Exhibition 六十年博覽會蓋出來的,慶祝 1848 年全歐風起雲湧的民族革命年代裡,布拉格代表東歐許多蠢蠢欲動要從奧地利獨立的民族舉辦了「第一屆泛斯拉夫會議 (http://en.wikipedia.org/wiki/Prague_Slavic_Congress,_1848)」。新橋的建立,輔以橋頭四柱歡慶勝利的守護天使,成功塑造老城廣場-巴黎街-雷特納山丘博覽會場的堂皇新軸線。
1182843 1182842

這威風地俯瞰布拉格核心舊城廣場的軸線底端至高點,自此成為布拉格城市意義競爭的主戰場,在共產統治時代 1962 蓋了巨大的史達林雕像 (http://en.wikipedia.org/wiki/Stalin_Monument_(Prague))睥睨布拉格,蘇聯瓦解後 1989 絲絨革命 (http://en.wikipedia.org/wiki/Velvet_Revolution)也從這裡的百萬人集會開始遍及全捷克,後共產的新資本時代 1996 年 Michael Jackson 此生最後一次巡迴演唱 (http://en.wikipedia.org/wiki/HIStory_World_Tour)就從這裡開始第一站。
而在進入 21 世紀後,這個神聖地景不再堂皇地象徵大敘事,這是市民書寫小敘事的時代,此地成為布拉格年輕人聚會看夜景、以及滑板少年從山上溜稻山下的競技場。軸線底端的史達林雕像早已拆除,在捷克新生後的 1991 重新蓋起沒有意識型態的巨大節拍器 Pražský Metronom (http://en.wikipedia.org/wiki/Prague_Metronome),這個後現代裝置藝術並不表現任何新政權的勝利,只是冷靜地跟著長流河水的潺潺韻律,一拍一拍地、年復一年見證布拉格未來的時代變遷。
夏日的舊城廣場 / 後聖誕的聖誕市集

沿著博覽會軸線巴黎街,走回我們三天兩頭要經過的舊城廣場,再吃一次美味的麵包卷,享受冬日中午的燦爛陽光。聖誕節已過三天,街上的遊人比前幾天的觀光客更多了,原來捷克家廳們的聖誕家庭聚會已經結束,開始闔家上街 hit the street。能夠在聖誕節過後,家人團聚後再一起出門,繼續漫遊熱鬧的聖誕市集,這在聖誕市集傳統根深蒂固的德國是不可能享受到的。
1182846 1182847 1182848

再去一次昨晚去過的 Café Ebel (http://www.ebelcoffee.cz/),簡單的 Bagel 加 Goulash 牛肉湯,就可以是輕鬆舒服的一段午餐。捷克個性小店就是這麼具有東歐的自由詩意,儘管是古色古香有列冊保護的歷史建築,整家店牆內牆外每一個角落仍然可以任由店主恣意彩繪,而且從不擔心多樣色彩或特色家具破壞了古蹟的古老樣貌或和諧感,這些在法國德國比利時的規定都嚴格多了,但在布拉格,咖啡店主人仍然能在古蹟裡增添他充滿個性的一筆。
1182857 1182858

沿著提恩聖母教堂旁的提恩街 Týnská,進入教堂背後的市民街廓,二樓環繞著四分拱頂的文藝復興柱廊,徒步區中庭的大樹下聚集著玩鬧的小朋友,這是布拉格觀光區核心的一片小綠洲,今天要供應我們所有布拉格禮物的菠丹妮 Botanicus (http://www.botanicus.cz/),結盧在人境卻避開了車馬喧囂。看來這真的是台灣人必遊必買之地,也許背包客棧的文章們也推廣了不少,這裡的保養品說明字樣居然還有繁體中文呢。
1182859 1182860

陽光下再經過一次莫札特最愛的莊園劇院 / Estates Theatre (http://www.narodni-divadlo.cz/en/estates-theatre),一個神祕的死神雕塑低調地坐在這裡,之前每次黑夜裡經過從沒注意它的存在。劍俠唐璜率性妄為傷害了許多人的罪孽一生,和莫札特大放異彩饗宴歐洲無數樂迷的燦爛一生,最終都由同一個斗篷客引領而去,一同歸於地下七尺。
1182862 1182861

掉漆的新藝術咖啡廳 Hotel/Café Europa

漸漸走進新城區,四周街景已經由觀光客最愛的文藝復興老城建築,逐漸轉變成具有二十世紀初現代感的俐落線條,不論是百轉千迴花枝招展的新藝術 Art Nouveau,還是雄健有力率性奔放的 Art Deco。
猶記得在布達佩斯的味覺記憶,就從我們第一天進入 Lukács Café 後開啟令我們念念不忘的布達佩斯 19 世紀華麗咖啡館之旅,雖還沒去過維也納,但據說這個帝國第二大城的咖啡館文化一點不輸帝國首都。而在這帝國第三大都布拉格當然也要來個咖啡館巡禮,這幾天除了三天兩頭去創意個性小店 Café Ebel (http://www.ebelcoffee.cz/)、也去過高檔服務精緻又體貼的 Hotel/Café Imperial (http://www.cafeimperial.cz/en/),而號稱布拉格 20 世紀初美好年代最遠近馳名的新藝術咖啡廳 Hotel/Café Europa (http://www.evropahotel.cz/en)。
1182864 1182865

很可惜,這雷聲大雨點小的 Café Europa 是這幾天布拉格飲食中最失望的一次,這可是我們在布拉格第一次照旅遊書推薦來吃美食耶,結果比所有我們在街上心血來潮就晃進去的餐廳咖啡館都差很多。儘管 Café Europa 擁有非常精緻的新藝術室內,但顯然維護不足,處處掉漆,落了塵的吊燈略顯黯淡。
1182866 1182867

儘管它的咖啡和氣泡酒都還不賴,但送上來的咖啡盤把手沾髒了也沒擦乾淨,氣泡酒的高腳杯甚至握起來還黏黏的;服務態度一整個就是不理不睬,同為五星級飯店完全沒有 Café Imperial 雍容優雅並帶有親切笑容的水準,更糟的是這樣的服務居然還有臉在帳單上特別用麥克筆圈出 “Service is not included”,很好,那就留下最小銅板 1 czk 作為我們的無聲抗議。
1182868 1182869

瓦茨拉夫廣場 / Wenceslas Square / Václavské náměstí (http://en.wikipedia.org/wiki/Wenceslas_Square)

這裡是新城區的核心,長方型的瓦茨拉夫廣場,兩旁華麗的百貨與旅館林立。廣場僅有中央是徒步區,四周的車水馬龍帶來一群群度週末的市民,這是個熱鬧滾滾的血拼廣場!
1182870 1182871

長方形軸線的兩端,這邊廂高聳入雲的國家博物館俯視著滿街遊人,那邊廂紅艷的天際夕陽反射在林立的百貨餐廳招牌上。覆蓋著一層薄雲的夕陽,儘管不是最美麗的天色,卻是一種可以襯托出最美麗市容的天色,用色大膽多彩的廣場建築與招牌,在陰天只有一片灰白、晴天則只有一片金黃燦爛,唯有這種陽光微微滲入、迂迴散射的薄雲下,可以讓每棟建築揮灑自己的獨特色彩。
1182872 1182873

同樣是新城區,這裡和我們好幾天前看過的伏塔瓦河岸旁住宅區不同,在那裡的住宅新藝術洋溢著優雅的淡淡愁緒,這個商業大廣場上的百貨旅館新藝術則充滿炫麗的花枝招展、堂皇的神話典故、還有肌肉糾結而面容深邃的 Art Deco。捷克祖先美少女 Libuše 公主又出現了,一派閑適高坐在高級旅館的大陽台上,身旁簇擁著森林裡的鳥獸們,說不定迪士尼白雪公主的形象有參考她設計的?
1182874 1182875

顧名思義,瓦茨拉夫廣場就是向捷克人的聖徒「好國王」聖瓦茨拉夫致敬的廣場,儘管這好國王以仁民愛物聞名、還被開疆拓土連年征戰的弟弟殺死,但好國王仍不能免俗地以坐在馬上耀武揚威的姿態矗立在廣場中央。
1182876 1182877

除了如 Libuše 公主與「好國王」這樣的神話歷史老祖宗,廣場上還有年輕的捷克身影:反共產的兩位大學生 Jan Palach (http://en.wikipedia.org/wiki/Jan_Palach) 與 Jan Zajíc (http://en.wikipedia.org/wiki/Jan_Zaj%C3%ADc),在共產的華沙公約組織軍隊開進捷克鎮壓時,在廣場上自焚抗議而死。同為二次大戰後的嬰兒潮世代,西歐美國與日本的天之驕子享盡史無前例的和平與豐沛資源,捷克青年卻面臨比二次大戰更嚴峻恐怖的生活,他們隕落時的年紀,比我們這些現代背包客還要年輕呀!
走向廣場底端,這裡是捷克的國家級文藝中心,有新古典的國家博物館 / National Museum / Národní muzeum (http://www.nm.cz/)、有希臘古典山牆後的國家歌劇院、有現代粗獷主義的國家博物館新館。擁有民族祖先、國家聖徒、國家獨立、國家藝文中心,瓦茨拉夫廣場的的確確是捷克的國家級廣場!
1182880 1182879

慕夏博物館 / Alfons Mucha Museum (http://www.mucha.cz/)

而廣場背後的小街,則有捷克的世界級民族藝術家慕夏 / Alfons Mucha。今天在新城區的最重要行程,甚至我這次來布拉格的最重要行程,就是來訪慕夏博物館。我承認,慕夏是我心中第一個出現的和布拉格有關的印象,好幾年以來,對我來說來布拉格就是看慕夏、去維也納就是看克林姆,就像去巴塞隆納就是看高地一般理所當然。布拉格當然不只慕夏,可是慕夏的藝術與創作歷程,也就是布拉格的一個小縮影。
第一期:布爾諾、維也納、慕尼黑 - 生於摩拉維亞小鎮的慕夏,從小歌唱天賦優異而負笈摩拉維亞大城布爾諾,然而他投入更多時間在畫畫這個業餘興趣上面。無師自通的慕夏,終究忍不住去幫廣告設計公司打工了,主要幫劇院畫舞台背景,逐漸熟練之後更畫到帝國第一大都維也納。這時已經初步掌握了他最擅長的自然花草元素、還有已經在建築設計上出現的新藝術柔美線條。不過,慕夏終究還沒有系統的藝術訓練,終於在一次城堡壁畫案之後,得到堡主的獎學金去慕尼黑深造。學成下山的慕夏,第一站就要挑戰全歐時尚與藝術之都-巴黎。
第二期:巴黎 - 在巴黎仍然沒沒無聞的慕夏,就如所有藝術家一樣需要一個一鳴驚人的機會,剛好這天巴黎第一名伶 Sarah Bernhardt (http://en.wikipedia.org/wiki/Sarah_Bernhardt) 突然間急需一檔演出的海報,慕夏就下海當救火隊以極快速度完成了,從此一躍成為 Bernhardt 的御用畫家,而且名氣極速竄升與 Bernhardt 分庭抗禮。這是慕夏的巴黎時期,到處是華麗的商業廣告案,更多以柔美線條刻劃女性姿態的月曆與歌劇海報。
慕夏在 Paris 1900 前後這段美好年代看來非常如魚得水,充滿花草樹葉與百轉千迴線條的畫風與一片樂觀奢華的時代風尚一拍即合,並在 1900 年巴黎世界博覽會執行兩間國家館室內設計,讓新藝術一炮而紅成為全歐洲爭相仿效的最新時尚。慕夏儼然成為時尚商業的代表藝術家,直到今天世界各國包括台灣在展覽慕夏時,仍然習慣把全館八成以上的空間都拿來展慕夏畫的廣告圖案與美女海報,現代觀眾也仍然對他這個青年畫風趨之若騖。
其實,慕夏本人在世時就已經很不喜歡世人著重他的廣告作品甚至稱他為「廣告藝術家」,而認為他的藝術實踐都是「來自捷克民族文化的土壤」,並宣稱「藝術僅為表達一種精神而存在」;不過,每天商業廣告案接不完的慕夏還是一天天埋首於工作與合約中,卻沒有時間畫點他真正想畫的:捷克民族藝術,原來慕夏也像史麥塔納德弗乍克等捷克藝術家一樣,藝術的實踐最終希望回頭歌頌故鄉,讓世界看見。
轉捩點:美國 - 許許多多藝術家都為了五斗米折腰,庸庸碌碌過日子為的只是厚積薄發,等待實踐真正夢想的機會,慕夏也日復一日接廣告案希望快速賺錢,以支持他花畢生心血去畫那不好賣的嚴肅民族作品。終於,累積了足夠的名氣與資產後,慕夏在美國遇到了同樣具有熱血民族意識的大金主企業家,從此忠心不二地贊助慕夏的民族作品。
第三期:布拉格 - 有了金主的支持,信心滿滿的慕夏回到了布拉格執行他第一個民族大作:市民會館 Municipal House 的市長沙龍 (http://www.obecnidum.cz/en/mayor-hall-1404042389.html),就是我們剛來布拉格第三天去的那間!接下來慕夏迅速成為捷克民族主義的代言人,隨著一幅幅愛國畫作與一件件布拉格裡的公共藝術案,將捷克民族主義推到最高潮;終於,在 1918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捷克斯洛伐克終於如願獨立了,獨立後的第一批國家郵票與國幣,就由國家藝術家慕夏負責操刀設計。
在他的民族時期中,慕夏畫起他擅長的女性輪廓仍然非常迷人,但已經不再是巴黎商業廣告時期一味的柔情似水浪漫風格,而在一個個捷克男女老少的面容與眼神中,加入了深邃的情感、故事與希望,彷彿訴說著這一個一路遷徙、歷經風霜的純樸民族之故事,一張張美麗堅強的面孔,不畏各種壓迫,堅持到底望向心中的美好遠方。
https://lh4.googleusercontent.com/-gl6jkZiW36U/UnWKSo3HwUI/AAAAAAADBic/zhS0YfZurkA/w2879-h1092-no/Mucha_Ethnic.jpg
第四期:《斯拉夫史詩》 - 在台灣這個很喜歡辦重複藝文活動的地方(每兩三年都會有印象派、慕夏、高地、柏林愛樂與帕胡德... 台灣的藝術經紀公司消費民眾的品味吸金不手軟,而民眾也樂得一遍又一遍看同樣的東西也不無聊),每一次的慕夏展覽幾乎都全展巴黎時期,偶爾加進幾幅民族主義時期點綴一下,但是慕夏這一生的終極藝術成就從來都隻字未提!這就是慕夏窮十八年完成的二十幅連環大作《斯拉夫史詩》 / Slav Epic / Slovanská epopej (http://www.muchafoundation.org/gallery/themes/theme/slav-epic)。
https://lh4.googleusercontent.com/-72ChIvtMR60/UnWKagq0MoI/AAAAAAADBjI/9G3yEYKXJjQ/w2637-h1193-no/Mucha_Slav4.jpg
從斯拉夫民族的起源、遷徙、分裂、掙扎、重生說起,此系列油畫不只描述捷克,更涵括東方斯拉夫的保加利亞、賽爾維亞到俄羅斯,斯拉夫的多樣民族特色與神聖使命諸如語言、文學、傳統、真理、仁慈、守護、希望、重生,都包含在一張張自然曠野的農民面孔中。
https://lh6.googleusercontent.com/-olNt-qnYsck/UnWKWVwp1VI/AAAAAAADBiw/aIhIEY9kE74/w2856-h1101-no/Mucha_Slav1.jpg
可惜《斯拉夫史詩》的真跡無法在慕夏博物館展出,它不論在納粹時代還是共產時代都成為外來統治者的眼中釘。納粹看慕夏,只看他煽動愛國情感的民族史詩,而忽略他無害的巴黎風花雪月;共產黨看慕夏,則只看他在巴黎的腐敗資產階級風花雪月,卻忽略他描繪的無產階級農民面孔... 真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詞,大家都只選擇他們想看到的。
https://lh4.googleusercontent.com/3QBgaSQFpak7aNtN28_ASG6FLj_8PW1IZS_6tYR_n2Lj=w2924-h1064-no
慕夏在死後幾十年間成為政治鬥爭的標靶,而《斯拉夫史詩》則捲入波西米亞與摩拉維亞的國內爭奪戰。在共產統治的危險時代,這系列油畫不知該收藏在哪裡好,只有摩拉維亞小鎮 Moravský Krumlov (http://en.wikipedia.org/wiki/Moravsk%C3%BD_Krumlov)(算不算熱門小鎮 Český Krumlov (http://www.ckrumlov.info/docs/en/kaktualita.xml) 的姊妹市呢?)的一群愛國志士奔走努力,將《斯拉夫史詩》搶救到了小鎮的古堡 (http://en.infoglobe.cz/region-of-south-moravia2/moravsky-krumlov-castle/)低調展出數十年。然而,當今的布拉格政府居然為了發更多觀光財,把腦筋動到《斯拉夫史詩》還跟這個摩拉維亞小鎮政府打起官司,甚至宣稱「慕夏與其子孫沒有這系列油畫的所有權」... 唉,如果真的要向慕夏和斯拉夫史詩致敬,斯拉夫的捷克子民們不是應該攜手合作共創未來嗎?
https://lh6.googleusercontent.com/-E5ODTBvR9c4/UnTfr3RsWoI/AAAAAAADBeQ/5-GSsJWZRqg/w1988-h1050-no/moravsky_krumlov-8d4.JPG
看過了市民會館、國家劇院,今天再看慕夏博物館,真令人對 19 世紀末的捷克社會與藝文圈相當神往。不論是慕夏還是史麥塔納,都發展了自己的民族形式為捷克民族的獨立發聲,往前找尋波西米亞與摩拉維亞的歷史源頭並再現創世神話;在民族國家聲浪風起雲湧的 19 世紀東歐,那時的人們如此單純地懷著民族獨立的美好理想,就擦出了如此豐沛的藝術火花;而到 20 世紀中後,追尋捷克民主自由的哈維爾與米蘭昆德拉這一代文學家們,在民主自由的普世訴求之下,何嘗不是帶有濃厚的民族情感呢?
https://lh4.googleusercontent.com/-bpmg2iL-XxU/UnTfqJudX7I/AAAAAAADBeA/Qy6nPAqpm0U/w600-h342-no/050_obraz_epopej.jpg
那我們在台灣,整天在島內喊著要獨立,是否也有可能認真地為獨立追溯一個動人而切題的神話、一個可以引證歷歷界定我們共同體的具體歷史、和一套認真思辨令人能一往無前地擁抱的價值信念?或著也不一定要訴求這些感動人又迷惑人的歷史好了,就找任何一個具體的獨立內涵,而以動人的藝術將它鼓舞出來也好。想要獨立一定有其意義,我們能否認真找出一個可以令人認同、可以再現而可以動人的內涵呢?
https://lh4.googleusercontent.com/-ivfokV2zgUo/UnTfpz7VU7I/AAAAAAADBeI/5ohk5tgo3hA/w800-h420-no/732059_38971_mucha_slovanska_epopej.jpg

瓦茨拉夫廣場的夜

白天與夕陽時分的漂亮廣場,在冬天的夜晚仍然熱鬧滾滾,五光十色霓虹燈與冒著陣陣炊煙的聖誕市集,給廣場的黑夜上了亮麗的彩妝。現在連晚餐時間都還沒到耶。
https://lh6.googleusercontent.com/-dGYBmrbmeVQ/UnN446q0A4I/AAAAAAADAzU/dBjaByn1fBk/w2048-h1121-no/IMG_7344.JPGhttps://lh3.googleusercontent.com/-bd6noiZhs5I/UnTVQ5ckRhI/AAAAAAADBc8/17yZ8gFNDn0/w2512-h1252-no/Vaclav+Night.jpg
在台灣我們最引以為傲的就是夜市,在布拉格,不敢說平常也有夜市,但是聖誕市集應該可以算是一種,而且居然聖誕節都過完了還是有夜市!看看這位食指大動的小姐嘖嘖有聲地發現了什麼?
https://lh6.googleusercontent.com/-dQElgcSXdBU/UnN4_F-J1HI/AAAAAAADAzg/Mk86iZY7TVo/w2048-h1364-no/IMG_7349.JPGhttps://lh3.googleusercontent.com/-Pwg19k364w4/UnN5HncwGrI/AAAAAAADA0I/hNG7nKyysOo/w2048-h1141-no/IMG_7350.JPG
哈哈,我們在德國最愛的麵包夾香腸 Bratwurst,往往趕火車時一個就可以飽飽地當一餐。這幾天的布拉格之旅,雖然肉味仍然很重,但是與德國口味漸行漸遠了。既然今天只喝了點牛肉湯當午餐,晚餐也來靠路邊小零食墊墊肚子吧。
https://lh5.googleusercontent.com/-7FrmrTEkJC4/UnN5GK_1KjI/AAAAAAADAz4/Vmzi4NIhRXA/w1372-h866-no/IMG_7353.JPG
看過了百年博覽會場、瓦茨拉夫廣場、慕夏的斯拉夫史詩,又結束了一個滿載著民族情感的布拉格旅遊日,民族大義濃濃地蘊藏在布拉格每一個歷史故事、藝術作品甚至街景之中,令人不自覺地一股愛國心就被感染了起來。但是布拉格真正令我激賞的,還另有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