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胡同。閒走。

沒了物件省了流量
近幾年,報章媒體總說北京的胡同風貌已不似從前,多數能代表老北京味道的、有趣的胡同巷弄早被中國政府拆遷改建,剩下的若非殘磚破瓦即是已人去樓空,彷彿胡同區盡是客走茶涼的淒慘模樣,套一句北京朋友的說法,「胡同啊,現在沒啥兒好逛喽!」

然而,對於第一次上北京城的我而言,除了參觀故宮、天壇以外,無論如何是不願放棄到胡同內走上一遭的機會。就算不見老北京的古意盎然,至少親身經歷時代巨輪下的滄海桑田,瞧一瞧中國政府的都市更新,也絕對值得。

「南羅鼓巷」,一條長約800公尺的南北向胡同,北起鼓樓東大街,南至平安大街。始建於元朝年間,歷史上多位名人曾居住於此。東西兩側各有8條小胡同,以南鑼鼓巷為起點對稱排列。這16條小胡同的名稱非常有趣,由北向南分別是「前鼓樓苑胡同」、「菊兒胡同」、「黑芝麻胡同」、「後圓恩寺胡同」、「沙井胡同」、「前圓恩寺胡同」、「景陽胡同」、「秦老胡同」、「帽兒胡同」、「北兵馬司胡同」、「雨兒胡同」、「東棉花胡同」、「蓑衣胡同」、「板廠胡同」、「福祥胡同」、「炒豆胡同」等共16條,巷弄寬度稍窄民居也較為密集。

因為是走馬觀花也懶得翻書考據,只憑字面意義去猜想胡同名稱的由來,比如前鼓樓苑胡同、前後圓恩寺胡同應當是因為地理位置而來;蓑衣胡同、炒豆胡同可能是當時胡同內的居民多從事編織蓑衣或販賣糖炒栗子之類的玩意兒;至於秦老胡同猜想是當年整條胡同的大員外就姓秦,便以此為名。當然,以上說法無任何歷史依據,全是我這個外地人的瞎猜胡鬧,圖個天馬行空罷了!

南鑼鼓巷被中國官方規畫為文化保護區,得以保留此地的民宅與建築,免受怪手、挖土機之摧殘。硬體雖是受到完整保留,但是卻擋不住因遊客增加而衍生出的觀光效應,商家、酒吧、餐廳或攤販占據整條南鑼鼓巷,櫛比鱗次的敞開大門歡迎如海浪般洶湧的人潮。周末午後走在地,除了必須留意迎面而來的碰撞,還得小心別被身邊遊客手上的羊肉串給沾染一身腥。

有不少台灣商家在此處開店,賣芋圓、手搖奶茶、雞排、大腸包小腸的台灣知名品牌,似乎非常受到大陸人的喜愛,店門口總聚集大批等候的殷切目光,看來「台灣」這兩個字在大陸民眾的心目中仍有相當的分量與吸引力。

觀客增加所帶來的影響,正面或負面其實因人而異。

在此開店的商家絕對樂見遊客絡繹不絕,願意在故宮、長城等著名景點之外,還能前往南鑼鼓巷繼續掏錢消費;喜歡熱鬧、嘗鮮的民眾也能在胡同裡找到有意思的吃喝玩樂,肆意快活地消磨一整天。但是,仍住在當地的居民就似乎飽受過度商業化之困擾,除了環境吵雜、髒亂以外,一位胡同裡賣炸醬面的阿姨說,「遊客才是最大的禍害」。(居然用了禍害這個詞來形容,心中的不爽可想而知!)

她說胡同內老房子對外開放參觀的其實很少,除了幾家稍具規模的三合院、四合院以外,大多數的老房都是仍有人居住的私宅,可是外來遊客卻見巷就鑽、有門就進,客氣的敲個門板打聲招呼,若是遇到大喇喇直接推門入內的觀光客,可就不禁納悶這裡究竟是我家還是你家了!

經年累月,觀光帶來的收入增加已不敷日常生活遭受打擾的不便,儘管許多房舍木門板貼上「私人住宅,請勿入內」,然而,防君子不防小人的無奈情緒,只消私底下抱怨政府管理不當以外,小老百姓就也無能為力。阿姨知道我來自台灣,便開始稱讚台灣人的公德心遠遠高於大陸人,不斷說這類擾人的遊客脫序行為絕不會出現在台灣社會。我好奇的問她是否到過台灣,否則怎會有這樣的感受,她說這輩子還未曾離開過北京,可是打從心裡認為寶島台灣百姓確實擁有這樣的好素質。

阿姨點頭如搗蒜,直說「確定、一定以及肯定!」

做為一個台灣人,我只能感謝她對咱們的讚美,無論認同與否就是陪笑、傻笑著,繼續低頭吃我的北京炸醬麵。其他的還能說啥呢?!?!

避開滿是人群的南鑼鼓巷,轉進東西兩側小胡同裡天南地北的優閒散步,沒有特意要看啥景點,只帶上初來乍到者的好奇眼光,任何一個角落都讓我備感新鮮。

我喜歡老房木門前左右的一對石獅子。

並非故宮裡見到那如王者睥睨臣下的尊榮華貴,也不像恭王府門前那樣的氣派萬千。胡同裡見到的石獅子有一種尋常百姓家的親切感,或站或躺或臥或與小獅子玩耍著,造型各異大小不一,好似全憑雕刻者當時的心情而來,將自身喜怒哀樂轉移到手上雕刻著的這隻石獅,讓石雕彷彿注入生氣般活靈活現;也可能是屋主個人的偏愛喜好所致,希望凸顯家族在胡同裡的特殊地位,或用以鎮邪避凶。

不知是否因為我總是獨自旅行,儘管偶爾會有同遊夥伴,也都只是一個或兩個的好友相隨,總覺得身旁的遊客講話音量特別大,尤其是旅行團的隊伍人數越多,發出的各式聲響就越是宏亮。此時走進福祥胡同的底處,往來遊客稀疏零散,耳根子清淨,連呼進的空氣都倍覺芬芳。午後的斜照陽光穿透茂密的枝葉間隙,灑落在房舍的磚瓦灰牆,一輛鏽蝕的老式腳踏車倚靠著牆面,車體在陰暗光影之間隨風而忽隱忽現,我望著自己腳下拉長的身影,一股旅者的孤獨情愫莫名升起,猶如元曲作家馬致遠筆下的枯藤老樹昏鴉,正恰好夕陽西下,我真成了斷腸人在天涯。(似乎想偏想遠了!)

傍晚的溫度已不若之前火熱毒辣,偶有微風吹來更使人輕鬆自在,不自覺將閒走的步伐放得更慢,速度之慢已經讓杵著拐杖行走的老頭兒從我身後超越而過。望著這位傴僂老頭兒的背影,有種時光紛亂的錯覺,分不出是時間暫停而誤陷杳無人煙的胡同內,或是回到年幼時期哭呀呀地跟著阿公散步的情景。

帽兒胡同裡有一個茶水攤立於巷弄一側,擺置在矮桌上的冰桶內放入滿滿的瓶裝飲料,兩個貌似老闆的老太婆分坐攤子兩邊,手上叼著香菸,邊是聊天邊看向往來的遊客。我要了一瓶老北京酸奶,坐在她們倆中間的竹籐椅上。

倆個老太婆是幾十年鄰居,一個賣涼飲,另一個是隔壁麵攤的老闆娘,因為還不到用餐時刻,閒來無事在此抽菸、嗑牙。倆位應當都是長年老菸槍,指間泛黃的痕跡已經滲入皮膚,是怎麼也洗不掉的煙黃漬,牙齒更是一陣黑一陣黃的雜亂排列著,個性都非常開朗,笑聲與講話的音量可如震天般宏亮,與我印象中北方大媽的模樣果真如出一轍。我點燃一支菸繼續喝著酸奶,就也和她們聊了起來。

我問說這一區域會不會過幾年也被拆遷、強制驅離,賣飲料的老太婆說習近平上個月才過來巡視,保證南鑼鼓巷以及周邊這些小胡同肯定完整保留,她還懊悔沒能有機會上前和國家領導握手。不過,老太婆補上一句話:「這年頭誰的話都沒個準,就連國家領導也一樣。咱們老百姓的生活不就是吃著、喝著,隨遇而安吧!」

目前仍住在胡同內老房的多是老人,年輕一輩在外頭工作、買房,幾乎不願繼續待在這種既矮又窄的老舊磚瓦屋。老人家則是住慣了矮平房,也離不開街坊鄰居的親切與熟悉感,儘管子女在外環地區買了新樓房,還是寧願守著胡同內的老房子。

我說是第一次來到北京,藉由工作出差的機會,趁著周末空檔才能來此遊歷。倆個老太婆一聽說我明天就要離開,而居然還未品嘗過老北京人最愛的「豆汁」,開始如同唱雙簧般的一搭一合,慫恿我一定要喝一口才不枉此行。

先說這豆汁是由綠豆發酵製而成,夏天解暑氣冬天增體力,現在來上一杯正好解去一整天累積下的酷熱與疲憊;然後是北京居民都得大清早到豆汁工廠去排隊領買,因為必須冷藏也不耐久放,因此,每天買的量也有所限制,可非隨時想喝就有的難能可貴;接下來又說這種北京的傳統老飲品越來越少見,因為味道「奇特」讓年輕人避之唯恐不及,但其實慢慢啜飲入喉,先是苦味後是微酸,之後就是順口的香濃豆香。

我左右擺頭晃腦看著她倆老賣力推銷,終於是答應來上一杯。

賣飲料的老太婆將盛著冰鎮豆汁的紙杯遞上來。靠近一聞,一道濃郁有如食物腐敗後的刺鼻酸味,立即衝上鼻腔並在喉嚨凝結成一股想吐的衝動。賣炸醬面的老太婆說,如果你是喝熱的豆汁,那個味道更嗆喽!

最終,我把豆汁喝完。

就如倆個老太婆所說,克服第一口的不適應之後,這個奇特的飲品喝起來確實頗為順口,原來傳說中的豆汁就是這般的味道,見識了。

比起乘坐人力黃包車,以散步閒走的方式穿梭在胡同巷弄之間,似乎更能體驗老北京獨有的韻味。避開過多遊客的熱門地段,安靜地感受北京城做為百年古都的雍容,以及面臨新舊世代交替下的衝突與矛盾。

儘管我和北京只是初相識,然而,當旅行中的速度慢下來之後,時間的變化、安穩經由每一次踏出的步伐,似乎更加深刻理解了!

1344282
她是月光久抱必涼
北京的胡同,正隨人口增加而大肆擴大的市區而逐漸退散。還沒拆除的,如同九份之所以存在,全是拜覌光所賜。也因如此,北京胡同已然失其本色,令人惋惜。
最初不相識最終不相認
去年秋天逛了南羅鼓巷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到處黄色落葉
有箫瑟秋意上心頭感覺
酷到爆炸
5月在那待了一週,喜歡北京人的大方熱情
在那交了幾個中國朋友每天帶上我吃香喝辣
對於胡同,我偏好一般純樸胡同,有些髒亂,也不時飄有公廁的臭味
但實實在在就是個道地呀!

反而像南鑼鼓巷那樣的商業胡同我不太喜歡
哥不高不帥照樣拽
5月在那待了一週,喜歡北京人的大方熱情
在那交了幾個中國朋友每天帶上我吃香喝辣
對於胡同,我偏好一般純樸胡同,有些髒亂,也不時飄有公廁的臭味
但實實在在就是個道地呀!

反而像南鑼鼓巷那樣的商業胡同我不太喜歡
確實南鑼鼓巷的觀光客多到讓我透不過氣來。
不過這一次利用出差的機會順遊北京,時間不足的狀況下,也只能走馬觀花。
期待下次真正的北京之行嘍!!!
執子辶掱
北京的胡同,正隨人口增加而大肆擴大的市區而逐漸退散。還沒拆除的,如同九份之所以存在,全是拜覌光所賜。也因如此,北京胡同已然失其本色,令人惋惜。
保持傳統,或是尊重當地居民也有選擇現代化的權力!

這真是兩難的問題~~~
落花雨紛飛
北京的最後一晚我們也是逛南鑼鼓巷

人潮洶湧的差點以為自己在逛花園夜市

豆汁也是在那喝的

滋味~久久不能忘懷啊~~哈哈
南影傾寒
確實南鑼鼓巷的觀光客多到讓我透不過氣來。
不過這一次利用出差的機會順遊北京,時間不足的狀況下,也只能走馬觀花。
期待下次真正的北京之行嘍!!!

同感
值得長住細遊
褲襠裡有條龍
愛上北京~也是走在無人的巷弄裡愛上的~
我比你媽還愛你
11月也去了一趟北京,正巧遇上APEC藍,所以沒有碰到灰濛矇的天,但胡同裡的早晨,看到好多住戶拿出家裡的夜壺就往路邊水溝蓋倒,真令人印象深刻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