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石刻建築的顛峰之作:艾羅拉石窟

青春荒唐不負你
艾羅拉石窟(Ellora caves)距離奧蘭卡巴(Aurangabad)約30公里,是印度石刻建築(Rock-cut architecture)的代表,1983年被聯合國列為世界遺產。自西元前三世紀阿育王(Asoka)在比哈省(Bihar)建造石刻佛寺開始至西元十世紀止,這段期間印度盛行石刻藝術,歷代王朝耗費許多人力物力興建石刻神廟來展現對神的敬仰。艾羅拉石窟是西元五世紀至十世紀由統治此地的遮盧迦王朝(Chalukya)和拉什特拉庫塔王朝(Rashtrakuta)所逐步開鑿,34個修道院與寺廟依序排列在高深的玄武岩峭壁上,綿延逾2公里;這些緊緊相依毫無中斷間隙的遺跡忠實地將古印度文明呈現在世人眼前。艾羅拉石窟為一風格獨特的藝術創作與輝煌的工藝成就;石窟內印度教、耆那教(Jain)、佛教和平共存,展現出顯現出當時統治此地國王的宗教包容性。
艾羅拉石窟包含12座佛教石窟(西元600~800年)、17座印度教石窟(西元600~900年)和5座耆那教石窟(西元800~1000年),從這些石窟中不僅可得知在遮盧迦王朝和特拉什特拉庫塔王朝統治德干地區期間,印度教蓬勃發展、佛教逐漸衰落與耆那教崛起,同時也代表著當時各種宗教的社會狀況。
考古學家把這34座石窟從南向北依次編號,南端第1~12窟為佛教石窟,中間第13~29窟為印度教石窟,北側第30~34窟為耆那教石窟。艾羅拉石窟以精緻的雕刻聞名,這些石雕雖然分屬為三個不同宗教,但在風格上都受到印度教藝術的影響。
比較三教的石窟雕像,造形皆極為近似。中央是本尊神,左右為侍者,上面是飛天,這樣的構圖幾乎是三教共通的,除了少數不同特徵之外,有好些雕像幾乎可以互換而不容易分辨。不僅如此,在佛教窟內還供奉著印度教所崇拜象頭人身的智慧之神甘尼許(Ganesa)和辯才女神薩拉斯瓦蒂(Dayananda Saraswati),另一方面,印度教窟也是諸神並列,並有佛陀的雕像。是什麼原因造成這樣諸神混合在一起的情形呢?為什麼印度人能毫無芥蒂的把異教的神招到自己的神殿來呢?專門研究艾羅拉石窟的考古學者坎布爾氏解釋:『我們可以說佛教和印度教是處在平行關係上的。』『印度佛教的盛行只到五世紀為止。從六世紀開始衰微,人們的信仰開始傾向於植基在印度古傳統之上的印度佛教。』『這個時期,佛教和印度教為了爭取信徒,競相採用對方的神祇,這兩個宗教的圖像混合,就在這個時期。』

佛教篇
佛教誕生傳播始於古印度,西元前六世紀佛祖悉達多(西元前565-485)創立佛教。佛教興起正是印度奴隸經濟制度急劇發展時期。當時印度社會經濟發展極不平衡,各國相互征伐,雅利安人等外來的民族和原始民族矛盾重重,階級對立十分尖銳。在佛教興起前,婆羅門教是印度主要宗教,但是隨著奴隸制國家的出現和發展,這種思潮已不能完全適應新興?帝利貴族的統治需求,於是出現自由思想家提倡沙門思潮,佛教也是其中主要一派。在當時奴隸制國家中,比較重要摩揭陀國(Magadha)和僑薩羅國(Kosala)都是佛教盛行較早的地區。自西元三世紀下半葉開始,佛教就開始不斷向印度境外傳播,逐漸發展成世界性的宗教,而印度本土則由於八世紀以後印度教的興盛,再加上佛教內部派系的紛爭和僧侶的腐敗,以及外族頻繁的入侵,特別是伊斯蘭教徒的武力征服,不少僧侶被殺戮,很多重要的寺廟和文物遭到破壞,因此印度佛教開始衰微,到十三世紀初趨於消亡,直到十九世紀後才稍有復興。
第一窟(內部)最簡單的精舍(Vihara)格局,後代推測可能是作為儲藏食物的地方。內部沒什麼特別的雕飾,單純山壁開鑿出的方形空間。長方形石窟入口很像相框,在牟的提議下我們八人在這裡拍了大合照。
第二窟(門口)兩側刻有手持蓮花型態壯碩的蓮華手菩薩(Padmapani)和珠光寶氣的彌勒佛(Maitreya)及伴隨他們的嬪妃。
第二窟(內部)由十二根雕飾座佛的方柱所支撐,最內部是坐在獅子上莊嚴的佛像(文殊菩薩?)。第二窟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門口精雕的佛像雖然損毀得很厲害,裡面到沒仔細看。
第三窟 設計的形式類似第二窟,但似乎未完成,也被破壞得很嚴
第四窟 狀況類似第三窟,幾乎所有旅遊書都是一句帶過,請自行想像。
第五窟 這附近佛教石窟中最大的精舍(Vihara),寬18公尺長36公尺。中間兩排石刻長凳暗示曾經被當成飯廳使用。後來當地的貴族把他當成雨季的避雨處。
第六窟 建於西元七世紀,有兩尊艾羅拉石窟雕刻最細緻的佛像,左邊是多羅菩薩(Tara),右邊是孔雀明王(Mahamayuri),佛教的學習之神(?)。不要問我在哪裡?當時根本沒注意到。
第九窟 以華麗複雜的門面雕刻聞名,要爬樓梯上去。小銘逛到這邊已經有點懶所以沒有進去。
第十二窟 古代版的三層公寓(丁德勒Tin Thal),第十一窟是兩層(兜德勒Do Thal)到這裡就再進化增高一層。最頂層的佛堂(現禁止進入)有尊旁邊圍繞七個化身的大佛。
艾羅拉的佛教石窟中最令人感動的是第十窟,它建於西元八世紀,圓頂的造型交錯著肋骨般的石刻條紋,在光線的投射下呈現出彷若木雕的光影,又稱作維什瓦卡馬石窟(Viswakarma caves),意思是木匠。這是艾羅拉石窟唯一的支提(Chaitya)也是全印度最好的支提之一。支提為印度佛教建築的一種形式,泛指佛殿、塔廟、祠堂,通常呈現U字形,長方形前殿兩側排列有八角形的柱林。
進入石窟內可以強烈的體會到穹蒼光影帶來的聖潔感,最尾端坐著型態莊嚴的大佛,剎那間讓小銘覺得真的有神的存在。很多參觀的遊客都靜靜的佇立在石窟內,沈浸在這與自我內心對話的寧靜中。

印度教篇
印度教(Hinduism)一詞是十九世紀時歐洲殖民者所創。自古以來印度人則以多種名字來稱呼自己的宗教,如『吠陀信仰』、『毗濕奴信仰』、『濕婆信仰』等,事實上不同教派教義差別很大。印度教源於古印度吠陀教及婆羅門教,在九世紀時印度史上著名的宗教改革家商羯羅(Shankara)吸收佛教和耆那教的部分教義,對婆羅門教進行改革而形成印度教。印度教是一個包羅萬象的綜合體,既是一種宗教,也是一種信仰和生活方式。印度教認為人類靈魂永存和萬物有靈,並宣揚因果報應和人生輪迴。個人必須通過修行和積累功德才能認知『梵』,與『梵』合一。『梵合同一』是印度教哲學理論的核心,更是印度教徒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標。印度教和佛教同樣相信因果報應,可能是兩種宗教互相影響的結果。
第十五窟是阿凡達石窟(Das Avatar Caves),先前橫掃全球票房的電影『阿凡達』(Avatar)名字來自古梵文。Avatar中文翻成『化身』,意指神明為了某些目的以異能變化自己的形象,而成為其他人或物,以佛教來說比較近似於『轉世』或『下凡』。印度教中最著名的是保護神毗濕奴(Vishnu)的十大化身。這個石窟右側刻有其中的五個化身。(印度教認為佛陀是毗濕奴的第九化身)
不過十五窟基本上還是以尊敬濕婆神為主,前廳右惻就刻有濕婆神從林迦顯現出來,創造神梵天(Brahma)和保護神毗濕奴在旁邊以謙卑的姿態守候,這反應當時拉什特拉庫塔王朝對濕婆神的尊崇遠高於其他兩位印度教主神。
第二十一窟被稱為拉梅斯瓦拉石窟(Ramesvara Caves),建於六世紀末是艾羅拉石窟中年代最早的印度教石窟。廟門前有隻跪伏的神牛,這個廟當然也是獻給濕婆神的,這隻神牛是濕婆神的坐騎叫做『南迪』(Nandi)。入口兩旁刻有恒河女神(Ganga)手持淨瓶,坐騎是海獸摩伽羅。裡面的雕刻相當細緻,包含一些密荼那(Mithuna)。
當然小銘應該沒有拍到,逛到這裡大家早已血糖低下頭昏腦脹,下午一點半不餓也難,只想快快的把『地球步方』裡面有提到的重點石窟掃過,結束漫長的石窟循環,享受愉快的午餐去。
第二十九窟是印度教的最後一窟,被稱為都瑪雷納(Dumar Lena),跟二十一窟同樣建造於六世紀末,在更早以前的石窟都是以單純在山壁上挖洞然後雕刻的模式建造,石雕建築慢慢的不再滿足洞穴模式,日趨複雜的技術直接把整座山丘雕成想要的神廟形狀,第十六窟凱拉薩神廟(Kailasa Temple)就是集大成的代表,第二十九窟是處於這種風格轉變的過渡時期產物。
第二十九窟是十字形的格局,門口有兩隻石獅子守衛。裡面祭壇同樣是濕婆神的代表『林迦』,旁邊兩側有鑿光整個山壁建造的中庭,整個神廟的格局跟先前的比較複雜許多。最後五個耆那教石窟比較沒有可看性,我們就沒有去啦。(其實是忘記)

凱拉薩神廟
凱拉薩神廟(Kailasa Temple)不僅是艾羅拉石窟也是整個印度石雕建築驚人的成就。相信沒有人不會被它壯觀的格局所震攝,神廟縱深80公尺,寬40公尺,高32公尺,面積是世界七大奇觀之一雅典『巴特農神殿』(Parthenon)的兩倍大,很難想像這麼龐大的神廟是怎麼開山鑿壁雕成的。凱拉薩神廟是拉什特拉庫塔王朝克利希那一世(Krishna I, 756-774)下令建造,克利希那一世是王朝的開拓者,在他四處征戰下開創輝煌的黃金時代,為了紀念個人的偉大成就,決心照傳說中濕婆神隱居的神山--凱拉薩山(Mount Kailasa)為模型建造神廟。凱拉薩山就是藏人所說的岡仁波切峰,在現今的阿里地區,三大聖湖之一的『瑪旁雍錯』也在旁邊。動用七千多名勞工,前後費時150年才完成。整個神廟包括所有的裝飾雕刻,都是山麓上一整塊巨大的天然花崗岩峭壁被鑿空雕鏤而成。從崖頂向地面挖掘,切削出三面石壁,中間鏤空的神廟猶如從地上陡然升起,修建過程中移走240萬噸岩石。神廟的裝飾雕刻鬼斧神工、豪華壯麗,是世界建築藝術史上的里程碑。
艾羅拉石窟基本上是不用門票,入口處賣的250Rs門票主要是針對凱拉薩神廟,不過會有人千里迢迢來這邊看見神廟的壯闊而不乖乖買票去進參觀的嗎?神廟兩旁的山壁有小路可以爬上去,想要從高點眺望整個神廟這是最好的位置。垂直高度約50公尺沒有很陡,正常體力的人應該都沒問題,不過要小心長尾葉猴,注意有猴群出沒。
棲息在寺廟附近的長尾葉猴被印度人奉?神猴,沒人敢動它們,因而得到很好的保護。阿明在山頂專心拍神廟時,突然一隻長尾葉猴以極快的速度奔跑過去,在千鈞一髮之際阿明以矯捷的身手快速閃開。不然人猴相撞,鐵定會從山壁上掉下去。
神廟由門樓、祠堂、前殿和主殿四個基本建築單元組成。神廟西面的入口是一座高大的長方形門樓,遮罩著聖域隔絕了外界。進入門樓便是一座雙層亭閣,是供奉濕婆的坐騎公牛南迪的祠堂。祠堂兩側各有一根雕飾華麗的幢柱,高約18.3公尺,幢柱兩旁分立著兩只大象。望著高聳的幢柱讓小銘聯想起在埃及神廟看到的方尖碑,只不過這種巨石雕刻出來的難度更高。
旁邊的大象雖然保存的不是非常完整,巨大的身軀栩栩如生的型態,還是令人驚嘆當初工匠花費多少心力在上頭。看到這麼大的石象實在很想爬上去騎看看,不過先前似乎很多遊客都幹過這種事,旁邊早就豎立著禁止攀爬的牌子。
南迪祠堂後面,是前後相連的前殿和主殿,前殿內部是由四根一組十六根列柱支撐的會堂。主殿高大雄偉神像林立,從頂端延伸的三層廟塔精巧無比,四壁回廊上雕像眾多,這些雕像或威武強悍或溫柔歡快,神采各異栩栩如生。神殿中楣上雕刻著一整排的大象,據說有數百隻之多,展現深厚雄勁的風格。古代印度人認為大地是由四隻大象所馱著,大象下面是烏龜,再下面是大蛇。主殿的百象雕刻大概是源自這個古老的觀念。
石壁上雕刻的就是著名的那塔羅闍(Nataraja),濕婆神跳舞的姿態。印度教認為濕婆神的神力來自於舞蹈,在濕婆精通108種剛柔不同的舞蹈裡面以這個姿態最具威力,有人稱為『宇宙之舞』。
這是公牛南迪的祠堂,很多印度人都會進去摸南迪一下,不知道有什麼含意?公牛南迪本身也是一個神,牠的名字意思是『歡喜』,是一個溫馴而又快樂的神。南迪被認為是濕婆神最忠實的信徒。雕像常被放在神廟的大廳或閘廊裡,面對著內部的聖所。印度教不吃牛肉也是因為南迪的關係,誰敢吃了濕婆神的坐騎,一定會遭到天譴。不要說吃連欺負都不可以。
前殿南北外側各凸出一座門廊,在前殿寬闊的方形平頂中心,刻有碩大的三重蓮瓣浮雕圖案,上面雄踞著四頭獅子。前殿的大廳非常寬廣,不過裡面很暗地板又很滑要小心滑倒(太多人進出都把地板磨亮),最內側主殿當然是濕婆的象徵『林迦』。

小銘的西印度遊記:http://prokaryotic2004.pixnet.net/blog/category/3025511

1850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