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唄藝術廣場

你的名是我拒絕別人的理由
離開鬧區,車行進遍山深綠的盛夏谷地,眼前突然出現一片青翠平坦的綠地。這片綠地名為「アルテピアッツァ(Arte-Piazza)美唄」,「アルテピアッツァ」借自義大利語中的「藝術廣場」,位於北海道石狩平原中心的美唄,過去以釉黑的煤炭壯大北國的產業,今日則以雕刻藝術溫柔地撫慰著人心。

一九九二年開幕的「美唄藝術廣場」,前身是落合町的榮小學校。一九七二年鄰近的三菱美唄炭礦關閉走入歷史後,曾經最多擁有一千兩多名學童的榮小學校也隨著炭礦村的沒落而在一九八一年閉校,直到美唄市公所提議,將廢棄的榮小學校改建,並與美唄出身的世界級雕刻家安田侃先生合作,重新賦予它不同的生命。

整個藝術廣場佔地約七萬平方公尺,昔日的小學校跡地經過整理後,只留下體育館及一棟木造校舍,作為室內的展示空間,戶外則是偌大的野外美術展示場,巧妙地將安田侃先生的四十多件作品安置在其中,安田先生的雕刻品主要以大理石雕刻及青銅雕塑為主,白色或是黑色的作品點散在綠地之上,或是小丘陵,樹林之間,沉靜不語的作品低調地與整個地景融合,與大自然搭配渾然天成。

走進「藝術廣場」,你可以隨意接近,與任一個大理石作品對望,進行心靈的對話。當你與大理石相遇時,一定會發生疑問:「這是什麼呢?」,然而你會發現作品周遭並不會刻意擺上作品的名字,安田侃先生把你與作品最初相遇的純真時刻不受任何干擾地保留給你自己。期望誘發人與藝術互動,也正是這個「藝術廣場」設置的用意,於是我們可以自由地觸碰,擁抱每一個作品,或是躺在草地上靜靜地看著它,任由任何天馬行空的想法在綠地中奔馳,在青空下無拘束地翱翔。

互動,沒有絕對形式。

於是我們可以看見沿著緩坡延伸而下的「水之廣場」,有親子脫了鞋,大手牽著小手,用腳丫子踩著大理石鋪設而成的白色小溪,嬉戲;草地中孤立的楓樹下,也有髮根銀白的老人一語不發地望著整個廣場出神;在另一個角落,有情侶兩兩成對倚著雕刻作品,呢喃交心。大理石作品儘管摸起來冰冷,但藉由著與人的互動,我們可以清楚感受到安田侃先生創作時的熱情與注入的生命力,一動與一靜之間,心靈也獲得解放,也因此有人會稱呼安田侃先生為「痊癒心靈的大理石詩人」。

走進刻意保留的舊校舍,一股懷舊之情油然而生,木造校舍依舊維持過去兩層樓的格局,樣式並未刻意更動,隱隱都在觸動著故人心底深處的記憶。一樓目前是作為幼稚園使用,二樓的教室與走廊則成為展示場所,佈置著幾件安田侃先生大理石及青銅的小型作品。幼稚園小朋友清脆的嬉鬧聲不時穿透木造隔間,時時可以感受到那股純真的魔力,而陽光透過老舊的玻璃灑在雕刻品之上,光與影型塑了另一個美妙。古寂的空間中,孕育著新生的活力;沉靜的藝術品,光影雜錯下彷彿也活了起來,紮實地感受到整個木造建築空間的魅力。除了安田侃老師的作品外,舊校舍也特別保留一個空間,輪流展出各類藝術創作。

水的廣場另一端不時傳來悠揚的樂聲,回頭望去,會訝異地發現那邊原來是體育館。曾經是小學生活動筋骨,翻滾揮汗的場所,空間再利用的策略下,被給予了新的使命,同樣擺設了數件安田侃先生作品的體育館,是美術館,也是音樂廳,更可能是舞台,或是講堂。不同類型的藝術在充滿著鄉愁氛圍的舊體育館間交織、激盪,讓人們有了全新的溫暖感受。

往山邊的小丘陵走去,還有很多藝術作品隱藏在林間,或是箭竹叢中,如同尋寶遊戲般等待我們用心去發現。美唄藝術廣場從開幕就受到全日本的注目,廣受好評,參觀人數也不斷地上昇,然而比起來訪的人數多寡,安田侃先生卻更關心是否他的作品真的能夠讓兒童或是大人都享受,樂在其中。

站在小丘俯瞰整個藝術廣場,線條單純優美的作品,宛如優雅的紳士佇立在綠地,展現著獨特「借景」的安田美學。而我們可以想像入秋後,北海道特有的秋顏,運用著黃紅綠三色點綴編織整片山谷,這些作品也將隨之呈現出截然不同於盛夏的另一種風貌;而當白雪緩緩落下,純白的雪毯覆蓋整個藝術廣場時,寂靜的深冬也許酷寒,但我們依舊可以感受到新生的純真力量在山谷中醞釀,與造型純粹的作品戶相呼應著,繼續溫暖你我的心房。

轉載自《台灣教會公報》,2009年第四季,3008期第二十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