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 斗南鎮

青春本該拿來瘋狂
我生長的地方大家一定很陌生

不過他卻有個著名的地方「劍湖山世界」以及「古坑咖啡」

雖然不是所在地,但卻是必經的重要道路

舊名叫做他里霧的斗南早自明朝鄭成功開台就已開始,清朝統治後漢水陸續移居,乾隆年間逐年市街。是雲林地方最早開發地方。

建議到劍湖山世界或是要去古坑喝咖啡的民眾們,可先到斗南來走走,可以看
看與歷史擦身而過的石龜溪。石龜溪,顧名思義就是依靠在溪流旁的一個聚落,目前行政劃分分屬石龜跟石溪里,據說,在日治時代石龜里有相當熱鬧的市街、店面,附近聚落的人都到這裡來買賣,而促成石龜的商業繁榮,由於日治末期斗南車站擇址在街上設立後,石龜里的市街才在戰後漸趨沒落。

或是 隴西宮:田頭隴西宮的風水地理 田頭「隴西宮」早期稱為「李祖廟」主祀「輔信王公」李伯瑤公,初建於清咸豐三年孟春,據耆老傳說與文獻記載,先民自明鄭以後,漸從大陸渡海來台而移居於嘉南平原一帶,至他里霧落籍於田頭、北勢仔(文安)等地者多為李裔,形成聚落後,咸豐年間呼應議成,擇地後庄(現址)立宗建廟,公祀遠祖李伯瑤公尊像奉拜,又捐公田(李大公田)執輪耕、辦祭祀,闢廟寺為學堂,啟發後進,於日治時代1927年添奉李淵公神像祭拜,香火更盛。

至於美食方面,斗南的美食真的不是我在蓋的。雖說都是一些平民小吃但是價格不貴又美味。
像是斗南圓環的「鴨肉麵線」從我小時候到現在口味一直沒變,還是使用大包大包的中藥材下去熬煮,以及現切鴨肉……
還有菜市場裡的米糕一定要加點魚丸湯才叫夠味
之前稱為黃昏市場的陽春麵+臭豆腐=全斗南人的回憶,在寒冷的冬天來碗永不漲價的20元陽春麵和臭到心坎兒裡的臭豆腐…老闆…怎麼賣? 總共40元,泡菜酸又帶勁……
★ 自行開車:
國道一號:
1、由斗南交流道下→左轉匝道往斗南方向→到底右轉台1線(延平路)→直走延平路→中山路口左轉→中山路直走→即可到達
2、由斗南交流道下→左轉匝道往斗南方向→到底右轉台1線(延平路)→延平路左轉文昌路(直走不要上橋)→接南昌路→即可到達
★搭乘火車:
請直接在斗南火車站下車^^
炮轟女廁所
我的家鄉雲林斗南將軍崙 分類:我的原鄉2009/04/14 16:16

我的家鄉在台灣的中部雲林縣斗南鎮將軍里,

斗南鎮舊名「他里霧」,這個名字出現在台灣的歷史記載非常早,

名字的由來應是由原佔居此地的平埔族他里霧社(Tarubu)之社名以近音漢字翻譯而得;

至日據制度行政區域改正時,因此本地位於斗六之西南方,故改稱為「斗南」。

此地在清領之初為「諸羅十七莊」之一,清康熙末年以後,此地逐漸出現移民之足跡,

並且漢人移民多與土著平埔族講和而訂約雜居;

清康熙四十二年(西元一七○三年)台防同知孫元衡經過此地時,

敘述當時的情景:〈過他里霧〉

「翠竹陰陰散犬羊,蠻兒結屋小如箱,年來不用愁兵馬,海外青天盡大唐,舊有唐人三兩家,

家家竹徑自迴斜,小堂蓋瓦窣明紙,門外檳榔新作花。」

另外它還有〈還過他里霧〉描寫當地翻攝台灣土狗的詩說:

「臥簟惟功狗(自註:番人最珍猛犬),喧枝盡伯勞;不因程計日,待獵看風毛。」

清道光元年(西元一八二一年)

噶瑪蘭通判姚瑩的《台北道里記》中也有對此地簡略之記載:「他里霧,大莊也」。

其實更早的記載此地早在鄭成功時代便已成為積極開屯區域之ㄧ,

今日斗南鎮內的「林子」、「南勢」、「石龜溪」和阿陳(丹)庄四庄,

即為當時鄭將蔡、黃二姓所開墾拓殖屯兵之地。

根據荷蘭人據台時期文獻記載,他里霧平埔語為蒼莽草原之意,

光緒年雲林采訪錄作者倪讚元也稱本地草木蒼翠如綠褥鋪張.

清領前期郁永河的《裨海紀遊》就又他由南往北投採硫磺時經過我家門口的記載.

將軍里溫厝角一帶古稱為猴悶社(Cnaumui的諧音),

而我的家鄉因為於溫厝角(古時稱猴悶社)的隔鄰,所以就稱統稱為猴悶郊,

我小時候只會聽音不識字,聽人說猴悶郊我還以為是勾耳勾(勾耳環).

清朝時本地屬諸羅縣轄下的他里霧社,清光緒十二年因雲林建縣改隸雲林縣,為雲林十六堡之一。

將軍里的名稱地名由來,是因為是舊名為右將軍崙,

明鄭時期便已經有漢人前來開墾,更是鄭氏軍隊進入水沙連(南投經古坑)開墾的必經之道,

其部將陳善柔將軍屯兵於此遂稱將軍崙,故此地多為陳姓居民聚居設莊而成.

下圖國家文化資料庫館館藏,本庄某位陳姓先民立轉典文書字據的資料.

內容談到本庄陳早哲閹分其祖父所遺留位於本庄的土地,與新厝寮陳秀三百五十元的字據圖像資料.

最早他里霧的名字見諸於文獻,

始於康熙年間郁永和寫的裨海紀遊中,他由南到北途經他里霧社(今舊社里),

由此可見他里霧的歷史應早於康熙年代的明鄭時期.

本庄位置位於嘉南平原的北端濁水溪以南,與猴悶社和柴裡社(斗六的前身)相鄰,

土壤為砂岩頁岩和石礫混合相間,屬於濁水溪沖積扇地域與海岸隆起平原地,

正確的地理位置為東經120.3度北緯23.4度,平均海拔約30公尺.

東臨接斗六市下柴裡,南臨阿丹舊社里,西接東仁里,北接久安里,

本里光緒年時將軍崙莊三十九戶、一百十六丁口(倪瓚元雲林縣采訪錄),

現有五個部落,有中正新村、將軍崙、溫厝角、德美、大松共19鄰,

人口男性1062人女性1004人共計2066人,

里民歷來以務農維生,古代以稻作苧麻和菸業為生,

現在農作物以稻米為主,經濟作物以竹筍、馬鈴薯為主。

本庄東部為日據時代林本源糖業農場,後屬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現屬台灣糖業管轄,

因糖廠廣大需要人手,故本庄人絕大部分人農閒時都曾於農場中工作過.

為運送原料甘蔗的需要,糖業鐵路的崙南線由斗六經由本庄與台鐵會於斗南車站,

固糖鐵貫穿全庄而過,本庄設有無人車站兩處以便停靠5分單節客車,

夏天甘蔗收成時,糖鐵的車皮會停在此處等待裝上甘蔗到虎尾,

這時也是我們從像山一樣的車皮抽甘蔗吃的好時機.

家鄉的先民屯墾於此地,較其他地區入墾的時候更早,

又因位於山線到海線的孔道,因此甚早成為聚落,雖然目前現在本庄人口外流嚴重,

且經濟能力明顯已經沒落,但是歷史上本庄曾經出現過影響斗南乃至雲林,

政治經濟和文化的重要人物,本庄曾經武舉人與秀才光復後多位出任過斗南鎮長,

更有多任省議員和地方行政專員,如陳天錫陳慶等人

因為本庄人士從事醫藥人員很多,固學醫藥者甚多(我祖父也曾學藥過),

近代出現許多聞名全台懸壺濟世的西醫和中醫如王子典等人,

,

其中王子典出生於1872年6月5日,更是日據時代聞名全台的眼科醫生兼詩人,

名茶七碗學桐君 三世儒醫貴克勤

療眼專門稱國手 操觚兼世治人文

治家有法重模範 教育相承着令聞

寵錫紳章光梓里 芝蘭圭刂砌氣氤氳

這是斗山詩社詩人陳錫爵對王子典的描述,

詩中可知王子典受到日本政府紳章表揚,並且是好茶好酒之人,但是治家嚴謹重垂範教育.

根據我父親的描述,王子典的宅邸是本庄僅有的二層檜木結構,牆堵雕工精良,

四周的圍牆為覆頂的土牆,是本庄人人稱羨的宅邸,可惜後因後代子孫遷往斗六居住,

宅邸售予陳姓莊民,但可惜陳姓莊民因為後代生出腦性麻痺兒,

遂將這座美輪美奐的歷史建築拆除,無法留下令人贊嘆的古建築甚是可惜!

聽說這一間木造二層宅邸,當年都收容些南北的患者來的留宿客(僅提供住宿並沒有病房).

我父親描述王子典本人長臉戴著圓形水晶眼鏡,留有一抹飄逸長白鬚,十分受鄉民敬重與遵崇.

他享年73歲(1872~1945)父親敘述他過逝時面容安詳,家人將其放置廳堂躺椅上供眾人頂禮,

當時脖子掛有戚光餅一串,讓鄰里小孩子取食(取其可保平安之意),

本庄民因感念其文采與仁心宅厚和醫術高明和高壽過世,

當年遂有庄民頭人劉清起意,由我祖父帶人到古坑水碓伐樹雕刻成神像,

神像尺寸巨大面部赤紅留有美髥如同關帝君,庄民稱為王恩公或王帝君.

王恩主公聖誕為六月二十四日,神像與本庄溫瑤宮的溫府千歲,

一起供奉並受庄人四時祈禱頂禮膜拜並同享煙火.

現今我們也可北港朝天宮的聖母殿中看到王子典當年奉獻的石柱木聯一對,

文曰

聖跡溯湄洲躡電飛昇八百歲神靈遐布

慈雲芘台島安瀾永慶億萬家頂祝馨香

註:木聯、石柱二,歲次乙卯冬十月,前廣東按察使陳望曾撰並書,嘉義廳將軍崙庄王子

典敬獻

溫府千歲,陳姓先民由大陸分靈來台至今有200餘年,每月六、十六、二十六有科期飛鸞辦事。

說到這座廟跟我們家族也有著很大的關係,因為我祖父發願在此顧廟幾十年,

我因為是家中長孫,所以常常晚上陪我最小叔叔ㄧ起睡在廟中的廂房很多年,

之所以會自願顧廟的緣由,是我祖父39歲時任村中的里幹事,

某日公畢從斗南返家後,自己發現脖子長了一個疔子,

就用手擠破後,不幸當晚旋即發高燒昏迷近達一個月,

期間全家驚慌四處尋醫和到溫瑤宮轉轎扶鑾問事,

廟中乩童口中得知家中共有4隻壞狗互鬥(我叔叔九歲我父親十九歲我祖父三九歲,我曾祖母五九),

所以家中的棟樑才會有此災厄.

扶鑾人稱要隨時注意不可讓我祖父跑出去,受到指示的家人不敢掉以輕心輪班固守門戶,

神奇的事是某日人已昏迷一個月臥病在床的祖父竟然半夜失蹤了,

發動全村的人四處尋找無獲,結果溫瑤宮出動轉轎神明指示他會在某處的水中,

初期以為可能溺斃在庄後的雷公溪或是圳溝中,所以四處尋找各處有水的埤塘水溝,

結果最後在村民的幫助下,在庄中僅有的兩口淡水井中發現了我祖父(離我家有30米處),

我父親立即爬下井去搭救,下井時因慌忙加上井壁青苔長年濕滑,

我父親失手滑落時雙手因急於抓住井壁,致使手指全部摩擦受了不輕的傷,

但救父心切的他也無法管那麼多,下到井底背負我祖父上來後換好衣服,

他讓無法倒床休息的祖父,趴在背上睡了整夜至天明一動也不敢動,

隔日我祖父竟然神奇的可以下床,隨後身體逐漸逐漸康復,

而這口本村惟二的古井至此變成鹼水不能飲用,這種故事像天方夜譚一般,

但卻是我的家族中流傳至今的故事.

痊癒後的的祖父心感受宮中神明庇佑,

遂發願要服事溫瑤宮的神明,從此受教育的祖父就開始主管廟中所有的工作,

後來漸漸就變成我和我讀高中的四叔叔,每天早晚要做的工作.

除了溫瑤宮信仰中心外,另外本庄亦是六房媽祖會的一股,

每隔30年本庄人士會值爐主設紅壇.
宅若久時天然呆
家鄉美食~斗南米糕 分類:心情2007/11/16 10:39

這個磁盅鐵銹色的釉色,看起來很古樸!

說起它的歷史也絕對超過50年,

因為它是頂頂有名60年老店的雲林斗南米糕店,古早時期使用的蒸罐,

我想現在連斗南米糕的後繼人都不一定保有這個古物.

問我為什麼要保留這個罐子40年其實是有故事的,

我是在斗南出世並成長到10歲後才搬離斗南到台北生活,

以前我爸爸就在斗南的中正路開店做生意,

米糕甲(斗南米糕第一代的名字)的攤子就在我家附近,以前他的攤子生意就一直很好,

因為他的價錢也不便宜(每個5角),所以雖然近在咫尺我們卻很少有機會能吃到,

有一天我和弟弟突然被叫到攤子去吃米糕,過去都是我和他一人一半分食,

那天我為了可以吃上一整個心裡很高興!而當天我爸爸就站著看我們吃,~

不像過去陪我們一起吃.

實不知當天是我爸爸把生意結束的那天,我們將要離開到台北去奮鬥!

當時無知的我根本不知道當爸爸把店收掉,還掉該付貨款的錢後,

拿出剩下錢讓我們吃米糕吃個過癮,以免以後到台北吃不到,

當我懂事獲知原因後每每想起這個回憶都會使我熱淚盈框,

因此我小時就立志將來一定要賺很多的錢,多到可以吃米糕吃到飽為止,

歲月匆匆現在我已經過40年了,我所賺的錢早就超過可以吃米糕吃到飽了,

雖然米糕是糯米做的不好消化,但是小時候對米糕許的心願一直沒有忘記,

所以只要有去斗南我還是常常會去光顧.

照片中這個罐子是30年前我有一次回斗南去向店主要來的,

要的原因一面是我喜歡收藏過去的記憶,

一面也提醒自己不要忘了這個歷史!

下次如您有機會到斗南古坑玩,

請不要忘了順道到這家讓我魂縈夢繫的60年老店,

吃吃米糕魚丸湯排骨酥!

並體會一下一個小孩立志要吃到飽的感覺是什麼?

哈哈!

下圖的磁罐是斗南米糕的古董裝米糕和排骨湯的罐子!

現在的米糕甲有幾位兒子分戶繼承老爸的生意,其中斗南就有兩家,

另外在台北新莊中正路保利達工廠前面也有有一家,坦白說他們味道都一樣!~

但只可惜他們的蒸盅都改為鋁製品,已經失去老店應有的感覺了!

這是報紙上的報導請大家參考!

斗南中正路96號
十年何止一首歌那麼短
可能我是外地人不熟
總覺得斗南被省道切成了兩半
熱鬧的區塊沒有很集中
也搞不清楚斗南人口比較密集是否在車站?

不過有很多小吃好像都是老店了
味道不錯
價格也實在
米糕和鴨肉麵線的確好吃^^
陽春麵+臭豆腐...
不知道在哪@@"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