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看病及返國申請健保給付經驗記

朝我開槍請對準心臟
去日本旅遊了數十次,每次都是順順利利、開開心心地完成旅程,但去年暑假的一趟北陸+東京的行程,沒想到過程一波三折,不但iphone突然死機、害我花了大把鈔票修復,後來竟還因為淋了點雨就感冒發燒,被迫不得已在日本當地就醫,又花了近萬元日幣看病,還好回國後申請了健保給付,獲得了幾近完全理賠。

因為工作因素,去年7月之前,有將近大半年時間沒有出國,6月底工作告一段落後,馬上就買了中國東方航空機票、隨即出發,行程是從小松進、羽田出,12天的行程中,先在北陸的金沢、高岡、富山待了5天,然後搭高速巴士到名古屋、待了2天,最後則是再搭高速巴士到東京。

在金沢的3天裡,幾乎天天都在下雨,期間也有淋了點雨,但因自恃體力好,加上iphone突然死機,沒有手機就像沒有眼睛般,趕緊臨時在金沢香林坊找了家手機修理店修理、換電池,噴掉了¥7800大圓,因此淋雨這事根本完全沒有特別在意。

從高岡搭巴士到名古屋,待了2天後,又搭巴士到東京,但是在往東京的高速巴士上,身體開始出現異樣,在巴士上不斷昏睡,就連到了休息站也昏到沒有能力下車去逛,生理上的異常狀況警示自己,身體已經生病了,必須要進行一些緊急處置。

原本在東京預訂的是三溫暖膠囊旅館,但因發燒的感覺嚴重,膠囊旅館不可能允許連續長時間休息,已有感冒也不適合再入住膠囊旅館,可能會傳染給別人,因此在巴士上用手機退掉了膠囊旅館的訂房(當日退訂也不收費用),然後再找到了位於橫浜鶴見的便宜商務飯店,決定先住這家商務飯店2天,看能不能連續睡個1、2天得以自行痊癒。

巴士到了東京,勉強搭電車到了鶴見,在便利商店買了飲料及備用食物後,就進房狂睡,從下午3、4點左右一直睡到隔天傍晚,昏睡超過24小時,期間雖也有多次起來上廁所,但幾乎就是不停地昏睡,連備用食物也完全沒碰。

隔天傍晚因為自覺身體沒有好轉,當下決定非去看醫生不可,因此到飯店櫃檯,向櫃檯職員表達了已經生病、請他提供附近可以就醫的醫院資訊,因為當天剛好是週六,我知道日本的醫院、診所在週六、日都沒有看診,所以原本是想請櫃檯職員提供有急診的醫院,但職員大概是看我還能說話、還能走路,所以並沒有馬上提供急診的資訊。

櫃檯職員花了一段時間查找資料後,告訴我距離最近、且週六夜間仍有看診的,是位於櫻木町的「横浜市救急医療センター」,我一聽「櫻木町」不禁直呼太遠了,不過最後還是接受了職員的建議,並請他叫了計程車。

計程車在高速公路上飛馳,花了將近半個小時才抵達醫院,車資含過路費¥4200。一下車,醫院門口的保全劈頭就問:「naika(内科)?」,我楞了一下,說是,然後保全就帶我到掛號處掛號,我向掛號櫃檯小姐說,我是外國人、第一次來,小姐馬上拿出一份日、英文初次就診掛號單讓我填。

小姐說,每個欄位都要填寫清楚,因此這份初次就診單,除了填寫了個人的姓名、年齡、國家、地址、及症狀、重要病歷等外,還填寫了連絡電話、當日住宿的飯店名稱等,非常詳細。

填完掛號單、繳了掛號費,院方派了一位會說英語的男職員來接待我,這位男職員的英文雖稱不上流利,但基本溝通無礙,而且態度非常和善親切,男職員簡單詢問過我的狀況後,帶我上2樓診間看診。

醫生年約5、60歲左右,看起來經驗很豐富,並用英、日文夾雜,詳細詢問了我的症狀,態度也是非常溫和慈善,在我描述的過程,也很仔細聆聽,護士則一邊幫我量體溫,一邊配合醫生從旁安撫我的情緒,整個望聞問切過程,幾乎可以用「如沐春風」來形容,平常在國内看病,總是要察言觀色、戒慎恐懼,生怕得罪醫護,但眼前這位日本醫師,有如自己的長輩般關心著一名外國來的病患。

因為出國前2個半月左右,我不小心踩到碎玻璃,曾經到國内醫院開刀、取出碎玻璃,傷口正在痊癒中,我脫下鞋襪、並問了醫生,不知是否這次發燒與這個傷口有關,因為我當時沒有想到在金沢淋雨這件事,只擔心是不是傷口感染而造成發燒。

不過醫生及護士在詳細檢查、反覆研究並確認這個小傷口的相關歷程後,判斷這次發燒與腳底的傷口應該無關,而且醫生認為,這次應該只是普通感冒,多喝水、多休息,再吃點退燒藥即可「大丈夫」。

看診時間超過半個小時,創下了我個人的看病記錄。看完診,醫生開了藥單,男職員再帶我回到1樓繳費、領藥,藥品只有1種,就是退燒藥。領完藥,我突然想到必須在回國後申請健保給付,馬上用手機查了相關資訊,發現申請健保給付還必須有醫生的診斷書及英文收據,因此又趕緊問了男職員,男職員說,可以另開英文收據沒問題,但如果需要醫生開立診斷書,則須另費¥1000,我說好。

男職員再度帶我到2樓診間,並向醫生說明需要開立診斷書,醫生想了一下說好,並讓我與男職員先退出診間,不過這一等,就等了超過10分鐘,或許當時醫生正是因為絞盡腦汁、捉摸不定該如何給一位外國人開立診斷書。

診斷書開出來後,被裝入密封的醫院信封内,這張醫生手寫的診斷書,我個人認為有3大亮點:1.我在掛號單上填寫的姓名,用了中文漢字、英文及日文片假名3種,但醫生最後採用的是仿寫我的中文漢字姓名。2.我的出生年月日,在掛號單上填的是西元年,但診斷書上則是換算成「昭和年」。3.診斷書上的「病名」,醫生填的是中文通用的「感冒」,而非日文常用的「風邪」或「インフルエンザ」,當然,我也是第一次在日本看病,我也不清楚日本人的診斷書有無可能寫「感冒」。

不過說也奇怪,從我踏入醫院的那一刻起,我的症狀就持續逐步減輕,一直到我看完病、領完藥,病況幾乎已經好了一大半,或許根本跟看不看病也完全無關。所以看完病後,我就自行走到對面的櫻木町車站,搭了電車回到鶴見,甚至在吃過藥後,隔天還上街逛到不亦樂乎。

回國後,我把所有從醫院帶回來的書類全部整理集中,然後先到健保署網站、列印了「自墊醫療費用核退申請書」並填寫,接著到移民署申請了「入出國日期證明書」、費用100元,最後再把申請健保給付所需的醫院英文收據正本、入出國日期證明、醫生診斷書及銀行存摺影本等,帶至健保署的地方辦公室遞件申請。

當然,網路上也查到很多相關資訊,都指出不必親赴現場,例如只須影印護照内頁出、入境章代替出入境證明,以及將所有書件掛號郵寄至健保署即可,但我還是花了一點時間,親自跑了移民署及健保署的地方辦公室,自己跑一趟會比較安心踏實。

2個月後,我收到了健保署的核可信件,原本收據的總支付金額為日幣8910円,含醫生開立的診斷書¥1000,申請金額也是填寫日幣8910元,但最後的核可金額則為台幣2162元,不給付金額為台幣273元,都是健保署自行依當時匯率換算,所以是除了1000日幣的書類費用外,其他所有醫療費用健保全部都有給付。

備註1:為遏止浮濫申請健保海外就醫給付(尤其中國大陸地區),健保局自今(2018)年起,海外就醫核可費用已大幅縮水
備註2:海外就醫申請核退,今年起僅適用當地公立醫療院所(此部分須再確認)

以上請參考健保署網站:
1.健保署自墊醫療費用核退簡介及申請相關表單 (https://www.nhi.gov.tw/Content_List.aspx?n=9D717774D5E1ADE9&topn=3185A4DF68749BA9)
2.在國外或大陸地區自墊醫療費用核退上限 (https://www.nhi.gov.tw/Content_List.aspx?n=34935D25C6F4E5E5&topn=3185A4DF68749BA9&upn=4B2B1AB4B23E7EA8)

位於櫻木町車站南口對面的横浜市救急医療センター(横浜市夜間急病センター),當時沒有拍,這是google街景截取
原本開立的日文收據
英文收據
給藥單
用藥指示
醫師診斷書的外封套
醫師診斷書正本,其中最大的亮點就是「感冒」這兩個字
從健保署網站影印下來填寫的自墊費用核退申請書
到移民署申請的入出國日期證明書
健保署在2個月後寄來的核退通知,其中說明欄内有提到:膳食費、掛號費、證明文件等都不在給付範圍,但這次醫院開立的收據中,已把掛號費統整到診察費用内、無法判明,所以健保仍有給付
針對部分網友質疑,小弟說明如下:

1.為何出國不投保旅遊相關保險?
文中有提及,因大半年未出國,急著出國,買了機票後未久隨即出發,臨時雜事多、因此這次忘了投保,但歷次出國都有投保,這次忘記投保,是我個人的問題,與可不可以去看病無關、也與可不可以申請健保給付無關。

2.生病為何不先去看醫生,反而在飯店拖了1天才處理?
生病當時,只有發燒,為研判病情,因此決定先自行休息,看看能不能多喝水、多休息自行好轉,如有好轉,就不必上醫院,每個人一開始生病時,都是自行先觀察一段時間再決定要不要看醫生不是嗎?剛開始我懷疑發燒是不是僅有感冒,因此才在飯店休息,隔天因未見好轉,才懷疑是傷口感染,因此決定就醫。

3.為何不買成藥就好吃,而是去醫院看病、浪費醫療資源?
 生病當時,只有發燒,沒有其他症狀,而且當時即已懷疑是否腳底的傷口感染(在名古屋住了2天膠囊旅館,也泡了2天大浴場,因此懷疑是否傷口感染),傷口感染我個人不傾向隨便吃成藥解決。

4.既然腳底有傷口,為何還去泡大浴場?
文中已提及,腳底傷口是出國前2個半月開刀,出國時早已拆線並幾近完全復原,國内開刀的醫生也早就說過、可以洗澡、浸水沒問題,傷口感染是我個人的謹慎猜測。

5.只是感冒而已,為何不去藥店買成藥就好?為何出國不帶應急藥品?
生病當時,只有發燒,沒有其他任何症狀如咳嗽、流鼻水等,加上懷疑是否為腳底傷口感染,因此不考慮隨便吃成藥,平常出國也都有帶備用藥品,包括感冒藥伏冒與露露(ルル)、止痛藥普拿疼、腸胃藥正露丸與克潰精(キャべジン)…等,但沒有帶退燒藥,當時只有發燒,所以沒有吃任何成藥,也因為發燒,無力走到藥妝店、也不考慮到藥妝店詢問,如果要在街頭藥妝店詢問,個人認為不如到醫院詢問。
如果身上有退燒藥,生病發燒當時,我也不會貿然吃退燒藥。

6.誇大日本醫護體驗,貶損國内醫病關係,捧日捧過頭?
這次就醫過程,是我個人的單次經驗,不是日本所有醫療院所的介紹,所以我的標題是「經驗記」。
至於我個人在國内的經驗,則是到台大、榮總、國泰等大型醫院的就醫經驗,這些國内大型醫院,或許由於就診人數常常爆滿,在有限的時間裡,醫護為趕時間,無法一一針對每位患者詳細問診,因此我說這次看診時間「超過半個小時」、「創下我個人記錄」,我相信任何人都很難得在國内看病可以「超過半個小時」,而且只說明我「察言觀色、戒慎恐懼,生怕得罪醫護」的個人感覺,並未針對國內醫護人員的態度有任何形容。

7.只是小感冒而已,為何還要申請健保理賠,讓全民買單?
健保是一種保險,當你去看病、就可以理賠,每個人看病都有理賠,只是理賠的過程,都是醫院、診所的幕後作業,被保險人只是就醫當時付出較少的醫療費用或根本完全不必負擔,其他的就由醫院、診所及健保單位作業,而不是就醫時就付出全額、然後再由健保署撥款給付,所以任何人感冒去診所看病,也有理賠,也是全民買單,只是不了解幕後有這些作業,而且除非從來不感冒、從來不看病,就無所謂「全民買單」。
在國外就醫、自墊醫療費用、回國再申請健保理賠,這是於法有據、合情合理的過程,除非健保署修改相關規定、規定國外就醫不得申請健保給付,那麼我當然是不得申請、也不會申請給付,當然也就不會有這篇發文,否則我依照規定、檢付相關資料申請給付,健保署也未質疑而撥款,這是合法流程,這就跟任何人在國内使用健保看病是相同的「全民買單」。

8.一個小感冒而已,就花掉健保2000多台幣,還說獲得幾近全額的給付?
在國外就醫,如果沒有當地的保險,一定都必須全額支付醫療費用,在日本,感冒就醫的一般費用是多少我不清楚,這次日幣近9000円、台幣2000多元的費用,乍看的確是很貴,但這就是日本,我個人無法討價還價。
在國内,如果沒有健保,感冒就醫的醫療費用是多少,我也不清楚,但相信絕對不只台幣150元的掛號費而已,或許至少台幣4、500元以上,但是如果有健保,就醫當時也只是付出150元掛號費而已,真正的醫療費用總額,多數人不會去仔細研究、也不了解,所以每個人小感冒,也都花費健保數百元甚至上千元,不是只有我在消耗健保,除非你從來不看病。
另外,我上文多次提及,我生病發燒當時,並沒有伴隨如咳嗽、流鼻水等症狀,因此當時是懷疑傷口感染才造成發燒,並不是一有小感冒就跑醫院,「感染」與「感冒」不同,針對「感染」,我個人傾向赴醫看病而不是吃成藥。

9.就是你這種人在浪費,所以健保署才對國外就醫給付上限縮水。
在我就醫及申請給付的當時(2017年7、8月),健保署的國外就醫門診給付上限就是台幣2193元,而且並未規定醫療内容與種類(不管是感冒還是摔斷腿,門診給付上限都是台幣2193元),我在規定的上限內申請、健保署也是在規定的上限内給付,一切都是於法有據。
今(2018)年第一季,健保署將國外就醫門診給付上限大幅縮水至台幣920元,依照新聞報導,這是因為有不少人持中國大陸地區的就醫資料、或是持值得懷疑的醫療診斷書申請給付,因此健保署才會限縮,且研擬規定只限當地公立醫療院所。
我個人的這次就醫部分,是在日本的公立醫院,不是中國,也不是可疑的小診所,也有醫師開立的署名診斷書,文中也附上該醫院簽具官印的收據與診斷書,我個人也有完整的就醫過程描述,並未造假。
如果譴責我個人感冒就醫花掉2000多元健保給付就是浪費、A健保,那麼我個人認為不如多關心在中國就醫持來歷不明的單據申請給付、以及某些新聞報導過的小型院所假造病歷資料申請巨額健保資費來得更重要。
時光深巷
你明明有帶普拿疼,卻認為普拿疼不是退燒藥,真是奇了。
時光深巷
我是建議健保把國外補助取消啦
都可以出國玩了
會沒錢看病?

有健保得了便宜還賣乖
這種分享文應該要遏止
人情淡薄紙一張
只是樓主個人心得分享,諸位先進何必如此呢?
女漢子不美不萌照樣拽
既然平常健保都有繳費
則出國恰巧遇到生病
返台後申請健保退費也是合情合理的
冠上浪費健保的大帽子也太沉重了吧
刪除記憶
重點在於作者這種分享文可能影響的後果,以後大家出國感冒都往醫院跑,然後再回台申請健保補助,我不認為是好事。
淚の味道
台灣健保=全球健保
感謝分享
有錢出國為何不可以用健保 什麼鬼理論
那有錢人都不用保全民健康保險好了
有錢人也不用保旅行險

笑死
願與時光為敵也決不放棄
如果因身體不適 合情合理的就醫 按照健保局的規範送出證明文件辦理 為何會有這麼多不應該呢?
更何況版主有正常繳納健保費用 怎麼會是全民買單....
至於旅遊保險 保不保也沒有硬性規定吧!!
有保有保障當然很好 但沒規定一定要保吧!!

我個人也曾經在日本看過眼科 對於在日本就醫的經驗跟版主差不多 都是很細心且醫師護理師都詢問得很清楚 感覺真的很讓人安心和專業
也有同行的朋友曾經因為在橫濱吃海鮮時大過敏 眼睛喉嚨全腫起來 剛好是日本過年 所以也是去到急診的醫院就醫 過程跟版主相似 回來申報旅遊保險也有得到賠償

其實這類訊息很重要 感謝版主回饋 出門在外總有可能發生突發狀況 能得到有經驗的棧友分享 也可以再發生類似情況時有個參考依據而不驚慌
他說愛你又沒說只愛你
感謝po主分享。
出門在外難免會有個萬一,這時有前人經驗能夠借鏡必定比較安心。
靜若安好
台灣就是很多正義魔人
樓主分享的很實用
每個人要不要看醫生要不要保險本來就自己的選擇
分手後的思念叫犯賤
病情有沒有嚴重到要上醫院或診所
也只有當事人自己清楚
如果當事人覺得要看
那就去看
如果政府規定可以核銷
那就核銷

我自己去日本有兩次感冒經驗
兩次都是靠自己吃藥好的
有一次慘到一到當地就病了
吃了感冒藥想睡 但一人搭JR不能睡 很痛苦
一直病到回來
幾乎昏死在回程班機上

但那時候畢竟年輕
現在的話
我只能拼命事前讓自己身體情況不要太差
以及衣服絕對要穿正確 不能多也不能少

做好自我健康管理
才是治本之道

如果只是感冒
我想我應該是不會去看病
因為那至少去掉半天
至少
除了錢之外
我覺得花掉半天時間逛醫院跟醫生練日文好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