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sau 德騷,似曾相識的後站風景

莂哪庅認嫃
遊歐洲古城許多年了,一套習以為常的公式漸漸成形。以德國來說好了,德國國鐵 DB 這麼四通八達,只要選一個城市搭車到它的主要車站 Hbf,下車鑽進地下道或天橋往一號月台方向走去,一定就是火車站正門,門外一定就是景點密集的老城區。不過這一次來到 Dessau 德騷,我碰壁了,火車站被包成一個大盒子整修中,令人對前站後站傻傻分不清楚;好不容易搞清楚方向走到前站了,逛了一下六神無主才想到要看看地圖,赫然發現:我想看的景點竟然都在後站!
1415070 1415071

Dessau 德騷有什麼景點呢?前站當然也是有老市中心古城 Dessau-Zentrum,不過更精采的還在後站郊區 Dessau-Roßlau,當然就是全球設計界萬眾矚目的包浩斯 Bauhaus!包浩斯是 1920s是德國威瑪共和時代的劃時代設計學校,徹底脫離了歐洲建築家飾與工藝美術設計界幾百年的經典窠臼,從工作坊的原始手感中體驗材料發展形式,奠定了席捲全球建築與設計的現代主義之基礎。包浩斯 Bauhaus 這間 1920s 開幕的現代新學校,儘管被納粹鎮壓而從德國消失,其校舍在今日也進駐了新的應用科學高等學院 Hochschule Anhalt 之環境設計相關科系,包括建築、設計、地理資訊與測量等。
1415072 1415073

走出火車站後站,就是一片 1920s 年代的環境工程學院,這個感覺好似曾相識呀?是地,台灣也有這麼一個後站風景,那就是古都台南,下了火車走出前站是日治巴洛克古城,走出後站則是成功大學與榕園的廣闊天空!包浩斯肩負歐洲與德國奠定現代主義的重任,同一時代的台南工學院與日後的成功大學也致力學習現代主義推廣到台灣建築與工業設計界。走出 Dessau 火車站後門,那曾經走出台南火車站後門的感覺再次襲來,這片灰濛濛的德國天空不如台南的豔陽、這片白淨的現代主義校園也不像成功大學那樣古色古香,卻另有一番清爽俐落的舒暢感。
1415087 1415088
台南市成功大學,榕園與舊工設系館

今日這間 Hochschule Anhalt 在後站佔地相當廣,不只再利用了包浩斯的老校舍,也把附近許許多多各種不同的 1920s 德國社區建築一起納進來。這些 1920s 社區建築有的很平凡,就像一般德國城市郊區與新城區能看到的獨棟住宅;有的在立面開窗與細部裝飾上有點有趣的花樣,像是 1910s 流行的青年風格或 1920s 流行的 Art Deco,但也隨處可見簡潔俐落大面玻璃的現代建築,開放空間廣場上的街道家具也處處可見現代設計巧思。
1415100 1415099

於兩德合併後才成立的 Hochschule Anhalt 德騷分校,校舍不只是沿用這些現成的 1920s 老房子,也在舊社區的基礎上重劃了寬敞明亮的校園街廓,也蓋了 1990s-2000s 新建築,各個基於現代主義的原則,並運用世紀末更高明的科技與工法,蓋出一棟又一棟玻璃方盒子系館,彼此間擁有寬闊的棟距讓每個系館、辦公室、實驗室通通都矯然獨立,一清二楚。
1415101 1415102

整體來說,這個 Hochschule Anhalt 是個超現代校園,簡潔明亮又寬大,這個烏雲密布的春天走起來非常清爽,不過如果是豔陽夏天我就不敢說了。大部分的建築都非常透明,玻璃這麼大一面,裡面的學生工作室與教學活動幾乎無所遁形,讓我這個外人看得一清二楚。當然,設計學校,就是要愛現自己的作品,許多學生也就大喇喇地率性展現自我給外面看,沒在怕的。
1415104 1415105

一條校園大街 Bauhausstraße 走到尾端,遠方是個空橋一般的建築校舍,它的開窗一樣連續,不過結構跨距比較沒那麼廣、窗框密度比較高、玻璃也沒法做的那麼大面、柱子與大面玻璃也還沒有分離得那麼遙遠。雖然同樣是方盒子大開窗的現代建築,但看到這些特色,我們就知道它是舊時代建築工業還沒那麼先進的產物,那就是 1925 年包浩斯從威瑪 Weimar 遷校到 Dessau 時新建的包浩斯老校舍!
Bauhaus 老校舍,即使到了今日,這一個入口仍然如此簡潔清爽,整個校舍就只有白色粉刷牆與原色混凝土牆、黑色金屬窗框、透明玻璃,三種材料三個顏色簡單構成,我們拿著平行尺照著模矩都很容易這樣畫出來;整棟樓就只有一個對稱的入口還加上了紅色,配上仔細張貼的彩虹光譜小海報,以及一個獨特字體的 BAUHAUS 招牌,就是這樣又理智清楚、又帶點疏離的包浩斯本色!包浩斯,從 1919 年在 Weimar 創校開始,就訴求總體藝術不分系,所有繪畫雕塑平面設計字型設計工業設計建築設計全都是一家,所有帶著歷史靈感與包袱的仿羅馬歌德文藝復興巴洛克新古典新藝術等等全都拋諸腦後!就從材料的本身、物品的性質、設計的生活需求單純出發,最單純的形體該怎麼生長就怎麼生長。
1415112 1415113

當然啦,如果真要說形體要隨功能而生長,日後其他地方的現代主義後輩還有更精巧的作法,甚至在我心目中柏林愛樂廳這種漢斯夏龍有機建築還更能體現這個精神。在 1925 包浩斯老校舍,這個精神的雛形的具體表現就是方盒子,找生活功能的模矩與材料生產製造的模矩,簡單地大方小方很快就設計出來了,非常理性,不加任何帶有歷史主題、地方主題、或階級品味的裝飾。難怪,在 1919 年創校之時,包浩斯很容易被認為是共產主義的藝術代言人,因為包浩斯推廣的正是這普世的、無階級的、無壁壘而四海一家的「國際式樣」,也難怪日後痛恨共產主義的希特勒會拿包浩斯來開刀。
1415115 1415114

包浩斯這棟 1925 老校舍佔地廣大,要找個最好的角度來拍張照,還沒那麼容易呢,這時就發現自己帶相機帶錯鏡頭了,就算距離拉得再遠,不管是斜拍還是到對面的大草地 Bauhausplatz 遠拍,怎麼拍都不免拍成弧形,實為一憾。喜歡輕裝出遊的我,平常一樣是用這顆 18-200mm 旅遊鏡頭走遍歐洲古城,就從來沒有覺得拍起照來拍不直呀,怎麼回事?這就是現代主義方盒子建築的特色了,古代建築不論是古典歌德巴洛克還是新藝術,大家都有很多裝飾,就算是一個幅員廣大的宮殿如凡爾賽宮,有這麼多裝飾把建築線條都修飾得很豐富了,並不容易讓人注意到建築量體線條直還是不直;但現代主義建築把裝飾全部去除掉,只留下一條直線清楚地劃過天空,直還是不直就一目了然,直線伸長了還真會造成視覺上的扭曲,無所遁形,這點古希臘的雅典 Parthenon 神廟就已經揭示過。
現代主義建築強調大面開窗,還要柱牆分離以便更自由地開更大面更連續的窗,透過玻璃強調生活的透明,讓建築構建的搭接清楚地一目了然,處處都在強調現代化清楚理智的工業之美。這種大面開窗在日後包浩斯的柏林時代末代校長 Mies van der Rohe 的招牌玻璃盒子建築上面最為明顯,也透過他廣為流傳到美國、再從美國流傳到世界包括傳到台灣。不過,這種漸漸走向溫室的透明建築,雖然以當時有限的見解被認知為「國際式樣」,其實仍然只是歐洲式樣,因為歐洲冬天就是喜歡溫室帶進陽光,把熱留在室內暖房,還可以減輕暖氣的耗柴耗煤耗電;而搬到豔陽高照的亞熱帶與熱帶地區,這種玻璃盒子就變成曬死人的烤箱,還要耗更多的電開冷氣排熱,高雄捷運美麗島站就血淋淋地見證了這點。
1415131 1415118

別說亞洲了,連歐洲自己在這四月天,包浩斯老校舍內的學生也把一扇扇可以開的窗戶打開了,但面對陽光直射的西曬面校舍時,就算把能開的窗全開也散不了熱,只能把室內的窗簾盡量關起,不過陽光穿透玻璃進入室內才不是窗簾能擋住的... 在這歐洲自己研究生態建築也越來越有成的 21 世紀,面對這些 1920s 的現代建築古蹟也往往很頭痛呀。西曬,在我們東方的風水早就世世代代流傳了,在中世紀城市一路演進下來的歐洲硬是沒這傳統,直到現代主義建築的包浩斯,居然就把最大面的玻璃牆直挺挺面對西方,拍照的時候超漂亮超帥氣體現工業之美,但真的給學生上起課來可沒那麼雲淡風輕呀。
1415132 1415117

這段時間正是春天的復活節假期,一般來說大學裡應該很冷清沒什麼學生。不過在 Hochschule Anhalt 這種設計學校裡,可憐的建築與設計科系學生們往往焚膏繼晷,放假還是有很多人留在工作室趕設計或留在工廠趕工。路上一樣會看到許多睡眼惺忪的面孔,和台南火車站後門那些成功大學建築與工設系學生一樣,睡不飽,但還是要穿得俐落有型,休息時間寧可不睡覺也要出來抽根煙,疲累的黑眼圈上滿是炯炯有神的傲氣,歡迎全球觀光客來參觀我們系館!我們這兒可是現代設計發源地 Bauhaus!
來參觀 Bauhaus,除了那棟 1920s 經典老校舍外還要看宿舍,路旁大道上許多連棟集合住宅都是學生宿舍與教師宿舍,這裡雖然馬路大條但車子很少,畢竟是郊區而且是學生老師的小社區,車子不多非常寧靜,穿越大馬路總是穿越得很安心。這種路旁宿舍普普通通,開窗規律而整齊,隨便拍一張照片就感覺拍得很直,事實上拍起來當然還是有點微微彎曲,就像拍 Bauhaus 老校舍一樣,不過 Bauhaus 就是精簡俐落到一點點彎曲都無所遁形,這種普通德國集合住宅就讓立面開窗開門搞得有點零碎,就無法把建築物當成一個精準雕像一樣看個一清二楚。
看當代的學生老師宿舍,不是重點,重點是看 1920s 年代的 Meisterhäuser 老大師宿舍!這些今日我們讀設計史朗朗上口的老大師如 Lyonel Feininger(在赫茲山地 Quedlinburg (http://www.feininger-galerie.de/) 有專屬藝廊), Wassily Kandinsky(在維也納 (http://www.kandinsky.at/)有專屬藝廊), Paul Klee(在伯恩 (http://www.zpk.org/)有專屬博物館) 與校長 Walter Gropius 等等,當年也不過就是學校老師,一群一次大戰後結束後要在威瑪共和發展設計新道路的建築師、設計師與藝術家們在此齊聚一堂,每一個老師都要以身作則,自己就要住在型隨機能而生的簡潔現代建築中。因此,每兩個老師都由建築師校長 Gropius 設計了一棟雙併教師宿舍,全都是他們對新世界的現代主義理想住居宣言!
1415129 1418839

從 Bauhausplatz 往北邊走,就可以走上 Ebertallee,在這條大道旁本就有充滿森林綠蔭的獨棟住宅區,包浩斯的老大師宿舍更是自己取得一整片森林土地只蓋四棟八戶教師住宅!簡直就像走入森林裡面,在一根根沖天的細長樹木之間尋幽訪勝,慢慢尋找一個個白色藏寶盒。每一棟老大師宿舍都是一個白色方盒子,秉持包浩斯現代建築精神絕不多加裝飾,只用白色牆面、黑色欄杆窗框等金屬構件、窗戶玻璃三種材料組成,只照著日常生活所需空間找出模矩,精簡分割出生活空間單元,家徒四壁毫無裝飾,只留下一點點最精簡的穿越空間如樓梯與大門給予點到為止的紅黃藍等亮色,其餘的色彩,就留給活動的家具、衣服與人,讓彩色隨著時間遞移在白色背景中流動變化。
1415128 1418842

包浩斯與這種現代主義住宅,去除了一切裝飾只留下最精簡色彩,被後世的後現代主義 postmodernism 批為冷硬無情而疏離,在今日也被我們許許多多當代人視為呆板無趣。不可否認,現代主義住宅後來隨著歐洲的工業殖民,變成張牙舞爪的國際怪獸入侵全球後,真的不免走火入魔變得冷硬無情了。最著名的就是 Bauhaus 後期校長 Mies van der Rohe 的玻璃盒子建築,透明的房子毫無遮掩,所有室內家具擺設與生活都攤在陽光下,全部都要極簡俐落不容一絲雜亂脫序... 這種生活未必是 Mies van der Rohe 的本意,但被現代富商菁英住戶們住起來往往就變成這樣,一方面成為自我壓迫的生活焦慮,另一方面又成為向外人驕傲的擺譜。
1418839 1418838

但其實在這 1925 現代主義住宅的初次嘗試中,一點都不無情,只是把建築背景簡化而已,背後希望的是凸顯人們生活的火熱情感,鼓勵人們在白色背景中精心挑選自己喜愛的彩色家具、彩色裝飾與畫作,也每天要精心將自己打扮的多彩亮麗,讓人本身都成為極簡住宅中最搶眼的美麗風景!看看 Kandinsky 與 Paul Klee 這些老師們的彩色幾何畫作,他們的人生怎麼可能是黑白的呢?
1418840 1418841

德騷的後站,就是這麼綠意盎然又愜意,可以想像 1920s 包浩斯少少的教授和學生在這裡多麼逍遙自在揮灑自我。這塊 Dessau-Roßlau 郊區一直都是 Dessau 古城的郊區森林,包浩斯 (http://whc.unesco.org/en/list/729)只是這裡的第一個世界文化遺產(準確地說是半個,另外半個則在 Weimar),第二個世界遺產則是更古老的 Gartenreich Dessau-Wörlitz (http://whc.unesco.org/en/list/534)(也是半個,另外半個在 Wörlitz),一樣是個森林,而且還是 Anhalt-Dessau 公國的皇家花園!Römische Ruine, Gartenreich Dessau

原來此地這個前東德小邦 Sachsen-Anhalt 其名就得自 17-19 世紀的 Anhalt-Dessau 公國,就以 Dessau 為首府,看來 Dessau 這地方就算是火車站前站也有值得一遊的歷史名城。後站的重點,第一是包浩斯,第二就是這個公國的皇家花園 Gartenreich「花園王國」,一路從 Dessau 沿著易北河谷森林綠蔭延伸到 20 公里外的 Wörlitz。在 18 世紀這個歐陸巴洛克已經流行過頭的年代,英國獨樹一格地發展出有機的仿自然景觀花園 English landscape garden,剛好讓啟蒙運動時期想要擺脫巴洛克走出新局的日耳曼諸邦貴族們爭相仿效。Gartenreich Dessau-Wörlitz 就是其中佔地最廣的、今日也保存最完整的日耳曼仿英式花園,而且還比英國本土的英式花園大多了!難怪可以名列世界遺產。Ionischer Tempel, Gartenreich Dessau

小小一個神聖羅馬帝國公國,居然一次沿著易北河谷打造 20 公里遠的英式森林花園!連英式森林花園始祖邱吉爾莊園 Blenheim Palace 都才 8 公里而已,這就是鬆散的神聖羅馬帝國之優勢了。在中央集權的英國,土地財產都是國王分封,就連打遍歐陸戰功彪炳的 Marlborogh 公爵邱吉爾,想要發展 Blenheim Palace 地產都得一點點籌款購地慢慢開發;在地方自治的神聖羅馬帝國,各擁一方的諸侯都像是一國國王一樣,一條易北河谷公國土地就是公爵土地,想依次開發就大刀闊斧開發到底,才能做出連英國都做不到的大尺度英式森林花園!Mausoleum, Gartenreich Dessau

不過這個「花園王國」世界遺產綿延廣大,位在 Dessau-Roßlau 郊區的只有一小塊而已,在此能看到的花園景點只有寥寥幾個,有入口的羅馬遺跡門 Römische Ruine、有樹林中的希臘小涼亭 Ionischer Tempel、有文藝復興的歷代公爵陵寢 Mausoleum、有新古典的公爵別墅 Schloss Georgium,當然還有一整個造園團隊的橘園基地 Orangerie Oranienbaum。這些,只是花園王國在 Dessau 的一小部分而已,整個易北河谷還可以欣賞的風景還很長,如果騎腳踏車或遊船能往上游走 20 公里,另一個花園宮殿集中區 Wörlitz (http://www.gartenreich.com/en/visit/houses-gardens/Woerlitz/index.html) 恐怕還要更精采!Schloss Georgium, Gartenreich Dessau

畢竟這次只是 Dessau 的後站之旅,步行繞一圈經過包浩斯與一小塊花園,就可以回去車站搭車了。德騷的後站 Dessau-Roßlau,的確充滿與前站古城大相逕庭的後站風景,這裡沒有各種時代的古典建築,只有一個個白色方盒子現代主義建築;這裡沒有密集的中世紀古城,只有寬廣的郊區與森林花園;這裡沒有帶著相機的老城觀光客,只有設計學校桀傲不馴的年輕學生。當然,大多數古城的後火車站恐怕都有點無聊,這種後站風景絕非處處可玩,不過剛好在德騷,就是這個後站有俐落建築、清爽街道、寬廣綠意、與清新空氣。如果遊東德玩膩了柏林或萊比錫這些大城市,那就分一天給 Dessau 吧!就算是一個下午也可以很盡興!Orangerie Oranienbaum, Gartenreich Dessau
人生如夢
只要選一個城市搭車到它的主要車站 Hbf,下車鑽進地下道或天橋往一號月台方向走去,一定就是火車站正門,門外一定就是景點密集的老城區

really?
那是在東德嗎?
好萊汙影帝
很綠色, 很漂亮的地方, 很舒服!
鐵打的心也會生銹
只要選一個城市搭車到它的主要車站 Hbf,下車鑽進地下道或天橋往一號月台方向走去,一定就是火車站正門,門外一定就是景點密集的老城區

really?
那是在東德嗎?

哈哈,正門前就是景點集中區,這一點是我以前的偏見,事實上當然是不一定啦!譬如 Dessau 的精華景點就不是,不過 Dessau 正門也還是有老城與古蹟的,只是我沒去逛而已...

Dessau 是在前東德沒錯,在柏林 (RE 1h36m) 與萊比錫 (RE 0h41m) 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