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爾他瓦萊塔(Valleta)遇見珠寶展_馬爾他系列之一

哈哈呵呵恩恩哦哦額額
義大利西西里南方大約一百多公里遠的海面上,
一個面積三百平方公里的蕞爾小島卻一直是歐洲強權興衰往來的必經地,
自中世紀以來宗教及軍事混戰爭權的刀口。
在歷經了一百五十年的英國殖民後,今日馬爾他仍由騎士團統治著,
為梵蒂岡外另一教團主權獨立的國家;
馬爾他人說著英語以及由義大利語和阿拉伯語演變而來的馬爾他語,
虔誠的信奉天主教,過著平靜舒坦的日子的同時,
馬爾他獨具特色的教城、碉堡及美麗的自然風景,卻成為好萊塢片場,而被不斷的搬上大銀幕,像是達文西密碼以及最近的World War Z。
917248
首都Valleta(瓦萊塔)興建於1565年土耳其大圍攻之後,
統治島嶼的騎士團為增強海防而將首都用高大厚實的城牆圍起。
過去軍事防衛用途的城牆,今日為瓦萊塔塑造出一種蒼涼的歷史感,
灰黃的大理石建築襯著薄霧一般的光線層疊在起伏的路基,上下交錯穿插的陸橋將行人領入一個個迥異的空間結構。
落漆斑駁的窗框、銹蝕的繁華銅門把,靜悄悄的巷弄裡偶而才來一隻花貓自顧自的走著,
無聲無息中彷彿聽見不遠處那高大城牆下地中海的波濤。
像是獨自被遺留在過去而成為歷史,在瓦萊塔的外表我幾乎感覺不到現代人生活的痕跡。
917254

從西元前十世紀起的腓尼基人,
馬爾他之後經歷了羅馬帝國、阿拉伯、拿破崙、大英帝國等政權的統治,政權更迭除了帶來歷史動盪也帶來了豐富多樣的藝術、飲食等生活文化。
馬爾他的珠寶風格在歐洲獨樹一格,因為同時受基督教文化和阿拉伯及北非民間信仰的影響,
加上島上特有的Filigree(一種用線條做出紋飾的技術)以及19世紀後受到英國和法國珠寶風格的影響,
島上的珠寶發展歷史可以說是相當的豐富且引人入勝。

我到的候,瓦萊塔市中心正在舉辦名為”Vanity, Profanity & Worship”的珠寶展,
是由馬爾他的文化遺產協會所主辦,
是一場由史前一直到當代的完整馬爾他珠寶展,展場在市中心的前英國殖民官官邸,展廳不大以致於我一開始低估了展覽的可看性。
和大多數地中海沿岸國家一樣,馬爾他史前珠寶多以Amulets為主題,
Amulets是一種護身符的概念,用以抵擋”邪眼”- 一種他人的嫉妒之心-(之前土耳其篇稍有介紹);
護身符以多種形式出現,經常看到的主要有:蛇、十字、聖人像、聖嬰及聖母、手(Hamsa)、獸齒-虎齒、象牙-等,
這些從附身符的形象隨著時間幾經演變,有些還經常可在當代首飾設計中見到,
有些則隨文化變遷變成異教或次文化圖騰;
以時尚角度來看則加了一層異國風的神祕主義。

另外,頗具特色的八劍馬爾他十字也是島上反覆出現的主題紋飾,
這樣對稱等長的十字,在中世紀以前普遍的被各教團使用,
也正是當時馬耳他騎士團的標誌。
這樣的標誌現在經常象徵著主權獨立的教團,除了馬爾他外,在梵蒂岡的教長辦公處或是教廷都還懸有這樣的旗幟。

Filigree是一種流行於中歐及義大利的金屬雷絲技術,
細密的將麻花現焊接成繁複美麗的圖騰,卻又保有簍空輕盈的特色,
18、19世紀的捷克、義大利也多有這樣的珠寶創作。
馬爾他filigree的特色在於層次,多層疊起的金屬雷絲搭配島上特產的細小珍珠(seed pearl),精緻美麗的讓人不敢碰觸。
這項技術在19世紀達到高峰後,因為不堪量化生產的低價競爭,在歐洲已經相當少見了,
現在比較常在東南亞及印度的珠寶當中看到這樣的技法。
917246

19世紀初的馬耳她仕女,
跟隨著倫敦巴黎的流行,收緊了裙襬,
搭配馬爾他特色一長一短兩條項鍊及左右手對稱的手環,慢步在瓦萊塔的粉橘黃石灰岩巷弄中,
也許和我一樣為Victoria gate城牆外的海景所著迷。
瓦萊塔的美有太多層次,做為旅客只能匆匆一瞥,從珠寶說起也許能多一點見微知著機會吧。

原文:http://nnotee.wordpress.com/2013/07/16/%E7%8F%A0%E5%AF%B6%E9%A6%AC%E7%88%BE%E4%BB%96/

www.oliviay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