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消費金額來計算哩程的航空公司會員計畫有哪些?

我用三生煙火換你一世迷離
之前自己都是用delta,他們把會員制度從飛行距離計算哩程改成消費金額來計算。

現在公司都是用華航,但發現華航還是以飛行距離來計算,這對於報公帳常飛的旅客來說相對不利。

廉價航空不討論以外,世界上主流航空公司中有那些是以距離計算?哪些是以消費金額計算?
檸檬不萌
以消費金額是新趨勢
以哩程計算則是傳統的方式。

美國的三大航空都改了:
Delta: 1/2015
UA: 3/2015
AA: 7/2016

至於你簡單的描述: 對...不利
並不是這麼的單純

你可以讀一些其他人的評論:
http://www.creditcards.com/credit-card-news/price-based-airline-rewards-change-1263.php

簡單來說,新的計算方式對「絕大多數的旅客」都不利
這是航空公司更換方式的主要原因。

只有極少數的飛行常客會受益,這也是這三家航空公司想要加強服務的對象
看不到未來回不到過去
Delta 是里程,消費金額都要達到目標,不是只看一個。
老子單身照樣嗨
我看不懂這題的討論重點.
華航, 長榮在官網上也是會有不同票種, 比較便宜的無法累積里程, 比較貴一點的可以累積1/2的里程數(例, 長榮歸在經濟艙超值價), 累積4/5(例, 長榮歸在經濟艙優惠價)...等等. 買商務艙或是頭等艙還可以累積150%的里程數...

如果你是公司報帳, 那你就選可以累積里程的票種, 不能搭頭等艙, 商務艙, 可以搭比較貴的票種啊. 華航叫經濟艙彈性價, 累積100%. 看不出來為什麼對常出差的人不利. 你飛多遠就累積多少. 除非你公司按地區補償固定金額, 例如到台北到上海, 公司只付12000元, 你在12000元之下能買到商務艙算送你的, 大假日只能買到清湯掛麵, 無法累積里程的票種也是你的事... 飛虹橋還是浦東,走松山還是桃園..不管, 反正公司就是補貼12000元.

就我所知, 台灣的公司對機票補償都是實報實銷, 但是會限制是否可以用商務艙或是頭等艙. 看不出來為何對報公帳的乘客不利.

Delta也不是票面價值高就可以累積, 他們也是類似華航, 長榮的票種分配. 同一段, 你買貴就累積航程, 買便宜就不累積航程, 他的說法是說他徹底建立忠實會員制. 你不打算累積航程就不需要多花錢, 其實就是, 累積里程需要你自己多花錢. 你覺得划算就划算. 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 我常用的機場某個航空公司強, 累積航程才有意義.

結論, 並不是樓主說的A公司與B公司有完全不同的累積里程方式. 也看不出如何是對私人有利或對公司付錢有利.
檸檬味の妹紙
以消費金額是新趨勢
以哩程計算則是傳統的方式。

美國的三大航空都改了:
Delta: 1/2015
UA: 3/2015
AA: 7/2016

至於你簡單的描述: 對...不利
並不是這麼的單純

你可以讀一些其他人的評論:
http://www.creditcards.com/credit-card-news/price-based-airline-rewards-change-1263.php

簡單來說,新的計算方式對「絕大多數的旅客」都不利
這是航空公司更換方式的主要原因。

只有極少數的飛行常客會受益,這也是這三家航空公司想要加強服務的對象

確實是如此,現在航空公司對卡客或是買較貴艙等的旅客比較好,至於哪種方式比較好真的要看個人了,像我就對UA的用票價計算的方式比較喜歡,以我下一個行程來說,台北-安克拉治來回能有37026獎勵哩程39308資格哩程,我看不出還有哪家航空公司飛一趟台北-安克拉治能給這麼多了!
笑襯孤獨
國際航線票價與飛行距離不是絕對正相關
兩岸還沒直航之前,華航、國泰的台港線機票經常比東南亞航線還貴
我某年暑假臨時要去昆山出差,華航、長榮的上海直飛票價比飛札幌還貴
可是公司不希望我搭中國籍航空公司,也來不及轉機,就是多付錢讓我搭長榮航班了
如果要常搭上海、深圳這些熱門航線,以距離計算哩程真的是不划算
女漢子不美不萌照樣拽
目前全世界的傳統航空就只有美國這三大改成revenue based的里程計算方式。但是如果是搭他們的友航航空,想把里程累積在他們的里程計畫下,那還是ㄧ樣根據實際飛行里程和定位艙等的比例換算。
檸檬味の妹紙
確實是如此,現在航空公司對卡客或是買較貴艙等的旅客比較好,至於哪種方式比較好真的要看個人了,像我就對UA的用票價計算的方式比較喜歡,以我下一個行程來說,台北-安克拉治來回能有37026獎勵哩程39308資格哩程,我看不出還有哪家航空公司飛一趟台北-安克拉治能給這麼多了!

是的,美國這三家航空現在的里程累積方式對像你一樣最高階的會員加上購買高價的機票(你這例子的機票要3000多美金)是很有利的,比舊制度要好。但是對至少90%的乘客來講,新制度是比較不利的。三家航空基本上上主要是要獎勵對他們收入奉獻最多的高階乘客。

資格哩程還是根據實際飛行里程,所以這部份如果能弄出轉機越多越遠的行程,那即使買便宜票的人還是能受惠。你是因為買了商務艙P艙,所以又多拿一倍的資格哩程。
虧妹首席
Delta 是里程,消費金額都要達到目標,不是只看一個。

這是如果要達到貴賓位階的身分才要考慮的,而且消費金額這個限制條件只有在美國的會員才有。

至於累積一般的獎勵里程,搭這三家航空班機,累積到他們自家里程計畫的話,那都是看機票價格(機場稅不算)以及你的貴賓位階來決定你能拿多少里程,跟實際飛行多少無關。
逆風飛行
我看不懂這題的討論重點.
華航, 長榮在官網上也是會有不同票種, 比較便宜的無法累積里程, 比較貴一點的可以累積1/2的里程數(例, 長榮歸在經濟艙超值價), 累積4/5(例, 長榮歸在經濟艙優惠價)...等等. 買商務艙或是頭等艙還可以累積150%的里程數...

如果你是公司報帳, 那你就選可以累積里程的票種, 不能搭頭等艙, 商務艙, 可以搭比較貴的票種啊. 華航叫經濟艙彈性價, 累積100%. 看不出來為什麼對常出差的人不利. 你飛多遠就累積多少. 除非你公司按地區補償固定金額, 例如到台北到上海, 公司只付12000元, 你在12000元之下能買到商務艙算送你的, 大假日只能買到清湯掛麵, 無法累積里程的票種也是你的事... 飛虹橋還是浦東,走松山還是桃園..不管, 反正公司就是補貼12000元.

就我所知, 台灣的公司對機票補償都是實報實銷, 但是會限制是否可以用商務艙或是頭等艙. 看不出來為何對報公帳的乘客不利.

Delta也不是票面價值高就可以累積, 他們也是類似華航, 長榮的票種分配. 同一段, 你買貴就累積航程, 買便宜就不累積航程, 他的說法是說他徹底建立忠實會員制. 你不打算累積航程就不需要多花錢, 其實就是, 累積里程需要你自己多花錢. 你覺得划算就划算. 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 我常用的機場某個航空公司強, 累積航程才有意義.

結論, 並不是樓主說的A公司與B公司有完全不同的累積里程方式. 也看不出如何是對私人有利或對公司付錢有利.

美國三大航空的累積方法都已經變成revenue based的方式,和華航, 長榮以及其他傳統航空已經不類似了。revenue based的方式只用票價(換算成美金)乘上某個倍數,至於這個倍數則根據你的貴賓位階來決定。一般會員乘上5,銀卡乘上7,金卡乘上8,白金乘上9,最高等乘上11。這跟訂位艙等和實際飛行里程已經無關了。

看了樓主另一主題發文,我想他說的不利純粹只是在指拿哩程而已,跟報不報公帳無關。在華航,長榮這種傳統根據實際飛行里程計算法下,你花再多錢買台北上海這種短距離但是高價格的機票,你還是拿不了甚麼哩程。譬如這段航線機票經常高達12000台幣,按照美國三大的算法,算400美元的話,就算最基本的普通會員也能拿2000哩,但是在傳統的算法下,就算華航最貴的經濟艙Y艙最多也只能拿到419哩而已。
宅若久時天然呆
美國三大航空的累積方法都已經變成revenue based的方式,和華航, 長榮以及其他傳統航空已經不類似了。revenue based的方式只用票價(換算成美金)乘上某個倍數,至於這個倍數則根據你的貴賓位階來決定。一般會員乘上5,銀卡乘上7,金卡乘上8,白金乘上9,最高等乘上11。這跟訂位艙等和實際飛行里程已經無關了。

看了樓主另一主題發文,我想他說的不利純粹只是在指拿哩程而已,跟報不報公帳無關。在華航,長榮這種傳統根據實際飛行里程計算法下,你花再多錢買台北上海這種短距離但是高價格的機票,你還是拿不了甚麼哩程。譬如這段航線機票經常高達12000台幣,按照美國三大的算法,算400美元的話,就算最基本的普通會員也能拿2000哩,但是在傳統的算法下,就算華航最貴的經濟艙Y艙最多也只能拿到419哩而已。
沒錯....你說的簡單明瞭,非常好理解。最近連刷兩次未來回台灣的機票因為旺季,金額都高的嚇人快兩萬,可是里程還是那麼一丁點,如果是像美籍一樣用消費金額算的話就差很多了。不過航空公司的會員忠誠制度,除非公司是出錢不然我個人不會(也無能力吧XD)為了貴賓室或者大一點的座位每次出遊去多花比基本經濟艙多那麼多的錢(有時一張票價格差到好幾倍)在機票上面,倒是一些飯店的計畫我大概比較消受的起也比較用的到...

沒記錯的話上次訂台北到LA喵了一下商務艙座位一張70萬,如果不是銀行配合或者公司請客,真的是富貴階層才會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