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兩代興亡史:馬雅遺跡之帕連奎

半夏半暖半傾城
從美利達(Merida)的CAME車站搭夜車,又沿途搖搖晃晃近600公里在早上六點抵達墨西哥行中最後的城市帕連奎(Palenque)。在恰帕斯州(Chiapas state)這是個小的微不足道的小城,車站也相當迷你,所有觀光客來這裡最主要的目的就是7公里外的同名馬雅遺跡帕連奎。小銘只預計在帕連奎停留24小時,跟『黃金傳說』裡的藝人一樣努力趕行程,找好落腳處後馬上搭著合租車開始衝。
帕連奎遺跡(Palenque ruin)建造於丘陵上,地理位置跟乾燥的尤卡坦(Yucatan)半島不同降雨豐富,周圍被濃密的熱帶雨林所包圍。買好門票後準備進場,門票是三大馬雅遺跡裡面最親民的51+25批索。
進入後右手邊由四個建築構成的碑銘神殿建築群(Templo de las Inscripciones group),從西邊數來分別是12號神殿(Templo XII又稱頭骨神殿)、無名神殿、13號神殿(Templo XIII)以及碑銘神殿(Templo de las Inscripciones)。13號神殿在1994年考古學家挖掘下發現裡面有座女性貴族陵墓,遺體經過硃砂處理外觀呈現紅色,故又被稱為紅女王之墓(Tumba de la Reina Rojs),陵墓對遊客開放,門口有管理員看守。
這是遺跡唯一開放的陵墓,進去參觀的遊客相當多,在狹小空間擠來擠去,拍個照都要抓沒人的空檔。馬雅人採用石棺埋葬,當初裡面裝有孔雀石面具和1000多塊翡翠。有學者認為埋葬的女性是巴加爾王(K'inich Janaab' Pakal)的妻子。
碑銘神殿是帕連奎遺跡最高的建築共有八層,前端中央有一條高達25公尺的台階。神殿內部的牆上有三塊面版刻著馬雅碑銘,敘述帕連奎和這些建築物的歷史。帕連奎遺跡考古史上最重要的人物路易爾(Alberto Ruz Lhuillier)當年就是以這些碑銘為神殿命名。路易爾最重要的發現就是於1952年在內部找到通往巴加爾王陵墓的密道,當時國王的遺體被諸多寶石點綴並戴著由翡翠鑲嵌而成的『死亡面具』(1985年被盜走至今下落不明)。路易爾的發現對整個馬雅考古學帶來極大的衝擊,在這之前學者認為馬雅人蓋金字塔主要是用於宗教祭祀和觀測星象,巴加爾王陵墓的發現證明馬雅人也跟埃及人一樣把金字塔當成陵墓。帕連奎遺跡最早建於西元前100年,但自巴加爾王於615年登基後才步入黃金時期,他將帕連奎的影響力擴張至西邊的馬雅城邦,這期間也修建很多廣場和建築,包括當成自己陵墓的碑銘神殿。在馬雅象形文字裡太陽與盾(Escudo Solar)就是用來描述巴加爾王(Pakal為盾之意)。碑銘神殿不對外開放,在階梯前方就圍著封鎖線。
佔地廣大有著四層塔樓的宮殿(El Palacio)是整個帕連奎遺跡的地標,這座巨大的建築被劃分成四個主要庭院。從五世紀起的400年間這座宮殿逐步修建趨於完善,可能作為帕連奎統治者的住所。巴加爾王於80歲的高齡逝世後,兒子強˙巴魯姆二世(Kan B’alam II)維持帕連奎的強盛繼續擴張版圖,然繼任的弟弟在711年與來自南方65公里的馬雅城邦托尼納(Tonina)戰爭中不幸被俘虜處死,混亂的情勢持續10年直到阿卡‧莫‧那普(Ahkal Mo’ Nahb’,意思是海龜、鸚鵡、湖泊)繼位。
阿卡‧莫‧那普國王發揮其強大的才華,將帕連奎從危急的局面中恢復短暫穩定,宮殿的塔樓就是在這時期所興建,考古學家認為塔樓的功能在於讓馬雅皇室及大祭司在冬至觀賞到太陽直接落入碑銘神殿。
宮殿東北部是俘虜庭院(Patio de los Cautivos),庭院四周擺有巨大浮雕,這些雕刻所顯示的是當時帕連奎戰士形象,也有人認為雕的是當時戰敗被抓來其他城邦的國王。這座庭院的功能在於接見外賓時宣揚王國權威或者展示俘虜之用。在庭院的南方建築群有著許多浴室和桑拿間,馬雅人發揮巧妙的建築工法從隔壁的歐圖倫河(Arroyo Otulum)建造水道將河水從地底導引至宮殿,有了豐沛的水源後王室成員每天都可以過著悠閒泡澡的生活。
阿卡‧莫‧那普國王之後的歷史紀錄很少,跟托尼納城邦間的戰爭最後還是以失敗收場,從此帕連奎跟其他輝煌的馬雅城邦同樣步入衰退,在900年後幾乎完全荒廢,很快的叢林淹沒整個遺跡,直到1746年才再度被西方世界所發現。
馬雅人認為宇宙是由東、南、西、北的四棵聖樹所支撐。每個方位以紅、黃、黑、白四種顏色代表。宇宙的中心則是綠色的世界之樹,叫做卡波克(Kapok,即是木棉樹)。馬雅人把宇宙分為三層:『天國』、『人間』、『地府』。不同的是,馬雅人的天國是死於非命的凶亡者死後去處。馬雅人相信大部分的人死後都前往地府,必須以機智戰勝地府的死神,才能化為聖體升天。地府不是罰罪的處所,死後的境遇與生前的善惡作為無關。在創世之前,世界只有天空和海洋。天空之神胡利肯(Hurricane,即颶風)和海洋之神古祖馬茲(Gucumatz)在沈寂之中同時說出『地球』兩個字,世界瞬間形成。兩位『創世神』從海洋中創造出萬物。他們用『語言』創造世界,所以要求所創造的生物具有悅耳的聲音來奉祀敬拜他們。然而,這些生物都只能發出混濁聲音時,神十分不悅,在盛怒下命令動物們永遠不得離開森林,並要終身臣服於即將誕生的『人類』,並且成為人類的食物。萬物即是人類的食物,那麼神的食物是什麼呢?馬雅人認為當然是自己,所以自始就有『活人祭』的傳統,且認為能夠當做祭品犧牲,是一種無上的榮耀。
從宮殿(El Palacio)往東跨過歐圖倫河(Arroyo Otulum)就是十字神殿群(Grupo de las Cruces),主要由三座金字塔圍成一座廣場。這些主要是巴加爾王(Pakal)的兒子強˙巴魯姆二世(Kan B’alam II)所建造,強˙巴魯姆二世在18年的統治期間繼續拓展版圖將勢力往北延伸至烏蘇馬辛塔河(Rio Usumacinta),也大興土木修建了十字神殿群,在馬雅象形文字裡被描繪成大毒蛇和美洲虎(Kan B’alam就是大毒蛇和美洲虎之意)。
兩層建築的14號神殿(Templo XIV)建於強˙巴魯姆二世的弟弟擔任國王時期(後來被俘虜的那個)。裡面牆壁描繪著死後的強˙巴魯姆二世與母親在地府一同舞蹈著以及母親賜予他神性的圖案。
十字神殿(Templo de la Cruz)是整個建築群裡最大最莊嚴,總共有十層。十字神殿的名稱來自早期探險家看到神殿裡面石版的雕刻有類似十字架的圖案,實際上這個十字架代表支撐宇宙的木棉樹『卡波克』。十字神殿開放給遊客攀爬,最頂層的祭壇有著浮雕石版,頗高走起來頗辛苦,小銘建議務必上來,因為這裡有著整個帕連奎遺跡(Palenque ruin)最好的眺望點,從這裡看四層塔樓的宮殿以綠意盎然的叢林為背景怎麼看怎麼美,網友說天氣好時可以看到遠方的海。
十字神殿旁碧草叢生小山丘上有座小屋,這就是葉型十字神殿(Templo de la Cruz Foliada),可能建於692年,由於損毀嚴重內部有些結構已經裸露出來。神殿祭壇裡面浮雕也有象徵世界樹的葉子型十字。
這張是十字神殿祭壇中央浮雕石版的圖案,中央像十字架的圖騰象徵世界樹,十字神殿群三個神殿祭壇中央的浮雕石版都有類似的圖案,差別在浮雕中間的圖騰,葉型十字神殿的圖騰就是含有葉子的十字架。圖騰旁邊一大一小的人物過去認為象徵巴加爾王和孩提時期的強˙巴魯姆二世,但隨著最近幾年越多的文物出土學者認為兩者都是強˙巴魯姆二世,左邊的小孩是6歲時期的接受傳統儀式的強˙巴魯姆二世,右邊的大人則是他在48歲接任王位的儀態。
太陽神殿(Templo del Sol)是座三層的建築,中央浮雕的圖騰是象徵太陽的形狀,除外其他浮雕記載635年出生的強˙巴魯姆二世及684年接受加冕的情形。神殿的屋頂是整個遺跡保存最好的。
從宮殿順著路徑往北走會先經過球場(Jugo de Pelota),然後到達北部建築群(Grupo Norte)。由五座神殿組成,分別建於不同的時期功能也不清楚,相關的資料很少,最出名的當屬伯爵神殿(Templo de Conde)。消失在歷史上將近900年的帕連奎遺跡於1746年被來自西班牙的牧師安東尼歐(Antonio de Solis)在馬雅獵人的帶領下重新發現這座叢林宮殿的存在,之後前來許多探險家,當時的人認為帕連奎遺跡類似失落文明亞特蘭提斯的城市,最古怪的當屬瓦爾德克(Count de Waldeck)。
這位來自法國六十幾歲的探險兼藝術家在建於647年的伯爵神殿頂端住了兩年(1831-1833年),之後出版有關中美洲馬雅遺跡的畫冊,在他的想像裡帕連奎是座龐大的傳說地中海失落文明城市。
看完北部建築群後順著路徑再度跨過歐圖倫河,踩著陡峭的階梯漸漸的進入叢林密佈的區域,沿著河流逐漸下坡,附近散佈著幾群遺跡包括建於750到800年的建築群C(Grupo C)及1號2號建築群(Grupo 1 and 2),這些大多資訊不詳有待後續考古研究。撇開這些無名的遺跡,這段路沿途小瀑布不斷,小銘把這裡當成森林遊樂園在玩,很多遊客似乎也這樣認為,擺姿勢拍照及在河邊戲水的人多不勝數,路徑終點是另一端入口,會連接到先前來的公路上。
帕連奎遺跡在經過近百年不切實際的幻想後(古代超文明遺產),1837年來自美國的史蒂芬(John L Stephens)開啟正式挖掘考察的新章,直到今天仍不斷有新遺跡被發現。

小銘的墨西哥遊記:http://prokaryotic2004.pixnet.net/blog/category/3025503
吃葡萄不吐西瓜皮
寫的非常詳細耶!
握不住的沙不如揚了它
謝謝分享,我會列入我的旅遊目的的
天大地大媽咪最大
寫的非常詳細耶!

謝謝稱讚, 小銘希望能將旅行中的見聞分享給大家
飲盡這壺明月光
感觉好神秘,谢谢分享
我是你路過的風景
細緻的文史介紹,也好想去走一遭.
感謝分享並期盼續文........
你溫暖了我旳流年
從美利達(Merida)的CAME車站搭夜車,又沿途搖搖晃晃近600公里在早上六點抵達墨西哥行中最後的城市帕連奎(Palenque)。在恰帕斯州(Chiapas state)這是個小的微不足道的小城,車站也相當迷你,所有觀光客來這裡最主要的目的就是7公里外的同名馬雅遺跡帕連奎。小銘只預計在帕連奎停留24小時,跟『黃金傳說』裡的藝人一樣努力趕行程,找好落腳處後馬上搭著合租車開始衝。
帕連奎遺跡(Palenque ruin)建造於丘陵上,地理位置跟乾燥的尤卡坦(Yucatan)半島不同降雨豐富,周圍被濃密的熱帶雨林所包圍。買好門票後準備進場,門票是三大馬雅遺跡裡面最親民的51+25批索。
進入後右手邊由四個建築構成的碑銘神殿建築群(Templo de las Inscripciones group),從西邊數來分別是12號神殿(Templo XII又稱頭骨神殿)、無名神殿、13號神殿(Templo XIII)以及碑銘神殿(Templo de las Inscripciones)。13號神殿在1994年考古學家挖掘下發現裡面有座女性貴族陵墓,遺體經過硃砂處理外觀呈現紅色,故又被稱為紅女王之墓(Tumba de la Reina Rojs),陵墓對遊客開放,門口有管理員看守。
這是遺跡唯一開放的陵墓,進去參觀的遊客相當多,在狹小空間擠來擠去,拍個照都要抓沒人的空檔。馬雅人採用石棺埋葬,當初裡面裝有孔雀石面具和1000多塊翡翠。有學者認為埋葬的女性是巴加爾王(K'inich Janaab' Pakal)的妻子。
碑銘神殿是帕連奎遺跡最高的建築共有八層,前端中央有一條高達25公尺的台階。神殿內部的牆上有三塊面版刻著馬雅碑銘,敘述帕連奎和這些建築物的歷史。帕連奎遺跡考古史上最重要的人物路易爾(Alberto Ruz Lhuillier)當年就是以這些碑銘為神殿命名。路易爾最重要的發現就是於1952年在內部找到通往巴加爾王陵墓的密道,當時國王的遺體被諸多寶石點綴並戴著由翡翠鑲嵌而成的『死亡面具』(1985年被盜走至今下落不明)。路易爾的發現對整個馬雅考古學帶來極大的衝擊,在這之前學者認為馬雅人蓋金字塔主要是用於宗教祭祀和觀測星象,巴加爾王陵墓的發現證明馬雅人也跟埃及人一樣把金字塔當成陵墓。帕連奎遺跡最早建於西元前100年,但自巴加爾王於615年登基後才步入黃金時期,他將帕連奎的影響力擴張至西邊的馬雅城邦,這期間也修建很多廣場和建築,包括當成自己陵墓的碑銘神殿。在馬雅象形文字裡太陽與盾(Escudo Solar)就是用來描述巴加爾王(Pakal為盾之意)。碑銘神殿不對外開放,在階梯前方就圍著封鎖線。
佔地廣大有著四層塔樓的宮殿(El Palacio)是整個帕連奎遺跡的地標,這座巨大的建築被劃分成四個主要庭院。從五世紀起的400年間這座宮殿逐步修建趨於完善,可能作為帕連奎統治者的住所。巴加爾王於80歲的高齡逝世後,兒子強˙巴魯姆二世(Kan B’alam II)維持帕連奎的強盛繼續擴張版圖,然繼任的弟弟在711年與來自南方65公里的馬雅城邦托尼納(Tonina)戰爭中不幸被俘虜處死,混亂的情勢持續10年直到阿卡‧莫‧那普(Ahkal Mo’ Nahb’,意思是海龜、鸚鵡、湖泊)繼位。
阿卡‧莫‧那普國王發揮其強大的才華,將帕連奎從危急的局面中恢復短暫穩定,宮殿的塔樓就是在這時期所興建,考古學家認為塔樓的功能在於讓馬雅皇室及大祭司在冬至觀賞到太陽直接落入碑銘神殿。
宮殿東北部是俘虜庭院(Patio de los Cautivos),庭院四周擺有巨大浮雕,這些雕刻所顯示的是當時帕連奎戰士形象,也有人認為雕的是當時戰敗被抓來其他城邦的國王。這座庭院的功能在於接見外賓時宣揚王國權威或者展示俘虜之用。在庭院的南方建築群有著許多浴室和桑拿間,馬雅人發揮巧妙的建築工法從隔壁的歐圖倫河(Arroyo Otulum)建造水道將河水從地底導引至宮殿,有了豐沛的水源後王室成員每天都可以過著悠閒泡澡的生活。
阿卡‧莫‧那普國王之後的歷史紀錄很少,跟托尼納城邦間的戰爭最後還是以失敗收場,從此帕連奎跟其他輝煌的馬雅城邦同樣步入衰退,在900年後幾乎完全荒廢,很快的叢林淹沒整個遺跡,直到1746年才再度被西方世界所發現。
馬雅人認為宇宙是由東、南、西、北的四棵聖樹所支撐。每個方位以紅、黃、黑、白四種顏色代表。宇宙的中心則是綠色的世界之樹,叫做卡波克(Kapok,即是木棉樹)。馬雅人把宇宙分為三層:『天國』、『人間』、『地府』。不同的是,馬雅人的天國是死於非命的凶亡者死後去處。馬雅人相信大部分的人死後都前往地府,必須以機智戰勝地府的死神,才能化為聖體升天。地府不是罰罪的處所,死後的境遇與生前的善惡作為無關。在創世之前,世界只有天空和海洋。天空之神胡利肯(Hurricane,即颶風)和海洋之神古祖馬茲(Gucumatz)在沈寂之中同時說出『地球』兩個字,世界瞬間形成。兩位『創世神』從海洋中創造出萬物。他們用『語言』創造世界,所以要求所創造的生物具有悅耳的聲音來奉祀敬拜他們。然而,這些生物都只能發出混濁聲音時,神十分不悅,在盛怒下命令動物們永遠不得離開森林,並要終身臣服於即將誕生的『人類』,並且成為人類的食物。萬物即是人類的食物,那麼神的食物是什麼呢?馬雅人認為當然是自己,所以自始就有『活人祭』的傳統,且認為能夠當做祭品犧牲,是一種無上的榮耀。
從宮殿(El Palacio)往東跨過歐圖倫河(Arroyo Otulum)就是十字神殿群(Grupo de las Cruces),主要由三座金字塔圍成一座廣場。這些主要是巴加爾王(Pakal)的兒子強˙巴魯姆二世(Kan B’alam II)所建造,強˙巴魯姆二世在18年的統治期間繼續拓展版圖將勢力往北延伸至烏蘇馬辛塔河(Rio Usumacinta),也大興土木修建了十字神殿群,在馬雅象形文字裡被描繪成大毒蛇和美洲虎(Kan B’alam就是大毒蛇和美洲虎之意)。
兩層建築的14號神殿(Templo XIV)建於強˙巴魯姆二世的弟弟擔任國王時期(後來被俘虜的那個)。裡面牆壁描繪著死後的強˙巴魯姆二世與母親在地府一同舞蹈著以及母親賜予他神性的圖案。
十字神殿(Templo de la Cruz)是整個建築群裡最大最莊嚴,總共有十層。十字神殿的名稱來自早期探險家看到神殿裡面石版的雕刻有類似十字架的圖案,實際上這個十字架代表支撐宇宙的木棉樹『卡波克』。十字神殿開放給遊客攀爬,最頂層的祭壇有著浮雕石版,頗高走起來頗辛苦,小銘建議務必上來,因為這裡有著整個帕連奎遺跡(Palenque ruin)最好的眺望點,從這裡看四層塔樓的宮殿以綠意盎然的叢林為背景怎麼看怎麼美,網友說天氣好時可以看到遠方的海。
十字神殿旁碧草叢生小山丘上有座小屋,這就是葉型十字神殿(Templo de la Cruz Foliada),可能建於692年,由於損毀嚴重內部有些結構已經裸露出來。神殿祭壇裡面浮雕也有象徵世界樹的葉子型十字。
這張是十字神殿祭壇中央浮雕石版的圖案,中央像十字架的圖騰象徵世界樹,十字神殿群三個神殿祭壇中央的浮雕石版都有類似的圖案,差別在浮雕中間的圖騰,葉型十字神殿的圖騰就是含有葉子的十字架。圖騰旁邊一大一小的人物過去認為象徵巴加爾王和孩提時期的強˙巴魯姆二世,但隨著最近幾年越多的文物出土學者認為兩者都是強˙巴魯姆二世,左邊的小孩是6歲時期的接受傳統儀式的強˙巴魯姆二世,右邊的大人則是他在48歲接任王位的儀態。
太陽神殿(Templo del Sol)是座三層的建築,中央浮雕的圖騰是象徵太陽的形狀,除外其他浮雕記載635年出生的強˙巴魯姆二世及684年接受加冕的情形。神殿的屋頂是整個遺跡保存最好的。
從宮殿順著路徑往北走會先經過球場(Jugo de Pelota),然後到達北部建築群(Grupo Norte)。由五座神殿組成,分別建於不同的時期功能也不清楚,相關的資料很少,最出名的當屬伯爵神殿(Templo de Conde)。消失在歷史上將近900年的帕連奎遺跡於1746年被來自西班牙的牧師安東尼歐(Antonio de Solis)在馬雅獵人的帶領下重新發現這座叢林宮殿的存在,之後前來許多探險家,當時的人認為帕連奎遺跡類似失落文明亞特蘭提斯的城市,最古怪的當屬瓦爾德克(Count de Waldeck)。
這位來自法國六十幾歲的探險兼藝術家在建於647年的伯爵神殿頂端住了兩年(1831-1833年),之後出版有關中美洲馬雅遺跡的畫冊,在他的想像裡帕連奎是座龐大的傳說地中海失落文明城市。
看完北部建築群後順著路徑再度跨過歐圖倫河,踩著陡峭的階梯漸漸的進入叢林密佈的區域,沿著河流逐漸下坡,附近散佈著幾群遺跡包括建於750到800年的建築群C(Grupo C)及1號2號建築群(Grupo 1 and 2),這些大多資訊不詳有待後續考古研究。撇開這些無名的遺跡,這段路沿途小瀑布不斷,小銘把這裡當成森林遊樂園在玩,很多遊客似乎也這樣認為,擺姿勢拍照及在河邊戲水的人多不勝數,路徑終點是另一端入口,會連接到先前來的公路上。
帕連奎遺跡在經過近百年不切實際的幻想後(古代超文明遺產),1837年來自美國的史蒂芬(John L Stephens)開啟正式挖掘考察的新章,直到今天仍不斷有新遺跡被發現。

小銘的墨西哥遊記:http://prokaryotic2004.pixnet.net/blog/category/3025503
這次換我去了,了解一下Palanque 的金字塔,你的介紹讓我更了解,希望去的時後,是大好的天氣,這樣可以慢慢看這一些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