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車到巴基斯坦.十天的反思空間 

單身照樣嗨

第一天。香港。

「還是勸你不要到巴基斯坦。那邊的恐怖分子會在街上肆無忌大地游走。」
突如其來的警告,讓我對這趟旅程不禁卻步。

可是我明天便要起行了,便開始想起朋友S說的話。回想起來,其實巴國也沒有真的太危險;塔利班事實上也沒有傳媒說的那麼恐怖。

還是羅斯福的一句"The greatest fear is the fear itself"解釋了一切。畏懼,某程度上是因為自己先入為主。

第二天。西安。

窗外的古樓開始映入眼廉,原來火車已經到達了西安這個古城 - 這個也被稱之為全國最多火車客運量的城市。

就在一個星期前剛好是7.23動車事件。兩輛動車組列車在溫州市甌江特大橋上
追撞,導致二百多人死傷。

這無疑是中國急速發展背後的一場悲劇。就連央台記者邱啟明也不得痛斥:「中國,請你放慢速度的腳步,不要把人們的靈魂落在後面!」

雖則沒有人命傷亡,可是在社會發展的議題上,西安與其他國內城市的命運殊途同歸。人民的基本權利、福祉,甚至安全,往往會因為城市化的規劃而要被迫放棄;更不要談保育,就像這樣的歷史建築已逐漸被大型商場吞噬。

我想起了香港。我想起了台北。

第五天。烏魯木齊。

國際之間的衝突,不論大小,無一不是因為政治、宗教、歷史、資源或是民族之間的怨恨。

而烏魯木齊就是這樣的一個符合所有理由讓人起義的城市。她是全球最理所當然要發生7.5事件的地方,去年當天,逾萬名手持武器的漢人和維吾爾族民眾走在街上發生了衝突。而這種所謂「深層次矛盾」並不是隨便找個領導出來說說話,或是滿街發條橙式的洗腦字句是可以搞平的。

誰對?誰錯?新彊與中共的關係,令我想起多年前的一則外國怪雞新聞。某男的在沙井救了一個窮到快要餓死的少女,並答應為她提供所有生活所需,但強行的條件是要求她為那個男的當性奴。

猜猜法官怎樣判。

第七天。喀什。

「唔...總言之活在一個全是維族的城市始終不太安全。」
對座那正要回老家的學生跟我分析當地形勢。「還有,我的哥哥...」

「那邊沒有七五,對吧?」我開始有點不耐煩。

誰知道,就在我們離開後的第十天,喀什發生了連環恐怖襲擊。那天旅伴邊看報導邊說:「假如我們按照原定日期出發,我們還能坐在這裡看新聞嗎?」

對,假如那天沒有趕得上買火車票、假如簽證出了些什麼問題、假如-
再多假如也好,也不能質疑命運,因為上帝最愛玩骰子。

而我們都就是這場遊戲上的棋子。

第九天。塔什庫爾干。

「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咱們為這場小小的緣份乾杯!」帶點京腔的老大哥始終掩不住他那興奮的心情。

喝過幾杯高梁後,我開始想起這短短一星期裡遇過的人。老實說,我不清楚他們的背景,更不要說要記得他們的名字。只知道,大家在茫茫人海中相識,是一種「五百年修得同船渡」的感動。火車上、餐廳裡,每一個在旅途上遇到的過客就像酒精一樣,縱然那晚我們聊得多陶醉,黑夜過後,大家還有各自的路要走。

多年後,假如你我還能記得當晚在火車上,爭論究竟張藝謀還是馮小剛的電影最中國,其實就已經很足夠。

第十天。中巴公路。

終於完成了十天的陸路旅行。

從來都對這種旅行方式有一份特別的鐘愛。

就像典型的公路電影(Road Movie)一樣,在一種接近自我放逐的生活方式下,跟隨著主角在旅程的路上找回內心深處那個被遺忘的自己,這樣才是真正旅行的意義。

「A journey brings us face to face with ourselves. It's a process of self-discovery.」,也許,這十天的反思,遠遠比看到的還有意義得多。

【流浪到另一個世界】Wanderlust Stories of Isaac & KK
http://www.facebook.com/kkwanderlust

人的一生中要有兩次衝動,一為奮不顧身的愛情,二為說走就走的旅行。
那年25歲,一對情侶決定來次流浪之旅。
香蕉你個不娜娜
曾經成在讀者文摘中文版的慢遊推薦過 很心動
但台灣護照很難拿到簽證...殘念!
一身矯情味兒
去年也走中巴公路,Islamabad到喀什
真的是很美的一條路
看不到未來回不到過去
請問樓上Gulet:

你是從巴基斯坦,由中巴進入中國是嗎?

簽證部分是如何處理的呢... 希望能分享一下!
匿名情書
請問樓上Gulet:

你是從巴基斯坦,由中巴進入中國是嗎?

簽證部分是如何處理的呢... 希望能分享一下!

是的
簽証可以看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showthread.php?t=12006&page=7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