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不買手信?

伴我久還是棄我走

去旅行,常常見到很多朋友爲了買不買手信(也稱伴手禮或紀念品)給親戚朋友而煩惱。

對很多人來説,去旅行一定要買手信。市場上也是因爲有需求才有供應,所以紀念品店才開了一家又一家。旅遊作家黃愛琳在《再窮也要去旅行》裏也有提過,威尼斯的商店10家有9家都是紀念品店。我沒去過威尼斯,但從這些如雨後春筍般崛起的紀念品店便得以窺知,遊客是有多愛買紀念品。

相信每個人都一定收過堪稱手信界最熱門但也最廢最無聊的當地地標磁鐵與鑰匙圈。貼在冰箱門那些莫明其妙的磁鐵,磁鐵上的名勝地地標,盡是我沒去過的地方。我甚至都已經忘了是誰送我的紀念品。最可怕的還是那一大串叮叮噹噹的地標鑰匙圈。因爲自你送我的這麼多年來,他依然靜靜的躺在我的衣櫃,和塵螨做朋友。越看我就覺得越困惑。我很感謝你送我手信,但這些地方我都沒去啊,所以我把它收藏起來紀念的意義是什麼?

買手信這件事已經逐漸商業化。一些旅行團甚至只走馬看花似的參觀景點,然後就載你到紀念品店去消費。但遊客也從不讓旅行團失望。通常在出發前,就已經查好每個地方的必買紀念品是什麼,有些甚至還列好了幾頁的清單,深怕錯過任何想買的東西。常常在機場就能見到一些遊客check in的行李箱因爲超重而要重新打包,過後一打開行李箱裡面都是滿滿的紀念品,令人乍舌。

當你身在異地,在臉書上與朋友分享自己旅行的喜悅時,回復裏總會出現如厲鬼纏身般的一句話:

「記得買手信給我哦!」

要不要買手信還可自己決定,遇上要求代買的朋友更煩惱。一些平日沒聯絡朋友在得知你將會到某地旅行後,便在臉書上敲你問說:

「能不能托你買這套護膚品?這裡賣很貴!不會很重啦~」

就這樣,你在你的旅程當中又多加了幾個身份——跑腿兼搬運工人兼送貨員。

當然,當你收到朋友從遠方特意帶回來給你的手信,內心依然會感覺溫暖。這代表朋友在旅途中記掛著你,所以為你買了些小東西。千裡送鵝毛,物輕情義重。我明白伴手禮是華人社會的傳統美德,在人際關係上,這不止是代表著一種禮貌,也是一份朋友的心意。

我個人是不常買手信,但其實我並不反對買手信這囘事。

買當然可以買,但還是要適可而止。送給身邊關係親密的親戚朋友,或者旅行期間替你顧家的鄰居都非常棒。這些小手信意味著一份感謝,感激他們平日的照顧與幫忙。

但你真的不用把姨媽姑姐表姨丈表舅父二叔公三姑婆小學同學中學同學前同事前老闆都算進去。

我在路上曾經遇過因爲買不買手信而爭吵的情侶,若因此而影響了彼此的感情,多麼不值得啊!
如果你的行程很滿,或者旅費有限,其實可以對要求你買手信的朋友說清楚,而沒有必要風塵僕僕的東奔西跑,浪費時間在選購沒有意義的紀念品上。如果你的朋友,會因爲你不送他手信而耿耿於懷或生氣的話,那其實你要反省的,是你們之間的關係,而不是有沒有買手信這件事。真正的友誼,是不會建立在手信上面的。

送手信是一份心意,心意包含著真心誠意。如果你真心要買,那就請你用心的為你珍惜的人挑選一份有意義的紀念品,而不是隨便拿一堆買五送一的鑰匙圈就爲了交差了事。或許你會想,每個人都有禮物收,皆大歡喜不好嗎?但其實你買一些無意義的手信敷衍朋友,朋友還是感覺得出來的,最後得益的只是紀念品店老闆而已。作爲一個好朋友,我會寧願你把錢省下來,花在自己的旅程中,再回來與我分享你精彩的旅行故事。

我想,從國外寄回來的一份用心書寫的明信片,遠遠比一份批貨回來的手信更有價值。不是嗎?

你買不買手信?
煙雨扶蘇
當地特殊口味的食物覺得值得購買,
畢竟要不要買是要看自己高興,不構成問題
風揚起思念
大概多虧了我對外的形象就是直脾氣又怕麻煩的自我小資族
所以周遭朋友幾乎很少主動會要我買紀念品給他們
反倒是我對於一隻手數得過來的珍惜的朋友
會主動詢問要不要幫忙帶什麼東西回來

但現在我的生活多了姻親(夫家)這個部份
姻親們大概對我脾氣還不夠了解
會有開口要禮物的情況
我也不嬌慣他們,就是統統一份大包裝的吃食打發掉他們囉
千萬不要讓別人的紀念品,讓自已的旅程不愉快,是我最高原則!
希望各個愛旅遊的大家都能從他人紀念品魔掌中順利逃脫XD
我用三生煙火換你一世迷離
我旅行有三‘不’。
1)不买手信
2)不买土产
3)不买纪念品
舊事酒濃
同意原PO!!

我真的很受不了愛請託別人買東西的人了,我是來旅行的,被他們弄的好像是出國批貨的一樣。

有一次真的不好推辭對方,所以我就說我會刷卡,然後看帳單來就收錢,結果刷卡後加了國際手續費跟在台灣買也沒有便宜多少,這這樣還被對方酸,哎... 你知道嗎?我自己出國玩,為了你的瓶瓶罐罐在找你要的店,還扛回來!!

就像樓主說的,我也一樣會買一些手信給自己珍惜的人,會選購一些適合對方的小東西,例如:小零錢包,化妝包之類的小東西,因為如果我送他巴黎鐵塔鑰匙圈之類的東西,真的沒有意義,如果要買東西送人也要真心的選購,有很多專門給觀光客的紀念品店我不想浪費時間進去逛...至於會送給誰,這一點真的就是看雙方的交情了。
離人心愁
我熱愛各個國家的磁鐵
相見不如懷念
手信也是一份心意,做做人情也不錯
伸手怕犯錯縮手怕錯過
送東西是一份心意. 如果變成送者的負擔, 那受者怎麼會過意的去?

我認為買紀念品應該分成兩個層面
1. 買東西的人喜歡逛, 願意買.

出門旅遊的時候, 除了看風景以外, 逛店也是一種樂趣. 如果你儘往禮品店鑽, 那看的就是禮品. 就會有衝動...買幾個給別人作紀念. 如果你只是看看, 能夠不心動. 或是看到很特殊, 很適合某人的東西才願意掏錢. 我相信你買起來會很過癮. 最糟的是, 同一個式樣買一堆, 回來親朋好友不管個性, 年紀各送一個, 以示公平. 那就沒必要了.

通常我如果出門久一點, 上班有請假, 有需要同事幫忙的, 我會買一點特殊的, 當地吃的東西, 拿到辦公室放在公共的地方讓大家分享. 如果有代班同事, 我也會看看有沒有剛好價位適合, 東西本身適合對方的小禮物, 看到就買一下. 如果沒有就算了, 不會一定要去找一個東西. 當然也看人啦, 有些人拿到這東西會"完全沒感覺", 有些人會很高興你出門還有想到她....所以, 還是要用一點心思, 觀察對方. 要謝謝人家的方法很多, 從一起喝杯咖啡到一起吃頓好吃的...都可以, 不一定要在外地挑東西.

但是如果家人我是一定會準備的. 跟父母兄弟姊妹住時, 我都會根據個人喜好帶東西. 這種東西免稅商店可以解決. 扛這種禮物也心甘情願.

此外, 我自己會不會買小紀念品給自己呢?? 漸漸不會了. 也許照些照片, 回來把遊記整理起來..就很棒了. 除非當場看了就愛不釋手, 不然現在越來越不喜歡買沒有實用性的東西了. 主要還有一個原因, 我父母生前也會出國, 也常旅遊, 他們也愛買一些有的沒的, 回來就放在櫃子裡. 在他們都過世後. 我們在丟這種東西真的就感到對地球很抱歉. 這些東西不像衣服鞋子, 好的可以回收, 壞的丟也不會難過...這些紀念品都完好無缺. 但是沒有實用性(有一些可能還是別人去玩, 買的紀念品), 那是他們的回憶, 不是我們的回憶. 我們就把這類東西都集合起來, 兄弟姊妹一人拿幾樣自己覺得還有紀念價值的, 其他全都扔掉了. 所以, 我自己也告訴自己, 不要再買沒有實用性的了.

2. 收禮物的人真的喜歡或有需要

我有個朋友, 每次出遊常常會帶點東西給我, 因為認識很多年了, 所以互相很了解, 他帶的東西也大多很適合. 我不是謝謝他的禮物而已, 而是謝謝他出遠門, 看到合適的東西還會帶回來. 有時候也會很寶氣的把看到, 但是帶不回來的東西照張照片傳回來. 大家開開玩笑樂一樂. 我相信這也是他旅遊時的樂趣. 他給的東西我從來不問價錢, 也不會因為覺得蠻貴重的, 想給他錢, 因為我沒要求他買. 我也不會因為他會買給我而必須在我出遊的時候回禮給他. 好朋友, 不需要這樣斤斤計較. 如果碰到斤斤計較的人, 大概跟我也不會變成多年的好友. 但是, 有人把你當家人一樣對待, 我們也會把他們放在心上. 有機會就表達, 不需要等到出國再表達.

有時候看到國外不是很貴的東西, 就算再愛我也不會託人買. 因為買回來人家大多不願意拿錢. 真的有需要, 表示已經作過功課, 先把錢給人家, 不要讓人家替你先墊. 拿錢時我一定會說, 如果沒看到沒關係, 錢不用還我...經過這樣的思考, 你真的會自我篩選掉一些狀況. 例如那種跟團的, 風景區買不到的, 朋友本身不會逛街, 本來就不是很會買東西的, 價差沒有這麼多的, 你沒有這樣東西也活到今天的...

買東西, 送禮, 本來就是表達情意, 替你做交情的. 如果你對我的情意跟公司其他同事相同...不必給我沒關係. 我心領了.
心冷怎暖
真的…我覺得旅遊自己快快樂樂就好…
搞的自己出來還要受罪…不要不要~"~
羞射大叔
是的,與其買一堆紀念品,我認為買些當地好吃的又有代表性的食品更好
發糞塗牆
我也有朋友即將要去台北旅行,他問我要什麼做手信,我實在沒什麼缺,香港什麼都有,唯一想到是台灣鳳梨酥
不知道有沒有當地人認為平宜又好吃的?

是的,與其買一堆紀念品,我認為買些當地好吃的又有代表性的食品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