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旅行] 剝開香港這城的肌理

愚人節表白一律當真
或許你已經聽過許多次,香港是填海而填來的,而維多利亞港那筆直的海岸線似乎也印證了這事實,對吧?但其實「填海」二字背後所隱藏的,是這座城發展的軌跡,也解答著為何今天的香港是長成這樣的一個問題。

填海明明就是一件漫長的工序,把填料投進海裡後也要花上幾年等待土地沈澱、穩定後才可供使用。但話在口邊時「填海」二字總是份外輕巧,彷彿是件輕而易舉的事,好如今天填海而成的地,明天便能用作發展似的,而因此誤以為大半個香港都是一下子填海而來是個直接不過的推論。但為什麼有好端端的陸地不去用,卻花上大筆銀子去填海?填海到底是什麼時候填的,填在哪兒,又為什麼要填海?這不是很奇怪的事嗎?

要謝謝填海這事,因為它讓香港這城市的肌理變得很好解釋。
^新與舊的建築,攝於兩個不同時期填海區域的交界

廿十世紀的香港是英國的殖民地,而以殖民政府的角度出發,鄰近香港的中國大陸是敵國,該小心防備。自自然然地,行政與經濟活動便不會落戶於與中國接壤的新界,而是在有海港作天然屏障的香港島,以穫得最大程度的安全,所以早年的香港的經濟活動就只能在維多利亞港的兩旁展開。這亦是為何至今九龍半島與香港島樓宇密度比新界高的原因。

土地很有限。

香港島的平地本來就不多,即使當時中環與上環分別是洋人與華人的市中心,但它們也是建在起起伏伏的山腳上。而再往山上發展並不經濟。另外啊,雖然當時的土地的主權屬於政府,但土地上也有原本的使用者,而使用這些土地就少不免要處理華洋間之關係,這也會花上不少時間。所以土地對那時的香港而言真的很有限。

環境保護是近數十年才發展起來的概念,對於廿一世紀以前的香港並不適用。而第一次的填海是偶然所得的結果,那時殖民政府開接收香港的主權,修葺了皇后大道一帶的路與建築後產生了一堆建築廢料。在今天的思維下這些廢料是必須妥善處理的,只是這事發生在150年前。為了省下搬運與處理廢料的費用,它們就被直接倒進了海旁,開創了這種快捷而方便的方法,而這亦成了香港的第一次填海。

重點是,近岸海域的主權也是屬於當時港府,而總沒有多少住在海上,也沒有什麼人會反對。所以填海造地即使不是便宜的事,但卻最有效益,而香港亦因為開始了這百多年來填海的歷史。
^ 1887-1996 年的填海歷史,轉自 urbanphoto.net

發展與填海在香港劃上了等號。一戰前後陸續地填出了上海街與啓德一帶的土地,二戰後填出了荔枝角、長沙灣,七、八十年代又以填海發展了沙田一帶的新市鎮,而1997年主權移交前再填出了東涌與九龍站一帶,以進行新機場的建設。

所以我們可以將香港理解成一層層的,如年輪般,因為每一塊新填而來的土地都封存了當下對城市發展的理解與規劃。就如上次(點我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showthread.php?t=1765574))提到的旺角、大角咀一帶就封存了商住混合的形態,東涌與九龍站則封存了那功能分散的理念,而每一塊都不含糊地展現了香港在不同時期的樣子。

這是很好的時間旅行,對吧?

-------
彳亍香港希望帶給你一套閱讀香港這城的方法,用歷史、規劃、建築等去建構出眼前所見的鬧市,以及隨之而成的生活型態。彳,左腳也;亍,右腳也。彳亍香港就是緩步行走香港每一寸土地、細嚼每一刻時光。

FB: www.facebook.com/authentic.hongkong.tour/
IG: https://www.instagram.com/authentic.hongkong/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