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來梅 Bremen,雞貓狗驢的自由漢薩城

心還未成年
不來梅,德國四個臭皮匠

提到不來梅 Bremen,我們會想到什麼?當然是格林童話《不來梅的城市樂手》Die Bremer Stadtmusikanten,四隻走投無路的阿雞阿貓阿狗阿驢,千里跋涉去不來梅想當音樂家糊口,在小酒館急中生智團結退敵嚇跑強盜!強盜留下的財物食物讓他們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很開心也就不去不來梅了。哈哈,聽故事的我們也沒去過不來梅,開口閉口要去不來梅的小動物們最後也沒去不來梅 XD
提到今日的國際觀光與文化旅遊,不來梅最醒目的身分當然就是這個《不來梅的城市樂手》囉,也讓她在東亞觀光客最愛的德國童話大道 Deutsche Märchen Straße 中佔有一席之地,甚至成為童話朝聖之路的終點站。今日的不來梅當然把這四位童話動物奉若珍寶,除了大廣場上有 1953 那尊經典的城市樂手雕像外,到處都還有新雕像、裝置藝術、小紀念品、T-shirt 圖案... 不一而足。不過想想童話內容還真令人摸不著頭腦:這故事又不是發生在不來梅,只是四位主角想去不來梅而已,不來梅今日憑什麼大張旗鼓拿這四隻動物來拼觀光?
童話,也許才是最深刻打入我們潛意識的一種文學,看起來沒什麼了不起但深入淺出;聽故事的小朋友可能智識上聽不懂但已經烙印心底,等待心靈漸漸成長後還會隨時冒出來反覆玩味;說故事的大朋友可能表面促狹幽默,但不經意地道出了心底深層的恐懼與渴望,更隱然反映了斯時斯地的社會現實。
來到不來梅閱讀不來梅的歷史地景之前,我還不知道《不來梅的城市樂手》有什麼寓意,只知道老師教我們的要團結、要勇敢、要以智取勝才能以弱敵強... 等等老套。認識了不來梅之後,我才開始抓到這個童話的隱喻:想要擺脫殘暴主人的雞貓狗驢,一起上路前往遠近馳名的「自由城」不來梅,牠們其實就是中世紀神聖羅馬帝國鄉村的困苦農奴,想要擺脫殘暴貴族領主的剝削,收拾行囊上路走向海邊的「帝國自由城」不來梅,那是一個市民自食其力、免於恐懼、有權有責的天堂國度,到哪裡「就算當個街頭樂手都好」。
何況這個自由城不來梅,還是訴求「團結對內、和平對外」“Concordia domi foris pax” 的漢薩同盟城市。再放大一個尺度看這個童話的隱喻:力量弱小的雞貓狗驢,大家各自只有叫聲爪子牙齒後蹄,大家都是 one trick pony(在中國童話裡的驢子,多踢幾腳就要被吃掉了 XD),團結在一起就能虛張聲勢全軍退敵;牠們就是中世紀北海波羅的海一眾港口城市,出海貿易要擔心海盜搶劫、要擔心貴族領主收過路費保護費、要擔心其他港口仗勢殺價或獅子大開口收鉅額關稅。一個小港市經濟力量有限、天然資源有限、地理特色有限、軍事力量也有限,那沒關係,小港們聯合起來制定規則平等互惠、分享天然資源、連結地理優勢、甚至分享各地海軍彼此護船... 不來梅的四位城市樂手,就是四個漢薩城市,團結起來沒有做不到的事!
不過說穿了,這四隻小動物終究只是虛張聲勢而已,小強盜走了還帶大強盜來,四位城市樂手兩次都能使出新招退敵,故事就說到這裡圓滿落幕。如果強盜來了第三次、第四次呢?這也是《不來梅的城市樂手》第三層隱喻:漢薩同盟其實是個軟實力的鬆散結盟,並沒有如帝國軍隊般強大的硬實力,在 14-16 世紀盛期時四通八達,勢力東及俄羅斯西及倫敦,但也連番遇到了敵人,包括眼紅的北歐與低地國貿易強權,還有企圖以王權控制海權的瑞典英國與荷蘭等等。秉持自由合作原則從不集權的漢薩同盟,畢竟不是個漢薩帝國,被這些硬實力強權用市場規則外的軍事手段各個擊破,毫無招架之力漸漸分崩離析。17 世紀就已名存實亡的漢薩同盟,留下來硬撐到 19 世紀德意志帝國統一前,只剩下大姊呂北克、二哥漢堡、以及小弟不來梅 Bremen。
不來梅,自由漢薩城市 Freie Hansestadt Bremen

漢薩同盟,是由大姊呂北克與二哥漢堡兩個丹麥日德蘭半島旁的商港所締結,剛好一個面向波羅的海一個面向北海、兩個都有其海上貿易版圖與內陸河流腹地,做起生意來總是要繞過半島交稅給丹麥國王,實在不是很爽快,於是開了條運河 Elbe-Lübeck-Kanal 把兩港連在一起跳過丹麥,就此甩開北歐諸國自創漢薩同盟。那麼三姊弟中的小弟不來梅呢?
身為今日德國三大城市邦之一,不來梅城市邦已經加入了現代新港 Bremerhaven 不來梅港,其從古至今歷久不衰的港市實力不容小覷。但回頭看中世紀時,其實不來梅在漢薩同盟歷史上沒有什麼重要地位,不過就是一個普通成員而已,能夠在今日保持「自由漢薩城市」Freie Hansestadt 之地位只是因為它撐得夠久沒退出罷了。從空照圖來看看不來梅的中世紀城市格局,就知道它不如兩河交會的漢堡與呂北克那種如同威尼斯一樣四通八達的港口格局。不來梅只有一條 Weser 威薩河,城市沿著河岸呈長條型布局,以容納更多港口碼頭;但,長條型港市的陸地面也一樣很長,就成為城市防禦的罩門了。
儘管名義上與漢堡呂北克一樣是「帝國自由城」,不來梅卻沒她們那樣幸運地具有戰略經濟與政治等多方優勢,從建城以來就一直和周邊的「不來梅主教王子國」之主教王子勢力折衝、17 世紀初三十年戰爭還要在東邊與西邊勢如水火的新教舊教間選邊站、三十年戰爭後更成為北方瑞典王國與南方神聖羅馬帝國兩強權互相拉攏的前線... 雖然不來梅幾乎沒有被外敵成功佔領過,但在歷史上一直很難像其他漢薩城市專心拼經濟,一直很緊張地面對多方兵臨城下,在投資建造港口設施之餘,還要分一半資源蓋大規模的厚重城牆碉堡。當然啦,城牆碉堡佔地越廣大,今日的護城河公園 Am Wall 森林綠意就越濃,這是從火車站進入不來梅老城路上最漂亮的景色,看著森林間的風車彷彿置身荷蘭原野中。
不來梅老城有兩個大廣場,從火車站會先走到的是大教堂領地 Domshof,是外圍的不來梅主教王子國在不來梅自由城內的城中之國,甚至還一度用內城牆整個包圍起來。廣場這麼大,不來梅城市的中世紀節慶也往往在這裡借場地舉辦,但它仍然象徵著主教王子國與自由城兩者的緊張關係;主教王子國即使被其他勢力如瑞典與漢諾瓦併吞了,這塊 Domshof 也一樣被這些勢力繼承下來,不來梅自由城仍然要小心翼翼面對。直到 19 世紀廣場才終於移交不來梅市政府管理,很快地開發成了最富裕的銀行集中區,有德意志銀行、德意志投資銀行、德意志船運銀行、伊比利美洲銀行... 等等,廣場上最漂亮的還是新文藝復興式樣的 Bremer Bank 不來梅銀行。
1398223 1398222

接下來的市場廣場 Marktplatz 才是屬於不來梅自由城的市民廣場,想逃離教會與貴族壓迫的庶民直到這裡才能真正聞到自由的空氣。市場廣場身為市民的主要廣場,尺度還比 Domshof 小了一大截,廣場的輪廓還不太完整,曲曲折折地還可以分 Am Markt 與 Am Dom 兩小塊。廣場上都是不來梅從古到今的市民權力中樞,有 20 世紀的不來梅邦議會 Bremische Bürgerschaft,有 16 世紀的行會大廳 Schütting 也是今日的不來梅商業局 Handelskammer,當然還有最漂亮的 17 世紀不來梅市政廳 Bremer Rathaus。
1398249 1398248

在德國南部天主教領域,我們總是看到很多華麗璀璨的巴洛克教堂與宮殿,但在新教佔優勢的德國北部,卻很少看到這麼富麗堂皇的建築,連在漢薩同盟中的領導者漢堡呂北克都沒有。不來梅身為漢薩城市,其背後的腹地是德國中西部威薩河 Weser 流域一眾內陸城市,上游下游綜河內陸的物產資源與不來梅海港的遠洋貿易,在 16 世紀到 17 世紀初盛極一時,因此發展了最富麗堂皇的 Weserrenaissance 威薩文藝復興建築。不來梅雖然不是現存威薩文藝復興建築最多的城市,但其市政廳 Bremer Rathaus 無疑是威薩文藝復興當中最漂亮、最精雕細琢、且精雕細琢規模最大的威薩文藝復興珍珠!
1398253 1398251

威薩文藝復興雖然喊起來很響亮,但其實在不來梅市政廳不過是拉拉皮妝點門面而已,並沒有比不來梅城市音樂家們的虛張聲勢高明到哪去。在市政廳的外圍繞一圈,很快就會發現市政廳混合多種時代工程的痕跡:精雕細琢的正立面是 17 世紀威薩文藝復興、擁有尖拱窗的大廳可從側面看出是 15-16 世紀的哥德式建築、後面一大片則是 20 世紀初擴建的 Neues Rathaus 新市政廳,在那年代就很有今日古蹟增建再利用的造型概念,不論色彩高度還是立面比例都僅僅跟隨著老市政廳的樣子,蓋出 20 世紀的新文藝復興 Neo-Renaissance,遠看還不容易發現其差別。
1398250 1398257

威薩文藝復興,沒有任何不來梅的傳統、也沒有威薩河傳統或任何德意志傳統,完全就是 16 世紀到 17 世紀初富裕的威薩河城市們仿效異國流行之作,文藝復興 Renaissance 在此已經不是自己古典文化的「重生」而是從無到有向外學習。不來梅這異國商船送往迎來的港都,國際眼光和時尚學習力當然都特別厲害,文藝復興時尚的初次實驗,就是請來了低地國安特衛普的建築師 Johann De Buschener,用安特衛普的北方文藝復興設計了 Schütting/ Haus der Kaufmannsgilde 貿易商行會大廳,白色沙磚表面與黑色大理石雕像搭配、再點綴以金雕的窗頂裝飾,簡直就像同時代的小型安特衛普市政廳 Stadhuis van Antwerpen,就是它開啟了不來梅威薩文藝復興的靈感。
1398259 1398258

最漂亮的威薩文藝復興市政廳,雖然只是個 17 世紀拉皮建築,還是被獨具慧眼的 UNESCO 登錄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World Heritage。被一起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的還有廣場上的巨型羅蘭雕像 Bremer Roland,手持天使賜與的神劍 Durandal 與神聖羅馬帝國雙頭鷹盾牌,頂天立地誓死保衛不來梅的自由城地位!傳說,只要羅蘭像站在市場廣場的一天,再強大的外敵都永遠無法佔領不來梅;自從 1404 年羅蘭像建立在此已經六百多年,羅蘭真的兌現了這承諾,不過據說一直面對強權侵擾的不來梅人還偷偷在市政廳裡藏了個羅蘭像複製品,以防哪天要是羅蘭像真的倒了,還可以在同一天馬上請出羅蘭分身保衛城市 XD
身為神聖羅馬帝國始祖查理曼大帝的頭號愛將,這個半歷史半神話的羅蘭就是神聖羅馬帝國的守護使者,每一個被授與「帝國自由城」特許的城市,都可以立一個羅蘭像當作帝國特使保衛城市的獨立自由。羅蘭像,遍及德國與神聖羅馬帝國領域裡大大小小的自由城,對強敵環伺的不來梅尤其重要,富裕的不來梅當然要蓋一個全歐洲最大的羅蘭像。沒辦法,儘管神聖羅馬帝國免除了不來梅的貴族領主統治,卻免不了主教王子國這個宗教勢力的威脅。不來梅城裡一眾磚造教堂看來都很漂亮,但不論小教堂大教堂還是 Domshof 通通都是主教王子國的城內使館,非常緊張。羅蘭像拿著劍與盾牌面對的不是別人,正是 St. Petri Dom zu Bremen 聖彼得主教座堂,敵人就近在眼前呀!左:St. Petri Dom zu Bremen 聖彼得主教座堂;右:Liebfrauenkirche 聖母教堂Propsteikirche St. Johann 聖約翰教堂Sankt Martini Kirche 聖馬丁教堂

還好,不來梅這個屬於市民的城市,挨過了八百年仍然屬於市民,就算是德意志帝國強勢統一與納粹德國強勢管制,都拔不掉她 Freie Hansestadt 自由漢薩城市的自治地位。今日,要享受市民城市的果實,當然要去不來梅最精采有趣的購物街區。不來梅的血拼風景,獨樹一格地不以百貨精品這些 high street 時尚聞名,而在老城區有兩塊非常精緻的獨立商店小街區。第一個就是市場廣場西南面的 Böttcherstraße 木桶匠大街,從行會大廳旁邊的 Schüttingstraße 進去就可看到。
1398327 1398386

木桶匠大街,是 1920s 的不來梅商業社會產物。顧名思義,此地本來是市場廣場與威薩河港口之間的小社區,住滿了製造木桶的工匠每日提供船運所需。不過到了 1900s 不來梅港口碼頭全數遷移至 Bremerhaven 後,木桶匠區就成為了衰落的窳陋地區。幸有咖啡商 Ludwig Roselius 在此置產,逐漸一間間把木桶匠區地產都買下來後,自辦都更蓋成了今日這驚奇連連的購物小巷。這正是漢薩富商回饋社會的 Mäzenatischer Bürgersinn「慈善市民權」傳統,自掏腰包辦理都更也能營造如此開放又漂亮的公共空間,分享給市民大眾。要是換成台灣企業家來做,大概都變成吃光容積獎勵卻關閉開放空間的豪宅大廈了...
1398399 1398388

木桶匠大街,以在地的北德砂土成磚,用五花八門的磚疊砌手法打造獨樹一格的磚造表現主義建築 Backsteinexpressionismus。要說德國自己基於本土精神發明的建築風格,這磚造表現主義可比什麼威薩文藝復興來得精采多了!一大片磚頭之間,入口唯一一面大型金雕,竟然是起造人 Roselius 為了崇敬希特勒而委託創作的 Lichtbringer 光明使者,以天使長聖米歇爾屠龍的姿態,讚頌希特勒掃蕩民族敵人帶給德國光明未來 XD
1398326 1398394

儘管這位富商是希特勒粉絲,仍然不能抹煞此街區在不來梅老城生活景觀與在德國建築史上的地位。這裡有精緻小店、咖啡館、藝廊,有創始人故居博物館 Ludwig Roselius Museum 展示其 1920s 生活起居與藝術收藏,也有世界第一個女性畫家博物館 Paula Modersohn-Becker Museum,這位寶拉貝克小姐,不但是 20 世紀初德國表現主義畫派先鋒,還被藝文界公認是世界第一個畫裸女的女性畫家,甚至影響了同時代的巴黎晚輩畢卡索。左:Paula Modersohn-Becker Museum;右:Ludwig Roselius MuseumPaula Modersohn-Becker Museum

走出 Böttcherstraße,來到港邊碼頭區 Schlachte,長長一條大道樹起了林蔭,過往不來梅的碼頭都在這裡,今日則是一條寬敞又熱鬧的啤酒餐廳大道!不來梅自己的北德啤酒館風情是什麼樣子?這個我們不知道,不過他們倒是很大方地邀請了南德慕尼黑的寶萊納啤酒花園進駐,開起歡樂的巴伐利亞風啤酒花園 Paulaner's an der Schlachte!不知道不來梅有什麼當地料理,也沒關係,反正開放的不來梅自由城一樣歡迎德國其他地方的料理,就來吃盤巴伐利亞綜合香腸拼盤也不錯。
1398454 1398452

不來梅果然是無國界的漢薩城市,才不會斤斤計較什麼當地傳統,敞開雙臂歡迎各國水手與各地文化,如果市民與觀光客喜歡具有異國風情的南德啤酒花園,那就大方歡迎他們來不來梅設廠。不只 Paulaner 在碼頭邊有家啤酒花園,連巴伐利亞的國家級啤酒 Hofbräu 都在不來梅大街上開了間 Hofbräuhaus Bremen!想要體驗巴伐利亞短褲小弟的踢踏舞,不用到慕尼黑,遠在這北海邊的不來梅也可以!
遙望對岸,才看見不來梅自己的貝克啤酒廠 Brauerei Beck,原來不來梅自己的啤酒正是家喻戶曉的 Beck's,在歐洲各國連鎖超商都看得見,很便宜爽口卻很低調,不但很少開那種高調的巴伐利亞啤酒花園,甚至商標與形象包裝都沒有什麼德國色彩或不來梅色彩,我還直到今天才知道它是德國啤酒呢。老城裡當然也可以看到不少酒館掛出 Beck's 酒標,只是實在不太醒目,過目即忘。今日 Beck's 其實已經被併購到比利時啤酒集團 InBev 旗下了,總部其實就在我比利時的小窩旁邊,回家還有很多機會喝。
1398453 1398451

第二個獨立商店街區,則在老城南端河岸邊的 Schnoor 纜繩區,就像漢堡的紅燈區 Reeperbahn 製繩大街一樣,不來梅的 Schnoor 纜繩區也是港邊製繩工人的血汗工廠社區,自 13 世紀起在繁榮的港市不來梅當中就一直屬於底層勞工社區,街道狹窄房子狹小衛生條件很差,完全不能與老城其他地方的富商與中產階級住宅相比。在二次世界大戰轟炸後的 1950s 戰後重建潮中,工商大城包括西柏林漢堡科隆杜賽道夫等等都紛紛趁機拆除老社區、新建寬敞的現代商業大街區,能留存中世紀老城的只有像呂北克這種早已喪失經濟地位的沈睡古城;仍然擁有城市邦地位與港口貿易的德國第十大城不來梅,竟然另闢蹊徑地在戰後重建中搞古城保存,撥出大筆房屋津貼補助當地居民重建並整修老屋,比歐洲後來才出現的古蹟保存理論與風潮領先了十幾年!
1398420 1398423

今日,Schnoor 是不來梅僅存的中世紀社區,還能看到 15-16 世紀此區的小漁村風貌,處處是獨立小紀念品店,也有多采多姿的獨立手工藝與服飾店,爬上狹窄老房的二樓則有很多餐廳咖啡廳與小酒館。今日所有房子已被修得漂漂亮亮地,地上的石頭鋪面與排水系統也整治好了,家家戶戶更把門面花台招牌裝飾妝點得五彩繽紛,處處都在吸引人進去逛逛小店喝杯小酒... 為今日光鮮亮麗 Schnoor 開心的同時,有點難以想像過去這裡如何狹窄髒亂人口密度過高的底層社區樣貌;就好像在老家台北的寶藏巖,今日已經成為百花齊放的藝術村,處處是精采創意與浪漫小巷,甚至還被書寫了浪漫化的邊緣革命城市野史,卻沒幾個人真的願意面對十幾年前那水洩不通、蚊蟲滋生、建築傾頹、土石崩塌、水患頻仍的寶藏巖之貧窮困窘樣貌了。
1398421 1398422

那四位想當「不來梅城市音樂家」的小動物們,如果他們真的身無分文來到了不來梅,是能夠在市中心富商行會大道廣場間當走唱音樂家、還是會流落到 Schnoor 纜繩區在勞工行伍之間一面辛苦工作一面唱點靈魂小曲呢?我猜恐怕是後者,當然啦牠們都是動物,應該是漂亮的會被富商豢養、醜一點的被水手收養相依為命吧 XD 不過就算如此,不來梅這樣的帝國自由城,就算是這裡的下層階級都仍然是有尊嚴的、可以努力奮鬥掌握命運的下層階級。今日 21 世紀的我們已經無法滿足於當薪水微薄的下層勞工,而要訴求所得正義與財富重分配,其實這已經是我們這個新時代幸福的憤懣,在中世紀歐洲的農奴們可想不了這麼多,能夠脫離掌握生殺大權無盡剝削的貴族領主、來到自由城市、找個苦力工作自食其力窮哈哈地過一生,已經是高不可攀的幸福。
1398442 1398443
舊事酒濃
今天下午在RIGA市區也看了四隻被路人、遊客摸的黑亮的 "雞、貓、狗、驢" 雕像,上網找資料讀了版主精彩的圖文說明,再比照當地導遊的簡單版本… ,原來童話的隱深意涵可以用大人看世界經濟的角度來解析,真是豐富的旅遊資料。謝謝分享。
吃素的蚊子
明天即將探索這美麗城市感謝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