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俄羅斯--聖彼得堡之夏宮

一襲素衣
彼得霍夫(Peterhof,霍夫為荷語庭院的意思)在聖彼得堡(St. Petersburg)西邊29公里處,由於聖彼得堡水深不夠無法容納大型戰艦和商船,彼得大帝(Peter the Great)在1703年奪得外海的科特林島(Kotlin Island)後立即在島上修建海軍基地。他於1705年首度提到彼德霍夫,從這裡可以望見科特林島且搭船往來相當便利。
西元1714年彼得大帝在海邊修建第一座宮殿--蒙布拉斯爾(Monplaisir Palace)。幾年後他構想在此建造皇家法式城堡(Chateau),命令法籍建築師勒布隆(Alexandre Le Blond)規劃,彼得夏宮(Petrodvorets)於1723年完成。
聖彼得堡有往返的小巴,不過這裡不是最終站所以需先跟司機講好,以免錯過。下車後即是夏宮上花園(Upper garden)的入口,花園的另一端就是壯觀的大皇宮(Grand palace)。上花園是免費的。
先遇到的是寬30公尺建於1737到1739年的中途噴泉(Midway fountain),這是上花園中央軸線的第一座噴泉,原先噴泉內有許多銅雕,到1770年代只剩一隻龍跟四隻海豚,現存版本是依據當時資料重建。
十八世紀歐洲皇宮的典範是凡爾賽宮(Château de Versailles),夏宮的格局配置有諸多凡爾賽宮的影子,所以又被稱為『俄國凡爾賽宮』。上花園的樹木修剪的玲瓏有緻,小銘突然有闖入愛麗絲夢遊仙境裡紅心皇后花園的錯覺。
中央軸線第二座是長92公尺寬33公尺完成於1737年的海王噴泉(Neptune fountain),中央三層花崗岩基座上站的是海王的青銅像。最早雕像是海王戰車,後來俄國從德國紐倫堡(Nuremberg)購得這座1660年代的傑作,於1799年換上。
在中央軸線第三座也是最靠近大皇宮的是橡木噴泉(Oak fountain),噴泉完成於1733到1735年,最早中央是橡樹造型的噴泉,1746年被換成六臂海星形狀基座的雕像,後來雕像損毀,現在的邱比特(Cupid)雕像是1929年裝上。
大皇宮兩側翼南面各有一座長45公尺的方形水池,1719年勒布隆在建造夏宮時在此挖掘兩個水池作為下花園大瀑布(Great Cascade)的蓄水處,1736年這兩個水池被裝飾成噴泉。
彼得大帝年代大皇宮稱為上宮殿,本只是座小宮殿。女沙皇伊莉莎白(Elizaveta Petrovna)命令義籍建築師拉斯特雷利(Bartolomeo Rastrelli)於1745到1755年間進行大改建,這是當時東側所增建的皇家禮拜堂館(Chapel Royal Pavilion)。
位在西側的是雙頭鷹展館(Double-Headed Eagle Pavilion),雙頭鷹是俄國國徽,這座金色雙頭鷹其實是三頭,當初拉斯特雷利在建造時經過精密計算,這樣從遠方看才不會變成一個頭的波蘭國徽。
隨後的兩百年裡大皇宮成為歷代沙皇的住所,也進行諸多大小不一的改建,裏頭擁有許多不同風格金碧輝煌的大廳及房間,不少裝飾有濃厚的中國風味。雖然門票不菲(RUB 500)且包包相機強制寄放不准照相,還是值得一看。
西元1941年德軍佔領彼得霍夫(Peterhof),很多珍貴的雕像物品都被拆除運往德國或者破壞。更慘的是當希特勒計畫在大皇宮(Grand palace)舉行新年慶祝會時,史達林(Stalin)下令要不惜代價阻止,在蘇聯毫不留情的轟炸下彼得夏宮(Petrodvorets)幾乎是斷壁殘桓什麼都不剩,現在所見都是二戰結束後所重建修復。
彼得夏宮最精彩的還是下花園(Lower garden,RUB 600),這片芬蘭灣(Gulf of Finland)南岸的土地在勒布隆(Alexandre Le Blond)及後繼者的規劃下成為十八世紀俄式花園的代表作。
下花園中央為全長600公尺的海洋運河(Marine canal),連接大皇宮及芬蘭灣。這是基於彼得大帝(Peter the Great)的意思所設計,這條運河不僅開拓整個下花園視野也象徵彼得大帝迎向海洋的夢。
大皇宮前壯觀的大瀑布(Great Cascade)是下花園最精彩的景點。總數64道噴泉從兩層人造石窟緩緩流至底下半圓水池,兩百多座精雕細琢的金色銅雕有秩序地排列其中,整個大瀑布運作的動力完全依靠高低落差的重力。
半圓水池中央為噴射力道最強(高達20公尺)的參孫噴泉(Samson Fountain),聖經記載擁有神力的參孫曾徒手擊殺雄獅。這座參孫雙手撕裂獅嘴的噴泉為1730年代紀念戰勝瑞典所設。獅子為瑞典國徽圖案。
背倚大皇宮的大瀑布為夏宮最經典的景致,許多畫作都是以此為構圖。下公園中間一大部分為林木參天通往各宮殿、噴泉幾何交錯的步道,今日午餐由於趕行程我們在綠樹下就地野餐決解。
午餐後小銘選擇往東走來到一片花圃,這裡有兩座相同的雙層噴泉,這是羅馬噴泉(Roman Fountains),1738到1739年間建造,由於造型仿造羅馬聖彼得廣場(St Peters Square)上的噴泉,故而得名。
花圃南端就是東邊最有名的棋盤山瀑布(Chessboard Hill Cascade),高21公尺的四層瀑布完成於1739年,十八世紀中葉瀑布被塗上黑黃方塊,看起來像西洋棋盤因而得名,最上頭頗具特色的飛龍雕像於1874年裝上。
從棋盤山瀑布前蒙布拉斯爾步道往北走第一個十字路口旁會看到太陽噴泉(Sun Fountain),早年附近有座動物園,1718年開挖這座寬29公尺長60公尺的動物池,也曾改建成皇家私人浴池,噴泉中央支柱上的金盤會如陽光四射般噴灑水柱。
步道北端的建築就是夏宮第一座宮殿蒙布拉斯爾(Monplaisir Palace),宮殿內有許多設計精巧的噴泉,首座為宮殿中央建於1723年的麥捆噴泉(Sheaf Fountain),噴泉中央的造型很像麥捆。
蒙布拉斯爾宮推測可能由德籍建築師施呂特(Andreas Schlüter)所設計,彼得大帝晚年在此舉辦小型接待會,他逝世後這裡被當成先沙皇紀念館多數時間閒置。雖後代沙皇也進行數次整修,但這裡保留最多彼得大帝的風格喜好。
離開蒙布拉斯爾宮後西走是段濱芬蘭灣的步道,左手邊突入海灣水翼船碼頭旁小屋是帝國遊艇博物館(Imperial Yachts museum),主要展示歷代沙皇在水上活動時所使用的器具。
走約五百公尺後來到海洋運河,往北通往水翼船碼頭,遊客可搭船前往冬宮(Winter palace)。彼得大帝自1697年起隱姓埋名遊歷西歐各地並目睹歐洲各國文藝復興的盛況,他曾在荷蘭東印度公司旗下當船長,還在英國造船廠工作過,也曾在普魯士學過射擊。
這些不凡的經驗讓彼得大帝回國後著手進行改革推動西化,大量引進歐洲專業人才,短短幾十年內讓俄國脫胎換骨成為強國。喜歡航海的彼得大帝非常注重海軍的發展,在他的精心策畫下讓俄國取得這片夢想數百年波羅的海沿岸土地。

小銘的俄羅斯遊記:http://prokaryotic2004.pixnet.net/blog/category/3307666

1896952
東京的櫻花落滿巴黎的街頭
感謝分享 照片很棒
你送她回家卻忘記我也怕黑
共產國家都會有種特別的味道
不管是北韓還是俄羅斯
反而中國這樣的味道就比較淡
不知道是不是受到儒家文化的影響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