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一個地方,首先要認識它的歷史。

你都如何回憶我
在墾丁認識了一個台南人。

對台南沒認識的我,問他那裡有甚麼好看?有甚麼好玩?
原本以為答案也不過是美食阿,風景阿等等,沒想到他答我:看歷史。

「去一個地方,首先要認識它的歷史。」

歷史,可以令一個地方有特別的魅力,
從建築、生活、文化、語言,細微的地方體現出來。
但是,如果你本身一無所知,便只會停留在「好美!」、「好玩!」、「好吃!」這些表面。

本以為讀了很多年中國歷史,多少也對台灣有點認識,
但其實中國跟台灣之間,的確有很大分別。
最後只好亡羊補牢,除了逛「精讀」的博物館外,
也特別去了一些很難得能夠保留下來的舊建築,
例如相片中的是花蓮的將軍府和松園別館。
前者是日治時期,日本高級指揮官的官舍;後者是日軍兵部辦公室和高級軍官休憩場所。

1417588 1417589 1417591 1417590

1417592 1417593

由於本身認識不多,參觀時除了看展板,很多都要靠即時/ 事後Google 搜查,
有時候事後才會有「原來是這樣!」,但當時卻完全沒有察覺的感嘆。

就像假如去香港玩,如果對它的歷史有點認識,你會知道:
為甚麼有些街道會叫:彌敦道 Nathan Road,軒尼詩道 Hennessy Road。
為甚麼會叫維多利亞港 Victoria Harbour。
為甚麼會有這麼多英式建築物。

去旅行,其實也是個學習的過程。

書要讀,但不能死記硬背;
路要走,但不能白白枉走,
「讀萬卷書,也要行萬里路」,這是一句我很喜歡的說話。


Facebook Page: I want to be a Storyteller
| 旅行 | 夢想 | 生活 | 文字 | 故事 | 舞蹈 |
https://www.facebook.com/bastoryteller
你的名是我拒絕別人的理由
常常去到一個地方,就只是看看他表面的風光
吃人家推薦的美食
就這樣結束了

後來漸漸體會,如果可以對這地方有所了解
或甚者有人可以導覽講解,就可以有更深刻的印象
是的。
我覺得當地人聊天,
也是個很好的方法,去了解那個地方的文化。
有時候,不跟著旅遊書的推薦,
自已去一些食店,也會找到一些又便宜又好吃的。
男人不狠江山不穩
不單只政治的歷史, 美食, 建築, 節日, 其他文化元素也有歷史.
是的。
所以旅遊的時候,
應該多留意身邊的一些事物。
劇情再美終究是戲
你通常會看到的台灣人寫的香港遊記

多半是標榜各種「必吃必買必逛」
如興記煲仔飯、九記牛腩、蘭芳園絲襪奶茶、珍妮曲奇(似乎許多香港人都沒聽過)等等....

然後就沒了 |-)
可能因為香港標榜是美食天堂吧,哈哈。

不過倒是真的,我也是來台灣的時候,
問新認識的台灣朋友,喜歡到香港買甚麼伴手禮,
他回答我說:珍妮曲奇。
然後他要找圖片給我看,我才知道是甚麼來的。
是好吃的,但好像好甚麼香港的特色。

我覺得在香港,中西文化並存,是蠻有趣也值得去看看的。
不給糖吃就胡鬧
可能因為香港標榜是美食天堂吧,哈哈。

不過倒是真的,我也是來台灣的時候,
問新認識的台灣朋友,喜歡到香港買甚麼伴手禮,
他回答我說:珍妮曲奇。
然後他要找圖片給我看,我才知道是甚麼來的。
是好吃的,但好像好甚麼香港的特色。

我覺得在香港,中西文化並存,是蠻有趣也值得去看看的。

我覺得香港跟台灣在個程度,因為都曾經是外國人管理過的殖民地
所以氣息應該是很相通的,帝國主義到來讓母國割地留下羞恥的紀錄
但是被外國人管治過的殖民地人民回到「祖國」懷抱後,又跟「祖國」那種高壓威權的政治文化格格不入
香港的雨傘運動跟台灣的二二八很異曲同工的,我還看過香港人引用二二八當時的報紙社論來借古諷今
當然香港還是幸運點,不會跟台韓一樣流血爭取民主路:-$
朝我開槍請對準心臟
你寫的非常對 真的到一個地方 首先要去認識他的歷史文化 才能夠慢慢的去品味他的來龍去脈
你棺材是翻蓋的還是滑蓋的
歡迎到有「歷史」的台南旅遊,想瞭解這座城市嗎?可線上預約報名「台南米其林星河遊」,花2小時,細細品味這座城市,與穿著黃色導覽背心之專業解說員,穿梭於古街巷弄之間,進行一趟免費深度旅遊。

台南米其林星河遊預約報名(請利用線上預約系統進行預約報名)
http://tour.tainan.gov.tw/Activity/(S(5bg0xs55msiroe45v21rgu55))/chinese/ApplicationIndex.aspx?p=74

太棒的資訊!台南是我私人最愛的國內旅遊點(特別是老台南心臟地帶的中西區),也是我每次會向外國人推薦來台必遊之地。但,自己做了功課,仍不如在地人導覽來得deep!
此網頁,我收藏起來啦。謝囉
孤獨似我
[QUOTE=slleung23;7480727][SIZE=4]
「去一個地方,首先要認識它的歷史。」
歷史,可以令一個地方有特別的魅力,
從建築、生活、文化、語言,細微的地方體現出來。
但是,如果你本身一無所知,便只會停留在「好美!」、「好玩!」、「好吃!」這些表面。

~~版大說得好!
其實,「好美!」、「好玩!」、「好吃!」在背後也都有來龍去脈值得去瞭解。
越願意深入,出門花時間、心力與今錢來了這趟旅遊,收穫才會越豐盛。
來不及說再見
我覺得香港跟台灣在個程度,因為都曾經是外國人管理過的殖民地
所以氣息應該是很相通的,帝國主義到來讓母國割地留下羞恥的紀錄
但是被外國人管治過的殖民地人民回到「祖國」懷抱後,又跟「祖國」那種高壓威權的政治文化格格不入
香港的雨傘運動跟台灣的二二八很異曲同工的,我還看過香港人引用二二八當時的報紙社論來借古諷今
當然香港還是幸運點,不會跟台韓一樣流血爭取民主路:-$
是的。
在爭取民主上,香港和台灣是蠻類似的,在路途也會互相聲援大家。
在香港發生雨傘運動的時候,剛巧我人在台灣,
當台灣人知道我是從香港來的時候,
除了很關心,也會叫我們要加油,真心覺得很溫暖。
總有刁民想害朕
你寫的非常對 真的到一個地方 首先要去認識他的歷史文化 才能夠慢慢的去品味他的來龍去脈
謝謝你 :)
我很喜歡歷史文化,它令到每個地方都不一樣。
沒公主命就別犯公主病
[QUOTE=slleung23;7480727][SIZE=4]
「去一個地方,首先要認識它的歷史。」
歷史,可以令一個地方有特別的魅力,
從建築、生活、文化、語言,細微的地方體現出來。
但是,如果你本身一無所知,便只會停留在「好美!」、「好玩!」、「好吃!」這些表面。

~~版大說得好!
其實,「好美!」、「好玩!」、「好吃!」在背後也都有來龍去脈值得去瞭解。
越願意深入,出門花時間、心力與今錢來了這趟旅遊,收穫才會越豐盛。
謝謝你 :)
是的,很多時候,多問一句,就已經可以了解更多,就是看你願不願意。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