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比我們想像的平凡

你久居我心卻不曾交過房租
當飛機前輪着地一刻,心情難免有點緊張。雖然行前做足功課,知道這個國家安全得很,但畢竟伊朗總予人一種神秘的色調。

Shiraz 設拉子

到達Shiraz 設拉子已是夜深,找到來接機的旅館職員,便坐上旅館派來的車往旅館直奔。街道兩旁陌生的景物迅速從車窗外掠過,車廂内播放着不知名的音樂提醒着我來到了一個未知的國度。

旅館是由一間傳統波斯大宅改建成的,由前台走到客房需要經過曲折的小巷,小巷兩旁泥黄色的高牆大約三,四米高,闊度大約只容得下兩位成年人並排而行,在微弱的燈光影襯下如置身於神話故事般,這是我對伊朗的第一印象。

設拉子的清晨有點冷清,除了一些雜貨店和售賣伊朗大餅Naan的店舖外,街上的店舖大多没有營業。說起Naan,這是一種傳統的伊朗乾糧,味道和外形都和印度薄餅相似,這些售賣Naan的店舖會將Naan舖在店前的大枱售賣,遠看像一塊塊地氈叠在一起。伊朗人的三餐離不開Naan,甚至把它當作小吃,在街上直接把它撕成一小塊放進口裡。

冬日的朝陽慢慢爬升,光線穿過粉紅淸真寺(莫克清真寺)的四彩玻璃窗,滲透到祈禱室的每一個角落。隨着時間推移,光影的面積逐漸擴大,由最初出現數個暗淡的彩格,慢慢地呈現出玻璃窗上的圖案,投影在牆身,柱樑和波斯地氈上。放置在木架上的數本可蘭經鋪墊了一層薄薄的光影,為此美景加添了幾分莊嚴氣氛。

雖然伊朗是政教合一的國家,伊斯籣教在伊朗有着崇高的地位,但伊朗人並不排擠異教徒,所以大部分的清真寺內部都歡迎遊客拍照。甚至當我在一間淸真寺外徘徊,正探頭探腦地猶豫是否進内時,寺內的工作人員已招手邀請我入內參觀,並為我作免費的講解。他們所要的“報酬”只是希望我為他拍照,當他看到屏幕上的自己,滿足地笑了。
設拉子的夜空
往清真寺朝拜的人羣
光與影的舞台
喜愛拍照的伊朗人

Yazd 亞兹德

在旅行社門外找了三位西班牙遊客併車,今天主要的行程是要拜訪拜火教的聖地 “Chak Chak”。車子在公路上奔馳,不消數分鐘時間,已穿過兩座包圍着我們的高山。離開市區越遠,公路上已很少看得見其他車子的身影,車外茫茫一片,滿眼盡是黄沙。又是一座高山逐漸向我們靠近,但這次和其他的高山不一樣,隱約能看到有一條小路盤繞而上,小路的盡頭處是一座外形奇特的建築物,這座依山而建的建築物便是我們的目的地。

從遠處望去,整座建築物嵌入峭壁中,徒步爬上數十級石級後,終於來到拜火教廟。傳說一位末落王朝的公主Hayat Banoo為了逃避追兵,來到此山谷,前無退路,後有追兵,在絕望之際,她祈求神的幫助,山洞裏的石塊出現了一條裂縫,公主走了進去後,入口便消失了,拜火教信徒認為是神救了公主。自此以後,水滴從不間斷地從山洞的頂部流下供過路人解渴,人們都相信這是公主因為思念家人而流下的眼淚。後來,信徒便在此地興建了這座拜火教廟和十多間設備簡陋的房間讓朝聖者居住。時至今日,拜火教信徒已為數不多,但這裡依然是拜火教的重要聖地,也是伊朗尊重異教活動的其中一個例證。

回到亞兹德舊城區,又再次感受到伊朗人的友善可愛。穿梭於舊城區的泥房子中,被數位當地小孩擋住用手機拍照,笑容裡夾雜着害羞與好奇。伊朗人的可愛似乎不限年齡,很難想像可以用“可愛”這個詞語去形容伊朗大叔的外表,但當你看見一位陌生的伊朗大叔正半背着你坐在草地上抽煙,突然轉過頭來和你打招呼,然後又繼續自顧自地享受他的香煙時,這個畫面實在令人會心微笑。
尋訪拜火教廟
與大自然合而為一
拜火教廟內部
在舊城區穿梭

伊斯法罕 Esfahan

馬蹄聲由遠至近漸漸傳入耳際,不消一會兒,一輛黑色的古典馬車從身邊掠過,在伊瑪目廣場寬闊的大道上絕麈而去。伊瑪目廣場不單是伊朗最著名的旅遊景點,也是當地人的休憩空間,在噴水池四周的草地上,坐滿了許多本地人,有的在聊天,有的在野餐,有的在寫生。走進廣場旁的大巴扎,店舖大多以遊客作為銷售對象,駱駝骨所做成的工藝品,各式各樣的銅器,藏紅花,波斯地氈。。。琳瑯滿目的商品叫人目不暇給。大巴扎內彷如迷宮一般,離開近廣場中央的位置,紀念品店逐漸減少,取而代之的是不同類型的民生小店,雜貨店,衣飾店,珠寶店,糖果店。。。甚至是銀行,清真寺亦一一包含在內,應有盡有。

伊斯法罕有一個阿美利亞人社區,當年土耳其人對阿美利亞人進行種族大逃殺,大批阿美利亞人逃到伊朗定居。這個社區的建築風格和格調與伊斯法罕其他地區有名顯區别,這裡處處洋溢着歐陸色彩,西式咖啡廳隨處可見,還有數座教堂。當中最有名的是Vank Cathedral,教堂內的壁畫仔細地畫着不同聖經故事,這座教堂最特別的地方是和許多清真寺一樣,有着圓頂型設計,又是宗教共融的有力例證。

來到伊斯法罕這個大都會,伊朗女士的衣著更加前衛,色彩鮮艷的頭巾,太陽眼鏡成為她們衣著的一部分,甚至有少部分的女士穿上窄腳褲,高跟鞋等凸顯女性曲線的衣物;經過一間售賣女性內衣的商店,看到一位男店員正在向一位女士作講解,伊朗真的不如我們想像般保守。當然,一些伊斯蘭傳統依然存在,例如在街上看不見戀人在親吻,在巴士上陌生男士和女士不會坐在一起。。。這些習慣都影響着當地人的生活。

回到酒店,打開電視的新聞頻道,直播着美國大選的消息,當時特朗普與希拉莉正鬥得不可開交。將時間定格在1979年的春天,以伊斯蘭革命作為伊朗與美國及西方國家關係的分水嶺,徹底改變了這個國家的命運。1979年前的親西方國家; 1979年後卻因為政治原因被標籤成“邪惡軸心”。諷刺的是,當我從新聞頻道轉到伊朗電影台,正在播放的電影令我眼前一亮,題材竟是劫機!飛機座椅上的頭墊還印有伊朗航空的標誌,頗有點黑色幽默的味道。2013年新的伊朗總統上任,加上奧巴馬對中東的外交政策,伊斯蘭革命三十多年後,伊朗與美國的關係逐步改善,伊朗亦開始與國際接軌,不知道特朗普上場後,伊朗何去何從?
伊斯法罕半天下
男孩在廣場內踢球
充滿波斯風情的巴扎
宗教共融
滿街都是西式快餐店
伊斯法罕的電影院
美國總統大選新聞報導
題材大膽的電影

德黑蘭Tehran

來到伊朗首都徳黑蘭,又迎來了熟悉的步調。主街道上車水馬龍,地鐵站內人潮如鯽,提示着這是一個人口超過八百萬的大城市。

Golestan Palace 已有百多年的歴史,見證了多個朝代的更迭。伊斯蘭革命後,昔日的皇宮重地,現已變成旅遊景點。皇宮內佈置極盡奢華,每一根柱樑都雕刻精細,還收藏着東西方各國不同年代的工藝精品,在這裡可以窺探伊朗王室的氣派。

Tabiat bridge 是由一位年輕的伊朗女建築師設計,在2014年才正式啟用。大橋外形獨特,她將兩個公園連接,底層更設有西餐廳與快餐店,是不少本地人假日的好去處。從大橋上俯瞰,德黑蘭的城市景觀一覽無遺,行車公路被四周的大樹包圍,遠處大廈林立,還有不少高樓正在興建中,坐在這裡欣賞日落景致,别有一番風味。

德黑蘭的冷夜略嫌有點漫長,散落在路旁的數片黄葉被微風輕吻,卻更見凋零。一間座落於小巷末端的西式咖啡廳,正好為夜歸人送上一點暖意。推開那扇桃木大門, 掛在門後的風鈴「鈴鈴」作響,連接着兩個世界。負責人遞上以黑膠唱片製成的餐牌,咖啡廳內波斯女郎緩緩呼出柳柳輕煙,復古的裝潢配上古典音樂,正好是這座結合古老與時髦的大城的最佳寫照。

回到旅舍,再次碰到兩位韓國男生正在埋頭苦幹搜集資料。他們是被他們經營電訊科技公司的爸爸派到伊朗尋找合作機會的,已經在德黑蘭待了差不多兩個月了。隨着伊朗的經濟開放,預期更多的商機將會在這裡湧現。

旅舍的主人剛在大學工程系畢業,由於伊朗的就業市場不太理想,所以他便和幾名同學合資經營旅舍。在伊朗的最後一夜,我和他一起觀看了皇家馬德里對馬德里體育會的西甲足球電視直播,世界大同,足球對男生的魔力似乎無分國界。
熟悉的畫面
皇宮外沉思的小貓
人山人海的巴扎
現代化的德黑蘭
美食無分國界
發展迅速的德黑蘭

回來後與朋友談起伊朗的點點滴滴,他們總是半信半疑,或許要達成環遊世界的夢想,金錢與時間都不是先決條件,放下偏見才能令自己看得更多,走得更遠。

Facebook:關於旅行 關於夢想與現實
https://www.facebook.com/AboutTravelAboutDreamandReality
荒年
真的太酷了~~感謝樓主讓我大開眼界呀!一直以為伊朗其實不太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