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東歐16國前共產國家探索—立陶宛篇

沒傘的孩子要學會奔跑
上接2012年東歐16國前共產國家探索—波蘭篇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showthread.php?t=730059

立陶宛路線圖:
在立陶宛與波蘭中間有一塊領土是屬於俄羅斯的。這也是為什麼從波蘭之Gdansk到立陶宛首都,需要繞行一大圈之原因,如果有船,可以從Gdansk先到 Klaipeda,會較省事。

立陶宛共和國 (立陶宛語:Lietuvos Respublika,英文:Republic of Lithuania)
黃色代表了土地,綠色代表立陶宛綠油油的田野,而紅色則代表了那些曾為立陶宛淌流過的鮮血。

歷史:
立陶宛是一個歷史古國,與俄羅斯一直在北歐及東歐爭雄。昔日曾一度與波蘭合邦為波蘭立陶宛聯邦,後來成為沙俄附庸國並最終遭吞併。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曾一度獨立,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被史達林領導下的蘇聯吞併,成為蘇聯加盟共和國之一。1990年再度爭取獨立並成功。

立陶宛人屬遠古印歐語系的一支,於公元前即已來到波羅的海沿岸定居。12世紀起受日耳曼人侵略。1240年立陶宛大公國成立。1370年波蘭王室絕嗣,1386年波蘭公主海德維希嫁給立陶宛大公約蓋拉(Jogaila),兩國的結合使國力倍增,儼然成為歐洲大國。1569年依據盧布林條約正式合併,成立波蘭立陶宛聯邦。由於對外長期戰爭,加上國內動亂不止,國力迅速衰退,最終在1772年、1793年和1795年為俄羅斯、普魯士及奧地利的三次瓜分後滅亡。立陶宛大公國的領土,自此成為沙俄版圖的一部份。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立陶宛被德意志帝國佔領。1917年俄國接連爆發二月革命及十月革命,最後由列寧主導成立蘇維埃政權。1918年2月16日,立陶宛宣佈獨立。1939年德蘇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立陶宛被劃入蘇聯勢力範圍,1940年6月14日,即德軍進入巴黎的當天,蘇聯指責立陶宛政府破壞《蘇立互助條約》,進行反蘇活動,要求馬上逮捕挑釁禍首,保證蘇軍在立陶宛境內自由通行,在戰略要地駐軍。立陶宛應允,15日,蘇軍佔領立陶宛[1]。1941年德蘇戰事爆發,德軍跨出東普魯士,迅速佔領立陶宛。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立陶宛被蘇聯吞併。1990年3月宣布獨立,1991年6月蘇聯承認其獨立地位。

地理:
位於波羅的海東岸的立陶宛,北接拉脫維亞,南界波蘭,東與俄羅斯相接,為波羅的海三小國中面積最大的一個國家。
 立陶宛境內主要的自然景觀以丘陵、平原為主,最高山為朱歐臘派司山,海拔約為292公尺,湖泊多也是立陶宛的特色之一,全境約有三千多座。湖泊、濕地、沼澤孕育出包括哺乳動物六十餘種、鳥類三百餘種等野生動物。

國土面積 : 65,200平方公里(世界第122名)
總人口 : 3,483,972人(世界第125名)
匯率 : Litas 1Euro= 3.45 LTL(Lithuanian litas) , 1LTL=12TWD
旅遊中心 : www.lithuaniatourism.co.u
http://www.tourism.lt
Vilnius Tourism

立陶宛省錢旅遊小TIPS:
立陶宛鐵路
www.litrail.lt

鐵路:
1. 區域性慢車:suburban/commuter trains,行駛在Vilnius附近,列車代號為8開頭之3個數字(例8**)。
2. 慢車:Passenger,(速度低於50km/h)。列車代號為3位數字。
3. 快車 :Fast,(速度高於50km/h)。列車代號為2位數字。

國內路線::
1. 來回票85折。
2. 6人以上團體,9折優惠。
3. ISIC卡5折優惠。

國際路線::
a) 正常折扣:
1)Vilnius-Warsaw之間,立陶宛部分35折,波蘭部分5折。
b) 6人以上團體折扣:
1)從Lithuania 至 Austria, Bulgaria, Poland, Romania, Serbia, Slovakia, Hunagry, Germany. 65折。
2)從Lithuania 至 Czech Republic and Slovenia. 7折。
3)從Lithuania 至 Finland 8折。

BUS:
EUROLINES :www.luxexpress.lt
TOKS :www.toks.lt
KAUTRA :www.kautra.lt
除了以上幾家有名之巴士外,另有一家Simple Express有提供特價車票,其稱每班車均有5張3E之特價票。要好好利用。http://www.simpleexpress.eu/lang/
伴我久還是棄我走
D55 06/02 Vilnius Florens Boutique 雙標140LTL

這國家英文是Lithuania,無論怎麼念都不會唸成立陶宛,原來他們 立陶宛文是Lietuvos,將它當成英文念就會唸成立陶宛了,顯然是當初翻譯國名之這位先生,將立陶宛文Lietuvos 當成英文唸的結果。

一路顛頗,半途中,也不知是否過了邊界(波蘭與立陶宛之間沒有邊界檢查),天亮了,一看時間,嚇了一跳,才03:30,原來越往北走,天亮愈早 (其實是當地四點半因時差一小時尚未修正,等到站才知有一小時時差)。

07:00到達Vilnius。途中沒有海關檢查護照,所以護照上沒有波蘭及立陶宛之海關章。一下車, 一陣寒風襲來,趕到巴士站內,同時也確定了待會到Trakai之巴士時間, 只是沒想到的是,巴士站內之Exchange,0630就開了,換了200USD=546LTL,不錯!!一下車就有錢,不再身無分文,而且匯率比古城還要好 (後來又來換了一次) 。但要另外加收手續費。(後記:三小國中都找不到不收手續費之CHANGE)

也發現一很奇怪之巴士時刻表,他們之巴士時刻表,並非以目的地作為排列,而是以上車之站台為排列。
例如台北之轉運中心,所有巴士都在這上車,1號站台是國光到高雄,2號站台是統聯到高雄,時刻表上卻是1號及2號站台之時刻表示分開的,當時覺得很奇怪,後才知原來巴士公司不同之關係,我們則是各賣各的票,他們是統一賣票。
紅色數字表示站台,
沿路找到了旅店。就在古城之門口,離巴士站不過10分鐘之路程,我們與伙伴住在不同之旅店,卻都一樣不讓check in, 只能寄包, Gdansk還能延到1800才Check out 呢!!!

寄包後,
先到火車站去查詢明日之火車時刻表。
回巴士站,搭巴士去Trakai 車票6LTL,有時是小巴有時是大巴。

特拉凱(Trakai):
特拉凱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城市和立陶宛湖旅遊度假區。 它位於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以西28公里處。由於它靠近維爾紐斯,特拉凱是一個熱門的旅遊目的地。

在該地區的湖泊有200個,21 個島嶼,其中最深Galvė湖深達46.7米。 Galvė佔地3.88 平方公里 ,Vilkokšnis湖的面積- 2 3.37公里,Skaistis湖- 2.96 公里 。
特拉凱歷史國家公園成立於 1991年4月23日,以保持作為立陶宛建國中心以及公園。公園境內,佔地面積82公里,34公里是被森林覆蓋,以及130公里被湖泊覆蓋。

特拉凱是由大片森林及數十個大小湖泊所環繞的小鎮。 被巴尼亞盧卡(Bernardinai),Totoriškės,Galvė,Akmena,Gilušis湖泊所包圍。 是具有建築、文化和歷史之古鎮。1962年成立城堡歷史博物館。在夏季時節在島上的城堡會舉行音樂會。

下了巴士,因是湖邊加上天氣不佳更冷了。
路邊之廣告照片
小鎮之地圖
特拉凱(Trakai)巴士站
到了小鎮後還須走2公里才到湖邊,可能還太早,街道上冷冷清清,商店也沒開門,路邊顯示溫度是八度,縱使有穿夾克,還是覺得很冷,相信跟在湖邊有很大之關係,想相當年在伊斯坦保也是9度還沒穿夾克。
經過市區,
超市之開門時間表,你如何解讀??
在Tra kai居住著一個非常稀有的少數種族-----Karaim (突厥人的分支)。
目前Karaim"全球"還有約250人 ,其中60人居住在Tra kai,故Tra kai是最大的Karaim社區。

Karaim大約於600年前隨著立陶宛大公爵Vytauts,屯墾於黑海海濱之時便定居於此至今日,
Karaim這個種族似乎在立陶宛享有很高的自主權,很明顯的一個例子就是在政治上,Tra kai曾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是享有自治權利(autonomy),另一個值得一提的就是宗教信仰,Karaim實行一種名為Karaimism的宗教,宗教起源於八世紀的美索不達米亞(Mesopotamia),其信仰基礎根本於舊約

近似猶太教---否定舊約之後的聖約版本,而Karaim相信是由希伯來文Kara所轉變過來。

其意為"閱讀聖經"。由於Karaim信仰舊約,故在傳統教堂內是嚴厲禁止用人類的繪像做為裝飾的
若是對Karaim民族有興趣的,可以參觀鎮上的Karaites Ethnographic Museum,可以獲得更多相關的資訊
Karaim 居民居住的房子,有一個很特別又很容易分辨的特徵就是房子的窗戶,每一戶人家靠馬路的窗戶會有3扇!
有趣又奇特之梯子。
沿著湖邊一直走,見到2個小朋友在路旁當起街頭藝人,拉小提琴(拉的真的不好),但一會見到城堡職員,一溜煙就跑不見了,猜想,應該是職員會趕他們吧!!
歡迎調戲
特拉凱島城堡(Trakai Island Castle):
特拉凱城堡島是一個島嶼式的城堡,位於特拉凱Galvė湖。 該城堡有時也被稱為“小馬林堡 “。 始建於14世紀的石頭城堡Kęstutis,約1409年主要建築完成。 特拉凱是立陶宛大公國和舉辦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的城堡的主要中心之一。

主要建設材料是所謂的紅色哥德式磚。用於建築物、塔樓和城牆上。這種裝飾方式,包括玻璃屋頂瓦片、磚頭和彩色玻璃窗等,整體風格可以被形容為哥德式與羅馬式功能。

特拉凱島城堡,是東歐唯一一座建築在整個小島上的城堡,從14世紀末開始,這古堡就在此見證了立陶宛顛沛流離的命運,直到70年代,經過當地政府大力整修,才恢復古堡原有的模樣。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1946年開始,積極重建工作,主要部分是在1961年完成。並以15世紀的風格重建。
你可以發現天氣真的不好。
近古堡橋前有ㄧㄚ婆在橋邊賣烤水餃,放在保溫箱中還是熱的,有豬肉及起士2 種口味 ,一各4LT,聽說是立陶宛之特產,先買了ㄧ個豬肉來嚐嚐, 不錯吃。 ㄚ婆還很專業, 英文不甚靈光, 但他有小抄, 拿給我們看, 寫的是pork and cheese ,這就對了!! 要做觀光客之生意就要這樣。
回程時又買了各起士口味的吃, 古堡十點才開門, 一些旅遊團都在門口等開門, 對於古堡, 我已經沒有任何興趣再花錢進去了, 裡面不就是不同房間, 運氣好也許還有些裝潢或家俱可看, 運氣不好, 啥都沒有!! 外面繞一圈看看就好。本以為只有我們4個小氣東方人會幹這種事,事實上,有另外2組西方人,也是跟我們一樣,外面繞一圈即離去。

湖邊之商家,也才開始擺攤要營業。
窗台上之幸運貓。
之後到書上介紹之餐廳KYBYNLAR (11點才開門)等了一會, 時間到,竟說已內預定一空,沒位子了!!瞎米!! 只能到另一棟或外面吃,但外面太冷當然選擇是裡面吃。
點了熱門之水餃(與橋邊阿婆的有點不同), 一各4-6lt ,不同內餡, 點了杯超級濃之咖啡及巧克力 (濃又甜 ,還須加水稀釋才喝的下,你就知道有多甜了,中東之甜點也輸給它)。

這價格是外帶價,內用反而較便宜 (省去包裝之費用)。
我要說句話,該餐廳,服務態度真的有待改進!!!

吃完午餐後,沿途走路回車站,路上沒啥人,遊客大嘟是團體。再搭巴士回到維爾紐斯。

巴士時刻表,第8及9月台嘟是開往Vilnius的。
723148
南笙淺夢墨汐
先回旅店去Check in ,在網路上訂的,因只有一間,Florens Boutique 雙標140LTL,故與伙伴分開不同旅店。 好久沒住旅店了,也選擇有點高級的住,就是看上它的浴缸可以泡澡。這間旅店真的很奇怪,

一怪,大門深鎖。必須按電鈴才開大門。

二怪,上到2樓,有一門也是鎖起來!!

這叫旅店嗎??

不過還真的有7-10間房間。地點也不錯,就在黎明之門前方50米而已。

早上10點鐘以前,有免費之咖啡及點心免費喝(自助式)。

維爾紐斯( Vilnius):
維爾紐斯是一個多樣的國際大都會城市,在維爾紐斯有65 個教堂。 像大多數的中世紀城鎮一樣,維爾紐斯以它的大會堂為中心。以其他街道為大動脈蜿蜒穿過連接大會堂。
維爾紐斯古城有3.6平方公里,是歐洲最大的古城之一,它狹窄、彎曲的街道和可愛的庭院在中世紀維爾紐斯開發。 最有價值的歷史文化遺跡都集中在這裡。

Vilnius從14世紀開始成為立陶宛的首都,市中心,有多幢各具特色的古建築,幾個世紀以來有近1500間,創造了許多不同的建築風格的混合。 雖然維爾紐斯是作為一個著名的巴洛克式的城市,但仍有歌德式如聖安娜教堂、聖保羅、彼得大教堂、維爾紐斯大學 等。維爾紐斯作為立陶宛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已有500多年歷史。在這500年間,該市幾經戰亂和制度變遷,卻依然保留了500年前的城市 格局和風貌。 從這些古建築中,幾乎可以找到反映歐洲各個時期的建築。老城區有石板鋪成的窄街、教堂、鐘樓和紅頂的房子。

也因此由於其獨特之處,1994年維爾紐斯古城區被列 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世界遺產名錄。

在1503年到1522年期間,該市周圍建起了城牆,有9個城門和3座塔。

“維爾紐斯”這個名稱是從立陶宛語“維爾卡斯”(狼)一詞演變而來的。相傳 在12世紀時,立陶宛大公來到這裏狩獵,夜裏休息時夢見有幾只狼奔上山崗,其中最強壯的一只鬥敗諸狼後,大聲嗥叫,驚動四方。圓夢人說這個夢是吉兆,如果 在此地築城,必將名揚天下。立陶宛大公于是就在狩獵地的山崗上修築了城堡。事實上,公元前這裏就已經有人定居,城市可能因為維爾尼亞河流經而得名。 1323年立陶宛大公國定都在維爾紐斯。維爾紐斯城區由老城和新城兩部分構成。老城地處市中心,面積200公頃。其地形是一個小丘,丘上屹立著格基明納斯 紅色八角形古堡,堡上有一座三層樓高的古塔。站在古塔上舉目遠眺,整個城市的美景盡收眼底,在地勢微微起伏的城市四周,幾條河流蜿蜒流淌,宛若玉帶輕舞。 老城區薈萃了100多座不同時代、不同風格的古建築,這些古建築造型優美、古樸典雅,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的聖安娜教堂,它布局勻稱,色調和諧,被譽為哥德式建築藝苑中的明珠。新城是環繞著老城發展起來的。用白磚建造的思塔卡列尼斯、日爾姆納斯和拉茲季納伊等新區緊緊簇擁著市中心。隨著城市的發展,市中心已移 到內裏斯河左岸。內裏斯河兩岸綠樹成蔭,五彩繽紛的花壇草坪點綴著街頭巷尾,令人賞心悅目。

維爾紐斯郊區以景色優美著稱。城市東北郊有優良的浴場,瓦拉庫姆皮亞是別墅集中地。特拉凱湖泊群分布在城市西郊,這裏湖水清澈,林木茂盛,景色宜人,是遊覽勝地。特拉凱過去曾是特拉凱公國的首府,至今它還保存著昔日的宮殿遺址,殿中的殘存壁畫還依稀可見。

在英國的利物浦(Liverpool)卸下了2008年歐洲文化之都(European Capital of Culture)光環後,緊接著在2009年,位於波羅的海的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VILNIUS)雀屏中選,接收了今年歐洲文化之都這個殊榮。歐洲文化之都這個計畫,最主要是為了保存與推廣歐洲各城特有文化與優點,更可以向世界行銷這些文化之城,達到交流目的,所以早在1985年開始,每年都會有一個至數個歐洲城市,經過激烈的角逐,成為歐洲文化之都。
騎豬去兜風
接下來半天之時間,就讓我們好好去古城逛逛,欣賞這曾為歐洲文化之都(European Capital of Culture)之城市吧!!

逛街地圖。
你也可以參加Free Tour (三小國有很多Free Tour),但請注意,小費沒有FREE。
http://freetour.traveller.ee/

Starting point: In front of Vilnius Town Hall
Time: During winter season only with pre-booking
Duration: 3 hours
Price: Free, tips only
Contact phone: +370 6504 0462

從住的旅店出發,第一個會到達的就是黎明之門(Gate of Dawn)。

黎明的門(Gate of Dawn):
它建於1503和1522之間,最初的作用就是保衛Vilnius的城牆,而在當時,城門通常也會被賦予宗教的意義,避免城市受到攻擊並且給與旅人祝福。 它也被稱為Medininkai門。在九個城門中,只剩下黎明門仍然存在。 南側之門
上有立陶宛之徽章。
北側之門
進了城門之後,當地人都會轉身朝城門做做出禱告的十字架手勢,原來在城門之內門上有一個18世紀之精緻的小禮拜堂就正好座落在城門上。從拱門邊有一樓梯可以上到小禮拜堂內。縱使轉身朝上看,透過窗戶一樣可以看到聖母瑪莉(Icon of the Virgin Mary)的圖像。

小禮拜堂中則掛著聖母瑪莉(Icon of the Virgin Mary)的圖像,是阿爾及爾達斯大公(Gtand Duke Algirdas)從克里米疋半島帶來之紀念品,聽說具有神奇的奇蹟即可治癒疾病,因此幾個世紀以來,一直是羅馬天主教和東正教居民朝拜的對象。使這禮拜堂成為東歐最興盛之朝聖地之一。教宗約翰•保羅二世1993年在曾這裡禱告,
內部 聖母瑪莉(Icon of the Virgin Mary)的圖像
由Gate of Dawn進入古城區。Ausros Vartu Gatve是最古老之路。
第二個遇到之教堂是在右手邊聖特里薩教堂(St.Teresa's Church)
建於1633年至1654年間,它的外觀設計是由意大利皇家建築師Constante Tencalla and Giovanni Battista Gisleni.所設計。屬於早期之巴洛克建築。

俄羅斯東正教聖靈教堂(The Russian Orthodox Church of the Holy Spirit):
大門口再進去50米才是教堂。

這座教堂以前是木結構教堂,建於建於1630年至1633年,是立陶宛唯一的東正教教堂,外型是一個拉丁十字架的形狀。 1749年發生火災後重建。
教堂內保存著東正教3位聖人之遺體,也就是門上之3位聖人(聖安東尼、聖尤斯特歇斯和聖約翰/Anthony、 Eustathius and John )。
室內祭壇
這整條街都是藝術,不論是建築還是裝飾。

723186
你敢尋花問柳我就紅杏出牆
Basilian Gates是一座巴洛克晚期型的拱門。
進門之後,另我驚訝不已,所見到的是聖三一教堂(Greek Catholic Church of Holy Trinity),這是1514所建,融合哥德式、巴洛克式和新拜占庭式的建築風格。不知為何資料上從未提到過此教堂,相信它也絕非一景點,更殘酷的說,年久失修,根本沒人理會這教堂,牆上之斑駁,更印證很久沒人來而就讓它落寞。

聖卡西米爾教堂(St Casimir’s Church):

該教堂始建於 1616年至1618年間,由建築師Boksta和Frnkevicius所設計。以立陶宛的守護神的聖卡西米爾(St Casimir Jagiellon)命名。在18世紀時,因俄羅斯入侵而整個被夷為平地, 建築師Tomas Zebrauskas重建,擴大圓頂,以及在頂部放置一皇冠,象徵卡西米爾來自王室(Jagello)。
真正有趣的是外觀 - 屋頂上的一大皇冠(Casimierus冠)。
來到中心終於下起雨來,Town Hall及 遊客中心的白色紀念堂形式的建築。
今日廣場中顯然有活動,有許多攤位在賣吃的,挺熱鬧的,就是天氣不佳下起雨來,中式點心竟然佔大多數。只是同樣花錢,在國外為何要吃中式食物。對不!!

聖尼古拉斯東正教教堂 ( St. Nicholas Orthodox Church/ Sv. Mikalojaus Cerkve ):
聖尼古拉斯教堂是在維爾紐斯最古老的東正教教堂之一。
位於市政廳廣場之斜對面,外觀是黃、紅色之新拜占庭式風格。聖尼古拉斯教堂是第一個木製東正教教堂,建在1340左右。 然而,在1350年, Algirdas, 王子的第二任妻子Uliana of Tver下令建立一個新的磚造教堂。 在1514年教堂再次被改建為較大的。 1608年時它仍然是維爾紐斯最喜歡的東正教教堂。

1740年左右教堂完全被火燒毀,後以巴洛克風格重建。1839年它被完全以俄羅斯新拜占庭式風格重建。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教堂被關閉,但在1947年的斯大林主義政府同意重新打開作為一個教區教堂。
也因此此教堂之風格異於維爾紐斯其他之教堂,小而美。據說聖尼古拉斯是旅行者的守護神,我想基於此原因,我應該進去朝拜一下。

PS:請千萬不要將 聖尼古拉斯東正教教堂與天主教之聖尼古拉斯教堂混淆。那是不一樣之教堂,不論是教義或是風格。
東正教聖帕拉斯克娃教堂( Orthodox Church of St. Parasceve)

位於市政廳廣場之斜對面,它始建於1345年,是維爾紐斯第一座石頭做的教堂。教堂於1949年重建。 在蘇聯時代,它被用來作為一個繪畫博物館。
一個很ok的男人
聖約翰教堂 (St. Johns Church)
因座落在維爾紐斯大學(Villinus University)內,也稱為大學教堂。教堂始建於14世紀,但目前的建築建於18世紀。代表了典型的維爾紐斯的巴洛克風格。在蘇聯統治期間,教堂是科學博物館。1993年羅馬教宗約翰二世曾訪問過此教堂。

它是由一教堂及一鐘樓所組成,鐘樓高68米是維爾紐斯最高的教堂塔樓,正是立陶宛地標,外觀是鵝黃色,鐘塔則建於17世紀初。我對塔上之2層水壺較有興趣,上一層有4各是黑色水壺,下層則是白色水壺。(應該是水壺吧!!或是花瓶)而塔頂之十字架竟然有6.2米。

當地許多旅館業者都以離此地距離近為號招,確實,只要該旅店離此不遠的話,就相當容易在此古城遊覽。

接著來到大教堂廣場(Cathedral Square)。
大教堂廣場是一個正方形之廣場,廣場中是由3個建物所組成:1. 新古典主義的維爾紐斯大教堂(Vilnius Cathedral)。2. 鐘塔。3.雕像。

大教堂廣場位於古城之中心點,多條主要街道的交叉口,維爾紐斯大教堂就在眼前,大教堂廣場成立於19世紀後期。

維爾紐斯古城非常龐大,無與倫比.從北端的大教堂廣場至南端的晨曦閘,長達一公里半,以大教堂為起點,放射狀方式至各大小古城遊覽,景點還算明確。
定期舉辦展覽和聚會、遊行、宗教活動、大型演唱會等,均在此舉行 。

牽著馬之大公格迪米納斯(Grand Duke Gediminas)(1275至1341)之青銅雕像,他是立陶宛的第一個統治者。1996年9月隆重揭幕。
此雕像是根據立陶宛編年史中之古代傳說。 很久以前,現代拉脫維亞首都是一片茂密的森林,是充滿了動物和鳥類的地方。Gademenis大公非常喜歡狩獵。 有一次,他追了野牛整整一天,夕陽時,他成功地殺了這美麗的動物。 但當時天色已晚,公爵和他的隨從只好在森林中過夜。 在Vilnia河邊的一座小山上篝火休息。 Gademenis大公因為筋疲力盡的狩獵而睡著了,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在Vilnia河上小山丘上,一隻巨大的狼大聲的狼嗥。 公爵試圖射殺這神秘的動物,但徒勞無功的 – 因箭頭全部反彈,鐵之箭傷不了它。

第二天早上Gademenis大公希望找到有人可以解釋的他的夢。 一個異教徒祭司Lizdeika解釋了夢。說Gademenis大公所發現的Vilnia河城堡。 該城堡將是無懈可擊。 而城堡附近的一個小鎮將會很發達。城市的英雄的事蹟使這個城市在世界各地享有盛名的狼嗥的聲音。 格迪米納斯聽從這夢之解說,並很快在這個的地方,開始建造城堡。成為維爾紐斯,立陶宛首都。

旁邊則是57米高的白色鐘樓,底層是圓形,建於14世紀,1522年由建築師Annus往上增加三層八角型巴洛克風格結構。(由於是不同時代所建,據說有一點斜,你說呢?? )至少上面之時鐘還有在走,時鐘於17世紀安裝,它不具備秒針。現已成為維爾紐斯的標誌性建築之一。 此鐘樓站曾經是古城區城牆防禦的一部分,但現在僅孤伶伶站在大教堂廣場。
在廣場上鐘樓之旁邊,請記的尋找一個神奇的磁磚--“魔法石”,在其上有寫了一個字“STEBUKLAS”( 立陶宛文的意思是“奇蹟”)(S字母是第一個及最後一個共用)。 據說,站在這“魔法石”上閉起眼睛,轉三圈,許一個願, 你的願望將成真,當來到此地時,千萬別忘記ㄚ!!!(信不信由你!!)
我嘗試過了,現在還在等待願望實現,應該是許願者太多,還在排隊中吧!!

2000年時,此廣場已經全面換新磁磚。
大王叫我來巡山
最顯目的當然就是維爾紐斯大教堂(Vilnius Cathedral)。

維爾紐斯大教堂(Vilnius Cathedral /Arkikatedra Bazilika):
最早始建於1251年,目前的結構可以追溯到1419年,之後在16至18世紀的大教堂遭受了幾起火災,進行了無數的修改和整建,是立陶宛的主要羅馬天主教大教堂。它坐落在維爾紐斯老城區,就在大教堂廣場 。 它是方形羅馬式建築。

維爾紐斯大教堂不僅是古典主義風格在立陶宛首都最美麗的建築傑作之一,它也是一個重大的歷史遺產。維爾紐斯大教堂的全名是聖斯坦尼斯拉夫(St. Stanislav )和聖弗拉迪斯拉夫(St. Vladislav.)。

教堂之正面則是希臘羅馬式,特色就是圓形大柱子及三角形之鼓室(tympanum) (所謂鼓室就是古希臘和古羅馬神廟前門面上的三角形狀的面積被稱為鼓室,而且通常有壁畫或雕塑)。
在大教堂屋頂之門牆上站立之三位大型雕像是: 聖斯坦尼斯勞斯(St. Stanislaus),海倫娜(St. Helen)和聖卡西米爾(St.Casimir)(從左而右)。據說代表波蘭,俄羅斯,立陶宛。
三角形中之刻畫
除此之外,在廊柱之後面,有一排之大型之聖人雕像。
Statue of Moses
Statue of apostle John
Statue of apostle Luke
Statue of apostle Mark
Statue of apostle Matthew左右2邊也都有。

在大教堂後面之圓頂則是聖卡西米爾禮拜堂(the St. Casimir Chapel)。

723269
智商已更新
本想由Gediminas Prospektas往新城去,聽說這條街有很多新潮之東西可看,可是雨實在是愈來愈大了,最後選擇先放棄明天再來。
總統府( Presidential Palace):
下雨天,並沒看到傳說中之古代武士駐守,或許都去躲雨了。
古代武士駐守 (From 網路)
之後找了家當地餐廳吃飯,有趣的是窗子上強調是立陶宛傳統料理食物,進去之後,竟說窗戶上之料理,完全沒有,那不是騙子嗎??要不是菜單上之價位可以接受,就會離去。

因昨晚睡巴士上,所以今日也是早早上床睡覺了。
結束了第55天之旅程。

交通資訊:
從維爾紐斯到特拉凱(Trakai) 可搭火車或巴士。(巴士班車較多)
老師你比衛生紙還能扯
D 56 06/03 Palanga 兩臥室公寓 (52E)

05:00即起床,外面不下雨了,趁要離去之清晨,再出去探索一番,街上沒啥行人, 真是照相之好時機。

凱薩琳教堂(Church of St. Catherine) 。
街頭可愛之眼鏡狗。
歐洲常見之小紅花。
大教堂前,空無一人之清晨Gedimino 街道。
大樓上之聖喬治屠龍雕像(相信你對此雕像應該很有概念了吧!!沿途已見過許多)。轉角大樓牆上之可愛浮雕。
涼亭上之可愛小天使。

大樓之浮雕像三隻拿著書本之小熊從街道看大教堂
大教堂之鐘塔(與昨日不同角度)
Neris River河岸對面大樓頂上之雕像。

723577
選擇離開就別回頭
格迪米那斯塔(Gediminas' Tower):
格迪米那斯是維爾紐斯一個重要的歷史象徵,且它又是城堡唯一保存下來的。位於大教堂後方Gediminas Hill山丘上,高度有48米。塔內有一Higher Castle Museum。

此城堡最早是由立陶宛大公國的Gediminas公爵下令興建的,當時還是用木頭築城的,而現在看到的磚造建築則是後來在1409年由Vytautas公爵建造的。從這裡也是觀賞城市之最佳地點。

想要上去可以搭纜車上去,單趟的時間並不長,兩三分鐘就到了。上去後就會看到塔樓,進入後可以買參觀塔樓的門票,展示的東西不外乎當時Upper Castle的模型、及當時人民生活上的一些紀念物,重點是買了這個門票才可以上去塔樓頂端。

國家博物館
清晨之街道散步相當舒服,除了可照到沒人之景色外,光是走起路來亦很舒服。如果我住在古城附近,我一向很喜歡清晨出來。

多有趣之商家。這家一定是賣茶壺的。
街頭藝術一直是我所愛,讓逛街成為樂趣。
St Michael Church

723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