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勒斯登

前路坎坷不言棄

結束維也納的行程後,我跟老婆搭火車一路搖晃回布拉格,再由老婆的朋友A小姐租車載我們前往東德大城「德勒斯登(德語:Dresden)」旅遊。

這輩子第一次前往德國,不是去台灣人較為熟悉的柏林、漢堡、慕尼黑,而是出產「蔡司鏡片」及「Day and Night牙膏」等知名產品的東德工業大城德勒斯登。德國、二戰、軸心國、東德、共產、鐵幕,種種國立編譯館歷史課本告訴我的負面印象,外加德國人總是一板一眼不甚友善的傳說,讓我很難對德勒斯登存有太多美好幻想。

不過,實際到訪後,德勒斯登反而是這趟蜜月旅行中,讓我留下最多好印象的城市。其中轉折,且聽我娓娓道來。

易北河畔的夏宮---皮爾尼茲宮(Schloss Pillnitz)

德勒斯登距離布拉格約150公里,從布拉格開車前往,車程不算太遠。

車程不算太遠?那要多久時間?老實說,自從把車開上高速公路後,睡意就開始強力襲擊我,讓我一路昏睡到德國境內。所以,不要問我從布拉格開車到德勒斯登要多久時間,因為我真的不知道XD

當我醒來,A小姐已經把車開到皮爾尼茲宮(Schloss Pillnitz)了。

皮爾尼茲宮位於德勒斯登東南近郊,是由有強者奧古斯特綽號的薩克森國王侯腓特烈‧奧古斯特一世 (Friedrich August I)於1723年下令建造作為避暑使用,所以皮爾尼茲宮又被稱作夏宮。

夏宮在盛行巴洛克風格的時代被建造,所以建築外觀免不了有些許華麗曲線。不過,與維也納的美泉宮相較,夏宮建築外觀的曲線條顯得有點樸實。

夏宮建於易北河畔,搭船觀賞易北河美景,再沿河畔階梯登入夏宮,是觀光客最常採取的旅遊方式。我們沒有進入夏宮內部參觀(是因為票價太高而沒進去?還是內部並沒有開放參觀?我已經忘了),所以無法得知夏宮內部是不是很富麗堂皇。沿著夏宮附近的易北河畔漫步,是我唯一能跟大家分享的散策心得。

與維也納的多瑙河畔相較,流經德勒斯登的易北河畔風景顯得相對原始。河畔沒有太多水泥建築,沒有攤販,只有小草地、枯枝樹群以及在冷空氣中迫不及待展現生機的小花。元代馬致遠口中的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應該就是這種景色吧。

這裡有都市人一直想追尋,卻未曾放膽擁有的鄉野自由。希望我跟老婆退休後,能平平安安的,一起手牽手回到這,看著不變的易北河景,找尋2013年蜜月旅行留下的足跡身影。

這裡真的不是桂林嗎?

德勒斯登近郊還有另一個旅遊景點,薩克森小瑞士國家公園。

小瑞士以擁有白堊砂岩岩石景觀而聞名,什麼是白堊砂岩?我不是地質系,所以我不知道。不過小瑞士地形跟小時候地理課本裡出現的桂林山水好像,同樣都有高聳尖禿的奇山異石。原來在山水界可以甲天下的不只桂林,小瑞士也可名列其中。

我們到達小瑞士時,天氣突然由晴轉陰,陣陣強風搭配時大時小的陣雨,讓我們行走其間,有點舉步維艱。加上小瑞士的峽谷地形助長強風,部份細長步道又讓人充分感受到峽谷的深邃!易家揚在「 走鋼索的人 」歌曲中所寫「走在半空中,要人命的風,就快要把我吹落~」,正好可以用來說明我當時的感受。

雖然當時路途艱險,雖然A小姐因為懼高症而有軟腳症狀,為了讓小瑞士美景不輕易的在我們的記憶體裡消失,A小姐還是喃喃催促我們站好,替我們在小瑞士拍下一張張留念照片。現在回想,如果沒有A小姐,我可能會以為我曾經去過桂林,而忘記我曾經到過小瑞士。

謝謝妳,A小姐~我跟老婆在小瑞士的回憶,永遠不會少了妳不畏懼高症恐懼替我們拍照留念的勇氣。

易北河上的佛羅倫斯

離開近郊景點,我們來到德勒斯登市區。

德勒斯登位於德國東部,自18世紀由強者奧古斯都欽點為薩克森王國首都後,德勒斯登王宮、洛可可式建築的主教座堂、賽格歌劇院、聖母教堂,就開始陸續躍上舊城區妝點德勒斯登;再加上強者奧古斯都喜愛藝術,收羅大量藝術品並招募許多藝術家前來,讓德勒斯登成為德國巴洛克時代的文化重鎮,並搏得易北河上佛羅倫斯美名。

有別於法國凡爾賽宮及奧地利美泉宮的單一大型宮殿,德勒斯登的王室宮殿是由分散於舊城區內的小宮殿,各司其職的組合而成。像是舉辦宴會、收藏藝術品用的茲溫格宮,供皇室起居使用的德勒斯登王宮,以及帶有強烈巴洛克風格建築的賽柏歌劇院,讓來到德勒斯登的旅客,只需在舊城區徒步行走,就可以輕鬆感受德勒斯登仍存的文藝復興氛圍。

1945大轟炸

不過,在德勒斯登,舊城區的建築物不是最舊,新城區的建築物一點也不新。

1945年,同盟國為了讓節節敗退的德國快點投降,開始大規模轟炸德國境內的重要城市。德勒斯登是德國的工業大城,當然列入同盟國的轟炸目標內。那年的情人節前夕,同盟國聯軍在德勒斯登進行無差別慘烈轟炸。這一炸,讓德勒斯登舊城區的古蹟建物,幾乎全數毀滅。據說,德勒斯登居民光是清理大轟炸後的殘屋瓦礫,就花了將近12年的時間,大轟炸時的慘烈,可見一般。

戰後,德勒斯登經歷短暫的爭論後,居民決定一步一步重建舊城區古蹟。歷時60年,當2005年聖母教堂完成重建後,德勒斯登才找回舊城區過往的光輝。

重建後的聖母教堂前,矗立著引領基督教改革的馬丁路德雕像,但願他的睿智形象,能讓人類下次集體失智前,先沈思戰爭帶給人類的教訓與殷鑑。

兼具創意的綠色城市

德勒斯登留給我的美好回憶,不是重建後的舊城區古蹟,而是整齊乾淨的街景,及創意隨處可見的藝術庭走廊。

德勒斯登在2002年被列為歐洲綠化最好的大城市,據說全市三分之一的面積都充滿綠意。我到訪時,雖然因為天冷而沒看到傳說中綠意盎然的景色,不過,整齊的街景,媲美日本的平整道路,友善的行人空間,都讓人很難不喜歡上這裡。

新城區的藝術庭走廊(Kunsthofpassage),則是德勒斯登另一個有趣的地方。

這裡據說原本是小型工廠區,房舍在退下工業任務後,藝術家來到這將原本斑駁的牆面,塗上亮麗的的色彩,並利用磁磚碎片、水管裝飾建築外牆,讓原本單調的工廠建築,變身為藝術家發揮想像力的畫紙。

像是牆面佈滿喇叭造型水管的The Funnel Wall,據說牆面水管除了在雨天時真的有引導雨水的功能外,透過水管間巧妙銜接的設計,讓原本單純的水滴聲,變成帶有簡單音階的聲響。

藝術庭走廊也聚集不少文創工作者在此開設實體店面販賣創意作品。旅客遊走其內,如果一不留心,肯定會荷包大失血。

帶有目的性的裝置,偽裝成充滿童趣的塗鴉,原來建築物可以擺脫死板色系,可以充滿色彩與創意。希望政府未來興建社會住宅時,除了功能考量外,也能將創意外觀列入考量。如此不但能美化城市外觀,也許還能帶來可觀的觀光財。

結語

真的走進德勒斯登,才發現過往歷史課本告訴我們的邪惡軸心國,其實沒有比哥吉拉可怕。那裡的居民友善的面對觀光客的詢問,那裡的居民在二戰後攜手捲起袖子,收拾戰後傾壞的建築,重建城市往日的榮光。德勒斯登的市容很美,住在德勒斯登的居民一點也不邪惡。

真正邪惡的,應該是發動戰爭的掌權者,還有企圖引導學習者史觀的執政者。

以上就是我跟老婆2013年蜜月旅行的故事。這趟含括三國、三座城市、兩座小鎮的旅行之所以能成行,最要感謝的當然還是A小姐的大力協助。

還要感謝各位看官耐心看完我的遊記,如果我的遊記介紹,能點燃各位看官動身前往旅遊的引擎,這將是我最感到開心的事。

我們下次旅行見!

完整圖文,可參考:http://penny1578.blogspot.tw/2015/09/blog-post.html
人總在回憶中感動或後悔
描述生動 照片也拍得很好
好想再重返德國~~
此名字尚未被使用
描述生動 照片也拍得很好
好想再重返德國~~
謝謝你不吝稱讚。
去了德勒斯登後,德國其他城市就列入我的旅遊清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