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印神廟的起源--世界文化遺產之馬馬拉普拉姆

瞌睡蟲
馬馬拉普拉姆(Mamallapuram)位於孟加拉灣的柯羅曼德爾海岸(Coromandel coast)上,自西元前一世紀就是個繁榮的海港,成書於一世紀前後的紅海周遊記(Periplus of the Erythraean Sea)就曾記載這座印度東南岸的香料港。自三世紀起此港口被帕拉瓦王朝(Pallava dynasty)統治,王朝把它當成與東南亞及斯里蘭卡諸國往來門戶,這裡還曾挖掘出東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Theodosius I)的錢幣,可見與當時西方世界也有密切交流。現今馬馬拉普拉姆為數不少的岩雕多來自那拉辛哈瓦曼一世(Narasimhavarman I)的貢獻,那拉辛哈瓦曼一世又被稱為馬馬拉(Mamalla,意思為偉大的摔跤手),在他領導下於642年擊敗北方強大遮盧迦王朝(Chalukya dynasty)的國王普拉凱西二世(Pulakesi II)並洗劫其首都帶回許多技巧精湛的工匠,這些人成為帕拉瓦王朝日後藝術成就的基礎,馬馬拉普拉姆這名字就來自他的稱號,於1984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想悠閒的逛完馬馬拉普拉姆所有的文化遺產需要一整天,這是個悠閒的觀光小鎮,LP的作者推薦騎著腳踏車亂逛好好享受這份閒暇。
位於西拉賈街(West Raja St.)上的阿周那的苦修(Arjuna’s penance)是面在大圓石上的巨型浮雕,這也是全印度最大的浮雕。有關這幅浮雕的所描述的內容有兩種說法,依照阿周那版中間的裂縫代表恆河,左側單腳站立的阿周那正在苦修,這樣四臂的濕婆神就會賜給他最強大的武器『獸王神箭』(Pashupatastra),另外一種版本則為恆河降臨的故事,單腳站立的是將天上恆河引流到人間的聖人巴基拉塔(Bhagiratha)。
沿著西拉賈街繼續北走會看到神奇的克里須那圓球(Krishna’s butterball),這顆看來岌岌可危隨時會滾下來的圓石其實在此屹立不搖許久。傳說孩童時期的克里須那喜歡奶油常會去偷家中奶油罐裡的奶油,這顆圓石就像克里須那偷出的奶油球。
五部戰車神廟(Pancha Rathas Temple)由馬哈因陀羅瓦曼一世(Mahendravarman I)及他的兒子那拉辛哈瓦曼一世(Narasimhavarman I)所建造,到668年那拉辛哈瓦曼一世去世後工程被繼任者終止前這些戰車仍未完成。每部戰車完全由單一花崗岩所雕刻成,這種戰車風格的神廟在古印度前所未見,被認為是那拉辛哈瓦曼一世的獨創,當初建造這五部石刻戰車的用途是否真作為神廟由於未完成所以未知。這五部戰車被後人以摩訶婆羅多(Mahabharata)裡般度五子(Pandava)命名,實際上這些戰車跟摩訶婆羅多沒什麼關連。
從北邊入口進來會先看到石刻獅子,左手邊像古代村莊常見茅草屋的是黑公主戰車(Draupadi Ratha,般度五子共同妻子),這是五部戰車裡最小的,裡頭雕刻的是女神杜爾加(Durga),獅子是女神的座騎。
與黑公主戰車相鄰的是阿周那戰車(Arjuna Ratha,般度五子老三),戰車後頭有隻南迪(Nandi)雕像,這部戰車神廟是奉獻給濕婆(Shiva)。阿周那戰車頂頭的塔型尖頂(Vimana)成為後來許多南印神廟的範本。
阿周那戰車外牆雕刻石柱之間的凹陷處也沒留白,每個凹陷都刻上印度教諸神護法及仙女的形象,南面牆壁中間是濕婆倚靠在南迪上的,這是64種濕婆顯像形態中的韋里夏漢提卡(Vrishabhantika)。
無種偕天戰車(Nakula Sahadeva Ratha,雙胞胎,般度五子老四老五)與阿周那戰車相對中間有隻石刻大象。裡頭沒有任何神像,依照座騎推估此戰車神廟很可能獻給因陀羅(Indra)。
阿周那戰車南邊相鄰的是桶狀屋頂的怖軍戰車(Bhima Ratha,般度五子老二),怖軍戰車還帶有濃厚佛教石窟寺廟的風格,讓小銘回想起2011年參觀阿姜陀石窟(Ajanta caves)的情景。此戰車神廟是獻給毗濕奴(Vishnu)。
最南邊的是堅戰戰車(Dharmaraja Ratha,般度五子老大)是五部戰車裡最大及最高的一部,設計與阿周那戰車極為類似,差別在堅戰戰車多了一層為三層。南面外牆的西側有那拉辛哈瓦曼一世的雕像。
堅戰戰車的三層屋頂的屋簷都雕飾著馬蹄形窗戶(Kudus),小小的窗戶裡還雕著人臉,各層的凹陷處同樣雕上看守神廟的守護神。從規模及戰車上的雕刻,那拉辛哈瓦曼一世的孫子也參與這部戰車的建造。
帕拉瓦王朝滅亡後這些未完成的戰車由於不具神廟功能漸漸被遺棄(另一種說法為做為建築參考模型),在長年海風吹來沙子覆蓋下被埋在厚厚的沙堆裡,直到十八世紀英國人來臨後才被挖掘出來。
海岸神廟(Shore Temple)建於西元700-728年間由那拉辛哈瓦曼二世(Narasimhavarman II)所建,這是南印度現存最古老的岩石結構神廟,對後來南印度神廟影響深遠。這座由巨石建造的雙塔海岸神廟就像兀立燈塔優雅的俯瞰大海,象徵帕拉瓦王朝(Pallava dynasty)建築的巔峰。
神廟建造在海岸線凸出的部份,從停車場到神廟有段不算短的距離,沿著官方開闢的道路慢慢前去,看著神廟逐漸變大也是種樂趣。2004年南亞大海嘯這裡也是受災區,好在海水只持續幾分鐘就退去,未造成太大損害。
海岸神廟正對著孟加拉灣,過去大航海時代歐洲水手日記寫道可在海岸線看到七座塔(Seven Pagodas),然而這裡的海岸線不斷的被侵蝕下,時至今日其他六座神廟早已沉入海中。
神廟建築呈東西向橫臥在伸入海灣的半島上,北側有一個水池,池中像水龍頭的是濕婆林迦(Lingam),旁邊的洞則是代表帕爾瓦蒂的約尼(Yoni)。這個小型神廟是更早的那拉辛哈瓦曼一世(Narasimhavarman I)所建。
神廟本身是兩座被眾多神牛南迪環繞的尖塔,尖塔西側是廟前廣場和兩座彼此相連的蓄水池。整個寺廟建築形制完整佈局緊湊,雕刻雖經千年風化和海浪的侵蝕,但是仍然帶著飄逸的神性面對世人,神像磨損的形體反因此平添動感。
神廟周圍除了南迪(Nandi)外還有幾隻開口微笑胸口有空洞的石獅子,這是杜爾加女神(Durga)的坐騎瓦哈納(Vahana),石獅右腿的雕刻是手持長弓的女守護神,杜爾加的形象被雕在獅子背上。
神廟群由三個聖殿組成,最大的主聖殿擁有高18公尺的五層塔型尖頂(Vimana),跟旁邊三層高的聖殿同樣供奉濕婆,兩個濕婆聖殿中間為供奉毗濕奴(Vishnu)的小聖殿。
主聖殿面向東方,每當旭日東升時,陽光會從海的彼端射入聖殿內,裡頭除了損毀的林迦外,牆壁上還有濕婆帕爾瓦蒂跟大兒子戰神室建陀組成大神一家圖案索麥斯坎達(Somaskanda)。
中間方形聖殿裡面的是毗濕奴橫臥在神蛇舍沙(Shesha)上(Anantashayi Vishnu),可惜在年久失修下早已模糊到認不出來。聖殿外牆的雕刻是神話裡毗濕奴展妖除魔的故事。
馬馬拉普拉姆(Mamallapuram)的遺跡可分為四大類:浮雕、石窟寺廟、石雕戰車、岩石結構神廟。其中浮雕和石窟寺廟屬於早期階段,承襲自當時中印度遮盧迦王朝(Chalukya)修建艾羅拉石窟(Ellora caves)的風格。
到了那拉辛哈瓦曼一世(Narasimhavarman I)不再墨守成規創造新形態的五部戰車神廟,不斷的摸索下逐漸蘊育新的風格,近半世紀後修建的海岸神廟等同帕拉瓦王朝百年發展的集大成之作。

小銘的南印遊記:http://prokaryotic2004.pixnet.net/blog/category/3255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