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旅行背後,給所有獨遊症患者

放下手中刀做你懷中貓
一個人旅行背後,給所有獨遊症患者

我試過獨自由東歐遊歷到南歐,也試過和家人朋友共遊歐亞。這麼多年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兩次旅行,一次是半獨遊半共遊的台灣,另一次是和知心去的巴爾幹。我想我算是兩種方式的甜酸苦辣都嘗遍了。看見版上一直大多大推一個人旅行,想想自己曾經也是重度獨遊病患者,然而現在出遊的頻率低了,開始追求更深刻的旅行,加上最近自己的經歷,我想更實在地反思一下,獨遊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自由安排行程,不用妥協,完全獨立,完全做自己,不用擔心同伴目光……獨遊的好處大概不用我再仔細說明了。出來社會之後,愈來愈多朋友也開始愛上自己一個旅行,理由我也略知一二。平常在工作上,愛情上,家庭上都有各種壓力,我們總要因為不同的理由妥協,漸漸地就失去了做自己的空間。如果終於有了喘口氣的空間,當然會想拼命呼吸新鮮的空氣啊!畢竟假期完了,又得回到那種不得不的狀態了。

我試過,我試過自己一個在東莒走路環島,我試過自己一個在聖米歇爾城堡看貓看了一個下午,我試過自己一個在斯洛伐克的太陽下拍了好久的照片直至自己滿意,我試過在阿嗎啡海岸自己一個在美景中陶醉了好久好久。那種自由實在叫一個爽。

直至有一天,我累了。

我期待在青旅會遇到新朋友,然而入住那晚的十六人房只有我一個人。
入夜後自己一個到達車站還要找路去到旅館,我會害怕。
在車上看到驚為天人的海景,轉頭看看旁邊的座位,並沒有人陪我一同興奮。
沒有同伴自己去參加溯溪,好幸運得到教練們特別照顧,不過看看旁邊一群一群的青年男女互相戲水作弄對方,上坡時又手牽手互相幫助,心裏只能歎了一下氣,繼續笑笑鼓勵著自己努力爬上去。

看了Into the Wild這套電影,電影最後主角臨死前在日記上寫上: Happiness is only real when shared. 那時還只是國中,慒慒懂懂的覺得很有意思,卻沒完全明白。

待我大學幾年獨遊病病入膏肓過後,讀書讀到三毛講了下面這一句,說出了我一直的感受。

讀書和旅行,是我個人生命中的兩顆一級星。快樂最深的時光,大半都由這兩件事情中得來,而這種經驗,其實又交雜著一種疼痛,說不明白的。

我才恍然大悟,獨遊的快樂,是一種伴隨著疼痛的快樂。那種自由,是付出了代價才獲得的。不知道三毛她當年初到歐洲是不是也經過過這樣的掙扎?

於是我開始重拾起共遊。
國中同學想加入我的台灣之旅,我反正要去一個月,欣然讓她參加後半的旅程。
國小同學剛好在歐洲,我邀請他一起去巴爾幹十天。他也爽快的答應了。

當然我還是要忍受好友亳無方向感,對旅行亳無經驗,所有對外的事情都還是得我來。但我們一起騎去七星潭享受了悠閒的下午,在颱風下急不及待離島坐上了蘭嶼海上樂園之真海盜船,一起取笑對方在旅程中有了暗生好感的對象的過程……如此種種趣事,即使我們旅程完了回到香港,幾年來每次提起總是津津有味的,像佳釀在口中縈繞久久不散的香氣一樣。

另一個旅伴性情更是奇怪,不過身為百科全書的他總是可以為你補充當地民族鬥爭以至戰爭歷史,比從互聯網能查到的更生動也更為深入。在街上迎面走來一個醉漢,不必強裝自信鎮定了,直接捉住旅伴表示害怕,他會帶你快步走過。在斯洛文尼亞騎車下坡重跌,那一刻暈得甚至沒有能力移走壓在你身上的單車,幸好他快步跑來小心地扶起了你。在dubrovnik看著湛藍無比的亞述海,他在岸邊買好了凍果酒,你快樂的踏著水,不用擔心財物會瞬間被拿走了。連以前旅行從來不進餐廳的你居然也在zagreb的碼頭旁花了小錢吃了一頓大餐,一起看著黃昏當前小孩玩耍、大人散步的剪影,一切都美好得不像話。

有時看見好多人講起獨遊,總說到聆聽自己的內心,讓自己更獨立,不用理會旁人目光,學會對生活感恩等等,我不禁會想,這些明明是我們在日常生活都應該試著去實踐的事情啊。咦,窗外那棵樹開花了,我今天想獨處而並不想去這個聚會,遇到問題先試著自己去解決,這些都是平時也可以做到的事情。會不會是,我們平常生活得不夠努力而已呢?

我也狂熱地愛過獨遊,覺得沒有旅伴的自己認識新朋友容易多了,而且好多事情只能自己一個做。後來又發現像每次認識新朋友一開始那段千篇一律的介紹也很累人,而且幾個小時裏補足你們認識之前的空白也需要高度投契;想去享受偏遠點的自然風光,自己一個去也就失卻點樂趣了,甚至有時還有點危險。

也或許獨遊多了,會令人更加珍惜有朋友一起旅行的時刻,更加珍惜身邊那位旅伴。因為一個懂得尊重和遷就的好旅伴,能夠把獨遊那種自由的快樂昇華至另一個境界。自己一直憧憬想看的那道風景,自己一個終於到達了,得到的是滿足感,還有伴隨而來幾分難以名狀的失落。然而和旅伴同時看見了那一片美得說不出話的海時,交換的那一個興奮至極的眼神,那一刻你們分享的是快樂,也是靈魂。和在過山車的最高點俯衝下來的那種興奮相比,滿足感就相對平淡多了。幾年後回想起來,獨遊看過的風景漸漸淡忘了,而那次旅伴講錯話引得全桌哈哈大笑的情景卻還是那麼歷歷在目。旅行中最美的風景,始終是人。

我身邊有一對異國情侶,一次旅行中認識後,然後一直約好在世界不同角落見面旅行。現在終於住到了在一起,男生說到之前還一直擔心會合不來,女生回應:連一起旅行都做到了,生活還有什麼難的呢?

隨著我們愈長大,似乎能讓我們放心做自己的人更是愈來愈少。然而我更願意相信,獨遊上癮的朋友們很多只是還沒有找到那個讓你願意去照顧,讓你可以去依賴,那個可以一起分享快樂的人。待你真的找到了,可能就沒有辦法再痛並快樂著了。

祝廣大獨遊病患者都能找到屬於你的解藥,不過還沒找到之前、旅伴剛好沒假期的話,偶爾一個人旅行也還是不錯的選擇,是吧? ;-)

想看更多照片和遊記歡迎來我家坐坐哦,也很期待各位和我分享你們的故事,我最喜歡聽故事了:)

https://www.facebook.com/onB612
划船不用漿全靠浪
地獄旅伴讓你更珍惜天堂的存在!
所以現在去旅行都會更加的小心,差不多要把對方從旅行哲學到生活習慣都了解一遍,再加上自己無數次心理準備建築,才敢跟新旅伴冒險去哈哈

哈哈。。這樣想可能會讓你掉眼鏡哦。
所謂相見容易同住難
相見有退路,好心情才會你。你所看到的是一個好心情的人。
同住嗎。。別的不說,分用廁所這関就很難過了。

我的經驗是。。能夠獨立的旅伴,才是好旅伴。
我和朋友去玩柬埔塞,吳哥一起玩得很開心,金邊他只玩一天就到海邊去,我玩多兩天才去海邊見他,然後就一起走囘泰國。 有同樣的興趣的事情一起分享,不一樣的各玩各的。
搞清楚旅伴不是家人就會輕鬆啦。
不再打擾願你安好
那你要去學太極。。太極真意是“捨己從人而不失己”。8-|
當然“任性而為”當然很爽,但是時常這樣不會無聊嗎?
而去還是去從別人的任性之中而認識自己的機會。

如果說“能夠適合任何環境”“能夠適合任何人”那是太誇張的要求。
但是說“能夠適合一些環境”“能夠適合一些人”這應該是最少的期許吧。
該努力的是“能夠適合很多的環境”“能夠適合很多人”這囘讓我們的生活很有保障。
因爲,人是環境的一部分,而且是建設力和破壞力很強的一部分。
可以說“逆天者亡,逆人者衰”。

我那個任性是...辭掉工作一直到處跑。
這種任性不是太多人可以跟著這樣子。
吃素的蚊子
我那個任性是...辭掉工作一直到處跑。
這種任性不是太多人可以跟著這樣子。

這是你自己的選擇,只要你自己知道自己決定要這麽做,又何必在意別人怎麽看呢?
只要你以後不要怪別人,拖累別人,那誰有權利不同意呢?

年輕任性是人生的一個階段一層樓。每一梯級都是經驗,更上層樓之後回頭看見滿地的碎片和滿身的傷痕就會自覺的穩重啦。
巷尾暖陽白襯衫
我三十歲以後才開始自己一個人旅行
比較困擾的問題就是
有些地方例如要需要一個人去點餐一個人佔位置的
或是去洗手間 但是家當也要一起背進洗手間的
其他部分都挺好
一個人旅行 的確有時候會有點寂寞
不過現在有智慧型手機
想分享的時候可以facetime所以也就還好

好的旅伴難找 一個人也不錯
男人善騙女人善變
好的旅伴很難找, 跟家人或朋友一起, 不知為何總是我打點及安排一切, 跟家人一起更要負擔所有旅費,去每一個景點要跟他們介紹, 安排不好會抱怨, 試過在車上為GPS不準確未能到目的地而被罵, 自始以後, 我就開始一個人獨行, 一個女生勇闖歐洲、澳洲、韓國, 接下來還會去日本, 感覺其實很放鬆, 雖然有時會有剎那間的寂寞, 但只是一瞬間的感覺而矣!
來不及說再見
看完全文,很有感。
是說現在旅伴又難尋,但是真的有感覺越獨遊越邊緣。
寧負天下唯不負你
看完全文,很有感。
是說現在旅伴又難尋,但是真的有感覺越獨遊越邊緣。

這是正常的,當我們能夠獨處時,我們就不想“麻煩”別人和“將就”別人,所以沒需要互動了。 就像一個人走向高山,高處不勝寒啊。

但是,人從來就是群居動物,互動是我們靈魂糧食。 上了山沒有了這種人間溫暖啦。
不過,上山難,下山容易,因爲我們本來是從山下來的啊。

現在的我已經學會下山了,就找一些談得來的朋友培養感情,溫暖一下雙方的人生。

可惜,當我瞭解到什麽是寂寞的時候,父母已經不在了。
所以早點上山,當你知道問麽是”溫情的飢餓“的時候,父母還在,來得及還給父母溫情。

年輕人,早點學會孤獨吧。
朵朵奇葩跳恰恰
獨遊和群遊都很好,只要是利己利人的,都可以是難忘的旅行;

版大提到的電影這首歌不錯聽,得到極大的迴響:

Eddie Vedder - Guaranteed (Into The Wild) - YouTube
說忘是謊
那你要去學太極。。太極真意是“捨己從人而不失己”。8-|
當然“任性而為”當然很爽,但是時常這樣不會無聊嗎?
而去還是去從別人的任性之中而認識自己的機會。

如果說“能夠適合任何環境”“能夠適合任何人”那是太誇張的要求。
但是說“能夠適合一些環境”“能夠適合一些人”這應該是最少的期許吧。
該努力的是“能夠適合很多的環境”“能夠適合很多人”這囘讓我們的生活很有保障。
因爲,人是環境的一部分,而且是建設力和破壞力很強的一部分。
可以說“逆天者亡,逆人者衰”。
“捨己從人而不失己”
忍不住想說這是不可能的事,從小被這種教育搞得很不快樂,每人是獨立的個體,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思想,捨己從人而不失己,經過多少和旅伴或生活上的挫折經驗,透過耶穌才終於了解,這是不可能的事,人類所有的能力,只是看重自己的選擇和尊重別人的選擇。
人不死終究會出頭
獨遊真的是會讓人充滿複雜的情緒~~~喜歡這篇文章!(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