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之城」老七佳的故事

雲飛若雪
老七佳的故事,就是原住民在台灣的歷史!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picture.php?albumid=22735&pictureid=608201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album.php?albumid=22735&pictureid=608201')
屏東春日鄉七佳溪與力里溪中間,曾有一個排灣族的聚落「老七佳(tjuvecekadan)」

傳說排灣族的祖先由南大武山而來,到了這個地方喝水休息後要繼續走,一路跟隨的獵狗郤不願走了,族人判斷此地適合人居,因為在二條溪中間,因此稱為「最中間的位置」tjuvecekadan。

因為原住民沒有文字,老七佳部落何時形成無法判斷,只知最早在1624年荷治時期,已有老七佳聚落。日治時期,七佳chikadan為屏東八個原住民鄉之一。民國50年左右,政府以改善族人生活條件為由,要求老七佳的族人搬遷至平地的春日鄉七佳村,只剩少數老人家堅持不走,老七佳部落幾乎廢村。

老七佳原有七十幾間傳統石板屋,石板屋是手工堆疊頁岩而成,必需時時屋內升火,以保持木頭樑柱的乾燥以防蟲害,屋頂也需要調整以避免漏水與移位。

但離開的族人,為生活勉力而行的同時,只能偶而回來維護,歷經百年才能建成的石板屋,漸漸傾倒荒廢。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picture.php?albumid=22735&pictureid=608211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album.php?albumid=22735&pictureid=608211')
不論是人或地,想要保持童年時的美好純真,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下山的族人為了融入現代生活及漢人社會,上學、讀書、工作,慢慢失去自己的本色,忘了血液裏與山林、祖靈、自然的連結,在漢人眼中的成見-樂天、愛喝酒、有體力、不聰明⋯⋯費力生活。

其實,這是二種完全不同的生存邏輯:漢人想辦法馴服自然,排灣族人,是觀察天地的脈動,將自己融入自然之中。

排灣族的祖先,從大武山的河谷中,切割搬回頁岩,視每一片頁岩的硬度、大小、形狀,做不同的安排:階梯、道路、蓋房。

房屋中以木頭為樑柱,其他的從牆到屋頂,沒有用水泥或釘子,完全用頁岩手工堆砌而成。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picture.php?albumid=22735&pictureid=608208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album.php?albumid=22735&pictureid=608208')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picture.php?albumid=22735&pictureid=608210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album.php?albumid=22735&pictureid=608210')

堆疊屋頂時,每一片頁岩的邊緣都要與下方的頁岩錯開,下雨時才能不滲水。屋瓦難免因為地震、下雨而移位,也用竹子(現代也可以用塑膠管)和石頭綁住,加強固定,延長重新堆疊的時間。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picture.php?albumid=22735&pictureid=608209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album.php?albumid=22735&pictureid=608209')

直到近年,一些少時離開的族人,懷念起山間生活的自在,即使交通不便又沒電,還是想辦法回到老七佳,他們想辦法募得或申請些許經費,買到基本材料,詢問老人家,石板屋如何搭建,將一間間傾倒的石板屋重建,盡力將老七佳恢復成記憶中的樣子。

屋建好了,不能打獵自給自足的族人要如何生活?

他們想辦法平衡觀光與傳統,招待客人了解他們的文化與環境,當然也得面對許多誤解與不敬,但至少可以讓族人生活在自己的文化之中,不必強冠在漢人的思維裏。

我看著老七佳的石板屋、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picture.php?albumid=22735&pictureid=608206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album.php?albumid=22735&pictureid=608206')
屋前懸掛的獸骨、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picture.php?albumid=22735&pictureid=608204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album.php?albumid=22735&pictureid=608204')
喝小米酒、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picture.php?albumid=22735&pictureid=608205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album.php?albumid=22735&pictureid=608205')
吃野菜時,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picture.php?albumid=22735&pictureid=608207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album.php?albumid=22735&pictureid=608207')
我心想 ,若我迷路在這種山林裏,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picture.php?albumid=22735&pictureid=608200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album.php?albumid=22735&pictureid=608200')
只能希望上輩子有燒夠好香,在被蛇虺蚊蚋或野獸攻擊、失溫或嚇死之前,救援能到;我沒有絲毫野外求生的能力。

這些國語有著口音的原住民,郤可以在這裏捕獸、找食、蓋房、釀酒。
但這些能力,到了平地,毫無用武之地,他們只能以最低層的工作為生,常常還被歧視,認為懶惰或愚笨。

當我笨拙地遵循族人飲酒時敬天地祖先,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picture.php?albumid=22735&pictureid=608202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album.php?albumid=22735&pictureid=608202')
以及面對巫師祝禱,那些無知無能的樣子,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picture.php?albumid=22735&pictureid=608203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album.php?albumid=22735&pictureid=608203')
應該和這些族人下山,
脫離擅長的採獵生活與祖靈的庇佑,
面對漢人繁複的交易與工作規矩時,
一樣的無措吧!
笑敬過往
版主的文筆很好,讀到最後,有點鼻頭酸酸的感覺,
我們這些漢人能過好日子,我們的祖先,以及身為後代的我們,的確掠奪了這個大自然,和與大自然緊密聯結的原住民朋友。

去年參加了蘭嶼半穴屋的導覽,我們輕鬆的參觀,感到驚訝,但陰暗低矮的房子,住起來並不輕鬆,卻是他們生活的智慧,與順應自然的妥協。

環島經過幾次核廢料儲存場,是最大的諷刺,我們憑什麼可以這樣做?尤其是這麼美的地方?
惹你賤笑
感謝版主的分享!話說再怎麼比, 還是家鄉的景緻最迷人!雖說國外的城堡文化保存的很好, 但是外國人也是花了功夫精力在上面, 了解到所謂的”文化“, 而我們卻鮮少在這塊真的多琢磨, 看到你的遊記, 我們的原住民運用刻苦克難的精神慢慢地修復著快失去的先民遺蹟, 就像早期原住民吃咬牙吃苦卻很歡愉自在的生活, 真的很令人欽佩!(Y);-)
一表人渣
謝謝版大的分享。

另外令人感動的事跡:

https://www.flyingv.cc/projects/8371 (um)
雲飛若雪
寫得太好了,下次有機會也要去這個地方
髒話比謊話更乾淨
面對不同的文化習俗,多了分尊重並包容,畢竟都是同一塊土地上的子民啊⋯⋯
一米陽光三寸暖
原住民與自然共生
在這裡看到老七佳部落覺得好意外也好感動
靜若安好
被版主的文筆打動,下次有機會也想去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