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工與學術研究發光 讓世界看見台灣

我要讓情敵當伴娘
志工與學術研究發光 讓世界看見台灣
中時電子報╱本報訊 2007-11-19

在國際版圖上,台灣雖然渺小,但七年級生已經用自己的方式走向國際,在不同領域實現自己的理想,證明自己的存在價值,並讓台灣在世界發亮。他們,正是七年級版「台灣之光」!

災區建台灣厝 見生命厚度

南亞大海嘯後,長榮大學等多所大專院校組成的海外重建醫療隊,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協助下,去年深入斯里蘭卡偏遠小漁村,為漁村植樹、參與社區重建,為感謝台灣的熱情,村民們把通往海灣運送魚貨的道路命名為「台灣路」,企盼這條友誼之路永續長存。

今年,長榮大學護理系、社工系師生再度遠赴印度,看到印度災民因無法籌募家園重建的自備款惆悵不已,透過基督長老教會的協助發動募捐,最後完成八十五間房屋,為印度居民興建了「台灣厝」。

參與南亞海嘯重建計畫的社工系碩士班陳鈺欣感嘆,出發前,本來抱著能夠為人付出、救贖他人的心情前去,但在實際走訪災區後,才發現自己好渺小。

社工系大三學生胡詠新從小立志當志工,大一暑假,她就自費參加海外志工團。她說,與其說是奉獻之旅,倒不如說是自我省思、充實的一趟旅程,透過異鄉貧瘠土地,看見最清楚的自我。

從「台灣路」到「台灣厝」,這些七年級志工不但提升了台灣的國際能見度,更拓展了國際視野與生命厚度。

海洋化石研究 創國際之先

嘩啦嘩啦的水聲,從台大地質科學系館「微體古生物實驗室」傳出。正在清洗化石的台大地質系博一生羅立,今年九月甫獲國際古海洋學研討會壁報比賽大獎,和日本學生並列亞洲第一。

羅立是在台大地質系教授魏國彥、副教授沈川洲指導下,從西太平洋暖池中取得「有孔蟲」化石,分析其殼體上的鎂鈣元素比值,發現過去兩百萬年來,西太平洋暖池的分布區域大小,很有可能有長期的漲縮趨勢,這項發現提供對過去氣候了解的新方向。這項台大創世界之先的研究,則獲得了國際肯定。

七十一年次的羅立,對於「草莓族」標籤毫不在意。「怎麼唱衰七年級都沒用,以後還是我們當家!」充分展現七年級的自信。羅立更以老師所說「working locally, thinking globally.」強調自己研究的是地質,想的是全球氣候變遷,視野更寬廣,才會刺激進步。

台大副校長陳泰然對此強調,在這個全球人才流動、知識日新月異的時代,台灣青年站在國際競爭的舞台,比過去的任何一個世代機會更大,只要願意學習,進步會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