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羅的海古與今﹕拉脱維亞里加】

把心酸當笑談
對波羅的海的認識真正是從拉脫維亞首都啓蒙,世界都愛稱「波羅的海三小國」,但是里加當地導遊告訴娃娃,真正的波羅的海姊妹國原來只是拉脫維亞及立陶院。

其實在歴史中,在波羅的海人心目中,愛沙尼亞並非他們同伴,只是在地理上剛好鄰近及面對波羅的海,但在前蘇聯時代受迫害及互相扶持的只是立陶院。

遊覽波羅的海三小國,令娃娃不由得想起德國,在二次大戰前後的而且確受著德國的影響,納粹的勢力也威脅到他們。不肯定是否這個關係,三國首都也彷彿帶有某些德國城市的影子,在維爾紐斯就覺得像柏林,來到里加就曾經用慕尼黑來比喻。

為什麼會是慕尼黑? 先看看里加古城區(Vecrīga)著名的市政廣場,這些建築有否令你想起慕尼黑的大廣場

https://sa.bbkz.net/forum/attachment.php?attachmentid=2252174&thumb=1&d=1514633311

廣場中央最吸引的是黑頭宮(The Hause of Blackheads),拉脫維亞語稱作Melngalvju nams 而德語就是Schwarzhäupterhaus,外觀很有童話感覺,原本是14世紀早期始建的黑頭兄弟會,是一個當地德國未婚商人組織建的商會,但在二次世界大戰被炸毀,於上世紀90年代重建之後就用作旅遊局。

另一邊有大鐘的建築就是市政廳,第一天到埗開始閒逛的起點就是這個廣場,第一印象源於此,難免就套入慕尼黑。

第二天的遊覽路線從廣場附近的聖彼得教堂(St Peter's Church)出發,這個圓波波的塔頂也很像慕尼黑的雙峰教堂。這教堂可以說是古城的地標,塔高巨大而位處城中心,走在峽窄的小巷舉頭都可以看到。

聖彼得教堂始建於1209年,曾經是歐洲最高的木製建築,在15及17世紀都有擴建過,其中一次是因為1746年遭雷電擊中塌下,而在二次大戰中燒毀後又復修過。

離聖彼得教堂不遠,就是唯一遺下的一段古城牆,里加城有800年歷,也是波羅的海有代表性的中世古城,已經列入世界文化還遺產。拉脱維亞在歷史上先後由德意志及瑞典王國統治,城牆在16世紀後由瑞典人擴建及維護,直至上世紀經歷世界大戰倒下致此面貌。

穿過古牆遺跡,我們離開古城去探索這個首都觀光以外,了解比較地道的生活及近代一點的歷史。

走到古城邊緣就已經是現代化的生活區,有不少新式購物商場。里加是波的三國之中最大的城市,也是主要的政治、經濟及工商業中心,自上世紀末一直發展篷孛,這裏的物質生活完全追上世界步伐。

穿過地下隧道就到達車站地區,首先看到的是大型的長途車總站(Autoosta, Bus Station )。

整個車站有40多個站台,是來往波羅的海及東歐的主要交通樞紐,還有一個主要繁忙原因,總站旁邊就是中央市場(Central Market),這裡除了是乘客上落之外,也是物流的主卸載區,這裡收集各地物資之餘,亦同時分發食材到其他小城市。

來到中央市場,當然要見識一下地道特產,拉脱維亞有3主食:1菇、2莓、3麥包。

如果是夏天到訪,主人家都喜歡邀請客人一同到郊外採野菇及各種莓,採摘是他們的夏日活動,拉脱維亞的小孩放暑假也多數會跟家人或同學留連郊外。

冬天到訪也不會錯過,因為他們還有不同方法醃製的菇類及莓果,始終是位處寒冷地帶,傳統流傳下來就有醃漬食物過冬的習慣,在中央市場內很多販攤都有售賣,可以慢慢選擇。

至於麥包,波羅的海都是傳統國度,從前都以農業為主,拉脱維亞也一樣,大量產品是不同種類的麥,由麥發酵再烤焙出來的麵包多的是,最特別可說是黑麥(Dark Rye),特徵是比較乾及結實,可以保存很久,也方便過冬。

有這麼大型的市場,除了要有物流上下貨,附近當然亦不少得倉庫。但這個倉庫已經不再運作,也不是一般的倉庫,因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這裡曾被改用為集中營。

現在,大部份地方荒廢了,除了有一、兩個角落會於晚上化身酒吧營業之外,只有小部份地方作紀念區及展覽廳,陳列出戰時的照片和介紹,間中會有其他主題展覽。

在Spikeru Quarter的一排排紅色倉庫曾是收藏猶太人的地方,他們坐上這路火車之後就一去不復返,送到納粹的行刑地方。

通過這道閘門及鐵網之後,就是他們的末路,背後牆上密密麻麻的是當年在此被送走的囚犯名單。

忘掉歷史的哀傷,回到市中心繼續看里加比較風光的一面。

迎向大馬路,眼前是一座龐大建築,典型蘇聯式史大林風格,類似的建築在很多東歐首都亦會見到,例如:波蘭的華沙及烏克蘭的基輔等等,方正穩重的外型是要突顯大國氣焰,這座拉脫維亞科學院 (Academy of Sciences)建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的1953-1956年,正是蘇聯管治時期,樓高108米是拉脫維亞的第一座摩天大樓。

再沿電車路走進運河公園(Bastejkalns),夏天是很熱鬧的大眾休憩場地,亦可以在河上泛舟,但在寒冬連河都結冰了,四周就變得冷清,從這裏是最好觀望國家歌劇院(Latvian National Opera)全景的地方。

一條大馬路之隔,對面是里加大學 (University of Latvia),因此公園内也設有不少聖賢紀念像。

公園盡頭是自由廣場,中央肅立著很有意義的自由紀念碑(英文﹕The Freedom Monument, 拉脫維亞文﹕Brīvības piemineklis),這個紀念碑是國家第一次獨立時設建的。

跟立陶宛一樣,拉脱維亞在近代史上有兩次的獨立,1935年脱離德國的統治而成立共和國,可惜只短短幾年就臨到世界大戰要由蘇聯解救,在1992年再次正式獨立,結束被蘇聯管核的時代。

悠長歷史中,輾轉附屬於北歐及東歐列強皇朝,來到廿世紀末終於自強站起來。

自由,於拉脱維亞人真的得來不易,但願,他們以後都不再需要受束縛。

其他遊歷波羅的海及歐洲四十多國的故事在臉書: www.facebook.com/TellMeFanpage (http://www.facebook.com/TellMeFanpage)
擦掉眼淚我依舊是王
感謝分享,不過前面提到立陶宛時打錯字似的,不是苑(院)是宛
我知道立陶宛和拉脫維亞是日耳曼系,跟愛沙尼亞有別(愛沙尼亞是芬蘭系)
或許這也是這兩國比較走得近的其中一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