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佛教石窟的顛峰之作:阿姜陀

回憶會告訴你什麼叫幼稚
阿姜陀石窟(Ajanta caves)位於德干高原的文達雅山的上,建於西元前200至西元600年間,在一個林木茂盛的馬蹄形溪谷中,較近的城鎮有60公里遠的賈爾岡(Jalgaon),河谷底部是瓦格拉河(Waghora river)。沿途有29個石窟,分佈在河谷南側陡峭的岩壁上,距離河面大約10到33公尺。每個石窟的大小不一,最大可達15公尺。石窟主要由舉行佛教儀式的支提(Chaitya,塔廟,9,10,19,26,29號窟)與供僧侶修行用的精舍(Vihara)兩種類型組成。據說唐朝玄奘法師在638年曾航行到此登岸,訪問阿姜陀石窟。西元十世紀後印度佛教衰落,石窟漸漸淹沒於荒煙漫草之中。
1819年英國軍官約翰‧史密斯(John Smith)到此地狩獵,追蹤一頭巨大的老虎來到溪谷,在斷崖上舉槍瞄準之際,老虎在布滿植物的岩壁上消失不見。史密斯仔細觀察岩壁,似乎看到一些雕塑,清理岩壁上的植物,原先在植物遮掩下的石窟終於顯露出來,佛教最早石刻藝術成就的阿姜陀終於重見天日。第十窟的岩壁上至今刻著「約翰‧史密斯,1819」,據說那隻老虎就是在這裡逃遁的。
通常參觀阿姜陀石窟還是從奧蘭卡巴出發,105公里正常要開三個小時。已經墮落的我們還是花大錢包車,要體驗背包客生活的朋友可以搭嘟嘟車到公車總站再搭公車前往(大陸背友~),單程84Rs。
最早的石窟開鑿於西元前200年到200年間,由百乘王朝(Satavahana)所建, 近來學者的研究將石窟分為兩個時期,一是部派佛教時期(9,10,12,13,15A號窟),二是大乘(Mahayana)佛教時期(1-8,11,14-29號窟)。第二個時期比第一個時期要晚三個世紀左右,也被人稱為伐迦陀迦(Vakataka)時期,因為當時的統治王朝是伐迦陀迦王朝的瓦薩賈馬支系(Vatsagulma branch)。
這一時期的具體開始時間一直爭執不下,近期的結論大約是在五世紀左右。根據華爾特•斯賓克(Walter M. Spink)的研究,大乘佛教時期的石窟主要修建於462年到480年間哈里遜納(Harishena, 475-500)在位期間。

部派佛教時期
部派佛教是指早期佛教發展中,『上座部』與『大眾部』分裂後到大乘佛教興起前的時期。在佛陀滅度百年後,僧團因為意見不同產生爭議。印度西部摩偷羅國(Mathura)的耶舍比丘,邀請東西方的七百位長老,至毗舍離舉行第二次集結(稱為七百集結或毗舍離集結),會中做出決議,認為東部比丘僧團對於戒律的十種看法是錯誤的。然東部比丘僧團不同意這個決議,自行集結會誦訂定戒律。因七百集結代表了上座長老的看法,故遵行此戒律的僧團,稱為『上座部』;而東方比丘僧團則稱『大眾部』。這是佛教僧團最早的分裂,所以又稱為『根本分裂』。阿姜陀居中的幾個石窟建於西元前二世紀,具有上座部佛教,或稱小乘佛教(Ninayana)風格。早期的佛教徒遵從佛祖的教導,研究為主祭拜為輔,早期佛教學堂也只是思想探索弘揚佛法講經佈道的地方,石窟比較簡樸沉穩,一般只用象徵手法來紀念佛陀,如蓮花、菩提、法輪等,不直接雕刻佛像。
部派佛教時期支提的特色是後部安放一鐘塔形石雕聖物,聖物內安放佛祖舍利。石窟內並無端坐正中的佛像,這是因為早期佛教不允許將佛祖人格化。佛即是佛,無影無蹤法力無邊。第九窟是早期佛殿的代表,具有很強的象徵意義。整個石窟代表佛的心靈身體,3公尺高的舍利塔代表佛的涅槃,石窟的蒼穹式拱頂刻上一條條線狀石條,就代表佛的肋骨。相片中的管理員說將Rs放在舍利塔上有祈福的效果,結果小銘放上去的10Rs才一走出石窟就看他馬上收進口袋裡。
第九窟入口上頭有幢巨大馬蹄形窗戶。同時期的佛教木造建築流行這種型式的窗戶,很顯然當時修建石窟的僧人仿造木造佛殿的風格。小銘只能說當時的僧人真的都很閒,馬蹄形窗戶要刻很久吧。
緊鄰第九窟的第十窟被認為是整個阿姜陀石窟群裡面修建最早的。長28.5公尺寬12.1公尺高11公尺,規模比第九窟大,兩個風格非常近似。第十窟最著名的就是當年約翰‧史密斯(John Smith)在右邊第13根柱子大約3公尺高處寫下的字『John Smith,28th Cavalrv.28th April 1819』。史密斯當時站在堆積了1.5公尺厚的泥土上,所以不用懷疑他為什麼可以寫在這麼高的地方。
大伙找了老半天都找不著,牟決定開外掛,請管理員充當解說員。管理員還趁遊客比較少的時候偷偷帶我們到佛塔後面的迴廊看壁畫,當然該給的禮數還是有給啦!這些漂亮的畫當然是後人畫上去的,不要忘了早期佛教是不畫佛像的。

大乘佛教時期
大乘(Mahayana)佛教一詞具有雙重涵義。第一層是指『歷史時期』。大乘佛教一般推測是西元一世紀左右從部派佛教中的『大眾部』發展出來的。大乘佛教將保守修自心者稱為『小乘』,因其只度自身之故;而修菩薩道者,則稱為『大乘』,因其度眾生多。大乘佛教在龍樹(Nagarjuna, 150-250)之前沒有長期安定的組織,而『上座部』佛教長期由王權支持,大乘佛教因此遭權力驅逐並被稱為非法。故在歷史記載的保存上,大乘在早期遺下的記載相當少。歷史上將現存大乘佛教史料時代以後的時期統稱為大乘佛教。大乘佛教資料空白的歷史時期被稱為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另一層則是根據教理區別而分的派別,『上座部』佛教與『大乘』佛教並列現存佛教最基本的兩大派別。『上座部』佛教與『大乘』佛教則是今天教理之區別。佛教進入大乘時期後,新修建的石窟內外開始裝飾著佛像,連先前樸素的石窟內部也加上壁畫。佛祖的雕像也放在僧院內,僧院也逐漸演變成為佛堂。後來隨著崇拜偶像意識的加強,連印度教的東西也開始加入。
第一窟修建於哈里遜納(Harishena)國王晚期,完全依照優秀畫師們的想法繪製,所以壁畫的完整度很高,而且保存狀態良好。石窟內壁畫場面的幅度皆較大,最著名的是手持青蓮菩薩像(Padmapani),法相莊嚴頭戴寶冠肌肉勻稱。這也是整個阿姜陀石窟壁畫裡面最出色的一幅,印度官方宣傳海報採用的就是這幅畫,也因此這窟的遊客最多,多到門口管理員需要控制進入人數。裡面嚴禁使用閃光燈和腳架。
石窟最內部是釋迦牟尼雕像,高3公尺,從三個角度觀看有三個不同的神態:從正面觀看佛似沉思,左面看似在微笑,右面看又似莊嚴凝視。實際上裡面限制重重,根本沒有左看和右看的好位置,大家只能看佛沈思。
第二窟修建時間比第一窟稍晚,壁畫同樣保存完整,人氣也是很旺。這些壁畫並不是直接畫在岩壁上的。也許是為了抹平鑿痕便於畫畫,先在岩壁上塗上一釐米厚由泥土、牛糞和穀殼混合而成的草泥,等到草泥大半乾後,再刷上一層石灰然後才作畫,這樣一來就為後人保存壁畫帶來了隱患,壁畫受潮後容易成片地脫落, 就算天然顏料永不褪色,成片剝落後的壁畫看起來還是殘缺不全。
雖然說第二窟的壁畫保存算比較好的,大小不同的脫落處還是很多,拍出來的照片多模糊不清。小銘到覺得天花板的圖案完整性最高,殿堂前兩個像曼陀羅的圓形幾何圖案就非常出色。
第四窟 整個阿姜陀最大的精舍石窟,內部由二十八根柱子構成。但因斷壁橫穿難以作業,連壁畫都沒有畫就放棄。
第七窟(門口) 幾乎所有導覽資料都是一語帶過,入口兩側是雕滿百尊石佛的牆壁。在阿姜陀石窟算是非常特別,小銘也跟很多遊客一樣努力地想把這面石壁拍下來。
第七窟(內部) 被旅遊書遺忘的第七窟雖然沒有完整的壁畫精美的石雕,但在燈光的照耀下樸素中帶有獨特的美感,真的很值得慢慢品味。
第十一窟雖然屬於後期的大乘佛教卻介在第十窟和第十二窟這兩個前期窟群中間,很顯然是後人勉強在兩個石窟間開鑿的,也因此有點歪斜。入口的天花板畫滿灰階色調的蓮花圖案,剎是美麗,不知道是顏色脫落還是當初剛進入大乘佛教時期還在摸索不敢用色太華麗。阿姜陀的美往往在這些導覽書上沒提到的小地方。前後將近七百年的時間,歷代的僧人工匠留下不少令人驚嘆的作品。
到十一窟要爬點階梯,儘管辛苦些但它在整個阿姜陀有著承先啟後的意義,它是部派佛教過渡到大乘佛教的代表,阿姜陀第一個出現在佛殿的佛像就在這裡,佛像後面緊貼著佛塔(Stupa)。
阿姜陀石窟的壁畫內容很多來自『本生經』(Jataka)。本生經是記錄佛陀前世故事的典籍。佛陀自說本生故事的主要目的是在透過種種的故事、譬喻教化弟子,因此本生經中處處表現出道德的教訓及醒世的箴言、寓言、格言、機智等。阿姜陀壁畫裡面比較有名的是第一窟的『尸毗王本生』第二窟的『鹿王本生』以及第十窟『六牙白象本生』。其中『尸毗王本生』就是大家耳熟能詳『割肉餵鷹』的故事,帝釋天為測試尸毗王的善心,化成老鷹追逐鴿子,使鴿子向佛祖前世尸毗王求救,老鷹跟王要求跟鴿子等重的肉來換取鴿子,王先後將大腿手臂上的肉割下放在秤上仍不及鴿重,最後王舉身坐到秤上捨身救鴿。中國莫高窟第275窟也是同樣題材的壁畫。
第十六窟外面有條小路,在岩石上鑿成的,從石階下去有一門,門外兩旁各有一隻用黑石雕成的大象守門。內部屋頂非常高,空間頗大,但仍然是簡樸的後期石窟。十六窟聞名的是牆上的壁畫,左廊上殘留的是難陀(Nanda)出家的故事,難陀是佛祖的弟弟,佛祖得道後成功引渡難陀出家,他的新婚妻子孫陀利(Sundari)是國中最美的女人,在聽說丈夫出家的消息突然不省人事的場面。
佛祖為什麼要渡化他的弟弟?有個有趣的說法,據說難陀性好漁色庸碌無能,未來繼承王位時國家很可能毀在難陀手上。佛祖為了故國的百姓幸福決定把不適合擔任國王的弟弟用神通渡化,讓賢明的人繼承王位。
第十七窟的壁畫保存相當好,可說與第一窟並列阿姜陀的重要景點。入口的天花板就是華麗的彩繪。左邊牆壁上殘留著印度珍貴的『六道輪迴圖』(真的是殘留,整個圖畫斑駁的不像話)。右邊部分是『醉象臣伏』,那些試圖殺掉佛陀將教團據為己有的提婆達多(Devadatta)所飼養的瘋狂大象群,來到佛陀面前也變得馴服。一進入石窟四面八方都是色彩鮮豔的壁畫,內容大多取自『本生經』。
老實講很難看的懂在畫什麼。沒有嚮導解說只能憑感覺,再來這些圖畫也真的殘缺不全,很多連環圖到中斷就模糊掉,很不好認。即使如此牟還是很認真的拿著『地球步方』像機器人一樣不斷的重複書中內容。
第十九窟建於五世紀後期,是支提(Chaitya)窟,前院入口處以圓柱支撐的走廊,上面有採光用的馬蹄形大窗戶,周圍牆壁上雕刻著許多佛像,這個入口的造型成為典範被很多後來的石窟模仿。這是阿姜陀三個大乘佛教時期建造的支提之一,跟第九、十兩窟比較,雕刻的精細和華麗程度明顯提升許多,有人認為入口這些佛像是後來才加上去的,尤其是粗糙的小佛像大概是平民百姓進奉給佛祖的。
內部的佛塔與佛像合為一體,頂端到達屋頂,好像連天都能夠到似的。跟部派佛教的九、十窟相比,排列的柱子上多了精細的花紋,柱子上方也雕了許多精美的佛像。
如果有人想看看開鑿到一半的石窟長什麼樣子,第二十四窟是很好的選擇。大乘佛教時期的石窟主要修建於462到480年間哈里遜納(Harishena, 475-500)在位期間,哈裡遜納逝世後繼位的兒子沉溺於玩樂,不久遭受其他國家入侵伐迦陀迦王朝正式滅亡,部份石窟修建到中途被迫停止。這個未完成的石窟大概也是在這種時空背景下被留下的。
進去裡面請務必穿好你的鞋子,正常來說進入有佛像的石窟需要脫鞋表示尊敬,但這個是未完成的所以不用脫。如果不小心脫了後你會深切的體驗到什麼叫做來自印度千年傳統的腳底按摩。
第二十六窟是比十九窟還晚開鑿的支提,在裝飾的華麗程度也過之而無不及。某些程度上來講二十六窟也受到伐迦陀迦王朝滅亡的影響,內部有些石雕仍未完成。左側廊橫臥著印度最大的涅檠像,這尊石佛雕的栩栩如生,精準的把佛祖的法相臨摹的微妙微俏,站在佛祖側面深深的感受到佛祖慈悲的眼光投注在身上。牟在這裡要求小銘和孫董擺姿式照相,被當成玩具操弄。
二十六窟的入口跟十九窟的很相似,不過以完整性來說十九窟保存的最好,看的出來有些地方遭到破壞,最明顯就是圓柱支撐的走廊被削去。
二十六窟內部是阿姜陀所有支提裡面雕飾最華麗,可說是整個佛教石雕建築發展的極致,這張照片角度也是印度官方用來當成宣傳海報。雖然雕刻複雜但樸實的石頭色透露出無盡的神聖莊嚴感,細觀之下處處都有著大小不同的佛像,整個支提彷如西方極樂世界般充滿著滿天神佛。側廊除了佛入涅檠像外,裡面還有佛教傳說裡最富戲劇性『降魔成道』的雕刻。攻擊在菩提樹下冥想悉達多的魔王波旬、誘惑他的魔王女兒們都被雕刻出來。
時間回到西元前五世紀的北印度,佛祖80年的生命走到了盡頭終成正果。追求者也四散而去,佛滅之後佛陀的追求者就自稱為佛教徒。希望通過苦修身心,最終能達到涅槃的境界,在隨後的200-300年中,佛教的真締由這些教徒廣傳四方。
印度早期佛教在孔雀王朝達到巔峰,阿育王在發動殘酷的南印度侵略戰爭後,突然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皈依佛教的阿育王大力宏揚佛法網羅各路高僧。一時間王朝的首府華城高僧齊聚,談經說法好不熱鬧。阿育王也大力向國外推行佛法,其中南傳線路最為成功,從北印度逐漸傳到南印度、錫蘭、緬甸乃至整個東南亞。可惜隨著阿育王的過世,佛教在北印度的巔峰期也隨之結束。婆羅門教捲土重來,北印度又再度成為婆羅門的天下。這時候南印度對佛教徒來說相對偏安是靜修的好去處。在德干高原一個偏遠的山溝,來了群不知名的佛家弟子,他們來到月牙型花崗岩崖壁前止步不走。不知是因為這裡如畫的風景讓人留戀,還是因為雨季來臨需要找個遮雨處,已無人知曉。他們爬上山崖,一錘一鑿地掏出幾個石窟作為靜修的學堂就住下不走了。他們在習佛靜修之餘,也在僧房的四壁刻像或繪畫,表達對佛祖的敬仰。洞外放置的水盆可將陽光反射入洞,為洞內提供天然照明,他們就把這個新家稱做『阿姜陀』意思是靜思佛學院。後來石窟越鑿越多,名氣大到連國王也來贊助修築,設計也日趨精細。十世紀後隨著印度佛教的滅亡石窟也被人遺忘。誰能料到千年後,石窟列入世界遺產成為著名景點,為曾經極盛一時的印度佛教留下永垂不朽的註記。

小銘的西印度遊記:http://prokaryotic2004.pixnet.net/blog/category/3025511
髮型不能亂
謝謝樓主的分享
看了也好想去啊(Y)
國民大帥哥
剛去回來,真的非常精采,看了樓主文章彷彿再玩了一次。(不過我搭巴士單趟要120Rs左右,來回價格不一樣)
藍了天碧了海
剛去回來,真的非常精采,看了樓主文章彷彿再玩了一次。(不過我搭巴士單趟要120Rs左右,來回價格不一樣)
哈哈,這是2011年的價錢
拽拽的螞蟻
真的好想去
:^):^):^):^)