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發展廉價航空 開始水土不服?

老衲法號亂來
台灣發展廉價航空 開始水土不服? (http://www.ttnmedia.com/magazine/frontmagazinecontroller?func=find&magtitlenbr=23675&contentpage=1) (唐偉展)
報導日期:2015-08-16

2015年看似台灣LCC發展的大年,不只是亞洲航線持續開通,台中、高雄也成為廉航的新目標;不過,台灣LCC是否開始飽和?甚至3年內無法獲利的壓力也在邁入第2年開始發酵。

不可否認,廉價航空帶動台灣旅遊型態的轉變,雄獅旅行社成立新品牌雙獅,一部分的任務就是取得廉航的機位來包裝產品;易飛網甚至推出領先於市場的廉價航空訂購平台「廉航易起飛」,首度結合航空自由配、即搜即訂的便捷功能,讓消費者自由搭配來回的航空公司;在在對傳統航空公司以及整體航空市場帶來衝擊。

當初台灣成立廉價航空有其時空背景,政府為迎接陸續進入台灣市場的外籍廉航,採取的是守勢、防衛;不過政府似乎忘了,廉航通常飛機上有8成以上搭載自己本國的旅客,不論是馬、新、日本都是台灣旅客居多,對引進境外旅客數還是有限。

廉航發展最突出的新馬兩國,其中馬來西亞的亞洲航空(AIR Asia),是亞洲最大的廉價航空,而他的成功有一部分原因取決於當地競爭對手不多;而新加坡境內在新航、酷航、虎航、捷星航空所共同築起的4道防坡堤下,也成功阻擋了外來者的窺視與競爭。

台灣LCC要能發展,重點還是在於政府的政策走向,台灣不論是機場代理以及降落費對廉航來說都沒有優惠;如果台灣廉航的生存只能建構在降低自身經營成本、提升座位裝載率和飛機使用率上,那還是不夠的。

好的廉航營運模式,至少要有20%以上非機位的附加收入,例如機上餐食、機上購物、旅客購買行李公斤數;但這在台灣廉航主要載運的台灣旅客普遍不埋單下,獲利很不理想;再加上新航權取得不易,桃園機場單跑道困境,以及消費者高漲的消費意識,台灣要經營廉價航空,大環境還真是困難。

現階段,台灣廉航市場已經趨於飽和,要小心的是,無論是台灣虎航或是威航,在這一年的發展過程中,無可避免地都開始與母集團航空公司陷入競爭;彼此在收益上就會一起往下掉。

廉價航空是外來產物,台灣強迫接受、模仿,現在出現水土不服了。
他非暖陽卻暖我心
看看就好,分析是須要數據證明?至少我知到亞航台北-吉隆坡航線,大部份是大馬華人搭乘。
朕今晚翻你牌子
台灣廉航市場趨於飽和?

應該這麼說

目前在台灣的廉航航線過於集中 因此會有如此感覺

台灣廉航的核心市場是在大陸日韓 尤其是大陸

看看對岸的春秋航空 光開日本航線就有數十條

從台灣出發的四小時航線 可涵蓋大部份的大陸面積

這是很大的商機
你棺材是翻蓋的還是滑蓋的
台灣出發廉航由幾年前東南亞到現在日本,

期間慢慢轉移自己也身歷其境~

主因,日本旅遊環境太好交通太發達~

但整個市場大陸是最有潛力,但為何這塊發展最慢?

期待往中國廉航蓬勃發展,現階段傳航簡直是暴利啊!
香蕉你個不娜娜
台灣出發廉航由幾年前東南亞到現在日本,

期間慢慢轉移自己也身歷其境~

主因,日本旅遊環境太好交通太發達~

但整個市場大陸是最有潛力,但為何這塊發展最慢?

期待往中國廉航蓬勃發展,現階段傳航簡直是暴利啊!
台灣-大陸間不知是否為開放天空
再者是LCC客群多為背包客
如開航大陸航線會不會變成說LCC
需跟旅行社配合包裝成團體機位出售
商務客會去搭LCC的比例我想也不會高
逞強久了自己都覺得累
看看就好,分析是須要數據證明?至少我知到亞航台北-吉隆坡航線,大部份是大馬華人搭乘。
新聞中說的[廉航通常飛機上有8成以上搭載自己本國的旅客]
在亞航來講
就是馬來西亞國籍旅客啊
大馬華人也是馬來西亞國籍的
轉角遇人渣
台灣-大陸間不知是否為開放天空
再者是LCC客群多為背包客
如開航大陸航線會不會變成說LCC
需跟旅行社配合包裝成團體機位出售
商務客會去搭LCC的比例我想也不會高
商務客的商機不可小覷
如果你是公司主管
每個月都要從台北總公司派幾個資深員工去上海巡視工廠
華航一個人來回是一萬多兩萬
春秋航空一個人來回5000有找
你會選哪一個??
商務客是去[工作]
舒適度可以不用放在首位
更不會有觀光客攜家帶眷、大包小包的問題
站在節省公司營運成本的角度
商務客才是廉航應該鎖定的主消費群
畢竟廉航的精神
就是將飛機當做往來兩地的交通工具
而不是為了方便背包客省錢
朵朵奇葩跳恰恰
商務客的商機不可小覷
如果你是公司主管
每個月都要從台北總公司派幾個資深員工去上海巡視工廠
華航一個人來回是一萬多兩萬
春秋航空一個人來回5000有找
你會選哪一個??
商務客是去[工作]
舒適度可以不用放在首位
更不會有觀光客攜家帶眷、大包小包的問題
站在節省公司營運成本的角度
商務客才是廉航應該鎖定的主消費群
畢竟廉航的精神
就是將飛機當做往來兩地的交通工具
而不是為了方便背包客省錢
可能我想的商務客是那種經理級以上的會以舒適度為主
那據你了解目前搭春秋的商務客多麻
這些年也多虧廉航
我也才能一直飛出國
記憶格式化
政府對廉航的發展走向,完全是愛眛不清的態度
在其他國家,廉航有特地的航站,甚至是特定的機場
在台灣,松山機場和桃園機場的地位不明朗,傳統航空和廉價航空交錯在使用

在馬來西亞,國內線也是廉航經營獲利的區塊
在台灣,台北飛金門(馬祖),廉航為何無法進入競爭?
說穿了,還是過度保護

消費者這端也有很大隱憂存在
除了對廉航認知有落差之外(總認為票價要低廉?)
也常聽到朋友之間的對話『日本XXX好不好玩?好玩我才去!』『首爾XXX太好買了!!我下次還要去!!』『聽說印度XXX好危險?!我不去!』『斯里蘭卡XXX沒聽過,完全不考慮要去!』
所以朋友之間的喜好和經驗,
也是遷動廉價航空的發展因素

與其說廉價航空在台灣趨近飽和
我比較相信市場是不成熟造成的不均
讀著倒才子傻
兩岸航線有高度管制,當然不是開放天空。航點,班數,各航線參與的家數和參與分配的條件都有限制。現在就只能靠大約每年一次的談判討論是否增加航點和班數。另外在參與分配的條件上,飛安紀錄和管理是一個重要的考量項目,但是這項評估的公式裏,用最近一年和兩年的飛安紀錄和管理做加權計算。威航和虎航都還不到一年歷史,所以這項目沒什麼可考,自然就會拉下整體的成績,不容易搶贏其他已經有歷史的航空,除非沒人和他搶這航線。

所以短期一兩年內,很難看到威航或虎航有大量的兩岸航線。
姑娘不要怕我不是好人
台灣出發廉航由幾年前東南亞到現在日本,

期間慢慢轉移自己也身歷其境~

主因,日本旅遊環境太好交通太發達~

但整個市場大陸是最有潛力,但為何這塊發展最慢?

期待往中國廉航蓬勃發展,現階段傳航簡直是暴利啊!
現階段傳航有暴利嗎?
去年長榮、華航還賠錢,
今年油價下跌每股也賺不到1、2元,
何來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