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體驗與冒險--為何是迷失了的旅行而不是迷失旅途中?

十指繞心
根據規劃好的行程、我順利地在某個陽光普照的布魯日下午,來到某處河畔稍作休息,然而腦袋無法放空、身體並不放鬆地在喃喃自語:「太夢幻但又太輕易了……」我無法解釋這種失落包圍着喜悅、滿足感被空虛填滿的困惑從哪裡湧現。
『布魯日謎思』對我這種失格中年來說有如『龐加萊猜想』一般艱深

有着十年大型電訊公司履歷、2銀3金5年馬可孛羅會會員的歷練(主要是中日韓及東南亞),令我每一次的旅程,都習慣花數週的時間進行規劃,從旅遊書到各城市的網站、從跨區到市內的交通、酒店準備等等,以「無風險」為目標,備用方案一籮籮,務求擠滿以小時計密密麻麻的試算表行程。

在這樣的安排下,不時因為「一切都在計算之內」而沾沾自喜、自稱「有名的背包客」的我,從布魯日一路呆呆的走到根特大教堂傻傻地聽聖詩、失魂落魄地浪蕩安特衛普街頭、狼吞虎嚥了布魯塞爾……
那個要命的『布魯日謎思』直至我來到巴黎、從Abbesses地下鐵摸路上地面時終於找到答案……正要罵自己豬頭不去乘升降機卻發現要爬143級樓梯上地面之時,映入眼簾的卻是一幅又一幅浪漫的現代璧畫,然後又精神錯亂地因為看到出閘口而嘆息樓梯太短了。(有興趣可搜尋"abbesses station staircase")

原來,一切都是因為「規劃」過度而造成「體驗」不足的問題,假如規劃完善,或許會知道去聖心堂的這個地下鐵站暗藏機關,並會避開地面通往聖心堂那些「長命斜」及數以百計的梯級、再付1.9歐元去乘搭纜車直達終點……(雖然也可能因為規劃而知道璧畫的存在,不過連羅浮宮也提不起興趣入內的文化缺失中年的我,似乎「規避」的機會比較大)
左邊是纜車、右邊是樓梯,如果你已從地下鐵的143梯級爬出來,哪邊才算是體驗?
聖心堂的重點不是聖心堂,但對我來說重點也不是巴黎全景,而是不曾想像過的樓梯

然而,欠缺「規劃」的一趟旅程,為我換來了免費欣賞璧畫的良機、沿途優美景致的斜坡道及風格獨特的小店,雖未至於出現「冒險」但「體驗」卻得到倍數計的收獲。

或許,當你有超過300次以上飛行經驗、即使2週的行程也可以10分鐘內收拾好背包(是的,夏季連行李箱都省掉,去酒店洗吧)、腦袋已記錄了護照資料,很自然地你會對出發有點麻木、對意外有點討厭,因為經驗早已把你薰陶出單一麥芽的香醇了、任何味道也無法滲入從而改變你的濃郁味道,或許實際上我早已對旅行的真義徹底迷失了。

規劃一趟多、快、好、省的旅程漸漸成為旅行的KPI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關鍵績效指標,天啊!為何我一直想辭掉該死的無盡KPI工作去浪遊世界,一邊卻對自己珍貴的旅行執行KPI?這種喪心病狂的所作所為必須要中止!

如果短短的一個往聖心堂的途中就因缺乏規劃有這種收穫了,那麼整趟旅程呢?
有一次到胡志明市出差,除了因為工作繁忙而來不及規劃會議後的行程外,又因為當地同事報稱在街上使用iPhone而被電單車騎劫的狀況,所以那幾天除了找當地朋友之外,就真是摸着石頭過河地遊歷市內了: 徹底迷失在橫街窄巷、 品嚐不知評價的路邊美食、胡亂地與當地及外國遊人搭訕……沒有「規劃」換來了真正令人嚮往但心情忐忑的冒險,然而這才是真正的旅程,這才是尋找自己的過程,是迷失才有了從新規劃自己的契機、而不是過份規劃得連腦震盪的空閒也沒有;我在想,下一趟旅程,只需定好日子,訂機票、跨境車票及酒店就足夠了,其他的事就交給「冒險」吧。
靜侯輪徊
這個好像也是我所缺少的.........部分,這些年我已經開團太久及人數有時不好掌控時間,看來我應該來單飛一次找找自己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