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諾比:當時間停格在1986年4月

話多人厭

對於我們這代人來說,蘇俄的車諾比以及美國的三厘島,都是很知名的核電廠事故。本來車諾比三個字已經慢慢地被眾人遺忘,但近年新石棺與廢墟觀光又讓他有名了起來,成為我旅遊烏克蘭最想去的景點。為了配合早出晚歸的一日遊,我甚至在基輔待了兩夜。

這次選擇的旅行團是Solo East,收費是$76美金含中餐。我非常推薦這一家的行程,有英文網站可以線上刷卡付訂金,針對於注意事項(如穿著長袖、攜帶護照)也提醒得很清楚。往車諾比將近兩個小時的車程中,他們準備了相關的紀錄片供遊客了解背景。這次的導遊Tania也非常專業,講解得很清楚也很樂於回答團員的問題。

集合地點是在市中心的獨立廣場。開車時間是早上8:15,但是行前通知建議早點到達,以便他們檢查護照以及付清尾款。一團大概是十幾位成員,賓士小巴尚稱舒適,成員來自歐美各地,他們旅行社的Logo還有一個核能標誌呢。

一上車,導遊就將測量輻射強度每小時微西弗(uSv/hour)的測量器讓大家看一看。在基輔市區,背景輻射值大概是每小時0.19微西弗。車上的影片比較了去車諾比以及搭飛機各八小時的狀況:

(1) 車諾比:接近禁區時間大概兩小時,考慮每小時1.5微西弗(基輔的10倍多),總輻射量為3微西弗。中間即使有10分鐘離開車到每小時12微西弗(基輔的100倍)的地方,一共也只是5微西弗。其他六小時都是背景值(每小時0.19微西弗乘6)加起來是6.2微西弗。

(2)搭飛機:每小時超過2微西弗(宇宙輻射是地表的10倍),如果搭乘飛機8小時,則累積的輻射量為16微西弗。

所以結論是搭飛機其實比去車諾比受到的輻射量還要大。其實根據網路,做一次胸部X光是20微西弗,還要比這個多呢。我感覺這個算法應該沒問題,當下放心了不少。

30公里檢查站與小村落

車子經過了將近兩小時一路向北,終於到達第一個檢查站。車諾比分為兩個管制區,一個是30公里管制區,另外一個是10公里管制區。管制區其實就是當年撤離附近居民的範圍,當初撤離的村莊,包含白俄羅斯,高達188個。導遊提醒在管制區門口不要對著軍人拍照,所以大家也都沒有拿出手機或照相機。在這邊要下車讓軍人檢查護照,並核對跟當初申請的清單是否一致。不過從Google Maps可以看到這個管制哨的照片。

進去沒多久,我們就到達第一個景點,是當初居民撤離的村落之一。1986年4月26日發生事變,直到4月29日,蘇共中央才將撤退範圍擴大到30公里。這些村落已經超過30年沒有人居住,原本的道路都已經變成樹林了。

我們第一間進的房子,是一個商店。整個房子的內部很殘破,但是當初放置商品的玻璃冷凍櫃,已經完全鏽蝕了。

這個小村落最大的建築物就是文化宮,其實也就是所謂的城鎮中心。在烏克蘭,共產主義的影子已經逐漸消失,但是在車諾比時間定格在1986年,保存得很完整。這個舞台上的標語大意是「帶領大家一路向前走的共產黨」。

這個小鎮的門口,放置著二次世界大戰的紀念碑。形象是一個母親,而墓碑上,放著陣亡將士的名字。

車諾比鎮

在接近車諾比鎮前,這邊保留著當初核電廠的路口。這裡也是一般遊客一定會下來拍照的地方。從照片裡可以看到蘇共鐮刀以及核能的標誌。

小鎮上還保留著據說是全烏克蘭最後一個列寧雕像。好像是在俄羅斯以及烏克蘭,共產黨都已經是非法組織。

除了列寧雕像之外這邊還有居民疏散的紀念碑。照片裡面高高低低的地形,高的是30公里管制區,低的是10公里管制區。而上面的每一個蠟燭,就表示每一個村落。在當初有188個村落撤離,根據維基百科的說法總撤離高達30幾萬。導遊說,有些土生土長的人後來堅持要回來,政府也容許超過50歲以上的居民回到原地址居住,人數大概不會超過100個。

整個車諾比鎮,目前只保留兩條街,其他的房子,都已經變成廢墟。除了我們的一日遊外,有人會參加在這邊住宿的二日遊。我們也是在這邊的旅館用餐。

午餐比想像中好很多,桌上規規矩矩地擺上了當地常見的櫻桃汁、開水、麵包、沙拉,然後在上主餐之前,還上了一碗道地的烏克蘭湯。主餐可以選擇雞肉豬肉或者是素食。午餐跟我同桌的,是來自於愛沙尼亞的一對夫妻。男生說,這就是前蘇聯國家很標準的吃飯方式,基本上一定是一個Set。

女生的爸爸,當初也是從愛沙尼亞被動員來參加車諾比的工作。當初是蘇俄時期,所以有20萬人以上被動員來車諾比進行後續的善後作業。這麼大的動員能力,也只有蘇俄時期才做得到,目前的烏克蘭可能就束手無策了。

我們在車上的影片,看了許多車諾比善後作業的情形,包括初期附近的消防員來滅火,因為沒有適當的防護而幾乎全體死亡。後來動員的大量飛行員,在核電廠上空投硼砂、石灰石、鐵砂,並且動員礦工在反應爐底下挖掘隧道用來注入液態氮。後來決定興建石棺,興建人員更是在高輻射強度下(維基百科:85%人群的放射性劑量在20-500毫西弗,毫西弗是前述微西弗的1000倍),硬是把石棺完成。

當初我就在想,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麼大的事件消耗了國力,整個蘇俄就在六年後解體。後來發現戈巴契夫也是這麼說的。回到那個愛沙尼亞的夫妻,女生的爸爸聽到他們要來車諾比玩,說他們一定是瘋了。

為了紀念當初幾乎全體陣亡的本地消防隊員,這邊也樹立了一個紀念碑。沒有他們的努力,初期的大火可能會延燒到旁邊沒出事的反應爐,導遊說這樣產生的爆炸,可能會從烏克蘭一路炸到羅馬尼亞去。紀念碑的另外一邊,這是當初冒險去地下水庫放水的人。其實輻射塵最危險的就是水蒸氣了,當初第一波水蒸氣,一路蔓延到整個歐洲。如果爐心融化到地下水庫,那將會產生第二次輻射塵蔓延的危險。

10公里管制區與車諾比核電廠

吃完飯之後,我們往10公里的管制區內。在30公里管制區,測量到的輻射值跟基輔類似,隔壁美國人額外租了測量器,值是每小時0.12微西弗(跟基輔一樣)。10公里管制區內的背景值則是每小時1到1.5微西弗,增加了不少。

10公里管制區,還是一樣要下車檢查護照,導遊也是建議大家不要任意對軍人拍照。進入管制區的第一個點,是全世界最有名的廢墟幼稚園。

在路邊有一個輻射的標誌,導遊特別將測量器接近地面測量了一下,本來10公里管制區內的背景值是每小時1到1.5微西弗,這塊特定土壤的值竟然接近30。導遊解釋,當初因為輻射塵向外擴散,有部分高輻射的顆粒也落到了10公里管制區內。所以在管制區內,千萬不要坐在土壤上。

幼稚園內,就是一些讓人心酸的景象了。當年在幼稚園就讀的小孩,很多因為撤離時間過晚,收到了輻射塵的傷害。現在幼稚園裡頭,只剩下當初的床架、以及及一些讓人鼻酸的娃娃。

接下來就要前往車諾比核電廠。這個核電廠當初發生事故時,有四個機組。第一個機組在1970年代就完工了,而發生事故的四號機則是最新完工的。當初蘇俄在這邊有很宏大的計劃,最終希望在這邊放十二個的機組。事實上,距離四號機不遠的地方, 五號機已經完成85%。為了解決冷卻水的問題,當初的設計也從冷卻池,轉成冷卻塔,而冷卻塔也已經蓋好了。

目前的四號機,外面包覆的已經不是1987年完工的石棺,而是在2016年才完工的新石棺。1987年的那個石棺,因為當初施工困難,所以只有30年的壽命。如果石棺,整個歐洲又將受到輻射塵的傷害,所以歐洲各國一共出資了20多億歐元,來興建新的保護罩。由於這個保護罩無法在原地施工,所以事實上是在四號機旁邊的空地,先架設完成再透過液壓的方式轉移到現有石棺的上方,號稱是人類歷史上可以移動最大的建築物。

關於這個施工過程,我們在來這邊的路上看了詳細的紀錄片。有興趣的可以看這邊

[新石棺移動過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7aMcKinrWY&w=560&h=315

比較有趣的是,在石棺後的一年,其實烏克蘭重新啟用了所有反應爐,三號反應爐直到西元2000年,在各國的壓力之下才停止使用。即便是在保護罩旁邊的紀念碑旁,輻射背景值還是維持在每小時1到1.5微西弗。導遊說在新保護罩完工前,這邊的背景值還比較高,在完工後就降低到目前這個程度了。

至於旁邊,其實有另外棟大樓擺放著3號反應爐的核廢料,目前是濕式儲存。導遊說國際原子能總署,在紀念碑旁有監視錄影器,禁止一般遊客拍照。

普里皮亞特

普里皮亞特(Prityat,俄語:Припять)是在10公里管制區內最大的城市,當初居住了五萬人。建於1970年,原用作安置建築工人及工作人員。該鎮也作為當時蘇聯的模範市鎮。在1980年代這邊就興建了高層樓的住宅。跟台北很多老房子的年紀也接近。

我們的車子停在中央廣場,當初的廣場已經長滿了雜草以及小樹。由於人員撤離野生動物也多了起來,這邊還跑出一隻狐狸來跟人類要東西吃。導遊在這裡準備了很多當時的照片讓大家來做比對。例如說當初路程的主要道路目前已經都長出了樹林,完全看不出是一個城市的路口。

這是當時的超市,超市的門口也已經變成一片小樹林。超市裡面則凌亂地陳列當時的購物車以及冷凍櫃。進入超市前旁邊的一個水溝蓋,又是一個輻射值超高的地方。從背景值的1,一口氣增加到78。

這邊一樣有文化宮。文化宮的一個角落擺放著當時的宣傳品。右邊那位是喬治亞的總書記, 而左邊那位是當初烏克蘭的總書記。這句標語上寫著「學習!學習!學習!」,這是列寧說的。

廢棄的兒童遊樂場,則是這個廢墟城市當中最有名的景點了。其實這個兒童遊樂場,並沒有被使用過。車諾比事件發生在1986年的4月底,而這個兒童遊樂場是預計在5月1日勞動節時才啟用。

導遊又來跟大家講一個高輻射點了,這個輻射點竟然高達每小時300微西弗。不過距離稍微拉開幾十公分,就已經回到背景值了。

這裡真是一個模範城鎮,甚至還有一個足球場。比對當時的照片,真的很難想像那天腳底下踩著的這片樹林,其實是當初足球場的草地。沿著足球場往一片樹林走就會走到當時的湖畔咖啡廳。

湖畔咖啡廳旁擺著當時最先進的販賣機。

不要看現在的湖畔漂亮的跟個風景區一樣,當時可是很熱鬧的碼頭。不過這片湖水也是被高度污染,當初在決定撤離前,使用過這邊的湖水來清洗大樓外表,受污染過的水,又排回湖內。

導遊說,這邊都是高薪的核子工程人員住的地方,當初核能被視為是改變世界的高科技。1980年都在台灣,核能工程也是熱門科系呢。正是普里皮亞特當初優秀人才聚集的示範城市,時間也已經來到了1986年,所以留下了部分的影片:

[在遷移前的普里皮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onhQCEbuE&w=560&h=315

導遊說,這裡也是二日遊或是三日遊熱門景點,他認識一個狂熱者,已經來廢墟探險超過七次了。事實上在網路上也可以找到很多這樣子的影片。

離開管制區與結語最後的一個景點,這是跟核電廠無關的雷達站。當初在美蘇冷戰期間,大家都想預防對方的核攻擊,蘇俄設想在這邊興建超大型的雷達站,希望在美國發起攻擊時就能知道(核彈飛行時間大約是40分鐘)。可惜這個科學研究計劃最後並沒有成功。

離開管制時,全身上下必須做核輻射的檢查。確保參觀者沒有接觸到高輻射的物體,並且把它帶出管制區之外。

總的來說,這是一個很值得參加的行程,網路上花$76美金就可以輕易參加,並不需要形容為 "勇闖車諾比" 那麼誇張。
更多照片資訊可以詳見網頁全文 (https://hokio1124.wordpress.com/2018/07/12/2018-%E7%83%8F%E5%85%8B%E8%98%AD%E9%81%8A-%E8%BB%8A%E8%AB%BE%E6%AF%94%EF%BC%9A%E7%95%B6%E6%99%82%E9%96%93%E5%81%9C%E6%A0%BC%E5%9C%A81986%E5%B9%B44%E6%9C%88/),內容跟這邊其實差不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