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凡堡的美麗與哀愁!在~「克里米亞Crimea」

爺雖不帥但也不賴

克里米亞(Crimea)地理位置特殊,有歷史記載以來,一直是各民族必爭之地。中世紀時期克里米亞半島相繼被不同的民族占領,從哥特人、匈人、可薩人、拜占廷帝國、欽察人、蒙古人等,直到十三世紀鄂圖曼帝國侵入,成為其附屬國才不再換老闆。1854年至1856年間,爆發了克里米亞戰爭,此也成為俄羅斯對抗歐洲重要的戰役,2014年的克里米亞公投後,克里米亞的大老闆就是硬漢形象的俄羅斯總理普丁擔任。

俗話說:「歷史凡走過,必留下痕跡」,經歷了那麼多民族的統治,克里米亞豐富的古蹟,短時間拜訪是走不完的,尤其又以雅爾達(Yalta)為最盛。

熱鬧的雅爾達大街上豎立了一尊俄國短篇小說巨匠「契訶夫」(Chekhov)的銅像。因為在1887年契訶夫因為健康問題到了克里米亞居住養病,他居住過的房子就在雅爾達大街的不遠處,目前房子也成為了博物館。

在雅爾達城市郊區的馬桑德拉宮(Massandra Palace),於1881年由前文所提到的沃龍佐夫(Vorontsov)伯爵之子所資助,最初由法國建築師以路易十三世風格設計,但隨著資助者的死亡,皇宮建築也隨之停擺。到了1889年被沙皇亞歷山大三世(Alexander III of Russia)買走,由俄羅斯設計師繼續修建,完工後就成了沙皇的住所。神奇的是,大部分的皇室成員晚上都居住在不遠處的里瓦幾亞宮(Livadia Palace),也就是雅爾達會議舉行的皇宮。

在十月革命後,二戰之前被當地政府用來收留肺結核病患的療養院,二戰結束成為國家用別墅。蘇聯垮台後,俄羅斯與烏克蘭在此地簽署了「馬桑德拉協議」,內容大致為俄羅斯與烏克蘭黑海的軍事分布。2014年,由俄羅斯政府收歸國有管理,開放一般民眾參觀。

姊到宮殿的時間已經接近閉館,差五分就截止賣票,內部開放的房間並不多,可能是在二戰時期改為療養院,俄國政府還來不急全面修復吧。當地旅行社大多把這個宮殿更遠處與宮殿同名的釀酒廠綁在一起賣。因為釀酒廠是沙皇下令修築的,當時釀的酒也只有皇宮貴族能品嘗。目前市面上販賣的「馬桑德拉MASSANDRA」酒就是產自此地。(這不是業配、這不是業配、這不是業配)

姊當時被鬼遮眼,想說自己跑就沒買行程,殊不知這兩個地方看似很近,大眾運輸根本是兩條線,很扼腕的沒能參觀釀酒廠。回莫斯科以後俄國老闆還問我去看了釀酒廠沒~嘖~近在眼前的名酒,就這麼讓它溜走。

當天我連趕了四個景點,真的破了自己當背包客一天只逛一至兩個景點的紀錄,簡直跟旅行社趕行程一樣,因為當天晚上就坐車到了塞凡堡(Sevastopol)。

在1853年至1856年間俄國與英、法爭奪小亞細亞地區權力開戰,而戰場就在黑海沿岸的克里米亞半島,黑海艦隊駐紮的塞凡堡(Sevastopol),也成了重要的軍事港口。在蘇聯解體以後,不屬於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行政的塞凡堡,在2014年的克里米亞危機中,與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一起從烏克蘭獨立,目前歸為俄羅斯聯邦的南部聯邦管區。原本俄羅斯每年付給烏克蘭租借塞凡堡軍港的費用也不再給付。

真要感謝我那位戰爭迷的朋友,不然我還不知道塞凡堡的軍事重要地位。尤其在塞凡堡圍城戰 (1941年—1942年),有68,200多俄國人喪命於此。所以當地賣的半日遊中,參觀35 Battery Museum(中文怎麼翻啊?)是非常熱門的,因為此地是二戰潛水艇的製造與出海的軍事基地。

旅行社的導遊一上車就開始劈哩啪啦狂講戰爭史,先是帶我們到戰役紀念碑,我都被曬成乾了還不移動。到了35博物館,站在門口又講更久。原來內部參觀時間是需要由博物館人員帶領,每半個小時OR一個小時開放一批。一團觀光客後面有一名軍事人員壓陣,此地目前是俄國黑海軍事基地,只開放了博物館供民眾參觀,所以內部是不能拍照,遊客也不能隨處亂走。

塞凡堡圍城戰 (1941年10月30日至1942年7月4日)是德國希特勒希望利用克赤半島登陸高加索地區,所以進攻克里米亞半島。德軍當時分成兩階段進攻,第二階段於1941年10月18開始為期十天,蘇聯防線崩潰,克里米亞也落入德軍之手,僅存塞凡堡孤軍奮戰。1941年10月30日德軍開始進攻塞凡堡,蘇軍於1942年6月29日於因克爾曼防線上戰敗後落敗,克里米亞半島最後成為德軍前進蘇聯的基地。

雖然戰役被我簡略了很多,但是慘烈的程度是難以想像的。參觀最後進入了列有死亡名單的紀念館裡,難以計數的人名就在眼前。後又進入圓形劇場,燈光一暗,頂頭上一個個稚嫩、穿著軍裝的臉龐不停地投射與變換著,都是當時在塞凡堡圍城戰死去的官兵。最後的光線落在放在地上圓心的玫瑰花上,啜泣聲在歷史中,微微地響起,慘烈的歷史啊!這個行程在穿著軍裝、美麗的俄國軍官關上門後結束。

到此我才稍稍理解,為什麼在俄羅斯的每個城市,都有一個醜陋的無名英雄紀念碑,還有永不熄滅的無名之火了。

從2014克里米亞危機爆發開始,俄國盧布直直落,先前提到莫斯科地鐵漲價,單趟漲了約3到5盧布,聽起來好像沒很多,現在就讓我算給你聽。莫斯科州基本上就等於一個台灣的大小,人口數約有兩千萬左右。許多住在莫斯科郊區的人是每天通勤到莫斯科市上班、上課。上班一趟,要先搭公車,轉交區火車,轉公車後再轉地鐵,花兩個小時才能抵達上班地點。如果不算莫斯科市的交通優惠,搭一趟車需多付五塊盧布,轉了四次等於多了二十塊,一天上班來回多了四十塊,一個月等於多了一千二的交通費支出,而這些還沒算在物資飆漲的花費中。可是重點是薪水沒有漲喔。

(死亡戰是紀念館)

一位俄國人跟我說,許多人都以為俄羅斯很強大,可是大家都不知道,俄國國內的經濟是一團亂,政府開始拖欠醫學院教授的薪水。他重複地再說了一次:「你能想像醫學院教授領不到薪水嗎?」他說,根本都沒人在乎經濟爛下去。(讓我補腦一下,不只是醫學院,所有大學的教授薪水全部被拖欠,好一點的還有領到半薪。)

克里米亞在兩國政治利益下,先前被俄國斷了供應的天然氣,半島人民無暖氣可用,後又被烏克蘭報復,導致克里米亞半島停電。這些讓我想到李奧納多狄卡皮歐主演《血鑽石》,一個老人孤獨地坐在已經被洗劫的村落,看到來人說了「還好,他們只在這裡發現鑽石,沒有發現石油。」一個看似優越的環境,卻成為政治角力戰的犧牲地,辛苦的還是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民。

克里米亞半島的遊記,我居然要寫到三篇,下一篇是被捲入近代戰爭以前的希臘與拜占庭時期的古蹟!!

原文與更多圖片:Here, I am Travelling (https://travelerleeblog.wordpress.com/2017/03/14/crimea2/)
粉絲頁:底家,在旅行 (https://www.facebook.com/dijiatravel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