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四國] 城宅帶你欣賞多彩防禦手段的伊予松山城 (本丸)

檸檬味の妹紙
松山城又名金龜城。建於海拔134米的勝山,故亦名勝山城。有說因城內廣植松樹,故得名松山城。由加藤嘉明於1602年建造。
由於日本國內「松山」地名甚有重複,所以區分時將稱為伊予松山城 (伊予國的松山城)。
它擁有著現存12天守之一,亦是12天守中和姫路城唯二的連立型天守。被米芝蓮評為2星景點,並於Tripadvisor中取得日本城郭排名第3,年中吸引不少國內外遊客特意前往。

松山城屬平山城 (指建在平地上的山丘上的城,100名城中有近半為平山城)。不過松山市海拔20多米,差距100多米未免太高了吧。所以如果要攻城的話就要登山了

登城方法

登山方法有幾個,包括沿縣廳登城口、東雲口、二之丸黑門登城口或古町口登城口徒步登城。不過要注意,除縣廳登城道外的道路都未經修整,比較崎嶇。而另一種比較輕鬆方便的登城方發就是坐纜車或是吊椅了。
2548162
選擇乘搭纜車或吊椅的話,都需要先到纜車東雲口站。從JR站出發的話先乘伊予鐵市電到 大街道 站,然後轉向ロープウェー街,徒步五分鐘就會看到纜車站。

東雲口纜車站共有3層,第一層為票務處,三樓就是吊椅及纜車的月台。
站外設有於夏目潄石以松山市作背景的小說《少爺 (坊ちゃん)》中出現的人物佈景板。
1樓有很清晰的指示版,除了有卡通版的加藤嘉明,還標記了松山城本郭有哪些建築分別是重要文化財 (包括現存古蹟,保留下來的古蹟)及復興重建的建築。
吊椅和纜車的價格相同,買票後請自行考慮乘搭吊椅或纜車。往復票價為 大人 510円
綜合券的話會包含纜車/吊椅來回+天守參觀入場費,共1020円,和分別購買的價格一樣
票務處會清晰列出下班纜車出發時間,每十分鐘發車一次。而吊椅則循環行駛,故沒有指定出發時間,只要上到月台就可以即時出發。對從沒坐過吊椅的我來說,這種體驗十分新鮮有趣。而且兩腳懸空,也沒有安全帶,雖然駛得好慢但總是覺得搖搖欲墜,十分刺激,沒有選擇纜車實在太好了。

6分鐘後(纜車為3分鐘)後就會到達山頂的長老平站。在長老平站上樓梯後就會正式進入松山城本丸範圍,徒步10分鐘就會到達天守入口。

除了地理位置,松山城本丸¹ 於防禦工事亦下了不少苦功。當然,在正門方面的防禦則更會深嚴。所以如果想見識一座城的防禦設計,就必定要從大手(正門)方向進入。

由大手方向(正面)開始攻城!長者平站出來後直上樓梯就會到達松山城本丸。本丸的石垣高達14米,屬屏風式設計,與同於四國並以高牆著名的丸龜城相比亦不失霸氣,是近世城郭的基本一環。
(上圖建築物為巽櫓²,為復興重建。)

本丸最前的防線 精明設計造就反擊機會
大手方向有不少曲折彎路,能在戰略上作緩衝攻勢之用。
太鼓櫓,可見角落位置配有石落,亦有狹間³
戶無門,故名思義是沒有門戶的大門,只有門框,為高麗門建築。上方建築為隱門續櫓
在上圖前往戶無門的路上左邊的牆壁只有一塊心型的石頭,相當有趣。
左邊的凹坑是切割石頭時留下的痕跡
筒井門是大手(正門)方面登城用的正常通道,亦是松山城最堅固的門。
上方為隱門續櫓。右邊的石垣後設有隱門。而這片石垣用途是用作掩護及遮蓋隱門被免被敵軍發現。隱門,是正常情況下不會開啟的門。當筒井門被攻擊時,守方就可以從本丸內側經過此門繞到敵方背後發動奇襲。

這段由太鼓櫓、隱門續櫓、筒井門、隱門和高5米的石垣組成的防守線可說是松山城本丸前線最堅固的防線。

太鼓櫓的狹間和石落可以分別以箭矢或火炮及石頭攻擊攻進戶無門前的敵人,而戶無門後則由最堅固的筒井門作鐵壁在正面防守,並於續櫓的狹間和石落作反擊。

正當敵人攻勢都集中於筒井門一方時,守軍便可從被石垣掩護、難以發現的隱門突圍而出,繞至敵軍背後反擊,以突擊近戰消滅敵人。可謂是設計相當精明的一條防線。

並不常見的連立式建築,現存十二天守之一 ── 伊予松山城大天守

穿過筒井門和後面的太鼓門後,就會到達本丸內部。遠望過去前方的是小天守而後方則是大天守,亦即是現存十二天守之一。大、小天守與南、北隅櫓及渡櫓相連互通,構成獨特的「連立式天守」結構,這種建築風格與姬路城及和歌山城天守群相近,是日本城郭建築不常見的例子。

另外,連立天守和附近的建築如門和櫓等再於本丸中以石垣劃開圍起,造成於本丸曲輪中再有另一個內部空間,這個天守石垣的內部區域被稱為本壇或天守曲輪。相對於普遍單純站立於本丸之上的天守,這種建造本壇的風格不但利於防守,更能突顯天守的存在。屬日本眾城郭中比較罕見的情況。

本壇內的天神櫓、南、北隅櫓、小天守及渡櫓外皆為現存古建築。當中十二現存天守中的松山城大天守是十二個當中最「年輕」的。原本在加藤嘉明 (初代城主, 約1602年)建城時大天守為五重天守,後被改為三重甚至燒毀。現存的天守建於幕末年代,在黑船來航後的1852年由松平氏 (德川幕府親屬)建成,為三重三層地下一層的層塔型模樣,亦是明治維新前最後一個建造的天守。

順帶一提,其實在江戶時代初期,幕府制定《武家諸法度》嚴謹限制了築城條件,其後建造天守的情況就更為罕有,通常都以多重櫓替代。即使原有天守因天災等情況損毀,原則上亦禁止重建。所以在動盪的幕末也可以建造三重高的天守很可能是因為親屬關係。(所以說朝中有人好辦事啊)

最後最強的防線 重重的火力圍攻 連立式天守的威力
左方為紫竹門西塀及紫竹門 (高麗門式樣),皆為現存建築。
在一之門前看大天守(中)、小天守(左)及一之門櫓(右) 已經感覺被重重包圍,完全體驗到這座城的氣勢、堅固和壓迫感。
作為本壇的玄關位置,這裡的守備亦非常深嚴,守軍分別可在上方三座建築作出三方交叉火力攻擊,阻止敵軍再一步向內進攻。
穿過一、二、三之門和筋鐵門(圖右)後,正式進入連立式天守範圍,即是松山城的心臟地帶。

大、小天守與南、北隅櫓的連立構造形成了一個四方形的中庭位置。而這四座最少兩層高的建築各佔一個角,連同渡櫓把這小小的中庭重重包圍。上述建築中設有多個狹間,可以讓守軍從中發射箭及火炮。如若敵人成功攻進這個位置,來自四方八面的弓箭、火炮將會齊聲而發,把被包圍在這裡的敵人一舉殲滅。

作為最後最強的防線,這座連立式天守只有一個出入口。如要攻進天守拿取本陣即必須要攻破大天守下的金屬大門。此門厚重十分,極之堅硬,在防守時發揮極大作用。當這道門關上後,敵軍在交叉火力的包圍下根本難以攻入,可能只有退路能給他們留下一線生機。

不容忽視的搦手(後門)方面防禦工事

相對大手,本丸搦手方向的防禦工事比較簡單,但不薄弱。
北隅櫓、十間廊下、南隅櫓(左至右)設置了大量石落、狹間、構成了向搦手(後門)方面的鐵壁,防止來自西北方的攻勢。
乾門東續櫓、乾門、乾櫓(左上至右,乾櫓為現存建築) 位於本壇西北。乾櫓的牆身為「太鼓壁構造」,在建造時加入碎石和瓦片,令火炮難以打穿。這組建築為本丸搦手方面最重要的防禦措施,守衛著本丸的西北方。
野原櫓,日本唯一現存望樓型二重櫓,傳聞是舊天守的原型。與初期天守建築法相似,都是以下層天花板的橫樑作支點建設上層望樓,和層塔式的現存大天守作強烈對比。亦因其望樓型設計,除作一般櫓用作守備和倉庫作用外,亦可作為瞭望台陣守於本壇西北,為搦手方向提供防禦。
於搦手方看向乾櫓、南隅櫓及小天守

天守內部
天守內樓梯很斜而且很窄,上落都要小心。同時因為是雙向樓梯,參觀時要互相禮讓喔。
在入口處有鞋櫃,請把鞋子脫掉再進入天守。
天守內展示著各代城主的相關物品。
由加藤氏到松平氏的變遷及家族、城市發展的歴史都一一詳述。
從小天守望向大天守,仔細看可以見到瓦片上有松平家的三葉葵家紋
大天守望向本丸。高14米的本丸石垣充滿美感

號外:石頭上的神秘紋樣是?
2548188
在石垣的石頭上有著不同的記號,通常都是屬於石頭工匠的紋樣。建城時城主大名會要求屬地內各工匠幫忙,有時候同一位置可能會有超過一個負責人。所以工匠會於石頭上紋上自己的記號,以識別不同負責人。

這種情況最明顯的是大阪城。因當年豐臣秀吉統一日本後召集日本全國各地交上石材建造大阪城石垣,故不同位置亦有五花百門的紋樣,甚至有時會出現大名家紋,以表示是他們所獻

結語:
松山城保留了共21座現存建築,當中更有不少是難以在其它地方發現。即使日本名城甚多,但松山城無論於歷史保留上還是本身的設計上盡是顯示出日本人做事認真的性格。
希望看畢這篇的各位能對松山城有更深認識或感到興趣,一同感受城郭之美!

註1: 本丸 一般城郭在建築上分為幾個部份,通常以石垣為界分隔開。最中心的為本丸,則心臟地帶,交戰時守方本陣、司令部,亦為整座城的行政重心。如城建有天守 (即城郭主塔),則必定會於本丸內。松山城本丸位於山上,而二之丸現為公園,於山腰。三之丸則已被現代化,為「城山公園堀之內地區」
註2: 櫓(やぐら) 亦可漢字化為矢倉。如字面意思,其中一個用途為放置弓箭的倉庫。同時亦有作為其它物品如糧食倉,或駐兵、守備等等用途。
註3: 石落、狹間 建築物上的防禦設計。通常在石垣邊緣的建築物都設有石落,為建築物一個向外凸出於石垣外的洞,可從內將石頭或其它重物擲出攻擊下方敵人。狹間可詳分為弓箭狹間和火炮狹間,兩者皆為建築物牆上的洞口,讓箭或彈頭射出攻擊敵人。

原文改篇自本人Blog:
https://budtourhk.blogspot.com/2018/10/2017-day4-part2.html
https://budtourhk.blogspot.com/2018/10/2017-day4-part3.html
同時本遊記亦於客棧連載中,請多多支持
笑敬過往
很有氣勢.(Y)(Y)(Y)
檸檬不萌
謝謝分享 收藏有用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