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卡帕多細亞綠線三部曲

揮著雞翅膀的女孩
其一德林庫育地下城:古代人的智慧
1965年土耳其考古學家在卡帕多細亞(Cappadocia)發現隱藏於地底的地下城(Underground city),這些彷彿螞蟻巢穴般有好幾層。如今已知的地下城高達上百座,其中規模較大的是能容納數千人共同生活的凱馬克勒(Kaymakli)和德林庫育(Derinkuyu),更驚人的是地下城彼此間都有地道相連,凱馬克勒和德林庫育的連接地道足足有10公里長。然而,是誰?何時?為何?建設如此神秘的地下城至今還是無解。考古學者曾在地下城上層發現赫梯人(Hittite)文物,證明地下城存在至少超過四千年,有學者認為開鑿最初目是為躲避當地嚴酷氣候和釀造儲存酒類。隨後統治此地的波斯帝國(Achaemenid Empire)把遺留的地下城加以擴大用以安置難民。時間來到西元二世紀,基督徒被羅馬帝國迫害,很多被送去競技場餵獅子,幸運逃出的有些就躲到地下城。西元六世紀阿拉伯帝國崛起拜占庭全境淪陷君士坦丁堡被重重的回教大軍包圍著,阿拉伯人時常出征屠殺基督教徒,當戰爭烽火點燃時警報可以在幾個小時內從耶路撒冷迅速傳遍整個小亞細亞,教徒收到訊息時便會集體躲藏至隱密的地下城避難。
地下城位於距離內夫謝希爾(Nevsehir)30公里遠的德林庫育區,在內夫謝希爾-尼代(Nide)公路旁。地下城的入口在小鎮廣場旁,廣場上有座不知名的東正教教堂,在這以回教徒為主的小村落實在不怎麼協調,也許是為了紀念千年前不斷躲藏在此的基督徒。
跟很多世界各地著名的古蹟同樣,地下城的發現純粹是個意外。時間回到1965年當地的村民在自家地下儲藏室發現奇怪小洞口,在好奇心的驅使繼續向下挖掘,遂讓這座千年的地下城得以重現於世人面前。地下城於1985年被登錄世界文化遺產。
在導遊的帶領下從第三層開始。基督徒當初為防禦入侵的阿拉伯人,刻意把通道設計成狹窄且彎曲,讓以長矛為武器的阿拉伯人行動不便。由於在地下城常需爬上爬下,有高血壓心藏病或幽閉空間恐懼症的人不適合參觀。
基督徒每次躲藏的時間多達數個月之久,為應付長時間生活所需,裡面的空間規劃和設計相當細緻。集會廳、教室、教堂、廚房、餐廳及葡萄酒的儲藏室等各類空間應有盡有,儼然是座縮小版的城市。
地下城的入口當然隱藏的很好,從地面上只能看到像水井的通風口。為防禦外敵的侵入,各通道入口處皆設有石頭門板,一有緊急狀況可立即封閉通道,除方便逃跑外有時也將敵人困在通道之間。
在跟隨導遊參觀的同時,發現了許多古人巧思,包括在通道上挖掘陷阱,阿拉伯人匍伏走過時就會掉下去,平時陷阱還可當儲物空間。照片上是第五層的集會廳兼審問室,抓到的間諜或敵人會被綁在柱子上拷打。
敵人或者不幸死亡的同伴遺體要怎樣處理,基於衛生和尊重可不能隨意堆放,太平間就在照片小通道的那一端,小銘辛苦的鑽過去裡面是空曠的圓頂房間,尾端有個連接外面的通道,這是危機解除後將屍體運送到外面所用。
為維持地下城空氣流通設置了許多直通地面的通氣口(共有52座最深者達85公尺),這些外觀看起來像井的通氣口有時也提供水源,不過導遊說地下城水源大多來自隱密的蓄水池和地下水,因為阿拉伯人會把毒藥丟進水井,其實這也是欺敵戰術的一環。
參完第五層後導遊帶我們回到第二層,跟狹窄的底層不同這裡房間非常廣大,導遊介紹這巨大的空間主要用來安置避難者所攜帶來的家畜。另一種說法是第一第二層廣大的空間是給有權勢或身份地位較高者使用,一般平民只能擠在如大通舖般的底層。不過這種說法有矛盾,以防禦觀點來說上層比較容易被突破,把尊貴者安排在危險的區域好像不合常理。導遊解說到這裡宣布自由活動,因為地下城的出口就在前面不遠處。
小銘想起昨日同車的台灣背友,他們都覺得來地下城很無聊,確實照明不佳清一色石壁構成的地下城看起來不怎麼吸引人,拍出來的相片也很單調,但在導遊的解說下才知道古人的智慧,這是一個需要導遊帶領才能體會其奧妙的景點。

其二厄赫拉熱峽谷:河邊的健行
離開地下城後小巴往西邊奔馳,目的是40公里遠的厄赫拉熱峽谷(Ihlara vadisi)。火山地形在孟雷迪茲河(Melendiz suyu)不斷侵蝕下切割出長14公里,深200公尺的壯觀峽谷。自九世紀以來這裡就是基督教僧侶喜歡的隱修地點,他們在懸崖下的岩塊開鑿出洞窟教堂。
整座峽谷遺留許多當時的教堂,這也是此行參觀的重點。導遊買好門票後開始導覽,從遊客中心售票窗口到峽谷底部是多達360級的陡峭階梯。沿途可以從各個角度欣賞厄赫拉熱峽谷的美景。
走完陡峭階梯後抵達阿加恰爾提教堂(Agacalti Kilisesi,土耳其文原意是樹下教堂)。導遊帶我們進入劈哩啪啦解說壁畫內容,小銘又進入『無』的狀態,教堂壁畫被破壞的很嚴重,東缺一塊西缺一塊的。
峽谷內大多數的教堂跟阿加恰爾提教堂格局一樣為十字形,中央圓頂為基督升天圖。教堂內壁畫完成時間介於九至十一世紀,當然都是些基督教相關的事蹟。
步出教堂後開始沿著河流北走,只見導遊頭也不回的徑自向前,途經對岸好幾座教堂也不見停下腳步,小銘心想來該不會只有健行吧!果不幸一語成懺,扣掉休息足足有兩個多小時都是在走路。
後來看某些網友形容像『急行軍』,實際上沒這麼慘。沿著河邊散步小銘雖然沒有像LP形容『河流蜿蜒流經的彩繪教堂,成堆的巨大鵝卵石以及草木繁盛、鳥聲婉轉的山澗』感受到美妙的經歷,但也還不差啦。
整座峽谷共有四個入口,由南到北分別是厄赫拉熱村已經荒廢的星球旅館(Star Otel)、峽谷遊客中心、貝里什瑪(Belisirma)和賽利梅(Selime)。多數教堂都集中在遊客中心和貝里什瑪長3.75公里這段。
旅行社綠線所走的也是這段,正常要3小時。谷中有數株盛開的李花,捎來淡淡的春意,走到休息涼亭導遊宣佈暫歇一會,旁邊有賣飲料的攤販,河上有七八隻白鴨嬉戲,團員都忙著跟鴨子合照。
接近貝里什瑪時峽谷豁然開闊,左手邊的山壁上出現好幾座教堂,其中包括LP推薦必訪的聖喬治教堂(Kirk Dam Ali Kilise)、穀倉教堂(Bahattin Samanligi Kilise)和圓柱教堂(Direkli Kilise)。導遊依然沈默不語直直走,要拜訪這些教堂需攀爬一段碎石堆,稍有不慎可能會受傷,小銘想旅行社不肯擔這個風險也是情有可原。前天同車的台灣背友自行包車遊綠線,他們在沒有導遊的干涉下盡情遊玩教堂,裡面的壁畫據說頗值得觀賞,不過爬上爬下也累死他們。
小銘在沒能參觀教堂的惋惜中抵達貝里什瑪,旅行社所提供午餐在河邊的餐廳享用,要注意的是不含飲料,但偏偏服務生又會很親切的一個一個詢問。你如果不想買『貴鬆鬆』的飲料時請回答『No, Thanks』。

其三賽利梅修道院:外星驛站
河邊午餐後上車北走繼續綠線最後一個重頭戲賽利梅修道院(Selime monastery),賽利梅村(Selime)落在厄赫拉熱峽谷(Ihlara vadisi)北端,有些腳程好又想全覽峽谷內洞窟教堂的背包客會加碼多走這一段,多出的7公里要花三到四小時。輕鬆的旅行團當然是坐車啦!
賽利梅修道院是卡帕多細亞(Cappadocia)最大的洞窟教堂,因雄偉的外觀有人稱為大教堂。這是基督徒於十三世紀所建,整座山幾乎都被開鑿,大廳、回廊、平臺和排水溝應有盡有,從上至下共有數十層之多。
導遊簡要講解後開始參觀這座巨大迷宮,長時間的風化讓很多內部結構裸露在外呈現半人工半天然之態。當初修道院並沒有設計樓梯,只能沿著斜坡上走,歲月風化的細沙灑滿沿途,要小心滑倒。
其中有一段要穿越幽暗的通道,還好距離很短不需要照明器材。為什麼要在這人煙罕至的荒涼地帶開鑿這麼大的修道院?小銘猜想也許跟它兼具古代絲路驛站功能有關。
十三世紀統治安那托利亞大部分區域的魯姆蘇丹國(R?m Sultanate,塞爾柱土耳其的一支)透過建立商隊鼓勵通商,便利物品由西段絲路南線運往地中海沿岸港口,在與歐洲人貿易後獲得大量財富。
魯姆蘇丹國在境內絲路沿線修建許多商隊驛站,驛站的修建和維護費用由蘇丹承擔,而蘇丹則從交易中徵收稅金。首都科尼亞(Konya)到卡帕多細亞(Cappadocia)是當時相當熱絡的貿易路線,現存最有名的塞爾柱驛站是建於1229年的蘇丹大客棧(Sultanhani)。賽利梅修道院也許在這種時空背景下從原本僧侶隱修地在商隊不斷的借宿後逐漸擴建成今日龐大的模樣。照片中突出的精靈煙囪(Fairy chimneys)上面有排氣孔,可能是當時的廚房。
修道院內有好幾座迴廊環繞的教堂,導遊在這裡又放牛吃草,小銘很懶只隨便挑一座參觀。這座大概是裡面比較簡陋的共有兩層,可以從底層旁邊的斜坡爬到上層,但要小心走道有點昏暗。
站在修道院上俯看賽利梅村,這座人煙稀少的山中村落同樣是單調的現代土式城鎮:磚紅色屋頂及圓頂清真寺,孟雷迪茲河(Melendiz suyu)緩緩的流經外圍,將村落與墓地分隔。曾經有眼尖的遊客發現賽利梅奇特的岩石景觀跟電影星際大戰(Star War)裡面外星村落的場景很像(小銘對這部電影沒很熟想不出哪一幕),因此謠傳導演曾經來此取景,不過已經被鄭重否認。
村郊墓地八角尖頂的建築是阿里帕夏陵(Ali Pasha Tomb),根據其建築風格推估應建於十三世紀(LP寫1317年)。這裡是卡帕多細亞行的最後一站,在這陰天的午後微冷的料峭春風吹來,似乎回到百年前的寂靜時空。

小銘的土耳其遊記:http://prokaryotic2004.pixnet.net/blog/category/3025493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