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也該知道的 [旅行者的基本]

越努力越幸運
所有人也該知道的 [旅行者的基本]

- 攝於 吳哥窟 -
世界很大,人類很渺小。自然世界的美,是被慾望支配的我們所看不到。在船上的某個下午,一位靠在欄柵的叔叔把香煙的塵灰落在海裡。看著他,我茫然了。真的有點兒生氣。
作為一位旅行者,愛護環境是對世界的一點基本尊重。但現今社會,旅行的資格不是以品格質素而定,而是用金錢定奪。有錢,就可周遊列國。但如果,有錢出埠就等於懂得旅行的話,那就真的侮辱了幾百世紀文明的傳承。

旅行,也有些東西需要我們學習及遵守。

較早前到訪了越南當地一個菜市場 - Wet Market, 地方稱不上乾淨卻別具越南海上人家的腥臊氣味。擺賣多種當地海產,有女工現場拆開蠔殼,另有女工在洗大大隻墨魚。唯聽到很多遊客在旁聲聲投訴,很臭,很髒,不要去。被大都市寵壞的城市人,我們都習慣優越的生活態度;漸漸,對於落後國家敬而遠之,對一丁點髒或可抱怨不停,對一條毛蟲或可驚惶失措。對底是對方的錯,還是我們接受能力欠佳的問題?感受一種文化,是要走他人的路,感受他人的活。如果走的是泥濘,去吧。如果睡的是帳幕,便睡。
不少人最愛搬出「我國家不是這樣」的無敵金句。這種人我絕對不會結伴同遊。如果我們投訴美國的雲吞麵不夠正宗,那最好就不要點。如果我們投訴鄉郊很不方便,那最好就一直待在香港。是在了解別國文化,還是還在把自己的文化搬出來評評價?出國,是要遠離每天如常的生活,是要體悟世界的一些不同。

一個旅行者,也要學會保護、珍惜資源。入住酒店,雖然我們早已付過房間費用,電力水源的確放題,但並不代表我們應當浪費。我也曾經覺得,反正耗是耗酒店的電,外出照樣任由電燈亮著。床單毛巾天天換,但根本家裡也只是隔兩天才洗一遍。有愛護環境的心很重要,特別是沿途走過的自然風光。這也是對當地永續旅遊出的一分力,文明才得以保護。

最後,再問一句:到底我們上一次的旅行,有沒有知道該國多一點文化、歷史,有沒有教我們反思了什麼? 跑景點、拍張照、買些特產,看了什麼、知道什麼、得到什麼?有錢,等於有能力去旅行,但沒有保證旅行去得有意義。旅行不是一種用來炫耀的把戲。我們將旅遊包裝得再得體,住在五星酒店,伴手禮買得舖滿大床,卻最後一點知識上的得著也沒有,完全失去了旅行的意義。學習,才是旅行中最最重要的一環。

有時候我在想,古諺語云: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在現今的旅行模式,會否開始失真?
[多謝把文章看完一遍的你]

旅行主義 . Travelism
https://www.facebook.com/a.life.traveler?ref=hl
別來無恙你還狗模狗樣
我認同您的說法~~~
當我們到一個地方旅行時~~~
就應當尊重當地的一切~~~
正所謂的"入境隨俗"~~~
不是以自己生長環境或國家的標準為標準~~~
後來我愛的人都像你
我認同您的說法~~~
當我們到一個地方旅行時~~~
就應當尊重當地的一切~~~
正所謂的"入境隨俗"~~~
不是以自己生長環境或國家的標準為標準~~~

對! 但很多人都帶了太多固有思想入境...:-|:-|:-|
誰的青春不迷茫
寫得很棒!!!(F)
古城白衣少年殤
寫得很棒!!!(F)

Thank You;-);-)(F)(F)
何處瀟湘
對! 但很多人都帶了太多固有思想入境...:-|:-|:-|

見識讓人思考,思考讓人成長。
成長是一個過程,這是沒有年紀限制的。活到老學到老,當然也有“老而不化”的人。

你對人的要求“一步登天”不需要見識,不需要成長,這是不可能的。
每個人的“慧根”不同,包括背包客。

只要是人,各有自己的標準和喜厭。喜香厭臭,更是提高社會標準,生活環境的動力。要不是常常有人投訴,批評,哪會有乾淨衛生的生活環境?這不是你所追求的環保嗎?
如果我們不希望他們改善生活來讓我們體驗落後的滋味,這是什麽心態呢?

一個旅客雖然只是一個過路者,但是互動互感互相影響是免不了的事情。

PS>“煙灰”是自然產物(火山屎),植物的肥料,你真的認識環保嗎? 如果你真的環保就不要用任何塑料產品。還有環保是一種生活,你的生活不是別人的生活,不過你可以感化別人和你一起過這樣的環保生活。批評和生氣根本是浪費能源,不如走過去把他的煙灰(或者垃圾)拾起,放進垃圾袋裏,這就是以身作則的感化。
該名字無法顯示刷新也沒用
旅行的意义,也在于在旅途中感受到别样的文化吧,如果换一座城市我们依然还是一样的生活,那旅行不过只是换了个地方睡觉罢了。
梔夏
履行尊重

旅行無非是讓自己的心胸與視野變得更寬闊~
嘴裡很享受心裡很想瘦
2015年1月份, 跟朋友造訪了緬甸。
參加了一個三天兩夜的健行,
深刻體會到我們生活的便利性,
但也感受到這些便利為環境來的破壞,
帶了一堆包裝方便使用的生活用品,
在這個物質缺乏的荒野裡產生了不少垃圾,
(我們有帶走喔, 沒有亂丟)
跟當地人對比起來, 什麼東西都是可以回收的,
最後不能回收的東西還可以拿來生火。
小朋友們真的滾輪胎在玩耍,
小小的東西也可以玩得很開心,
沒有什麼東西是一定要的,
沒有熱水洗澡就大中午洗。
對於我們這些嬌生慣養的人的來到,
瘋狂的使用他們匱乏的物資,
真心的感到愧疚, 但還是忍不住想要探訪。
結束後, 跟一個紐西蘭的朋友提到緬甸住在山裡的人還過著無水無電很環保的生活,
他跟我說紐西蘭人最大的興趣就是做環保,
大家也都習慣接雨水來使用, 很愛護環境,
我想這就是已開發與開發中之間的差別吧。
農夫三拳有點疼
2015年1月份, 跟朋友造訪了緬甸。
參加了一個三天兩夜的健行,
深刻體會到我們生活的便利性,
但也感受到這些便利為環境來的破壞,
帶了一堆包裝方便使用的生活用品,
在這個物質缺乏的荒野裡產生了不少垃圾,
(我們有帶走喔, 沒有亂丟)
跟當地人對比起來, 什麼東西都是可以回收的,
最後不能回收的東西還可以拿來生火。
小朋友們真的滾輪胎在玩耍,
小小的東西也可以玩得很開心,
沒有什麼東西是一定要的,
沒有熱水洗澡就大中午洗。
對於我們這些嬌生慣養的人的來到,
瘋狂的使用他們匱乏的物資,
真心的感到愧疚, 但還是忍不住想要探訪。
結束後, 跟一個紐西蘭的朋友提到緬甸住在山裡的人還過著無水無電很環保的生活,
他跟我說紐西蘭人最大的興趣就是做環保,
大家也都習慣接雨水來使用, 很愛護環境,
我想這就是已開發與開發中之間的差別吧。

咋看起來像是國界的問題,其實世界強國如德國也有不少比這些山民更窮的人,沒房子,沒水洗(更不用説暖水啦)。美國更差,有些人沒錢辦葬禮,居然把親人抛到路旁,讓政府收拾,因爲死者無人認取,所以滯留在停屍房(真的死無葬身之地)。

要看窮不必出國,除了幾個富裕的小國,哪個國家都有。
就算富裕的小國也有流浪漢,不過他們是自願窮過活,不願被管養。
願時光盜不走我的愛人
謝謝分享(Y)
很棒的一篇文章,很讓人檢討和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