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的八種觀點

微笑吧趁你還有牙齒
這三四年來倫敦玩了將近十趟,儘管一直以旅人的身分來此,卻在對倫敦的好吃好玩好看景點越來越如數家珍之餘,漸漸忘記了對倫敦的直接感觸。回頭撿起 2009 年第一次倫敦記行的零碎日記,才又回憶起身為過客穿越海峽進入倫敦的一次次視覺震撼與文化衝擊。

這次來倫敦八天七夜,當然也徹底運用了 7 Days Travel Card,由於交通費已定,每天就隨性亂走也不管景點們之間順不順路了。不知不覺地,剛好每天用了一種不同的觀點來看倫敦。倫敦這個迷人的大都會,有千萬種面貌,且在此分享我的八種觀點:

Day 1 莎士比亞,劇院的倫敦 - Shakespeare's Globe & Covent Garden
Day 2 上班族,神清氣爽的倫敦 - Royal Academy & Piccadilly
Day 3 美術館,馳騁想像的倫敦 - National Gallery & Royal Academy
Day 4 聖保羅,浴火重生的倫敦 - Regent Street & St Paul's Cathedral
Day 5 紀念碑,英雄的倫敦 - The Mall, Trafalgar Square, Waterloo
Day 6 販夫走卒,倫敦的北與南 - South Bank
Day 7 市場,多樣活力的倫敦 - China Town, Notting Hill, Brick Lane, Camden Town
Day 8 奧運會,明日的倫敦 - The Building Centre & Hyde Park

2009 年 9 月,睽違七年後我再次來到英國,這次終於要來首都倫敦了!
免簽證的感覺真是不一樣,從 2006 年底來到歐洲大陸後,英國就從來沒有出現在我的旅遊版圖內,英國的會議邀約也向來敬謝不敏。今年初起免簽證了,英國頓時由海角天邊另一個世界變成比利時的鄰國!與法國和荷蘭一樣近,只要坐個 Eurostar 穿越海底隧道,布魯塞爾去倫敦的距離並不比去巴黎或阿姆斯特丹遠。
這次的研討會之旅,邀請單位為 Royal Academy of Arts (RA),興奮地跟比利時的同事與上司們說了之後,才知道他們全都沒聽過!不論如何,能夠順道來倫敦玩總是件令人興奮的事,我要看什麼呢?中世紀的倫敦塔還是當代的小黃瓜?莎翁名劇還是 West End 音樂劇?橫跨 13-19 世紀的 National Gallery 還是現代美術的 Tate Modern?經典百貨 Harrods、Liberty 還是 Portobello 露天市集?
在布魯塞爾南車站通過海關搭上了 Eurostar,高品質服務佳的跨海峽火車,從 London 可開至Bruxelles, Lille 和 Paris,很舒服,雖然不及 ICE 的明亮寬敞舒適,卻仍勝過 TGV 一籌。穿過一段漫長的黑暗隧道後,眼前的天色和景色已然完全不同,路標上是英法雙語,公路上的貨櫃車則全是英語,北法鄉間的田園與農舍變成了尖尖的街屋。原來這就是海底隧道的感覺,十幾年前海底隧道剛通車時,我小小的心靈還想像著一條強化玻璃隧道的火車水族館,一面搭火車還可以一面看魚... 當然這只是天馬行空隨便亂想而已,不過久聞其名的海底隧道居然就這樣恍若不覺地穿過了,一時間還有點天旋地轉,不知身在何方。

Day 1 莎士比亞,劇院的倫敦 - Shakespeare's Globe & Covent Garden

明日才是研討會,今天下午都還空閒著。那麼,倫敦的第一站,應該去哪裡呢?我們在海德公園對面的旅館拋下行李,搭上 Tube 直奔 St. Paul's,這裡算是我心智地圖裡第一個倫敦建築勝地:有 Christopher Wren 的英式巴洛克聖保羅教堂、有食死人在最新一集《哈利波特》剛摧毀的 Millenium Bridge、有水岸工業遺產再利用為藝文空間的經典案例 Tate Modern、還有建築師通常不太注意,古蹟保存專家也懶得理會的莎士比亞球形劇院 Shakespeare's Globe。
993034 993035

這裡是 17 世紀上半的 Globe Theatre。不只是莎士比亞,也不只是個 Theatre,它其實是 17 世紀上半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倫敦生活的縮影,參觀球形劇院,就當是我的倫敦第一課吧。球形劇院是莎士比亞與表演藝術同事們,在被從城牆東郊的地主趕走後,一起於南岸另起爐灶興建的,就在南岸這個 17 世紀起的倫敦表演生活中心;儘管今日 Globe Theatre 已經不存在,但經過幾十年的考證、募款與籌劃,終於慢慢一根根木頭循古法重建了起來,一方面當莎士比亞與英國戲劇的博物館,一方面持續上演舊作與新作。這樣一個 replica,也許古蹟保存專家都會嗤之以鼻,但對我來說這棟建築是不是原始的、真實的、標準的,那都不重要,我更珍惜的是它刻意地將過往社會活動復原且重生的意志,這和莎士比亞們當年拆除東區的老劇院而在南岸重組出 Globe Theatre 繼續演戲,有類似的精神,這不也是一種呼應歷史先賢的致敬嗎?
莎士比亞與馬婁的劇作,我在大學那幾年多少就接觸過了,但老實說我一直都沒有欣賞戲劇的感覺,總是無法接受一個不透過象徵語言轉化而就直接演出來的藝術形式,但把劇本當做文學作品來讀卻是件好玩的事,尤其是抱著歷史的眼光來看,莎士比亞那時代在關心什麼?哪些異國的事情讓他們好奇?哪些人性的特質與衝突點在那時就已經充斥於社會了?譬如威尼斯商人中的猶太狀況、奧泰羅中的摩爾人情結等等,許多今天我們認為全球化社會充斥的衝突議題,其實早在 16 世紀歐洲就已經很普遍,而倫敦,這個隔著海峽而相對可以置身事外的地方,就這樣冷靜地看著這些歐洲大陸的荒唐與喧鬧,被莎士比亞等人寫成一齣齣看了很好玩也值得深思的作品。
不只是劇作反應歷史,連戲劇生活本身都反應歷史。Globe Theatre 位於倫敦南岸 South Bank,它並不是第一家劇院,16 世紀末到 17 世紀中倫敦南岸 The Clink 區風起雲湧地創辦了好多劇院,除了這間 The Globe 還有其他 The Beargarden, The Rose, The Swan 等等,成為取代倫敦城東北郊 Shoreditch/Whitechapel 區的新戲劇中心!它們身處於南岸這個倫敦城之外的世界。中世紀的倫敦城僅分布在泰晤士河北岸,也就是今日的 City of London,它的城牆完全在北岸,以那時的皇家宮殿 Tower of London、宗教中心 St. Paul's Cathedral 以及商業活動的證券交易所和英格蘭銀行為中心,今日的倫敦古蹟主要也分布在這裡;後來在西邊的 Westminster City 也發展出了政治與宗教的新核心,以國會大廈為首。泰晤士河北岸的天際線下,就是所有文明城市重要活動的所在,不只是繁榮的早期資本主義活動,也是宗教與皇權施展其規訓的所在。那麼南岸呢?
993038 http://writersinspire.files.wordpress.com/2012/05/london_panorama_1616c.jpg
南岸在城牆之外,如一般歐洲中世紀城市的 Faubourg 般,它不受城市保護而要在大難臨頭時自顧性命,卻也不受規訓而在承平時期時可以我行我素地生活。南岸與北岸隔了一條泰晤士河,鞭長莫及,這裡總是各種邊緣人的所在、總是各種無法加入城牆中的非正式經濟活動所在、總有不入流的沒有身分的凡夫俗子聚集於此,戲子與劇作家這種在 16 世紀末尚不入流甚至被倫敦城禁止的事業也只有在南岸才能蓬勃起來。倫敦 16 世紀末的南岸,就像是今天我們所說的第三空間,各種旺盛的活力與另類的可能性都在此潛伏。
993039 993041

儘管北岸入流、高尚、有文明的規律與制度,日復一日這樣過下來難免有點窒息的北岸人同時也嚮往對岸的生活,尤其隨著劇院一家家開張,17 世紀初時看戲這種不入流的活動逐漸成為上流社會晚間的風尚。南岸劇院與碼頭是不可分的,因為每天數以千計的市民甚至貴族想要趕在演出前乘船而來,看完戲後或溜回家去,溜不回家的,在劇院旁和販夫走卒一起狂歡一陣子也不錯。今日的劇院有觀眾席與人數上限,17 世紀初時可沒有,搶到了票就進去,你推我擠搶著看最新劇作:那些赤裸裸地洞悉人事的、在充滿制約的城牆中的貴族與宮廷劇院所看不到的故事。劇院從未井然有序,它往往超載、地板上有飲食、有糞尿、沒有衛生設施... 這一切我們今天認為理所當然的舒服身體之所需,它都沒有,這裡支持的反而是個充滿刺激與活力、充滿另類思考、自由狂放的身體。
993043 993044

看戲在社會生活中的角色慢慢形成,它是日復一日乖乖扮演社會角色之餘的解放,是北岸市民與貴族慢慢被規訓的生活中的一股清泉,也是南岸販夫走卒日夜辛苦工作之餘的日常娛樂,甚至是發洩。直到伊莉莎白一世女皇逐漸開始欣賞這種新興活動後,戲劇才漸漸由邊緣走向中心,由南岸不文明的世界慢慢堂而皇之地進入城市與上流社會間。
莎士比亞,還有他的前輩、同事與競爭者們,在全球歷史上的重要性不只存在於他們的經典戲劇作品,還有戲劇作為都市生活的濫觴恐怕也可以歸功於他們身上;倫敦從 16 世紀末開始就率先成為戲劇之都,表演藝術開始有了現世的主題,也隨著英國的殖民擴散到全世界。今日的倫敦仍然以戲劇知名,對我們這些觀光客來說更有名的則是 West End 為首的音樂劇景觀,當代的戲劇生活是什麼樣子呢?
這回的倫敦行,八天七夜,看表演是每天的重頭戲,七個晚上總共花了六個晚上在表演場所中,只留下一晚給泰晤士河的夜色。

從高中就習慣看表演的我們,一直把劇院當成生活必需品,在高雄、在台北、在比利時都是如此。可惜在比利時這小國家小地方,就算有個鄰近的布魯塞爾每天晚上已經算是很多表演了,但高品質具有啟發性的表演還是很有限,沒什麼選擇,偶爾去個 Palais des Beaux Arts、La Monnaie 或是 Kaaitheater 就很了不起了。倫敦可不一樣,高品質的演出每天至少有四五個,更別說在特定劇院一演就演個幾年的定目音樂劇。這回我們的六場,分別是 (1) 音樂劇:獅子王 (2) 古典音樂:倫敦交響樂團 LSO 演奏法國印象派@Barbican Centre、(3) 打擊樂表演:Stomp 破銅爛鐵 (4) 現代舞:Akram Khan@Sadler's Wells (5) 電影:BBC製作的達爾文的新片 Creation@Barbican Centre、(6 ) 音樂劇:悲慘世界。看演出,除了看我們心目中的經典劇目、經典指揮家與編舞家外,還要體驗劇院這個當代的藝文空間,以及倫敦人的晚間藝文生活樣貌。
看表演,在倫敦與在台灣大不相同,它就是一個一般的晚間社交活動,是當代上班族下了班之後,看是要回家煮飯、出去吃飯喝酒、回家看本小書、或是上劇院看個戲等等諸多選擇之一,這種生活習慣在加班已成自然、百貨公司又開到晚上九點半的台灣幾乎不可能形成。票價又是另一個問題,除了專門針對觀光客的熱門音樂劇外,一般演出票價很普通,就算是大牌如葛濟夫與倫敦交響樂團或是 Akram Khan,票價也不過十到二十磅,不超過 1,000 元新台幣,在薪資水準本來就高的倫敦這不算什麼,相較於生活其他方面的高消費水準,看表演的開銷更是不算什麼;而同樣等級的演出搬到台灣,動輒票價5,000-10,000 新台幣,更別說一些天團如柏林愛樂可以莫名其妙地貴到 10,000-100,000 新台幣!以當今薪資水準比十五年前還低的情況,看表演只是個既浪費錢又浪費時間、讓自己拼死加完班還不能休息的累贅。
但我與我的旅伴都認為,表演是一種精神食糧。如果白天庸庸碌碌了一整天,無論如何我們都要有機會在晚上清醒一次,透過表演看到些什麼來刺激思考,就算是讓我們在看完回家的 Tube 中思考一下也好,而不是每晚都僅藉由某種純娛樂活動或飲食活動迷醉一次。

表演也是有很多種的,第一天的獅子王,很顯然是娛樂取向,我們稱它為「道具與佈景的音樂劇」,因為徒有好聽的歌、巧奪天工的面具與道具、栩栩如生的草原動物,這不過就是讓我們看看真人的卡通興奮一下罷了,沒有什麼底蘊;第二天的印象派古典音樂,則很立體地、清楚地把我們平常從 CD 裡面聽到的朦朦朧朧拉威爾德布西等人作品變得具體化,看著眼前清楚的線條與結構,大海不再只是迷茫的大海,而是具體的作曲與配器手法呈現出印象派對音樂表現的新觀點,就像印象派畫家如何用構圖與繪畫技巧表現 19 世紀末的浮光掠影一般;第三天的破銅爛鐵,雖未引人深思,但看到一種表演形式與技術的新可能,即使未必有什麼大道理但有其技術創新之處;第四天的 Akram Khan,從創作概念、舞團組成、劇情主題到動作風格都在嚴肅地探討全球城市下的衝突狀況,不過有時探討議題與表現手法還是相稱一點才能達到理想均衡;第五天的 Creation,另類劇本配上另類的英國演員 Paul Bettany,給我們另一種角度思考達爾文的心路歷程、以及人們怎麼看待科學、看待信仰、看待情感與建立世界觀;第七天的悲慘世界,已經紅遍全球幾十年的音樂劇,其實其精巧的詞曲、舞台、角色設定、曲目安排都回頭點出雨果在 19 世紀巴黎新舊交替之流離狀況的關懷,並且投射回到巴黎的鏡子:一樣混亂而悲慘的倫敦,不論是 19 世紀初還是 21 世紀。
看表演作為一種社交活動,不只是活絡感情而已,重點是在學習路上有人一起,從表演前的 pre-theatre dinner、表演中的中場休息、到表演後上酒吧喝一杯,這些都是極具潛力的過度階段,有觀賞前的熱身、觀賞後的迴響,一場表演的意義更容易真正在心裡銘刻下來;獨學而無友則孤陋寡聞,有人一起看表演,則在互相分享的語言過程中,腦中模糊的感觸也更加清楚。人說圖書館是集體念書的好地方,我覺得這個劇院社區也有異曲同工之妙,表演場地附近的酒吧與餐廳區、藝術書店或沙龍,總能看到帶著不同背景有相似興趣的人在這裡交談、也能看到走出劇院時帶著不同心得的一張張面孔,這就是一個互相鼓勵智識激盪的氛圍。
今晚演出:Lion King@Lyceum Theatre

第一晚,我們訂了在 Lyceum Theatre 上演的獅子王,當前炙手可熱的倫敦音樂劇之一。Lyceum Theatre 所在地就有這樣的特色,尤其是在鄰近不遠的 Covent Garden。Covent Garden 在 17 世紀中就規劃成了市場,龍蛇混雜使得有錢人紛紛搬走,咖啡館酒館紛紛遷入,更成為有名的歷史紅燈區。
不過紅燈區與吵雜市場,和不分階層一起來看戲的社交活動也是密不可分的。在著名的 18 世紀英國歌劇《乞丐歌劇》熱賣後,長紅的票房提供了資金於此成立了新的皇家劇院 Theatre Royal,暱稱就叫 Covent Garden,伴隨著鄰近的另一間皇家劇院 Theatre Royal Drury Lane,本區的劇院產業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至今。而 Theatre Royal 進入了 20 世紀,成為倫敦古典芭蕾與歌劇的最高殿堂 Royal Opera House。
993061 993085

今日這裡也不平靜,繼續充滿歡樂的氣氛,不單是四周的皇家歌劇院以及一大堆上演音樂劇的劇院,Covent Garden 廣場周邊也像個停不下來的過動兒一般,彷彿所有想找點樂子的遊客都集中到這裡來似地。
廣場地下室有許多 blog 遊記都有提過的年輕人弦樂四重奏,把多樣的古典音樂曲風一律以充滿節奏動感的方式邊拉編舞演出,總惹得在場吃海鮮飯的遊客們掌聲連連,一衝動之下往往就買了片他們的 CD 當紀念品。這就是新的年輕人文化創意嗎?這樣的拉法造成了什麼藝術的創新呢?觀光客又聽到了什麼弦樂四中奏的新詮呢?表面上是劇院集中、街頭藝人到處都是的 Covent Garden,不知為何讓我體驗到的只是一股躁動的氣息。而很不幸地,這完全反應在我們第一晚觀賞的獅子王音樂劇裡:沒看見什麼故事的底蘊、沒看見什麼用歌舞來表達的主題與劇情,只看到許多逗得小朋友樂呵呵的動物道具們。
我們的倫敦第一晚,就在有點令人失望的獅子王後結束了。無法從獅子王中得到什麼,卻也可以反向思考表演生活的各種面向,也重新思考到底什麼還能感動我們。搭 Tube 回到旅館,翌日的我將不是觀光客,而要打好領帶到 Royal Academy of Arts 參加會議,當個正襟危坐的商務旅人。

(註記:關於莎士比亞時代劇場一段已修正,感謝 I-Fan 棧友提供資訊指正)
傾一世等一人
Day 2 上班族,清爽的倫敦 - Royal Academy & Piccadilly

Royal Academy of Arts 位於 Piccadilly 大道上,在 Piccadilly Circus 的旁邊不遠,我乍看這地址還不知道它是什麼樣的地方,直到搭上了雙層巴士,經過了 Oxford Street 和 Regent Street 來到 Piccadilly Circus 後,才漸漸對這區域有點認識:天哪,居然會議地點不是在什麼商務中心或辦公大樓群,而在倫敦市中心的核心、鬧區中的鬧區!
993095 993096 993097

這裡從 19 世紀初進行了喬治亞式都市更新後,就成為倫敦最新興亮麗的核心商業區。今日倫敦的主要金融區當然都不在此,這個核心商業區是從高檔到平價的零售店林立的時尚購物區,以 Regent Street 和 Carnaby Street 為主的這幾條街今日也以購物大街著稱,也吸引不少想來買名牌的觀光客。但走在 Piccadilly 大道上,仍能感覺到一絲絲商務繁忙的氣息:穿著西裝與套裝拿著咖啡的上班族匆忙走過斑馬線、街上許多人一手提公事包一手接著手機、中午附近許多咖啡館與輕食吧、附近的公園與小廣場中午聚集著午休的上班族吃個簡單的三明治閱讀報紙或文學書籍… 我喜歡這種感覺,沒有金融區極致的高壓快速,卻也隨時保持著充沛活力,工作之餘也不忘記讓腦子冷靜清醒吸收新知。
993101 993102

一條 Piccadilly 上的輕食就有數不盡的選擇,連鎖全英的午餐咖啡廳有 Costa Cafe、Pret A Manger、EAT、Nero Cafe 等等,到處都有大約3-4磅的輕食午餐,還有壽司吧。從大學以來我一直喜歡輕食,簡單清爽沒有負擔不花時間,吃完沒有吃飽想睡的感覺,也沒有揮之不去的滿嘴重口味,就是稍稍補充能量休息一下再出發。這類輕食午餐在比利時幾乎沒什麼選擇,我們的鄰居巴黎也一樣,這些法國文化圈的城市似乎偏好咖啡館,而且咖啡館空間越狹窄他們越愛,總是要喝杯 Cappuccino 甚至 Espresso 再抽根煙,正式一點地吃個像樣的午餐有魚有肉… 我總是覺得太負擔了,而且煙味太重;倫敦商業區當然也有人抽煙、有人吃大餐,不過整體氛圍偏向健康、輕巧、明快、清爽。
993103 993104

九月的倫敦,還每每在中午看到另一種午餐方式:一個人的,就到公園長凳上吃三明治看書報,讓腦子放鬆一下,重新清醒一下下午再出發;或是兩個人一道的,也可以各帶一份報紙去吃東西,想聊天就聊天想各自看書就看書或躺下睡覺,最後一起回辦公室。我偏好這樣的午餐習慣,何必在中午休息的午餐像應酬一般地大魚大肉,搞得肚子飽飽全身疲累想睡覺呢?
993112 994000

至今已參加過了一堆歐陸的研討會,那倫敦的研討會又是怎生光景呢?形式上是有點小古版,大部分是來自英國的博物館文物修復師們,非常禮貌地寒暄,該交代的禮數都沒放過,英文用字遣詞極其仔細而圓滿… 這是他們拘謹好禮的一面,但完全無損於他們看待學術的嚴謹與批判。面對一個個充滿衝突的案例,比起歐陸上時常充滿激情的訴求與口號,這裡則是冷靜地看待每一個案例、慢慢傾聽每一張slide每一句話,耐心地等到整個內容發表完後,細細咀嚼再來謙虛地提出問題,這種深思熟慮的問題其實也更尖銳、更具挑戰性與批判性。擅長批判也擅長回擊的我,在這氛圍中也跟著放慢了步調,也更加周密而嚴謹起來,不敢隨便發言,一定要在心中仔細思考後才說話,說每一個字都要緩慢而精準,而英國學者們也非常耐心地跟著放慢說話速度,務求一切清楚不可馬虎帶過,也不希望母語優勢妨礙了任何人可能提供的寶貴想法。
在比利時開研討會,或是開任何的會,動不動就是喝咖啡,喝完一杯接一杯,完全不怕中毒似地;在法國和義大利也一樣,荷蘭這個不以咖啡著稱的地方也一樣習慣喝咖啡喝很多,難道這是基於 19 世紀中產階級知識分子談論時政的咖啡館文化發展而來的嗎?Royal Academy of Arts 的研討會不同,只有簡單的早餐茶與下午茶各一次,配一小片奶油餅乾,這就夠了,和中午的輕食一樣,整個清爽;我向來不太相信茶或咖啡可以刺激腦活動這種說法,我只希望它們能簡單地支持我的身體,有力氣而沒有負擔地、靈台清明地參與下一場論辯。

研討會結束,走出 Royal Academy of Arts,我的我的旅伴在 Pret A Manger 等我,就這樣一壺奶茶慢慢喝,看著窗外熙來攘往充滿朝氣的人們,下班穿梭華麗的拱廊街,三三兩兩駐足精品櫥窗前品頭論足。窗內的我則在小筆記本上列印出腦裡源源不絕的心得,現在已經傍晚,但腦筋仍如清晨清醒而充滿活力,搞不清楚倫敦的方向,還直以為現在的夕陽是晨曦。
994001 993114 993115

走出輕食店,附近不遠就是遠近馳名的 Fortnum & Mason 茶店,今天且瞧一眼即可,買紀念品還是最後一天再來好了。今天先逛老牌書店 Hatchards 與新興連鎖書店 Waterstone,前者要在扶了都有點搖搖欲墜的窄樓梯上下穿梭,才在書堆後面找到我要的倫敦歷史建築書區;後者則像誠品一樣走大規模、明亮、多角化經營路線,而且一點都不吝於擺沙發,任我們在這裡舒服地想看多久就看多久!
993116 993119 993120 993117

今晚演出: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 Valery Gergiev@Barbican Centre

今晚的表演,是我們在本週行程中唯一提前了一個月就訂好的古典音樂演奏會,由倫敦交響樂團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LSO) 演出。在倫敦的眾多古典音樂樂團中,LSO 是一般性水準最佳的(專精的則各有千秋,譬如倫敦古樂團與 BBC 廣播交響樂團),這兩年更從荷蘭把俄國國寶葛濟夫挖了過來。今天是葛濟夫指揮演出德布西與拉威爾,僅此兩場,比每天上演的音樂劇們搶手多了!
從地鐵 Barbican 站下車,演出地點就在 City of London 古城核心區,座落在其貌不揚的混凝土集合住宅群中,經過一棟棟長得一模一樣的灰色大樓,總令人懷疑是不是走錯路了… 這麼醜的地方當然沒有一個觀光客駐足,但它可是藝文界的聖堂 - Barbican Centre!在台灣與兩廳院接觸時就一直聽他們口口聲聲以「巴比肯中心」為標竿,一副奉若神明的崇拜模樣,今天終於讓我見到了。Barbican Centre 中文可能可以直譯為「堡壘藝術中心」吧?它是全英國最大的複合藝文中心,有音樂舞蹈戲劇電影畫廊建築圖書乃至藝術教育等多元複合設施,全部放在一起,藝術界在外面打死不相往來的傳統壁壘,就在這個堡壘藝術中心內部輕鬆地打破了。
993121 993122

倫敦首屈一指的古典音樂殿堂,就座落在社會住宅群裡,如此親民。前來看演出的觀眾們看來都很平民,簡單的西裝外套配上長褲襯衫休閒鞋,或是下班直接鬆鬆領帶就過來了;女生隨便穿件逛街穿的衣服就好,稍微隆重一點的也不過就是上班套裝或週末 party 小禮服。這和我熟習的維也納、德勒斯登、萊比錫直到布魯塞爾都一以貫之的滿堂華服風景大不相同,古典音樂在這裡不是名流仕紳杯觥交錯展現品味的浮華世界,純粹就是喜歡音樂的平凡民眾,買張票給自己下班後一個知性節目而已。
很神奇地,我們在倫敦才兩天,心得變得好多,腦子變得好靈活,源源不絕!這裡面隱藏有某種城市創新氛圍嗎?我期待有一天還能有機會來這裡,就算當過客也要當個長期一點的過客。
舊事酒濃
Day 3 美術館,馳騁想像的倫敦 - National Gallery & Royal Academy

研討會一天議程結束,四點半,還能幹什麼?既然最後一個場次是 National Gallery 的人來演講,那就順水推舟來逛個 National Gallery 吧!

座落於 Trafalgar Square 的 National Gallery 國家藝廊,算是倫敦最重要的歐洲古典繪畫老大師藝廊(倫敦的國家級藝廊版圖主要是 Tate Britain 專展英國 20 世紀中以前繪畫、Tate Modern 專展現代藝術、而 National Gallery 專收歐洲大陸 19 世紀以前的老大師作品 <- 以上全部都是研討會上剛學到的),其地位相當於布魯塞爾皇家美術館、阿姆斯特丹藝術博物館、柏林新國家藝廊、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馬德里普拉多(至於翡冷翠的烏菲茲,如果尊重任何地方的本地風格而不獨尊文藝復興為正統,那就當做和 Tate Britain 同等級好了)等等。不過在這麼多歐洲大都會的大牌藝廊中,倫敦 National Gallery 最迷人的特色是:常態展覽一律免費入場!
如果在別的城市,下午兩點之後若心血來潮想逛這種國家級的博物館或藝廊,我多半會打退堂鼓,因為一張十幾歐元的票只能看三四個小時實在太可惜了;就算我能夠一大早十點鐘就拔得頭籌第一個入場,我也希望在這一天八小時內能夠盡量逛完整間藝廊的大部分,讓這張票物超所值,因此往往疲於奔命,有種趕進度的感覺,最嚴重的一次是在柏林博物館島,居然為了一張博物館通票一天之內逛完三間!
而在倫敦這樣的免費藝廊,一切突然間輕鬆了起來。今天要是我只有一個小時,就進來轉一個小時,隨便找個展廳看某一位畫家的作品,專心看個一兩幅或帶著比較眼光看個十幾幅都好,突然靈感來了就換幅畫瞧瞧、站遠看構圖湊近看細部,或是走累了坐下休息畫張素描、看看展廳眾生或看帥哥美女都好。沒看到什麼都不可惜,改天再進來一個小時隨便轉轉就好,每次進來對某個主題看夠了,累積了滿滿的心得就可以興奮地回家,走在路上都能繼續馳騁那個主題的想像,而不用硬生生轉換心情繼續看別的畫而打斷了思緒與靈感。這是免費博物館獨一無二的自由,在巴黎就算是在免費的博物館日都不可能有這自由,因為難得的一天博物館日仍讓人想把握機會一天看到飽。
(2012 補充)在這三四年間,後來真的在每一趟倫敦行中都回到了 National Gallery,甚至往往一趟行程中可以來兩次以上,就這樣一點一滴地,National Gallery 常態館藏大概還看不到 1/3 吧。
National Gallery 的八月,不知是否也是個重度觀光景點?看 London Planner 旅遊小手冊上都把 National Gallery 排上倫敦十大景點之一,這我有點懷疑,至少我來此參觀的九月天,藝廊裡人數適中,相當舒服,既有許許多多好奇的眼睛互相激勵,人也不至於多到你擋我我擋你甚至擦撞起來,這是個非常舒服的博物館經驗,人們都慢悠悠地走著看著,不像收費的博物館總是竄進很多來去匆匆的旅行團,把整個清爽悠閒的氣氛給破壞掉了。在 National Gallery,博物館內人數適中,真正川流不息熱絡不絕的是門口前的 Trafalgar Square 大廣場。
九月的 National Gallery,還有一個最迷人的風景,那就是中小學解說團。在倫敦的中小學生真是幸福,一整個城市就是個大博物館,大家輪流排時間校外教學。博物館的專業導覽叔叔阿姨們,解說起一幅畫來充滿互動的誘導,要解說的往往不是一幅畫的背景典故意義等,而是要為小朋友激發一種看畫的方式,包括如何找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如何發現有趣的東西、如何觀察構圖與小元素、如何觀察人的姿態與表情、如何觀察光影的使用、如何產生好奇心、如何提問如何想像以至於如何印證… 非常有趣!光是聽導覽機、看說明、甚至跟成人導覽團,恐怕都沒有這麼觸類旁通而生動有趣,於是就吸引著我跟著小學生團一路偷聽下去了 XD 這種小學生團我在維也納與布魯塞爾也都遇過,不過遠遠不如倫敦這次遇到的來得自由奔放,儘管也會提問也會討論,但往往像是老師要引導學生說出正確答案一般,與其說是自由思考,不如說更像是學習臆測權威。由於 National Gallery 內部不能拍照,且借用一張柏林 Bergamo Museum 的照片來描繪這景觀:大家席地而坐,一個老師/解說員坐在中央提出各種思考點刺激學生踴躍發問,頗有雅典學院的古風;而在 National Gallery,一群穿制服的倫敦小朋友更是優雅。

英國小學生,一群群穿著優雅的制服打著小領帶,非常可愛,不禁令我自我投射想起在台北的年少時代,也是穿著白襯衫格子長褲讀著課本上的西洋美術與文化史,但那一幅幅畫離我們如此遙遠、卻又有一種高攀不起的渴望,真令人對這群在倫敦這個大博物館生活的小學生羨慕不已。不過回想起來,其實我們也有故宮博物院導覽呀,當然很難要求故宮的導覽像 National Gallery 這樣活潑自由馳騁思考,不過畢竟是台北小朋友可及的一塊瑰寶,當然各級學校安排校外教學是積極還是敷衍了事,那又是另一回事了,我這輩子的中小學十二年間學校只帶出去參觀過美術館一次,不知這些倫敦小朋友多久一次呢?
(2011 補充)另一個倫敦小朋友的天堂大概是自然史博物館 Natural History Museum 了,滿坑滿谷的歷史與史前動物標本不說,光是入口大廳一隻大恐龍就羨慕死多少外國小朋友呀?小時候學了很多自然科學、小牛頓一本本看得滾瓜爛熟,但這些都比不過進入博物館看真的!在自然史博物館裡遇見的小朋友,非常活潑,到處亂竄,老師似乎給這群小朋友出了一個畫史前動物骨骼構造的功課,大家就拿著素描本拼命地畫,畫不夠快的就互相抄襲,你畫這邊我畫那邊一個小小共筆團很快就把整廳骨頭給征服了… 可愛又不聽話的小朋友,很直接地就留下了最具體的自然科學印象,比起我乖乖讀了那麼多書的知識來得清晰多了。
(2011 補充)沒在 National Gallery 看見素描小朋友,卻在 Natural History Museum 看見了,那麼像我一樣的素描大朋友呢?這個在一路之隔的 Victoria & Albert Museum 有很多。National Gallery 也曾看見畫素描的美術學生,不過在更多雕像與設計作品的 V&A 裡,更廣泛的美術學生包括學時尚的、學設計的、學建築的都可以來這裡畫。有許多大學生小學生甚至專業人士,拿著筆記本素描本在一堆作品之間描摹找靈感,這一直是我對博物館美術館的浪漫想像,誰知來到歐洲這幾年,這種風景大多只能在二線城市的小博物館和小藝廊中見到,而大都會的國家級博物館藝廊們都被川流不息的觀光客佔據了。誰知,在倫敦這個工作的、學習的也是觀光的大都會裡,這個美景仍然天天發生!也許博物館的免費政策的確有效地避開了很多旅行團客,觀光客當然還是有,不過多半是散客,而像 V&A 這類在特定領域館藏博大精深但在旅遊界名氣又沒那麼大的館,就只有週末時讓倫敦人自己來看展熱鬧一下,週間平日又回歸平靜,讓素描大朋友們甚至可以帶著畫板在這裡靜靜臨摹一整天。
993160 993159

(2011 補充)而這群博物館中,最受全球觀光注目的就是大英博物館 British Museum。當 Great 這個形容詞沒冠上去時,我不曉得中文裡用途甚廣的「大英」這個字眼是從哪裡翻譯來的,從帝國、國協、百科全書到博物館都要冠個「大英」,它一方面情不自禁地流露了對一個全球殖民勢力的崇仰,另一方面也把這個現今實質只剩北海一角的國家給浪漫化了... 而我懷疑,British Museum 會被這麼多其實對古文物也未必有啥興趣的觀光客趨之若騖,在中文世界裡多多少少是因為「大英」這個名字聽起來就很威風、覺得有去到就很光榮、有紮實地在英國到此一遊的感覺。
British Museum 當然館藏豐富,也有我們古蹟保存界爭議已久的經典案例 - 雅典帕德嫩神廟上拆下來的 Elgin Marble,更有小黃瓜建築師 Norman Foster 的經典中庭改造案例可與羅浮宮媲美… 這應該是個美不勝收的博物館,但是在這裡我已經很少看見靜靜觀察欣賞的市民,遑論素描大朋友與素描小朋友,多的是團進團出的觀光客。雖然大多數人都很自制地不開閃光燈,但大家總是匆匆拍完就走換拍下一個,像在趕進度一樣跑得飛快;我們看展走來走去時,都還要隨時擔心擋到別人與雕像合照的鏡頭,這感覺還真是不太舒服;而看到某些「學識淵博」的單眼觀光客迅速大聲品頭論足一番、舉起鏡頭喀嚓一張轉頭就走的目空一切,真的很難激起我多角度看展激發想像力的靈感。必須遺憾地說:大英博物館一直是整個英國裡我最不喜歡的博物館。
(2011 補充)還好 Tate Britain 沒有被翻譯作「泰德大英美術館」,不然一定也要被觀光客擠爆了。不知道觀光客來英國都想看什麼,說不定他們心目中的英國是那個「大英」帝國,因此愛看英國從世界各地巧取豪奪、或合法或非法地得來的館藏集結成的「大英」博物館,或是少數一點觀光客愛看象徵「大英」在海上打倒「大法」的 Trafalgar Square 前的 National Gallery,不過那裡都是歐陸老大師,跟英國有多少直接關係呢?對我來說,要看英國美術,首先該去的是西邊已經有點遠離市中心的 Tate Britain,它在觀光界的低名氣與遠離市中心造成的低人氣,更是它維持一個舒適悠閒的美術館之關鍵。在把 20 世紀中期後的現代作品切割出去另開新館 Tate Modern 後,今日的 Tate Britain 儼然已經從旅遊地圖上除名,把光芒全部給了 Tate Modern 讓觀光客去趨之若騖,而留下 Tate Britain 給真正對它有興趣的有緣人,即使在週間時往往只是小貓兩三隻,這些小貓們若能悠閒逛展帶著滿滿心得離開,就是美術館的偉大貢獻。
(2013 補充)Tate Britain 對我來說的幾個大主題是發源於英國的浪漫主義繪畫、以及 19 世紀末發源於 Birmingham 的拉斐爾前派繪畫、還有隨之擴大在英法間流行的唯美主義繪畫。提到這些 19 世紀拉斐爾前派與唯美主義,就不能不提新興工業城 Birmingham 了(詳見另一篇介紹 Birmingham 的文章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showthread.php?p=5474753#post5474753))。當年從 Birmingham 崛起的拉斐爾前派可是和倫敦的主流菁英畫壇 Royal Academy of Arts 水火不容,不過時至今日,這個 Royal Academy of Arts 也已經變成三天兩頭舉辦唯美主義特展的大本營了,沒辦法,誰叫拉斐爾前派和唯美主義畫起憂鬱美女來特別迷人呢?
短短的 National Gallery 之旅,跟著小學生團偷聽了一個小時,小學生解散放學了,也到了我們吃晚餐的時間。其實倫敦美術館不假外求,我這幾天開會喝茶的地方 Royal Academy of Arts 本身就是倫敦最傑出的美術館之一呀!而且 Royal Academy 一直是活在當下的,從 18 世紀中創立以來儘管代表當時古典繪畫的保守勢力,但在 19/20 世紀之交這個工業巨輪飛快運轉牽動社會變遷的時代,沒有什麼新潮流能夠被壓抑下來,Royal Academy 很快就放下往日輝煌而擁抱了新時代,將 19 世紀末中英格蘭興起的唯美主義等反叛運動海納百川,引領了具有英國特色的 20 世紀初繪畫。至今,倫敦每年最大的美術界盛事就是 Royal Academy of Arts 主辦的 Summer Exhibition,這是一個讓新一代年輕藝術家嶄露頭角的場合,也是讓藝術經紀人與民間藝廊們尋找新秀的獵才場合,要傳統、要現代、要前衛、要跨界,什麼樣的藝術都接收。
18 世紀末堅守古典傳統勢力的創始院長 Joshua Reynolds,他的雕像就站在中庭廣場的正中軸線上,背後建築物的正立面上放著提香、拉斐爾、達文西等文藝復興老大師雕像,居然還很不害羞地把另一尊 Reynolds 像和他們三位並列... 然而今日 Royal Academy of Arts 最吸睛的是中庭裝置藝術,每個季節都會換,絕對要用超大尺度與驚人的構造材料設計顛覆來者對 Royal Academy 的傳統想像,小小的 Joshua Reynolds 雕像看到這個發展可能不會太開心,但也只能抬頭默默地看著前衛藝術向未來走去。
993157 993156 993144 993143 993142

今晚演出:Stomp@Ambassadors Theatre

在劇院旁吃完印度料理,今晚的表演是破銅爛鐵打擊表演團 Stomp,本團我只在 DVD 上看過,曾經為他們對生活周遭俯拾即是的日常用品都能敲打出音樂的本事驚艷不已,今天能夠看到現場,看見這些很個人化的動作如何精準合拍地搭配成群體動作甚至群體演奏、也看見舞台設計和舞台工程如何使這些巧妙炫技天衣無縫地成為可能,的確是個大開眼界的全新體驗,不過也就是大開眼界而已,這樣的藝術就像優人神鼓一般,對我來說其形式之美遠大於其變化出的創作內容,這輩子能夠看一次,也就夠了。
993153
別攔我我要去拯救地球
Day 4 聖保羅,浴火重生的倫敦 - Regent Street & St Paul's Cathedral

今天是研討會最後一天,中午提早放風,搭巴士出遊去。首先向北來到 Oxford Street 旁邊的 Marylebone 購物街區裡,專程找到了我在台灣就想辦法每期必看的 Monocle,原來只是小小一家店,精緻小巧的店面、一個小前庭、放上一台有皮椅的腳踏車,這麼簡單,就是倫敦小店的清爽感。
整條 Marylebone 是條小巧可愛的購物街,有許多英式酒吧、糕餅店、服裝裁縫店、英國保養品專賣 Neal's Yard Remedies、高檔超市 Waitrose、以及復古的愛德華時代小書店 Daunt Books,正在台灣開始流行的小碎花品牌 Cath Kidston 在這兒也有一家,而且男生去買都沒人大驚小怪!安靜小街裡也有充滿法國味的場景,法式咖啡館 Valerie、還有我們在法國喜愛的時裝品牌 Comptoir des Cotonniers。
994004 993174 994005

午餐時間漸漸快過了,順路走回大街前,還有個小街角美食中庭 St Christopher's Place。這裡老實說也吃不到什麼美食,也沒什麼道地的英國食物或是異國料理,不過手上的 DK 旅遊書指出的多間倫敦連鎖餐廳在這裡幾乎都有一間。也許他們的客群完全不是老饕,而是逛街逛累了歇歇腳草草吃一頓的購物客吧?
993176 993177

回到 Oxford Street,倫敦的當代購物區就從這邊開始了。英國每個大城小鎮都有一條 High Street,類似德國的 Hauptstrasse,其實當代中西歐城市大抵都有,在這種街上集中最多零售商店,平常就是購物逛選的核心區,禮拜六則全城動員闔家大小來此上街血拼順便吃飯,而成為城市社交生活的重心。
993178 993179

歐洲城市自中世紀以來,在四處散布的專業市集與專業小巷之間,多多少少都會自然形成個最主要的市街成為 high street。而當代 - 至少二次大戰後重建的當代英國和德國城市裡,這些 high streets 多多少少是被戰後新的商業取向現代都市規劃給重整、強化、甚至發明出來的。在一般十萬人上下的歐洲小城,high street 已經可以成為日常逛逛街喝喝小酒見見朋友的社交場合了;在五十萬人的歐洲大城,high street 就已經可以成為國際品牌雲集的時尚大街;而在將近千萬人倫敦大都會,Oxford Street 就是這條 high street,比我至今逛得最過癮的安特衛普大了五倍也不只!
993180 993181

(2012 補充)來倫敦的觀光客主要會逛的兩大百貨公司,一家是充滿古典與異國風情還賣可愛小熊的 Harrod's,另一家 Selfridges 則從老百貨舊有品牌與建築結構中不停更新,購物空間緊跟著 21 世紀的舒爽明亮又同時充滿神祕眩目的風格。後來某一年的 Boxing Day 我們就選擇了 Selfridges 來大排長龍湊個熱鬧,拔得頭籌進場的幾乎都是中國人面孔,當大家搶著往一樓高檔名牌店衝鋒時,我們就偷偷溜上樓去買本來就不算太貴現在還打對折的平價品牌們。
993182 994006 994007 993183

Harrod's 與 Selfridges 的競爭地位,也許就像巴黎的春天與老佛爺?而每逢節慶,Oxford Street 上的張燈結彩就屬 Selfridges 的櫥窗最值得一瞧,櫥窗設計並不是為了給衣服打廣告,而是配上當時的生活節奏給整個百貨打形象廣告,往往請名設計師操刀。看過老佛爺每年冬天的聖誕櫥窗重頭戲,再來看看 Selfridges 的各種時節如倫敦時尚週、女王鑽禧與 2012 奧運,一點都不會輸給對岸的法國人,還更多一點明亮多彩的大膽配色與更含蓄的英式詼諧。
994008 994011 994009 994010

Oxford Street 超長的,還有 Regent Street 以及其他小街該逛。突然懶得走路,心想著反正有 7 Days Travel Card,就來搭搭巴士吧,誰知從 Oxford Street 開始搭巴士簡直就是場惡夢!每每看見路人從巴士旁邊走過去,巴士卻一直走走停停,最後被一個個路過的行人遠遠拋在後面!不過算我運氣好坐到了巴士的上層,這裡是一番全新的倫敦風景:在地面上只能仰角看的華麗建築,在巴士上層可以以水平視角正視,而且拍起照來更是完整端正而不會有嚴重的向上透視。看一整群紅色巴士擠在 Oxford Street,雖然我也是被擠的人之一,但莫名其妙有種喜感。
993186 993187 993188

Oxford Circus 身為兩大購物街的交叉口,我沒來過也久仰大名了,不論在都市計畫界還是數位建築界這都是重要案例。這個可怕的牛津圓環,巴士想過都要排隊,有限的人行道不但要容納兩條街四方湧來的人潮,還要處理從地底下冒出來的捷運人潮!研討會的新朋友早就有警告過我:一定要去逛 Oxford Circus,但是一定不要搭地鐵到 Oxford Circus 站下車!牛津圓環就在這個交通打結的苦惱下廣發英雄帖辦了競圖,某數位建築團隊以水流模擬人流的數位模型自發生長了一個人行道的最適尺度與造型,導出了一點也不突出、彷如船過水無痕的更新設計,才把牛津圓環的血拼人潮至少疏通到今日這個還過得去的規模。
993189 993190

轉個彎,這個堂皇的大道是 Regent Street,兩旁是連續佔據整個街廓的華廈,潔白的表面僅有點到為止的裝飾,分割立面的線腳、壁柱與方窗綿延不絕地向遠處展開,底端的新月型圓弧讓整條大道彷彿無限延伸到世界盡頭。狄更斯曾稱這是倫敦唯一一條可以和巴黎的華麗 Boulevards 媲美的街道,比較看看,當然 Regent Street 遠不如那些巴黎「林蔭大道」們寬敞、車子線道也不夠多也不夠綠意、甚至兩旁樓高恐怕還是巴黎勝出;不過,巴黎大道建築們儘管以他們自豪的都市設計管制維持了一致的街道立面比例與天際線,在倫敦這條小大道,卻以一條到底的整體開發,將同一個建築表情從街頭貫徹到街尾,而且倫敦的街道表面裝飾,總是莫名地比起巴黎潔白、純淨、簡單而優雅地點到為止。
如果巴黎 Champs-Élysées 雍容華貴,那倫敦 Regent Street 就是美麗而大方,潔白的背景前面興沖沖地趕著和朋友約會、和家人約著一起回家、手提大包小包征戰購物的路人們,在大街上留下一條條好具體的日常生活痕跡,這些在巴黎香榭麗舍大道已經很難看見了。當然一般遊客才不會把浪漫聖地香榭麗舍大道和這條名不見經傳的小 Regent Street 相比,但事實上,Regent Street 才是歐洲 19 世紀購物大道的始祖,早在 1810s 就整體規劃了從北面 Regent's Park 直通南方 Charing Cross 的現代化明亮街區,而 Regent Street 就是其中負擔軸線轉彎大任的重點街區,是整個計畫中的一顆明珠。
19 世紀初是一個歐洲各地從 ancient regime 變革的重生年代。而在英國歷史上,儘管制度改革、智識啟蒙與工業革新的腳步總是走在歐陸之前,卻尚未能深入基層,18 世紀末 19 世紀初是個將改革普及到都市生活的年代,要讓常民生活的城市從髒臭的中世紀、到紙上談兵的文藝復興、再經過悲慘的工業革命後重生。都市重生的年代裡,全英幾個次要城市的喬治亞新城建築實驗如 Bath, Edinburgh, Dublin, Newcastle 率先獲得了大成功,累積這麼多成功規劃設計經驗後,倫敦終於要摩拳擦掌推動一個全英最堂皇的新開發案,負責設計的建築師 John Nash 是 19 世紀的倫敦建築金童,就像 17 世紀的 Christopher Wren 一樣在倫敦案子從城頭接到城尾,像是處處留下簽名一般打造了倫敦的時代面貌留傳至今。
993193 994012
(2012 補充)幾年下來玩倫敦,在一年中各種節慶時節,Regent Street 都是歡樂倫敦中最亮麗的地方,包括每年聖誕節前一個月購物季開始的聖誕點燈、皇室有喜如劍橋公爵大婚與女王鑽禧、奧林匹克運動會時,潔白的 Regent Street 都歡欣地鋪上新一層色彩。

這個亮麗的倫敦喬治亞新城,才剛完工六年後,就迎接了一位貴客:法國第二帝國的拿破崙三世 (路易拿破崙),他從 1838 到 1848 被放逐海外而流亡倫敦,就住在 Regent Street 整體開發區邊邊的 Carlton House Terrace,Regent Street就在咫尺之遙,而周邊明亮寬敞住滿老貴族與新中產成功人士的高檔住宅社區,都讓路易拿破崙驚豔不已。帶著 10 年的倫敦回憶回到巴黎當了總統更於 1852 年起重新稱帝,1853年馬上任用 Baron Haussmann 主導了著名的巴黎都市更新計畫,打造了今日以林蔭大道、圓環噴泉、紀念地標為基礎的花都巴黎。今日我們學建築史都會把全歐各大都會的現代化都市更新與新城開發歸功於巴黎的 Haussmann 計畫,甚至日本來台殖民打造的台南也都上溯到巴黎經驗,但很少人知道,這個都市再開發風潮真正的始祖在倫敦!比起今日巴黎 Champs-Élysées 吸引了全球觀光客群擁朝聖,倫敦的 Regent Street 還日復一日充滿朝氣地過著日常生活,他也會擁擠,但擠的大多是上街購物的倫敦人,也許巴黎人也暗暗羨慕著?
平行 Regent Street,是堂皇大街旁的個性小街,這條街標誌著倫敦 20 世紀的重生:1960s。從 20 世紀初開始漸漸被後進歐洲工業化國家迎頭趕上瓜分全球市場、在二次世界大戰後刻苦樽節、而殖民地們也紛紛獨立,半個世紀間英國持續地衰落,從輝煌的維多利亞時代一路縮回一個小小島國。這一次英國/倫敦的重生不再走大刀闊斧的建設路線、也不再走仰賴武力和資本的殖民路線,而走破除壁壘、解放成規、重拾享樂、擁抱普世人性的反叛文化路線。
994016 994017
(2010 補充)除了 Regent Street 聖誕街燈外,Carnaby Street 的聖誕街燈也非常有趣!

這就是 Swinging London/Swinging Sixties,最重要的流行文化地標就是 Carnaby Street,任何離經叛道的嬉皮服裝、五彩繽紛的衣飾配件、爸媽不可置信的迷你裙、大西洋兩岸搖滾歌手的最新唱片,都可以在這裡找到;而鄰近的酒吧也是新興搖滾樂團們如滾石合唱團駐唱的所在,就像利物浦市中心披頭四駐唱的街區一般。
994020 994018 994019
H. Grobe, Carnaby Street, 1968

經過 Regent Street 的新月形大轉彎,又回到了 Piccadilly Circus,恐怕只有我和研討會的朋友們是來這邊談公事的少數人,這邊最引人注目的焦點還是圓環上的丘比特雕像,雕像下的階梯上總是坐滿了青少年,可能他們都想去附近的 Soho 區吧?1960s 酷炫的 Carnaby Street 半個世紀下來已經擴張成了年輕人喜愛的整塊 Soho 區,雖然我只是經過,但 Piccadilly Circus 就像 Soho 區的入口一般,年輕人成群地在這裡約見等人。
994023 994026 994025 994024

一個愛神雕像多少青少年每天坐在它下面,想像著他們心目中琳琅滿目的倫敦。這裡聽到的年輕人口音五花八門,法德荷都有還有更多我聽不懂半個字的,也許他們也跟我一樣搭個 Eurostar 就來了?有的年輕人團像是在過暑假的結尾,有的則像是老師帶團出來遠足 - 這真令人羨慕,如果我在台灣讀書時老師能帶大家去日本或韓國遠足該有多好?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mages/255983/medium/1_IMG_3560.jpg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ndex.php?n=95700')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mages/255983/medium/1_IMG_4886.jpg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ndex.php?n=95701')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mages/255983/medium/1_IMG_5564.JPG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ndex.php?n=95702')

巴士就這樣走走停停,拿著 Travel Card 的我們無憂無慮地上車下車亂逛,想想這樣子搭巴士其實一點都不省時間,走路恐怕都比較快,不過從塞車的 Oxford Street 開始,我們漸漸喜歡上搭巴士的感覺,當然前提是能夠坐到上層第一排,從天上看花花綠綠的可愛路人們。經過了 Trafalgar Square 還可以搭上限量復古巴士 15 號,還看得到車掌小姐拿著機器來刷卡呢!據說 2002 年我第一次來英國時,在倫敦這種巴士還滿街跑呢,可惜那時沒先來倫敦見識一下。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mages/255983/medium/1_IMG_5306.jpg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ndex.php?n=95703')

就這麼一路坐到 Royal Courts of Justice 周邊的法院區,在這站下車純為了來 Twinings 總店買茶,這次可沒要花時間看這法院區,只覺得這區街景雖然一樣堂皇,味道卻不太一樣。少了 Regent Street 一帶的白淨與舒適,這裡則隱隱有股神聖不可侵犯的氣氛,尤其是眼前的 Royal Courts of Justice,同樣是 19 世紀初都市更新的一部分,這個法院建築選擇了哥德復興式樣,而且靠著最新建築技術後,蓋得比真正的古代哥德式宮殿還要巨大,頗有種包青天要開鍘的肅殺之氣。路中央的 City of London 噴火龍市徽雕像,剛好與巴士上層等高,彷彿一夫當關,注視著我們一個個進入倫敦城這個神聖領域的乘客們。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mages/255983/medium/1_IMG_1798-1801__1_.jpg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ndex.php?n=95705')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mages/255983/medium/1_IMG_8105.JPG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ndex.php?n=95706')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mages/255983/medium/1_IMG_0111.JPG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ndex.php?n=95707')

(2012 補充)這裡是 City of London 西門周邊的 Temple 區,儘管這個名字來自聖殿騎士團 Knights Templar,這區四百年來已經發展成完整的法律特區,包括四大法學院、律師樓、以及位居中心的 Royal Courts of Justice。在 2012 年看過了英國影集 Silk《皇家律師》後我才對這裡產生了興趣,造訪了四大法學院中的林肯法學院 Lincoln's Inn。這才發現,走在這區的街上,連書店都充滿了法律專書店與分門別類的法律書區,而影集上看來許多酒吧裡可能也擠滿了下班喝一杯的律師?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mages/255983/medium/1_IMG_4684.JPG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ndex.php?n=95708')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mages/255983/medium/1_IMG_4674.JPG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ndex.php?n=95709')

讓小噴火龍放行後,巴士就正式離開了 Westminster 而進入中世紀時倫敦城 City of London 的領域裡。軸線底端,迎面而來的就是倫敦重生的精神象徵 - 聖保羅大教堂 St Paul's Cathedral,今天終於要來向我慕名已久的建築師 Christopher Wren 朝聖了!任何今天還活著的城市,可能都有自己的一本衰落又重生的歷史。倫敦有 20 世紀的文化重生、19 世紀初的現代都市重生,而倫敦最為人緬懷的重生歷史,就從 1666 年倫敦大火後的重建開始。
1665 的倫敦大瘟疫摧毀了倫敦人與社群,1666 倫敦大火更摧毀了倫敦人回家重拾生活的城市硬體,不過就像二次大戰被炸平的鹿特丹擺脫了包袱再開發一躍成為歐洲第一大港,倫敦城也在大火燒光後才有個機會大刀闊斧再出發、名副其實地「浴火重生」。現代全球通行的房地產投資開發模式,就創始於斯時的倫敦,就在倫敦大火後財務拮据的狀態下,靠著畫出重建後遠景的美麗大餅而促成了世界的第一次(當然,這對未來的世界是好的還是壞的遺續,就很有得辯論了)。而城市的平面布局與立體面貌,就大力仰賴 Christopher Wren 了,他就是這個時代的倫敦建築金童。
大火前,在牛津的數學訓練早已培養年輕的 Wren 成為前現代的測量師與建築師(這是個建築師還沒有專業訓練的時代,建築只是應用數學的一個分支事業),配上顯赫的貴族背景與人脈,早已受到國王賞識;大火後,整個倫敦的紀念性地標幾乎都是 Wren 的實驗品,除了設計監造修改將近五十年的聖保羅大教堂外,Wren 更包下了整個倫敦超過 50 間教堂的重建,今日有的完整保留,也有些僅留下一根尖塔,這一路巴士之旅上不知不覺就經過了好幾個!而在一種英式巴洛克的 Wren 風格出現後,各種皇室工程與國家工程更是紛至沓來。Christ Church@Newgate StreetSt Mary-le-Bow@Cheapside, St. Bride's Church@Fleet Street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mages/255983/medium/1_IMG_7127.JPG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ndex.php?n=95720')
St James's Church@Piccadilly

(2012 補充)今日的觀光客也許對 Wren 的大名沒什麼印象,沒辦法像西班牙觀光客在巴塞隆納高第長高第短地對一個建築師如數家珍,但在倫敦,我們很可能不知不覺早就逛過非常多 Wren 的建築作品了,包括大家要去跨本初子午線的格林威治 Royal Observatory、格林威治 Royal Naval College、去看亨利八世與都鐸王朝的 Hampton Court Palace、去看維多利亞女王與黛安娜王妃的 Kensingotn Palace、去看英國中央政府所在的 White Hall、紀念倫敦大火的 Monument 大火紀念柱、還有西邊遠一點在卻爾西的 Royal Hospital Chelsea、連 Windsor Castle 的重建工程他也插手過。如果有旅行社打出「高第就是巴塞隆納」這類誇飾的口號,那我想在這裡也可以說:Wren 就是倫敦!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mages/255983/medium/1_IMG_8032.JPG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ndex.php?n=95710')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mages/255983/medium/1_IMG_8864.JPG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ndex.php?n=95711')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mages/255983/medium/1_IMG_6881.JPG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ndex.php?n=95712') 993248

(2012 補充)在劍橋,Wren 建築也見於三間學院裡;在牛津更有 Wren 在母校初出茅廬之作 Sheldonian Theatre,還有觀光客去牛津必遊的學院 Christ Church。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mages/255983/medium/1_IMG_Oxford.jpg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ndex.php?n=95713')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mages/255983/medium/1_143.jpg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ndex.php?n=95715')

聖保羅大教堂,擁有非常容易辨識的古典幾何外型:一個簡單的圓頂,簡單的長方形盒子中殿與側殿交叉,兩根簡單的立面尖塔與一面山牆,就這樣子,建築設計並非越繁複越困難,而是越簡單越困難,唯有像 Wren 一樣對形體掌握嫻熟的數學家,才能舉重若輕地結合簡單元素、不著痕跡。這個構成非常古典、均衡、簡潔,不過聖保羅大教堂居然被歸類為巴洛克建築,這相當令人好奇:走在歐洲大陸,不論是在維也納、布拉格、慕尼黑、羅馬、安特衛普,巴洛克都如此華麗、曲線如此百轉千迴、如此婀娜多姿地爭奇鬥妍,這個純淨的倫敦聖保羅怎麼會是巴洛克呢?
17 世紀後期,此時正是歐陸風靡巴洛克風格的時代,從米開蘭基羅的羅馬開始迅速流行到奧地利、巴伐利亞、法國,戲劇化而如珍珠般華麗的巴洛克往往和天主教傳統息息相關,尤其在 三十年戰爭結束後新教舊教針鋒相對的新版圖下,神聖羅馬帝國就靠巴洛克風格慢慢摧毀捷克的新教革命、西班牙就用巴洛克建築覆蓋回教足跡重寫天主教傳統、而在新獨立的新教國家荷蘭之前線 - 西班牙治下的比利時,巴洛克建築也是恩威並濟地安定人心鞏固天主教信仰的象徵武器。看看當時幾個新教國家如荷蘭與北德諸邦,巴洛克似乎從來沒在他們的城市景觀裡留下明顯的痕跡,難道這個形式如此壁壘分明嗎?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mages/255983/medium/1_IMG_9623-9624.jpg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ndex.php?n=95716')
華麗的巴洛克教堂天頂畫@Wieskirche, Steingaden, Bavaria, Germany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mages/255983/medium/1_IMG_6566-6567.jpg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ndex.php?n=95717')
華麗的巴洛克圖書館@Strahov Monastery, Prague, Czech Republic

Wren 就跨出了這個壁壘,從巴黎學來了最新流行的巴洛克,也一直努力嘗試運用在聖保羅大教堂設計中,也曾經畫出華麗絢爛的方案,不過新教的英國並不同意讓教堂如此華麗,而希望在建築上能擺脫天主教的奢靡與腐敗印象,於是一個較簡樸的「英式巴洛克」就在一次次的折衝妥協中誕生了,它在建築大格局上可以自由地從古典格律解放出來,甚至立面大分割也可以戲劇化、或使用些打破嚴格幾何規格的元素,但建築表面的裝飾相當低調、僅在重要的線腳上點到為止。(2010 補充)這個風格從 Wren 與教會在重建的爭辯中大致形成一個共識,也自此流行到全英國不分宗教與世俗的新建案中,譬如電影版傲慢與偏見的場景 Chatsworth House 與邱吉爾家族的 Blenheim Palace。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mages/255983/medium/1_011.jpg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ndex.php?n=95718')

聖保羅大教堂,象徵著 1666 倫敦大火後的重生,也是簡潔俐落版本的巴洛克風格之新生。而在英國本土近代最嚴重的危難 - 二次世界大戰的不列顛空戰中,在倫敦天際線上的潔白聖保羅圓頂,就像女王的皇冠一般,一次次轟炸都牽動人們的神經。在一場場大火撲滅煙消雲散後,聖保羅圓頂總沒令人失望地撥雲見日,它幸運地逃過一次次危難仍屹立不搖,給了倫敦人 Keep Calm and Carry On 的堅定信心,倫敦也不負眾望地再次重生。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mages/255983/medium/1_ww2-85.jpg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ndex.php?n=95719')

今晚演出:Akram Khan@Sadler's Wells

看過音樂劇、古典樂、雜技團 (?) 後,第四個晚上我們留給現代舞。就在 Barbican Centre 附近不遠的這間 Sadler's Wells Theatre,是倫敦現代舞的主要舞台。現址從 17 世紀末就開起了劇院,其名得自此地舊修道院一口具有療效的水井。可惜,有 Covent Garden 的兩家超人氣皇家劇院強力競爭,Sadler's Wells 儘管地處 City of London 內,卻一直只在倫敦劇場界屈居邊緣。而今,Covent Garden 成了皇家芭蕾舞團的古典芭蕾之家,現代舞則繼續站在 Sadler's Wells 這個邊緣舞台努力創作。
993246 993245

Sadler's Wells Theatre 只是小劇場一個,有別於音樂劇院的觀光歡樂氣氛、也不同於古典音樂廳的彬彬有禮,這裡的觀眾席充滿創意與色彩,各種前衛大膽的打扮爭奇鬥妍,即使穿得邋遢也能有波西米亞式的自在,反倒是西裝筆挺或正式晚禮服在這就嫌格格不入了。今天來看 Akram Khan 獨舞,這個孟加拉裔的年輕英國舞者/編舞家,帶著南亞的身體與記憶接受英國訓練,呈現出一般英國舞者想像不到的剛健肢體與深沈節奏感,年方三十已代表英國在國際舞蹈界佔了一席之地。第一次看這個新類型的混血肢體與他四海一家的主題關注,相當有趣,值得日後持續追蹤。
993244 993243
靜侯輪徊
Day 5 紀念碑,英雄的倫敦 - The Mall, Trafalgar Square, Waterloo

研討會結束,今天開始要當純觀光客玩一整天!第一站當然是最受歡迎的大盛事:白金漢宮衛兵交接。衛兵交接 11:00 才開始,那我們就先從後面開始一路散步到白金漢宮吧,從 Hyde Park Corner 走出地鐵站,迎入眼簾的首先是凱旋門規格的 Wellington Arch 威靈頓拱門。第一個景點,就已經昭示了今日冥冥中註定的倫敦英雄之旅。
994034 993255

今天第一位英雄就是在我們比利時耀武揚威的威靈頓公爵,就是他率領聯軍擊敗了拿破崙,今日每年六月在我們住處不遠的滑鐵盧都可以看一次他的英姿。不過威靈頓是解放了歐洲呢,還是擊垮了歐洲的新希望呢?這也是個很有爭議的問題,看看每年滑鐵盧戰爭秀時,即使灰頭土臉吃敗仗還是壓倒性贏得民眾熱烈掌聲歡迎的矮小演員,就可見一斑,穿紅衣打勝仗的那位高大帥氣演員風光贏了戰爭後就默默騎馬下台領便當了,根本沒人理他。
994062 994071 994061
La Bataille de Waterloo 復古戰爭秀

威靈頓拱門,和有名的巴黎凱旋門一樣採用凱旋門型制。拱門頂上中央一尊威風凜凜的勝利女神駕著四馬戰車,這又是一個經典的 Quadriga 雕像,非常眼熟,在巴黎羅浮宮凱旋門、布魯塞爾五十周年紀念門、柏林布蘭登堡門、德勒斯登杉普歌劇院、巴黎小宮殿上都有,令人印象深刻,甚至同在倫敦,國會大廈旁橋頭也有一個。英法德這些國家恩怨情仇十分複雜,威靈頓當時可是和普魯士合作擊敗法國,而 20 世紀可又風水輪流轉輪到英法聯手對抗德國了... 大家唯一的共同點就是:每次衝突都要在比利時的土地上開火。勝利女神到底是站在哪一邊的呢?說不定真的是站在英國這邊呢,因為這幾個世紀以來的歐洲衝突中,英國總是選到了勝利的那一邊!不知哪天,會輪到德法兩國聯手與英國作對呢?
993257 993258 993259 993260 993261
由上而下:Brandenburger Tor@Berlin, Cinquantenaire@Bruxelles, Semperoper@Dresden, Arc de Triomphe de Carrousel@Paris, Petit Palais@Paris

威靈頓拱門周邊,則是更廣大的戰爭紀念碑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皇家砲兵團,重新提醒了機械化一次世界大戰驚人的惡夢;外圍角落則處處有紀念碑感謝英國協諸國為英國媽媽投入的犧牲,包括加拿大、紐西蘭、澳洲、印度、非洲與加勒比海諸國等。New Zealand War Memorial994035
Royal Artillery MemorialAustralia War MemorialCanada GateMemorial Gates

國協的子民們離鄉背井來為遙遠的英國女王打仗,最後客死異鄉。從比利時的角度來看英國,這個故事一點都不陌生,因為比利時這個兵家必爭的歐洲十字路口,其實也埋葬了數以萬計的英國子弟!譬如光在 Ypres/Ieper 的無名英國士兵墓園就有九萬人,更別說 Menin Gate 密密麻麻寫滿一整個紀念門的戰地失蹤名單。每次去 Ypres,都能看見白髮蒼蒼的英國人來悼念親友長輩,也每天都有英國中小學生團越過海峽來校外教學。Ypres 也不只是英國的海外紀念地,法軍德軍陣亡將士也都就地葬在此做鄰居,反正大家都只是棋子罷了,生前為別人殺個你死我活,死後還是都團圓在一起。The Menin Gate Memorial to the Missing, Ypres, BelgiumYpres Town Cemetery, Ypres, BelgiumRamparts Cemetery, Lille Gate, Ypres, Belgium

一路走來的公園綠地旁,處處是戰爭紀念碑,就這樣從側向漸漸接近了白金漢宮 Buckingham Palace,還好還沒到衛兵交接的時間,還不算太擁擠。這裡的天空又有一隻金色的勝利女神,站在老維多利亞女王的頭上,一起威嚴地正視前方 The Mall 上來朝的軍隊與民眾。維多利亞女王,這個英國目前在位時間最長的女王,在她任期內英國國土、軍力、經濟力與文化影響力都擴展到最輝煌,英國各地甚至海外多國到處都是英國開拓者們向女王致敬的地名與紀念碑。英國人才濟濟,大家在不同角落不同崗位影響世界,而榮耀最終都獻給女王,她可以算是一個倫敦英雄嗎?
993274 993275

看完衛兵交接,沿著皇城大道 The Mall 遠離白金漢宮,左手邊的高地其實就是昨日經過的 Regent Street 周邊高級住宅區,拿破崙三世住過十年的 Carlton House Terrace 也在大道旁邊。若往上走幾步回到 Piccadilly Circus,又有另一批英雄的雕像 - 克里米亞戰爭紀念碑 Crimean War Memorial,這個戰爭儘管戰地死傷狀況與兩次世界大戰一樣淒慘,在 21 世紀的今天卻漸漸為人淡忘,然而本戰爭最出名的是一位女英雄 - 夜鶯護士南丁格爾 Florence Nightingale。如果貴族男人的戰爭與平民男人的犧牲在所不免,那就需要冷靜而溫柔的女性力量挽救現狀,南丁格爾率先用精準理性的統計學分析了戰地傷亡原因,提出了數據紮實圖文並茂的一篇 proposal,而成功地創造了隨軍的戰地照護體系(回想起過去對南丁格爾印象最深刻的時候,是在學統計學時,圓餅圖中的「極座標圓餅圖」居然就是她發明的!)。南丁格爾與護士們的戰場沒有威風的鼓號,只有血腥的遍地狼藉等她們收拾;她沒有什麼豐功偉業,只是讓很多本來傷不致死的人不用白白送命而已。
(2010 補充)The Mall 左手邊另一個往上爬的樓梯小角落,站著一位慈祥風趣的老貴婦、與一位彬彬有禮的年輕軍官,乍看之下還沒想到一老一少兩個原來是夫妻,他們就是電影 The King's Speech 《王者之聲:宣戰時刻》的男女主角 - 喬治六世國王與伊莉莎白王后。對我們這代年輕人來說,這位王后至少還一直以當今女王的母親 Queen Mother 聞名,卻要等到看過這部電影後,才知道當今女王父親的故事:比起哥哥溫莎公爵,他既沒有翩翩風範也沒有王者的自信氣勢,但努力再努力,終於能稱職地扮演好國王為軍民打氣的角色撐過大戰。英雄不一定有雄才大略,也可以自己努力打造出來。
The Mall 快走到盡頭,右手邊則是一塊極寬廣的沙地,這就是剛剛衛兵交接時看到的騎兵隊之大本營 - Horse Guards 騎兵訓練場。真令人慶幸,今日這些馬兒與馬背上的年輕士兵們已經很少以騎兵姿態出任務了,他們仍然日夜精準訓練為求將國家的日常儀典做到完美。不過看了報紙我才知道,其實其中不少騎兵在執行國家儀典之餘,仍然要隨時準備去伊拉克與阿富汗等海外戰場出任務!英國的海外軍事行動是暴力還是榮譽都很有得爭辯,大家崇敬每一個英雄之餘,也許他們在意的只是平安回家罷了。
994038 993277

The Mall 的盡頭又是一個凱旋門 - 海軍上將拱門 Admiralty Arch,凱旋門在英國當然要獻給英國最傑出的軍種海軍了。門外的英雄也是一位歷史上的海軍艦長,不過這位艦長以另外一個更令人嚮往的身分出名 - 他就是探險家 James Cook,在 18 世紀英國海權盛期多次遠航,不但對航海技術與海上生活環境做了許多改良,也發現了許多新土地,還史無前例地登陸澳洲、夏威夷、紐西蘭,更以史無前例的精準測量畫了許多革命性的地圖回家出版。的確,Cook 對航海、醫療、地圖、國際貿易都有偉大的貢獻,探險家也是英國以及歐洲各國心目中的經典英雄形象:英雄要向外開天闢地,為人們啟蒙。而開闢的是誰的天地、啟了誰又蒙了誰,則是 20 世紀末後才漸漸興起的辯論了。
994044 994043 994045
James Cook@Admiralty Gate & Horatio Nelson@Trafalgar Square

(2009 翌日補充)航海果然是個英國很愛呈現的歷史主題,第二天在南岸又見到了 HMS Belfast 戰艦與 Golden Hinde 海盜船。海軍與海盜,往往只是同一個人不同的職場階段而已,有人先當海盜後歸化海軍,有人先當海軍後才自立門戶當海盜。然而,海軍與海盜的業務總令人分不清楚,海軍搶劫別國船貨從不輸給海盜,而海盜保衛的貿易船艦數量也不下於海軍,這是一個貴族、富商、殖民者、軍隊、強盜一起集結的複合共生體系,一起為英國達成了海外的最大利益。想想 Golden Hinde 的海盜船長 Francis Drake,在電影《伊莉莎白:輝煌年代》可是以見聞廣博的多情帥哥之姿出現,不但幫助海軍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還差點和女王擦槍走火。說一個海盜是英雄,總令人覺得渾身不自在,但是反過來,說一個英雄可能也不過是個海盜,突然間許多令人迷惑的衝突現象就一清二楚了。
穿越了海軍上將拱門,接下來更偉大的英雄是個中將,我們終於到了倫敦最大的廣場 Trafalgar Square,站在天際俯瞰倫敦的 Horatio Nelson 中將擁有倫敦英雄的最極致規格:站在最大的廣場與最高的紀念柱上。Nelson 最大的功績,就是在海上打敗了法國海軍,並且像兩百多年前打敗無敵艦隊而一勞永逸解決西班牙一般,他的 Battle of Trafalgar 則一勞永逸地終結法國的海上霸權,開啟英國在全球海軍獨霸的新頁。
994047 994048

在古蹟保存的歷史課程中最常提到這個案例:英國的古蹟指定、新紀念物創造與命名,就是一頁活生生的大英帝國耀武揚威歷史,而且這兩天才在研討會中被倫敦東道主再次提出:英國一次次越過海峽在境外震攝歐陸,從 18 世紀在巴伐利亞 Blenheim、19 世紀初拿破崙戰爭中在西班牙外海 Trafalgar、直到 1815 在比利時 Waterloo,今日英國的旅遊地圖還是要讓這幾個名字一次次印在旅客的腦海中。
994050 994049

滑鐵盧車站 Waterloo Station,就是個經典的倫敦地名命名學教材:一個比利時小地方,英國人率領一眾歐陸小國家,打敗歐陸強權法國,這個地名從此就是英國人耀武揚威的題材,也是法國人不想提起的痛。而最惡劣的就是:1994 年英法合作開通海底隧道開始營運 Eurostar 之後,居然吃起法國人的豆腐,就以滑鐵盧車站為 Eurostar 進入倫敦的第一站,硬是要一次次提醒法國人:你們來到勝利者英國的地盤了!這是一個對法國人甚至全歐陸人的下馬威。(2010 補充:這年十一月,新首相卡麥隆率領政治人物造訪中國,以英國十一月紀念一次大戰的禮節人人配上了罌粟花,卻推說這是英國傳統應該尊重... 這是否也是一種揭開鴉片戰爭歷史創傷的下馬威呢?)
994052 994051

英國身為一個殖民強權,在她旗下足跡遍及世界的倫敦英雄往往都充滿爭議,勝利者總是征服者、拓荒者也同時扮演掠奪者,輝煌歷史下的英雄們總是無法不沾點血腥或銅臭。最終,還是灰頭土臉歷史中保家衛國英雄更值得普世公認的尊敬,譬如在英國上空保衛家園的不列顛空戰飛官們,平日都是在軍中走路有風、小姐們爭相邀約的天之驕子,但到了空戰還是一樣在天空賭命。他們的紀念碑 Battle of Britain Memorial,就浮雕在 London Eye 對岸,每到夜裡,這個倫敦的千禧新地標都為空戰英雄戴上閃亮的桂冠。
提到不列顛空戰,更不能忘了在地面上拼命努力的人們,就在浴火重生地標聖保羅大教堂的對面,20 世紀另一次倫敦大火中穿梭大街小巷保護民眾的身影,就是倫敦救火員們。打火英雄紀念碑 National Firefighters Memorial 上,沒有世界知名的大英雄,也沒有人在歷史課本中記得他們任何一人的名字,只有碑上密密麻麻的小名字們。
還有真正無名的英雄,名副其實地無名,因為他們只是一匹匹計算的牲口,連名字都沒有,而完全被當成可拋棄的交通工具來運用,走不動了或軍隊撤退時帶不走了,每每一槍了結。數以萬計的戰馬戰牛戰狗英靈,就一起魂歸海德公園東面馬路中央的 Animals In War Memorial 戰爭動物紀念碑。(2011 補充:今年的新劇作《戰馬》 War Horse 上檔,而且很快就被史匹柏拍成電影全球上映了!)
今晚表演:Creation@Barbican Centre

今晚沒計畫去看什麼演出,但已經連續看了四晚演出了,很習慣性地覺得在倫敦就該上劇院呀,不過手上又一時沒看到什麼有興趣的,那就再來瞧瞧 Barbican Centre 有什麼表演好了,反正這邊什麼都有!
剛好,今晚有部 BBC 協同製作的傳記電影 Creation,看來相當小眾,因為在其他戲院都沒看見,在比利時的電影院也完全沒進這部,台灣的家人朋友更是聽都沒聽過,但它可是英國慶祝達爾文 200 週年誕辰的特別製作!真沒想到今天的倫敦英雄主題居然延續到了晚上:提出演化論的生物學家達爾文,當然也是個倫敦英雄!
電影由時常演怪角色的英國男演員 Paul Bettany 與他的大美女妻子 Jennifer Connely 攜手主演。找 Bettany 這個複雜的怪人來演達爾文,就表示這檔製作絕不是要一味歌頌這位科學界英雄,而是要呈現許多科學發現之餘的衝突與掙扎。結果這部片被拍得有點黑暗,完全沒有英國向海外外銷的各種名人傳記電影單純地振奮人心、更沒有外銷的喜劇電影之老梗英式幽默,這部 Creation 看完有點驚愕、引人思考很多但答案混沌未明,看完令人心情不太舒暢,但剛好今日縈繞心頭一整天的倫敦英雄之思辨,在此得到了些許呼應,畫下了一個不太穩定的句點。
994058
一個帥字貫穿一生
Day 6 販夫走卒,倫敦的北與南 - South Bank

來倫敦當然要去英國國會大廈和出名的「大笨鐘」,不過能不能參觀國會大廈內部呢?居然可以!我們非常幸運地在九月底來到倫敦,正逢一年一度短短半個月的國會休會期間,這段期間每週五天開放遊客進入參加導覽團。

這是我們參觀導覽的第三間國會大廈。第一次在布達佩斯,看見神情肅然的導覽員簡潔有力地訴說了匈牙利的輝煌歷史、領先全歐的先進理念、以及遠超過帝國首都維也納的堂皇建築;第二次在柏林,冷靜而帶點淺淺笑容的導覽員舉重若輕地透過國會大廈回顧了德國的國家統一、民主發展、極權興起、以及置之死地而後生,一個輕盈的大玻璃圓頂,彷彿不計前嫌地淡淡回顧一段不堪回首的歷史;而在英國呢?
英國國會大廈 Palace of Westminster 的導覽員令人驚訝地幽默甚至搞笑,全場埋藏許多笑點生動演出,把一幕幕英國歷史場景包括國會處決國王都講得好像有趣的鬼故事似地,不時惹得小朋友與甚至成人遊客樂呵呵地笑。看完了紅色上議院、綠色下議院、還有議員走廊的各種小設施如點煙台,這個國會大廈充滿逗趣小故事,逛完了只覺得心情很愉快,卻沒有對英國國會留下什麼感動印象。如果布達佩斯國會令人驚嘆而熱血沸騰、柏林國會令人悵然思天地悠悠,那麼倫敦國會則令人覺得英國連政治都好親切可愛。這種感覺和幾天下來接觸到的英國旅遊書、文宣、小手冊、解說牌、導覽機、甚至研討會英國同事演講的方式,都相當吻合。比起歐洲大陸,英國包裝旅遊與包裝其他事情的方式,似乎多了點輕鬆幽默與沒什麼大不了的笑容;這種表達法不強烈撼動聽者的內心,但很快地就卸除聽者的心防而不知不覺接收了表達者的訊息。
為了拍到國會大廈與泰晤士河的照片,我們越過橋到了南岸。從這個位置正拍國會大廈,只要拍攝方向與相機水平調整精準,其實很容易發現國會大廈鐘樓 Big Ben 有略微傾斜。既然都來了南岸,今日反正還沒排其他行程,就來個南岸一日遊吧,看看有沒有本事一口氣走到倫敦塔橋。
在珍奧斯汀與勃朗特姊妹們的一片古典英國女性文學中,我還更喜歡 Gaskell 的《北與南》North and South,在英格蘭南方仕紳社會與北方工業社會間充滿生存處境、生活風格與價值觀的衝突與張力。而把尺度縮小到倫敦都會區,一樣有個北與南的張力,只是這回方向反了過來:古典的倫敦站在堂皇榮耀的北岸,凝視著充滿奔放活力的南岸。
堂皇的北岸、奔放的南岸

前兩天逛了堂皇的倫敦建築與紀念碑,今天上午再逛了北岸氣派的國會,現在走到南岸真是一番新氣象:華麗的古典建築不見了、高密度的雕像與紀念碑不見了,這裡不太密集地林立著新建築,醜的美的精巧的笨重的都有;這裡到處是寬廣的空地、清新的河風、自由的味道,連路人走在路上、坐在長凳上的面貌,都和北岸不太一樣了。北岸有輕輕上點發條的上班族,也有悠閒的逛街市民與遊客,而南岸不只是悠閒,更多一點蠢蠢欲動想要跳起來的興奮與隨性,甚至野性。
的確,北岸是上流的古倫敦城與西敏寺,南岸則是狂放邊緣的 Southwark;北岸充滿皇室、政治、宗教、金融等高高在上的景觀,南岸則處處是無拘無束的新建築、新公園綠地、甚至充滿玩性的大摩天輪 London Eye 和大水族館 Sea Life London Aquarium,若從岸邊往內陸深入點走去,則是許多社會住宅甚至中下階層居住區。南北岸「南轅北轍」的不同性格就明顯地畫在倫敦地鐵圖上:北岸有超高密度的地鐵,南岸這麼大卻幾乎沒幾條地鐵線。
是呀,一離開倫敦北岸,第一眼見就是歡樂的大草皮 Jubilee Gardens,奇怪的街頭藝人到處亂跑,年輕人毫不扭捏地公然互相打鬧或搭訕;沿路擺滿了花花綠綠的園遊會攤位,寬廣的水岸人行步道恐怕比整條 Regent Street 含車道還寬,這是 Thames Jubilee Walk 的起點,是慶祝 1977 年女王銀禧規劃的新水岸步道。1977 是女王銀禧,慶祝她登基二十五週年,至今也已經三十幾年了,再等不久的 2012 年就要盛大迎接六十週年的女王鑽禧!
南岸處處是家長活動,這裡就擺了個做家事的攤位,給大家隨意織毛線、插花、做蛋糕... 居然還真有很多人去玩!
連金光閃閃的浪漫旋轉木馬與充滿歡欣粉紅的棉花糖小販都出籠了,今天算是一個園遊會嗎?
寬廣的南岸,處處是演藝空間旁的戶外演出、也處處是定點的街頭藝人,反正空間很大,彼此的聲音並不會吵雜地打架,卻給舒適的南岸漫步鋪上了一層歡樂的背景音。
古典的北岸、實驗的南岸

這個新水岸步道其實也是一個藝文重點區域!不過都是 20 世紀中期現代建築,表面上是灰灰醜醜的混凝土建築,但一間間都是與北岸分停抗禮的藝文重鎮,包括 Royal National Theatre, Royal Festival Hall 和 Queen Elizabeth Hall,每一棟在非演出時間都是活力四射的活動中心,灰醜建築的玻璃強內硬是泛著五彩的活動吸引人進去一探究竟;有別於北岸的歌劇院、古典樂、芭蕾舞和西區音樂劇為首的劇院們,當代劇場創作的新活力與新興的複合藝文空間就在南岸這幾個大劇院裡實驗出來。南岸這一段藝文特區正是 1950s 起舉辦英國節 Festival of Britain 的所在,是 20 世紀後殖民時代的倫敦努力回到國際文化界的舞台。

National Theatre - 英國最引以為傲的藝術絕不是音樂劇,而是自莎士比亞以降一直走在世界最前端的舞台劇,今日英國戲劇的兩大聖堂就是莎翁老家 Stratford-upon-Avon 的皇家莎士比亞劇團、以及倫敦的國家劇院。就從今年 2009 開始,National Theatre 加入了紐約大都會歌劇院與聖彼得堡馬林斯基歌劇院的全球轉播 Live HD 風潮,代表英國表演藝術走向全球電影院。
Royal Festival Hall - 這是倫敦南岸的古典音樂中心,與北岸 Barbican Centre 裡的倫敦交響樂團 LSO 不同,這裡的倫敦愛樂樂團與啟蒙時期樂團各走小眾路線,鑽研 LSO 無力嘗試的特殊時期與流派。它是南岸第一個落成啟用的藝文中心,儘管戰後工程經費拮据,仍然努力剛好趕上 1951 年第一屆英國節舉辦時落成,在文化領域裡也算是一個倫敦重生的象徵!
Queen Elizabeth Hall - 則是南岸的現代音樂中心,從現代古典、爵士、前衛到舞蹈都在這裡上演。這個音樂中心比 Royal Festival Hall 晚了十幾年興建,其混凝土現代建築已有截然不同的粗糙外表與直率狂野的量體,這就是 1960s 紅極一時的 brutalist 粗獷主義建築。
Hayward Gallery - 另一棟醜陋的 1960s 末期粗礦主義建築物,晚近加上了高彩度的戶外輕樓梯結構後突然搖身一變亮麗了起來。這是南岸眾所矚目的特展藝廊 - 沒有任何常態展覽,全看藝術總監想要給倫敦觀眾們什麼刺激來決定每個季節的特展走向。這是南岸藝文中心一群表演藝術場館中獨樹一格的視覺藝術展廳。
BFI London IMAX - 從南岸這個小河套的任何一個娛樂與藝文據點往內陸走,都可以通向同一個放射中心點,這就是永有全英最大螢幕的 London IMAX 電影院,由英國電影協會 BFI 營運,近年已經從 3D 教育片轉向放映各類 3D 電影。看過這個如山谷一樣高大的 3D 螢幕與驚人效果,回到比利時與台灣我再也不想看 3D 電影了...
(2010 補充)南岸的幾棟大表演廳聯合成了 Southbank Centre,作為一個 20 世紀當代藝術聚集的重鎮,與北岸的古典藝術各擅盛場。然而南岸的二線與年輕藝術家,可能無法順利走上一線舞台的,就要往南岸內陸發展了:從 BFI London IMAX 往內走幾步轉個彎,就是從 National Theatre 分家出去的替代劇場 Young Vic,一方面支持年輕製作團隊、導演與演員進行實驗性創作,另一方面鎖定少年觀眾推廣古典劇作。
真正的文藝復興絕對少不了青少年次文化,這就要大起膽子,往南岸粗纊建築們的地下隧道看看了。The Undercroft 小甬道,我早在來到倫敦來之前就已久仰大名,在某位建築史學者的長期追蹤下,書寫了此地滑板少年在當代規訓社會中的另類身體,透過如四肢延伸的滑板,少年們發展了與眾不同的行動能力、也開發了身體接觸城市表面的而施力互動的新可能,釋放了我們一般人在走路、跑步、坐車、坐辦公室的習以為常生活中已被馴化的潛力... 算了,要拿都市社會學看待這個空間實在太沈重,就輕鬆地來這裡看看塗鴉、看看少年秀滑板絕技、看他們摔一跤笑一笑,這樣就好,總令人突然間覺得年輕了好幾歲。
精神的北岸、物質的南岸

看著對岸的天際線,顯眼的聖保羅白色大圓頂越來愈近,17 世紀以來的南岸人,也是這樣日日遙望對岸的大教堂與皇城嗎?
994109 994110

繼續走近,在這個難得的晴天,南岸的夏日尾巴搖得越來越起勁。離開了 Southbank Centre 劇場建築們,終於看見一點過往南岸的痕跡:北岸是高級的金融與服務業,而南岸則充滿奠定下層結構的貨運與倉儲。第一個露出舊日痕跡的是 Gabriel's Wharf,老碼頭也不一定要拆除,簡單地上點粉彩色油漆,就是最適合穿著碎花洋裝、帶著巴拿馬小帽、啜飲多彩水果酒 Pimm's 的場合。對我們散步的遊人來說,在戶外喝杯小酒於願已足,隔壁老倉庫大樓則是 OXO Tower,根據 London Planner 的說法,它是今日倫敦美食之都… 姑且不論我相不相信,不過待在倫敦的這幾天,已經愛上了連鎖輕食吧的輕鬆感,餐廳就等下雨天再來吧。
994111 994112

很快地又回到了 Tate Modern,這個位於最核心區的舊建築再利用地標,讓兩個初出茅廬的年輕瑞士建築師一躍成為全球建築新星,其鋒頭也很快就遠遠蓋過老家 Tate Britain,這個 Brownfield into Greenfield 的案例,暗示著即使才在十幾二十年前,倫敦可還不像今日如此亮麗呢。據說就連倫敦的空氣都是污染了百年後近年才漸漸好轉的。
994133 994134

Tate Modern 這個高挑的當代博物館,是以前的港邊發電廠 Bankside Power Station,是隔岸正視北方倫敦城與聖保羅最棒的地點,左右兩邊的工業地景都已在新住宅開發下拆得一間不剩,僅有這棟不偏不倚正對聖保羅、本身又有均衡對稱量體的 Bankside Power Station,彷彿在一興建起來時就命中註定要當聖保羅的彼岸伴侶。大教堂幾個世紀以來給人精神食糧,發電廠則給戰後重生的倫敦全城生活運轉的能量,兩相遙望,終於在千禧年搭起輕盈的千禧鵲橋 Millennium Bridge。
994113 994114

井然有序的北岸、法外邊緣的南岸

再次經過球形劇場,這裡是一片新的住宅開發區與河岸餐廳了,終於在橋下的小角落看見一間古色古香的小酒館,這可是南岸唯一一間從莎士比亞時代留存留存至今的酒館 The Anchor,DK 也把它列為南岸必遊景點,因為這是 1666 年隔岸見證倫敦大火紅色天際線的地點,許多今日留存的倫敦大火全景畫都是從這個角度繪製的,還有著名的日記作家 Samuel Peppys 就在這間小酒吧裡無助地看著對岸火舌亂竄、人們驚慌奔走、鄉勇們忙東忙西地試圖打火搶救,於是帶著底層人民的感觸與關懷寫下了倫敦大火日記,今日是回顧倫敦大火歷史的最重要文獻。
遙想球形劇場裡,喧囂的南岸販夫走卒與搭船來輕鬆一下的北岸達官貴人,說不定就是來這種小酒館吃個 Pre-theatre dinner 或下戲後來此買醉狂歡呢?今天的 The Anchor 還是熱鬧的小酒吧,而且在南岸這裡似乎沒有什麼競爭者,旁邊拱橋下有吃烤雞的偽葡萄牙餐廳 Nando's、吃鐵板燒與拉麵的偽日本餐廳 Wagamama、也有品酒的 Vinepolis,不過他們都比不過 The Anchor 的歷史吸引力,反正來倫敦還沒喝過英國啤酒也沒吃過 Fish & Chips,這可能是個機會試試看。
994139 994138

可惜,在比利時吃慣了薯條喝慣了啤酒的我們,對英式 Ales 不論是 Golden 還是 Bitter 帶有的苦味並沒有那麼適應,而薯條,當然還是比不過發源國比利時的獨門雙重油炸配方。不過這一切都是其次,身為觀光客要的只是個能投射自己想像的所謂道地體驗,看著窗外的小廣場,只有少數幾個中年壯漢在喝 Ales,年輕人都在喝水果酒,抓緊歡樂的夏日尾巴;對岸的聖保羅今日仍然泛著淡淡火紅,不過這是午後四點的夕陽西下。
劇院與酒館是邊緣南岸充滿歡樂活力的一面,但過了這個陰暗的橋下隧道,就進入了邊緣南岸的悲慘世界:陰暗狹窄又潮溼的 Clink Street,其名得自南岸歷史上最惡名昭彰人人聞風喪膽的監獄 The Clink。北岸最著名的監獄當然是許多王宮貴族被監禁的高檔監獄 Tower of London,而南岸這間可就恐怖了,就像電影裡見過的狹窄囚室,密不通風暗不透光,喝到兩滴雨水就如降甘霖、肚子餓了只能殺老鼠吃… Clink 之名就來自犯人日復一日帶著絕望搖著鐵門的鐵鍊撞擊聲 kling, kling, kling。唉,在旅伴的要求下,我也買票進入了地下室的 The Clink Prison Museum,這種 Dark Tourism 向來不是我的喜好,我總覺得悲慘世界的黑暗從書上讀就好,不需要特別蓋個如鬼屋般的主題樂園出來消費死人娛樂大眾。
不過令人驚訝地,這間不一樣,這間除了儘管擺出許多老銅板畫圖案並重建了些監獄設施,其實這一切要呈現的是更大的主題:12-18 世紀的南岸生活面貌。在倫敦城牆的對岸,這是一個法外之地,進不了城牆的下層階級勞動力都聚集在此,許多北岸有頭有臉的行會們做不了的粗活都外包來此,甚至北岸貴族教士們的地下黑事業如妓院賭場當舖都在此進行。南岸,就是粗工、酒鬼、乞丐、殘疾、小偷、妓女們一起,沒有明天地過一日算一日的生活場景。下層草民們的衝突是家常便飯,而若招惹了北岸貴族的黑事業或甚至只是要當個替罪羔羊,往往不由分說地就被拉進 The Clink,羅織罪名屈打成招,一去不返。
南岸就是這樣悲慘無奈的法外之地,The Clink 就是北方城內掌權者視南方城外人命如草芥的罪惡象徵。在 1789 年巴黎人以拯救政治犯之名攻佔了巨大的巴士底獄,而此前不久,1780 年倫敦南岸人則為幾百年冤魂出一口氣攻佔了小小的 The Clink。這兩個暴動其實焦點都不在監獄,解放囚徒也都只是他們的漂亮藉口,但是都昭示著:18 世紀末拿起鋤頭不再悶不吭聲的革命年代要開始了。可惜,倫敦南岸在新的工業年代裡並沒有什麼起色,直到狄更斯的年代,《孤雛淚》Oliver Twist 都仍然是南岸街頭孤兒悲慘命運的寫照。
法外之地,當然也有體制外的英雄。就在 The Clink 街底轉個彎,這艘威風的海盜船 The Golden Hinde 就堂而皇之地停泊在此,保存良好成為一個紀念地標,也是許多小朋友吵著要媽媽帶上去的冒險景點。這個家財萬貫、見多識廣、事業版圖遍及各大洲的海盜船長,就是全球聞風喪膽的「龍船長」Francis Drake,他不只是航海家、探險家、甚至在英國海軍大戰中的指揮角色並不下於將軍們。而海盜的法外身分,讓他可以無拘無束地進行各種海軍與皇室贊助的探險家不能做的事情,而可以自由執行劫掠商船、封鎖海路、擄船勒贖等等見不得光的行動。
過去的南岸整區都是屬於 Surrey 郡的 Southwark,意思就是 Surrey 人的碉堡、同時也是南面碉堡,這裡的唯一主教座堂就是 Southwark Cathedral。看看 1616 老地圖,倫敦南岸唯一剩下還讓人認得出的老地標,就是 Southwark 大教堂,甚至這是今日倫敦天際線唯一還能認出的 17 世紀初地標!
994146 994147

Southwark Cathedral 背面許多人在吃東西,突然一個動線混亂人聲鼎沸的市場就琳琅滿目地呈現在眼前 - 這是倫敦的美食天堂Borough Market,就東一塊西一塊地有機散布在倫敦鐵橋下與磚造函洞裡,這是北岸堂皇的老倫敦城與 Westminster 不可能出現的混亂之美。大家總說英國沒有美食,我想那可能是只在說英式料理太過單純乏味吧,但說到食材,Borough Market 的英國食材還是能支持倫敦的各式精美異國料理。儘管已經吃了午飯,就隨便看感覺吃個路旁小輕食吧,配上一杯 Flat White。
994148 994152

(2011 補充)兩年下來,Borough Market 像是 National Gallery 一般成為我每次倫敦之旅的必遊之地,食物好吃之餘更充滿小販與老饕們的旺盛活力!從此幾乎每次來倫敦都要來兩次以上,想不到上哪吃午餐時這裡就變成輕食的首選。
994153 994154

熱鬧的市場上方,就是從小兒歌朗朗上口的倫敦橋 London Bridge,我第一次聽到倫敦這個名字就是從「倫敦鐵橋垮下來」歌詞中,總令我浪漫地期待:來到此橋才真正來到了倫敦!今日的倫敦橋普普通通,但童謠中垮下來的倫敦橋,過往是一座超熱鬧的商業建築橋,如同今日仍存在的翡冷翠、Erfurt 和 Bath 一樣。倫敦橋好幾世紀以來都是倫敦與 Southwark / Surrey 唯一的連結,在中世紀城市中這個城門前要衝的重要商業地位,也吸引了橋上建築越蓋越多,成為都市防災死角,因此倫敦橋許多橋墩都曾垮過也都被個別補強過,更在 1666 倫敦大火之前就發生過很多次小火,最嚴重的一次把北段整個燒光了,結果塞翁失馬因禍得福,造成了一段防火間隔讓 1666 倫敦大火燒不過來,不但保住了橋的南段,更保住了 Southwark 沒在這次大火一起被燒光。
994155 994156

古老輝煌的北岸、年輕亮麗的南岸

南岸走著走著,從大樓遮住的內陸段走到了親水的河濱步道。觀光地圖上寫著現在對岸是倫敦大火紀念柱 Monument,不過眼前的北岸只見一棟棟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樓天際線,Monument 只是森林裡的一株小樹。而南岸這邊也漸漸明亮起來,原來我已漸漸走到南邊的新開發區,從倫敦橋車站以東,這裡不再是邊緣的倫敦南岸,而是帶著一點懷舊的新興商務區,除了銳利的玻璃帷幕辦公樓,更處處是名良輕盈的中產階級住宅,對我們觀光客來說則是越來越多窗明几淨的河畔餐廳。(2012 補充,也才沒幾年,當年還不見個影的新任歐洲第一高樓 The Shard 已經快要蓋到頂了!)
右手邊的大型拱廊街,遠遠超過 Piccadilly 上的兩層樓小拱廊街,而有米蘭的超大尺度,這是老船塢再利用的 Hay's Galeria,比上一個 Golden Hinde 海盜船塢規模大得多也漂亮得多。我們已漸漸走到市中心的邊緣,慢慢進入 London Docklands,這個閒置空間再利用當道的年代下,老碼頭與老倉庫已紛紛開起了文創小店與餐廳們,個個要價不菲,這是個已經高級化的工業地景再生與古蹟再利用。眼前就是軍艦博物館 HMS Belfast,令已經走的有點疲憊的我們精神一振:今天的終點倫敦塔橋就在後方不遠了!
994161 994162

這個沿著 More London 大街展開的新興辦公大樓商業區,最搶眼的當代地標是新的倫敦市政廳 City Hall,其造型像是一顆被切蛋器切過的水煮蛋似地。這樣講很滑稽,不過做過建築設計就知道,建築師們天天都在想這種匪夷所思甚至有點惡搞的概念來發展造型,反正最終夠前衛夠搶眼就好了。
辦公大樓與市政廳間也有個小小的半地下廣場 The Scoop,這是冰冷商辦區中的一片小綠洲,活力南岸的戲劇展演與另類身體,即使在這個西裝筆挺辦公區仍然存在,不時上演著有點聒噪、相當搶眼、路過遊人儘管看不太懂卻總是被吸引過去的小型話劇。在此,河濱步道越來越寬敞明亮,空間越來越大卻一點不顯空曠,因為這裡就是全倫敦觀光客們的終極朝聖地點 - 倫敦第一地標 Tower Bridge。
994165 994164

必須承認,從小長大有好一段長時間裡,我都把倫敦橋和倫敦塔橋搞混在一起,覺得垮下來的那座橋應該是這座雙塔懸吊橋,心裡還非常具體地想像了兩根塔搖搖欲墜拉倒下的模樣。不過這個倫敦塔橋是 19 世紀末的年輕建築,比起將近千年作為倫敦城與 Southwark 間為一連結的倫敦橋,今日倫敦塔橋光彩奪目,吸引去了所有倫敦訪客的目光,還得要倫敦塔裡的 beefeaters 紅衣導覽員們向觀光客耳提面命「泰晤士河上只有一座橋,叫做倫敦橋,眼前根本沒有什麼塔橋!」
是呀,從時光隧道裡跑出來的倫敦塔員工,可能真的希望這個塔橋從不存在,因為塔橋不但搶了倫敦橋的風采,更搶了倫敦塔的!倫敦塔 Tower of London,從征服者威廉建立的 White Tower 開始慢慢延伸,九百年來倫敦塔就是船隻們從泰晤士河進入倫敦的第一眼印象:潔白的城堡與四根尖塔,是 Tower Hill 高丘上威風的倫敦天際線,令外國商人與使節莫不凜然敬畏;而在南岸苟且偷生的底層人們,則望著對岸懾人的皇城權力中心,認命臣服於北岸貴族的規訓與剝削。倫敦塔這個孤絕的天際線景觀,使它成為 UNESCO 世界文化遺產。
994167 994168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mages/255983/medium/1_IMG_7454-7455.jpg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ndex.php?n=95721')

前幾天的研討會裡,一個引人興趣的重要主題就是最新的古蹟保存概念:「歷史城市景觀」Historical Urban Landscape,而倫敦塔就是這幾年引起最多爭議的案例,因為 UNESCO 一直對倫敦城內近年如雨後春筍興建的金融高樓群非常感冒,覺得它們取代了倫敦塔的天際線主角地位,更因此損害了這個世界文化遺產的「真實性」。UNESCO 這群古蹟十字軍,舉著真實性的大纛,自以為是地對早已蓋起的現代大樓與現代生活說長道短,而忘記了 beefeater 們心中的天際線,早在一百多年前就被倫敦塔橋取代了!只可惜貴古賤今的古蹟十字軍,看不到這一層邏輯謬誤,也總看不見自己悍然切斷歷史與現世生活的迷思。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mages/255983/medium/1_IMG_9987.JPG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ndex.php?n=95722')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mages/255983/medium/1_IMG_5695.JPG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ndex.php?n=95723')

出了城牆,一起復甦的南北岸

南岸與北岸的張力,其實僅僅基於倫敦城內與 Westminster 的王權神權與金權,離開了倫敦塔橋,倫敦城東門外是一整片法外之地,北岸與南岸再也沒有什麼不同,都是販夫走卒的世界。走出塔橋,才能真正看見倫敦大規模的工業遺跡:London Docklands,兩岸排列著一個接一個的老碼頭,碼頭旁的社區是一棟接一棟高聳方整的磚造倉庫,甚至內陸一點還有不少加工廠。倫敦在 19-20 世紀中的工業年代裡,一直是個空氣污染嚴重的灰色城市與褐色土地,直到不久前的 1980s 才漸漸產業轉型為金融服務城,並一點一滴改善空氣品質,也才讓我們今日的旅人能夠在風和日麗的泰晤士河畔舒暢地散步。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mages/255983/medium/1_IMG_6623.JPG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ndex.php?n=95724')

港灣碼頭區的重生,在北岸的 St Katherine Docks 走較時髦高級的路線,還算廣大的內港不再停泊商船也不再囤積貨物,就地變更使用為有錢人的遊艇碼頭,旁邊的倉庫與碼頭辦公室老結構就直接改造為高級住宅與旅館。住在老倉庫儘管在1980s 前令人覺得不可思議地失敗而可憐,但在 1990s 後一股全球的舊建物再生風潮下已漸漸成為有錢中產階級的新時尚。我們這些家境小康的一般遊客,雖住不起還是可以來逛逛水岸、看看帆船、逛逛精品店與咖啡館。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mages/255983/medium/1_IMG_8891-8893curve.jpg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ndex.php?n=95728')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mages/255983/medium/1_IMG_8906.JPG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ndex.php?n=95729')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mages/255983/medium/1_IMG_8881.JPG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ndex.php?n=95730')

南岸的 Shad Thames 儘管比較擁擠狹窄,充滿了高聳的倉庫們與空中走廊,而只留下一小條片片斷斷的藍天景觀,這裡尺度反而小而親密,樓上是小夫婦或單身中產階級的小住宅單元,樓下到處是個性商店、獨立品牌與小酒吧小茶館 - 至少是我們比較消費得起的地方。來到倫敦第六天了,終於在這個親切的小地方,我們心血來潮地進入這間充滿粉彩色的小茶館 Teapod,喝了第一次下午茶,回味七年前在英國南部海邊夏日享受過的 Cream Tea!不過一比之下,還是覺得 Devon 的下午茶大勝呀,好的下午茶與 scone 似乎不是那麼好找...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mages/255983/medium/1_IMG_5728.JPG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ndex.php?n=95731')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mages/255983/medium/1_IMG_0213.JPG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ndex.php?n=95732')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mages/255983/medium/1_IMG_8848.JPG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ndex.php?n=95733')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mages/255983/medium/1_IMG_5303.JPG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ndex.php?n=95734')

今晚沒演出 - 泰晤士河夜遊去!

連續五晚演出,今天晚上終於要休息一下,畢竟至少要留下一個晚上給倫敦的夜景嘛。吃飽喝足,天色漸暗華燈初上,乘著九月夏末的晚風,就沿著南岸原路散步回去吧!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mages/255983/medium/1_IMG_6315-6320.jpg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ndex.php?n=95735')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mages/255983/medium/1_IMG_6570.JPG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ndex.php?n=95736')
笑我孤陋
Day 7 市場,多樣活力的倫敦 - China Town, Notting Hill, Brick Lane, Camden Town

終於又到週末了,今天倫敦的清晨比平常清閒,但一過了十點鐘突然間購物區與觀光區整個熱鬧起來!今天是待在倫敦的最後一晚,繼昨天感嘆倫敦北與南兩個世界、看過了 Southwark 販夫走卒的悲慘處境後,今天我們臨時決定以音樂劇《悲慘世界》畫下倫敦之旅的句點。

人在台灣,好多年前早就看過號稱空前絕後的《悲慘世界》十週年演唱會版了,當然這是經典中的經典,人人只有一面倒的鼓掌慶賀,但老實說,我對這種大家一字排開不演戲只跟著劇情進度唱歌秀花腔的演出非常不耐,這就好像叫男高音女高音站在舞台中央唱歌劇的一首首單曲而已,我認為完全沒有意義,因為音樂劇對我來說就是用歌與舞來演戲,和華格納的樂劇概念一樣,音樂與劇情絕不可分!因此我們對《悲慘世界》的劇場演出充滿了期待,只擔心它太熱門,我們週六當天才來買可能買不到… 還好運氣不錯,在 Leicester Square 的半價票亭 tkts 仍然買到了今晚地面層前六排的位子,而且每張才不到 £20!倫敦真是太棒了,連這種全球熱門音樂劇都可以當天買到便宜票!
(2012 補充)翌年 2010 倫敦慶祝了悲慘世界 25 週年也推出了新製作,頓時掀起新一波悲慘世界熱潮,而從 2010 到 2012 我們每一次的倫敦之旅,都再也沒在半價票亭買到過悲慘世界了… -_- 無獨有偶,這個充滿綠蔭的漂亮市區公園 Leicester Square,自 2010 起也展開長達兩年的大整修,之後每次來都只能看一圈高高的施工圍牆,直到 2012 年六月女王鑽禧前才隆重開幕,終於重見天日。
充滿港味的中國城 - 倫敦華埠 China Town

買完票,我們先去把晚上到 Queen's Theatre 的路探好,於是第一次經過了倫敦華埠 China Town,真是相見恨晚呀!我們在 Piccadilly Circus 旁邊的 Royal Academy 待了好幾天,居然沒一天來這近在咫尺的中國城吃點東西。其實要說來中國城,我們也不是什麼會懷念家鄉味或出門在外一定要吃到米飯的華人,只是在世界每個地方都會對與自己血緣相近的移民社群地景有所好奇,也想去吃吃看這裡的「中國菜」有什麼特別的變化。
逛著逛著,慢慢發現這裡與其說是「中國城」不如說是「香港城」,畢竟將近兩百年來來到這裡的大部分華人都是從香港來的,而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後更是多了一分親近關係。當然,現在的中國城應該也有很多非香港人吧?但還是到處充滿濃濃香港味,譬如許多報紙是繁體字、大部分人名的音譯都是廣東話而非普通話發音,還有這邊的餐廳,以廣式燒臘和港式飲茶為主,甚至飲茶吃點心的餐廳還不只中國城,在整個倫敦市中心處處都找得到!
儘管才十一點出頭,看到這麼多燒臘店我們提早飢腸轆轆了起來,這就隨便選了一間旺記 Wong Kei 吃午餐,看英文拼法應該是香港餐廳吧,進去果然就是典型的香港服務以「快狠準」為特色的直爽性格,服務生對客人看都不看一眼也沒什麼禮數,但是非常便宜、份量大、即使作法並不精緻但充滿道地港味,而且食材品質夠好份量也很大,更有在歐洲多年已經很久沒見到的無限茶水供應!
993836 993839

(2012 補充)後來這三年間,我們多次的倫敦旅程在 National Gallery & Borough Market 之外,也把中國城加進清單,作為第三個每次來倫敦都一定要去的必遊點。每一趟倫敦旅遊中,我們都可以廣泛嘗試各種倫敦的英式或異國料理,但一定要有一餐在中國城吃,或是每當想不到該吃什麼的時候,就先來中國城,順便大肆採買食材與中式調味料補貨回家。倫敦的華人真幸福,有這麼大的中國城還有這麼多互相競爭的高品質選擇,不像在布魯塞爾和安特衛普怎麼逛就只是那兩家將近壟斷的超市、就那幾家小餐館,即使不甚滿意也沒得挑。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mages/255983/medium/1_IMG_7271.JPG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ndex.php?n=95737')

在旺記酒足飯飽了,突然覺得繼中國城後,今天該是逛逛倫敦異國社群的日子了,畢竟一直聽說倫敦市內的流行語言有一百五十多種,是個名符其實的民族大熔爐。在市中心 Soho 區就有中國城,居然在堂皇的倫敦北岸也充滿了放浪形骸的混亂活力,那麼其他社群呢?它們都在哪裡?翻開 DK 旅遊書的推薦,發現這些異國社群的主要旅遊點不外是市場們,那好極啦,剛好今天星期六,正是倫敦市場開得最大最旺的日子。當然倫敦市場這麼多,也只能挑幾個有點異國特色的去囉。
加勒比海社區 - 諾丁丘 Notting Hill

首先從離市中心最遠的 Portobello Market 開始,它位於一個我們早已耳熟能詳的地方:諾丁丘 Notting Hill,聽過這地方,當然是因為修葛蘭的電影《新娘百分百》啦,全片絕大部分就在這裡拍攝,這也是英國小品浪漫喜劇專家 Richard Curtis 的老家。先從 Portobello 大街上的市集開始逛,才發現這與其說是個異國市集,不如說是個二手古董市集,大部分賣的東西還是歐式老家具、老唱片老廣告老明信片、或是歐式餐具器皿等等;當然也還是有些來自海外異國的佛像與木雕等古玩,不過整體來說就是個獵奇的二手交換市場,哪來的移民社群呢?
993848 993849

有點失望地離開市場,再多走訪點 Notting Hill 社區的其他街道,儘管建築都是清一色的愛德華式樣連棟街屋,卻終於漸漸可以感覺到黑人居民的群集了。Notting Hill 是倫敦的加勒比海移民社區,一年一度的 Notting Hill Carnival 則是與冬季的歐式嘉年華(主要在德語系國家,英國幾乎沒有)大相逕庭的夏季海洋風熱情嘉年華。不過要說這裡真有很濃的加勒比海味嗎?倒也未必。
993852 993851

前幾天研討會才有都市社會學家討論了 Notting Hill 的縉紳化問題,當這裡以前地理位置邊緣、建築狀況衰敗蕭條而地價與租金非常便宜的時候,是讓貧窮的加勒比海新移民依親安居的邊緣社區;不過一種充滿異國想像的迷人加勒比海生活風漸漸傳開後,許多帶點波希米亞性格的都市新貴紛紛來此購地置產,也帶動了這邊小商店漸漸轉為文青咖啡館的都會雅痞風。而最嚴重的轉捩點恐怕就是《新娘百分百》這部電影,突然間讓 Notting Hill 成為倫敦的浪漫社區,也帶來了幾乎從來沒有過的大批國際觀光客,人人爭著要去 Portobello Market 和電影中修葛蘭經營的那家旅遊小書店。
993858 993859 993861

(2010 補充)翌年夏天,我們終於趁著 8 月底 Notting Hill Carnival 的時間重返 Notting Hill,滿心期待可以看到里約熱內盧嘉年華一般的花枝招展黑人辣妹肚皮舞遊行,結果並沒有… 看來 Carnival 一定要非常早來佔位子才能看見主街道上的遊行,如果準時到場,只能一直被擠在外圍跟著狂歡的年輕人們飲酒作樂,也有機會光顧加勒比海住戶們在自家門口或前院開起的烤肉攤或雜貨攤。這裡的狂歡年輕人,相當狂野,比起在比利時與德國遇過的嘉年華都要狂野多了,這邊並不時興人人都要打扮得花枝招展或像卡通人物一樣來搞笑,而時興大家帶酒在街上邊喝邊跳舞順便搭訕妹妹,根本就是把平日週末的夜店生活帶到白天的大街上來。
994247 994249 994248

(2010 補充)最後,2010 這趟嘉年華之旅什麼奇裝異服遊行都沒看到,倒是看到了不少造型可愛的倫敦警察 - 這個嘉年華是倫敦景界一年一度的大陣仗,2010 這年三天的嘉年華就動員了超過五千人的警力!因為這裡的狂歡是真的狂歡,沒有什麼節制而往往造成暴動,從這個角度看倒是頗有「嘉年華」這個一年一度給市民發洩憤懣的中世紀傳統味道。翌日的 The Guardian 報紙頭版,居然是慶祝 2010 諾丁丘嘉年華警力戒備圓滿成功,只有幾個酒醉鬧事被短暫拘留而已。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mages/255983/medium/1_IMG_7872.JPG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ndex.php?n=95738')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mages/255983/medium/1_IMG_7866.JPG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ndex.php?n=95739')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mages/255983/medium/1_IMG_7902.JPG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ndex.php?n=95740')

法國猶太孟加拉人,大家都來住 Brick Lane

下一站是號稱具有倫敦最密集的孟加拉餐廳的 Brick Lane。地鐵坐到 Liverpool Street 車站,這個車站我以前就從阿湯哥電影《不可能的任務》中久仰大名了,突然間就到了 City of London 高樓辦公大廈們的另一邊。這裡還是個看起來很明亮的中高級商務購物街,往東區走去的路上,先經過的是維多利亞式磚造頂蓋市場 Old Spitalfields Market,除了一週七天的一般雜貨食品市場外,週六更是年輕設計師的實驗性平價時尚產品市場。而在 Spitalfields 到 Brick Lane 這一帶,近年已經成為倫敦新的時尚、設計與藝術新指標,處處找得到又大又便宜的藝廊或展場,設計科系學生們每次期末也紛紛來此舉辦成果展。
993863 993864

Spitalfields 這一帶今日能夠成為時尚市場,有其久遠的歷史因素。它是 17 世紀歐洲天主教與新教大對決與大清洗時,法國的胡格諾教派 Huguenots 宗教難民們逃來倫敦的移民社區(同時間,英國與愛爾蘭的天主教徒也紛紛往歐陸逃呀,很多就逃進了比利時...),由於 Spitalfields 和 Brick Lane 這一帶早在 17 世紀就是屬於較窮的、地價較低的地方,因此就成為這群法國難民們理想的落腳處。就是這群 Huguenots 在此帶著家鄉的紡織老技巧營生,漸漸在此發展了紡織工業聚集,而培養了 20 世紀此處的時尚設計產業鏈各環節。Huguenots 就是最早的倫敦法國族群,後來經過三個世紀以來的攀親帶故,讓倫敦今日也有了將近三十多萬法國人社群而且逐漸擴大中,勢力龐大到 Hollande 競選總統時還要把倫敦當成重要的一站(有種馬英九謝長廷去 L. A. 拜票的味道),畢竟倫敦都已經成為「法國第六大城」了。
993867 993866 993868

接近 Brick Lane 的路上,還會先經過一家號稱倫敦最好吃的炸魚薯條店 - Poppies Fish & Chips,這種料理如此簡單,食材品質與簡單的火侯與搭配,就成了贏過昨天 The Anchor 這種平凡餐廳的關鍵因素… 不過炸魚薯條再怎麼樣也只是如此,今天我們的新嘗試是清爽的氣泡飲料 Fentiman's。
993871 993873 993872

走進 Brick Lane,這裡果然是孟加拉餐廳天堂!在倫敦每個區域走個幾步路就可以看見一家印度餐廳,但孟加拉社群與孟加拉美食則完全集中在這條小街上。孟加拉人是 Brick Lane 今日最明顯的移民社群,也是 1970s 時最晚來此的一批,他們在此就在法國人們經營了三百年日益龐大的紡織產業中找工作討生活。
993874 993875 993876

Brick Lane 過去就聚集了許多啤酒廠,今日幾乎已經倒光了,倒是因此留下很多大廠房可以廉價出租成為藝廊、工作室、展覽廳、或是賣低價服飾的大賣場,而街上也隨時看見磚造工業遺產與塗鴉牆。整條 Brick Lane 散發著一股頹廢的另類風味,年輕人我行我素地穿著,隨處在廢棄工廠的中庭小角落戶外座位喝酒吃熱食,這感覺好像柏林東邊的倉庫們呀!
993877 993878 993879

可惜今天禮拜六,我們本來還以為禮拜六這種大家都出門逛街的日子一定每一個市集都有開,沒想到,這個 Brick Lane Market 就剛好是只開禮拜天的,而附近的另一個二手時尚衣物市集也是主要開禮拜天,週一到週五開得比較小規模,禮拜六則完全關閉… 運氣真差,看來以後還是有點計畫做點功課再出發比較好。(2011 年補充:年五月份終於趁著 Trooping The Colour 的女王生日小週末,把握了機會於星期天來此。)Brick Lane MarketPetticoat Lane Market

這裡也就走進一方面社會與治安壯況惡名昭彰、但在年輕人間具有旺盛的新文化活力的倫敦東區了。從 16 世紀末,倫敦城東郊早就是創作活力充沛的法外之地,是莎士比亞與其前輩和同道們最早從事創作演出的邊緣地帶,比 The Globe 還要資深幾十年的前輩 The Red Lion, The Theatre, The Curtain 等老劇院那時已經在 Shoreditch/Whitechapel 一帶產生了聚集,倫敦城的法律管不到、而這裡土地廣大、租金低廉、還沒被城牆規訓的創意身體到處都是、人生百態的戲劇化題材天天上演。而今天也差不多,無錢無勢的年輕人們,他們的文化實踐總是要從最貧窮、地價最低、同時也能看見最多底層社會百態的地方開始,曾經,在倫敦與在紐約都是蘇活區擔負下這個替代空間的角色,但它們都已紛紛縉紳化後,新一代的年輕人就由倫敦東區另起爐灶。縉紳化 Gentrification 總是緊跟在城市創新的腳步後面收割成果,但創意的生命總是能在意想不到的新土地上找到出路。
993886 993885 993884

倫敦東區最吸睛的是個另類裝扮:東區勞工階級的珍珠裝男女 pearlies。珍珠裝本來是東區一位倫敦街道清潔工在街頭掃地順便募款做慈善事業時(有一點點陳樹菊的味道?)為了吸引路人目光而特別縫製的,後來隨著他的義舉流行起來成為東區即使貧窮也要盡一己之力從事慈善的象徵。
倫敦在歐洲城市中最特別的地方,就是窮人與富人的空間區位分布。與一般歐洲大城總是有錢人集中郊區讓市中心衰敗、或是有錢人跑回市中心炒起房價趕走窮人這樣兩極化的發展不同,在倫敦,從 19 世紀都市快速膨脹以來,窮人與富人區就有計畫地櫛比鱗次相間,富人區旁就是窮人區,而靠地鐵網絡很快速地讓窮人們可以流進富人區幫富人們執行各種生活所需的下層工作,包括運貨、幫傭、管家等等。看看 1889 年的貧窮地圖調查,從最有錢的紅色一直到最貧無立錐之地的藍色,往往大街上看到有錢中產階級住宅,轉進去小巷兩步就會看到貧窮擁擠的勞工住宅。Charles Booth's Map of Poverty, 1887-9

London Planner 上還列了一間 Brick Lane 必吃的麵包店,是 24 小時營業的猶太麵包店 Beigel Bake,這是倫敦第一家貝果烘焙坊,是 19 世紀末到 20 世紀初倫敦東區最主流社群猶太人 Ashkenazi Jews 所留下的足跡。儘管今日猶太人大多已離去而讓位給了孟加拉新住民,這間麵包店卻像是古蹟一樣提示我們這段歷史,當然現在它也推出各國不同風味的麵包或糕點,不過當然還是以每天馬不停蹄製造的幾千的貝果為金字招牌。這樣子室內只有日光燈與白色磁磚的麵包店,突然給我一種回到台北吃燒餅油條的錯覺,在倫敦好幾天都沒有遇到這麼令人感到如家鄉般隨性簡單的地方了,原來在東區都找得到!
東區擁有如此多層的移民歷史,從法國到猶太再到孟加拉,這些都具體印記在同一個神聖地標 Brick Lane Mosque 上。這個倫敦東區的清真寺,既是個孟加拉的生活地景,也是法國人與猶太人的歷史地景,它一開始是 18 世紀中 Huguenots 的新教教堂,19 世紀歷經轉手後,19 世紀末猶太人漸漸聚集後成為猶太教堂,在 20 世紀末孟加拉社群成長後又轉用成為清真寺。教堂蓋起時是當時最新的喬治亞建築,兩百多年間,見證了東區的送往迎來、潮起潮落。東區的居民組成從來不穩定,總是給潦倒孤苦的新來者棲身之所,等著他們羽翼漸豐後離去,留下空間給另一批過客進來。
回到 Liverpool Street 搭地鐵,這才發現這個車站也有猶太人的足跡!就記錄在車站南側門口的猶太兒童撤離紀念碑 Kindertransport Memorial。這座雕像上一群小朋友,揹著書包帶著小帽綁著辮子,好奇地看著周遭倫敦的一切。他們都是二次大戰前夕,當納粹德國的排猶政策變本加厲時的德國猶太小朋友,此時雖然大屠殺還沒有個影子,但許多強迫遷移與財產充公政策已經讓全歐洲對猶太人的未來憂心忡忡了,英國政府於是早早安排了將猶太小朋友後送至英國安置的計畫 Kindertransport。Kindertransport Memorial, Liverpool Street Station, LondonKindertransport Memorial, Gdańsk, Poland

看著紀念碑上寫著一個個德國波蘭奧地利與捷克城市們,都是我們在歐陸耳熟能詳也都相繼造訪過的熟悉地名,尤其上個月造訪波蘭 Gdańsk 才看過幾乎一模一樣的紀念碑!曾經這些地方都是歐洲的煉獄,而流離失所的人們何去何從呢?他們的庇護所就在海峽彼岸的倫敦。Liverpool Street Station 就是這群猶太小朋友進入倫敦的入族門戶:在歐陸上運到荷蘭再飄洋過海來到英國後,最後一站就是搭火車由此進入倫敦,就近送到東區的猶太人社區照顧。
993893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mages/255983/medium/1_IMG_7115.JPG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ndex.php?n=95753')

另類文化基地 - Camden Town

趁著黃昏前,把握最後一小時去匆匆逛一下今天最後一個市集地點:Camden Town。這地方沒有什麼特定的外國移民社群,而是倫敦北邊的非主流文化天堂,擁有密度最高的市集與另類音樂場所。Coldplay 主唱與小辣椒夫婦就住在這裡,這裡住戶還有近年崛起的新爵士樂女王 Amy Winehouse,在此汲取此地的養分創作,也在此各 Live House 駐唱而發跡。
993898 993899

Camden Town 我也久仰大名了,又是從電影看來的,英國導演麥克李去年推出的小成本電影《無憂無慮》Happy-Go-Lucky 就在這裡拍攝,也是講一個住在這裡的非主流倫敦傻大姊的故事。這位傻大姊老師每天和市場裡的小販勞工甚至動物可以天真樂觀地熱情互動,但這樣無憂無慮無心機的生活風格帶進了倫敦其他地方,卻總顯得與道貌岸然的倫敦生活格格不入。可惜這部電影儘管在去年柏林影展大獲好評還給女主角贏了一隻銀熊獎,卻在全球市場行銷得不太成功,如果它像《新娘百分百》一樣紅的話,應該可以把 Camden Town 炒得像 Notting Hill 一樣炙手可熱吧?
Camden Town 最著名的市場是 Camden Lock Market,是個位在運河邊的水岸市場,聽起來就很有氣氛。這是 Regent's Canal 的一部分,而 Lock 就是運河的水門,負責調節水門兩邊的水位高差,水門打開就可以將上水位那一邊的船送到下水位的另一邊,這就是運河航行的方式。而 Camden Town 這裡的水門與旁邊的倉庫、辦公室、船塢與碼頭維修設施,在短命的 Regent's Canal 很快就被英國鐵路所取代後,就空了下來,容納各種臨時的市集、演唱會、園遊會或展覽等社區活動。本來臨時的市集開久了逐漸建立起傳統,就成了現在可以一週開七天的 Camden Lock Market。
993905 993904 993906

才走出地鐵站,其實已經看起來很有在台北逛西門町的感覺了,各種奇裝異服的路人、各類嬉皮龐克等離經叛道的服飾店、漆得五顏六色的磚牆上放著後現代的巨大廣告牌。這條好像叫做 Camden Market 還是 Camden Street Market…?搞不清楚了,Camden Town 這裡據說有五六個以上的市集,而且彼此規模各自擴大到連成一整塊市集特區了!不管這麼多,我們只有一個小時,當然先直衝運河邊的水岸市場。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mages/255983/medium/1_IMG_5956__1_.JPG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ndex.php?n=95741')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mages/255983/medium/1_IMG_6094.JPG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ndex.php?n=95742')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mages/255983/medium/1_IMG_6027.JPG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ndex.php?n=95743')

Camden Lock Market 才是這裡最有魅力的市場,簡直像個迷宮一樣,要找古董、海報、紀念品和明信片有一棟看起來像小教堂一般的 Market Hall,要好玩的裝飾品和多彩的廉價服飾也有個天光頂蓋市場,更重要的是很多好吃的異國美食,在狹小陰暗各種氣味混雜的美食街,沿路各小吃攤的小弟小妹們扯開了嗓子招攬顧客,幾乎有台北士林夜市或台南小北夜市的感覺。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mages/255983/medium/1_IMG_6029.JPG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ndex.php?n=95744')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mages/255983/medium/1_IMG_6047.JPG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ndex.php?n=95745')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mages/255983/medium/2_IMG_6049.JPG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ndex.php?n=95746')

本市場令我們驚為天人的特色,當然就是水岸環境啦,讓市場的熱鬧與水岸的悠閒合而為一。年輕人買了食物或飲料,最喜歡跑到水岸邊大家一起坐下來吃,還有些人並不是來這裡買東西,而是和朋友約了來這裡聊天、寫功課、準備報告、或是一面野餐一面談吉他唱歌。如果我的學生時代就在倫敦度過,這一定也是我和同學們最喜歡來的地方!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mages/255983/medium/1_IMG_6078.JPG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ndex.php?n=95747')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mages/255983/medium/1_IMG_6067-6068.jpg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ndex.php?n=95748')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mages/255983/medium/1_IMG_6085-6087.jpg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ndex.php?n=95749')

今晚演出:Les Misérables

終於回到市中心 Queen's Theatre,迎接我們這一晚的的壓軸好戲《悲慘世界》,令人非常期待。節目單上說:悲慘世界的典故儘管是巴黎,但巴黎倫敦這雙城一直都互相是一面鏡子,也因此倫敦人對雨果悲慘世界感同身受、巴黎人也對孤雛淚心有戚戚焉。倫敦也因此非常熱衷這檔經典原著改編音樂劇,更受到廣大英國人民的迴響,簡直把這個巴黎故事當成了倫敦故事。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mages/255983/medium/1_IMG_7167.JPG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ndex.php?n=95750')

悲慘世界果然不同凡響!演員的唱功儘管未必比得上 10 週年演唱會的黃金組合,但傳說中的旋轉舞台更是經典的大絕招,完全抓到悲慘世界貫穿全書的二元對立特質,包括大敘事的貧與富、上層貴族與下層草民、綿密法律與單純人性、崇高理念與卑微生活、純淨天國與入世人間,也包括劇情中具象的警察與小偷、法院與妓院、軍隊與暴動學生、豪宅與街頭、真愛與單戀。一個旋轉舞台,可以讓人物無限地在舞台上動態行進,也可以將舞台分成兩個對立的世界,一首歌尚未結束時舞台倏地轉過 180 度,映入眼簾的是從天堂到地獄的驚人對立。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mages/255983/medium/1_IMG_7179-7183.JPG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ndex.php?n=95751')

這也不是我第一次看音樂劇了,以前就在美國看過西城故事、歌劇魅影與媽媽咪呀,但沒有一個如同悲慘世界這樣令我震撼。雨果完全基於社會現實而呈現大時代各色處世態度縮影的原著,當然是本劇深度的最重要骨架,而令人慶幸的是音樂劇的詞曲創作也都很簡潔有力地借用短短幾場戲點出了原著動人的主題。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mages/255983/medium/1_Screen_Shot_2013-10-07_at__25E4_25B8_258B_25E5_258D_25881.42.13.png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ndex.php?n=95752')

悲慘世界音樂劇,忠實地回應了昨日令我們震撼的倫敦北與南的歷史對立主題。儘管基於法國題材,它無疑地是我們心中最能代表英國的音樂劇。而回想起最能代表法國的音樂劇 - 同樣基於雨果著作的鐘樓怪人 Notre Dame de Paris,它則探討了悲慘世界未能探討的異鄉人問題,探討了大教堂作為道貌岸然拒人於外的壁壘、以及大教堂作為上層統治階級顧影自憐不願面對醜惡現實的庇護所。鐘樓怪人音樂劇充滿法式現代舞蹈與拼貼的另類張力,光看多國籍舞者以多國的肢體表現,就看見了巴黎自中世紀以來的國際大熔爐性格,倫敦又何嘗不是如此?

來到倫敦,滿滿的七天,沒想到最後一晚達到高潮的壓軸好戲,居然又把我的心帶回了布魯塞爾大廣場,懷念起我們幾乎每個禮拜都去瞻仰廣場老住客 - 法國作家、歐洲整合理念的先行者、也是歐洲古蹟保存理念的先驅 Victor Hugo。
http://visitbrussels.be/bitc/static/front/img/db/ContentArticle_9708/img_7278.jpg
學會習慣曾不習慣的習慣
Day 8 奧運會,明日的倫敦 - The Building Centre & Hyde Park

昨夜的倫敦已經畫上完美句點,今天禮拜天,午飯後不久就要去搭 Eurostar 回比利時上工去。是個收心的日子了,我們已經沒那麼想再多逛什麼旅遊景點,那這個早上可以做什麼呢?看來在倫敦還有兩個知性的選擇:皇家建築學會 RIBA 的英國建築圖書館/檔案館、以及 RIBA 旗下的 The Building Centre 倫敦建築中心。後者聽起來是個比較輕鬆的場合,應該還算適合一個上午的小旅程。

The Building Centre

就像鹿特丹有 Nederlands Architectuurinstituut (NAi)、巴黎有 Pavillon de l'Arsenal,倫敦也有這個推廣政府都市計畫政策的展示中心,以非常淺顯沒有負擔的方式向大眾說明現行都市議題、政策綱領與由大道小各尺度的計畫,而且還擺了很多小模型與精美的彩色海報們。這當然比一片書海的圖書館與檔案館有趣多了!建築這個中文字眼,或我們舉目所見的建築物,許多文化菁英都會很神聖地稱為 architecture,而認為 building 這個字眼是用來描述那些沒有美感沒有象徵神性的劣作的。不過這間建築中心很直言不諱地命名為 The Building Centre,因為它就是要強調建築的功能性與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與影響,而不是要強調任何尊貴高尚的建築美感,更絕不賣弄全球建築人都喜歡賣弄的眩目語彙嚇死麻瓜,而是要用最生活、最簡單、最理性的語言深入淺出地帶大家認識倫敦的建成環境 built environment。
The Building Centre 除了展覽廳外,當然也有檔案館和書店,不過都遠比 RIBA 那間來得輕鬆許多,檔案館主要放的是精選的漂亮建築圖片與老照片,圖書館則多半是一般大眾可讀的各方面建築入門書。展示方面有幾個主題:(1) 過去 - 倫敦近代的建築與工程革新史,包括介紹很多鋼鐵建築與土木工程,有 19 世紀工業化的鋼材生產、技術革新、新穎輕巧的鋼橋、鋼造溫室、還有倫敦博覽會的水晶宮等;(2) 現在 - 倫敦當代住宅議題與發展,包括住宅類型如何呼應當代生活型態、智慧型住宅如何整合當代生活科技進入建築、綠建築如何在聲光熱氣水方面回應倫敦環境與倫敦生活中的能量循環... 等等,沒有古蹟保存的主題,但是有一般建築永續維護的主題,這可比十字軍般的古蹟保存來得務實多了。
993913 993914

最令人興奮的展覽主題是 (3) 未來 - 倫敦各小 boroughs, villages, neighborhoods 的地區發展計畫與成長管理,由於有數以百計的計畫,僅選擇性地輪流展出其中一些,就這樣帶我認識了許許多多外圍的、我這幾天根本連邊都沒有沾到的倫敦,還有最大的重頭戲就是:London 2012 奧運年的空間願景,包括奧運選手村的規劃設計破土興建、奧運場館的未來再利用計畫、倫敦新天際線的塑造、以及東區 Stratford 搭著奧運順風車的重點都市再生。
看著眼前這個大模型,一個和我這週所見完全不同的倫敦天際線已經成形,除了現有 City of London 的高樓大廈之外,還有南岸的 The Shard 碎玻璃片大廈和北岸 City 裡面的紙卷大廈,總共有七棟新高樓要給倫敦煥然一新的天際線。果然是倫敦,自 1920s 歐洲開始蓋起摩天大樓以來,每個國家都一直受到強力古蹟保存聲浪所阻礙(而事實上,高樓大廈只不過是比古蹟高,對古蹟卻沒有具體傷害),僅有德國法蘭克福、波蘭華沙、西班牙馬德里等等少數地方能夠理性評估自己的城市需求,不計毀譽地毅然發展。而說到歐洲幾個真正的大都會,巴黎就只有本事在外圍 La Défense 自己圈一塊地開發,倫敦卻能大膽地在古城中心成功開發,同時將所有分級指定的古蹟妥當保護。
993917 993916

再看到 2012 倫敦奧運場館計畫模型,就在市中心東區不遠處的一塊河岸大空地,當然我也不知這塊空地過去是否蓋了社區也不知是不是都被拆遷了,不過這塊地確實已經被整平整空。倫敦奧運號稱要用最廉價預算、最便宜材料與最生態工法建造便宜好用可回收可再利用的所有場館,而更炫的是只剩三年了,這些建築目前還只是紙上談兵還沒蓋出個影子來。接下來三年會是全球建築的關鍵時刻,儘管現在全球最大規模的建築開發只可能發生在中國與其他新興國家而絕不會發生在英國,但已經歷過最財大氣粗輝煌時代的英國,在新的世紀要走健康、簡樸、永續的路線給世界一個新典範!我們期許:2012 倫敦奧運期間一定還要再來!(2012 補充:最後因為沒假,2012 只來了女王鑽禧週末,卻與倫敦奧運失之交臂了...)
臨去秋波的 Hyde Park

離開建築中心,去 China Town 隨便買個燒臘便當與冰豆漿,帶回海德公園 Hyde Park 野餐,等著回到公園對面的旅館拿行李。九月底的中午,坐在公園長凳上原來如此愜意,看著慢跑的健美男女、大朋友帶著小朋友拿落葉互打、小學生不分男女在草地上學習踢足球、有錢人家的姊姊帶妹妹勁裝結束策馬散步、女王的天鵝們垂著頭在湖面滑水曬太陽。公園,原來也是倫敦的一種玩法,這次的倫敦之旅似乎行程跑得有點太緊,渾然忘了在英國城市旅遊就該躺在公園看小說、睡午覺、曬太陽呀!
993921 993928 993926 993930

不知不覺走遠到了公園另一端,這裡是另一個皇家景觀 - 維多利亞女王的夫婿亞伯特親王紀念碑 Albert Monument 以及倫敦最絢麗的音樂廳 Royal Albert Hall。原來海德公園正是昨日的「明日的倫敦」,今日風靡全球各國爭相舉辦的世界博覽會 World Expo,第一屆就於 1851 辦在倫敦海德公園南邊這塊地方,而且就是由具有前瞻性的 Albert 親王一手推動的!現在 Albert Monument 的所在地,就是當年 Albert 親王迎接各國皇室政要與工業家們進入革命性的鋼鐵玻璃建築水晶宮,讓 Victoria 女王揭幕第一屆世界博覽會的地方。
993927 993975 993976

想想當年的 World Expo,是英國的工業化與全球貿易盛極一時、而歐陸其他國家也紛紛跟上工業化腳步、一起發展各種科技產品並搜羅各種異國珍奇的時代,那時的世界博覽會充滿一種人定勝天、明天會更好、世界會大同的希望,可惜一個半世紀下來,博覽會漸漸地演變成為各國展示國力、順便發發廣告與觀光財的園遊會了。回想起在比利時,這個小小國家居然就辦過六次世博會!在 Bruxelles, Liège, Gent 都找得到以 Expo 為名的公車站牌與老場館建築群,也許 Albert 親王和他的比利時國王叔叔與堂哥都有類似的發明與冒險興趣吧?而身在英國,他有比利時國王沒有的深厚工業基礎與全球布局,而能成就這個世界博覽會的濫觴。
993962 993963 993964

2012 倫敦奧運復甦了倫敦東區,並不是倫敦史上第一次,1851 倫敦世博會就已經復甦了今日我們很熟的倫敦高檔地區 South Kensingotn。靠著這首屆博覽會的收入,海德公園南邊的 South Kensington 以 Albert 親王之名進行了大規模的都市更新開發,這裡於是成為倫敦近代第一個科學工業與藝術的研發展示重鎮,有設計學生最愛的 V&A Museum、小朋友最愛的 Natural History Museum、科男目不轉睛的 Science Museum、追星族的演唱會聖地 Royal Albert Hall,還有新成立的皇家學院們包括 Royal College of Arts, Royal College of Music, Royal Geographical Society,配上今日英國第一理工名校 Imperial College 前身的一眾學院們,這裡以亞伯特城 Albertpolis 之名,要讓首屆博覽會探索世界迎接未來的志業在新世紀裡繼續下去。
993929 993920

看來馬路的另一邊還有好多東西可瞧,就別依依不捨了,對岸 Royal Albert Hall 必須是我們海德公園的最後一眼,乾脆一點回到旅館拿行李吧。反正,這個每天都令人驚奇的,每天可以看不同表演、逛不同博物館、上不同市場的倫敦,值得一來再來,每個時節每個不同的年頭都有令人期待的事情上演著,我們一定還會再回來!
993919
國民女神經
好喜歡你的文字和照片
我去年暑假去時覺得倫敦真的是一個好棒的城市
看著你的文章,我像是又去了一次
他非暖陽卻暖我心
寫的好詳盡~~ 好棒 !!!!
好想去一趟英國
(但我是很膚淺的因為想去 Sherlock 片場而去的 XDD)
離線請留言
:-) 好棒,很想再去倫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