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柏林 Dublin,一杯啤酒暢遊喬治亞城市

一笑而忘之
玩中歐與西歐玩了很久,總有一天要來到天涯海角的愛爾蘭!不論從英國還是從歐陸,要進入愛爾蘭都很方便,因為歐洲最著名的廉價航空(雖然未必是最優質的)ryanair 就是愛爾蘭的航空,不然價錢稍貴一點品質好一截的還有 Aer Lingus,不論是豎琴天使還是三葉酢漿草,都充滿濃濃的愛爾蘭風情!
比起鐵路交通四通八達的英國,愛爾蘭大部分景點可沒那麼容易前往,畢竟愛爾蘭的特色就是一片綠色大地,一片鄉野中的湖泊、草原、石牆、小羊、古堡... 與工業革命後城市極速發展的英國不同,在英國開發最快速的 19-20 世紀之交,愛爾蘭剛好遇上了大饑荒與人口大量外移,就這樣幾乎跳過了重工業發展階段,而直接在 20 世紀末成為科技業與金融服務業的賽爾特之虎。比起英國,愛爾蘭空氣清新、人口少、城市規模小、城鄉綠意更廣闊,而且城市景觀不是古色古香就是前衛明亮,中間那段全球重工業開發時代的醜陋混凝土現代建築也差不多剛好被跳過去。這樣的愛爾蘭,有沒有比英國與歐陸迷人,見仁見智,不過無論如何是令人眼睛一亮的清新特色。
不太敢右駕的我們,進入愛爾蘭的兩次小週末假期,都直接飛到都柏林、待在都柏林,算是淺嚐愛爾蘭的起點。來到都柏林,當然要住在著名的喬治亞住宅區旅館,晚上走進漂亮的喬治亞門,早上起床打開喬治亞長方形格子大窗,喝一瓶愛爾蘭的牛奶,這才是都柏林的城市旅遊呀!
1. 都柏林的入族式 - Guinness Storehouse

都柏林第一站,先別看什麼古城歷史,先來看看愛爾蘭庶民文化的驕傲:健力士啤酒廠 Guinness Storehouse。身在英國甚至身在台灣時,健力士啤酒我們早就耳熟能詳甚至喝得習以為常了,這回終於來到了健力士祖國。在歐洲,許多傳統啤酒廠都可以開放參觀,在歐陸可能就是阿姆斯特丹海尼根啤酒廠的參觀行程做得最有聲有色,不過我們參觀啤酒廠的條件絕對要先愛上那啤酒才行,對海尼根這種行銷遠勝品質的啤酒廠一點興趣都沒有,但健力士,在這趟旅程不但是必遊,更是我們開始認識愛爾蘭的門戶!
1581448 1581456

參觀健力士,就要先搭巴士來到市中心西端的 聖詹姆士門 St. James's Gate,也就是中世紀都柏林古城的西門,過去是屬於愛爾蘭人的聖地牙哥朝聖之路起點(也就是現在背包客趨之若騖的 Camino de Santiago,不過愛爾蘭人的朝聖挑戰看來都在海上)。如同一般中世紀城市般,不用繳稅、管制寬鬆、卻又離城市市場近便的城門外土地,總是邊緣產業蓬勃的地方,在此就是釀酒,早在健力士創辦的 18 世紀之前就有啤酒廠雲集,專門外銷倫敦市場。自健力士創辦兩百多年來,這邊已經變成健力士獨大的啤酒廠區了,其中一間轉用為觀光的舊廠重新整修後,就是 Guinness Storehouse。
1581449 1581452

參觀啤酒廠,就是個體驗之旅,這裡畢竟已經不是啤酒生產線,不致於真的讓我們看到什麼實驗室或輸送帶,但也沒變成一個純知性的啤酒歷史博物館,而仔細地規劃了空間、塑造了意象,讓我們在一個個精心場景中看見啤酒的生產與消費、看見健力士的發展與理念。
1581451 1581455

先從啤酒三元素大麥 Barley、啤酒花 Hop、水 Water 開始,簡直就像個噴泉花園,腳下踩著金黃色的麥田。這裡不只是講 Guinness 黑啤酒的獨門特色,而從一般性的啤酒根源講起。啤酒,在古時不但是勞工階層工作完後談天跳舞的放鬆飲品,更是部分窮人透過大麥補充養分的來源,甚至在城市發生瘟疫雨水污染時,啤酒往往還可以當作淨化過的乾淨飲水。如果城裡真的沒水喝,搞不好市長先生還可以說「何不飲啤酒?」
1581453 1581450

這個體驗之旅,知性的文字敘述是其次,重要的是迎面而來的健力士印象,是原料的麥田與泉水、是生產線的蒸餾槽、還是運銷出去的一個個圓木桶、還是整體行銷的商標符號與廣告設計,處處加深我們對健力士的既有印象,更以各種正面訊息強化這印象,彷彿喝健力士就是擁抱自然、擁抱勞工、擁抱愛爾蘭的土地與文化。
1581457 1581458

來到健力士啤酒廠參觀,最棒的紀念品當然不在紀念品店,而在實地體驗一杯健力士啤酒。憑門票有兩種選擇,一種是上到樓頂觀景台喝一杯免費健力士,另一種是實地學習拉一杯,只要拉得夠標準夠成功,就能得到一張健力士拉啤酒證書!我們也不知道迷了什麼心翹,居然那天也沒想著要親拉一次,只知道看著酒廠員工一杯杯地拉,欣賞白色泡沫在黑啤酒裡緩緩上升,慢慢溶成有漸層的奶油色,就這樣看著看著出神了,完全忘掉要帶兩張證書回家 - 選擇學習拉啤酒,又有證書又有得喝,頂多是拉得沒那麼好口味打點折而已呀。
1581460 1581461

算了,證書也不過是個虛名,有這觀景台有杯啤酒,已經是夫復何求了。這是個別具現代風味的愛爾蘭酒吧,雖沒有一般愛爾蘭酒吧的民族小樂隊與昏暗氣氛的木造內裝,這裡卻有清爽廣闊的藍天,還有如鏡面般的高腳圓桌。妝點這個酒吧的,只有愛爾蘭作家們的經典小語,飄在空中、映在藍天下、印在桌面上,每一口黑色健力士、每一撮緩緩上升的奶油色泡沫,都在引領我們一點一滴進入愛爾蘭的文學世界與傳統精神!
1581463 1581465

觀景台酒吧,不只是認識愛爾蘭民族精神的第一站,更是預覽都柏林城市景觀的第一站!位於城西的 St James Gate,主要的城市景觀當然要向東看,這是中世紀的都柏林,有大教堂 Christ Church Cathedral、有城堡 Dublin Castle、還有利菲河與城牆,視線朝向北邊還有都柏林四法院 Four Courts;向西偏北方,則是廣大的綠地,那個號稱比永和市還大的 Phoenix Park 鳳凰公園,愛爾蘭蓋爾語的「清泉公園」Fionn Uisce,裡面還有個都柏林總統府「小白宮」。
1581467 1581468 1581469 1581466

身為觀光客,來到每個城市我們都有一個「入族式」,都有一個象徵性入口,帶我們由陌生人穿越壁壘,進入地方的花花世界。這個入口在哪裡,都看緣份,是都柏林的哪個景點都好,對我們來說就剛好是這個 Guinness Storehouse 罷了。健力士代表愛爾蘭的勞工、愛爾蘭的記憶、愛爾蘭的文化甚至都柏林的產業歷史嗎?可能都有一點,應該也不盡然,但比歐陸與英國數百種啤酒硬是柔軟順口一截的健力士,讓我們在藍天微風中卸下心防、忘卻週五的繁忙業務,好好穿上靴子放鬆自己,盡情品嚐都柏林!
1581459 1581470
念你所念
2. 歷史都柏林 - 從中世紀到喬治亞

愛爾蘭,畢竟有好長一段時間是讓英國統治的,愛爾蘭首都都柏林,當然也可以當作一個前英國大城來看。不過就是以這個角度來看,都柏林比起英國大城們的觀光恐怕都還簡單一些,因為在英國城市極速發展的 18-19 世紀工業革命時代,都柏林與絕大部分的愛爾蘭就硬是跳過了這一段!使得 19 世紀愛爾蘭經濟停滯農業饑荒而展開了海外大出走,但也使愛爾蘭在 20 世紀末全球產業轉型的年代可以無縫接軌:完全跳過高污染重工業年代,直接迎接高附加價值的知識經濟時代!
當然啦,在我來到都柏林的 2009 這一年,愛爾蘭正開始度過歐債危機的低潮期,賽爾特之虎突然被拔了爪子,許多本來在愛爾蘭工作的外國人紛紛跑到歐陸另起爐灶。不過經濟有興有衰、有潮起也有潮落,連 19 世紀都可以熬過一百年的都柏林人應該對這種沈潛的生活駕輕就熟了。無論如何,大致上跳過工業革命年代的都柏林,最後一次全市性的大規模開發應該就是 18 世紀喬治亞時期,也因此我們總是能在每一家小店都看到都柏林的「喬治亞門」系列明信片。喬治亞城市,在英國的經典有 Bath, Newcastle, Edinburgh & London,不過都柏林獨樹一格的是:用喬治亞城市開發,串連千年歷史!
喬治亞建築與喬治亞城市,字面上的指涉是英國的四位喬治王時期,從 1714 到 1830 的新建設。這時代工業革命剛剛開始,文藝復興已經催生了科學進步與啟蒙運動,在普羅大眾的市民生活層面上更已經對充滿屎尿髒臭不見天日的中世紀城市感到芒刺在背,因此喬治亞建築與喬治亞城市,就是英國第一次全國性的城市改革(當然 17 世紀末就在重建 1666 大火殘跡的倫敦還再早一點),要打通窄小街道、要增加建築格局高寬、要限制建築開窗與中庭之比例、要舖設最初始的城市基礎設施,務求城市達成健康明亮。在英國,就是巴斯奪得了最多 17 世紀文人雅士與鄉紳們的欽羨眼光;在斯時實質被英國國王統治的愛爾蘭王國,則是讓都柏林帶著愛爾蘭一起邁向現代化。
屬於都柏林的 Georgian Dublin,則從 Wide Streets Commision「道路拓寬委員會」(這個字眼在 20 世紀末到 21 世紀的全球已發展國家已經臭掉了,不過在斯時斯地的貢獻功不可沒)於 1757 年成立開始。在都柏林北岸從愛爾蘭第一街 O'Connell Street 開始往南延伸,經過 Westmoreland Street 到三一學院面前後九十度轉彎朝西,以 College Green - Dame Street - Lord Edward Street/Castle Street - Christchurch Place - High Street - Thomas Street 多種不同路名的同一條大道直通西端 St James Gate 的健力士啤酒廠,一鼓作氣串起 11 到 18 世紀的都柏林歷史。對我們這樣只能待都柏林兩天的人來說,這就是都柏林歷史快速閱覽的唯一觀光路線!那就從西端的健力士啤酒廠出發往東走吧。
先來到 Christchurch Place,首當其衝的當然是中世紀都柏林景觀代表 Christ Church Cathedral 耶穌教堂,正式名稱為 The Cathedral of the Holy Trinity 聖三一大教堂 (1030),正是愛爾蘭三位一體醡漿草國徽本色!以羅馬帝國毀滅後的天主教來說,愛爾蘭當然是歐陸第一,無數的歐陸修道院奠基者、傳教士、抄寫員,都是從愛爾蘭傳回來的,而用簡單的三片醡漿草讓「三位一體」概念老嫗能解,就是屬於愛爾蘭的創新詮釋。聖三一大教堂,將近千年來管轄整個都柏林教區,由大主教 Archbishop 管轄,今日就在這條喬治亞大道上的正中央,這個都市更新真是尊重歷史呀(台灣等到今天都在搞都更的國家,值得學習,都更與歷史保存的平衡並沒有這麼困難)!其中過橋那一段的 Synod Hall,今日成為了復古的 Dublinia 維京博物館。
1581472 1581471

中世紀歐洲,從沒有一個城市有兩個主教座堂(倫敦有西敏市、南方堡、倫敦城等多個主教座堂,其實都屬不同城市),都柏林居然就有兩個,而且兩個近在咫尺,走路只要五分鐘就到!比聖三一大教堂更擁有全愛爾蘭國家級地位的,是往南邊一點的聖派屈克大教堂 St Patrick's Cathedral/Ard Eaglais Naomh Pádraig (1191),在一開始成立時就是個 collegiate church 同時肩負宗教學術教育之大任,甚至在在此劃出了一個都柏林城牆門外的「司法自治區」Liberty,並由與都柏林大主教 Archbishop 分庭抗禮的教長 Dean 管轄。
儘管旁邊早有一間聖三一大教堂,後進的聖派屈克教堂在 1220 年左右竟然得到教皇憲章,晉升為都柏林第二間大教堂!1270 更建成了現貌,為早期英國哥德式在愛爾蘭的遺續,儘管經過後世胡亂整修仍然比起不輸今日英國尚存的英國哥德式教堂們,而且直至今日仍是愛爾蘭最大教堂!1311 年還曾經得到教皇憲章成立中世紀都柏林大學,可惜拖了兩百年胎死腹中,使得天主教大學教育在都柏林未能成形,而讓位給代表新教大學教育的三一學院。在宗教壁壘分明的 1666,還成為法國胡格諾教派避難的 L'Eglise Française de St. Patrick,這個慈善的性格在《格列佛遊記》作者強納森綏夫特擔任教長後集其大成,成為醫院、教育機構、社福機構、更豐富了愛爾蘭文化生活。
兩個教堂彼此存在緊張關係,在今日的愛爾蘭,終於讓 Christ Church 成為唯一的大主教座堂,代表都柏林城市;而 St Patrick's 成為「國家大教堂」,作為愛爾蘭十二教區的集會地,代表愛爾蘭整個國家。聖派屈克這位離鄉背井的愛爾蘭聖徒,遺骨又不葬在這裡,為什麼還能讓此教堂冠上他的名號呢?關鍵就是庭院裡曾擁有的派屈克聖泉 Holy Well of St Patrick,今日還留存一個賽爾特十字架,雖然聖泉遺址在 1860s 的整修中已經有點面貌模糊了。這一次將大教堂改建成維多利亞式樣的現代化大整修,就是由「健力士啤酒家族」第三代的 Sir Benjamin Lee Guinness 出資,雖然這次整修一點古蹟保存概念都沒有,害此教堂今日是中世紀還是維多利亞式樣傻傻分不清楚... 無論如何,庭園的 Benjamin Lee Guinness 雕像,就代表了健力士啤酒廠在 19 世紀飢貧交迫的愛爾蘭有多重要。現今健力士啤酒廠的 St James Gate 廠區就在他手上成立,也讓 Guinness 成為行銷全球的愛爾蘭第一外銷產業,就在這愛爾蘭大饑荒的 19 世紀中一枝獨秀。後來,健力士家族第四代甚至還出資開闢了教堂旁的大公園 St Patrick's Park。
1581564 1581566

中世紀都柏林,今日的重點就是兩大教堂與一個城堡,城堡就是都柏林城堡 Dublin Castle/Caisleán Bhaile Átha Cliath,從 12 世紀愛爾蘭領主到 16 世紀愛爾蘭國王,再到 19 世紀聯合王國的,都柏林城堡一直都是整個愛爾蘭的統治與行政中樞。我自己的印象中,第一次看見都柏林城堡是在成龍電影《飛龍再生》The Medallion 來這裡拳打腳踢玩跑酷。都柏林城堡的今日,看起來很現代化,雖然是 1204 年由簽署《大憲章》但惡名昭彰的約翰王所建設的諾曼式城堡,但今日諾曼遺跡已全部消失,剩下最老的只有石造圓塔 The Record Tower 可上溯至 1228 年,而城堡主體已被 1761 年的喬治亞都市更新所取代,擁有一個喬治亞大中庭與兩翼對稱的 The Bedford Tower。
1581475 1581474

如果「派屈克聖泉」是屬於宗教領域的愛爾蘭源頭,那屬於世俗領域的愛爾蘭源頭就在都柏林城堡後方的都柏林花園 Dubhlinn Garden,這個蓋爾語的 Dubh Linn 就是英語的 Black Pool「黑池」(應該和英國海濱度假鎮 Blackpool 締結姊妹市?可惜等級差太多),也就是都柏林 Dublin「黑池之城」名稱的源頭所在。一個形式單純卻擁有創世歷史淵源的都柏林花園,從 2003 年以神祕的愛爾蘭圖騰開闢成現在這模樣,是什麼涵意呢?可惜我有限的知識在此還看不出來...
1581551 1581552

在一城堡二教堂,見識過中世紀都柏林的宗教與王權領域後,中世紀的市民領域在哪裡呢?整個都柏林中世紀城市,在 18 世紀幾乎都被喬治亞都市更新的現代化所取代了,今日還剩下的只有兩個:首先要在 Dame Street 往北邊轉彎,這裡就是夜生活天堂 Temple Bar 聖殿酒吧區!這種花天酒地的墮落區,怎麼可能在中世紀城市裡存活呢?因為它在中世紀都柏林的城牆外 XD 位居城牆以東、利菲河以南,這裡是個面臨河岸髒臭的中下層民眾聚落,當然道貌岸然城市裡處處限制的飲酒作樂與水手召妓等行為就統統丟到這裡來百花齊放,和今日觀光客必遊的小酒館喝兩杯聽愛爾蘭民族音樂之夜生活,實在是歷史淵源一脈相傳呀!
1581507 1581505

另一個還算少少保有中世紀街區形貌的(其實外貌早已不中世紀,只是窄小街巷還有那麼點中世紀韻味),則是逛街血拼的購物區 Grafton Street,走到大道盡頭的 College Green 後往南,很快就會被歡樂熱鬧的人潮與百花齊放的街頭藝人吸引過去。我第一次見到 Grafton Street,是在 2006 年電影 Once《曾經,愛是唯一》,這就是人潮車水馬龍、街頭藝人使出渾身解數、人人抱著小市民夢想希望的購物小街區呀。拿這條都柏林首席購物街區來比倫敦任何一個購物街區,尺度上都不太對勁,還不如拿來比擬台北城外的西門町。
1581476 1581477

在都柏林市中心南岸的橫貫幹道一路直衝到底,College Green 的底端,是愛爾蘭首席學府 Trinity College Dublin 都柏林三一學院 (1592),可惜我的專業只有機會進入應用技術取向的 University College Dublin 都柏林大學學院。愛爾蘭始終沒能成功地在聖派屈克大教堂建立中世紀大學,到文藝復興後的歐洲新舊教對抗時期卻讓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一世建立了代表新教的三一學院,旨在思想改造將天主教都柏林新教化的企圖明顯。這間學校的正式名稱其實最初是都柏林大學 University of Dublin,完全仿照英國本土的牛津劍橋之學院制度成立,可惜在都柏林就硬是只成立了一間三一學院獨木支大廈,久而久之就乾脆直接以「三一學院」取代「都柏林大學」之名了。
1581535 1581538 1581536 1581537

中世紀都柏林,在實質給英國統治的愛爾蘭領主與愛爾蘭王國底下,當然也與英國在中世紀歐洲獨強的羊毛經濟密不可分,何況愛爾蘭自己貧瘠的土地也最適合養羊。因此中世紀都柏林就靠著羊毛貿易成為英國的前幾大商業城市,直到 18 世紀終於大刀闊斧都市更新成為喬治亞都柏林 Georgian Dublin,更短暫地成為僅次於倫敦的第二大城!從 1757 年「街道拓寬委員會」成立開始,都柏林大規模掃蕩了中世紀老街區、建立了街道建築設計準則,這個現代化建設比起倫敦都早了一截(首都總是先讓其它次要城市率先實驗,再讓首都集大成)。從老西門的健力士啤酒廠一路直線走到老東門的三一學院,這整條大道就是喬治亞都市更新的一部分,一次把都柏林老市中心最重要地標從城堡、Christ Church 到西門的健力士啤酒廠,全連在一起!中途順道蓋了城堡的喬治亞中庭 (1761) 、今日市政廳前身的皇家交易所 Royal Exchange (1779)、以及全新的愛爾蘭國會大廈 Irish Houses of Parliament/Tithe na Parlaiminte (1729)!今日三一學院面前的 College Green,以前就是愛爾蘭貴族與名流仕紳來七嘴八舌參與國政的國會廣場。
1581504 1581506

喬治亞都柏林的肇始,則在橫貫都柏林的利菲河邊。在中世紀時,利菲河 River Liffey 本來是條雜亂髒臭充滿販夫走卒的大排,兩岸所有臨河的中世紀住宅都把背面朝向利菲河,當成髒臭排水溝使用。這與當代如高雄一般的工業城市河川整治真有異曲同工之妙呀!18 世紀初的愛爾蘭領主 Duke of Ormonde 看不下去,一次大刀闊斧從兩岸開始整頓,使新建築正立面朝向利菲河,讓利菲河淨化成為親水的城市藍帶!於焉開始了一個世紀左右的喬治亞都市更新。河兩岸更新的旗艦級建築就是關稅大樓 The Custom House (1791) 與四法院 Four Courts (1802)。
1581547 1581557

而喬治亞都市更新的重頭戲,當然是喬治亞住宅,畢竟在 18 世紀達到鼎盛的都柏林所要達成的兩大目標,一個是井然有序的健康城市,另一個就是呼應人口成長的大量住宅!因此,喬治亞住宅就成為喬治亞都柏林的註冊商標,在 19 世紀開發時原以北岸兩個廣場和南岸三個廣場為主,是城市老菁英與新興中產階級心目中最夢幻的「五大廣場」都市雅痞住宅區。今日都柏林的喬治亞住宅區,剩下的大多留老城東南邊三個廣場 St Stephen's Square, Merrion Square (1762) 與 Fitzwilliam Square (1792) 周邊。本來北邊也有一大區,但在 1922 愛爾蘭獨立後,象徵與英國聯合的喬治亞住宅成為箭靶,北岸兩個廣場周邊相繼被拆,在 1939 快拆到第三個 Merrion Square 時剛好二次世界大戰開打,愛爾蘭雖沒參戰但也因此經濟蕭條,就這麼擱置下來了而讓南岸三個廣場住宅區存活至今。不過喬治亞住宅的保存戰爭,直到今天還在持續,尤其在 2000s 初期「賽爾特之虎」的時代更是抵擋了許多新開發計畫,到現在金融風暴經濟又蕭條起來,也許又可以安心地韜光養晦了?
1581559 1581561

18 世紀喬治亞時代,的確是都柏林的鼎盛時期,可惜自 1800 年聯合王國法案通過後,雖沒有主權但至少有軀殼的愛爾蘭王國政府就此消失,愛爾蘭國會也併入了倫敦國會,使得都柏林本來的政治與社交中心之地位一落千丈。而經濟上呢,都柏林在整個 19 世紀工業革命的黃金年代中完全缺席,沒有煤、沒有鐵、沒有造船業,只能當愛爾蘭整個島嶼的進出口,在商貿活動上勉強支撐。於是都柏林與整個愛爾蘭一起度過了慘澹的 19 世紀,這也是最多愛爾蘭人因饑荒移民美國的世紀。愛爾蘭獨立意識其實自古都存在,儘管從沒有實質獨立但也一直保持著形式上的愛爾蘭領主與愛爾蘭王國,19 世紀變成聯合王國的一部分而激起了獨立意識嗎?說不定,不過也許慘澹的經濟以及獨立後可以出頭的幻夢,正在此時悄悄醞釀著,準備在北岸的喬治亞大街也是愛爾蘭第一街上演:O'Connell Street。
1581503 1581508
心軟是病不治要命
3. 民族都柏林 - 歐康納大街 O'Connell Street

儘管都柏林大部分景點都在南岸,但都柏林的住宿有一大半都在北岸。住在北岸,想出來玩南岸,該去哪裡搭巴士呢?這時,北岸的「愛爾蘭第一街」O'Connell Street 就成為大家共同的交通要衝了,要搭巴士一定要來這裡、要買觀光紀念品也要來這裡、要找郵局寄明信片一樣要來這裡。O'Connell Street 歐康納大街,是擁有濃濃愛爾蘭民族國家風味的大街,以 18-19 世紀愛爾蘭在倫敦的國會議員「解放者」Daniel O'Connell 命名。
1584881 1584882

作為愛爾蘭第一街,我們能在其他歐洲大都想到什麼類似的地標嗎?要說巴黎的香榭麗舍,那可能太誇張了;要說馬德里的 Gran Via,歐康納大街在尺度上恐怕差了很多。說到倫敦,這裡倒是喚起兩條倫敦大街的印象,一個是屬於商業的 Oxford Street 牛津街,因為這裡雖然商店沒那麼多,但一班班出發的綠色雙層巴士還真有點像牛津街的紅色雙層巴士大河;另一個是屬於政治的 Whitehall 白廳大道,雖然這裡並沒有什麼愛爾蘭的政治關署機構,但這裡的路中央就像白廳大道一樣,每隔幾十公尺就會樹立一個愛爾蘭英雄紀念碑。
1584880 1584883

當然,我這樣把愛爾蘭第一街比擬倫敦第一街,恐怕不會得到愛爾蘭人的認同。儘管愛爾蘭和英國千年來千絲萬縷密不可分,世世代代的愛爾蘭人找到最多工作的地方也往往是倫敦,但愛爾蘭文化中對英國倫敦政府的敵意一直沒有消失過。O'Connell 大街上最醒目的地標,就大喇喇地立在大馬路正中央,就是像根針一樣的都柏林尖塔 Spire of Dublin,又稱光明紀念碑 Monument of Light,於 2003 年樹立,拆掉了在 1966 被北愛共和軍炸壞的納爾遜將軍紀念柱 Nelson’s Pillar。原來,歐康納大街甚至還可以比擬倫敦 Trafalgar Square,在 1966 年前兩邊甚至共同奉祀同一位英國英雄 Horatio Nelson,不過愛爾蘭人硬是不願屈從,有鷹派的北愛爾蘭共和軍搞恐怖攻擊炸毀,而鴿派的都柏林市政府一樣不願留下這個歷史衝突的傷痕,寧可換上一根毫無國家民族指涉的都柏林尖塔。
1584857 1584867

這條愛爾蘭第一街與愛爾蘭民族大街,最重要的象徵應該就是這間最堂皇的喬治亞式樣古典風建築 General Post Office 郵政總局。誰叫它位在兵家必爭的愛爾蘭第一街中央,在歐康納大街上歷年來發生的民族動亂、革命、衝突,這個郵局都少不了一份。1916 年愛爾蘭革命的 Easter Rising 復活節起義就以此為總部。
1584852 1584865

1916 Easter Rising 就以此為指揮部,現今還留了個神話主題的 The Dying Cuchulain 雕像來紀念。儘管愛爾蘭革命最終成功,但 1922 年撕裂愛爾蘭自己人的內戰也有在這打起來。從郵政總局開始,整條歐康納大街今日已經成為愛爾蘭所有抗議、慶典、遊行、紀念儀式的主要大街,愛爾蘭第一街就是愛爾蘭民族大街,當之無愧。
如果以歐康納大街為都柏林旅遊的起點,與其從南往北走,不如從北往南走,就從北端的 Gate Theatre 開始。Gate Theatre 今日不只是愛爾蘭劇院,更是放映各種當紅電影的 Ambassador Theatre 電影院。要說愛爾蘭戲劇史,這個 20 世紀才成立的 Gate Theatre 可能還算不上什麼,不過它的建築前身是喬治亞時期現代醫院 Rotunda Hospital 的一部分,這間醫院直到現在都還以原來的建築格局繼續營運現代醫院,實在令人讚嘆喬治亞建築遠在 250 年前的高瞻遠矚。更棒的是,這間喬治亞醫院完全承襲了中世紀醫院的優良傳統,不只是技術性的醫療,更提供整體社會福利嘉惠市民生活其他層面。分出其中一間圓廳成為 Gate Theatre,就是 Rotunda Hospital 對都柏林藝文生活的貢獻。
1584853 1584854

從 Gate Theatre 開始往南走,就是一連串的愛爾蘭偉人雕像。第一尊,是位於 Parnell Street 十字路口的 Charles Steward Parnell 雕像,他是 19 世紀末愛爾蘭在倫敦的國會議員,是土地改革家,致力爭取愛爾蘭農民在英國貴族手下的權益,也畢生致力推動廢止 1800 的聯合王國法案,期待愛爾蘭能夠正式脫離英國的統治,雖然在他有生之年終究沒有成功。
1584855 1584856

第二尊,是 Father Theobald Mathew 雕像,代表宗教領域。這位馬修神父是 19 世紀禁酒運動推行者,也將健康養身的禁酒運動與天主教的修身緊緊綁在一起。當然啦,要在愛爾蘭這個健力士啤酒的國度禁酒?簡直是天方夜譚。不過無論如何,這個禁酒運動的確認真地捍衛英國新教陰影下的愛爾蘭天主教生活,也認真地在各種教育與養育層面上關懷愛爾蘭幼苗,即使今日的愛爾蘭人夜夜喝酒,還是要立碑向馬修神父的努力致敬。
1584870 1584858

第三尊,是報業大亨 John Gray 雕像,代表媒體領域。他不但靠著辦報將愛爾蘭的政治與經濟困境傳遞到愛爾蘭每一角落,更孕育了愛爾蘭全島獨立於英國的民族精神。John Gray 本人也一樣是 19 世紀愛爾蘭在倫敦的國會議員,一樣跟著當時的愛爾蘭議員們一起致力推動廢止聯合王國法案,可惜有生之年也一樣沒成功。
1584864 1584903

第四尊,則比前幾位年輕很多,是 20 世紀初愛爾蘭政治家 James Larkin Statue 雕像。和其他雕像的嚴肅認真表情完全不同,James Larkin 揮著雙手擁抱天空擁抱民眾,因為他訴求的不是愛爾蘭獨立或民族大義這些高調,而在愛爾蘭獨立後持續耕耘愛爾蘭勞工階級常民生活,並一手創辦了愛爾蘭工黨。
1584871 1584868

第五尊,較青春俊美的 William Smith O'Brien 雕像,代表愛爾蘭愛國的年輕世代。同樣是 19 世紀的愛爾蘭英國國會議員,同樣致力愛爾蘭民族主義運動,他的主要政治場域是號召年輕人奮起建國的愛爾蘭青年運動,也在市民每日生活的層面上推廣愛爾蘭蓋爾語的使用。年輕政治家的雕像,其姿態也生動地呈現了年輕人面對時代巨輪的桀奧不馴。
第六尊,已經接近街底面臨橋頭,歐康納大街上最堂皇的一尊雕像,終於輪到了 Daniel O'Connell 本尊 O'Connell Monument 歐康納紀念碑。他就是 18-19 世紀愛爾蘭在倫敦的國會議員,以「解放者」之姿推動了天主教會在英國國會的席次,也率先推動廢止 1800 的聯合王國法案,不但算是這個法案的先驅引領了一代代的愛爾蘭國會議員前仆後繼地努力,更成為近代愛爾蘭獨立運動的精神領袖。
1584863 1584891

歐康納大街的六尊英雄雕像,就以橋頭的歐康納紀念碑作結,帶著六位英雄一起望向南方的利菲河與都柏林老城,畢竟北邊只是將近三百年的新城區,南邊才是承載都柏林人千年歷史的老城區,才是都柏林人胼手胝足的每日生活,也才是愛爾蘭民族主義英雄們努力要連結的的祖先們。歐康納大街,就直接接上利菲河的歐康納大橋 O’Connell Bridge,於 1791-1794 將原有的 Carlisle Bridge 拓寬為這個完整的石造橋,將全新的 O'Connell Street 延伸到了南岸,連結上橫貫南岸老城的喬治亞大街。都柏林的喬治亞建設,於焉畫下完整句點。
1584908 1584907
心跳多久愛多久
4. 狂歡都柏林 - 利菲河岸與 Temple Bar

離開歐康納大街,也未必要直接走上歐康納大橋,還不如先來體驗一下利菲河畔的風光。要比起倫敦巴黎的泰晤士河與塞納河,這利菲河 River Liffey/An Life 當然是小了點,尺度也剛好吻合愛爾蘭這個歐洲二線首都,不過其實窄河面也有窄河面的親切感。有別於倫敦巴黎河畔一路都是重量級古蹟宮殿官署與藝文場館,利菲河兩岸除了四法院和關稅大樓之外,在市中心這一段擠乎都是小巧可愛的三到四層樓街屋,甚至還漆得五顏六色,讓剛從歐康納大街轉出來的我們,一時疑惑起來:我們是在逛愛爾蘭首都、還是在逛小鎮?
1586536 1586537

在各種旅遊文宣或訂房網站看到都柏林時,往往第一張出現的圖片就是這條鑄鐵步道橋 Ha'penny Bridge/Droichead na Leathphingine/半便士橋,要從北岸過河到南岸,就要走這條才有韻味呀!其實這橋算是都柏林市中心最早的橋之一,其官方名稱就是利菲河的利菲橋 Liffey Bridge/Droichead na Life。於 1816 年建造時本想用 Wellington Bridge 來紀念剛剛打敗拿破崙的威靈頓公爵,不過在 1800 聯合法案通過後,愛爾蘭人已經不是很爽了,於是更名為 Liffey Bridge。利菲橋之建造,是作為此地原有擺渡業的替代品,的確增加了擺渡業所不能及的人流流量,讓擺渡業者不但不用賣力划船還可以坐著收更多過路費:每個人過一次都要交 ha'penny「二分之一便士」,這才有了 Ha'penny Bridge 這暱稱。
1586539 1586538

橋頭一扇拱門後就是 Temple Bar,穿越拱門頗有進入城門的感覺,不過其實這拱門 Merchant's Arch 並不是都柏林古城的一部分,而是都柏林今日僅存的兩棟 19 世紀行會建築之一 Merchant's Hall,雖然很小卻擁有喬治亞式樣,和一般大規模的都柏林喬治亞建築很不像。其實這個矛盾的形式也多少象徵了 18-19 世紀都柏林的歷史轉變。都柏林一直到 18 世紀都還是中世紀城市,還是由各家行會共同治理城市,不過 18 世紀的街道拓寬委員會成立後,由英國來的愛爾蘭國王與愛爾蘭領主接手了大規模的都市改造,要蓋都蓋整街區的大規模,中央集權的皇室力量漸漸取代小行會們的合議自治力量。小行會當然還在掙扎,也在建築上搭上了喬治亞式樣順風車,不過小行會小宗土地一蓋就只能蓋這麼小,真是世紀之交不上不下的窘境。
1586546 1586547

今日我們想到 Temple Bar/Barra an Teampaill 當然直覺就是酒吧區,當然它在歷史上也不會只有酒吧,而一直都是城牆外的邊緣聚落,曾有漁村也有手工業,範圍大致在利菲河上的兩座車行橋 O'Connell Bridge 與 Grattan Bridge 之間。身在城牆外,還在更近河口處,就意味著很容易受到攻擊,而有趣的是在中世紀時都柏林古城是屬於英國人蓋的諾曼式城堡與防禦城市,會來攻擊城牆外聚落的都是當地的愛爾蘭人 XD 在這城外之地,所有進不了城市行會的手工藝從業者,都在這邊聚居工作,都是販夫走卒,因此也是中世紀以來的娼妓紅燈區,酒吧當然也少不了;直到 17 世紀,終於由零星房舍的小聚落建成了完整的城郊街區,有頭有臉的貴族與中產階級才開始在此置產。
1586542 1586541 1586544

Temple Bar 顧名思義像是「聖殿酒吧區」,也一直被認為與 17 世紀居住在當地的貴族 Temple 家族有關,彷彿暗示著這區是 Temple 家族的領地或他們出資推動的建設。不過就地理位置來看,這個名稱更像是倫敦 Temple Bar 的都柏林版本!倫敦 Temple Bar,就是國王領域的 Westminster 通往倫敦城的城門關口,剛剛好在聖殿教堂區的一個關卡 barrier 就成為 Temple Bar,國王進城都要在此下馬接受市長大人的歡迎;都柏林在此區終於開發成城東郊區聚落後,國王或任何英國貴族若要來到愛爾蘭,從都柏林灣進入利菲河口下船後,也一樣要經過這區 Temple Bar 經過市長與當地貴族的歡迎。
1586532 1586548

在愛爾蘭經濟蕭條的 19 世紀,本來興盛的 Temple Bar 區開始走下坡,20 世紀中更成為都市窳陋地區,就讓愛爾蘭國家交通局 CIE 於 1970s 大批價購了下來準備開闢為巴士轉運站,不過在規劃階段先把廢棄房屋和倉庫低價出租了,吸引了眾多服飾、書店、唱片行,彷若倫敦東區一般漸漸成為創意文化聚集區!於是交通局只好樂觀其成另覓土地,才成就了今日百花齊放的 Temple Bar 文創聚落,直到今日連愛爾蘭電影中心 IFC 與許多藝術中心和藝廊都進駐了。
1586545 1586543 1586533

Temple Bar 的創意文化區主要偏向西半部,而東半部就是我們觀光客最愛的酒吧區了!這裡一路上大大小小的酒吧不只是酒吧,更是愛爾蘭當地平民美食的餐廳,中午吃飯下午跳舞晚上喝酒聽音樂,甚至許多還兼開青年旅館與旅館,真是名符其實的「客棧」呀。尤其是絕對不會令人失望的 Fleet Street 與 Bedford Row 交叉口,這裡四角就有三間酒吧!除了黃綠色招牌 Oliver St John Gogarty 與紅色招牌 The Auld Dubliner 用漂亮的英愛式木造店面包裝道地傳統酒吧外,要前衛另類的還有滿佈塗鴉的 Electric Culture。
1586530 1586529 1586531

Temple Bar 的白天當然很熱鬧,但真正要在都柏林一日遊之後放鬆自己體驗酒吧風情,當然還是要晚上過來,來喝一杯,是 Guinness 黑啤酒還是 Bulmers 蘋果西打都好,就是要乘著微醺跟著台上的民族小樂隊一起打拍子一起搖擺。民族小樂隊能夠遇上誰,都是運氣也是緣份,有時候是民族風流行歌手,有時是硬派傳統音樂歌手,更幸運時還能看到完整的五人制愛爾蘭民族小樂隊!也不一定要完整五人制,能有鼓手小提琴手班鳩琴手就已經很精采了。
1586535 1586534 1586971

喝完酒聽完音樂,high 翻天的心情還是要用台灣習慣吃個宵夜,才能畫下完美句點。從 Oliver St John Gogarty 走個幾步路,就有我們最愛的都柏林小食堂 Elephant & Castle,就取名自倫敦那最惡名昭彰的治安黑暗區,反正中世紀的 Temple Bar 也是個龍蛇混雜販夫走卒的紅燈區呀!這間在 DK 與 Tripadvisor 上都有五星中的四顆星以上,晚上擠片檸檬吃個生蠔、白天來吃愛爾蘭燉羊肉 Lamb stew,都柏林旅遊不一定要看神祕的中世紀古城或光榮的愛爾蘭民族革命,就來 Temple Bar 吃吃喝喝唱唱跳跳體驗千年來的平民活力,應有盡有!
1586550 1586549
菊部地區有血
順便推薦大家有機會一定要去的Cliffs of Moher
http://blog.xuite.net/cmzhelen/wretch1/247268414
走路太騷會閃腰
5. 購物都柏林 - Grafton Street

都柏林的歡樂有很多種,酒吧區適合晚上來,白天則適合逛街血拼。當然若要認真地說血拼,北岸許多百貨公司與市郊許多購物中心都是好選擇,不過我這個其實不太捨得花錢的人,更喜歡的是逛大街的熱鬧感覺,尤其要逛就要逛具有城市特色的歷史購物街區。那麼在都柏林,就要從河邊的 Temple Bar 區跨過南岸的橫貫幹道 College Green,來到徒步購物街區 Grafton Street。
葛拉夫頓大街/Grafton Street/Sráid Grafton 只是單一條街名,但作為購物區名,其實就代稱了在三一學院和都柏林城堡之間的這一整塊徒步購物區。毫無疑問地,這裡就是屬於都柏林的歷史購物街區,就像倫敦核心的 Oxford Street 和 Regent Street 一樣,不過這裡小巧可愛的街道有倫敦 Soho 區的小店尋寶購物風情之外,更有媲美倫敦 Mayfair 的頂級店租!都柏林雖然現在經濟不太好,但以歐元區來說,這裡的地價房價物價居然還更接近倫敦,連經濟實力與消費力都更強的巴黎米蘭維也納都未必能比得上!
Grafton Street 也並不一直都是高檔購物街區,畢竟都柏林這城市從中世紀開始就一直都不是什麼貴族奢侈消費的一線城市。此地歷史一樣要從讓都柏林整個脫胎換骨現代化的喬治亞都市更新開始,在 1794 年 O'Connell Bridge 建好後,北岸的兩個喬治亞住宅廣場可以沿著 O'Connell Street 一路直通過河經過三一學院面前的 College Green,然後再一路往南到南岸的三個喬治亞住宅廣場們。此區 Grafton Street 剛好就成為了交通要衝,兩邊的中產階級與政商名流要進市中心辦公,都一定會經過此地流連一番,很快地就讓這裡變成都柏林最繁忙熱鬧的商業區,到了 1980s 更大刀闊斧劃將多條街道劃為人行徒步區。
對我來說,Grafton Street 這區真要說有什麼好貨或知名品牌可買,都還是其次,重點還是看這裡多樣豐富的歷史購物空間。如果從西側的都柏林城堡一路逛過來,第一個遇到的應該是優雅的紅磚維多利亞建築 George's Street Arcade 喬治街拱廊,如果都柏林也像巴黎倫敦米蘭一樣有代表 19 世紀美好年代奢侈消費的拱廊街/arcade/passage/galeria,那當然就要來這條喬治街拱廊!很可惜,這拱廊街建築作為「城南市場」South City Markets 於 1881 年落成時,仍是個屬於達官貴人尤其是英國貴族與大老闆們的商業開發,目標客群完全不是當地的都柏林中產階級,遑論愛爾蘭勞工。
不過一場 1892 的大火迅速帶來轉捩點,把屬於英國上流社會的 South City Markets 建築燒掉後,新一次的重建終於擁抱了當地愛爾蘭社群,吸引了都柏林中產階級集資重建,也大量雇用了都柏林當地愛爾蘭勞工,提供了許多就業機會。於 1894 重新開幕也換上了新名字的 George Street Arcade,仍然保持女王的維多利亞式樣磚造歌德外貌,內裡卻更加平民,不只是精品,更有平民百姓可以消費的小店鋪與拱廊街市集。直至今日,這條「喬治街拱廊」和倫敦巴黎米蘭的都截然不同,它不以那些大都會的高檔精品店奢侈消費為主,而以拱廊街下的二手市場與手工藝市場為主,以倫敦的購物空間來講還更像 Covent Garden。
從喬治街拱廊開始的都柏林購物,的確是外觀漂亮、店租高昂、但逛街氣氛相當平民,去年的浪漫愛情片《真愛繞圈圈》Love, Rosie 就讓單親小媽媽女主角來這裡逛街被抓包。跟著女主角 Rosie 走向拱廊街外向東邊前進,就是第一條徒步街 Castle Market 城堡市場街。此區並非每條街都是徒步街,大致上是南北向長道路仍然保持車行、東西向短街則劃為徒步區,讓絕大多數店面能夠得到順暢的補給交通之外,一小段一小段的徒步區也架構起一種逛選經驗的節奏感,而且小店的規模與型態完全反應在徒步街與馬路人行道的不同介面上。
1586945 1586947

穿過 Castle Market 徒步街,下一個室內商場是中庭美食廣場 Powerscourt Centre,是個 18 世紀末喬治亞貴族大宅,大到就算在整個都柏林中都數一數二!和此區周遭小店小舖的購物街風情截然不同。Grafton Street 這塊街區,在喬治亞時代就鄰近愛爾蘭國會與國會前的 College Green,那時每到國會開議季節,愛爾蘭仕紳們一起盛裝來參加國會開議典禮或在 College Green 旁聽大大小小會議,就是屬於愛爾蘭貴族們的社交盛事。這間大宅就是 18 世紀國會議員 Powerscourt 子爵的宴會大宅,還不是住家,而是專門招待參加完國會儀典的紳士淑女們一起來開趴的大舞廳!難怪有個漂亮的大中庭與華麗大階梯,今天就做個現代化的玻璃天窗,開放給我們平民進來吃吃喝喝。都柏林購物區,過往也有尊貴奢華,今日都把華麗下放人間擁抱平民!
1586949 1586950 1586951

不過此區最大最漂亮的購物中心,我認為還在購物區的南端,在 Grafton Street 街底走到 St STephen's Green 公園處的玻璃屋 Stephen's Green Shopping Centre 聖史蒂芬購物中心,乍看之下簡直像個歷史上的倫敦水晶宮,今日只在歐洲各大都會的皇家植物園可見!遠看美輪美奐充滿 19 世紀末工業革命與營建技術突飛猛進時的鋼鐵玻璃新藝術風格,不過近看細部的工法,才會赫然發現這徹頭徹尾是個當代建築,看了百貨簡介才知道它落成於 1988 年,非常新穎,卻擁有老派浪漫走了一百年前美好年代的玻璃屋造型,讓陽光灑在每一間小店鋪小餐廳上,彷彿 19 世紀紳士淑女的精品百貨,其實內裡通通都是平價時尚品牌,甚至不乏另類的歌德龐克風與派對服裝店。最棒的是在 1980s 這種現代化到底的時代,這裡還能在建築細部上學習維多利亞時代的老派精神,將手工藝的講究運用在工業化量產的建築構件上,每個錨釘每個接頭本身都是精緻細部,都不需要用裝修隱藏起來。
1586942 1586983

Stephen's Green Shopping Centre,無疑是本區最明亮燦爛而夢幻的購物天堂,不過它的歷史也不只是從落成的 1988 年開始,在此前還有個比較破敗雜亂的 Dandelion Market,曾經是今日愛爾蘭第一名人 U2 崛起的舞台!真是可惜,今日的 U2 早已成為世界巨星,就算我們來逛愛爾蘭都很難遇到他們,還好曾經在法國南部已追過他們的 U2 360°巡迴演唱會。U2 只是愛爾蘭滾滾藝術長河裡其中四人,U2 在此的足跡就告訴我們:Grafton Street 購物區,不只是購物,更是愛爾蘭歌手們沈潛蟄伏等待一鳴驚人的街頭舞台!
1586941 1586961

終於,這就要走上 Grafton Street 主大街了,是此區裡唯一一條從北到南縱貫全區的徒步購物街,要看愛爾蘭的人生百態就在這裡,最多的當然是提著購物袋逛街的中年人與小家庭,約會見面的年輕人當然也少不了,還不時有一群群穿著綠色制服的愛爾蘭小學生下課跑過來沾點大人的自由氣味。這裡的整體氣氛當然是歡樂輕快的,但也不總是如此,一張張路人的面孔也不時有落寞的、猶豫的、眉頭深鎖的、強顏歡笑的。
1586940 1586943

說到強顏歡笑,那就要看看大街上的街頭藝人了。Grafton Street 就是都柏林首要的街頭藝人舞台,當然水準平庸如一般歐洲觀光大城的也有不少,不過就我們幾天下來見到的,大多都有遠超出一般街頭藝人的精緻水準,更偶有創作充滿爆發力者。不禁令人回想起 2006 年電影 Once《曾經,愛是唯一》,音樂家男主角本人就曾是個 Grafton Street 街頭歌手,電影中的角色不但也在 Grafton Street 上駐唱,而且滿身才情總在一天天困阨中有志難伸。
1586962 1586964

看導覽小冊簡單介紹的歷史,Grafton Street 周遭除了一組組街頭藝人等著出頭外,還曾經有許多獨立 live house 孕育如 U2 一樣的青年音樂家與明日新星?這點今日有點看不出來,畢竟今日我們觀光客所知的酒吧駐唱景觀好像都在 Temple Bar 而且好像都以愛爾蘭民族音樂為主,那當代音樂創作的 live house 景觀又在哪裡呢?在 Stephen's Green Shopping Centre 原址上那已拆光的 Dandelion Market 裡面嗎?這些可能不是我們這種週末觀光客有機會探索的了。在這附近我們能看到的表演場所,倒是個主流的老牌劇院 Gaiety Theatre,以傳統歌劇、音樂劇與舞台劇製作為主,放在這個街頭藝人處處流浪的 Grafton Street 旁邊,看起來簡直有點「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感覺,讓他們在這裡日復一日在寒風街頭努力演唱等待渺茫機會,卻看著盛裝的先生小姐們紛紛走進這華麗大劇院度過溫暖夜晚…
1586984 1586985

要能從小歌手與獨立樂團,晉升到一鳴驚人的主流歌手,這兩個世界儘管遙遠,也不是不可能,在 Grafton Street 旁的 Harry Street 立的搖滾明星 Phil Lynott 雕像,也許就是大街上無數街頭藝人的精神標竿。Phil Lynott 也的確是愛爾蘭樂壇異數,20 歲創了團不久就一炮而紅,甚至對 U2 來說還是前輩,只可惜雖然他在主流搖滾路上一路紅了一輩子,還是英年早逝,天妒英才,只留下悲劇性的美名永留存。
充滿笑語的購物都柏林 Grafton Street,逛起來處處都亮麗而舒服,但逛久了也看久了街上的人與故事,倒也不是那樣一位地陽光樂觀,而在歡笑下帶著絲絲愁緒。這也不只是音樂人或藝術家的愁緒,更是屬於任何中下階層市民的愁緒。尤其在 17 世紀都柏林逐漸開始開發更到 18 世紀開發鼎盛的喬治亞時代,當英國貴族與愛爾蘭鄉紳紛紛來都柏林置產建設時,原有的都柏林底層民眾怎麼面對這時代變遷呢?也許 Grafton Street 北邊那尊著名的 Molly Malone 雕像就是個縮影。在這愛爾蘭民間歌謠中,Molly Malone 是個世世代代的魚販家庭女子,在正在新開發的 Grafton Street 街區叫賣著她的賣魚老營生,晚上到對街的 Temple Bar 當妓女貼補點家用,汲汲營營一生也沒幾年,年紀輕輕還是說病就病,病死街頭也沒人注意,她的叫賣聲「鮮魚唷,活跳跳」彷彿還日復一日在大街上迴盪著。
這首 Molly Malone,在歡樂城市中用輕快曲調,訴說著致命卻漫不在乎的憂傷,已經儼然成為都柏林非正式市歌。今日的都柏林,讓我們觀光客逛起來很容易變成一個喝酒唱歌逛大街的派對城市;而也的確,愛爾蘭的一切都如此輕盈,不論是低密度的都柏林市中心、不論是歡快的愛爾蘭音樂、還是清淡的愛爾蘭設計淺色系、還是帶著笑容的親切愛爾蘭口音英文,處處都給我們來客一種樂天的感覺,就算在金融風暴的 2009 年也一樣沒失去賽爾特之虎的信心,而且不是憤懣之虎而是樂觀之虎。但真的讀進愛爾蘭歷史,處處充滿各種不平;真的讀進愛爾蘭文學,也潛隱著焦慮與懷疑… 說到底,如果倫敦的觀光充滿英國王室的夢幻風情與帝國貴族的神聖霸氣,那愛爾蘭都柏林的觀光,就算有再多從中世紀城市以降的英國統治者貴族地景,觀光的重點仍然是平民,我們對愛爾蘭能夠投射出的任何形象也都是平民的形象。一代代的愛爾蘭勞工,面對英國與歐洲的大歷史波瀾,不論幸運還是困阨,都要帶著信心與虔敬的善心一路走下去。
1586939
笑盡滄桑
上個月也剛從愛爾蘭回來!真的好懷念也好喜歡愛爾蘭啊!!(我從比利時過去,也是搭愛爾蘭航空的!!)
褲襠裡有條龍
好詳細的資訊,明年二月要去都柏林觀光,您的介紹幫助很大!!:-D
至死方休
6. 學術都柏林 - 三一學院 Trinity College

在倫敦,我們要吃喝玩樂當然往 Soho 區、要購物血拼當然往 Mayfair,不過若要看堂皇的國會、法院與學術機構,那可就遠了,俗世塵囂的倫敦和道貌岸然的倫敦雖不致於壁壘分明,也總是保持距離。不過都柏林很不一樣,就在南岸一個小小的 College Green 學院廣場路旁,西北面有吃喝玩樂的 Temple Bar、南面有購物的 Grafton Street,而東邊緊鄰的居然就是愛爾蘭學術聖堂三一學院,正北方甚至還是愛爾蘭國會大廈!
當然啦,就歷史的發展順序來講,先是三一學院遷到此地 (1594)、再來是國會也遷到此地 (1673)、再來是愛爾蘭國會自治權漸增後建了國會大廈 (1730)、後來才有 Grafton Street 的購物街區發展 (1794-),Temple Bar 創意文化與夜生活區的發展則是現代了 (1970s)。都柏林古城牆的東郊如此廣大,為什麼就這塊 College Green 集中了眾多新開發呢?這又要上溯到 16 世紀中宗教改革時期,亨利八世國王不只關閉了所有英國修道院,愛爾蘭的也一樣不放過;儘管自封為愛爾蘭國王,亨利八世實質能徹底掌控的還是只有都柏林,因此儘管整個愛爾蘭在這波天主教浩劫中還倖存了不少修道院,在都柏林的當然是難逃一劫。College Green,就是此地舊有女修道院被解散,遺留的廣大地產與田產就讓都柏林城市擴張的新機構接收,第一個來到的就是三一學院,就這樣得名 College Green。
雖稱 College Green,它也只不過是「學院前綠地」而已,本身並非三一學院地產,反而和後來的愛爾蘭國會大廈 Irish House of Parliament 淵源更深。這塊新釋出的修道院土地先是讓愛爾蘭眾多貴族在此瓜分置產蓋大宅,剛好在 17 世紀後半愛爾蘭國會獨立於英國國會的自治性格越來越強,就挑了一間大宅開議,直到 1730 終於建成了屬於愛爾蘭的國會大廈,還要採取大英博物館的古典式殿堂。18 世紀這段時間,隨著喬治亞城市的開發榮景、愛爾蘭國會自治權提昇,這真是都柏林人(至少貴族與中產)最光榮的一個世紀了,每年來 College Green 參加國會開議典禮,典禮結束後去開舞會,就成為 18 世紀愛爾蘭仕紳的社交盛事。
很可惜好景不常,擁有堂皇國會大廈的榮景才七十年左右,1800 英國就通過聯合法案成為聯合王國,把愛爾蘭國會直接併入英國國會,堂皇的國會大廈就留給了愛爾蘭國家銀行 National Irish Bank。這愛爾蘭國會的快速起落,恐怕都和美國脫不了關係,在 17 世紀末北美殖民地自治權高漲時,愛爾蘭國會跟著脫穎而出;而在 18 世紀末美國真的贏了獨立戰爭挖了大英帝國牆角後,英國對全球殖民地與老管區愛爾蘭也頓時收起笑臉祭出鐵腕。無論如何,這短暫的七十年,就成為後世愛爾蘭人心中的黃金年代,讓無數愛爾蘭文人志士們紛紛訴求獨立甚至革命。廣場上兩個雕像一老一少,老的 Henry Grattan 就是被併入英國國會時的愛爾蘭國會議員,從頭到尾一路反對聯合法案,應該可算是 O'Connell 的學長;少的 Thomas Davis 則是聯合法案木已成舟後,倡導革命的「青年愛爾蘭運動」Young Irelander 創始人之一。
Thomas Davis 就是隔壁的三一學院畢業生,他與當時的獨立領袖 O'Connell 最大的歧異就在於獨立的遠景:要掙脫英國壓抑重回天主教愛爾蘭、還是要不分宗教的普世愛爾蘭呢?這隱然已有一點後世愛爾蘭內戰的辯論前奏,直接的影響就是今日北愛最高學府 Queen Mary University 的成立:作為一個屬於愛爾蘭人的天主教大學與三一學院分庭抗禮!沒錯,三一學院就是個新教大學,於 1592 年由伊莉莎白女王創立,甚至至今落落長的正式校名裡面還有女王的名字。也許 Thomas Davis 在新教的訓練下堅守了天主教的出身,才能看破 O'Connell 的宗教對立迷思而看見自由人民吧?
1588033 1588037

三一學院 Trinity College Dublin 的成立,就是 University of Dublin 都柏林大學,完全仿照牛津劍橋的學院制,以打頭陣的三一學院作為創校學院。很可惜,經過幾百年努力,三一學院還是唯一一間學院而沒有其他創院金主加入,於是今日幾乎全世界都忘記了「都柏林大學」的整體稱呼而直接以「三一學院」代稱。既然都柏林大學就等於三一學院,那當然也要藉此機會看看它的中世紀大學學院格局啦,這一看可不得了,比牛津劍橋還要經典!在牛津劍橋,大學學院建築就是一種競賽場,大家使出渾身解數擴張地產擴建側翼圍出一個又一個中庭,務必讓「中庭」系統達到最完整而堂皇,如能均衡而對稱更是完美。但在牛津劍橋,幾間學院做得到呢?就算學院主建築或單一中庭完整了,有誰能做到一整個中庭系統全部完整呢?完全沒有,但在遙遠的都柏林,這個獨佔大學事業的三一學院就做到了!
1588036 1588203

當然三一學院已經不是牛津劍橋這種中世紀大學,不過讓文藝復興時代的大學蓋起學院建築圍起中庭來,可比中世紀大學的完整多了!三一學院今日儘管是都柏林的重度觀光景點,它硬是能夠保持一個靜謐的氣氛,旁邊 College Green 的車水馬龍與 Grafton Street 的血拼客甚至登堂入室的一批批遊客,都無法傷害這靜謐,就是因為它有完整圍蔽的學院中庭系統。首先,面臨 College Green 的臨街面千萬不能設計成友善而視覺穿透的柵欄與前庭花園,一定要用巨大的建築量體率先擋住,圍蔽出第一個中庭 Parliament Square 國會廣場。巧的是,College Green「學院綠地」與國會大廈連成一體,而 Parliament Square「國會廣場」則躲在三一學院建築背後而和國會大廈毫不相關。
1588017 1588019 1588020

一般來說,只想來體驗一下三一學院氣氛的觀光客,大概到國會廣場就可以了,這裡就是完整均衡對稱的文藝復興時代學院中庭,北有禮拜堂南有劇院、北有食堂南有閱覽室,所有古典建築山牆都精準地兩兩成對。國會廣場的視覺錨定點,就是正中軸線上的大鐘塔 Campanile,精巧地把一整個尺度可能過大的廣場一分為二,成為前半國會廣場與後半圖書館廣場 Library Square,由公共到私密空間的進落層次明顯,這層次甚至表達在平面的地坪與立面的建築,國會廣場是硬鋪面地坪石造建築立面,過了個鐘塔就變成圖書館廣場的草地與紅磚建築立面,學生們如想在這草地上休憩讀書討論課業,才不會讓外來遊客打擾到。這個優雅精巧的建築手法,對空間層次與建築表情的掌握精準,實在遠遠超過一般歐洲中世紀大學學院的格局。
1588018 1588021

三一學院這麼多中庭,大體上對我們遊客並沒有什麼管制,但光是中庭之間過道狹小的開口尺度與曲折的動線,就已經隱隱暗示觀光客可以止步了。剩下觀光客可能還受歡迎的地方,則是藏有凱爾書 Book of Kells 的老圖書館 Old Library,這就進到了第二進的側庭 Fellow's Square,又是用一整片草地覆蓋到底,四周建築有三面是圖書館一面是閱覽室與藝廊,這認真讀書的氣氛讓我們外來遊客都肅然起敬了,就是拿起照相機與旅遊書指指點點也戰戰兢兢地,生怕自己驚擾了學院的清幽書香。從 Fellow's Square 開始,我們可以發現這側庭的學院建築都是現代建築了,就算外貌古典的閱覽室也是愛爾蘭獨立之後新建的,不過每棟建築都仍然精準複製老學院中庭系統的形制,不論老建築還是心建築都收斂自己的張揚華麗、但求謙虛地圍塑完整中庭。
1588013 1588011

三一學院老圖書館 Old Library,恐怕在所有的「世界最美圖書館」排名中都能排進前十!不過真要說它內部有多富麗堂皇嗎?並沒有,這個代表新教的三一學院蓋起圖書館來,比起代表天主教的捷克奧地利南德等巴洛克圖書館遜色多了,事實上整個圖書館內裝幾乎都採原木的暗色系,不過建築暗歸暗,南北兩側的大窗採光照亮的都不是木頭內裝而是萬卷古籍,一眼看過去最亮麗的都是開架書藉與查書的學生(當然還有川流不息的觀光客),書與讀書人才是圖書館的主角呀!更別說這裡最華麗的鎮館之寶 Book of Kells 凱爾書,本身就是中世紀早期最華麗的泥今裝飾手抄本。凱爾書,正是愛爾蘭與整個歐洲文明的連結之象徵,據考古研究顯示為某個科倫巴修道院所抄寫並繪製。
1588012 1588014

科倫巴修道院,就是天主教聖徒聖科倫巴在愛爾蘭的遺續,在 5 世紀羅馬帝國毀滅後陷入文明黑暗的英國與歐洲大陸之外,就剩愛爾蘭這天涯海角還能保存基督宗教的完好,因此就由 5-6 世紀之交的聖派屈克開始號召傳教回到英國與歐陸,6 世紀的科倫巴則率領修道院開始抄寫聖經的事業,不但抄寫文字更發展了精緻又華麗的抄本藝術,慢慢將這種手抄本事業做到全歐陸修道院風行近千年!直到 15 世紀古騰堡印刷革命才被取代。大約 8-9 世紀之交的凱爾書,當然不是抄寫聖經的始祖,不過可以算是抄寫聖經這門中世紀手工藝的顛峰。很可惜,不論是老圖書館內部還是凱爾書,都嚴禁拍照,令人驚豔而無限遙想的印象只能留在心底。
一般中世紀大學學院的中庭進落到最後,往往是廣袤的學院田產;而在三一學院,離開了 Fellow's Square 的中庭院落後,廣大的綠地則是學院公園 College Park,正是三一學院板球隊的練習場,寬廣的綠意與公園周邊的看臺俱樂部建築,替三一學院在此留下了大學生自由奔放揮灑身體的一片天地。這裡只是三一學院的終點,卻是都柏林學術地景的起點:從南邊的小門走出三一學院繼續往南走,就是屬於都柏林的「博物館區」Kildare Street。
此區好像也沒有什麼「博物館區」的官方名稱,畢竟都柏林最出名的市立藝廊 Hugh Lane Gallery 也不在這裡,不過這裡兩個院落南北四翼各有國家圖書館 National Library of Ireland、國家藝廊 National Gallery of Ireland、國家博物館考古部 National Museum of Ireland Archaeology 與國家博物館自然史部 National Museum of Ireland Natural History,四大國家級文化殿堂簇擁著居中的主翼 Leinster House 愛爾蘭國會。這個規模與格局,簡直可以媲美柏林博物館島 Museumsinsel、維也納博物館區 MuseumsQuartier、阿姆斯特丹博物館廣場 Museumplein、或是倫敦自然史與 V&A 所在的亞伯特城 Albertopolis!可惜愛爾蘭觀光文宣極少提及這一區文化瑰寶,我們也沒能留下足夠的時間好好挖寶,只好匆匆進圖書館看個葉慈展,就要繼續接下來的重頭戲:喬治亞住宅,這可是都柏林大力推銷的觀光重點了。
1588007 1588006 1588009 1588005

穿出我們暱稱「博物館街」的 Kildare Street,第一片寬廣綠地是 St Stephen's Green (1664),就是購物區 Grafton Street 與 Stephen's Green Shopping Centre 前方的同一塊都市公園,是喬治亞都柏林的五大住宅廣場之首,早在喬治亞時代之前的 1660s 就已經率先開發為高檔住宅區,算是 17 世紀中第一波都柏林的城市擴張。在今日僅存的三大喬治亞住宅廣場中,這裡的周邊住宅建築最為多樣但也稍嫌凌亂,儘管其中許多仍是喬治亞住宅,但也是較花俏的喬治亞住宅,更別說其他周邊高檔旅館、購物中心與現代辦公大樓… 如果要欣賞都柏林的喬治亞住宅,這裡並不是最好的選擇,進來草地上歇歇腳睡個午覺倒是不錯。
1588003 1588004

真要看喬治亞住宅,就要到第二大的 Merrion Square (1752),這才是真正起造於喬治亞時代,至今也仍然大量保持喬治亞原貌的住宅街廓。說到喬治亞住宅,其實英國很多,珍奧斯汀最愛的純白色巴斯就不用提了,倫敦還有攝政公園攝政街與 Bloomsbury 等許多區,愛丁堡也有整個愛丁堡新城,其實任何一個的石造喬治亞新城之面貌都遠比都柏林堂皇漂亮。那都柏林的喬治亞住宅特色是什麼?從書店裡滿滿的名信片就可以看出來,是精緻多彩的喬治亞門,帶點義大利文藝復興帕拉底歐的母題,在每扇門的長方外廓、半圓頂窗、門側柱頭、門把雕飾等等元素上面大作文章。
1588044 1588043

而這些喬治亞門之所以突出,關鍵就在都柏林喬治亞住宅那樸素的磚牆表面,與英國各大城市以白色為主的石造喬治亞住宅截然不同,都柏林這批彷彿為了節省成本只能用磚造,甚至為了再節省成本連表面粉刷都不塗,毫無修飾,簡直像是台灣販厝的側立面磚牆 XD 還好這些都柏林磚牆的砌工紮實而精準,很低調地打造了平整的四層樓紅磚背景,讓每一戶只有一個的喬治亞門就這樣突顯出來成為亮點。走到這一區真是太過癮,根本沒幾個觀光客,多的是出入的年輕上班族與租屋學生,隨便我們站在 Merrions Square 周邊人行道看向對街,伸出長鏡頭來處處是美不勝收的喬治亞門,我們自己都可以來拼一張喬治亞門明信片!
1588046 1588047 1588048

都柏林的旅遊,似乎就有這麼個樸實中見精華的基本調性,有簡樸的 Temple Bar 與精采的音樂酒吧夜生活、有小巧的 Grafton Street 購物區藏著一間間漂亮的室內商場與拱廊街、有單色純淨的三一學院與多彩亮麗的凱爾書等古籍、有樸實的喬治亞磚造住宅與亮麗的喬治亞門。欣賞完了眼前的喬治亞門,就要來探索背後的 Merrion Square,老實說它也不過就是個日常的社區公園,有大草地有森林有湖泊與遊樂場,但它的瑰寶是個特立獨行的紀念角落:王爾德雕像 Oscar Wilde Statue!我們今天的學術都柏林 - 三一學院之旅,就收在三一學院的 19 世紀年輕校友王爾德身上,看來正是個完美句點!
1588001 1588050

這天的三一學院之旅,從愛爾蘭國會的民族主義、三一學院創立的宗教戰略、凱爾書的愛爾蘭榮光、博物館街的文化聖堂… 這一路走下來真是嚴肅到底呀,還好有天不怕地不帕的叛逆才子王爾德,大喇喇地坐在石頭上,以玩世不恭的姿態解放我們的嚴肅。空曠的 Merrion Square,大概就屬這王爾德雕像角落人潮最是川流不息,王爾德眼前還有半圈大理石基座銅雕,用彷若觀光客到此一遊的筆跡簽上一句句王爾德經典引言。但引言面前的石頭上王爾德,只是帶著稀鬆平常的睥睨眼神,似乎渾不把全球粉絲對他的崇敬放在眼裡,更不把對街自己出身的王爾德故居 Irish American University 放在眼裡。三一學院的學術,也許源流是宗教、是民族、是傳統文化,不過面對學術的都柏林,就算是三一學院出身的王爾德,也沒有任何包袱,在天地間永遠是獨立思考的我一個人。
1588002 15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