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考 Kraków:理想城市,民族聖山

婊子配狗天長地久
Kraków,波蘭故都,在這個大家對全球語言都越來越能掌握的年代,中文很精準地翻譯為「克拉科夫」;不過我從小就知道這個地方了,那個在台灣大家都只透過美式英文掌握天下事的年代裡,讓我嚮往已久的這個波蘭歷史名城,是英文發音的 Cracow「克拉考」,不得不說,這個不精準的老式音譯還是比精準的新派音譯「克拉科夫」浪漫多了,就容我繼續以「克拉考」稱呼這個地方吧!
1201649 1201654

此前,我們已經兩次計畫要來波蘭大旅行,當然也計畫了要玩克拉考,但兩次的長假都臨時被老闆砍成僅剩一個長週末的短假,因此第一次只去了 Wrocław/Breslau、第二次只去了新都華沙 Warszawa。第三次,終於這一次十月初又有機會來波蘭,就乾脆讓整趟旅程單純一點,完全不去波蘭其他地方,只來克拉考!
1201662 1201661

猶記去年十月初同一時間,我們正好就在造訪波蘭華沙,那時儘管英法德都還算是只要穿件薄外套就好的和煦秋天,華沙卻寒風刺骨,冷得大家紛紛用大衣、圍巾和貼身保暖衣,把自己包得緊緊地;沒想到今年十月初,克拉考仍在夏天的尾巴,陽光普照暖洋洋地,街上行人大多都還穿著洋裝或短袖短褲,也不會像炎炎盛夏一樣讓人熱到流汗。今年我們來得正是時候!
1201663 1201664

每次從西歐到波蘭,就是一個放縱生活的開始,因為這裡物價比起西歐實在便宜太多,比起同為東歐的捷克居然也便宜一大截,畢竟波蘭的觀光化還遠遠不像捷克這麼嚴重。我們每次來波蘭,都只花一天 €50-60 的價錢找兩人住宿,以這種價位就在 Wrocław 住過兩房大公寓、還在華沙住過豪華大旅館,這回在克拉考又住到一次古色古香大公寓,又可以每天盡情買東西回家煮飯了!
1201665 1201666

一、克拉考,井然有序的理想城市

老城區 Stare Miasto

漫遊克拉考,其實也不用事先特別做什麼功課或特別計畫玩什麼,反正先朝著老市中心走就對了。就像在我去過的華沙老城與 Wrocław 老城一樣,這個克拉考老城一樣充滿了波蘭中世紀特色;說它中世紀,其實 13-16 世紀的波蘭立陶宛聯邦早已走出比南歐文藝復興還要先進的貴族民主制,更大量實踐了波蘭獨有的「理想城市」模型。
1201667 1201668 1201913

這個先進的理想城市,其實也就是寬敞明亮、井然有序、對城市生活健康清爽的「格子狀城市」,把城牆內的區域劃分成一個個正方形或長方形街廓,以筆直寬敞的大街道分割;一個街廓可以分給一或多間私有中庭大宅,也可以分割成細長的透天建築共享公有中庭;市中心中央幾個街廓不蓋房子,空地留下來當中央市場,正中央蓋一棟市政廳、布料廳兼頂蓋市場建築。
1201671 1201670 1201669

這種「格子狀城市」,以今天的眼光來看也許沒什麼了不起,甚至我們可能還覺得遠比歐洲其他小巷曲折幽深天際錯落有致的中世紀城市來得呆板無聊,但這卻是歐洲歷史上的大突破。義大利文藝復興儘管高調地研發了類似的理想城市理論還風行全歐,但義大利自己的古城們卻沒有一個成功的完整案例,歐洲能實踐這些幾何狀理想城市的地方也屈指可數,還要等西班牙去殖民中南美洲另起爐灶才有機會開始實驗。
1201672 1201673

然而在波蘭,古都克拉考以及其他古城,歷史一點也不輸西班牙義大利或其他歐洲國家的古城們,卻都能理性規劃確實執行,成功地蓋出一個又一個美夢成真的理想城市。逛古色古香卻寬敞明亮的格子狀老城,似乎已經成為波蘭古城旅遊的特色?我的每一次波蘭行,飛機降落時還天旋地轉恍若不知身在何方,但只要一進入方整寬敞的格子狀古城,我就清楚地知道:我又來到了波蘭!
1201674 1201675

布料廳市場 Sukiennice

波蘭古城最令人耳目一新、神清氣爽的,當然是老城廣場。我此前去過華沙老城廣場,方整寬大建築整齊,中間還有戰鬥美人魚庇蔭市民;還去過 Wrocław 老城廣場,圍繞著多彩鮮明的建築面孔,是全波蘭最大的廣場,正中央竟還可以放下一個市政廳、市場與教堂。這個克拉考老城廣場呢?它和 Wrocław 比較相似,一個大廣場中央也放上一棟布料廳與市場、還有零星的高塔遺跡與小教堂;這裡雖貴為古都,尺度卻沒有 Wrocław 的廣場大,卻有更熱鬧如大舞台般的廣場生活景觀。
1201684 1201685 1201686

有地面拱廊的布料廳 Sukiennice,本身是城市最有錢有勢的行會交易廳,更像個大市場建築,將一個可能太過廣闊無垠的廣場分隔成東西兩邊,各自可以獨立運作成為不同功能的中尺度市場,也成為兩個世界擁有不同的古城建築表情,這種空間格局像是我去過的萊比錫與帕多瓦;布料廳建築居然也有點像個城堡,兩邊的長條女兒牆上居然也有一個個凸起的城垛,城垛頭上則是一支支滑稽可愛的落水怪獸,令我想起了同樣以落水獸聞名的巴黎與牛津。
1201687 1201688 1201689

布料廳的地面層,空間的運用也不含糊,商業空間規劃利用得非常徹底,就把長條建築再細分為三條,兩側是兩條騎樓商店街面對兩邊的市場廣場,中間則是一條擁有兩面店鋪的室內大拱廊,頗有中東與北非市場 Bazar 琳琅滿目的熱鬧。中世紀時,這些或露天、或有騎樓、或位於室內拱廊的市場,賣的有魚肉、有蔬果、有榖物、有香料、有器物、有衣革、更有玻璃金屬器皿等手工藝設計產品;同一個市場到了今天,雖然沒那麼豐富多樣了,卻清爽許多,不再瀰漫有機物陣陣混雜的味道,而成為波蘭特色手工藝品的文創櫥窗。
1201690 1201691

老城廣場 Rynek Główny

不論我們是住在克拉考市中心的哪個區域、不論我們這天要往克拉考哪個地方遊覽,每天莫名其妙地一定會經過的就是老城廣場,每天早晨一定經過這裡看市集開門,每天夕陽時分一定再經過這裡看街頭藝人,每天入夜酒足飯飽後,也一定會來老城廣場散個步消化一下再回家。
1201692 1201693 1201694 1201695 1201696

大廣場儼然成為我們的克拉考生活背景,就像自己家附近的公園那樣習以為常。十月初的克拉考,完全沒有讓我們覺得暑假已過進入秋天,完全沒有一點收假後大家回到工作崗位辛勤工作的氣氛,這個七月到九月的甜蜜夏日彷彿仍在繼續,廣場上每天輪番上演宗教集會、集體婚禮、或是老少咸宜的園遊活動,沒有活動時就是街頭藝人們的大舞台,廣場前的革命雕像 Adam Mickiewicz Monument 就是年輕人約會見面的地標。
1201697 1201698 1201700 1201699 1201701

來過波蘭兩次,不論在華沙還是 Wrocław 我都很喜歡城市裡的生活氣氛,那種氣氛不像我在捷克古城們看到的那麼觀光化、更不像布拉格那樣龍蛇混雜而躁動不安,而是人人斯文有禮、步伐穩健而堅定、即使在冷冽寒風中仍帶著充滿朝氣的臉龐。這回在克拉考,這裡的氣氛有點似曾相識,卻又不盡相同。如果華沙和 Wrocław 都是生活重於觀光的城市,這回我倒覺得克拉考是個觀光重於生活的城市了,還好這裡的觀光比起捷克來舒服宜人很多。當布拉格處處有等著騙觀光客錢的兌幣處與計程車、當捷克古城的商家店家對客人大小眼忽爾鞠躬哈腰忽爾臭臉時,克拉考街上雖然觀光從業者眾多,但都非常禮貌、面帶笑容、與人保持一個尊眾互動的親切距離。
1201702 1201703 1201704

從第一晚,我們就驀地見識到克拉考與其他波蘭大城不同的風情:這裡居然有觀光馬車!比起我在德國法國比利時等地方看到過的馬車都漂亮多了,而且馬車上都是美女騎士!坐馬車遊古城,這個觀光活動在歐洲好多地方都有,但我最欣賞克拉考的:這裡的馬車要寬敞、設計要古典細緻、結構要擁有最舒適的耐震功能、車體要擦得光亮、女騎士要穿得俐落而雅緻、還要保有大宅女侍兼顧英氣與溫婉的禮節。從馬車的整體呈現,就可以看見克拉考的觀光仍堅持一種老派的優雅。
1201705 1201706
月老下次記得給我打死結
二、克拉考,波蘭的民族榮光

雅捷隆大學 Uniwersytet Jagielloński

走過牛津劍橋、魯汶萊登、海德堡符萊堡、帕多瓦費拉拉、波隆那與薩拉曼卡等許多地方,我們在歐洲古城一定不會錯過的行程就是中世紀大學。那克拉考有什麼?就是哥白尼的母校雅捷隆大學。以雅捷隆為名,這裡讚頌的並不是於 1364 一手創校卻後繼無力的國王 Kazimierz III Wielki,也不只是風光地主持復校典禮的雅捷隆國王 Władysław II Jagiełło,而更是一點一滴集資捐助、將大學營運帶上永續軌道的復校推手 - 雅捷隆夫人 Jadwiga 女王。中歐歷史上,許許多多的沙場征戰、開疆闢土、以及開幕剪綵都是男人的功業,但儘管一直史有記載卻總是被大眾忽略的,往往是待在一個個城市長期經營城市文化的女性身影。
1201715 1201716 1201717

剛好,這年十月一日正是雅捷隆大學開學日,第一週正是開學週,路上到處是才剛剛陪著孩子安頓好住處的家長、處處是帶著學弟妹逛校園逛古城的學長姊、好多間酒吧舞廳輪流主辦各系的迎新晚會。來大學城,我喜歡看到的就是年輕人揹著書包拿著筆記本穿梭來去、在長凳上研討課業、在咖啡桌上高談闊論的身影,總令我回想起我在母校的中世紀大學生活。克拉考這個觀光城市如此熱鬧,學生生活卻與觀光生活莫名地水乳交融,不可分割,每一家餐廳與酒吧,很難辨認它到底是觀光餐廳還是學生餐廳,因為它們就是一般的菜單、一般的價位,不因為客群是學生、市民還是觀光客而有差別,往往這邊幾桌坐滿了學生的同時,那邊幾桌可能就是掛著單眼相機的觀光家庭。
1201720 1201911 1201721

雅捷隆大學,當然在老城中心裡還是擁有一個相對清淨的角落,幾個大學街廓和主要建築都集中在城西,這裡商家較少、景點較少、觀光客也比較沒有什麼機緣來此駐足。當然這裡還是有一個觀光景點,就是雅捷隆大學最老的古建築:大學廳 Collegium Maius,今日也開放為全日分時段參觀導覽的景點了。領軍我們這班的是個大四快畢業的漂亮女學生,由女學生帶導覽,除了會解說大學歷史典故與建築細部外,更棒的是也會來點學生眼光的現身說法。
1201723 1201724 1201725

在我的母校,擁有六百年歷史的大學廳至今還是擁有校長室與註冊組的行政大樓,不過這個雅捷隆大學廳可能真的保存太完整、建築太漂亮、收藏太豐富,已經變成一間專門給外客參觀的校史館了,只有在少數特別日子給大學師生舉辦各類儀典。大學廳的導覽,不只是向我們外國人宣揚雅捷隆大學校友們的豐功偉業,還要趁機整體宣傳波蘭的豐功偉業。
1201726 1201727 1201728

這裡除了可以看校友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之日心說研究與辯論外,還能看許多波蘭學者們的文學、科學、戲劇與藝術成就,譬如以電影圈來說好了,幾位「榮譽博士」就包辦了歐洲三大影展與奧斯卡獎項。克拉考果然是最神聖的波蘭古都,不管是波蘭哪裡畢業的,只要有了國際成就成為波蘭之光,就有機會被雅捷隆大學藉由「榮譽博士」收編名校旗下成為國家榮耀。
1201729 1201739 1201730

室內導覽結束,就是任我們在大學廳後院悠遊的時間了。沒想到克拉考市中心棋盤格正方形街廓中,還有這麼一片充滿綠意的城市綠洲,坐在長凳上還有鳥語花香陪讀,庭院裡處處放著簡單的互動式科學儀器,都是雅捷隆校友們在實驗室完成的發現與發明。15-16 世紀波蘭立陶宛聯邦的黃金時代裡,波蘭可是宗教最包容、商貿最活絡、藝術贊助也最興盛的地方,海納百川吸納了歐洲各地甚至中亞穆斯林的科學與文化菁英來到克拉考,哥白尼,只是一時俊彥的其中一個而已。
1201740 1201742 1201741

聖瑪莉教堂 Kościół Mariacki

克拉考的確有兩個世界,就像今日的克拉考有大學生活也有觀光客生活一般,黃金時期的克拉考也有兩面,一面是屬於市民的克拉考、另一面是屬於全體波蘭菁英以及國外人才的克拉考。在城市景觀上,這個雙面的城市性格也反映在兩間最重要的大教堂上:一間是屬於克拉考市民的大教堂,一間是屬於全體波蘭人民的大教堂。
1201745 1201746

屬於市民的這棟就是 Basilika Mariacka/Kościół Mariacki 聖瑪莉教堂,就位於老城廣場的東側,有高塔配短進深比例不太相稱的整體造型,也有雙塔一高一矮的不協調立面。這裡畢竟是平地、少石頭、多沙土的波蘭,能支撐教堂高塔的地基本來就不多、甚至沙土燒成的磚也不是把塔蓋高最好的材料。不過儘管外型稍嫌殘缺,聖瑪莉教堂的內部可漂亮了,磚造的栱筋與牆面就是可以發揮磚造細緻的「疊砌」個性,可以把石造大教堂一片到底的單色給變成多彩交織的花色,教堂的藍色天頂更是瑰麗,彷彿在室內有一片藍色穹蒼,天空上面有點點金色星光。
1201747 1201748

這個教堂的確是屬於克拉考而不是屬於波蘭的,它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典故就是一個守城戰的故事。今日,午夜前每一個小時塔上都會播放 Hejnał mariacki 紀念號角,這是 13 世紀時一位塔上號兵遠遠看見蒙古人來襲時吹的,這個號兵沒吹兩聲就被箭射得很遠的蒙古人射死了,不過畢竟在死前成功地提醒了市民全面備戰,才讓克拉考逃過了屠城浩劫。
1201749 1201752

儘管在波蘭裡,代表國家的最神聖教堂是城堡丘的瓦維爾大教堂,但出了波蘭國界到了海外,聖瑪利教堂這個市民教堂卻變成了全球波蘭移民的「波蘭式教堂」原型,在美國尤其是芝加哥與底特律特別多。過去波蘭立陶宛聯邦的黃金時期,近悅遠來的波蘭條條大路通克拉考;而今日經過了多次瓜分與共產統治後努力復甦的波蘭,竟變成了歐美各國中著名的移民輸出國。這個物換星移令人不勝唏噓,不過能這樣讓波蘭文化開枝散葉到海外各地,也未嘗不是美事一樁。
1201753 1201755 1201754

瓦維爾山丘 Wawel

波蘭的國家級聖地,可就不在克拉考老市中心核心,而要向南走過一條皇家大道,來到城南的高地 Wawel 瓦維爾山丘,山上有瓦維爾大教堂與瓦維爾城堡。瓦維爾城堡設在這裡,完全符合中世紀城市的空間邏輯,讓一圈城牆經過一個城市高丘戰略要地,在此建造城堡連結城牆,戰時是指揮城市抗敵甚至城破時的最後一道防線,平時則作為貴族統治的宮殿。
1201764 1201765 1201766

一般中世紀城市裡,這個「貴族」可以是公爵侯爵或伯爵,但在克拉考就是頂天的波蘭國王了,這個城堡也成為波蘭皇宮直到 17 世紀初遷都華沙為止。因為皇宮的獨特地位,使得克拉考的中世紀城市圍牆並沒有呈現單純的圓形發展,而是圓形往南邊拉出了一角,有點像漫畫的對話方塊似地。為了給皇宮尊崇的一段儀典與閱兵大道,特別從老城區往南拉出了「皇家大道」才到瓦維爾山丘,然後讓來客慢慢繞著瓦維爾山丘一步步謙卑地爬上去,到山頂上的瓦維爾皇家城堡 Zamek Krolewski na Wawelu 覲見國王。
1201769 1201768 1201767

波蘭的黃金時代與更早的古建築,大多是就地取材的紅磚風土構造,就連地面上的聖瑪莉教堂都是一片紅磚到底,只有較富有的建築地主才有本事蓋石造華夏,也只有最尊崇的瓦維爾城堡能在 14 世紀就蓋這麼大一個四層樓全部石造的城堡宮殿。到了 16 世紀,還趕上了最新銳的義大利文藝復興流行,增建出三層優雅的拱廊中庭。
1201770 1201771 1201772

最後,整個波蘭地位最崇高的古蹟,是城堡旁邊的瓦維爾大教堂 Katedra wawelska。相較於屬於市民的聖瑪莉教堂,瓦維爾大教堂昔日是屬於波蘭國王的皇家大教堂、今日也是屬於波蘭共和國的國家聖地;過去只有歷代波蘭國王能葬在這裡的墓穴,到今日還加入了當代多次復國運動中的波蘭英雄們。波蘭在 20 世紀最著名的人物 - 教宗若望保羅二世,幾十年前也在這裡當過神職人員,可惜他已經不只是波蘭英雄而屬於整個天主教世界,因此遺骨留在梵蒂岡聖保羅教堂而沒有歸葬家鄉,這一直是瓦維爾大教堂的遺憾。
1201773 1201774 1201775

瓦維爾山丘,不但地位神聖,地勢也很傲人,在克拉考不論要看日出還是看夕陽,這裡都是最好的地點。這個具有波蘭「聖山」地位的小丘,在歷史上的「瓜分波蘭」中當然是象徵性的征服地標:只要佔領並管理了瓦維爾山丘,就等於佔領了克拉考,也就等於降伏了波蘭。克拉考這個古都,在波蘭古城中一直都算是最幸運的,它只當過黃金時代的波蘭皇城,而波蘭衰落後外敵對首都的燒殺擄掠,都讓新都華沙代為承受;在瓜分波蘭的歷史悲劇中,許多古城落入殘暴的沙俄之手、許多落入鐵血極權的普魯士之手,克拉考則交給了最開明也最包容多元語言文化的奧地利帝國,而能在懷柔統治下毫髮無傷,直到今日。
1201776 1201778 1201777
回憶會告訴你什麼叫幼稚
三、克拉考郊外,地下鹽礦大教堂

老城區北方

遊客來到克拉考,一般不會只遊覽克拉考而已,往往還要當日來回往外玩兩個世界遺產景點:Wieliczka 鹽礦與 Auschwitz/Oświęcim 集中營;而對我來說,我還對另外一個比較低調的世界遺產更感興趣,就是車程大約一小時以外的 Kalwaria Zebrzydowska 聖山修道院。三個郊外景點選兩個就好了,既然這是個充滿歡樂氣息的夏日尾巴,我們決定還是一路保持愉快心情,就捨棄 Auschwitz 集中營吧!要面對歷史血淚省思人性,並不一定要親身到什麼黑暗地景,還是靠自己多閱讀、思考、辯證,也許更有價值。
1201780 1203440

要搭巴士郊遊去,就要從老市中心往北郊走。經過城北《抱銀貂的女子》博物館 Muzeum Książąt Czartoryskich(可惜銀貂女子去柏林旅行了)、轉個彎穿越城門塔 Drama Florians、再穿越城北的防禦碉堡 Barbakan,這就超越了中世紀克拉考古城的界線,到了 19 世紀末現代化開發的克拉考新城區。19 世紀末這個科技發達的新古典時代,奧匈帝國的統治下的「克拉考大公國」發展得也不含糊,迎面而來的第一個廣場 Plac Matejki 揚馬泰柯廣場,依伴著國家美術學院的堂皇古典建築,就具有 19 世紀民族國家長方形紀念廣場的完整形制,就像布拉格新城區的瓦茨拉夫廣場 Václavské náměstí/Wenceslas Square 一樣。瓦茨拉夫廣場有英雄老國王與抗暴新青年,揚馬泰柯廣場也一樣有波蘭的歷史英雄與當代才子。
1201781 1201782

廣場上的戰爭紀念碑,遠看像是拿著槍砲的現代戰爭,近看才發現是身著鎧甲的中世紀騎士身影。這裡紀念的是 1410 年的 Battle of Grunwald「綠林之戰」五百周年,紀念波蘭決定性地擊敗普魯士祖先條頓騎士團;而廣場之名得自波蘭史上最出名的愛國畫家 Jana Matejko,他最著名的作品就是畫這場綠林之戰,他也在波蘭被瓜分的 19 世紀窮其一生畫了一大堆波蘭歷史、神話、國王與英雄肖像等等民族作品,真是愛國藝術家的模範。這場波蘭擊敗普魯士的戰爭,是抑鬱的波蘭不吐不快的歷史榮光;而對於此時的統治者奧匈帝國來說,剛剛才在「德意志統一」政治鬥爭中輸給普魯士「小德意志」方案的奧地利,可能也樂得讓波蘭小老弟幫忙吃一下普魯士的豆腐。
穿越廣場終於到了巴士站牌,搭 304 號可以去 Wieliczka 鹽礦,若要去 Kalwaria Zebrzydowska 聖山修道院則要到巴士總站搭 INTERPALM (http://interpalmbus.nazwa.pl/index.php?strona=krakow-cieszyn) 的小巴。脫離了老城區,赫然發現這裡的建築開始雜亂了、破敗了;這樣說其實也不公允,因為這只是拿整修得完整而亮麗的老城區建築來比較而已,也說不定其實是老城區維修得太漂亮整齊,而這裡更能見到有點雜亂但也生機蓬勃的日常生活景觀。這和我們去年造訪的 Wrocław 有點似曾相識:Wrocław 也是把古蹟維護資金都投注在老城區、修得整齊亮麗又漆得五彩繽紛,但一走出老城區就掉漆了,掉漆也沒什麼不好,反而這樣更有日常生活的氣味。
的確,在克拉考這個北郊站牌區,流動攤販也有、空地停車場也有、廢棄的貨櫃也有、建築牆面上更是東一塊西一塊貼滿了競選大海報... 彷彿流露一種充滿台灣家鄉味的親切感!不過還有比競選更重要的東西,又是一次波蘭民族苦難與榮耀的交織:最新上映的國片 1920 Bitwa Warszawska《1920 華沙保衛戰》,號稱波蘭第一部 3D 動作片,也是波蘭史上最大成本電影製作。我們的三次波蘭之旅,不論在華沙、Wrocław 還是克拉考,「波蘭民族苦難」的主題總是源源不絕地向我們襲來。
Wieliczka 鹽礦

距離克拉考才 10 公里遠的威利茨卡鹽礦 Kopalnia Soli Wieliczka,號稱波蘭的「地下大教堂」,每年造訪的遊客超過百萬人次,網路上部落格遊記的照片我們也看得很多了。親身來此,第一眼印象就是個礦廠,就像德國魯爾工業區一堆煤礦坑一樣,也很像德國赫茲山地哥斯拉的銀礦坑,就是一個平平的地面廠房,一具高聳的牽引機,緩緩把礦工送到地下,再把採到的礦送回地面。
1201786 1201788 1201787

還沒能下礦坑,我們已經對這個觀光景點印象深刻。克拉考老城,以及我們去過的另外兩個波蘭老城裡,我們見到過的觀光業者雖然都很親切有禮,但是他們的專業組織與效率實在是有點差,甚至有點拼拼湊湊做小生意的篳路藍縷姿態,譬如克拉考市中心的 Tourist Information 居然就是一堆跑單幫的小辦公室,彼此沒有合作甚至也不太互通聲息,甚至街上隨便一個身穿便宜 T-Shirt 的男子拿著一塊立牌也可以當 Tourist Information。不過到了 Wieliczka,這裡截然不同,非常專業,動線清楚說明也清楚、等候區整齊明亮又舒適、紀念品區琳琅滿目吸引購買慾、觀光客購票編號等候的控管作業程序非常嚴謹、一批批觀光客按部就班搭電梯走導覽行程也井然有序... 如果鹽礦坑是個高效率的工業生產線,那麼這個鹽礦坑景點就是個高效率的遊客輸送帶。
1201789 1201790 1201791

鹽,儘管是人身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需要每日攝取,但在可以大量萃取海鹽的今日我們卻對它太習以為常了。在古代,鹽不只是人身所需,更是保存食物醃製食物的關鍵材料,在沒有冰箱的年代往往就是用鹽來執行食物管理以維持長期的市民生存。因此在中世紀歐洲,各個大小國家與城市領地們,誰要是有了個鹽礦就發財了、在外交折衝上也有了可以談判的貿易優勢,擁有鹽礦就像擁有鐵礦與銀礦一樣值錢。
1201792 1201793 1201794

波蘭王室就在克拉考擁有這樣一個鹽礦珍寶,甚至國王心血來潮創立雅捷隆大學時,就是直接挪用 1363 年的鹽礦收入當創校基金。這個皇家鹽礦坑從 13 世紀起就開鑿運作,越挖越深也越開越廣,縱深超過 300 公尺橫向更綿延將近 300 公里!我們觀光客能跟著導覽團到達的這個「地下大教堂」,只不過是很淺的一小部分而已。當然,對觀光客來說,能看這個最漂亮精巧的一小部分就已經眼花撩亂了:如果北國有冰宮,那麼 Wieliczka 就有個鹽宮!任何雕像、裝飾、樓梯、家具、吊燈通通都可以用鹽來做,結晶成岩石的鹽礦雕刻起來比石頭漂亮多了,在光線下更隱隱透著結晶織理,簡直像是水晶雕刻一樣奇幻。
1201795 1201796 1201797

現代的礦工就算能每天早上進礦坑傍晚就出來,也總是一整天不見天日,而中世紀的礦工則往往一進去就好久出不來,因此這個地下礦坑也要變成一個地下大宿舍甚至地下城!有大廳、有走廊、有臨時住宿區、有餐廳,而最漂亮的觀光景點則是三間小禮拜堂。很難想像,到底一下礦坑就要多少天回不了地面,才引起了需求建立這樣龐大的地下社會呢?
1201798 1201799 1201800

鹽礦當成觀光景點,居然也不是我們現代人才開始的玩意兒,而早有幾百年歷史!不但波蘭人哥白尼與蕭邦來過,德國的風流歌德與冒險洪堡也來過,其中歌德還在這裡留了個雕像「到此一遊」,乾脆開個波蘭版本的「杜莎夫人鹽像館」好了 XD 這個鹽礦打造的「地下大教堂」,儘管歷史可以上溯到 13 世紀,但它並不被當成一個冷凍的「古蹟」保存,而是一個繼續隨時間變動的文化遺產,因此這裡可以找到老禮拜堂、歷史雕像、同時也可以找到當代雕刻家進來做的近代雕像,譬如帶有濃濃共產味的礦工雕像、還有揮舞著地球模型的老哥白尼。
1201801 1201802 1201803

鹽礦坑出口前最後一站,是用鹽礦做的世界遺產標章,紀念第一批世界遺產登錄三十周年,也把 1978 年第一屆畢業的「世界遺產十二金釵」一一列出。不這樣比較,我平常還真沒想到世界遺產政治的歲月滄桑呢!且看看第一屆有哪些:美國兩個、加拿大兩個、波蘭兩個、厄瓜多兩個、衣索匹亞兩個、德國和塞內加爾各一個。
再來對照今天,世界遺產的發展又是怎生光景呢?美國因為法律程序問題,自 1995 年後再也沒有新的世界遺產;加拿大儘管幅員廣大、自然地貌多樣,卻因世界遺產漸漸發生的「文化/自然歧視」而發展緩慢;厄瓜多、衣索匹亞、塞內加爾等第三世界國家,則因後來的「西方/非西方歧視」而發展緩慢,第一年的登錄彷彿只是粉飾太平的政令宣導似地;這三十年來,反而是西歐南歐如英法西義等國家拼命申遺,更有這十年來後進的中國大陸拼命申遺,迅速變成世遺大國,把世界遺產最初「平等尊重全球多樣生態與文化」的宗旨完全拋在腦後,而漸漸把世遺變成「文化是好生意」的生財工具... 好啦,不要再深究下去了,想太多只是破壞旅遊的好心情而已。
1201805
長得醜照樣傲
四、基督受難山、波蘭新藝術

Kalwaria Zebrzydowska 聖山修道院

說到第二個克拉考周邊景點,絕大多數觀光客都去集中營了,那個 "Arbeit macht Frei" 的入口也在不知道多少篇網路部落格遊記裡寫過了。那我們就不去湊這個熱鬧,也免得讓陽光夏日的旅遊心情沈重下來。克拉考郊外另一個雖然同樣重要、同樣嚴肅,卻能給予旅人更好心情的景點,是 Kalwaria Zebrzydowska 聖山修道院,雖然位在克拉考西南方 33 公里聽起來不算太遠,但從克拉考要搭巴士搭得更久、到更杳無人煙的山區才能到達。
1201806 1201807

Kalwaria 英文就是 Calvary,乍看之下和「騎士」Cavalier 有點像,但其實它是指耶路撒冷牆外的「骷髏山」Golgotha,也就是耶穌基督被釘上十字架的「受難山」。為了這段聖經歷史(或傳說),在耶路撒冷的 Golgotha 於是成為基督宗教教徒朝聖「受難記」的朝聖地;不過在多次十字軍東征終告失敗後,耶路撒冷落入穆斯林之手好幾百年,於是歐洲各國紛紛蓋起受難山的替代品 Calvary Sanctuary,給去不了耶路撒冷的旅人們在歐洲土地上就可以朝聖基督受難記。這聽起來真是有點詭異,就好像現在中國大陸都能蓋起一個維妙維肖的奧地利 Hallstatt 複製品,讓民眾不用出國就可以體驗歐洲湖光山色小鎮風情,這兩者之間是否有那麼一點點異曲同工之妙呢?
1201809 1201808

這些 Calvary Sanctuary 都會仔細選址,首先當然是要找地形地貌與耶路撒冷 Golgotha 神似的山丘,其次它們不能太好去卻也不能讓人到不了、不能太鄰近主要城市但也不能太荒僻,因此在這種距離克拉考 33 公里的無人小山坡,就是個絕佳地點,不是那麼遙不可及,但就算從克拉考出發也要披荊斬棘走個兩三天才能到,算是一種點到為止的朝聖。雖說點到為止,但在那個年代,能夠在荒野、沼澤、叢林中自力更生兩三天,已經比今天全球背包觀光客趨之若騖的西班牙「聖地牙哥朝聖之路」Camino de Santiago 來得刻苦太多了。
1201810 1201811

Kalwaria Zebrzydowska 聖山修道院,是全歐洲的 Calvary Sanctuary 受難朝聖地中最大規模也最完整的一個,因此在眾多受難朝聖地中被選出來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這個聖山修道院由克拉考的公爵統領 Zebrzydowski 於 1602 年創立,在山上創立了修道院聚落後也開始吸引朝聖客後,才慢慢延伸出了山腳下的住宿飲食等朝聖觀光服務業,形成今日以創立者為名的小鎮 Zebrzydowska。唷,這個小鎮格局怎麼那麼似曾相識呀?我們在許多捷克城堡山腳下、在許多德國奇岩美景山腳下,都看過這樣子充滿旅館餐廳與紀念品店的小鎮;1600s 的觀光服務小鎮就被今人視為美麗的古城,2000s 的觀光服務小鎮卻往往被批評為「觀光化」... 兩相比較,這中間是不是有什麼迷思呢?
1201812 1201813

我知道,今天來到這個教徒們心中的「朝聖地」參觀,我們卻用「觀光景點」這個字眼來解讀它,似乎有點褻瀆了聖地。不過說穿了,耶穌基督又不是在這裡受難的,這裡又算是什麼「聖地」呢?不只如此,這裡不但地勢神似基督受難地,還規劃了一整套受難主題系列景點,除了有獨立禮拜堂們供奉耶穌基督、聖母與聖安東尼等人,還有小祭殿重現一個個耶路撒冷聖地景點,更有一連串巴洛克風格的耶穌受難主題小祭殿連成「受難路線」給人按圖索驥去遊覽。我又忍不住要「褻瀆」一下了:這樣匯集多種主題各蓋一個小展館,不禁令我想到「九族文化村」呀 XD
1201814 1201815

儘管如此,這裡仍然有絡繹不絕的參訪遊客,有一批批的波蘭老人包車團、也有一隊隊小學老師帶的學校小朋友團。大家都很認真,老人的眼神肅穆而虔敬,走到許多我不知道典故的地方往往會閉目、行禮、念念有詞、甚至下跪;小朋友們也都非常守規矩不吵鬧,紛紛拿出筆記本來認真傾聽學習。也許對天主教國家波蘭來說,這樣的「基督受難文化村」是他們基礎的國民教育養成之一部分?倒是像我這樣的異教徒外國觀光客,在這裡幾乎一個都看不到,就連紀念品店也買不到觀光紀念品,只買得到各類宗教紀念品、聖像或蠟燭。
1201816 1201817

回想起在台灣,逛各個廟宇與佛寺時,在香客大樓的販賣部會買到什麼東西呢?的確好像都沒有什麼精心設計的文創觀光紀念品,但很多和祭拜儀式或保佑平安相關的小東西,和這裡也沒什麼不同呀!這樣一想突然就通了,這裡仍是個「觀光」景點,但這是給天主教波蘭人來此朝聖、學習、沈澱的觀光點,而不是給逛歐洲古城的國際觀光客來遊樂獵奇的觀光點。這裡深入波蘭人的日常生活,不只是小朋友人人要來一次的校外教學點,幾十年前生長在附近 Wadowice 的教宗若望保羅二世,年輕時也三天兩頭就近前來這裡朝聖。
1201818 1201819

走進大教堂,兩三個虔誠的老人閉起眼睛跪在地上念念有詞;充滿灰塵的室內,一道霧濛濛的光線斜斜地撒下。身為一個異教徒,我在歐洲看過了這麼多教堂,卻很少像在這裡這麼心有靈犀地感動。在簡樸的食堂吃午餐,兩塊麵包一個碗,自己去大鐵鍋裡舀濃湯,名符其實的「簞食瓢飲」,簡直有台灣寶光聖堂或法鼓山等等佛門聖地香客餐廳的感覺,前來進香的台灣旅客們,不也是一碗稀飯幾塊麵筋與大茂黑瓜就吃得津津有味嗎?
1201820 1201945

這個「聖地」只是個複製品,但不論原址還是複製都沒有關係,重要的還是給人一個憑藉,這個憑藉是原始的還是複製的、是華麗的還是破舊的、是真實的還是虛假的,都好。Kalwaria Zebrzydowska 聖山修道院只是平地而起的耶穌受難想像之投射,但回頭看看全世界所有以聖母與聖徒為名的教堂,有多少真的是蓋在聖母與聖徒們曾經居住、工作、傳道或是顯靈的城市呢?哪一間不是一樣平地而起?哪一間不是特定聖徒想像的投射?
1201822 1201821

克拉考的新藝術:Art Nouveau/Wiener Secession/Młoda Polska

回到克拉考,INTERPALM 的小巴將我們丟在城西。就像城北一樣,城西這個城牆外於 19 世紀末開發的 Faubourg,一點克拉考中世紀老城風情都沒有,反而充滿我們在東歐各大城市出了老市中心都能看到的商業活力,這裡電車與汽車熙來攘往,人們帶著公事包或 OL 手提包等著搭上巴士,眼睛中透著忙碌工作努力就能出頭的光芒。
若真要往城外漫無目的逛去,可就有點像在荒原中冒險了,還是回頭走向老市中心的方向,一樣有我們在克拉考待了好幾天都沒發現的一顆明珠:Art Nouveau 新藝術建築!一般來說,在歐洲要看新藝術的,不外會去法國巴黎、比利時布魯塞爾、西班牙巴塞隆納、蘇格蘭格拉斯哥、或是拉脫維亞里加;在中歐,大家則會去捷克布拉格看慕夏、或著去奧地利看維也納分離派… 誰來克拉考會想到新藝術建築呢?
1202750 1202751 1202752
Hard Rock Café, Rynek Główny

不過這只是個迷思而已,新藝術在克拉考一樣風起雲湧,只是今日的全球觀光行銷中給克拉考主打的只是波蘭皇城(包括老城、瓦維爾山丘、皇家鹽礦等)與二次大戰(包括猶太區、辛德勒的名單、集中營等)而已,然而新藝術在克拉考也曾經擁有中歐新藝術的領導地位,更與克拉考在波蘭滅國時身為「自由波蘭」的民族主義與鼎盛文風息息相關。
1202753 1202754
Opera Krakowska, Plac Świętego Ducha

18 世紀的瓜分波蘭時勢下,克拉考的地理位置本來就是個三不管地帶,剛剛好在沙俄、奧地利、普魯士三大強權之交界點上,三強誰也不讓誰,就協議名義上共管「克拉考自由市」作為緩衝區。身為自由市又身為波蘭故都,克拉考一來佔領政府的管制比別處自由鬆散、二來人文薈萃處處充滿反動意識、三來人民懷念傳統的愛國主義蠢蠢欲動,因此在 1848 年左右遍及全歐的遍地開花革命中,克拉考也參與了一份,雖然很快就被平定而被奧地利帝國獨自接管成為「克拉考大公國」,但克拉考的運氣仍然很好,因為族群多元混雜的奧地利帝國是這三大強權中最自由開明的呀。
1203486 1203487
Pałac Wielopolskich, Ulica Poselska

越來越開明也越來越鬆散的奧地利(已成為奧匈帝國)更於 1870 授與克拉考大公國幾乎完全的自治權,甚至也開放各級學校教波蘭語、鼓勵發展波蘭文學,直到 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開打為止。自此克拉考正式成為波蘭最自由開放的城市,吸引了在其他帝國高壓統治下的波蘭人民紛紛前來,品嚐自由的果實、享受自由揮灑的創作生活、懷想著民族復興也發展了民族藝術。這段期間正是歐洲民族藝術快速發展的年代,去過捷克布拉格的人都知道,諸如捷克愛樂廳、國家劇院、市民會館還有新藝術慕夏等等都是此時的產品;克拉考也一樣在此時潛心發展波蘭民族藝術,只是比起布拉格鮮為今日觀光客所知罷了。
1202755 1202756

此時的克拉考藝術風潮是「波蘭青年風」Młoda Polska,比前述還在走莊嚴肅穆古典路線的愛國畫家 Jana Matejko 晚了一個世代,這個世代更加自由、富裕,城市快速工業化、中產階級快速成長… 這種種因素都是新藝術的肥沃土壤。在克拉考儘管沒有一個藝術運動獨立出來稱作「新藝術」 Art Nouveau,但斯時的領導畫家 Stanisław Wyspiański 是奧匈帝國內公認的新藝術巨匠,甚至在帝國大都維也納成立「維也納分離派」Wiener Secession 時,還由克林姆請到 Stanisław Wyspiański 從克拉考帶著一群年輕畫家來當分離派的創派會員!Muzeum Stanisława Wyspiańskiego, Ulica Szczepańska

看來要說克拉考的新藝術是「維也納分離派的先驅」也不為過,Stanisław Wyspiański 儘管是克林姆都要請來當創派元老的巨匠,在今日的名氣卻不如克林姆與其弟子 Egon Schiele 等人,也不如布拉格的慕夏。不過正如慕夏曾在捷克的國家大教堂 St Vitus 畫過玻璃彩窗,Stanisław Wyspiański 也在波蘭的國家聖地瓦維爾大教堂畫了玻璃彩窗。可惜瓦維爾大教堂不是個可以輕鬆悠閒漫步參觀的地方,那還可以去老城中心東南方的 Kościół Franciszkanów 聖方濟教堂,Stanisław Wyspiański 在這裡的新藝術手筆可不是一扇彩窗而已,還包括整個教堂內部幾乎所有裝飾。事實上整個中殿多彩繽紛的景觀,就是他在每一塊牆角仔細安排新藝術壁飾的成果!
1202734 1202735 1202737 1202738
Kościół Franciszkanów, Franciszkańska

要看克拉考新藝術畫作,當然是去老城廣場布料廳的博物館「十九世紀波蘭畫廊」,老一輩的 Jana Matejko 畫作也多收集在此;要看克拉考新藝術畫家們流連的人文咖啡館,則要去城北的 Jama Michalika 地窖咖啡廳,這咖啡廳本身雖然崛起於一間暗無天日的地窖,即使今天店面已經擴大了還是一片漆黑,但它不論桌椅、木雕裝飾、還是玻璃彩窗,處處都是漂亮的新藝術有機主題。可惜,這個咖啡廳外表非常低調,儘管街上每分鐘都經過一大堆遊客,知道裡面別有洞天的人也沒幾個。
1202718 1202717 1202719
Jama Michalika, Ulica Świętego Jana

另一間同為新藝術風、和 Jama Michalika 打對頭的咖啡廳,就明亮多了,是老城廣場布料廳地面層東側栱廊下的 Café Noworolski,不但有大窗子與太陽光,室內也少用顏色太暗的原木雕飾而改用多彩的壁畫。當然啦,相較於克拉考一切飲食都便宜的其他咖啡館與糕餅店,這間價位高了一大截,而且位在老城廣場正中央,的確很有本錢做有錢觀光客的生意。不過無論如何,Jamal Michalika 與 Café Noworolski 兩間新藝術咖啡廳構成了克拉考的「美好年代咖啡館」風情,雖然量不多,但其品質足以媲美維也納、布達佩斯與布拉格這些帝國大都們。
1202724 1202725 1202723
Café Noworolski, Sukiennice, Rynek Główny

光是在老城中心附近,其實就有好幾個單棟新藝術建築,只看我們有沒有注意到而已,譬如老城廣場上的 Hard Rock Café、譬如老城北邊的歌劇院 Opera Krakowska、還有城南皇家大道旁邊巷內的老市政宮 Pałac Wielopolskich... 而這天從城西穿越城牆森林進入老市中心,眼前就是個聚集好多棟新藝術建築的藝文廣場 Plac Szczepański,有粉色系的新藝術老劇院與音樂院 Teatru Starego/Konserwatorium Krakowskie、有巧妙搭配石雕與金工的美術宮 Palace of Fine Art/Pałac Sztuki。
1202742 1202743
Teatru Starego/Konserwatorium Krakowskie, Plac Szczepański
1202744 1202745
Pałac Sztuki, Plac Szczepański

最後,要看最多新藝術建築,還是要往老城外圍這種可以自由開發的新城區,克拉考的 19 世紀中產階級新貴就有一條充滿新藝術的林蔭豪宅社區「修辭街」Ulica Retoryka,一堆有錢人一起請了當時最有名的新藝術豪宅建築師 Teodor Talowski 操刀,同一個建築師居然還可以給每家都玩出不同的個人特色。
1202748 1202749
Ulica Retoryka

新藝術在這裡的確唱著克拉考 19 世紀末身為波蘭獨一無二自由城市「美好年代」的歌謠,連波蘭青蛙也忍不住抱著吉他粉墨登場。波蘭,這個曾經在東歐叱吒風雲、曾經前衛先進領先歐洲、今日卻變成一個民族苦難代名詞的國家,總是處處令我們遊人感到沈重壓抑,甚至讓獨立悲情耿耿於懷的台灣人心有戚戚。不過今天這兩個波蘭遊程,一個是心懷虔敬信仰的 Kalwaria 聖山修道院,一個是綻放美好信心的克拉考新藝術景觀。波蘭的旅遊,一樣可以快樂而精采!
1202747
神經領袖
五、克拉考南方,皇家大道與猶太區

吃在克拉考 - 文藝復興美食街

這趟克拉考之旅的「食」,有一點不是那麼規律,有時下午一兩點才排隊參觀到了老城景點,有時早上搭巴士出去下午兩三點才回到克拉考,總是錯過了正規的午餐時間,卻也剛好避開了中午學生與觀光客人擠人的外食尖峰時段。我們怎麼選餐廳呢?不太想在老城區市中心人擠人、除了波蘭料理還想嚐些東歐異國料理、希望有個寬敞的用餐空間、也期待餐廳古色古香更有氣氛… 結果,不知不覺間,每一天午餐我們都來到了南方的皇家大道 Ulica Grodzka。
參觀完雅捷隆大學廳,第一天先來試試波蘭傳統餐廳:Miód Malina (http://miodmalina.pl/en)@Ul. Grodzka 40,吃波蘭最流行的油炸餃子,喝波蘭本土啤酒 Lech & Tyskie。這裡有漂亮的石頭牆、拱頂底下的石頭小火爐、水晶吊燈的微光很有氣氛。一頓波蘭菜有滿足我們的觀光客想像,不過難道每天都要吃波蘭菜嗎?明天開始換換口味好了。
1201825 1201824

參觀完瓦維爾城堡與大教堂,這天再來波蘭餐廳的對街回味匈牙利菜:Restauracja Balaton (http://balaton.krakow.pl/en/)@Ul. Grodzka 37,吃匈牙利傳統 Gulasch,喝匈牙利進口山羊啤酒 Kozel。就在大街旁,有古樸的深黑色木桌椅,漂亮的文藝復興四分拱頂,下午沒什麼人,讓我們包場,好吃又愜意!
1201827 1201826

從 Wieliczka 鹽礦回來,來嚐嚐從沒吃過的烏克蘭餐:Smak Ukraiński (http://www.ukrainska.pl/en/)@Ul. Kanonicza 15,喝烏克蘭啤酒 Obolon/Оболонь,烏克蘭菜單上其實還有很多神似匈牙利和波蘭菜如 Gulasch、甜菜湯或炸餃子,不過我們特別挑了幾個看不懂的東西來點,還以為可以吃到什麼另類烏克蘭菜,結果只是很平凡的酥皮湯和類似維也納的炸豬排 XD。這間的露明石造地窖更加古色古香地迷人,但我們更想去坐在充滿常民生活味道的天井,樸素又漂亮的木頭欄杆,這個文藝復興街面後的小中庭,很簡單卻佈置得很細心。
1201830 1201829 1201828

從 Kalwaria Zebrzydowska 聖山修道院回來,今天來頓奢華的義大利餐吧:Trattoria La Campana (http://lacampana.pl/)@Ul. Kanonicza 7,綠意盎然的一個大後院,義大利廚師、義式的食材與香料搭配、義式周到的服務與熱情裝飾,價位卻是義大利觀光點餐廳的 1/2-1/3!義大利餐廳的好處,就是即使只吃些常民料理如義大利麵與燉飯配一杯氣泡酒或氣泡水,就是一頓大餐等級的華麗氣氛。
1201831 1201832 1201833

那餐後甜點呢?很遺憾,我們就沒在這條城南的文藝復興美食街找到了,還是每天跑回老城中心、老城廣場北邊的 Cukiernia Consonni (http://www.consonni.pl/)@Ul. Szpitalna 26,起司蛋糕、無花果派、水果塔、還有冰淇淋聖代,要德式的 Becher 或法式的 Dame Blanche,應有盡有!
1201834 1201837 1201836

皇家大道 Ulica Grodzka

Ulica Grodzka 正是克拉考皇家大道的南段,也是國王從 Wawel 城堡中御駕出巡到市中心的儀典之路,向南還可以讓國王一路直達 Wieliczka 皇家鹽礦;旁邊的 Ulica Kanonicza 則是城堡與市中心人員物資流通的後勤小道,一長一短、一直一彎的這兩條文藝復興街道,雖然也算克拉考老城區,卻和老城區中心的棋盤格理想城市截然不同。
1201840 1201838 1201839

棋盤格街道雖然整齊有序,但是以一般的「逛街」來說,似乎比較缺乏一個讓人持續聚焦的主軸,總是在過寬大的十字路口時,就被兩旁街景吸走了,就驀地淡忘了對街仍然琳琅滿目的餐廳與商店。這兩條街卻可以讓人一路連續逛到底,Grodzka 大道上有熱門的觀光紀念品店和熱門的波蘭餐廳們,後巷 Kanonicza 則藏著小巧可愛的書店和文具店、以及一扇扇拱門後別有洞天的庭園餐廳們。
1201841 1201842 1201843

Grodzka 很好逛,很有氣氛,街上除了一間間文藝復興大宅宮殿,還有上至仿羅馬下至巴洛克的石頭教堂。一群群身著輕裝滿面春風的遊客們,後面跟著一輛接一輛的古典馬車,一起帶著笑容邁開大步,順著國王回家的方向走向 Wawel 山丘參觀城堡,或是探頭進一間間大宅拱門後方尋找美食。這個舒爽的格局,突然讓我似曾相識地想起華沙的皇城大道:克拉考郊區街與新世界大道。
1201845 1201844 1201846

這段大道說不上有什麼景點,但就像每天經過老城廣場一樣,我們每天也一定會來皇家大道上逛小店覓食、吃飽飯後散散步、看馬車也看遊人與學生,這種「大道」比起巴黎香榭麗舍、柏林菩提樹下或倫敦皮卡地里,都舒服親切得多了!
1201847 1201848 1201849

沿著大道經過 Wawel 城堡,繼續往南走去會是哪裡呢?克拉考之旅的最後一個下午,我們決定跨越皇城的南方邊界,走向充滿未知的新領域:猶太區 Kazimierz。
1201850 1201851

猶太區 Kazimierz

Kazimierz 本來不是克拉考的一部分,而是克拉考南方河對岸的另一個行政區。它當然比不過北岸的克拉考皇城來得漂亮,不過這裡不但以「猶太城」聞名、有真實生猛的多元族群生活軌跡、還有充滿創意的年輕前衛文化,有點類似華沙老城對岸的 Praga 區,甚至有點倫敦東區的味道。
1201852 1201853 1201854

Kazimierz 之命名,是紀念國王 Kazimierz III 把河南岸幾個小聚落連結成了一個新城市。它並不只是猶太城而已,而是基督教和猶太教和平共處的城市。Kazimierz 創立雅捷隆大學時其實是想創在這裡但中途失敗了,才讓大學由 Jadwiga 女王在老城中心復校;雖然創立大學失敗了,但 Kazimierz 的開明政策成功地吸引了多宗教多民族人才來到克拉考,也把波蘭變成 14 世紀開始宗教信仰最自由寬容的國家。這個共生共榮的景觀就在 Kazimierz,這一分鐘可能還在逛天主教堂,下一分鐘就驀地來到個猶太教堂前的廣場上。
1201859 1201860 1201861

當然,在納粹集中並屠殺猶太人之後,Kazimierz 過去猶太人集中的區域就此荒廢了好幾十年,克拉考的波蘭人也過了整整兩代從小沒見過猶太人的生活。Kazimierz 的復甦竟然要感謝史蒂芬史匹柏大導演,他來這裡拍了《辛德勒的名单》,雖然其實辛德勒的工廠也不在這一區,但 Kazimierz 廢棄的城市空間保留了歐洲最原汁原味的二戰前猶太人生活場景。電影上映後 Kazimierz 一炮而紅,遊客開始近來造訪,商人也開起一家家猶太主題商店與餐廳,更神奇的是:電影上映後至今二十年,越來越多海外猶太人飄洋過海來到 Kazimierz 居住,慢慢形成了全新的猶太人社區!
1201862 1201863 1201864

猶太區很好逛,儘管街道建築有點破敗,總是東缺一塊粉刷西缺一角油漆,空氣中卻有一種自由的氣氛,沒有了老城區處處美不勝收的經典建築,在平凡灰暗的鄰里街廓裡,我們反而更能注意到周邊的生活軌跡。廣場上會有按圖索驥的年輕人,轉角會有靜謐的塗鴉後花園。比起老城區,這裡的路上遊人真的不多,空間尺度雖然沒有老城區大,卻相對顯得寬廣許多。
1201865 1201867 1201866

比起老城區,這裡的路上遊人真的不多,空間尺度雖然沒有老城區大,卻相對顯得寬廣許多。走過公園旁的猶太紀念碑、廣場旁的猶太餐廳,隨時不經意就可以看見仍然保存至今的六間猶太教堂,有文藝復興的 Remuh Synagoge 與 High Synagogue、有巴洛克式的 Izaak Synagogue 與 Kupa Synagogue、甚至還有借用穆斯林建築式樣的摩爾式 Tempel Synagogue。猶太人雖然總是很鐵桿團結地堅守傳統,但他們在較形式化的層面如建築式樣上,卻可以海納百川,綜合運用基督宗教與伊斯蘭教的主題與符號,反正天下建築語彙都只是漂亮的皮相,可以任意擷取自由搭配,毫無負擔。
1201868 1201870 1201871 1201869

就像猶太教堂形式一樣,這裡不只猶太文化,而是什麼文化都可以混在一起。如果克拉考是最典型的「波蘭」民族景點,那 Kazimierz 就是克拉考裡的一塊國際綠洲。這裡的波蘭味淺了很多,也不只是猶太味,更有各種跨界、多民族、異文化的風情。心血來潮,我們就進了一家神祕的茶館,這裡有歐洲風、阿拉伯風、土耳其風、印度風、西藏風、中國風等各色各樣的茶座角落,打開菜單,琳琅滿目的全球茶種,我能叫得出來的恐怕不到十分之一,其中還包括三種台灣茶。
1201872 1201873

Kazimierz 最令我喜歡的地方,還是這裡年輕前衛的多元文化,以圓環廣場上的頂蓋市場為中心。才來到這裡,就眼見一群學生和滑板少男少女們,擠在頂蓋市場的窗口旁亂哄哄地排隊;在歐洲每一個大城小鎮,只要看到這種陣仗,我們就知道前方有好吃的街頭美食了,屢試不爽!這個有點像披薩、有點像 Panini、又有點像印度抓餅或中東烤餅的長條麵包,到底是什麼?我說不上來,櫃檯後面的波蘭大嬸也不會用英文告訴我,旁邊會講英文的兩個少年也說不上來,只說這是 The very must of Kazimierz!
1201876 1201875 1201874

在克拉考的最後一個陰天下午,我們就捧著熱騰騰的無名烤餅,利用要回去搭飛機前的最後一個多小時,邊走邊吃逛逛這個克拉考的文創基地,一間間獨立的特色小店、神祕中帶點瘋狂的店面裝飾、混著波西米亞與龐克和街舞等多種風格的年輕人、當然更不缺便宜多樣的異國料理。似乎有點可惜,我們居然等到最後一個下午才挖到這塊克拉考的瑰寶,每一個角落都令人愛不釋手,姍姍來遲的我們卻只能依依不捨地匆匆離去。
https://lh5.googleusercontent.com/-tgENDiahZaE/U3_a3lgYdQI/AAAAAAADpAo/4c6vGRzQz8M/w890-h593-no/IMG_2356.JPGhttps://lh3.googleusercontent.com/-P-Tqi6iasYA/U3_a4nOq0hI/AAAAAAADpA0/E4x4A54rPIY/w890-h593-no/IMG_2357.JPG

回到老城區,向我們的租屋仲介 Old City Apartments (http://www.oldcityapartments.eu/en/?gclid=CIuO_J_wxL4CFQh9vQodm0cAqg) 退了房,離開愜意生活了五天五夜的漂亮公寓,坐上仲介的小巴回到機場等候 Ryanair。從西歐來到波蘭旅遊,就是這樣逍遙,不論是大公寓還是專車接送,都有親切周到的完美服務,又花不了多少錢。克拉考五天,本來還有點擔心會不會玩得太久開始無聊,卻沒想到每一天都能打開她的一張面紗、都能體驗一個新的驚喜、也每天都能開啟一層新的視野。
我們的第三次波蘭小旅行,終於造訪了企盼已久的克拉考,真的遊完後卻帶著滿腔的意猶未盡… 就讓我們與克拉考的緣份在這裡畫下句點吧,不用再多留戀。下一次的波蘭之旅,還要繼續探索新的地方,要看看我們從來沒有見識過的波羅的海港都風情:Gdańsk。
https://lh5.googleusercontent.com/-pePWlUcZqHU/U3_dgfgFdqI/AAAAAAADpR4/sidmEN27mKs/w791-h593-no/IMG_8631.jpg
心軟是病不治要命
圖文並茂的介紹,很棒~(Y)

我的烏克蘭啤酒是在亞美尼亞喝到的:-$

我覺得它的廣場有像威尼斯的感覺
尤其是晚上打燈後
紡織廠更顯金碧輝煌~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ndex.php?n=95243

聖瑪莉教堂也非常的棒!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ndex.php?n=95242

波蘭這裡的物價真的比捷克更親民~景點更有看頭~感覺也比較不觀光化~
超級推薦的!

猶太區裡面有家當地人愛吃的
小美冰淇淋排隊人氣小店
只賣六種口味,有興趣的可以順道吃看看!

https://fbcdn-sphotos-c-a.akamaihd.net/hphotos-ak-ash3/t31.0-8/1512257_657252864298109_151864085_o.jpg
匿名情書
nice to see you again,krakow...(Y)
刪了你之後網速明顯快了
mysmalllamb大大真是太強大了m(_ _)m
目前我的歐洲流浪之旅接近尾聲,
出發前就是mysmalllamb推薦了德國Harz山區的景點,
真的算是很有特色的地方,且幾乎都是德國本地人。
波羅的海三小國、中東歐各國、Krakow我也都有造訪,但都沒像mysmalllamb大大寫的精彩XD
可能是我對這些歷史背景比較沒sense,所以看起來都很像 Orz
再次感謝mysmalllamb的文章給了後人許多參考:)
陌影
公寓看起來很讚啊!
淺時光
版上很少看到有人介紹Krakow!
我在歐洲旅遊最喜歡的城市就是Krakow了,有一種寬闊又舒服的氣氛,跟歐洲其他城市感覺不太一樣~另外我也寫了幾間Krakow朋友帶我去的餐廳與咖啡廳,下次要去Krakow的人可以參考喔:)

推薦餐廳:goo.gl/p9GhmH
推薦咖啡廳:http://goo.gl/5luYiM
還有我的Krakow行:http://goo.gl/Eg5FtU
尾戒
我也很喜愛Krakow那份捨意悠閒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